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5116A - Motor unit, method of assembling motor unit,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washing machine - Google Patents

Motor unit, method of assembling motor unit,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washing mach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5116A
TW200835116A TW096145204A TW96145204A TW200835116A TW 200835116 A TW200835116 A TW 200835116A TW 096145204 A TW096145204 A TW 096145204A TW 96145204 A TW96145204 A TW 96145204A TW 200835116 A TW200835116 A TW 2008351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rotor
washing machine
rotating shaft
motor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45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62808B (zh
Inventor
Hideharu Hiwaki
Hidehiko Ueda
Masaaki Tod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35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5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2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28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D06F37/40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receptacle and an agitator or impeller, e.g. alternativel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0Mountings, e.g. resilient mountings, for the rotary receptacle, motor, tub or casing;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s
    • D06F37/206Mounting of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6Centering rotors within the stator; Balancing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Description

200835116 九、發明說明: ^ 】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包含有安裝在洗衣機之定子及安 裝在被支承於洗衣機之驅動用轴且具有磁鐵之轉子的馬達 5單元之安裝方法、具有上述馬達單元的洗衣機之組裝方法 及、用於上述裝置的洗衣機之馬達單元、及安裝有上述馬 達單元之洗衣機。 L ]3 安裝有洗衣機馬達之習知洗衣機,例如具有第9、ι〇圖 1〇所示之滾筒式洗衣機100(以下稱為洗衣機1〇〇)構造。其等洗 衣機100係於洗衣機本體101(以下稱為本體1Q1)内設有水槽 102及旋轉滾筒1〇4(以下稱為滾筒1〇4)。水槽1〇2係藉懸吊系 統構造(未示於圖中)而彈性支撐於本體1〇1。滚筒1〇4係設於 水槽102内’且形成有多數孔1〇3。進而,滾筒1〇4係藉馬達 15 105而被旋轉驅動。門106係開閉自如地設於本體1〇1的正面 側。將門106打開,經由水槽1〇2的正面開口部及滾筒1〇4的 正面開口部,將洗滌物(位示於圖中)由滾筒104内取出或放 入滚筒104内。 又’將門106打開,把洗滌物放入滾筒1〇4内之後,放 20入洗潔劑,即開始洗衣機100的運轉。一開始洗衣機100的 運轉’即由供水部1〇7供水到水槽1〇2内。供給於水槽1〇2内 之水(未示於圖中)經由多數孔103而進入滾筒104内,滾筒 104内亦供應有預定量的水。藉馬達105驅動滾筒104,使其 以預定轉速旋轉時,收容在滾筒1〇4内之洗滌物被勾掛在設 5 200835116 於滾筒104的内周面之攪拌突起1〇8而往旋轉方向舉高。往 旋轉方向舉高之洗滌物再由適當的高度落下。藉此,對洗 滌物加上禱洗的作用,進行洗滌物的洗滌。在如此洗滌行 程之後,髒的洗衣水藉排水部1〇9而排出本體ιοί的外部, 5再使用重新供應的水,執行洗清行程。洗清行程結束後, 將滾筒104高速旋轉而執行脫水行程。其等洗騎程、洗清 行程、脫水行程係按照預定的控制順序而自動執行的。 如此之習知洗衣機乃揭示於諸如日本國發明專利申請 案公開公報第咖姻加號(以下稱為專利文獻^、第2〇〇6· 1〇 43應號(以下稱為專利文獻2)、第2⑽5_168116號(以下稱為 專利文獻3)、第2__216166號(町稱為賴讀彳)等文獻 中。 習知洗衣機包含有諸如:用以執行洗務行程及洗清行 程且可正逆旋轉之第1馬達、及,用以執行脫水行程且單向 連續旋狀第2馬達。第丨馬達,於絲行似洗清行程中 =1__旋轉滾筒使其正逆旋轉。第2馬達,於脫水 中以第2轉數而將旋轉滾筒單向連續旋轉。第丨馬達及 第2馬達女裳在水槽的背面,藉v字形皮帶而將旋轉力傳遞 至旋轉滾筒。如此旋轉滾筒的驅動方式係揭示於諸如專利 獻中又,安裝在水槽背面之馬達的旋轉直接傳遞到旋 '筒之轉軸的驅動方式係揭示於諸如專利文獻2中。進 安衣在水槽背面之馬達的定子内周設有轉子之内轉子 式馬達係揭示於諸如專利文獻3中。或者是,在定子外周設 轉子之外轉子式馬達係揭示於諸如專利文獻*中 。如此’ 6 200835116 對於用以驅動旋轉滾筒之驅動方式已使用有各種方式。 又,第9圖係顯示使用内轉子式馬達105之習知滾筒式 洗衣機100。第10圖係顯示使用外轉子式馬達105之習知滾 筒式洗衣機100。每一種滾筒式洗衣機100,馬達105都是在 5 水槽102背面之外底面安裝定子110,轉子111安裝在轉軸 112。 又,將定子110安裝於水槽102的外底面之構造係揭示 於諸如專利文獻3中。即,如第11圖所示,定子11〇及轉子 111藉樹脂材料而模製者。安裝腳部113係形成在定子no被 10 樹脂模製的部分。使用螺絲釘或螺栓114,將安裝腳部113 安裝在水槽102的外底面。藉此,馬達105安裝在水槽1〇2的 外底面。 又,不限於第11圖所示之構造,馬達105用於洗衣機100 的驅動時,不限於水槽102,定子110亦可設在洗衣機1〇〇的 15 某處固定部。進而,轉子111連結安裝於用以驅動滾筒1〇4 等之各種的軸。 不管哪一種型態,如第9圖或第1〇圖所示,定子no安 裝在水槽102的背面等之洗衣機丨〇〇的固定部。進而,在由 洗衣機100的固定部突出之轉軸112直接安裝轉子。如此 20之定子110及轉子111之安裝下,馬達1〇5組裝有定子no及 轉子111。 隨著定子110及轉子111之各自安裝之馬達朝習知洗衣 機100的組裝上,需要做到確保定子110及轉子111之間具有 一樣的空隙,以及轉子ln與轉轴H2之鋸齒或鍵等所實施 200835116 之止轉卡合部的安裝。 迄今,馬達105組裝在洗衣機100時,首先將定子11〇安 裝在洗衣機100。其次,一邊在已附磁之轉子ιη與既已安 裝於洗衣機100之定子11〇之間確保空隙,一邊進行轉子 5與轉軸112之止轉部的對準定位,使轉子111嵌合安裝於轉 軸 112。 惟,將馬達105安裝在習知的洗衣機1〇〇之作業,是在 破保定子11G與轉子111之_㈣之㈣下,將已附磁之 轉子111相對於定子11G而嵌合者。進而,進行已附磁之轉 10子ill與轉軸112之止轉部的對準。在如此組裝作業中,定 子110和轉子111偏離時,便有必要抗衡定子110與轉子m 之間磁吸著之力才能進行。為此,如此組裝作業存在有極 為困難之處。惟,如上述之習知洗衣機100,定子110與轉 子111間之嵌合作業以及跟著轉子lu與轉轴112之止轉部 Μ的對準時崎之轉子U1與轉㈣2的嵌合作業是同時進行 的。如此洗衣機刚之組裝上,組裝作業性不佳’同時對於 組裝作業要求熟練。結果使得洗衣機100之組裝成本變高。 [專利文獻1]日本國發明專利申請案公開公報第mo-2繼號 [專利文獻2]日本_轉射請案公開公報第篇·4娜號 [專利文獻3]日本國發明專利申請案公開公報第厕應16號 [專利文獻4]日本·明專辦請案相公報第2_·2祕6號 【發明内容2 本發明係提供-種不要求熟練、作業性佳且易於進行 安裂於洗衣機之馬達單元的《之洗衣機與馬達單元之組 8 200835116 裝方法、其所使用之馬達單元及安裝有該馬達單元之洗衣 機。 本發明洗衣機之組裝方法,係一種包含有洗衣機本 體、水槽、旋轉滚筒、轉軸、及,具有定子固持部、定子 5及轉子之馬達單元的洗衣機之組裝方法,水槽係彈性支撐 於洗衣機本體内者;旋轉滾筒係形成有多數孔,且設於水 槽内者;轉軸,其一端安裝於旋轉滾筒之背面,另一端設 有轉轴鋸齒部;定子固持部係安裝於水槽的背面,一體形 成有壓人支承轉轴之轴承的軸承部;$子具有定子鐵心、 1〇定手樹脂模製部及安裝部,定子鐵心係於沿徑向延伸之突 齒捲繞有繞組者;定子樹脂模製部藉樹脂材料模製定子鐵 心者;安裝料妓刊部者;轉子具有金屬製輪 轂、磁鐵及轉子鐵心,輪較係形成有可與轉轴鑛齒部卡合 之轉子鋸齒部;磁鐵係設於與繞組對應之位置者;轉子^ 心係_鐵對應者;又,轉子在輪轂、磁駭轉子鐵心藉 樹脂材料-體模製,且轉子鑛齒部卡合於轉轴鑛齒部後: 安裝於_上。_,洗衣機之組裝綠包含有下列步驟, 即:第1步驟’係_吸著㈣絲於定子轉部之前的定 子、及磁鐵已附磁完畢且安裝於轉轴鑛齒部之前的轉子組 20合;第2步驟’係於第1步驟之後,將轉子鑛齒部卡合在藉 轴承被支承於定子畴部之轉_轉储齒部;及,第^ 驟,係於第2步驟之後,透過使用螺检之固結而將安穿部= 裝於定子固持部。依本方法,可提供一種洗衣機,其不要 求熟練,且作業性佳,易於進行安裝於洗衣機之馬達單元 9 200835116 的組裝。 5 10 15 20 固持^ ^發明之馬達單^之組裝方法,係-種異有定子 ' 疋子及轉子的馬達單元之組裝方法,定子固持部 兮體域有麻部,姉承部壓人有支承师之轴承, "轉轴之—端安裝於—旋轉滾筒背面,且另-端設有轉軸 ’疋子具有定子鐵心、定子樹脂模製部及安裝部, =鐵心係於沿徑向㈣之突齒捲繞錢組者;好樹脂 ^部係藉樹崎_製定 定子 ,部者;轉子具有金屬製輪穀、磁二^ 輪^形成射__料卡合之轉子_部;磁鐵設於 -、、對應之位置者;轉子鐵心係與磁鐵對應者,又,轉 、磁鐵及轉子鐵心藉樹脂材料一體模製,且轉子 w卩卡&於轉軸鋸齒部後,安裝於轉軸上。進而,馬達 j元之組裝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即:第1步驟,係藉磁吸 著=將安裝於定子固持部之前的定子、及磁鐵已附磁完畢 且安衣於轉軸鋸齒部之前的轉子組合;第2步驟,係於第1 V驟之後’將轉子鋸齒部卡合在藉軸承被支承於定子固持 邛之轉軸的轉軸鋸齒部;及,第3步驟,係於第2步驟之後, 透過使用螺备之固結而將安裝部安裝於好固持部。依本 «,、!- / ,可提供一種馬達單元,其不要求熟練,作業性佳, 且易於進行安裝於洗衣機之馬達單元之組裝。 又本發明之馬達單元包含有定子固持部、定子及轉 子疋子固持部係一體形成有轴承部,該軸承部壓入有支 承轉軸之軸承,該轉軸之一端安裝於一旋轉滚筒背面,且 10 200835116 ^端⑦有轉轴難部;定子具有定子細、定子樹脂模 衣口P及安裝部,定子鐵心係於沿徑向延伸之突逾捲繞有繞 、、且者,疋子樹脂核製部係藉樹脂材料模製定子鐵心者;安 ‘ “係設於定子樹賴_分者;轉子具有金屬製輪轂、 - 5 4鐵及轉子鐵心,輪轂形成有可與轉軸鋸齒部卡合之轉子 鑛齒部;磁鐵係設於與繞組對應之位置者;轉子鐵心係與 兹鐵對應者,又,轉子在輪穀、磁鐵及轉子鐵心藉樹脂材 _ 肖1^製’且轉子鋸齒部卡合於轉轴鋸齒部後,安裝於 ίο轉Γ上。進而,馬達單元具有藉磁吸著而將安裝於定子固 夺4之刖的疋子、及磁鐵已附磁完畢且安農於轉轴鋸齒部 之:的轉子組合後,將定子安裝於定子固持部的構造,馬 達單元更包含· Hi哀狀之洗衣機侧定位部,係設於定子固 ㈣’且具有凹狀或凸狀之形狀者;及,圓環狀之定子侧 15 彳係"又於疋子,且具有凸狀或凹狀之形狀者,又, 5定子側定位部之靠定子固持部側之端面與定子側定位部中 • ㈣於洗衣機侧定位《合之_形成的角部、及洗衣機 側定位部之靠定子侧之端面與洗衣機側定位部中相對於定 子侧疋位部肷合之周面形成的角部之兩者或其中一者,形 ‘ Μ成為傾斜狀面或者是圓弧狀面,且,凹狀之定位部的最大 • 2G帛Π徑與凸狀之㈣部的最小前端經之差大妓子徑與轉 子經之差。依本構成,可提供一種馬達單元,其不要求熟 練,作業性佳,且易於進行安裝於洗衣機之馬達單元的組 裝。 又,本發明之洗衣機包含有:洗衣機本體、水槽、旋 11 200835116 轉滾筒、轉轴、及,具有定子固持部、定子及轉子之馬達 單几,水槽係彈性支撐於洗衣機本體内者;旋轉滾筒係形 成有多數孔,且設於水槽内者;轉軸,其一端安裝於旋轉 滾筒之背面,另一端設有轉轴鋸齒部;定子固持部係安裝 5於水槽的背面,一體形成有壓入支承轉轴之轴承之軸承 ,疋子具有疋子鐵心、定子樹脂模製部及安裝部,定子
10 15
20 鐵心係於沿徑向延伸之突齒捲繞有繞組者;定子樹脂模製 部係藉樹脂材料模製捲繞定子鐵心者;安裝部設於定子樹 脂模製部分者;轉子具有金屬製輪轂、磁鐵及轉子鐵心, 輪I又形成有與轉軸鋸齒部卡合之轉子鋸齒部;磁鐵設於與 繞組對應之位置者;轉子鐵心係與磁鐵對應者;又,轉子 在輪磁鐵及轉子鐵心藉樹脂材料一體模製,且轉子鑛 W邛卡合於轉轴鋸齒部後,安裝於轉軸上。進而,馬達單 元具有藉磁吸著而將安裝於定子gj持部之前的定子、及磁 鐵已附磁完畢且絲於轉祕齒部之前_子組合後,將 定子安裝於定子目持部賴造,,,馬達單元更包含: 圓%狀之洗衣機側定位部,係設於定子固持部,且具有凹 ,或凸狀之形狀者;及,圓環狀之定子側定位部,係設於 ^子’且具有凸狀或凹狀之形狀者,又,定子側定位部之 靠定子轉部側之端雜定子敎位部巾㈣於洗衣機側 疋位部嵌合之周面形成❹部、及洗衣機侧定位部之靠定 子側之端面與洗衣機侧定位部巾相對於定子侧定位部护人 2=形成的角部之兩者或其中—者,形成為傾斜狀面二 者疋a弧狀面,且,凹狀之定位部的最大開口徑與凸狀之 12 200835116 定位部的最小前端徑之差大於定子徑與轉子徑之差。依本 構成,可提供一種洗衣機,其不要求熟練,作業性佳,且 易於進行安裝於洗衣機之馬達單元的組裝者。 [圖式簡單說明] 5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之洗衣機的主要部位構 造之剖視圖。 第2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由背面觀看之局部剖 視圖。
第3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所使用之馬達單元的安裝 10 部分之局部剖視圖。 第4A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所使用之馬達單元之剖 視圖。 第4B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所使用之另一態樣之馬 達單元之剖視圖。 15 第4C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之A部位的局部放大 剖視圖。 第4D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所使用之另一態樣的馬 達單元之局部放大剖視圖。 •第5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20 第6圖係顯示構成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之轉子的背 面立體圖。 第7A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第7B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第7C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13 200835116 第7D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第7E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第7F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第7G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5 第8A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 圖。 第8B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 第8C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10 圖。 第8D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第8E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15 第8F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 第8G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第9圖係顯示使用内轉子式馬達之習知滾筒式洗衣機 ’ 20 的剖視圖。 - 第10圖係顯示使用外轉子式馬達之習知滾筒式洗衣機 的剖視圖。 第11圖係習知滾筒式洗衣機所使用之馬達的後視圖。 14 200835116 【實施方式3 參考第1圖至第8G圖,如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又,以下說明只是本發明的實施例,不限定發明之内容者9 本實施形態之滾筒式洗衣機50,如第1圖所示,在洗衣 - 5 機本體1(以下稱為本體1)内設有水槽2及旋轉滚筒4(以下稱 • 為滾筒4)。水槽2係藉懸吊系統構造(未示於圖中)而彈性支 撐於本體1。滾筒4設於水槽2内,形成有多數孔3。進而, 滾筒4藉馬達5驅動而旋轉。門6係開閉自如地設於本體1的 • 正面侧。把門6打開,透過水槽2的正面開口部及滚筒4的正 10 面開口部,將洗滌物(未示於圖中)放入滾筒内,或由滾筒4 内取出洗滌物。 又,把門6打開後將洗滌物放入滾筒4内,再放入洗潔 劑(未示於圖中),開始洗衣機5〇的運轉。一開始洗衣機5〇 的運轉,即由供水部7朝水槽2内供水。供應到水槽2内之水 15 (未示於圖中)經由多數孔3而進入滾筒4内,滾筒4内亦供應 有所需量的水。藉馬達5驅動滾筒4使其以預定轉速諸如 • 40rpm程度之轉速旋轉,收容在滾筒4内之洗滌物鉤掛在設 於滾筒4之内周面之攪拌突起8,而朝旋轉方向舉起。朝旋 轉方向舉起之洗務物由適當的高度落下。藉此,對洗務物 20加上禱洗的作用而進行洗鲦之。在如此洗務步驟之後,癖 ‘ 掉的洗衣水經由排水部11排⑽核1的外部。排出髒掉的 洗衣水之後再重新朝水槽2内供水,使用所供給的水,實施 2清步驟。#洗清行㈣束後,滾筒4以諸如臟pm程度 门速紅轉藉此’執彳了脫水行程。其等洗滌行程、洗清行 15 2〇〇835116 程、脫水行程根據預定控制順序而自動執行。 又’本實施形態之洗衣機5G為裝設有乾燥卵之滾筒 式=衣烘乾機。即,乾燥部13藉送風機12而吸取水槽2内和 -5 "衰筒4内的空氣。對所吸取的空氣,依序執行除濕部16所進 „ 2之除濕及加熱部17所進行之加熱。之後,業經除濕且加 熱之空氣成為乾燥之高溫空氣,再度送風到水槽2内及滚筒 4内。藉此,執行乾燥行H亦可在脫水行程後自動執 • 订乾燥行程。如此’本實施形態之洗衣機5〇構成為滚筒式 洗衣烘乾機。 1〇 ^為自動執行如上之各行程,依照操作面板14之模式設 疋或者是控制程式,藉控制基板9等之控制裝置,自動控制 馬達5、供水部7、排水部u及乾燥部13。如此,洗衣機% 具有自動執行洗滌行程、洗清行程、脫水行程、及乾燥行 程之功能。又,控制基板9載設有微電腦。 此外,供水部7藉電磁閥(未示於圖中)之開關,如供水 φ 路控61所示,適時供水。又,洗衣機50具有一利用供水而 將洗潔劑收容部(未示於圖中)的洗潔劑適時投入水槽2内之 機構D在洗滌行程結束時、洗清行程結束時等必須進行排 水日寸’排水部11藉電磁閥(未示於圖中),如排水路徑所示 20執行排水。乾燥部13具有一藉送風機12將水槽2内和滾筒4 内的空氣循環之循環路徑63。進而,乾燥部13具有濾器15、 除濕部16及加熱部Π。濾器15收集來自水槽2及滾筒4而引 進之導入空氣中的衣物脫線等而除塵。因此,除濕部16將 業經濾器15除塵後之空氣除濕。加熱部17將業經除濕部16 16 200835116 除濕之空氣加熱,產生已乾燥的高溫空氣。送風機12係相 對於加熱部17而設於循環路徑63之下游側。藉此,送風機 12難以受到濕氣的影響,可提高可靠性。又,乾燥部13具 有藉蒸發器及凝縮器而構成之空氣調和機19。空氣調和機 - 5 使用壓縮機18而將冷媒循環於除濕部16及加熱部17,藉 - 乾燥部13而與所循環之空氣進行熱交換。又,乾燥部13的 結構並不限於此。 _^滾闾4具有女裝於滾筒4的背面之轉軸4a(以下稱為轴 4a)。軸4a的前端外周設有轉軸鋸齒(seiTation)部4al(以下稱 10為鋸齒部4al)。軸4a被支承於軸承部24,與安裝於水槽2背 面之馬達5直接連結。轴4a係與滾筒4及水槽2—同由洗衣機 50的開口側向底部側,使轉軸方向由水平方向傾斜一角度 0 =20±10度而設置。滾筒4傾斜設置時,與將滾筒4設置於 沿水平方向平行之方向之型態相比,即使滾筒4被設於同一 15高度,其開口亦朝上傾斜。藉此,可讓洗衣機50的使用者 馨 不須採用彎曲等勉強的姿勢,容易地將洗滌物取出及放 入。特別是經由本發明人的經驗,藉使傾斜角度0為2〇土 1〇 度時,可得到一種即使從孩童(除幼兒之外)到大人這樣的身 . 長差,又,即使是輪椅使用者,亦可輕易地進行洗滌物的 20 取出及放入之作業之洗衣機50之構造。又,供應到滾筒4内 之水積留在滾筒4的背面側,可得到即使是極少的水量亦可 達到深貯水狀態之優點。藉此,可執行水量少的洗滌行程 及洗清行程。又,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50,將轴4a直接連結 於設於滾筒4之背面之馬達5。藉此,馬達5直接地將旋轉力 17 200835116 傳遞至滾筒4。又,如此之軸4a及馬達5之構成不限於第1圖 所示之構成。 進而’洗衣機50構造成具有乾燥功能之滾筒式洗衣丈共 乾機。惟,亦可為不具乾燥功能之滾筒式洗衣機5〇、滚筒4 5為垂直之滾筒式洗衣機50、不具滾筒4等其他之洗衣機5〇等 等。又,馬達5不管依照洗衣機50的洗滌方式或驅動方式的 不同等方式,而如何地安裝在洗衣機5〇的哪一部分時,亦 可運用本發明。又,針對使轉子5b旋轉之驅動用軸知,亦 不論轴4a的支撐構造、或者是對滾筒4等驅動對象之旋轉傳 10 遞方式。 又,馬達5具有定子5a及轉子5b。進而,藉配置於定子 5a之周向之多數安裝機構3〇,而將定子%安裝在定子固持 部33(以下稱為固持部33)。固持部33藉以螺栓固定(未示於 圖中)而固定於水槽2背面之金屬製定子安裝座體構成。藉 15馬達5及固持部33構造成馬達單元55。又,向滾筒4傳遞旋 轉力之軸4a固結於轉子5b。藉作用於定子5a與轉子%間之 透過三相交流之電磁作用,而使轉子5b旋轉。藉此,滾筒4 被旋轉驅動,執行洗滌行程、洗清行程、脫水行程、乾燥 行程等各行程。又,固持部33亦可以樹脂成形品構成。 20 定子5a具有定子鐵心20、定子樹脂模製部31(以下稱為 模製部31)、安裝部32、旋轉位置檢測部26、及連接於繞組 54之連接部27。定子鐵心2〇具有沿定子化之徑向延伸之突 齒2〇a°定子鐵心係於突齒20a繞捲繞組54而構成者。又, 轉子5b具有與突齒2〇a相對設置之磁鐵22及對應於磁鐵22 18 200835116 之轉子鐵心23。藉此,在定子5&與轉子%之間有電磁作用, 使馬達5旋轉。模製部31使用樹脂材料模製而覆蓋定子鐵心 2〇 ° 安裝機構30藉多數安裝部32及螺栓34等固結工具之類 5構成。安裝部32係藉多數安震腳部構成,其等安裝腳部係 相對於模製部31安裝於固持部33之侧的轴向端面之外周而 沿外邊延伸設置者。藉螺栓34等固結工具之類,將安裝部 32及固持部33固結。X ’固持部μ與轴承部μ—體形成。 軸承部24壓入支承轴4a之轴承41a、4比。又,固持部^有 W -邊的面安裝於水槽2,*裝有水槽2之面的f面侧安裝定 子5a 〇 各安裝部32設有安裝孔32a,固持部33設有螺孔33a。 螺栓34由固持部33之相反側通過安裝孔32a,而螺合於螺孔 33a固結。藉此,將安裝部32與固持部”固結。結果可使定 15 子化確實固定在水槽2的背面。 又’轉子5b具有輪轂38、磁鐵22及對應於磁鐵22之轉 子鐵心23。進而,轉子5b具有藉樹脂材料模製之轉子樹脂 模製部37(以下稱為模製部37)。模製部37使用樹脂材料模製 且覆蓋磁鐵22及轉子鐵心23。模製部37具有設於水槽2相反 2〇側之頂部37a。頂部37a的中央部插入(insert)金屬製輪轂38 而形成。藉插入輪轂38,在頂部37a的中央部形成有安裝孔 37b。在安裝孔37b的内周設有轉子鋸齒部37]31(以下稱為鋸 齒部37M)。安裝孔37b及轴4a,在固持部%之相反側,在 雙方的鋸齒部37bl、4al相卡合之狀態下確保旋轉方向之止 19 200835116 轉狀悲而嵌合。進而,轉子5b使用墊片39,對著輪轂%, 藉螺栓40等固結工具之類而固結於軸如。藉此,使轉子北 確實地安裝在轴4a。
如此,將馬達5或馬達單元55安裝於本體1時,可在良 5好的組裝性之下進行組裝。又,本實施型態之洗衣機50及 安裝於洗衣機50之馬達單元55按照尤其是第7A圖至第7G 圖所示之步驟的順序進行組裝。以下,使用第7八圖至第7G 圖,詳細說明洗衣機50及安裝於洗衣機5〇之馬達單元55之 安裝方法。 10 首先,如第7A圖所示,在第1前處理步驟中,由固持部 33安裝於水槽2之面的這一側,使軸承4la及油封42壓入軸 承部24。 其次,如第7B圖所示,在第2前處理步驟中,由固持部 33安裝於水槽2之面的相反侧,將軸承41b壓入軸承部24。 15 進而,由壓入轴承41b之側的相反側,將軸4a插入軸承部 24。藉此,組裝成藉軸承部24支承轴4a之構造。進而,雖 然沒有顯示在第7B圖,但亦可將固持部33安裝在水槽2之平 面0 此外,第1前處理步驟及第2前處理步驟中,在將軸承 2〇 41a或軸承41b被支承壓入袖承部24之側朝向垂直上方之狀 態下進行組裝作業時,即可進行高效率的組裝作業。因此, 在第1前處理步驟與第2前處理步驟之間,宜使固持部33之 上下反轉。進而,在第2前處理步驟之後,相對於固持部33, 使安裝定子5a之侧朝向垂直上方時,可提昇之後的作業 20 200835116 性。因此,在第1前處理步驟中,相對於固持部33,在安裝 定子5a之側朝垂直下方之狀態下進行壓入作業。之後,相 對於固持部33,在安裝定子5a之側朝垂直上方之狀態下將 固持部33反轉18〇度。結果,可在第2前處理步驟之作業之 5後’就沒有進行固持部33反轉之必要性了。 其-人,如第7C圖所示,在第3前處理步驟之附磁步驟 中,將用以構成轉子5b之磁鐵22附磁。進而,在附磁步驟 中,檢查轉子5b的附磁狀態。又,未必需要附磁步驟。亦 可將轉子5b的附磁在另一時機進行,業經附磁之轉子外可 10用於下列步驟。即,只要有管理附磁狀態即可。此外,附 磁步驟、實際上指的是進行轉子5b的附磁,或,附磁狀態 的管理之最後時機。又,此時,轉子5b處於磁鐵22已附磁, 且不進行對軸4a之安裝。 其次,如第7D圖所示,在第1步驟中,轉子5b及定子5a 15 藉磁吸著而組合。又,在第1步驟中用於組裝之轉子5b處於 磁鐵22已附磁完畢,並且,未固定於轴4a者。進而,定子 5a未安裝於固持部33。即,定子5a未進行對本體1之安裝。 其次’在弟1步驟之後’如弟7E圖所不’在弟2步驟中, 與定子5a組合之轉子5b插入軸4a。藉將轉子5b插入軸4a, 20 鋸齒部37bl卡合於藉轴承41a、41b被支承於固持部33之軸 4a的鋸齒部4al。 其次,在第2步驟之後,如第7F圖所示,在第3步驟中, 安裝部32藉使用螺栓34之固結,而安裝於固持部33。藉此, 對水槽2,將馬達5安裝其上。即,在水槽2的背面安裝馬達 21 200835116 單元55。 其次,如第7G圖所示,在後處理步驟之檢查步驟中, 進行與完成組裝後之馬達5、馬達單元55之電礤特性有關之 檢查。具體而言,進行轉換成感應電壓之有致值的替換、 5感應器脈衝寬度、旋轉位置檢測部26所檢測之訊號的减應 器偏離時間等等之馬達5運轉一周之間的脈衝波動等的檢 查〇 又,第2前處理步驟及第3前處理步驟是進行模製部 或模製部37有無剝離之確認的最後時機。又,在第2步驟中 10之轉子5b及軸4a之嵌合作業,如上所述,同時進行鋸齒部 37bl、4al兩者間之對準作業。進而,在第3步驟中,使用 螺栓34進行之固持部33及定子5a之安裝作業,乃同時進行 螺栓34之固結扭矩之管理。使用螺栓4〇進行之轉子%及軸 4a之固結作業可在將轉子沁嵌合在軸乜之後馬上進行,亦 15可在定子5a安裝於固持部33之後進行。 依如此之馬達單元55或洗衣機5〇之組裝方法,可使定 子5與業已附磁之轉子5b之組合作業及轉子讣與軸知之安 裝作業互不相干地在不同步驟中獨自進行。即,轉子北與 轴4a之安裝作業是一個同時進行止轉機構之鋸齒部37bl、 2〇 4al兩者之對準作業的嵌合作業。藉此,可使定子5a與轉子 5b之組合作業及轉子5b與軸如之安裝作業不相互干擾。因 此’定子5a與轉子5b之嵌合作業可在沒有安裝互相干擾作 業之構件的自由狀態下進行。並且,在第1步驟中,不要求 確保定子5a與轉子5b兩者間之預定空隙。因此,定子兄與 22 200835116 轉子5b之嵌合作業是簡單的作業。 又,用以將轉子5b安裝於轴4a之散合作業亦是在藉著 偏向定子5a或轉子5b之其中一者之磁吸著所得到之穩定組 裝狀態下進行。進而,這嵌合作業是在不安裝干擾作業之 • 5構件的自由狀態下進行。因此鋸齒部37bl、4al等之止轉機 • 構的對準作業疋簡單的作業。又,在止轉機構的對準作業 完成之階段上,亦可將使用螺栓4〇進行之轉子5b與軸如之 安裝作業完成。又,在止轉機構的對準作業完成之階段上, • 亦可不須完成使用螺栓4 〇進行之轉子5 b與轴4 a之安裝作 10 業。 又,定子5a可相對於固持部33,在不相干之狀態下獨 自安裝。即,定子5a可相對於本體!在不相干之狀態下獨自 安裝。在疋子5a之相對於固持部33之安裝作業中,在抗衡 定子5a及轉子5b之間的磁性吸著力且於定子%與轉子外之 15間確保預定空隙之狀態下進行安裝作業。惟,定子^與轉 子狀間的預定空隙可由軸4a與本體1之間的位置關係, 即由轴4a與固持部33間之具單義性之位置關係決定。因 此,在將定子5a固定於固持部33時,利用機械力 等方式壓 ^ 人其中’即可相對於固持部33之預定位置,將定子5a定位。 2〇 絲使疋子5a與轉子513之定位作業可在不來自其他構 • 件干擾之自由狀態下確保預定空隙,並當做簡單作業而執 行。進而,將轉子5b安裝於軸如之安裝用的嵌合作業亦可 亡將疋:5a與轉子5b之分離、或、不須擔心不密合之磁吸 著之狀恶下,且,在不來自其他構件干擾之自由狀態下進 23 200835116 行。為此,即使同時進行止轉機構之鋸齒部37bl、4ai等對 $作業’其散合作業亦為簡單的作t。藉此,可將定子5a 單獨地安裝在本體1侧。馬達單元55之組裝作業亦同時進行 確保疋子5a與轉子5b之間預定空隙之定位作業。惟,在可 由轴4a與本體1之位置關係決定之預定位置上,可將定子& 與轉子5b間之位置關係單義性地定位。 如上’同時進行往本體1之安裝的馬達單元Μ之組裝可 在Ρ使疋不七練的作業貝,或、不論個人差異,都可高精 度且簡單又在簡短時間内進行。結果可輕易地達成馬達單 1〇元55與洗衣機50之組裝成本的降低。 在此’同時進行馬達5乃至於馬達單元55往本體1側固 疋部之安裝之馬達單元55與洗衣機5〇之組裝作業,可單獨 地處理固持部33。固持部33往本體1側之安裝、具體而言, 為往水槽2之安裝前的狀態下,如第7A至7B圖所示進行, 5 個別可輕鬆地進行必要的作業。惟,馬達單元55及洗衣機 50之組裝方法不限於此,亦可為同時進行往本體1之侧、 或、對於相對於已裝備完成之裝備物之固持部33之安裝的 組裝方法。 進而,在本實施型態中,如第4A圖所示,在定子5a設 20置形成有凸狀之形狀且實質地形成圓環狀的定子側定位部 43(以下稱為定位部43)。固持部33設置形成有凹狀之形狀且 實質上形成圓環狀的洗衣機側定位部44(以下稱為定位部 44)。定位部43與定位部44構成可相互嵌合者。又,如第4B 圖所示,亦可在定子5a設有形成凹狀之形狀且實質上形成 24 200835116 圓環狀定子败位部43d(以下稱為定位部43d)。 進而,亦可 在固持部33設有形成凸狀的形狀且實質上形成圓環狀之洗 衣機側疋位部撕(以下稱為定位部物)。定位部祝與定位 #44d構成可相互敢合者。即,定子%設有凸狀或凹狀的形 5狀之定位部43、43d,固持部33設有凹狀或凸狀的形狀之定 位部44、44d。進而,定位部43、43d與定位部44,4牝構成 相互嵌合者。進而,軸如與轉子5b之各鋸齒部4a卜37bl之 弟1卡e長度X係比疋位部43、43(1與定位部44、44d之第2 卡合長度Y更長者為佳。即,宜具有χ>γ的關係。如此, 10藉使第1卡合長度X比第2卡合長度γ更長時,在第2步驟 中,鋸齒部4al、37bl相卡合時,定位部43、43d與定位部 44、44d的卡合不會造成干擾。 e又置疋位部43、43d及定位部44、44d,在第3步驟中, 如弟4C圖之局部放大剖視圖所不’將定位部43嵌合在定位 15部44。又,第4C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55的A部位之 局部放大剖視圖。即,在第2步驟中,藉鋸齒部37bl、4al 等之止轉機構的對準機構,將轉子5b嵌合在軸乜。在這復 合作業中,自轉子5b對轴4a之欲合之初期開始,定子5a與 轉子同時承受以轴4a為基準之止轉狀態下之位置限制。進 20 而’在弟3步驟中,利用定子5a接近固持部33,即,靠近安 裝位置的狀態,將定位部43嵌合於定位部44。為此,定子 5 a可機械性地定位在由轴4 a與固持部3 3之具單義性的位置 關係所決定之預定位置。結果使得定子5a對於藉軸4a而定 位之轉子5b,自動確保適當的空隙,而安襞在固持部33。 25 200835116 為此,定位部43及定位部44只要在定子5a與轉子5b之間的 適當的空隙内,橋正雙方偏離所造成之偏離量即可,所需 矯正量只有一點點。具體而言,定子5a與轉子外之間的空 隙L為0.65mm私度。為此,在一邊由定子5a及轉子5b之磁 5吸著所產生之偏離量,只要在等於適當的空隙尺寸L且可矯 正0.65mm之偏離之程度上,決定定子5a之内徑與轉子外之 外徑之各尺寸即可。此外,這空隙乙的2倍尺寸2L是定子兄 的口徑與轉子5b的口徑間之差。 在此,疋位部43及定位部44兩者只要是對軸4a呈同心 1〇之圓環狀的形狀者即可。惟,定位部43及定位部44可以不 完全是圓環狀,亦可平分或者是分成適當數量,或者是分 割成適當數量。即,定位部43與定位部44定位時,只要兩 者不朝軸直角方向位移,或不發生成為位移的原因之變形 時,即可獲得定位的實際效力之效果。採用如上之組裝方 15法之馬達單元55,使與設於固持部33之定位部44嵌合之定 位部43設於定子5a時,即可。 進而,如第4C圖所示,端面43a與周面43b之間的接合 又有呈傾斜狀面之角部43c。端面44a與周面44b之間的接 合部設有呈傾斜狀面之角部44c。又,端面43a是定位部幻 2〇之靠固持部33側的端面,周面43b是定位部43中相對於定位 部44嵌合之周面。又,端面44a是定位部料之靠定子兄側之 端面,周面44b是定位部44中相對於定位部43嵌合之周面。 即,周面43b與周面44b減合。藉如此構成,可以進行如 下之更為特徵所在之馬達單位55的組裝。 26 200835116 在馬達單元55的組裝中,一邊將轉子5b嵌合在軸4a, 一邊使轉子5b以轴4a為基準而被限制位置。其後,定子5a 接近固持部33後,定位部43嵌合在定位部44。藉此,定子 5a與轉子5b在間隔預定空隙之狀態下被定位。進而,在端 5 面43a與角部43c之間的接合部設有端部43e,在端面44a與 角部44c之間的接合部設有端部44e。端部43e 口徑和端部 44e口徑之間的差大於定子5a徑與轉子5b徑之間的差。即, 端部43e的口徑為具有凸狀形狀之定位部43的最小前端 徑,端部44e的口徑為具有凹狀形狀之定位部44之最大開口 10 徑。藉此,端部43e口徑和端部44e口徑之間的差比定子5a 與定位在軸4a之轉子5b之間的適當空隙内偏離所產生之偏 離量更大。即,端部43e口徑與端部44e口徑間之差是包括 疋子5a與轉子5b之間的偏離區的大小。藉此,在不受到定 子5a與轉子5b之間的偏離的影響之狀況下,使定位部43確 15 實地進入定位部44而開始嵌合。進而,隨著一步一步的嵌 合’角部43c與角部44c之欲合位置漸漸地向外侧打開,定 位部43藉定位部44而相對於轉子5b,導引至確保適當空隙 之適當位置側。又,在角部43c、44c之傾斜狀面貼合之嵌 合位置之後,藉定位部43對定位部44之嵌合,定子5a相對 20 於固持部33而定位在適當位置,朝固持部33安裝。因此, 藉轉子5b對轴4a之嵌合,可使定子5a抗衡定子5&與轉子5b 之間的磁性吸著力,朝固持部33側擠壓,以適當地組裝馬 達單元55。此外,當馬達單元55被適當地組裝好時,周面 43c與周面44c相嵌合。 27 200835116 又,如第4B圖所示,定位部43d具有凹狀形狀,定位部 44d具有凸狀形狀%,端部43e的口徑成為具有凹狀形狀之 定位部43之最爛時,端部44e的時成為具有凸狀形狀 之定位部44之最小丽端徑。又,即使是如第4B圖所示之定 5位部43d、44d之構成,亦可得到與上述同樣之作用與效果。 此外’不於第4A圖至第4C圖之馬達單元55設有呈傾斜 狀面之角部43c及呈傾斜狀面之角部44c。惟,就算沒設置 角部43c及角部44c兩者,只要設有角部43〇或角部4如其中 一者,亦可獲得上述作用及效果。例如,雖未示於圖中, 10只设置角部43c一者時,端部43e是形成在端面43a與角部 43c之間的接合部,端部44e是形成在端面44a與周面43b之 間的接合部。反之,只設置角部44c一者時,端部43e形成 在端面43a與周面43b之間的接合部,端部44e形成在端面 44a與角部43c之間的接合部。 15 進而,如第4D圖所示,亦可設置圓弧狀面之角部43c 及圓弧狀面之角部44c。角部43c與角部44c呈圓弧狀面時, 同樣,亦於端面43a與角部43c之間的接合部設置端部43e, 在端面44a與角部44c之間的接合部設置端部44e。又,雖未 示於圖中,同樣設有角部43c或角部44c其中一者時,亦可 20獲得上述之作用及效果。進而,角部43c為傾斜狀面,角部 44c為圓弧狀面亦可。反之,角部43e為圓弧狀面,角部4如 為傾斜狀面亦可。 進而,採用轉子5b具有位於定子5a外周之外轉子5b2之 馬達54,外轉子5b2覆盍定子5a外側。藉此,進行馬達單 28 200835116 元55之組裝作業時,定子5a與轉子5b之間的空隙藉外轉子 5b2遮蔽,處於難以肉眼確認之狀態。因此,在具有如此外 轉子5b2之馬達單元55之組裝時,以諸如習知以肉眼讀認而 進行之組裝方法,要同時進行確保適當空隙及止轉機構的 5對準,是極為困難。惟,藉以如上之本發明之馬達單元55 之組裝方法,即可自動確保定子5a與轉子5b之間的適當空 隙0 _ 又,採用在定子5a的内周及外周具有内轉子5Μ及外轉 子5b2之馬達5時,同樣,亦使外轉子5b2覆蓋定子%的外 10側。藉此,進行馬達單元55之組裝作業時,定子5a與轉子 5b之間的空隙被外轉子5b2遮蔽,處於難以肉眼確認之狀 態。因此,在具有如此内轉子5bl及外轉子5b2之馬達單元 55之組裝時,以諸如習知以肉眼確認而進行之組裝方法, 要同時進行確保適當空隙及止轉機構的對準,亦極為困 15難。惟,藉以如上之本發明之馬達單元55之組裝方法,即 % 可自動確保定子5a與轉子5b之間的適當空隙。 又,特別是在定子5a的内周與外周兩者具有内轉子5Μ 及外轉子5b2之馬達5時,對於繞組54運用相對於定子鐵心 • 20沿周向纏繞之環形繞組時,可將繞組54的周長縮短。由 • 20此,可做到馬達5之小型化及高效率化。進而,馬達5之極 數為2p,槽數為s,N為自然數時,構建成p : s = 5n : 之組合者即可。藉此,可構成具分布繞組之馬達5,謀求馬 達5之低噪音化,因此為佳。 ' 又,依本發明之洗衣機50係將滾筒4由水平方向傾斜地 29 200835116 設置。藉此,與將滾筒4水平地設置之洗衣機相比,洗滌物 表現出易集中在相對於滾筒4之轉軸方向更低之位置之頻 向。進而,意圖大幅改善洗滌物的纏繞、扭轉的發生,提 鬲機械力的運作’亦難以產生皺摺。即,本實施形態之洗 5衣機5〇關於使用控制基板9之滚筒4之驅動控制,乃具有正 逆弧轉驅動模式及正逆連續旋轉驅動模式。正逆弧轉驅動 模式是在滾筒4的旋轉角度為9〇度以上且小於18〇度之條件 下,父替地反覆進行急速正弧轉及急速逆孤轉之旋轉驅動 模式。又,正逆連續旋轉驅動模式是藉可實現將藉滾筒4之 1〇旋轉而舉高之洗滌物可由洗滌物的自己重量產生作用之高 度落下之舉動之轉速,使滾筒4旋轉,且正逆交替地反覆進 行滾筒4的連續旋轉之旋轉驅動模式。進而,因應需要,亦 可組合其等2種驅動模式執行。 第8A圖至第8F圖顯示滾筒内收容模擬洗滌物21時之滚 15筒4的驅動模式。&第8A圖所示之滾筒4之靜止狀態,如第 8B圖所示,使滾筒4孤轉至如度以上且小於18〇度位置。藉 此,洗滌物21被舉高到最大限制觸度以上且小〇度之 間。進而,藉使這種弧轉驅動交替地正逆進行,在洗滌物 21被舉阿之最後地點、乃至於最後地點的近旁,對滾筒4虞 20生方疋轉逆轉用之減速、乃至於煞車狀態。藉此,如第犯顏 所不’精對洗條物21所附與之旋轉慣性所得到之強制剝離 力及洗滌物21的自己重量,可將洗滌物以確實且瞬間地由 滚筒4内面剝落。進而,重覆進行由第π圖至第_所示之 動作即,如第8C圖至第8F圖所示,藉滾筒4之交替地進行 30 200835116 正逆的弧轉驅動,在每次的弧轉驅動中,左右交替地交換 洗滌物21之舉高位置及落下位置。藉以如此之驅動模式, 使滾筒4進行旋轉驅動,即可提高洗滌物21解開之解開作 用。進而,使機械力及於洗滌物21時,即可有效地洗務之。 又,第8G圖係概略地顯示反覆進行各9〇度之正逆弧轉時之 正逆弧轉驅動模式的概略圖。
10 15
20 又,只是如第8A圖至第8F圖所示之正逆弧轉驅動模 式,可減輕洗滌物21的纏繞、扭轉、皺摺等,但另一方面 卻難以替換絲物2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容易造成洗蘇不 均。在此,併用正逆連續旋轉驅動模式時,便容易實現洗 滌物的上下方向之位置的替換。即,藉正逆弧轉驅動模 f,可減輕洗祕的纏繞、扭轉、_等狀況,並且, 稭正逆連續旋轉驅純^,謂㈣絲物㈣附加之機 械力的不均衡。如此,個正逆弧轉鶴模式及正逆連續 旋轉驅動模式兩模式時,在洗滌行程中及洗清行程中,可 使洗務物2丨產生兩财_舉動。㈣而言,藉正逆孤轉 驅動模式時,除了減輕洗條物21之纏繞、扭轉、緻摺,另, 實現確實的搓洗的軸。又,藉正逆連續旋轉驅動模式, 使洗務物21大幅度地連續移動,除了在減滅務不均之狀 態下進行洗務外,另可提供均句的洗滌舉動。χ,正逆旋 轉驅動模式是實施交替地反覆進行急速正弧轉及急逮逆弧 轉的動作,因此對於馬達5所附加之驅動負載極大。惟,併 用對馬達5所附加之驅動㈣較小的正逆連續旋轉驅動模 式,因此可減輕對馬達5所附加之驅動負載。 、 31 200835116 如上,滾筒4的弧轉是交替地反覆進行。藉此,可正逆 交替地進行將洗滌物21舉高到滾筒4的左右單側上部為止 之動作。進而,在舉高洗滌物21之最後地點、乃至於最後 地點的近旁,使滚筒4減速或煞車。藉此,使依旋轉運動之 5慣性所得到之強制剝離力及洗滌物21之本身重量所得到之 重力作用於洗滌物21,使洗滌物21轉實且瞬間地由滾筒4内 面剝離,而掉落在滾筒4之左右相反侧。藉該動作反覆進 行,在每一弧轉時將洗滌物21的舉高位置及落下位置左右 且交替地替換,可提高解開洗滌物21之解開作用。為此, 10可防止洗滌物21的纏繞、扭轉及在滾筒4内面之貼附,容易 實現由洗衣機50取出洗滌物21之取出作業,大幅減緩洗滌 物21之起皺。又,使機械力及於洗滌物21,可使禱洗作用 所產生之禱洗效果、禱淨效果及除皺效果作用在洗滌物 21。洗滌物21的落下次數亦大幅增加。如此,可有效地提 15鬲以洗務效果為首之洗衣機50之各行程的功能。例如,洗 滌物21在洗衣行程及洗清行程結束時的纏繞、扭轉、敵摺 狀態下而緊緊地貼附於滾筒4内面,在脫水行程結束的狀態 下,洗務物21仍緊貼著而起皺。但是,在乾燥行程執行正 逆孤轉驅動模式,而進行洗條物21之舉高位置及落下位置 2〇之左右交替地替換者。進而,藉此動作,對洗滌物21產生 挣隨有洗滌物21彼此左右替換位置之高解開作用及機械力 的祚用。又,使洗滌物21如此平順地解開,進而,併用正 逆連續旋轉驅動模式。藉此,進行洗滌物21之上下替換, 藉對每一件洗滌物21之通氣性,使業已乾燥之高溫空氣送 32 200835116 至洗滌物21内部的各角落。結果可在無洗滌不均之狀態下 且短時間内使洗滌物21乾燥。又,伴隨著在無水狀態下之 洗滌物21落下時的禱擊作用所得到之除皺作用,可謀求藉 母件洗滌物21扭轉的鬆開所得到之纖維之擴展及纖維的再 5生。結果,可大大改善洗滌、洗清、脫水、業經乾燥後之 洗滌物21之洗滌完成狀態。
10 15
20 為實現如此滾筒4之正逆弧轉驅動模式,使附加在馬達 5之驅動負载極大。惟,這裡是採用在上述之定子&的内周 ,外周設置内轉子5bl及外轉子5b2,而提昇轉矩之馬達5。 猎此’即使是小馬達5,亦輕易實現具有急速逆轉動作之正 逆孤轉轉模纽具有急速正弧轉及急速逆弧轉之急遽減 速之正逆弧轉驅動模式兩種。因此,可實現如第8A至8〇圖 :示之洗«21的理想耗。按此,物即使在嚴苛的: (下亦可毫無困難地執行旋轉模式。又,交替地併用正、, 孤轉駆動模式及正逆連續旋轉驅純式執行時,即= 附加在馬達5之機械負載。 '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可運用在隨著安裝到洗衣機之具 的爲遠留- 、疋子及轉子 刃巧運早7L之組裝,可改善組裝性、組裝精度。 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型態之洗衣機 造之剖視圖。 _主要部位構 第2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由背 視圖。 面觀看之局部剖 33 200835116 第3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所使用之馬達單元的安裝 部分之局部剖視圖。 第4A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所使用之馬達單元之剖 視圖。 - 5 第4B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所使用之另一態樣之馬 . 達單元之剖視圖。 第4C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之A部位的局部放大 剖視圖。 • 第4D圖係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所使用之另一態樣的馬 10 達單元之局部放大剖視圖。 第5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第6圖係顯示構成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之轉子的背 面立體圖。 第7A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15 第7B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第7C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 第7D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第7E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第7F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_ 20 第7G圖係第4A圖所示之馬達單元的組裝圖。 • 第8A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第8B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34 200835116 第8C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第8D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5 第8E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第8F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圖。 第8G圖係說明第1圖所示之洗衣機内洗滌物之舉動的 10 圖。 第9圖係顯示使用内轉子式馬達之習知滾筒式洗衣機 的剖視圖。 第10圖係顯示使用外轉子式馬達之習知滾筒式洗衣機 的剖視圖。 15 第11圖係習知滾筒式洗衣機所使用之馬達的後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洗衣機本體 5a...定子 2…水槽 5b…轉子 3···孔 5bl··.内轉子 4...旋轉滾筒 5b2...外轉子 4a···轉車由 6···門. 4al···轉軸鋸齒部 7…供水部 5...馬達 8···餅突起 35 200835116
9.. .控制基板 11·"排水部 13···乾燥部 14…操作面板 15…濾器 16.. .除濕部 17···加熱部 18.. .壓縮機 19…空氣調和機 20.. .定子鐵u 20a...突齒 21···洗滌物 22··.磁鐵 23."轉子鐵心 24···軸承部 26…旋轉位置檢測部 27."連接器 30…安裝機構 31…定子樹脂模製部 32.. .安裝部 32a...安裝孔 33…定子固持部 33a...螺孔 34,40...螺栓 37…轉子樹脂模製部 37a...頂部 37b...安裝孔 37bl...轉子鋸齒部 38…輪轂 39…墊片 40.. .螺栓 41a,41b···軸承 42.. .油封 43,43d...定子側定位部 43a ’ 44a· · ·端面 43b,44b··.周面 43c,44c···角部 43e,44e...端部 44,44d…洗衣機側定位部 43e,44e.. ·端部 50…洗衣機 36 200835116 54...繞組 105...馬達 55…馬達單元 106···門 61···供水路徑 107…供料 62…排水路徑 108…攪拌突起 63…循環路徑 109"·排水部 100···滾筒式洗衣機 110...定子 101…诜衣機本體 m…轉子 102···水槽 112…轉軸 103··.孔 113...安裝腳部 104···旋轉滾筒 114···螺栓 37

Claims (1)

  1. 200835116 * 5 •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洗衣機之組裝方法,前述洗衣機包含有: 洗衣機本體; 水槽,係彈性支撐於前述洗衣機本體内者; 旋轉滾筒,係形成有多數孔,且設於前述水槽内者; 轉軸,其一端安裝於前述旋轉滾筒之背面,另一端 設有轉軸鋸齒部;及 馬達單元,該馬達單元包括: 定子固持部,係安裝於前述水槽的背面,一體形 10 成有一軸承部,該轴承部壓入一支承前述轉軸之軸 承者; 定子,具有: 定子鐵心,係具有沿徑向延伸之突齒,且前 述突齒捲繞有繞組者; 15 定子樹脂模製部,係藉樹脂材料模製捲繞有 • 前述繞組之前述定子鐵心者;及 安裝部,係設於前述定子樹脂模製部者;及 轉子,具有: 金屬製之輪轂,係形成有可與前述轉軸鋸齒 20 部卡合之轉子鋸齒部; 磁鐵,係設於與前述繞組對應之位置者;及 轉子鐵心,係與前述磁鐵對應者; 又,前述轉子在前述輪轂、前述磁鐵及前述 轉子鐵心藉樹脂材料一體模製,且前述轉子鋸齒 38 200835116 部卡合於前述轉軸鋸齒部後,安裝於前述轉軸 上, 前述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即: 第1步驟,係藉磁吸著而將安裝於前述定子固持部之 5 前的前述定子、及前述磁鐵已附磁完畢且安裝於前述轉 轴鋸齒部之前的前述轉子組合; 第2步驟,係於前述第1步驟之後,將前述轉子鋸齒 部卡合在藉前述軸承被支承於前述定子固持部之前述 轉軸的前述轉軸鋸齒部;及 10 第3步驟,係於前述第2步驟之後,透過使用螺栓之 固結而將前述安裝部安裝於前述定子固持部。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洗衣機之組裝方法,其中前述 馬達單元更包括: 圓環狀之定子側定位部,係設於前述定子,且具有 15 凸狀或凹狀之形狀者;及 圓環狀之洗衣機侧定位部,係設於前述定子固持 部,且具有凹狀或凸狀之形狀,與前述定子側定位部嵌 合者, 而,前述第3步驟中,將前述定子侧定位部與前述洗 20 衣機侧定位部嵌合。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洗衣機之組裝方法,其中該 轉子設於前述定子的外周。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洗衣機之組裝方法,其中該 轉子設於前述定子的内周及外周兩處。 39 200835116 * 5 • 5. —種馬達單元之組裝方法,前述馬達單元包含有: 定子固持部,係一體形成有一轴承部,該軸承部 壓入有一支承一轉軸之軸承,該轉軸之一端安裝於 一旋轉滾筒背面,且另一端設有轉軸鋸齒部; 定子,具有: 定子鐵心,係具有沿徑向延伸之突齒,且前 述突齒捲繞有繞組者; 定子樹脂模製部,係藉樹脂材料模製捲繞有 前述繞組之前述定子鐵心者;及 10 安裝部,係設於前述定子樹脂模製部者;及 轉子,具有: 金屬製之輪轂,係形成有可與前述轉轴錯齒 部卡合之轉子鋸齒部; 磁鐵,係設於與前述繞組對應之位置者;及 15 轉子鐵心,係與前述磁鐵對應者, 又,前述轉子在前述輪轂、前述磁鐵及前述轉子 鐵心藉樹脂材料一體模製,且前述轉子鋸齒部卡合 於前述轉軸鋸齒部後,安裝於前述轉轴上, 而,前述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驟,即: 20 第1步驟,係藉磁吸著而將安裝於前述定子固持部之 前的前述定子、及前述磁鐵已附磁完畢且安裝於前述轉 軸鑛齒部之前的前述轉子組合; 第2步驟,係於前述第1步驟之後,將前述轉子鋸齒 部卡合在藉前述軸承被支承於前述定子固持部之前述 40 200835116 轉軸的前述轉軸鋸齒部;及 第3步驟,係於前述第2步驟之後,透過使用螺栓之 固結而將前述安裝部安裝於前述定子固持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馬達單元之組裝方法,其中該 5 馬達單元更包含有: 圓環狀之定子側定位部,係設於前述定子,且具有 凸狀或凹狀之形狀者;及 圓環狀之洗衣機侧定位部,係設於前述定子固持 部,且具有凹狀或凸狀之形狀,與前述定子侧定位部嵌 10 合者, 而,前述第3步驟中,將前述定子侧定位部與前述洗 衣機侧定位部嵌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馬達單元之組裝方法,其中 該轉子設於前述定子的外周。 15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馬達單元之組裝方法,其中 該轉子設於前述定子的内周及外周兩處。 9. 一種馬達單元,包含有: 定子固持部,係一體形成有一軸承部,該軸承部 壓入有一支承一轉軸之軸承,該轉軸之一端安裝於 20 一旋轉滾筒背面,且另一端設有轉軸鋸齒部; 定子,具有: 定子鐵心,係具有沿徑向延伸之突齒,且前 述突齒捲繞有繞組者; 定子樹脂模製部,係藉樹脂材料模製捲繞有 41 200835116 前述繞組之前述定子鐵心者;及 安裝部,係設於前述定子樹脂模製部者;及 轉子,具有: 金屬製之輪轂,係形成有可與前述轉軸鋸齒 5 部卡合之轉子鋸齒部; 磁鐵,係設於與前述繞組對應之位置者;及 轉子鐵心,係與前述磁鐵對應者, 又,前述轉子在前述輪轂、前述磁鐵及前述轉子鐵 心藉樹脂材料一體模製,且前述轉子鋸齒部卡合於前述 10 轉轴鋸齒部後,安裝於前述轉軸上, 前述馬達單元具有藉磁吸著而將安裝於前述定子固 持部之前的前述定子、及前述磁鐵已附磁完畢且安裝於 前述轉軸鋸齒部之前的前述轉子組合後,將前述定子安 裝於前述定子固持部的構造, 15 前述馬達單元更包含: 圓環狀之定子侧定位部,係設於前述定子,且具有 凸狀或凹狀之形狀者;及 圓環狀之洗衣機側定位部,係設於前述定子固持 部,且具有凹狀或凸狀之形狀,與前述定子側定位部嵌 20 合者, 又,前述定子侧定位部之靠前述定子固持部侧之端 面與前述定子侧定位部中相對於前述洗衣機側定位部 嵌合之周面形成的角部、及前述洗衣機側定位部之靠前 述定子側之端面與前述洗衣機側定位部中相對於前述 42 200835116 定子側定位部嵌合之周面形成的角部之兩者或其中一 者,形成為傾斜狀面或者是圓弧狀面, 且,前述凹狀之前述定位部的最大開口徑與前述凸 狀之前述定位部的最小前端徑之差大於前述定子徑與 5 前述轉子徑之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馬達單元,其中該轉子設於前 述定子的外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馬達單元,其中該轉子設於前 述定子之内周及外周兩處。 10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馬達單元,其中該安裝部 設在位於前述定子的外周之前述轉子之徑向外側。 13· —種洗衣機,包含有: 洗衣機本體; 水槽,係彈性支撐於前述洗衣機本體内者; 15 旋轉滾筒,係形成有多數孔,且設於前述水槽内者; 轉軸,其一端安裝於前述旋轉滾筒之背面,另一端 設有轉軸鋸齒部;及 馬達單元,該馬達單元包括: 定子固持部,係安裝於前述水槽的背面,一體形 20 成有一軸承部,該軸承部壓入一支承前述轉軸之軸 承者; 定子,具有: 定子鐵心,係具有沿徑向延伸之突齒,且前 述突齒捲繞有繞組者; 43 200835116 定子樹脂模製部,係藉樹脂材料模製捲繞有 前述繞組之前述定子鐵心者;及 安裝部,係設於前述定子樹脂模製部者;及 轉子,具有: 5 金屬製之輪轂,係形成有可與前述轉軸鋸齒 部卡合之轉子鋸齒部; 磁鐵,係設於與前述繞組對應之位置者;及 轉子鐵心,係與前述磁鐵對應者; 又,前述轉子在前述輪轂、前述磁鐵及前述轉子鐵 10 心藉樹脂材料一體模製,且前述轉子鋸齒部卡合於前述 轉軸鋸齒部後,安裝於前述轉軸上, 前述馬達單元具有藉磁吸著而將安裝於前述定子固 持部之前的前述定子、及前述磁鐵已附磁完畢且安裝於 前述轉軸鋸齒部之前的前述轉子組合後,將前述定子安 15 裝於前述定子固持部的構造, 前述馬達單元更包含: 圓環狀之定子側定位部,係設於前述定子,且具有 凸狀或凹狀之形狀者;及 圓環狀之洗衣機側定位部,係設於前述定子固持 20 部,且具有凹狀或凸狀之形狀,與前述定子侧定位部嵌 合者, 又,前述定子侧定位部之靠前述定子固持部側之端 面與前述定子侧定位部中相對於前述洗衣機侧定位部 嵌合之周面形成的角部、及前述洗衣機側定位部之靠前 44 200835116 述定子侧之端面與前述洗衣機側定位部中相對於前述 定子側定位部嵌合之周面形成的角部之兩者或其中一 者,形成為傾斜狀面或者是圓弧狀面, 且,前述凹狀之前述定位部的最大開口徑與前述凸 5 狀之前述定位部的最小前端徑之差大於前述定子徑與 前述轉子徑之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洗衣機,其中該轉子設於前述 定子的外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洗衣機,其中該轉子設於前述 10 定子内周及外周兩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之洗衣機,其中該安裝部設 在位於前述定子外周之前述轉子之徑向外側。 45
TW096145204A 2007-02-14 2007-11-28 Motor unit, method of assembling motor unit,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washing machine TW20083511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33093A JP4044602B1 (ja) 2007-02-14 2007-02-14 洗濯機のモータの組み立て方法と洗濯機の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5116A true TW200835116A (en) 2008-08-16
TWI362808B TWI362808B (zh) 2012-04-21

Family

ID=39124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45204A TW200835116A (en) 2007-02-14 2007-11-28 Motor unit, method of assembling motor unit,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wash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044602B1 (zh)
KR (1) KR101050946B1 (zh)
CN (2) CN101517143B (zh)
TW (1) TW200835116A (zh)
WO (1) WO20080995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4602B1 (ja) * 2007-02-14 2008-02-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モータの組み立て方法と洗濯機のモータ
JP4603064B2 (ja) * 2008-07-04 2010-12-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4603063B2 (ja) * 2008-07-04 2010-12-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AU2009334065B2 (en) * 2008-12-30 2013-05-09 Lg Electronics Inc. Laundry machine
EP2390400B1 (en) 2008-12-31 2016-06-15 LG Electronics Inc. Laundry machine
KR20100129156A (ko) 2009-05-28 2010-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장치
KR20100129157A (ko) 2009-05-28 2010-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장치
EP3067457B1 (en) * 2015-03-12 2018-05-30 Whirlpool Corporation Washing machine with direct drive motor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ing
TWI626430B (zh) * 2017-04-10 2018-06-1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無感測器之直流無刷馬達負載量測方法以及其裝置
US11859334B2 (en) 2020-12-09 2024-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ash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0347A (ja) * 1982-12-15 1984-06-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軸方向空隙型モ−タ
JPS6099293A (ja) 1983-11-02 1985-06-03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のモ−タ取付装置
DE19547745A1 (de) * 1995-12-20 1997-06-26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eine von vorn beschickbare Waschmaschine
JPH1128298A (ja) * 1997-07-11 1999-02-02 Toshiba Corp ドラム式洗濯機
AU753411B2 (en) * 1999-10-19 2002-10-17 Lg Electronics Inc. Structure of driving unit in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JP2006043153A (ja) * 2004-08-04 2006-02-16 Nidec Shibaura Corp 洗濯機
JP4044602B1 (ja) * 2007-02-14 2008-02-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洗濯機のモータの組み立て方法と洗濯機の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50946B1 (ko) 2011-07-20
CN201204535Y (zh) 2009-03-04
WO2008099551A1 (ja) 2008-08-21
CN101517143B (zh) 2011-06-15
JP4044602B1 (ja) 2008-02-06
TWI362808B (zh) 2012-04-21
KR20090088844A (ko) 2009-08-20
JP2008194263A (ja) 2008-08-28
CN101517143A (zh) 2009-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5116A (en) Motor unit, method of assembling motor unit,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washing machine
EP3474429B1 (en) Enhanced motor assembly for clothes dryer machine and clothes dryer machine comprising said assembly
EP1763122A2 (en) Motor and washing machin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0520734A (ja) 4極36スロットモータを有する水平軸洗濯機
US7750531B2 (en) Direct drive motor in washing machine
JP2007061625A (ja) 洗濯機
US7692349B2 (en) Direct drive motor for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311403A (zh) 装配多个电动机的洗衣机及其桶体
KR100935158B1 (ko) 헤어드라이어용 비엘디씨 모터의 회전팬 결합장치
JP2008228423A (ja) モータ
US7355315B2 (en)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with rotor and shaft having interlocking connection mechanism
TWI328060B (zh)
TWI362809B (zh)
KR100640804B1 (ko) 모터
JP2001046784A (ja) 全自動洗濯機及び全自動洗濯機の制御方法
EP1580870A2 (en) BLDC motor
JP2008228424A (ja) モータ
US20150128739A1 (en) Driving device for washing machine
EP2112261B1 (en) Household-type clothes washing machine with improved washing tub
CN106169854A (zh) 手持型电动工具及三相无刷电机
KR20070052603A (ko) 세탁기의 직결식 모터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090087245A (ko) 모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