TW200835868A - Friction transmission belt - Google Patents

Friction transmission bel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5868A
TW200835868A TW097105876A TW97105876A TW200835868A TW 200835868 A TW200835868 A TW 200835868A TW 097105876 A TW097105876 A TW 097105876A TW 97105876 A TW97105876 A TW 97105876A TW 200835868 A TW200835868 A TW 2008358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layer
friction
belt
ribbed belt
conveyor be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5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40780B (zh
Inventor
Satoshi Furukawa
Toshihiko Kojima
Takashi Iwakiri
Kazuma Yamamoto
Original Assignee
Gates Unitta Asia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tes Unitta Asia Co filed Critical Gates Unitta Asia Co
Publication of TW200835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5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0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078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28Driving-belts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2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22Expanded, porous or hollow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lastomeric 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e.g. EPR and EPDM rub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06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 F16G1/08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04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 F16G5/0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20083586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用於汽車引擎、一般工業動力傳輸 機械等的皮帶,特別關於一種摩擦輸送帶,其係可防止 產生異常噪音。 【先前技術】
在汽車、一般工業動力傳輪機械等當中,摩擦輸送 帶,例如 V 型帶(V-belts)、V 型多楔帶(V_ribbed belts) 及平面f專’皆廣為應用在動力輸送當中。 f正常使用中並非不常見到由一摩擦輸送帶發出 異常噪音。這種異常噪音甚至在當該摩擦輸送帶及皮帶 輪正常運作時即會產生。例如,如果水份累積在已經長 時間使用的一摩擦輸送帶的平滑表面上時,異常噪音產 生的趨勢即很明顯。此係因為當該摩擦輸送帶由於在一 皮帶輪及摩擦輸送帶的摩擦接觸表面上產生一水膜而 打滑時,稍後水膜消失,然後該皮帶輪重新開始轉動, 一異常噪音在當該水份排除時很容易產生。 摩擦輸送帶的使用者時常認為發生異常噪音是有 問題的;因此,例如在汽車中,使用一摩擦輸送帶時, 著手進行對策來防止水份累積在該摩擦輸送帶上,因為 其為ie成來自該輸送f之異$°呆音的主要原因。然而: 很難完全防止由水份造成的異常噪音,因此,開發一種 即使有水份存在時,不會造成異常噪音的摩擦輸^ 不僅是對於一摩擦輸送帶的使用者所需要,對於汽車製 5 200835868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摩擦輸送帶,其係可 產生兴常噪音,儘管在其上有水份存在。 ^在根據本發明的摩擦輸送帶中,其係包括有一具有 羊仏表面的橡膠層。該橡膠層包括一加強部,且該摩 ir、表面不均勻,藉以排除水份,致使防止累積在該摩擦 表面上的水份所造成之該摩擦輸送帶的打滑。 尸該加強部係可包括一碳黑。在此例中,該碳黑的平 均氮吸附表面積(ASTM D1765-01)較佳係在33及 99(m2/g)之間,且理想上為4〇及49(m2/g)之間。 再者,該橡膠層較佳係包括短纖維。該橡膠層係可 由一包含 EPDM(Ethylene Propylene Terpolymer)之橡膠 所構成。 該摩擦輸送帶係可進一步包括一結合到該橡膠層 之黏著橡膠層,其係具有嵌入在該黏著橡膠層中的一張 力構件。 根據本兔明,一橡膠層材料形成一摩擦輸送帶的橡 膠層。該橡膠層具有一摩擦表面。該橡膠層材料包括一 加強部。該橡膠層材料產生一不均勻摩擦表面,藉以排 除水份,致使防止累積在該摩擦表面上的水份所造成之 該摩擦輸送帶的打滑。 【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所附圖式解釋本發明之第一具體實施 例。第一圖為一 V型多楔帶1〇的截面圖。 V型多楔帶1〇(摩擦輸送帶)包括一底橡膠層12、— 黏著橡膠層16及一織物22。底橡膠層12與織物22提 6 200835868 供在V型多楔帶10的表面上。 底橡膠層12上,且黏著橡“ 16 ^ 2疊層在 22。複數個v型肋20形成於底橡膠声12\ =織物 沿著多楔帶10之縱向方向延伸,二 ,肋20 度方向配置。V型肋20的表面,10的寬 表面12S’為响合-皮帶輪(未顯示^-擦表勝面層= 短纖維14被包括在底橡膠層12中。短 卉夕
大致平行於V型多楔帶1G的寬度方向。短纖維== 部伤=V型肋20的侧面或自底橡膠層12的摩 12S突出。一芯材18(張力構件)係嵌入於黏“ 層16的中心處。 Μ耆橡膠 接下來說明底橡膠層12的配方。表丨代表 一 具體實施例之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用於形成底橡膠芦弟! 2 的橡膠層材料之配方。 ^曰 表^橡膠層材料Ο的成分 橡膠材料 加強部 (碳黑) 石墨 短纖維 EPDM HAF FEF SRF 尼龍66 棉 實施例1 100 0 60 0 15 10 10 實施例2 100 50 0 0 15 15 10_ 比較例1 100 60 0 0 0 25 0 比較例2 j 100 0 0 50 15 15 10 Ο所有單位為重量份 在所有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該橡膠層材料包括100 重量份之 EPDM(Ethylene Propylene Terpolymer)做為一 主要成分。再者,每一個實施例及比較例包括一碳黑做 7 200835868 為一加強部,以改善該橡膠的強度及橡膠的模數特性。 在實施例1中,使用一 60重量份的FEF (代號N500, 其等同於ASTM D1765-01系統中具有4〇到49(m2/g)之 平均氮吸附表面積者),在實施例2及比較例1中,使用 一 50或60重量份的HAF (代號N300,其等同於ASTM D1765-01系統中具有70到99(m2/g)之平均氮吸附表面 積)’且在比較例2中,使用一 50重量部的§^^(代號 N700,其等同於ASTM D1765-01系統中具有21到 32(m2/g)之平均氮吸附表面積)。實施例1、2及比較例2 之橡膠層材料包括15重量份的石墨,以防止在穩定狀 態運作之下V型多楔帶10的黏滑(stick-slip)。 在每個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的橡膠層材料中,包括有 棉或尼龍66的短纖維14(參見第一圖)。該水份吸收棉可 輔助自該摩擦表面移除水份。另外,在這些橡膠層材料 中’加入有共同的成分做為硫化劑及抗老化劑,例如石粦。 該實施例及比較例之V型多楔帶1〇係由第一圖所 代表的橡膠層材料製造。也就是說,織物22的材料, 黏著橡膠層16的材料片,芯材18及上述的橡膠層材料 係纏繞在筒形捲筒(cylindrical drum)(未顯示)上,其係以 一預定的溫度及壓力來加熱及加壓。在加熱及加壓時, 黏著橡膠層16之兩個材料片,其中嵌入有芯材18,即 纏繞到該筒形捲筒上,致使芯材18係配置在黏著橡膠 層16之内侧(參見第一圖)。 在加熱及加壓該筒形捲筒之後,一硫化套筒被切割 成一預定的寬度,且V型肋20可藉由自該底橡膠層切 割一部份而形成於其上。因此,即製造出包括底橡膠層 12、黏著橡膠層16、芯材18及織物22(參見第一圖)的 8 200835868 V型多楔帶10。 接著說明由實施例及比較例之橡膠層材料形成的 底橡膠層12之表面形狀。第二圖為底橡膠層12之摩擦 表面12S之放大影像,也就是由實施例1之橡膠層材料 所製造的且已使用一段預定時間的V型多楔帶10之摩 擦表面。第三圖到第五圖分別為實施例2及比較例1及 2的放大影像,其係對應於第二圖。 請注意上述之預定使用時間的條件如下所述。V麥 多楔帶10係串鏈在一驅動皮帶輪及一被驅動皮帶輪 上,兩者的直徑為12〇mm,以及一直徑為45mm之張力 皮帶輪(tensioner pulley),V型多楔帶10在攝氏85度的 溫度下運轉24小時,且該被驅動皮帶輪之旋轉速率為 4900 rpm。第二圖到第五圖中v型多楔帶10之摩擦表 面12S之放大的影像係藉由SEM(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Scanning type electron microscope)於 300X 放大率下拍 攝。 在使用之前,於每一個實施例及比較例的底橡膠層 12中’短纖維14(參見第一圖)自底橡膠層12的摩擦表 面12S突出,也就是由該摩擦表面突出。因此,該摩擦 表面並不平滑,且在其表面有水份存在時,水份會跑掉 且不會黏著其上,所以水份會排出,且不會發出異常臂 音。然而’在使用一段預定時間之後,初始時自V型多 模帶10之摩擦表面突出的短纖維14已經磨損,因此在 實施例及比較例當中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摩擦表面之 不均勻性。該摩擦表面所得的條件係維持在下列不均句 性漸次降低的順序:比較例2、實施例1、實施例2及 比杈例1(参見第二圖到第五圖)。 9 200835868 接下來,將解釋實施例及比較例之V型多楔帶10 的第一澆水打滑試驗的結果。
在第一澆水打滑試驗(water pouring slippage test) 中,V型多楔帶10串鏈在直徑130mm的驅動皮帶輪、 直徑55mm的張力皮帶輪及直徑128mm的被驅動皮帶 輪。該被驅動皮帶輪以1000 rpm旋轉。此時,調整試驗 條件,致使施加到該被驅動皮帶輪的負載扭矩為1〇.〇 Nm。30秒到該試驗的開始,水份以每分鐘300 ml的速 率洗到該驅動皮帶輪上,並檢驗V型多楔帶1〇是否有 造成打滑。 第六圖代表實施例1之V型多楔帶1〇之第一澆水 打滑試驗的結果,該V型多楔帶係如以上解釋在使用預 疋時間的條件之下使用24小時。第七圖及八圖分別代 表實施例2及比較例1之試驗結果,其相對應於第六圖 之結果。 〜 在第六圖到第八圖以及下述的以下圖面,粗線代表 對應於V型多楔帶造成並由一麥克風(未顯示)所偵測的 噪音大小的電壓(聲音電壓)’而細線代表該被驅動皮帶 輪之轉數。該水平軸代表時間。 曰在比較實施例1及2的V型多楔帶1〇使用預定時 間量之後,該被驅動皮帶輪的轉數大約為固定(參見第六 ,及第七圖)。另-方面’比較例i於開始試驗〔水份洗 到该驅動皮帶輪之後立即體驗到明顯的v型多楔帶1〇 打π,並大幅降低該被驅動皮帶輪的 缺 v型 運轉’且錢増加轉糾即雇生異 請注意到在實施例丨及2之第1水打滑試驗的結 200835868 =曰電壓已經有變化(參見第六圖及第七圖),雖然 為各曰電壓的變化大小會小於比較例1的變化(參見第 八圖)。然而,該異常噪音僅發生在比較例1中,如下所 解釋。 在比較例1中,由於洗到該驅動皮帶輪上的水份在 該被驅動皮帶輪及V型多楔帶10之接觸表面上形成一 水膜,因此造成v型多楔帶10打滑,及該皮帶輪空轉。 在水膜於V型多楔帶10的表面消失之後,其會突然恢 復轉動,但會造成一高頻的異常噪音(參見第八圖)。另 一方面,關於實施例1及2(參見第六圖及第七圖),即可 防止V型多楔帶10的打滑,由該被驅動皮帶輪的轉數 可看出,且可避免在比較例1之試驗中所產生的高頻異 常噪音。 接下來’將解釋實施例及比較例之V型多楔帶1 〇 的第二澆水打滑試驗的結果。 第二澆水打滑試驗係在與第一澆水打滑試驗相同 的條件下進行’除了與該被驅動皮帶輪之間提供5mm 間隙,及在該被驅動皮帶輪軸之不同部份上有不同位 準,因此將V型多楔帶10與該驅動皮帶輪略成角度。 如此組態所暗示,第二澆水打滑試驗的條件比第一澆水 打滑試驗更為嚴格。請注意到第二洗水打滑試驗係對於 實施例1及2與比較例1及2的V型多楔帶10進行, 其係在它們在前述預定的使用時間的已解釋條件之下 已經使用24小時,其類似於第一澆水打滑試驗。 &在第二^堯水打滑試驗中,被驅動皮帶輪之轉數大致 固定,且^施例1之V型多楔帶10並未打滑(參見第九 圖)。另一方面,相對於實施例2與比較例1及2,由於 11 200835868 澆水到該驅動皮帶輪上,v型多楔帶10於試驗開始不久 後立即打滑,其會在V型多楔帶10恢復正常運轉時造 成稍後發生的異常高頻噪音(參見第十圖到第十二圖)。 因此,在第一澆水打滑試驗中有良好結果之實施例2的 V型多楔帶1〇在第二澆水打滑試驗中並沒有良好的結 果,而該第二澆水打滑試驗之條件要比第一澆水打滑試 驗的條件更加嚴峻。
這些試驗結果可驗證以下的事實。在比較例i中, 水膜形^在使用的V型多楔帶10之皮帶輪接觸表面[也 就疋摩擦表面12S(參見第一圖及第四圖與該皮帶輪的 表面之間的邊界表面處,因此造成v型多楔帶1〇打滑。 然後,水膜由於相當平滑的摩擦表面12s而可維持一段 相當長的時間,其係會干擾V型多楔帶1〇之正常運作。 在比較例2中,隸摩擦表面m(參見第五圖)並不均 勻’ V型多楔帶1G會打滑’並產生異常噪音。這是因為 摩擦表面12S的磨耗很高,並在摩擦表 不 均勻的廢权。 ϋ + ί於廷二比較例π貝屬1夕丨』A〒,且適杏 當不均句性之底橡膠層12上之摩擦:面 見弟二圖及第三圖),在摩擦表面12S上的水‘ =即地移除,致使V型多㈣1G具有良好的抗 =二二;帶10_防止由於其 如上所述,使用一:FEF做為加強部, 約40及49(m2/g)之間的平均氮吸附^ 二,大 D1765仰並提供底橡膠層12之摩 細不均勻性來排出水份(實施例υ,其射有效地防= 12 200835868 丁滑及產生異常噪音(參見第六圖及第九 即使疋在嚴峻的使用條件下,其中 串鏈在彼此傾斜的皮帶輪之 ® 六 λ, ▼铷之上再者,因為實施例1中 型多楔帶1G係可防止其打滑,所以顯而 7 /77排除用的表面不均勻性係可使用FEF來維 ^ ’即使當用於維持該表面不均勻性的短纖維 14(參見
弟一圖)(也就是自底橡膠層12之摩擦表面12S突出之短 纖維14)㈣平時。請注意到具有平均氮⑽表面積在 40及49(m2/g)之間的FEF特別適合做為一碳黑,以形成 用於排除水份的不均勻表面,因為實施例i比實施例2 要產生更佳的結果。 另外’當使用具有大約70及99(m2/g)之間的平均氮 吸附表面積的HAF碳黑時,於輕微使用的條件下,即可 防止V型多楔帶10之打滑及產生異常噪音(參見第七圖 及第十圖)。因此,甚至在當自摩擦表面12S突出的短纖 維14已磨平時’藉由使用表面不均勻性係可維持排除 水份的目的。 如上所述,因為於實施例1及2之V型多楔帶1〇 中,該異常噪音的作用會在使用一段延長時間之後減 輕,所以很清楚知道使用該等碳黑’包括FEF,及具有 33及99(m2/g)之間的平均氮吸附表面積的HAF,除了 SRF之外,皆可防止皮帶打滑及異常噪音。 如在第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藉由修改包括在V型 多楔帶10之底橡膠層12中的加強部,即使有累積在V 型多楔帶1〇之摩擦表面上的水份存在’亦可防止V 型多楔帶10的打滑及異常噪音的產生。 接下來,將說明第二具體實施例。在第二具體實施 13 200835868 例中,要形成底橡膠層12(參見第一圖)的橡膠層材料包 括矽藻土,其係不同於第一具體實施例。在第二具體實 施例中,V型多楔帶10(參見第一圖)以與第一具體實施 例中相同的方法來製造,除了該橡膠層材料的配方之 外。 表二代表第二具體實施例之實施例及比較例的橡 膠層材料之配方。
14 200835868 表二橡膠層材料(*)的配方 橡膠材 料 加強部 (碳黑) 矽藻土 沸石 短纖 維 靜摩擦係數 EPDM HAF FEF SRF 粒子 大小 9μπι 粒子大 小 23.4μοι 粒子 大小 43.6μηι 1立子— 大小 0.2mm 大小 1.25μπι 66 使用前 「『吏用後 實施例3 100 0 60 0 10 0 0 0 0 25 0.679 0.637 實施例4 100 0 60 0 15 0 0 0 0 25 0.640 0.795 實施例5 100 0 60 0 20 0 0 0 0 25 0.545 0.713 比較例3 100 0 60 0 0 0 0 0 0 25 1.031 0.910 比較例4 100 0 60 0 5 0 0 0 0 25 0.775 0.732 比較例5 100 0 60 0 40 0 0 0 0 25 0.586 0.595 彳g較例6 100 0 60 0 0 15 0 0 0 25 0.613 0.469 比較例7 100 0 60 0 0 0 15 0 0 25 0.578 0.588 比較例8 100 60 0 0 15 0 0 0 0 25 0.559 0.687 比較例9 100 60 0 0 40 0 0 0 0 25 0.600 0.779 比較例10 100 0 30 0 30 0 0 0 ο 1 25 0.555^ 0.508 比較例11 100 ^3〇1 0 0 30 0 0 0 0 25 0.630 0.628 0.671 比較例12 100 0 0 0 60 0 0 0 0 25 - 比較例13 100 0 60 0 0 0 0 15 0 25 0.813 比較例14 100 0 60 0 0 0 0 0 15 25 0.717 0.781 (”所有單位為重量份 在實施例3到5與比較例3到5係使用〇到40重 • 量份之矽藻土與1〇〇重量份的做為一橡膠材料的 EPDM、60重量份的FEF碳黑,及25重量份的尼龍66(參 見第二圖)。在這些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使用具有平均粒 子大小9μιη的石夕藻土。 對由實施例3到5及比較例3到5之橡膠層材料所 製造的每一個V型多楔帶1〇(參見第一圖)來進行上述說 明的第一洗水打滑試驗。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有的實施 例及比較例中,該試驗不僅對於與第一具體實施例中相 同條件之下使用一段預定時間之下的V型多楔帶1〇來 進行(使用後),但亦對於未使用的V型多楔帶10進行(使 15 200835868 用前)。 ^在第—澆水打滑試驗中,實施例3及4<v型多楔 帶產生特別良好的結果,其中不會有打滑也沒有 異常深音。實施例5之v型多楔帶1〇亦會產生良好的 結果。也就是說,雖然實施例5之使用後的v型多楔帶 生輕微打滑及異常噪音,但是在使用前的狀^下 之實施例5的V型多楔帶10會產生與實施例3 ^一 樣好的結果。
再者’這些實施例3到5之結果優於第〜具择 例的實施例1及2,原因如下:在實施例1及2, 當澆水測試已經重覆多次時,有時候會發現到:冰 或異常噪音。在本具體實施例的實施例3到 ^ ^ 試結果皆良好。 中,其測 反地,在比較例3到5中,其測試結果並不好。 也就是說,除了在使用前狀態下的比較例4之v型夕 帶10之外,於其中發現到相對少的打滑及異常噪:了 在比較例3到5之全部v型多楔帶10中會 相 到打滑及異常噪音,不論是使用前或使用後的狀熊: 由這些測試結果當中,其係很清楚得知在 = 10 „ 2〇 100 ^1111 材料(在整個橡膠層材料中加入5到10重量百分比多 澡土),藉此進一步改善V型多楔帶1〇之抗打滑性'^矽 且^可靠地防止產生異常噪音。可考慮到吸水性矽^土 所提供的這些效應,其係可有效率地移除累積在底橡腹 層12之摩擦表面12S(參見第一圖)上的水份。—冬 相反地,比較例3及4之V型多楔帶10由於較,|、 的矽藻土及缺乏底橡膠層12之吸水性而打滑。在^& 16 200835868 :由5二加入過量藻土 ’所以V型多楔帶10 二的係12S的¥•祭係數(參見表2)變得低於所 °因此可考慮到比較例3到5會比 貝施例3到5產生更大的異常噪音。 接下來將解釋比較例6及7。錢些比較例中,石夕 澡土的平均粒子大小不同於實施例3到5之一,盆 =是23」4师及43.6μιη(參見表二)。在這些比較例^及7 ,不論是使用前或使用後的狀態皆可清楚發
打滑及異常噪音。 因此,具有平均粒子大小小於或等於2〇μιη(例如小 到約9μιη)的矽藻土,其係適合加入到ν型多楔帶之 橡膠層材料中。其理由如下。首先,在包括有較小粒子 大小的石夕藻土之v型多楔帶1〇中,暴露在底橡膠層12 之摩擦表面12S(參見第一圖)上的矽藻土之量會比包括 有較大粒子大小但為相同重量含量的矽藻土之I型多楔 帶1〇要大。其次,較小的矽藻土在每單位重量含量$ 具有較大的表面積,所以其比較大的;5夕藻土要具有更佳 的吸水性。 接下來將解釋比較例8及9。這些比較例對應於比 車父例1加入砍藻土,且HAF石炭黑用於比較例8及9當中。 在這些比較例8及9中,以及其它比較例中,不論是V 型多楔帶10之使用前或使用後狀態皆可清楚發現到產 生打滑及異常噪音。 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的這些試驗結果亦闡明FEF比 HAF更適合做為一碳黑來加入到橡膠層材料中。 接下來將解釋比較例及12。在這些比較例中, 加入的碳黑量小於其它實施例及比較例,或是未加入碳 17 200835868 黑。藉由使用未包括碳黑的比較例12之配方,即不會 產生均勻的橡膠層材料,且不能製造V型多楔帶1〇。在 比較例10及11中,不論是V型多棵帶10之使用前或 使用後的狀態中皆可清楚發現到產生打滑及異常11呆音。 因此,可確認當碳黑的加入量(例如FEF及HAF)P条 低到以上解釋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的約一半時,或降低 到不包含時,即使當加入的矽藻土量對應於壤黑的減少 量時亦無法得到良好的結果。
接下來將解釋比較例13及14。在這些比較例中, 係加入沸石到橡膠層材料中,其係不同於其它實施例。 使用不論是平均粒子大小為0.2mm或1·25μπι之每一個 15重1份的彿石(參見表二)。在比較例13與14及比較 例3之配方之間的唯一差異在沸石。在比較例及14 中,不論是V型多楔帶10之使用前或使用後的狀態中 皆亦可清楚發現到產生打滑及異常噪音。 因此i在使用沸石而非矽藻土的情況中,並無得到 好處。此係因為彿石的吸水性比♦藻土差,或由於 範例及其它案例之摩擦表面12s之性f的差異 ^ 均勻性。 1又卜 如社个/、避貝施例中所解釋的,在有累積 面上的水份存在時,V型多楔帶10 的表 常噪音心可靠频㈣人残mm打滑及異 到該橡膠層材料來防止。 …、為夕孔材料) 每個包含V型多楔帶1G之構件的材料 膠層12,其並不限於這兩個具靜每 褚如底橡 如,因為具有在預定範圍的平均二=&歹1之任—個。例 可防止皮帶打滑及造成異常啤^^付表面積之碳黑係 木曰,其係如以上所解釋, 18 200835868 除了在該等具體實施例中使用的FEF及haf XCF、GPF料亦係可做為底橡膠層12之加強部。, 雖然在第二具體實施例(實施例3到5及比 到12H未使用石墨,但其係可使用適當量的石墨來 止轉表® US(參見第1)之雜餘低於 位準之下。 叩文的 一起使用,或使用矽石取 再者’可使用石夕石與石炭黑 代碳黑,做為加強部。
其係可使用不同於那些具體實施例之矽藻土的種 類,諸如具有不同平均粒子大小者。 雖然使用由於EPDM之概略優良的抗熱及抗磨效能 特巧而製造的橡膠有其優點,但底橡膠層12係可由CR 氫化的亞硝酸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天然橡 膠等等來製造。請注意到除了硫之外,其係可使用過氧 化物來進行EPDM等的交聯反應。再者,本具體實施例 的底橡膠層12之橡膠材料可應用到v型多楔帶1〇之外 的摩擦輸送帶,例如平面皮帶或¥型皮帶。 產業應用性. 根據本發明其係可供應一種摩擦輸送帶,其係可防 止產生異常噪音,即使在其上累積有水份時。 【圖式簡單說明】 ,一圖為第一具體實施例之v型多楔帶的截面圖; ^第二圖為已經使用一預定時間,並由實施例1的橡 膠層材料所製造的-V型多楔帶之底部橡膠層之摩擦表 面的放大影像; 19 200835868 第三圖為已經使用一預定時間,並由實施例2的橡 膠層材料所製造的一 V型多楔帶之底部橡膠層之摩擦表 面的放大影像; 第四圖為已經使用一預定時間,並由比較例1的橡 膠層材料所製造的一 V型多楔帶之底部橡膠層之摩擦表 面的放大影像; 第五圖為已經使用一預定時間,並由比較例2的橡 膠層材料所製造的一V型多楔帶之底部橡膠層之摩擦表 面的放大影像, 第六圖為表示實施例1之一先前使用的V型多楔帶 之第一澆水打滑試驗的結果圖; 第七圖為表示實施例2之一先前使用的V型多楔帶 之第一澆水打滑試驗的結果圖; 第八圖為表示比較例1之一先前使用的V型多楔帶 之第一澆水打滑試驗的結果圖; 第九圖為表示實施例1之一先前使用的V型多楔帶 之第二澆水打滑試驗的結果圖; 第十圖為表示實施例2之一先前使用的V型多楔帶 之第二澆水打滑試驗的結果圖; 第十一圖為表示比較例1之一先前使用的V型多楔 帶之第二澆水打滑試驗的結果圖;及 第十二圖為一表示比較例2之一先前使用的V型多 楔帶之第二澆水打滑試驗的結果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V型多楔帶 12 底橡膠層 20 200835868 12S 摩擦表面 14 短纖維 16 黏著橡膠層 18 怒材 20 V型肋 22 織物

Claims (1)

  1. 20083586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摩擦輸送帶,包含一橡膠層,其係具有一摩擦表 面,該橡膠層包含一壤黑’其平均氮吸附表面積 (ASTMD1765-01)係在33及99(m2/g)之間,該摩擦表 .面為不均勻,以排除水份,藉此預防累積在該摩擦表 面上的水份造成該摩擦輸送帶的打滑。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摩擦輪送帶,其中該碳 黑的平均氮吸附表面積(ASTM D1765-01)係在40及 • 49(m2/g)之間。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摩擦輸送帶,其中該橡 膠層進一步包含短纖維。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摩擦輸送帶,其中該橡 膠層進一步包含矽藻土。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摩擦輪送帶,其中該橡 膠層在每100重量份的橡膠材料中包含到重量 份之該矽藻土。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摩擦輸送帶,其中該矽 _ 澡土之平均粒子大小係小於或等於20μπι。 7·=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摩擦輸送帶,其中該橡 膠層由一包含 EPDM(Ethylene Propylene Terp〇lymer) 的橡膠所構成。 8·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摩擦輸送帶,進一步包 含結合到該橡膠層之一黏著橡膠層,及一張力構件, 其中前述張力構件係嵌入在該黏著橡膠層中。 9·:種用於形成一摩擦輸送帶之橡膠層的橡膠層材 料’該橡膠層具有一摩擦表面; "亥橡膠層材料包含一碳黑,其平均氮吸附表面積 22 200835868 (ASTMD1765-01)係在33及99(m2/g)之間,該橡膠層 材料造成該不均勻摩擦表面以排除水份,藉此防止累 積在該摩擦表面上的水份造成該摩擦輸送帶的打滑。
    23
TW097105876A 2007-02-23 2008-02-20 摩擦輸送帶 TWI440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7/053987 WO2008102459A1 (ja) 2007-02-23 2007-02-23 摩擦伝動ベル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5868A true TW200835868A (en) 2008-09-01
TWI440780B TWI440780B (zh) 2014-06-11

Family

ID=39709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5876A TWI440780B (zh) 2007-02-23 2008-02-20 摩擦輸送帶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323835A1 (zh)
EP (1) EP2128485B1 (zh)
KR (1) KR101111543B1 (zh)
CN (1) CN101583809B (zh)
CA (1) CA2679037C (zh)
ES (1) ES2542057T3 (zh)
MX (1) MX2009008966A (zh)
MY (1) MY148316A (zh)
TW (1) TWI440780B (zh)
WO (2) WO20081024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4874B (zh) * 2010-06-18 2013-08-11 Sanwu Rubber Mfg Co Ltd 多槽傳動皮帶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9614B2 (ja) * 2010-10-21 2015-12-09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DE102010043322A1 (de) * 2010-11-03 2012-05-03 Arntz Beteiligungs Gmbh & Co. Kg Antriebsriemen zur Übertragung einer Antriebsbeweg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ntriebsriemens
WO2014032172A1 (en) 2012-08-31 2014-03-06 Soucy Techno Inc. Rubber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US9840611B2 (en) 2013-10-18 2017-12-12 Soucy Techno Inc. Rubber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CA2925929C (en) 2013-12-19 2018-12-04 Soucy Techno Inc. Rubber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WO2016157105A1 (en) 2015-03-31 2016-10-06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A user interface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gases to an airway
SG11201901094YA (en) 2016-08-11 2019-03-28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A collapsible conduit, patient interface and headgear connector
WO2019017101A1 (ja) * 2017-07-19 2019-01-24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897287A (zh) * 2019-01-30 2019-06-18 盖茨优霓塔传动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齿形传动带
US20230037131A1 (en) * 2020-01-16 2023-02-02 Mitsuboshi Belting Ltd. Core Wire for Drive Belt, Drive Bel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re Wire and Drive Bel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56754U (zh) * 1985-03-20 1986-09-29
JP3113027B2 (ja) * 1991-12-17 2000-11-27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歯付ベル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970008857B1 (en) * 1994-06-06 1997-05-30 Bando Chemical Kk Production of rubber-reinforcing short fiber
JP3439767B2 (ja) * 1994-08-08 2003-08-25 旭化成株式会社 水添ゴム組成物
US5610217A (en) * 1994-10-31 1997-03-11 The Gates Corporation Ethylene-alpha-olefin belting
JP3021362B2 (ja) * 1995-09-20 2000-03-15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搬送用歯付ベルト
CA2203617C (en) * 1996-04-26 2000-08-08 Hiroshi Jone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US5886066A (en) * 1997-07-17 1999-03-23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exhibiting improved wear
JP2000039049A (ja) * 1998-07-23 2000-02-08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リブドベルト
JP3069337B2 (ja) * 1998-12-08 2000-07-24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及び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US6432013B1 (en) * 1999-05-24 2002-08-13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6435997B1 (en) * 1999-05-24 2002-08-20 Band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EP1149866A3 (en) * 2000-04-27 2003-04-23 JSR Corporation Rubber mixtures based on crosslinked rubber particles and non-crosslinked rubbers
WO2001094431A1 (fr) * 2000-06-07 2001-12-13 Zeon Corporation Gel de caoutchouc de diene conjugue, compositions de caoutchouc contenant ce dernier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caoutchouc de diene conjugue
US6512039B1 (en) * 2001-11-16 2003-01-28 Lord Corporation Adhesives for bonding peroxide-cured elastomers
CA2423498C (en) * 2002-03-28 2006-08-01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US6824485B2 (en) * 2002-07-09 2004-11-30 The Gates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JP2004060779A (ja) * 2002-07-29 2004-02-26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リブドベルト
JP4133595B2 (ja) * 2002-08-08 2008-08-13 ゲイツ・ユニッタ・アジア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JP2004176904A (ja) * 2002-09-30 2004-06-24 Mitsuboshi Belting Ltd 動力伝動ベルト
JP4772292B2 (ja) * 2003-05-30 2011-09-14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JP4856375B2 (ja) * 2004-12-28 2012-01-1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
JP2007032753A (ja) * 2005-07-28 2007-02-08 Mitsuboshi Belting Ltd 伝動ベルト
JP4672603B2 (ja) * 2005-08-31 2011-04-20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KR20090009078A (ko) * 2006-03-24 2009-01-22 반도 카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동 벨트
US9506527B2 (en) * 2006-04-07 2016-11-29 Gates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US7524902B2 (en) * 2006-05-30 2009-04-28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Core-shell particle composition, method, and article
JP5575479B2 (ja) * 2006-11-13 2014-08-20 コンパニー ゼネラール デ エタブリッスマン ミシュラン カーボンブラックを含む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CN101636447A (zh) 2006-12-22 2010-01-27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传动带用橡胶组合物和传动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4874B (zh) * 2010-06-18 2013-08-11 Sanwu Rubber Mfg Co Ltd 多槽傳動皮帶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679037C (en) 2015-09-08
MY148316A (en) 2013-03-29
EP2128485B1 (en) 2015-05-20
ES2542057T3 (es) 2015-07-30
WO2008102459A1 (ja) 2008-08-28
MX2009008966A (es) 2009-08-31
TWI440780B (zh) 2014-06-11
WO2008102911A1 (ja) 2008-08-28
CN101583809B (zh) 2012-09-26
CN101583809A (zh) 2009-11-18
US20100323835A1 (en) 2010-12-23
EP2128485A1 (en) 2009-12-02
EP2128485A4 (en) 2011-05-04
CA2679037A1 (en) 2008-08-28
KR101111543B1 (ko) 2012-02-27
KR20090100378A (ko) 2009-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5868A (en) Friction transmission belt
JP5695044B2 (ja) 伝動ベルト
JP6055430B2 (ja) 伝動用ベルト
JP5058886B2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
TW200403139A (en) Belt
US11300178B2 (en) Friction drive belt
JP2006194322A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3440288B2 (ja) 摩擦ベル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ベルト式伝動装置
JP6305410B2 (ja) シリコーンエラストマを含有する熱可塑性フィルムを有する動力伝達ベルト
JP2010276127A (ja) Vリブドベルト
JP2000039049A (ja) Vリブドベルト
JP6807212B2 (ja)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動力伝達機構
JP5179464B2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2002257199A (ja) 動力伝動ベルト
JP2008275004A (ja) 動力伝動用ベルト
JP2004176904A (ja) 動力伝動ベルト
JP4634986B2 (ja) 伝動用平ベルト
JP2007298162A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3559278B1 (ja) 伝動ベルト
JPH08152033A (ja) 摩擦材の使用方法並びにこれに用いる摩擦材及び摩擦装置
JP2007120752A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64015A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摩擦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4800794B2 (ja) Vリブドベルトの製造方法及びvリブドベルト
JP2006258114A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2008254300A (ja) 動力伝動用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