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2020A - Elliptical polarizer and vertical alignment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Elliptical polarizer and vertical alignment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2020A
TW200832020A TW096143373A TW96143373A TW200832020A TW 200832020 A TW200832020 A TW 200832020A TW 096143373 A TW096143373 A TW 096143373A TW 96143373 A TW96143373 A TW 96143373A TW 200832020 A TW200832020 A TW 2008320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isotropic layer
optical anisotropic
liquid crystal
optical
wave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43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87816B (zh
Inventor
Tetsuya Uesaka
Satoru Iked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O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117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12917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117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12917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Oi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Oi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32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2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7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78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42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for homeotropic align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40Materials having a particular birefringence, retard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04Number of plate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05Single plate on one side of the LC cel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06Two plates on one side of the LC cel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20083202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視角特性優越的橢圓偏光板及液晶顯示 1置,特別係無施加電壓時,液晶分子對基板呈垂直配向 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模式之一,係有如在初期狀態,液 曰曰晶胞内的液晶分子對基板表面呈垂直排列的垂直配向 模式。將可獲得無施加電壓時,液晶分子對基板表面呈垂 直排列,並在液晶晶胞的雙侧將直線偏光板呈正交配置的 黑顯示。 液晶晶胞内的光學特性係在面内方向上呈等向性,將可 幸:易地進行理想的視角補償。為就液晶晶胞厚度方向將正 單軸光學非等向性施行補償,若在厚度方向上,將具有負 單軸光學非等向性的光學元件,插人於液晶晶胞的單面或 ,面、與直線偏光板之間,便可獲得非t良好的黑顯示視 角特性。 把力電G日才,液晶分子將從基板表面的垂直方向朝美 ^面的平行方向產生配向變化。此時,液晶排列的均^ 車乂為困難。若採取尋常配向處理的基板表面研磨處理 顯示品質將明顯降低。 、 為=施加電遷時的液晶排列呈均句化,便就基板上的電 的 >狀下工夫’有提案使液晶層内發生傾斜電場,而獲得 -勻配向等。根據該方法,雖可獲得均勻的液晶排列,但 6 200832020 微觀將產生不均勻的配向區域,在施加電壓時該區域將成 為暗區域。所以,液晶顯示裝置的穿透率將降低。 根據專利文獻1,有提案將在具有含無規配向狀態液晶 層的液晶元件雙側所配置之直線偏光板,取代改為圓偏光 板的構造。藉由取代直線偏光板,取代改為直線偏光板與 1 / 4波長板組合的圓偏光板,便可消除施加電壓時的暗區 -域,將可實現高穿透率的液晶顯示裝置。然而,使用^偏 ('光板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相較於使用直線偏光板 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之下,潛在有視角特性較狹窄 的問題。根據專利文獻2,有提案使用圓偏光板的垂直配 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之視角補償,係具有負單軸光學非等向 性的光學異方元件、或雙軸光學非等向性材料。但是,利 用具有負單軸光學非等向性的光學異方元件,雖可就液晶 晶胞厚度方向進行正單軸光學非等向性的補償,但是,因 為無法就1/4波長板的視角特性進行補償,因而將無法獲 〇得充分地視角特性。此外,當施行雙軸光學非等向性材料 的製造時,當將所獲得相位差板面内的主折射率設為、 ny,將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設為ηζ,且nx>ny時,依 NzKnx-nz)/(nx-ny)所定義的 Nz 便為—丨· 〇〈 Nz< 〇· },厚 ^度方向的延伸將有極限,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將無法廣範^ 地控制。此外,上述製造方法中,將因熱收縮薄膜導致長 條薄膜產生熱收縮,造成朝厚度方向上延伸,因而所獲得 的相位差板的厚度將較長條薄膜增加。依上述製造方法所 獲得的相位差板厚度將為50〜100//m左右,尚無法充分因 7 200832020 應液晶顯示裝置等所要求的薄型化。 根f專利文獻3與4,有提案使㈣偏光板的垂直配向 :,曰:’”員不衣置之視角補償,就液晶晶胞的補償係具有負 ::光=等向性的光學異方元件,ι/4波長板的視角 2厚度方向折料較大的補償層、及偏光板補償薄膜 種、,且:構成。然而’將該等3種薄膜使用於垂直配向 型液晶顯示裝置的雙側’合計使用6片薄膜,更為賦予圓 偏先板功能而在雙側使用A/4fe,變成合計使用8片薄 膜’雖視角將獲大幅改善,但是就價格、厚度等觀點而言 則難謂符合現實。 (1)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40428號公報 (2)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3 —2〇7782號公報 (3) 專利文獻3:曰本專利特開2〇〇2 —55342號公報 (4)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6 —852〇3號公報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可低價格化,且視角特性優越的 垂直配向$〉夜晶顯不裝置用㈣圓偏光板、及垂直配向型 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者等為解決上述問題,經深入鑽研的結果發現, 藉由以下所示橢圓偏光板、及使用其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不裝置,便可達成上述目的,遂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如下述(1)〜(3〇): > (1) 一種橢圓偏光板,係至少依序積層著第丨偏光板、 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及第3光學非 200832020 等向性層的橢圓偏光板;其十,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 ]: [l]50^Rel^ 500 (其中’Rel係指上述帛i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 Rel 係、Rel = (Nxl—Nyl)xdl[nm]。且,di 係指上述第 先學非等广I·生層的厚度;Νχ1、ν_指相對於波長55_ 、’’上述弟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 相對於波長55〇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 n曰 ^Nyl 〇 ) 1NZ1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 ]、[ 3 ] · [2]0^ Re2^ 20 * [3]-500 $ Rth2$ -30 (其卜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th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與Rth2分別係Re2=(Nx2—办2)以2[⑽]、 光勺^rNy2)/2-Nz2ixd2Um]。且,d2係指上述第2 二予的厚度;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0nm 相針;!光學料向性層面㈣主折射率,Nz2係指 :目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NZ2>NX2 a Ny2 〇 )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4]100^Re3^i8〇 · ('、、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返Re3係指Re3 = (Nx3,3)xd3[nin]。且,d3係指上述 200832020 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Νχ 55-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二相:於波: 編目對於波長55〇nm光,厚度方 >Ny3>Nz3 〇 ) ,釘手且 Nx3 上述第3光 (2)如上述(1)所記載的橢圓偏光板,其中, 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步滿足下式m與[6]: [5] 50^ Rth3^ 600 [6] 0. Rth3/Re3^ 3. 5 H中’批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 、。上述 Rth3 係 Rth3={(Nx3+Ny3)/2_Nz3ixd3[nm]。) (3)-種橢圓偏光板,係至少依序積層第丨偏光板、第 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料向性層、第3光學非等 向性層 '及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橢圓偏光板;其中/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J ]: [l]50^Rel^ 500 (其中’Rel係指上述第i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述 Rel 係 Rel-(Nxl-Nyl)xdl[nm]。且,dl 係指上述第 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l、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光,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i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1>Νζΐ ^ Ny1 〇 )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 ]、[ 3 ]: [2] 0^ Re2^ 20 [3] - 500 $Rth2$-30 200832020 (其中,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2係扣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Nx2 —Ny2)xd2[nm]、
Rth2 = {(Nx2 + Ny2)/2-Nz2}xd2[nm]。且,d2 係上述第 2 光 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光,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mn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ζ2>Νχ2 O -Ny2〇)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 [4]100^Re3^ 180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3係Re3 = (NX3-Ny3)xd3[mn]。且,d3係指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Νχ3,3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⑽ 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μ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 (.Ny3=Nz3。) 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丨2 ]、[ 13 : [12]0^ Re4^ 20 · [13 ] 1 〇〇 ^ Rth4 ^400 (其係指上述帛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4係指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_Li4 Re4 # Rth4 Re4 = (Nx4-Ny4)xd4[nm] ^ =和]。且,以係指上述第4 先予非4向性層的厚H、Ny4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200832020 的主折射率,Nz4係指 主折射率,且Nx42 Ny4 光’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 相對於波長55Onm光,厚度方向的 > Nz4 〇 ) (4)如上述(1)所記載的橢圓偏光板, 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 上述第1先 " [l]50^Rel^300 —(5)如上述(1)〜(4)中任一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上述 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由使呈現正單轴性的液晶性組成 物在液晶狀態中進行垂直配向之後,再進行配向固定化的 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 (6)如上述(5)所記載的橢圓偏光板,其中,上述呈現正 單轴性的液晶性組成物,係含有具氧雜環丁烷基的侧鏈型 液晶性高分子。 (7) 如上述(1)〜(6)中任一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上述 第1與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含有具聚碳酸酯樹脂或環狀 ( 聚烯烴樹脂的熱可塑性高分子。 (8) 如上述(1)〜(7)中任一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上述 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由從液晶性化合物、三乙醯纖維 素、環狀聚烯烴、聚烯烴類、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酯、 •聚醚酮、聚芳基醚酮、聚醯胺醯亞胺、聚酯醯亞胺等聚合 •物中’選擇至少1種素材所形成的層。 (9) 如上述(1)〜(8)中任一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上述 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一步滿足下式[丨〇 ]: (10) 0. ^ = Re3(450)/Re3(590)^ 1. 〇5 12 200832020 (其中,Re3(450)、Re3(590)係指波長 45〇nm、59〇nm 光下,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〇)如上述(1)〜(9)中任一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上 述第1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上述第】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慢 軸,係呈正交或平行的方式進行積層。 (11) 如上述(1)〜(1〇)中任一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當 ,將上述第1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 (的丨又軸間之失角设為p時,將滿足4〇〇$ p ^ 5〇。。 (12) 如上述(1)〜(u)中任一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上 述第1偏光板係具有厚度方向的延遲Rth大於〇之支撐 層。 (13) 種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至少依序配置著: 第1偏光板、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 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在設有電極的丨對基板間且含有當 無施加電壓時對基板表面呈垂直配向之液晶分子的垂直 ij配向型液晶晶胞、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以及第2偏光板; 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j : [l]50^Rel^ 500 -(其中,Rel係指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 Rel 係 Rel = (Nxl-Nyl)xdl[nm]。且,dl 係指上述第 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l、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光,上述苐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 1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1>Νζ1 13 200832020 -Ny 卜)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 ]、[ 3 ] .· [2] 0^Re2^20 ' [3] - 500SRth2$-30 (其中,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 Rth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Nx2_Ny2)xd2[nm]、 (' Rth2={(Nx2+Ny2)/2_Nz2}xd2[nm]。且,犯係指上述第 2 光學非等产向性層的厚度;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隨 光’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ζ2>Νχ2 ^ Ny2 ° )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 [4] 100^Re3^ 180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1^3係1^3 = (.3-叫3)父〇13[11111]。且,〇13係指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3、Ny3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3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Nx3>Ny3 > Nz3 〇 ) 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7 ] ·· [7]100^Re5^ 180 (其中,Re5係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5係Re5 = (Nx5-Ny5)xd5[nm]。且,d5係指上述第 200832020 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5、Ny5係指相對於波長%。⑽ 光,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5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5 =
Ny5=Nz5 。) (14) 如上述(13)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豆 :中,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一步滿足下式[5]與 [6 ],而,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一步滿足下式 (([8]與[9]。 [5] 50^Rth3^600 [6] 0. Rth3/Re3^ 3. 5 [8] 50^Rth5^600 [9] 0. Rth5/Re5^ 3. 5 (其中,Rth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的 延遲值’ Rth5係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 延遲值。上述 Rth3 係 Rth3 = {(Nx3+Ny3)/2-Nz3}xd3[mn], 上述 Rth5 係 Rth5 = {(Nx5+Ny5)/2-Nz5}xd5[nm]。) (15) —種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至少依序配置著: 第1偏光板、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 在設有電極的1對基板間且含有當無施加電壓時對基板 ; 表面呈垂直配向之液晶分子的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第5 -光學非等向性層、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及第2偏光板; 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 [1 ]50 ^ Rel^ 500 15 200832020 (其t,Rel>係指上述第]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 Rel 係 Rei = (Nxl一Nyl)xdl[nm]。且,以係指上 L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l、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聊 光,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l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挪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ΐ>'Ν= 2 Ny1 〇 )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 ]、[ 3 ].
[2] 0^Re2^20 ‘ [3] -500 $ Rth2S -30 (其中,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2係指上述帛2絲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Nx2_Ny2)xd2[nm]、
Rth2={(NX2+Ny2)/2-NZ2}Xd2[nm]。且,d2 係指上述第 2 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μ 光,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ζ2>Νχθ2 SNy2。)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6].· [4] 100^ Re3^ 180 [5] 50^Rth3^600 [6] 0· 5S Rth3/Re3$ 3· 5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3係Re3<Nx3-Ny3)xd3[nm]。且,d3係指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3、叫3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16 200832020 光’上述弟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念^ τ』丨王嘈®円的主折射率,Nz3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如:玄, u序厌万问的主折射率,且Νχ3 > > Νζ3 〇 ) 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7 ]〜[9 ] · [7]100^ Re5^ 180 [8]50^ Rth5^ 600 [9]0. Rth5/Re5^ 3. 5 (其中,Re5係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5係Re5 = (NX5-Ny5)Xd5[nm]。且,d5係指上述第 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㈣㈣係指才目對於波長55_ 光,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5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5>θ Ny5=Nz5 ° ) (16) —種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至少依序配置著 第1偏光板、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 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帛4光學非等向性層、在設有電極 的1對基板間且含有當無施加電壓時對基板表面呈垂直 配向之液晶分子的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第5光學非等向 性層、及第2偏光板;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丨]·· [l]50^Rel^ 500 (其中,Rel係指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l係RelKNxl-Nyl)xdl[nm]。且,dl係指上述第 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l、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17 200832020 光,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l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mn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1>Νζΐ —Ny1 。)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 ]、[ 3 ]: [2] 0^Re2^20 [3] -500 $ Rth2$ -30 (其中,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 = (Nx2-Ny2)xd2[nm]、
Rtt^2={(Nx2 + Ny2)/2-Nz2}xd2[nm]。且,d2 係指上述第 2 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_ 光,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2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ζ2>Νχ2 ^ Ny2 〇 )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 [4] 100^Re3^ 180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3係Re3 = (Nx3-Ny3)xd3[mn]。且,d3係指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3、Ny3係指相對於波長550nm 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3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3> Ny3=Nz3 ° ) 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2 ]、[ 13 ]: [12]0^Re4^ 20 18 200832020 [13]100^ Rth4^ 400 (其中,Re4係指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4係指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4 與 Rth4 分別係 Re4 = (Nx4-Ny4)xd4[nm]、
Rth4=KNx4 + Ny4)/2 —Nz4}xd4[nm]。且,d4 係指上述第 4 」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4、Ny4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光,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4係指 (相對於波長55〇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Nx4^Ny4 > Nz4 〇 ) 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7 ] ·· [7]100^Re5^ 180 (其中,Re5係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5係Re5KNx5-Ny5)xd5[nm]。且,d5係指上述第 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5、Ny5係指㈣於波長 光’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μ係指 (:相對於波長55〇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5> Ny5=Nz5 〇 ) (17)如上述(16)所記载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i ] ·· - [l]50^Rel^300 (18)-種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至少依序配置著· f1偏光板、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 弟4光學非等向性層、在設右雷 有電極的1對基板間且含有當 無施加電壓時對基板表面呈垂直配向之液晶分子的垂直 19 200832020 配向型液晶晶胞、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第1光學非等向 性層、及第2偏光板;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 ]: [l]50^Rel^ 300 (其中,Re 1係指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l係Rel<Nxl-Nyl)xdl[nm]。且,dl係指上述第 1光子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l、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光,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1>Νζ1 2 Ny 1。)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 ]、[ 3 ]: [2] 0^Re2^20 * [3] -500$ Rth2$ -30 (其中’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2係指上述帛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 = (Nx2-Ny2)Xd2[nm]、
Rth2={(Nx2+Ny2)/2—Nz2}xd2[nm]。且,d2 係指上述第 2 =學非^性層的厚度;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挪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产方尚的士杯私玄 你才日 11艽与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Nz2 > Νχ2 g Ny2 〇 )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 [4] 1〇〇^ Re3^ 180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20 200832020 上述Re3係Re3 = (Nx3-Ny3)xd3[nm]。且,d3係指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3、Ny3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3係指 相對於波長55〇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Νχ3> Ny3=Nz3 ° ) 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丨2 ]、[ 13 : [12]0^Re4^ 20 · [13 ] 100 ^ Rth4 ^400 (其中’Re4係指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㈣面内延遲值,
Rth4係指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Re4與Rth4分別係Re4=(Nx4吻4)xd4[⑽]、 崎4)/2—關順Μ]。且,d4係指上述第* ,,向性層的厚度;Nx4、嶋指相對於波長55。· 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侧指 >N 4 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陳Ny4 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7] · [7]100^Re5^ 180 · i其Λ’Re5M上述第5光學料向性層的㈣延遲值。 5先 =^Re5 = (NX5姻Xd5[nm]。且,d5係指上述第 二: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_指 於 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 200832020 (19)如上述(17)或(18)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 裝置,其中,上述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在上述垂直 配向型液晶晶胞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之間,更設有滿足 下式[14]、[15]的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 [14]0^Re6^20 : [15]100^ Rth6^ 400 •(其中,Re6係指上述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6係扣上述弟6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6 與 Rth6 分別係 Re6 = (Nx6-Ny6)xd6[nm]、 Rth6 = {(Nx6 + Ny6)/2-Nz6}xd6[nm]。且,d6 係指上述第 6 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6、Ny6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光,上述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6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且Nx6^Ny6 > Nz6 〇 ) (20) 如上述(13M1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C晶^示裝置’其中,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由使呈現 正單軸性的液晶性組成物在液晶狀態中進行垂直配向之 後,再進行配向固定化的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 (21) 如上述(20)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其 ;中,上述呈現正單轴性的液晶性組成物係含有具氧雜環丁 燒基的侧鍵型液晶性南分子。 广 (22) 如上述(13)〜(21)中任-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卜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 層係含有具聚碳酸酯樹脂或環狀聚烯烴樹脂的熱可塑性 22 200832020 高分子。 (23)如上述(13)〜(2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由從液晶 性化合物、二乙醯纖維素、環狀聚烯烴、聚烯烴類、聚醯 胺、聚醯亞胺、聚酯、聚趟酮、聚芳基醚酮、聚醯胺醢亞 '胺、聚酯醯亞胺等聚合物中,至少選擇1種素材所形成的 層。 p (24)如上述(13)〜(2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一步 滿足下式[10 ]: [10] 0· 7$ Re3(450)/Re3(590)$ 1· 05 (其中,Re3(450)、Re3(590)係指波長 450nm、59〇nm 光 下’上述苐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25)如上述(13)〜(2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晶顯不裝置,其中,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一步 (:滿足下式[11 ]: [11] 0· 7€Re5(450)/Re5(590)$ 1· 05 (其中,Re5(450)、Re5(590)係指波長 45〇nm、59〇nm 光 下’上述弟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26)如上述U3M2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1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上述第 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慢軸,係依正交或平行的方式進行積 層。 (27)如上述(13)〜(2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23 200832020 晶顯示裝置,其申,上述第3光學韭笙a a a 步尤予非等向性層的慢軸、與 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缸 # 于J ff又釉,係依正交的方式進行積 層。 ⑽如上述(13)〜⑽+任—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晶顯示裝置,其中,當將上述第j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上 :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慢軸間之夹角設為p,並將上述 -第2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慢抽 (間之夾角設為卩時,將滿足40SPS50。、4(TSqg50。。 (29) 如上述(13)〜(28) t任一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i與帛2偏絲係具有厚度方 向的延遲Rth大於〇的支撐層。 (30) 如上述(13)〜(2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垂直配向型液 晶顯不裝置,其中,上述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其中一基 板,係設有具反射功能區域與具穿透功能區域的基板。 (發明效果) (本發明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顯示明亮,全方位 均能高對比顯示。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 本發明的橢圓偏光板係如圖1所示,至少依序積層著· •第1偏光板、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 及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橢圓偏光板。 再者,本發明的橢圓偏光板係如圖2所示,至少依序積 層著:第1偏光板、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 24 200832020 向性層 '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以及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 的橢圓偏光板。 本發明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由下述(A)或(B) 所構成,視需要更追加光擴散層、光控制薄膜、導光板、 ,鏡薄片等構件,該等在本發明中,除使用由垂直配向液 物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之外,其餘並無特別的 =。就獲得視角依存性較少的光學特性觀點而言,將可 .使用(A)或(B)中任一種構造。 (A)第1偏光板/第1光學兆笪 性,/第q本與心 非寻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 w曰曰△ 滑/(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垂直 配向液晶晶胞/第5光學 九予非4向性層/第2偏光板/背光源 光板/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第3光與非箄Θ 性層/(第4光學非笙a ^ 1層/弟d光學非#向 ^ 專向性層)/液晶晶胞/第5 #與兆辇6 性層/第1光料等向❹以5 W非專向 再者,上述垂直配㈣/偏板/背光源 内荆、六Q 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亦可#用名岙吉阶 向型液晶晶胞、與第^伞風& 且力』使用在垂直配 學非箄内卜 先予非等向性層之間,插入第6光 予非專向性層的下述(c)或( 播弟6光 (c)第1偏光板/第i光 性層/第3光學非等向性::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 向液晶晶胞/第6光离非二 光學非等向性層/垂直配 第2偏光板/背光源、:向(生層/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 (D)第1偏光板/第2與 性層/第4光學非等向性予非等向性層/第3光學非等向 層/第5光學非等向:/液晶晶胞/第6光學非等向性 f生層/苐〗 尤子非專向性層/第2偏光 25 200832020 板/背光源 依照上述構造,可將專利文獻3與4所提案的薄膜 構造’肖m為薄膜4片i 6片’將可在維持廣視角特 情況下降低成本。 以下,針對本發明所使用的構成構件,依序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本發明所使用的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進行說 明0 Γ 液晶晶胞並無特別的限制,可舉例如:穿透型、反射型、 半穿透型等各種液晶晶胞。液晶晶胞的驅動方式亦無特別 的限制,可為STN-LCD等所使用的被動矩陣方式,或使用 諸如 TFT(Thin Film Transistor)電極、TFD(Thin Film
Diode)黾極專主動電極的主動矩陣方式,或電漿定址方式 等任何驅動方式。 > 構成液晶晶胞的透明基板係在使構成液晶層且呈現液 晶性的材料朝特定配向方向進行配向的前提下,其餘並無 ϋ特別的限制。具體係可使用諸如:基板本身便具有使液晶 ,向之性質的透明基板,或基板本身雖欠缺配向能力,但 藉由在其上設置具有使液晶配向之性質的配向膜等的透 明基板等等任何基板。此外,液晶晶胞的電極係可使用 ΙΤ0等周知電極。電極通常係可設置於液晶層所鄰接的透 明基板面上,當使用具有配向膜的基板之情況時,便可設 置於基板與配向膜之間。 形成液晶層且呈現液晶性的材料係在屬於具有負介電 率非等向性之材料的前提下,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制,可舉 26 200832020 例如能構成各種液晶晶胞的通常各種低分子液晶 分子液晶物質、及該等的混合物。此外,在該等之中,2 不損及液晶性之範疇内,亦可添加色素、手性劑、非液^ 性物質等、。若在使用呈現負介電率非等向性之液晶材料: 垂直配向液晶層中添加手性劑,而於施加電料使液晶分 子產生旋轉,便可使施加電壓時的液晶分子旋轉呈穩 此外,當將上下基板的研磨方向朝同_方向以外的方向於 行時,因為配向處理的軌跡並非同—方向,因而停纹將不 易明顯。另外’若將液晶層90度扭轉,為防止施加電壓 時發生錯向情形,而相對基板傾斜數度配向時,液b八 的傾斜方向上將發生延遲現象,但是因為基板附近 分子傾斜方向’在上下基板附近將呈相互90度的角戶,曰 因而將可消除所發生的延遲現象,將可獲得茂光較少$里 再者 “ 藉由將上述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的其中一基板, 設^具有反射功能區域與穿透功能區域的基板,便^成為 半穿透反射型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 半穿透反射型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所使用半穿透反射 陡私極中,所含具反射功能的區域(以下亦稱「反射芦 亚無特別的限制,可例示諸如:銘、銀、金、豸、白 有該等的合金;或如:氧化鎂等氧化物、介電質 的夕層臈、呈現選擇反射的液晶、或該等的組合等。誃耸 :射:二可為平面’亦可為曲面。此外’反射層係可為諸 加工為凹凸形狀等表面形狀而具有擴散反射性 27 200832020 外本直配向型液晶晶胞係除上述構成構件以 設於本發明:液晶Γΐΐ】ΓΓ:由將彩色遽光片附 高的多Μ入置中’便可製得能執行色純度較 色或王衫顯示之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明其次’針對本發明所使用的光學非等向性層依序進行說 、 第3、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進行說明。 先予非專向性層係可例如:藉由將 樹脂、^ 、高心取人、或/、他來烯烴、聚芳香酯、聚醯胺之類的 物所構成薄膜,施行單軸或雙軸延伸處、 用敎=曰本專利特開平5-15791 1號公報所揭示,利 3=膜使長條薄膜的寬度方向產生熱收縮,而在厚
現較ί相位差的手法,所製得複折射薄膜J 曰材二二口物等液晶材料所構成的配向薄膜;或者將液 曰曰材枓的配向層利用薄膜支撐者等。 脂。述光予非等向性層最好為聚碳酸醋、與降福烯系樹 Ζ方當:内方向設為χ方向、y方向,而將厚度方向設為 nx>:二:單光學非等向㈣ 、關係。此外,正雙軸性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拼 、率將具有nx>nz>ny的關係。負單軸性光學非等向性 28 200832020 層係折射率將具有nx=ny > nz的 向㈣係=料將具tnx>ny>nz的關係。f先予非專 、:〃本非荨向性層係當將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 設為di’將第丨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設為w Nyl將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設為Nzl,且Nxl > Nzl g ,將波長550nm光之下的面内延遲值 (Rel = (Nx 卜 Nyl)xdl[nm])時,將滿足下式[!]· [l]50^Rel^5〇〇 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具有偏光板的視角補償作用,相 對= 550mn光,第!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Rei), ,系 50nm〜500nm,最好 80nm〜480nm,尤以 l〇〇nm~45〇nm 乾圍内為佳。若Rel值逾越上述範圍外時,恐將無法獲得 充分的視角改良效果、或斜向觀看時將產生不必要的著色 情形。 本發明的橢圓偏光板係當至少依序積層著:第1偏光 板、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第3光 學非等向性層、及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橢圓偏光板時, 最好式[1 ]將滿足以下條件: [1]50^ Rel ^ 300 即,此情況的Rel,通常50nm〜300nm,最好8〇nm〜2〇〇nm, 尤以lOOnm〜140nm範圍内為佳。當Rel值逾越上述範圍外 的情況,恐將無法獲得充分的視角改良效果、或斜向觀看 時將產生不必要的著色情形。 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最好面内呈現1/4波長的相 29 200832020 位差,當將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設為们、 d5,將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設為 Nx3、Nx5、及Ny3、Ny5,將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設為Nz3、
Nz5,且 Nx3> Ny3=Nz3、Nx5> Ny5=Nz5,波長 550nm 光之 下的面内延遲值(Re3=(Nx3-Ny3)xd3[nm]、 ' Re5 = (Nx5 —Ny5)xd5[nm])時,將滿足下式[4]、[7] ·· - [4]100^ Re3^ 180 〆 [7]100^Re5^ 180 I ^ 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就呈現1/4波長相位差的 觀點,相對於550nm光,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 内延遲值(Re3 、 Re5),通常100nm〜18〇nm ,最好 120nm〜16〇nm,尤以l3〇nm〜i50nm範圍内為佳。若Re3值 與Re5值逾越上述範圍外的情況,恐將在與偏光板組合時 將無法獲得充分地圓偏光性,導致從正面觀看時的顯示特 性降低。 t 另外,當本發明的橢圓偏光板係依序積層著··第1偏光 板、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及第3 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橢圓偏光板時,最好第3光學非等向性 層滿足下式[5]與[6],且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滿足下式[8] . 與[9 ]的條件: . [5]50^ Rth3^ 600 [6]0. 5^Rth3/Re3^3. 5 [8] 50^ Rth5^ 600 [9] 0. 5^Rth5/Re5^3. 5 30 200832020 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Rth3、 Rth5),係必需設定為當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從正 面觀看時,將屬於1/4波長板,同時藉由補償垂直配向型 液晶晶胞厚度方向的相位差,而發揮視角補償效果的條 件。所以,雖依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 而有所差異,但當僅使用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情況,將 在 5〇nm〜60〇nm’ 最好 100nm〜400nm,尤以 2〇〇nm〜3〇〇nm 範
圍為佳。當逾越上述範圍外的情況,恐將無法獲得充分的 視角改良效果、或斜向觀看時將產生不必要的 再者,第3與# 5光學非等肖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Rth3、Rth5)、與面内延遲值(Re3、Re5)的比,通常在 〇. 5〜3. 5’最好1. 〇〜3. 〇,尤以h 5〜2. 5範圍為佳。若肘卜/“ 值逾越上述範圍外的情況,恐將無法獲得充分的視角改良 效果、或斜向觀看時將產生不必要的著色情形。 ^ 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慢軸、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 慢軸間之夾角,通常80〜100度,最好85〜95度,尤二略 9〇度(正交)範圍為佳。若逾越上述範圍外的情況,恐將 造成從正面觀看時的對比降低。 再者,當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在波長45〇挪、 波長590mn光之下,將面内延遲值分別設為Re3(45〇)、
k3(590)、Re5(450)、Re5(590)的情況,便將滿 [1〇]、[11]式: I
[10] 0· 7^Re3(450)/Re3C590)^ 1. 05 [11] 〇· 7$Re5(450)/Re5(590)S 1. 〇5 31 200832020 就從提升半穿透式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反射時的 對比特性之觀點,1/4波長板相位差值相對於波長的依存 性,最好波長越大,相位差值將越大、或者接近一定,而 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相對於45〇nm光與590nm光 的相位差值比(上述[1〇]與[n]),通常〇·7〜1〇5,最好 〇·75〜1.0範圍内。若逾越上述範圍外的情況,恐將發生 反射日守的黑顯示會呈現帶藍色調的顯示特性降低情形。 Γ 圓偏光板係具有利用1/4波長板將直線偏光轉變為圓 偏光、或將圓偏光轉變為直線偏光的功能,藉由在垂直配 向型液晶晶胞二側設置直線偏光板,並在直線偏光板與垂 直:向型液晶晶胞之間且面内’設置具有1/4波長相位差 的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在無施加電壓時,液晶層 觀測方向的相位差將為G,因而藉由將上下偏光板呈正^ 便可進行暗顯示,當施加電壓時將產生觀測方向的相位差 便可進行明顯示。就從形成在直線偏光板上組合Μ波長 板的圓偏光板之觀點’當將上述第1偏光板的吸收軸、2 學:向:的夾角設…, 取于42 48 ,尤以略45。範圍為佳。 第Γ二當將上述第2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上述 4〇。上? 慢轴間之夾角設為"夺,q通常在 的範圍日f取Γ 42〜48 ’尤以略45°範圍為佳。在上述以外 、二丁心:因正面對比的降低導致畫質降低。 人’針對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進行說明。 本發明第2光辠非| u 非荨向性層係由使呈現正單軸性液晶 32 200832020 材料在液晶狀態下進行垂直配向後,細 直配向液晶薄膜槿忐士八⑽士 、、、里配向固定化的垂 向二的:?i:中,在獲得液晶材料垂直配 门、、工α疋化的液晶薄膜之際,液晶材 將屬極重要因素。 一配向基板的選擇 本發明所使用的液晶材料係至少 酸醋、聚矽氧烷等側鏈型液晶性 ^甲基)丙烯 者。 κ σ物為主要構成成分 再者’本發料使用的顏型液晶 =r氧雜環丁烧基的(甲基)丙二=; 質。 丁…而獲得的側鏈型液晶性高分子物 (1)
Rl—飞一0如^广1^2和味〇^>〇 上述式(1 )中,Ri係指氫或甲基;L 基;L與L2分別係指個別的單鍵、_〇_、_〇= I基或乙 中任一者;Μ係指式⑺、式(3)、或式 *或ΙΟ— 指個別的〇〜1〇整數。 11與m分別係 -Pi-L3-P2〜l4-ρ3» (2) (3) (4) - Pl,Lr3〜P: 一 P3 — fa)〜(4)中,匕與p2分別係指個別的選 的基-係指選擇自式⑻中的基;…分:係= 33 200832020 的早鍵結、-CE^CH-、-C=C-、-0-、-0-CO-、或-C0-0-。
該等具有氧雜環丁烷基的(曱基)丙烯酸化合物之合成 法並無特別的限制,可適用通常有機化學合成法所使用的 (;方法進行合成。例如利用威廉森(Williamson)之醚合成、 或使用縮合劑的酯合成等手段,藉由將具有氧雜環丁烷基 的部位、與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的部位相鍵結,而合成含 有具氧雜環丁烷基與(甲基)丙烯酸基等2個反應性官能 •基之氧雜環丁烷基的(甲基)丙烯酸化合物。 _ 將具有式(1)所示氧雜環丁烷基的(曱基)丙烯酸化合物 丙烯酸化合物進行共聚合,便 元的側鏈型液晶性高分子物質 之(甲基)丙烯酸基,施行單獨聚合、或者與其他的(甲基) 便可獲得含有下式(7)所示單 質。聚合條件並無特別的限 34 200832020 制’可採用尋常的自由基聚合或陰離子聚合條件。
(7) 自由基聚合的例子係有如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溶解 於二甲基曱醯胺(DMF)等溶劑中,再以諸如2,2,_偶2雔 異丁腈(AIBN)、過氧化二苯甲醯(Bp〇)等為起始劑虱^ 6(M2(TC下進行數小時反應的方法。此外,為能穩;地呈 現液晶相,最好施行以諸如溴化銅⑴/2,2,—聯比咬 系、2,2,6’6-四曱基派咬氧化物.自由基(聊〇) ^ =始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並控制分子量分佈的方法亦屬 有效。該等自由絲合最好在脫氧條件下實施。 陰離子聚合的例子係有如將(甲基)㈣酸化合 :四氣咬喃(THF)等溶劑中,並以諸如有機鐘化合物、有 方法化m各林尼亞試劑等強鹼為起始劑,施行反應的 心:,’猎由將起始劑、反應溫度最佳化,而進行活 需在嚴格脫水且脫氧===分佈。該等陰離子聚合必 的甲基)丙烯酸化合物並無特別 提高所合成高分子物、二7曰物質能呈現罐 (甲基)丙婦酸化合物。例液曰曰性’最好具有液晶原基的 f J如下式所示(甲基)丙烯酸化合物 35 200832020 便可例示為較佳的化合物。
-CnH2n—〇 >0· > >7~〇 \ /:===\ 〇一CnH2n一〇
u R 其中,R係指氫、碳數1〜12的烷基、碳數卜 基、或氰基。 “的烷氧 側鏈型液晶性高分子物質最好含有式(7)所示μ 一 5〜1〇〇莫耳%,尤以含有1〇〜1〇〇莫耳%為佳。此外不:: 型液晶性高分子物質最好重量平均分子旦 2’ 000〜1 00, 000,尤以 5, 000〜50, 000 為佳。 里 本發明所使用的液晶材料中,除上述側鏈型液晶性 =之外’在不損及液晶性的前提下,將可含有能混和 =各種化合物。能含有的化合物係可舉例如:氧雜環丁烧 2壤氧基:乙_基等,具有陽離子聚合性官能基的化 八有薄膜形成能力的各種高分子物質、呈現液晶性 36 200832020 的各種低分子液晶性化合物、高分子液晶性化合物等。當 將上述侧鏈型液晶性高分子物質使用為組成物的情況,上 述側鏈型液晶性高分子物質佔組成物整體的比例係1 〇質 以上,最好30質量%以上,尤以5〇質量%以上為佳。、 右側鏈型液晶性高分子物質含有量未滿丨〇質量%,組成物 中所佔有的聚合性基濃度便將降低,聚合後的機械強度將 嫌不足,因而最好避免。 再者,上述液晶材料係經配向處理後,再使氧雜環丁烷 基產生陽離子聚合而進行交聯,藉此便將該液晶狀態固定 化。因而,液晶材料中,最好含有利用光、熱等外部刺激, 而產生陽離子的光陽離子產生劑及/或熱陽離子產生劑。 此外’視需要,亦可合併使用各種增感劑。 所謂「光陽離子產生劑」係指身 產生陽離子 鱗鹽系等。 硼酸鹽等 Ar3P+BF,、A 此外,尚可 /3 -酮石風、5 」係指利用照射適當波長光便可
所謂「熱陽離子產生劑」係指; 產生陽離子的化合物,可舉例如 類、苄基吼啶鏘鹽類、苄基鱗鹽 磺酸酯類、胺基醯亞胺類、五氯 二芳香基碘鹽-二苄氧基銅、 37 200832020 該等陽離子產生劑在液晶材料中的添 所使用側鏈型液晶性古八旱舲所从、六 于依…、構成 分之構i ί 液晶原部分、間隙子部 ㈣環丁烧基當量、液晶的配向條件等因素 Μ、,不可-概而論,但是相對侧鏈型液晶性高分子物 貝’通常將在100質量ppm〜20質量%(最好刚〇質量 〜1〇質量%,尤以0.2 f量%〜7質量%為佳,更以〇 5所 Γ :::右1量:為佳)的範圍内。當少於100質量_的情況貝 心將有所產生㈣離子量嫌不足,導致未進行聚合的情 况,反之’若多於20質量%的情況,液晶薄膜中所殘存陽 離子產生劑的分解殘留物等將❹,恐料致耐光 化,因而最好避免。 、〜、 其次,針對配向基板進行說明。 配向基板,首要在於最好具有平滑的平面,可舉例如由 有機兩分子材料構成的薄膜、薄片、玻璃板、金屬板等。 就從成本、連續生產性的觀點,最好使用由有機高分子構 ti成的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的例子,係可舉例如由聚乙 =聚醯亞胺、聚氧化二甲苯、聚賴、聚㈣酮、聚對 本一曱酸乙二醋、聚萘二曱酸乙二醋等聚醋系聚合物;二 乙醯纖維素、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系聚合物;聚碳酸酉旨 •糸聚合物、聚曱基丙烯酸曱酯等丙烯酸系聚合物等等透明 聚合物所構成的薄膜。此外,尚可舉例如由聚苯乙烯、丙 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系聚合物;聚乙稀、聚丙稀、 乙烯•丙烯共聚物等烯㈣聚合物;具有環狀或降指稀構 造的環聚烯烴、氯乙烯系聚合物、尼龍、芳香族聚酿胺等 38 200832020 酿胺系聚合物等等透明聚合物構成的薄膜。更可 ==土聚合物、砜系聚合物、聚醚碾系聚合物、聚醚醚 酮糸♦合物、聚苯硫系聚合物、乙烯醇系聚合物、偏 乙烯系聚合物、乙烯縮丁 I系聚合物、芳香I系聚合二 ㈣㈣聚合物、環氧线合物、上述聚合物的摻合 ‘等透明聚合物構成的薄膜等。該等之中,逢错你田&Λ ’薄膜的三乙I纖維素、聚碳酸酯、降稍稀聚稀煙等塑膠= Γ膜。有機高分子材料的薄膜,特別以由諸如則職(商,口 2、日本膽(股)製)、ΖΕ0ΝΕΧ(商品名、日本ζ刪‘ =、Art〇n(商品名、顺股)製)等,具有㈣稀構造的 物物質所構成塑膠薄膜,因為具有優越的光學特性, 因而將屬較佳選擇。此外,金屬薄膜係可舉例如由链 形成的該薄膜。 為能使用前述液晶材料穩定地獲得垂直配向,最好構成 該等基板的材料係具有長鏈(通常碳數4以上,最好8以 U上)的烷基,尤以基板表面設有具長鏈烷基之化合物 】。其中,最好形成由具長鏈烧基之聚乙烯醇所構成的 成方法亦較容易。另外,該等有機高分子材料係可 2獨使用為基板,亦可在其他基板上形成薄膜。就液晶區 ^-般均施行利用布等對基板進行摩擦的研磨處理,因 為本發明的垂直配向液晶薄膜係屬於根本不會產生 非等向性的配向構造,因而未必一定要施行研磨處理。然 而’就從抑制塗佈液晶材料時發生排斥的觀點,尤以施行 輕研磨處理為佳。規定研磨條件的重要設定值係圓周速率 39 200832020 比。此係指在將研磨布捲繞於輥上並進行旋轉的情況下, 對基板施行摩擦時,布移動速度與基板移動速度的比。本 發明中所謂「輕研磨處理」係指通常圓周速率比在5〇以 下,最好25以下,尤以1〇以下為佳。若圓周速率比大於 50時,研磨效果將過強,液晶材料將無法完全垂直配向, 恐將導致成為從垂直方向偏向於面内方向的配向。 其次,針對本發明垂直配向液晶薄膜之製造方法進行說 明。 液晶薄膜製造的方法並不僅侷限於該等,可將前述液晶 材料在前述配向基板上展開,經使該液晶材料配向後,再 利用光照射及/或加熱處理,而將該配向狀態固定化便可 進行製造。 C, 將液晶材料在配向基板上展開而形成液晶材料層的方 2 ’係可舉例如:將液晶材料依溶融狀態直接塗佈於配向 土板上的方法,或將液晶材料的溶液塗佈於配向基板上, 然後,再使塗膜乾燥而將溶劑餘除的方法。 二關溶液調製所使用的溶劑,在屬於能將本發明液晶材 谷解’且可依適當條件進行贿的溶狀前提下, 亚無特別的限制,一般最好#用哗上 八你 嫌I 力又取对使用啫如:丙酮、甲乙酮、显 佛爾酮、環己酮等酮類;丁氧基 /、 甘。 砰 巳乳基乙醇、甲ft 基—2-丙醇等醚醇類;乙二醇二 甲虱 一 -一- Cj —酉予 甲西、ψ # 二醇醚類;醋酸乙酯、乳酸乙酯# 斤 τ ^寺
Mm ^ 寻S日頬,酚、氯酚等酚類. 1^二甲基甲醯胺^_二甲 頡, ^ ^ ^ 、胺、N_曱基吡咯啶酮 寻鉍胺類,玑仿、四氯乙烷、二氣笼 心叫 乳本#鹵糸等、該等的、、曰 200832020 能在配向基板上形成均勻塗膜,亦可在溶 液中添加4如界面活性劑、消泡劑、均塗劑等。 方直接塗佈的方法、或:液施行塗佈的 :法#’相關塗佈方法只要屬於能確保塗膜均勾性的方法 :’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制’將可採用周知方法。例如. ^法、模頭塗佈法、淋幕塗佈法、浸塗法、輕式塗佈法 f =晶材料的溶液施行塗佈之方法,最好在塗佈後,插 ^將溶劑去除的賴步驟。該乾燥步驟係 持塗臈均勻性的方法便可,i铪廿杜 受月b、准 Η α万純了,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制,將可採 周Q方法。例如:加熱器(爐)、溫風吹抵等方法。 薄膜的膜厚係依存於液晶顯示裝置的方式、各種光 予多數,因而不能一概而論,通常0.2㈣〜…m,最好 •㈣〜5❹’尤以〇.5㈣2#m為佳。當膜厚較薄於 4 Am m’恐將無法充分獲得視角改良或輝度提升 :果。反之,若超過10# «1,恐將液晶顯示裝置出現不必 要的著色等。 接著,將在配向基板上所形成的液晶材料 王审莖士、^ 〜用熱處 ^方㈣成液晶配向,再利用光照射及/或加熱處理施 匕而固定化。最初的熱處理係藉由加熱至所使用液晶 何杆的液晶相顯現溫度範圍,而使該液晶材料利用原本便 ”有的自我配向能力,使液晶配向。熱處理的條件係依照 所使用液晶材料的液晶相行為溫度(轉移溫度),而有不同 的最佳條件、極限值,因而不能一概而論,通常在〜2⑽ 200832020 =’最好,最好依該液晶材 轉移點㈤以上之溫度(尤以較Tg^ 1(rc以上的溫度 為佳)施行熱處理。若過於低溫,恐將無法充分地進行液 晶配向,反之,過於高溫,恐將對液晶材料中的陽離子聚 合性反應基與配向基板等造成不良影響。此外,相關孰處 ••理時間,通常在3秒〜30分,最好10秒〜1〇分的範圍内。 :若較短於3秒的熱處理時間,恐將無法充分地完成液晶配 广向,反之,若超過3〇分鐘的熱處理時間,將導致生產性 惡化’因而二種情況均最好避免。 經對該液晶材料層利用熱處理等方法而形成液晶配向 之後,便在保持液晶配向狀態的情況下,使液晶材料利用 組成物中的氧雜環丁烷基之聚合反應而硬化。硬化步驟目 的在於:將已完成的液晶配向,利用硬化(交聯)反應而將 液晶配向狀態固定化,而改質為更牢固的膜。 因為本發明的液晶材料係具有聚合性氧雜環丁烧基,因 ϋ而如前述,反應基的聚合(交聯)最好使用陽離子聚合起始 劑(陽離子產生劑)。此外,聚合起始劑係使用光陽離子產 生劑比使用熱陽離子產生劑為佳。 當使用光陽離子產生劑的情況,若在光陽離子產生劑添 . 加後,截至為使液晶配向的熱處理等步驟均在暗條件(光 ' 陽離子產生劑不會解離程度的光阻隔條件)下實施,則液 晶材料截至配向階段均不會硬化,將可依充分流動性進行 液晶配向。然後,藉由將來自發出適當波長光的光源所發 出光施行照射,而產生陽離子,便使液晶材料層硬化。 42 200832020 光妝射的方法係將來自在所使用光陽離子產生劑的吸 收波長區域中具有光譜,諸如金屬齒素燈、高壓水銀燈、 低壓水銀燈、氙燈、弧光燈、雷射等光源的光施行照射, 而使光陽離子產生劑開裂。# i平方公分的照射量,依積 分照射量計,通常1〜2〇〇〇mj,最好1〇〜1〇〇〇mJ範圍内。 光陽離子產生劑的吸收區域、與光源的光譜出現明顯 不同的情況,或者液晶材料本身便具有光源波長吸收能力 的情況等將不在此限。該等情況,亦可採用將適當光增感 劑、或吸收波長不同的2種以上光陽離子產生劑進行混合 使用等方法。 光照射時的溫度必需屬於該液晶材料能成為液晶配向 ,溫度範圍。此外,為能充分提升硬化效果,最好依該液 晶材料的Tg以上溫度施行光照射。 猎由如上述步驟所製得的液晶材料層,將成為充分牢固 的膜。具體而言,經硬化反應,液晶原便將三維性鍵壯, =父於硬化前,不僅提升耐熱性(液晶配向保持的上限溫 ^幅相^耐刮傷性、耐隸性、料μ等機械強度亦 二:配向基板係光學性非屬等向性,或者所獲得液晶 其Ί終目標的使用波長區域巾呈不透明,或者當配向 土板版厚過厚,但在實際使用±並錢成 = 況:’在:成於配向基板上的形態、以及轉印== 功月b延伸薄膜的形態亦均能使用。轉印方法俜 例如日本專利特開平4_57〇17號公報、特開平 43 200832020 5-333313號公報所記載,將液晶薄臈層隔著黏合劑或接 著劑,積層著不同於配向基板的基板之後,視需要,使用 黏合劑或接著劑施行表面硬化處理,再從該積層體上將配 向基板剝離,而僅轉印液晶薄膜的方法等。 轉印時所使用的黏合劑或接著劑,係只要屬於光學等級 的話便可,其餘並無特別的限制,可使用諸如:丙烯酸系、 '環氧系、胺基甲酸酯系等一般常使用的物質。 Γ,依如上述所獲得的垂直配向液晶層,係藉由測定該液晶 層的光學相位差偏離垂直入射的傾斜角度,便可定量化。 垂直配向液晶層的情況,該相位差值係相對垂直入射呈對 稱性。光學相位差的測定係可利用數種方法,例如可利用 自動複折射測定裝置(王子計測機器(股)製)、及偏光顯微 鏡。該垂直配向液晶層係在正交偏光之偏光元件間將觀看 到黑色。依此施行垂直配向性的評估。 本發明所使用的垂直配向液晶薄膜,特徵在於:當將液 I晶薄膜厚度設為d2,將液晶薄膜面内的主折射率設為Ni2 與Ny2,將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設為Nz2,且Nz2 > Νχ2之 Ny2的情況,面内的延遲值(Re2 = (Nx2_Ny2)xd2[nm])、及 厚度方向的延遲值(Rth2 = (Nx2-NZ2)Xd2[nm]),將滿足下 .式[2]與[3]: 丨 [2] 0nm^ Re2^ 20nm [3] - 500nmSRth2$-30nm 因為垂直配向液晶薄膜的光學參數Re2值、尺让2值, 將依存於液晶顯示裝置的方式與各種光學參數,因而不能 44 200832020 一概而論,相對於550nm單色光,垂直配向液晶薄膜面内 的延遲值(Re2),通常控制在0nm〜2〇nm,最好〇nm〜1〇nm, 尤以Onm〜5nm範圍内為佳,且厚度方向的延遲值(Rth2), 通常控制在-500〜-30nm,最好-400〜-50nm,尤以 -400〜-1 〇〇nm 為佳。 藉由將上述Re2值與Rth2值設定在上述範圍内,液晶 顯示裝置的視角改良薄膜,便可一邊施行液晶顯示的色調 校正,一邊擴大視角。當Re2值大於2〇nm的情況,將因 較大的正面相位差值之影響,恐將導致液晶顯示元件的正 面特性惡化。此外,當Rth2值大於_3〇nm、或小於_5〇〇咖 ^情況’恐將無法獲得充分的視角改良效果、或斜向觀看 曰守將產生不必要的著色情形。 其次,針對第4與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進行說明。 曰上述L4與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並無特別的限制,非液 晶材料係就從耐熱性、耐藥性、透明性等特性均優越,且 富剛性的觀點,最好為諸如:纖維素三㈣酸g旨、ze嶋、 ze_r(均為日本ZE0N(股)製)、art〇n(jsr(股)穿』)之 的聚烯烴類’·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醋、她、聚、 趟啊、聚酿胺醯亞胺、聚酯醯亞胺等聚合物。該等聚入‘ 用”種類’亦可依形成如聚芳基_與聚醯 、:5物之方式,使用具有不同官能基 物。此種聚合物之中,就從高透明性、言此σ =別以聚醯亞胺為佳。此外,液晶材料係可舉例如械由占膽 固酉手型液晶聚合㈣液晶材料所構成㈣固醇型配向薄 45 200832020 膜、將液晶材料的膽固醇型配向層利用薄膜支撐等。 第4與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係就從將垂直配向型液晶 晶胞的垂直配向液晶層進行視角補償的觀點,當將第4與 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設為d4、d6,將第4與第6 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設為Nx4、Nx6與Ny4、 Ny6,將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設為nz4、Nz6,且Nx42Ny4 > Nz4、Nx62Ny6>Nz6,波長550nm光之下的面内延遲值 (Re4=(Nx4-Ny4)xd4[nm] 、 Rth4={(Nx4+Ny4)/2-Nz4}xd4[nm] 、Re6KNx6-Ny6)xd6[nm]、Rth6={(Nx6+Ny6)/2-Nz6}xd6[nm]) 時,將滿足下式[12]〜[15]: [12]0^Re4^ 20 [13] 100^Rth4^400 [14] 0^ Re6^ 20 [15]100$ Rth6S 400 第4與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係依照垂直配向液晶晶胞的 (/光學膜厚、垂直配向液晶晶胞所使用液晶材料的複折射值 △η等因素而異,因而不能一概而論,第4與第6光學非 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Re4、Re6),通常在〇nm〜2〇nm, 最好Onm〜10nm,尤以Onm〜5nm範圍内為佳。當Re4、Re6 • 值逾越上述範圍外的情況,恐將發生從正面觀看時的對比 • 降低情形。此外,第4與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厚度方向的 延遲值(Rth4、Rth6),因為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厚度方向 的相位差值通常為200〜400nm,因而當僅使用第4光學非 等向性層的情況,通常設定在15〇nm〜4〇〇nm,最好 46 200832020 180mn〜360nm,尤以2〇〇nm〜3〇〇nm範圍内為佳。备 學非等向性層、與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组合使用田的情況, W值與Re6值的合計’通常15〇〜權⑽’最好18〇〜36〇nm, 尤以200〜30〇nm範圍内為佳,因而就分別依單層光學非等 向性層論,通常75〜2_m,最好9(M8Gnm,尤以1Q(M5〇nm 為佳。當逾越上述範圍外的情況,恐將無法獲得充分的視 角改良效果、或斜向觀看時將產生不必要的 本發明所使料直線偏光板,通常係使用在偏光元件單 側或雙側設有保護薄臈者。偏光元件並無特別的限制,將 可,用各種物質,例如使在諸如聚乙稀醇系薄膜、部分縮 甲搭=承乙烯醇系薄膜、乙稀•醋酸乙稀酯共聚物系部分 皂化薄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薄膜上’吸附著諸如峨、二色性 染料等二色性物質’並施行單軸延伸的物質,或者聚乙烯 知的脫水處理物、聚氯乙烯的脫鹽酸處理物等多稀系配 薄膜等等。該等之中’最好使用將聚乙婦醇系薄膜施行延 伸’亚吸附二色性材料(磁、染料)且施行配向者。偏光元 件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制,-般係5〜80"左右。 將聚乙稀醇系薄膜利用峨施行染色並施行單轴延伸的 —光元件例如將聚乙稀醇浸潰於磁水溶液中而染色,在 措由延伸為原長的3〜7倍便可進行製作。視需要,亦可浸 潰於諸=酸、魏鉀等的水溶液巾。此外,視需要,$ :在施订=色之两’便將聚乙稀醇系薄膜浸潰於水中而施 ^水,。藉由將聚乙烯醇系薄膜施行水洗,除可將聚乙稀 醇系薄膜表面鱗污與防結塊劑施行洗淨,亦可藉由使聚乙 200832020 烯醇系薄膜膨潤,而防止染色斑等不均勻現象 =可在經利破施行染色後才實施,亦可-邊施行毕色 广施行延伸,且亦可—邊騎延伸,—相用硬施行毕 =可在料餐、蛾化鉀等的水溶液中、或水浴中施 灯延伸。 在上述偏光元件的單側或雙側所設置的保護薄膜, :屬於透明性、機械強度、熱穩定性、水分遮蔽性、及 Γ性等均優越者。上述保護薄膜的材料係可舉例如:聚對苯 -子酸乙二g旨、聚萘二甲酸乙二g|等聚g旨系聚合物;二乙 醯纖維素、三乙酿纖維素等纖維素系聚合物;聚甲基 酸甲酯等丙稀酸系聚合物;聚苯乙浠、丙稀猜•苯乙婦丘 聚物(AS樹脂)等苯乙烯系聚合物;聚碳酸 了 $外:形成保護薄膜的聚合物例,尚可舉例二=、 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之類的聚烯烴系聚合物;具有 ^烯烴系或降稻烯構造的聚烯烴、氯乙烯系聚合物、尼龍、 1 ^香族聚醯胺等醯胺系聚合物;醯亞胺系聚合物、颯系聚 :物、聚醚砜系聚合物、聚醚醚酮系聚合物、聚苯硫系聚 合:、乙烯醇系聚合物、偏二氣乙烯系聚合物、乙:縮; ‘=系聚合物、芳香酯系聚合物、聚縮醛系聚合物、環氧系 -A 5物或者上述聚合物的摻合物等。另外,尚可舉例將 .,如:丙烯酸系、胺基曱酸酯系、丙烯酸胺甲酸酯系、環 ^系、聚矽氧系等熱硬化型或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等,施行 薄膜化者等等。保護薄膜的厚度,一般係設定在5〇〇#m 以下,最好1〜300 //Π1。特以5〜200 //Π1為佳。 48 200832020 添保濩薄膜最好為光學性等向性的基板,例如:Fuj z增黏 ^ (FUJIFILM 公司製品)、K0NICA 增黏劑(KONICA MINOLTA QPT()公司製品)等三乙I纖維素(TAC)薄膜;Arton薄膜 (JSR公司製品)、ZE〇N〇R薄膜、ΖΕ0ΝΕΧ薄膜(日本ZE0N ,司製品)等環烯烴系聚合物;TPX薄膜(三井化學公司製 口口)口ACRYPLEN 薄膜(Mi tsubishi Rayon 公司製品),當形 f擴圓偏光板的情況,就從平面性、賴性、及财濕性等 觀”而。表好為二乙醯纖維素、環烯烴系聚合物。 北另外,當在偏光元件二側均設置保護薄膜的情況,可表 句使用由相同聚合物材料構成的保護薄膜,亦可使用 =同聚合物材料等構成的保護薄膜。上述偏光元件與保 ^膜γ通$將利用水系黏合劑等進行密接。水系接著劑 係可例示諸如··聚乙烯醇系接著劑、明膠系接著劑、乙烯 土系乳勝系、水系聚胺基甲酸酯、水系聚酯等。 系上述保護薄膜係可使用硬塗層,或在以抗反射處理、抗 黏、擴散或防眩為目的而施行處理過的物質。 硬塗處理係在偏光板表面防刮傷等目的下實施,例如將 由諸如丙烯酸系、聚石夕氧系等適當紫外線硬化型樹脂,所 ,硬度與平滑特性等均優越的硬化皮膜,附加於保嘆 的寻=面的方式等便可形成。抗反射處理係在偏光板表面 光抗反射之目的下實施,可依照習知的抗反射膜等形 便可達成。此外,抗黏處理係在防止與鄰接層發生穷 之目的下實施。 山 再者,防眩處理係在防止偏光板表面將外光反射,而阻 49 200832020 礙偏光板穿透光檢視等目的下實施,例如利用砂磨方式或 壓花加工方式施行粗面化方式、或調配入透明微粒子 式等適當方式,#由對保護薄膜表面賦予細微凹凸構造便 可形成。上述表面細微凹凸構造的形成中所含有之微粒 子,係可使用由諸如平均粒徑〇·5〜5〇//m的二氧化矽、氧 '化鋁、二氧化鈦、氧化鍅、氧化錫、氧化錮、氧化鎘、氧 --化銻等所構成且具有導電性的無機系微粒子,或由交聯或 (未交聯聚合物等所構成的有機系微粒子等透明微粒子:形 成表面細微凹凸構造的情況,微粒子的使用量係相對於形 成表面細微凹凸構造的透明樹脂1〇〇重量份,一般將使用 2〜50重量份左右,最好5〜25重量份。防眩層亦可兼具將 偏光板穿透光擴冑而擴大視角等之用的擴散層(視角擴 功能等)。 ^ 另外,上述抗反射層、抗黏層、擴散層、防眩層等係除 可設置於該保護薄膜上之外,尚可依另外光學層的形成, (#依透明保護層之外的其他個體設置。 々上述第卜第2、第3、第3、第4、第5、第6光學非 等向性層、及偏光板,分別隔著黏合劑層相互黏貼便可進 订製作。形成黏合劑層的黏合劑並無特別的限制,可將例 .士 .丙稀酉文系聚合體、聚石夕氧系聚合物、聚酯、聚胺基甲 $酯、聚醯胺、聚醚、氟系、橡膠系等聚合物,當作基底 δ物並適當選擇使用。特別係諸如丙烯酸系黏合劑之 類:光學透明性優越,呈現適度潤濕性、凝聚性、及接著 性等黏合特性,且耐候性、耐熱性等均優越’因而最好選 50 200832020 擇使用。 站δ劑層的形成係可依適當方 在由諸如甲茉 '細L众 、 +例而言’例如·· 構忐—卞丨士 、日次乙酯等適當溶劑的單獨物或混人物所 構成洛劑中,使基底聚合物或其組成 所 方式、塗佈方合船讀,再將其依洗塗 層上的方:開方式’直接附設於上述液晶 續上的方式;或者諸如根掳 4 ’從日日 層,再蔣甘# / 述在^離膜上形成黏合劑 盾再將其移往黏著於上述液晶層 以 黏合劑声中,介叮人士 7万式4。此外,在 類,:二 添加例如天然物、合成物的樹脂 於、並J係J者性職予樹脂;由玻璃纖維、玻璃珠、金屬 :八他無機粉末等所構成的填充劑、顏料、著色劑、、’ :::::广的添加劑。此外,亦可為含有微粒;並; 現光擴散性的黏合劑層等。 王 貼二卜,=各光學非等向性層隔著黏合劑層進行相互黏 門^姓 表面施行表面處理’便可提升與黏合劑層 :接性。表面處理的手段並無特別的限制,最好採用 -如:能維持上述各光學非等向性層透明性的電暈放電處 =濺鍍處理、低壓υν照射、電漿處理等表面處理法。 邊等表面處理法中,最好為電暈放電處理。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針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惟本 並不僅侷限於該等。 又 另外,實施例所使用的各分析方法,如下述: (1)]Η-NMR之測定 51 200832020 將化合物溶解於重氫化氯仿中,並依40ΟΜΗζ的 j-NMIKVariant 公司製 INOVA-400)施行測定。 (2)GPC之測定 將化合物溶解於四氳吱喃中,利用Tosoh公司製 8020GPC 系統,將 TSK-GEL SuperHIOOO、SuperH2000、 SuperH3000、及SuperH4000進行串聯連接,並使用溶出 , 液的四氩呋喃施行測定。分子量的較正係使用聚苯乙烯標 樣0 U (3)顯微鏡觀察 利用Olympus光學公司製BH2偏光顯微鏡,觀察液晶的 配向狀態。 (4)液晶薄膜的參數測定 使用王子計測機器(股)製自動複折射計K0BRA21ADH。 <實施例1 > 合成下式(8)所示液晶性聚合物。分子量係依聚苯乙烯 I 換算計,Mn=8000、Mw=1 5000。另外,式(8)係依嵌段聚合 體的構造記載’表不早體的構成比。
將式(8)所示聚合物1· Og溶解於9ml環己酮中,在昏暗 地方,添加三烯丙基疏鹽六氟銻鹽50%丙烯碳酸酯溶液 52 200832020 (Aldrich公司製、試劑)〇· ig之後,利用孔徑〇. 45#爪聚 四氟乙浠製過濾器施行過濾,便調製得液晶材料的溶液。 配向基板係依如下述進行調製。將厚度38 #瓜聚萘二曱 酸乙二酯薄膜(帝人(股)製)切取成l5cm方塊,再將烷基 改質聚乙烯醇(PVA:KURARAY(股)製、MP-203)的5質量^ ··溶液(溶劑係水與異丙醇,依質量比1:1的混合溶劑),利 :用旋塗法施行塗佈,並利用5(TC加熱板施行30分鐘乾燥 (後’再利用12 0 C烤相施行1 〇分鐘加熱。接著,利用女累 縈研磨布施行研磨。所獲得PVA層的膜厚係l2#m。研 磨時的圓周速率比(研磨布移動速度/基板薄膜移動速度) 係設為4。 在依此所獲得的配向基板上,將前述液晶材料溶液利用 方疋塗法把行塗佈。接著’利用6 〇 °C加熱板施行1 〇分乾燥, 再利用150°C烤箱施行2分鐘熱處理,而使液晶材料進行 配向。然後,在經加熱至60°C的鋁板上密接放置試料, 〇並伙其上面利用南壓水銀燈照射600mJ/cm2紫外光(此係 依365nm所測得的光量),而使液晶材料硬化。 使用為基板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因為具有較大的 複折射,並非屬較佳的光學用薄膜,因而將所獲得的配向 •基板上之液晶性薄膜,利用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轉印於 三乙醯纖維素(TAC)薄膜上。即,在聚萘二甲酸乙二醋薄 膜上之經硬化的液晶材料層上,將接著劑塗佈成5 #瓜 厚,再將TAC薄膜積層,並從TAC薄膜側施行紫外線照射, 而使接著劑硬化之後,便將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剝離。 53 200832020 將所獲得的光學薄膜(PVA層/液晶層/接著劑層/TAC薄 膜)在偏光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得知並非錯向而是單一區 域的均勻配向,且由錐光鏡觀察中,得知屬於具有正單軸 性折射率構造的垂直配向。使用K0BRA21ADH所測得的TAC 薄膜與液晶層之合計面内方向延遲(Re2)係〇.5mn,厚度 • 方向延遲(Rth2)係-295nm。另外,TAC薄膜單體係負單軸 : 性且面内延遲係〇· 5nm,厚度方向延遲係+35nm,因而亦 預估液晶層單獨的延遲係Re為Onm、Rth為-260nm。實施 ( 、 例3以後,當黏貼於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之際,將基 板的TAC薄膜去除,僅取出垂直配向液晶層使用。 <實施例2 > 除在實施例1中,改變垂直配向液晶薄膜的厚度之外, 其餘均如同實施例1般的製作光學薄膜。使用K0BRA21ADH 所測得的TAC薄膜與液晶層之合計面内方向延遲(Re2)係 0· 5nm,厚度方向延遲(Rth2)係-235nm。另外,TAC薄膜 ( 單體係負單軸性且面内延遲係〇· 5nm,厚度方向延遲係 + 35nm,因而預估液晶層單獨的延遲係Re為〇nm,Rth為 -200nm。實施例3以後,當黏貼於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 置之際’將基板的TAC薄膜去除’僅取出垂直配向液晶層 使用。 • <實施例3 > 除在實施例1中,改變垂直配向液晶薄膜的厚度之外, 其餘均如同實施例1般的製作光學薄膜。使用k〇BRA21ADH 所測件的TAC薄膜與液晶層之合計面内方向延遲(2 )係 54 200832020 〇· 5nm,厚度方向延遲(Rth2)係-165nm。另外,TAC薄膜 單體係負單軸性且面内延遲係〇· 5nm,厚度方向延遲係 + 35nm,因而預估液晶層單獨的延遲係Re為〇nm,Rth為 -130nm。實施例3以後,當黏貼於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 置之際’將基板的TAC薄膜去除,僅取出垂直配向液晶層 ^ 使用。 曰 : <實施例4 > ς 針對實施例4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3、 圖4進行說明。 在基板8上形成由ΙΤ0層等構成之依穿透率較高的材料 所形成透明電極1〇,在基板7上形成對向電極9,在透明 電極10與對向電極9之間,挾持著由呈現負介電率非等 向性的液晶材料所構成液晶層11。 、 在透明電極10與對向電極9各自接觸到液晶層u的表 面上,分別形成垂直配向性配向膜(未圖示),並在配向臈 G 施行塗佈後,便對至少苴中一配而腺# — m 义 、 r 配向膜細订研磨等配向處 U層11的液晶分子係藉由對垂直配向性配向膜施行 角專配向處理,便相對於基板面的垂直方向具有1。傾斜 料口 晶層11係使用呈現負介電率非等向性的液晶材 、夜曰::广對透明電極10與對向電極9之間施加電屢, 液日日刀子便將朝基板面的平行方向傾斜。 液晶層11的液晶材料係使用具有㈣對異常光的折射 55 200832020 率)= 1.561、No(對正常光的折射率)=ι 478、△ N⑽-N〇) = 0.083之折射率非等向性的液晶材料,晶胞間 隙係設為4. 7 // m。 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靠顯示面側(圖巾上側),配置 著直線偏光板1(厚度約105//111;住友化學(股)製 ' SQH2),並在上側直線偏光板1與液晶晶胞6之間,配 f著·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日本ΖΕΟΝ(股)製ZE0N0R)、 ◎貫施例1所製得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 向〖生層3、以及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4(曰本(股)製 ZE0N0R)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的背面側(圖中下側) 配置直線偏光板13(厚度約1〇5//〇1;住友化學(股)製 SQW-062),並在下側直線偏光板13與液晶晶胞6之間, 配置著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12(曰本ΖΕ〇Ν(股)製 ZE0N0R)。使用為直線偏光板(住友化學(股)製sq.〇62) 的支撐基板之三乙醯纖維素係Rth=35njn。 I 圖4中箭頭所示直線偏光板1、13的吸收轴方位,分別 設定為面内9〇度、〇度。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係由面 内具有光軸、且具有正單軸光學非等向性的光學元件所形 、圖4中箭頭所示第丨光學非等向性層2的慢軸方位係 ;設為0度,面内Rel係指80nm的相位差。 • 第3、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12係由面内具有光軸、 且具有負雙軸光學非等向性的光學元件所形成。圖4中箭 頭所不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12的慢軸方位,分 別没為45度、135度,Re3與Re5係指137. 5nm的相位差, 56 200832020
Rth3與Rth5係指275nm的相位差。 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呈 現Re2為〇nm、Rth2為-260nm的相位差。 圖5所示係將黑顯示〇v、白顯示5V的穿透率比(白顯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對 '比的等高線從内侧起依序設為100、500、200、1〇〇、5〇。 -此外,同心圓係指距中心的角度為20度間隔。所以,最 (外圓係指距中心為80度(以下的圖示亦同)。 <實施例5 > 針對實施例5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6、 圖7進行說明。 除將實施例4的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從直線偏光板 1與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之間,移動配置於第5光學非 等向性層12與直線偏光板13之間,並將第1光學非等向 性層2的慢軸方位設為9〇度之外,其餘均如同實施例4 〇般的製作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 3係使用實施例2所製得垂直配向液晶薄膜。 圖7中箭頭所示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的慢軸方位係設 為90度,Rel係指41 Onm的相位差。圖7中箭頭所示第3 •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12的慢軸方位,分別設為45 •度、135 度 ’ Re3 與 Re5 係 137· 5nm 的相位差,Rth3 與 Rth5 係275nm的相位差。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的Rth2值係 -200nm 〇 圖8所示係將黑顯示〇 v、白顯示5 V的穿透率比(白顯 57 200832020 示)/ (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實施例6 > 除就以下所示半穿透式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製 作方面,與將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12,由曰本 ΖΕΟΝ(股)ZE0N0R改為使用帝人(股)製puREACE WRF_W之 ··外,其餘均如同實施例4般的製作半穿透式垂直配向型液 : 晶顯示裝置。 針對半牙透式垂直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9、圖工〇 進行說明。 在基板8上设置··由a 1層構成之依反射率較高的材料所 形成反射電極15、與由IT〇層所構成之依穿透率較高的 材料所形成透明電極1〇,並在基板7上設置對向電極9, 在反射電極15及透明電極10、與對向電極9之間,挾持 著由呈現負介電率非等向性的液晶材料所構成液晶層η。 、在反射電極15、透明電極10及對向電極9各自接觸到 (液sa層1 1的表面上,分別形成垂直配向性配向膜(未圖 示),並在配向膜施行塗佈後,便對至少其中一配向膜施 行研磨等配向處理。 液晶層11的液晶分子係藉由對垂直配向性配向膜施行 ;研磨等配向處理,而相對於基板面的垂直方向具有丨。傾斜 角。 、’ 因為液晶層11係使用呈現負介電率非等向性的液 料’因而若對反射電極15、透明電極1G、與對向電極9 之間施加電壓,液晶分子便將朝基板面的平行方向傾斜。 58 200832020 液晶層11的液晶材料係使用如同實施例3的相同材 料’晶胞間隙係反射電極部分設為2 · 4 // m、透明電極部 分設為4. 7// m。 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12的帝人(股)製PUREACE WRF-W之慢軸方位,分別設為45度、135度,Re3與Re5 ' 係137· 5nm,Rth3與Rth5係275nm,均如同實施例3。 : 圖11所示係將黑顯示〇V、白顯示5V的穿透率比(白顯 f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 <比較例1 > 除實施例4的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之外,其餘均如同 實施例4般,製作圖12所示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 圖13所示係各構成構件的角度關係。第3、第5光學 非等向性層4、12的Re3與Re5係137.5nm,Rth3與Rth5 係275nm,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的Rth2值係依成為最 廣視角特性的方式施行最佳化,分別為一26〇nm,如同實施 〇例3。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係使用實施例i所製得垂直 配向液晶薄膜。 圖14所示係將黑顯示0v、白顯示5V的穿透率比(白顯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曰就f全方位的等對比曲線,將圖5、8與圖14進行比較, 得知猎由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的添加,便可獲 視角特性。 ° <比較例2 > 相關比較例2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U、 59 200832020 圖16進行說明。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係使用如同實施 例4的相同晶胞。 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靠顯示面側(圖中上側)配置 直線偏光板1(厚度約l〇5//m,•住友化學(股)製 SQW-062),並在上側直線偏光板i與液晶晶胞6之間,= '置著: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日本ΖΕΟΝ(股)製ZEON〇R)、 :實施例3所製得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簟 f'向性層3、及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4(日本予股^ ZE0N0R)。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的背面側(圖中下 側)’配置著直線偏光板13(厚度約丨的“^住友化學(股) 製SQW-062),並在下側直線偏光板13與液晶晶胞6之間, 配置著: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15(日本ze〇n(股)製 ZE0N0R)、實施例3所製得由垂直配向液 2光學非等向性層16、及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12(日: ΖΕΟΝ(股)製 ZE0N0R)。 C ® 16巾箭頭所示直線偏光才反卜13㈣收軸方位,分 別係設定為面内90度、0度。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係 由面内具有光軸、且具有正單轴光學非等向性的光學元件 所形成。圖16中箭頭所示第(光學非等向性層2的慢抽 •方位係設為〇度’面内Rel係80mn ’第1光學非等向性 .層p的慢—軸方位設定為9〇度,Rel係8〇nm。 第3、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12係由面内具有光軸、 ^具有負雙轴光學非等向性的光學元件所形成。圖16中 W碩所7F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J 2的慢轴方位係 200832020 分別設定為45度、135度 與 Rth5 係 275nm。
Re3 與 Re5 係 137. 5nm,Rth3 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係
Re2 為 〇nm、Rth2 為-i3〇nm。
圖17所示係將黑顯示〇v、白顯示旰的穿透率比(白顯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若就全方位的等對比曲線,將圖5、8、與圖17進行比 較將可獲得大致同等的視角特性,得知藉由改變成本發 明的構造,便可在維持視角特性的情況下,同時削減薄膜 片數,並可減少厚度與價格。 <實施例7 > 除在實施例1中,改變垂直配向液晶薄膜的厚度之外, 其餘均如同實施例1般的製作光學薄膜。使用k〇BRA2iadh 所測得的TAC薄膜與液晶層之合計面内方向延遲(Re2)係 〇·5ηπι’厚度方向延遲(Rthz)係-230nm。另外,TAC薄膜 (;單體係負單軸性且面内延遲係{K5nm,厚度方向延遲係 + 35nm,因而預估液晶層單獨的延遲係Re為〇nm,Rth為 -195nm。實施例9以後,當黏貼於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 置之際,將基板的TAC薄膜去除,僅取出垂直配向液晶層 . 使用。 . <實施例8 > 除在實施例1中,改變垂直配向液晶薄膜的厚度之外, 其餘均如同實施例1般的製作光學薄膜。使用K〇bra21ADH 所測得的TAC薄膜與液晶層之合計面内方向延遲(Re2)係 61 200832020 〇β· 5nm,厚度方向延遲(Rth2)係-225nm。另外,TAC薄膜 單體係負單軸性且面内延遲係〇. 5nm,厚度方向延遲係 + 35nm,因而預估液晶層單獨的延遲係Re為Onm,Rth為 -90nm。 <實施例9 > 針對實施例9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18、 圖1 9進行說明。 在基板8上幵> 成由I το層等構成之依穿透率較高的材料 所形成透明電極10,在基板7上形成對向電極9,在透明 電極10與對向電極9之間,挾持著由呈現負介電率非等 向性的液晶材料所構成液晶層11。 在透明電極10與對向電極9各自接觸到液晶層u的表 面上,分別形成垂直配向性配向膜(未圖示),並在配向膜 轭订塗佈後,便對至少其中一配向膜施行研磨等配向處 理。 液晶層11的液晶分子係藉由對垂直配向性配向膜施行 研磨等配向處理,便相對於基板面的垂直方向具有丨。傾 角。 w 因為液晶層11係使用呈現負介電率非等向性的液晶材 料’因而若對透明電極1〇與對向電極9之間施加電壓, 液曰S为子便將朝基板面的平行方向傾斜。 液晶層11的液晶材料係使用具有Ne(對異常光的折射 率)= 1.561、No(對正常光的折射率)=1 478、△ N(Ne-NQM).()83之折射率非等向性的液晶材料,晶胞間 62 200832020 隙係設為4. 7 /i m。 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靠顯示面侧(圖中上侧),配置 著直線偏光板1 (厚度約1 〇 5 // m ;住友化學(股)製 SQW-062),並在上側直線偏光板1與液晶晶胞6之間,配 置著: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曰本ΖΕΟΝ(股)製ZE0N0R)、 實施例7所製得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 向性層3、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4(日本ΖΕΟΝ(股)製 ZE0N0R)、及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5(JSR(股)製ART0N)。 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的背面侧(圖中下側)配置直線 偏光板1 3(厚度約1〇5 // m ;住友化學(股)製SQW-062), 並在下侧直線偏光板13與液晶晶胞6之間,配置著第5 光學非等向性層12(日本ΖΕΟΝ(股)製ZE0N0R)。使用為直 線偏光板(住友化學(股)製SQW_062)的支撐基板之三乙醯 纖維素係Rth=35nm。 第1、第3、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2、4、12係由面内具 有光轴、且具有正單軸光學非等向性的光學元件所形成。 圖1 9中前碩所示直線偏光板丨、丨3的吸收軸方位分別設 為面内90度、〇度。圖19中箭頭所示第1光學非等向性 層2的軸方位係設為〇度,Rel為1〇5⑽的相位差。圖 19中箭頭所示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12的慢軸 方位刀別设為45度、135度,Re3、Re5係137· 5nm的相 位差。 、卜光车非荨向性層5係大致為〇nm, 為280nm 的相位差。 63 200832020 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係 Re2為Onm,Rth2為-I95nm的相位差。 曰 “ 一圖20所示係將黑顯示〇v、白顯示5V的穿透率比(白顯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實施例10 > ^ ' 相關實施例10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 ' 21、圖22進行說明。除使用實施例7所製得由垂直配向 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並將實施例9的 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從直線偏光板丨與第2光學非等 向性層3之間,移動配置於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12與直 線偏光板13之間,並將第丨光學非等向性層2的慢軸方 位設為90度之外,其餘均如同實施例9般的製作垂直配 向型液晶顯示裝置。 圖23所示係將黑顯示〇v、白顯示5V的穿透率比(白顯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實施例11 > 除就以下所示半穿透式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製 作方面,與將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12,由曰本 ΖΕΟΝ(股)ZE0N0R改為使用帝人(股)製pureaCE WRF-W之 •外,其餘均如同實施例9般的製作半穿透式垂直配向型液 晶顯示裝置。 針對半穿透式垂直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24、圖25 進行說明。 在基板8上設置··由A1層構成之依反射率較高的材料所 64 200832020 A成反射電極15、與由ίτ 材料所形成透明電極1〇m4荐成之依牙透率較尚的 在反射1/ 基板7上設置對向電極9, 著由呈:負二•:輸1〇 :與對向電極9之間,挾持 在反鼾泰:电;”等向性的液晶材料所構成液晶層11。 在反射电極1 5、透明電極1 〇及 液晶層u的表面上,分別來成㈣ 一 刀別形成垂直配向性配向膜(未圖 不)’亚在配向膜施行塗佈後,便對至少 行研磨等配向處理。 叫Π腰她 讲:ί層二的液晶分子係藉由對垂直配向性配向膜施行 研磨#配向處理’便相對於基板面的垂直方向具有i。傾斜 角0 因為液晶層11係使用呈現負介電率非等向性的液晶材 料’因而若對反射電極15、透明電極1()、與對向電極9 之間施加電壓,液晶分子便將朝基板面的平行方向傾斜。 液晶層11的液晶材料係使用如同實施例9的相同材 (料,晶胞間隙係反射電極部分設為2.4//111、心月電極部 分設為4.7/zm。 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12的帝人(股)製 PUREACE® WRF-W之慢軸方位,分別設為45度、135度衣
Re3與Re5係137· 5nm的相位差值,均如同實施例g。 ; 圖26所示係將黑顯示0V、白顯示5V的穿透率比(白顯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實施例12 > 針對實施例12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 65 200832020 27、圖28進行說明。除使用實施例7所製得由垂直配向 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並在垂直配向型 液晶晶胞6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12之間,更配置一片 貫施例9的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5之外,其餘均如同實施 例9般的製作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此時,2片第4 ‘光學非等向性層5係Re4大致為〇nm,Rth4為14〇nm的相 -· 位差。 〇 圖29所示係將黑顯示〇V、白顯示5V的穿透率比(白顯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比較例3 > 除實施例9的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之外,其餘均如同 實施例9般的製作圖30所示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 圖31所不係各構成構件的角度關係。第3、第5光學 非等向性層4、12的Re3與Re5係137.5nm,第2、第1 光學非等向性層3、5的咖2與_4值,係依成為最廣 視角特性的方式施行最佳化,分別為_9〇11111、13〇咖。第^ 光學非等向性層3係使用實施例8所製得垂直配向液 膜。 得 圖32所示係將黑顯示0V、白顯示5V的穿透率比(白顯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就將全方位的等對比曲線,將圖20、23、與圖32進行 比較,得知藉由第i光學非等向性層2的添加,便可獲2 幅改善視角特性。 X <比較例4 > 66 200832020 除貫施例9之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 向性層3之外,其餘均如同實施例9般的製作圖33所示 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 不 圖34所示係各構成構件的角度關係。第3、第5光學 非等向性層的Re3與Re5係設為137 5nm,第】、第4 : 學非等向性層的Rel與Rth4值係依成為最廣視角特性的 方式施行最佳化,分別設為115nm、2〇5nm。 圖35所示係將黑顯示ov、白顯示5V的穿透率比(白顯 示)/(黑顯示)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就將全方位的等對比曲線,將圖2〇、23、與圖35進行 比較’得知藉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的使用,便可獲大幅改 善視角特性。 <比較例5> 針對比較例5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使用圖36、 圖37進行說明。 ( 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係使用如同實施例9相同的晶 胞。 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靠顯不面侧(圖中上侧),配置 著直線偏光板1 (厚度約1 〇 5 // m ;住友化學(股)製 SQW-062) ’並在上側直線偏光板1與液晶晶胞6之間,配 ' 置著: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2(日本ΖΕΟΝ(股)製ZE0N0R)、 實施例8所製得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 向性層3、以及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4(曰本ΖΕΟΝ(股)製 ZE0N0R)、及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5(JSR(股)製ART0N)。 67 200832020 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6的背面侧(圖中下側)配置直線 偏光板13(厚度約ι〇5//ιη ;住友化學(股)製SQW-062), 並在下側直線偏光板13與液晶晶胞6之間,配置著:第1 光學非等向性層2(曰本ΖΕΟΝ(股)製ZE0N0R)、實施例8 所製得由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 3、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日本ΖΕ〇Ν(股)製ze〇N〇R)、 及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5(JSR(股)製ART〇N)。 ( 弟1弟3弟5光學非等向性層2、4、12係由面内具 有光轴且具有正單軸光學非等向性的光學元件所形成。 圖37中箭頭所示直線偏光板丨、13的吸收軸方位,分 ,u又疋為面内90度、0度。圖37中箭頭所示第ϊ光學非 等向丨生層2的忮軸方位係設為。度,面内係服⑽的 相位差。圖37中箭頭所示第3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4、 12的慢軸方位’分別設定為45度、135度,μ與— 係1 37· 5nm的相位差。 ^第4光予非等向性層5係Re4大致為〇nm,Rth^ 14〇nm 的相位差。 由,直配向液晶薄膜構成的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3係 Re2為Onm,Rth2為-9〇nm的相位差。 圖38所示係將黑顯示評、 + vr μ链-、、日* 臼硕不5V的穿透率比(白顯 不i/(黑顯不)視為對比度,表示來自全方位的對比度。 右就全方位的等對比曲線,將圖2〇、23 比較,將可獲得大致同等的視角特性,得知,由丁 發明的構造,便可在維持視角 g 又成本 行注的情況下,同時削減薄 68 200832020 膜片數,並可減少厚度與價格。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顯示呈明亮,將可 王方位進行高對比的顯示,產業上的價值極大。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本發明橢圓偏光板的截面示意圖例。 圖2為本發明橢圓偏光板的截面示意圖例。 ( 圖3為實施例3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截面 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3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各構 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圖5為實施例3中,從全方位觀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 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一圖6為實施例4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截面 示意圖。 I 、圖7為實施例4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各構 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士圖8為貫施例4中,從全方位觀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 . 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圖9為實施例5所使用半穿透反射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 示叙置的截面示意圖。 圖10為實施例5所使用半穿透反射型垂直配向型液晶 顯示裝置的各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圖11為實施例5中,從全方位觀看半穿透反射型垂直 69 200832020 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圖12為比較例1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截 面不意圖。 圖13為比較例1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各 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 圖14為比較例1中,從全方位觀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 示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p 圖15為比較例2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截 面不意圖。 圖16為比較例2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各 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圖17為比較例2中,從全方位觀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示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圖18為實施例9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截 面示意圖。 ί, 圖19為實施例9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各 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圖20為實施例9中,從全方位觀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示叙置時的對比度圖。另外,同心圓係每隔角度2 〇度(以 . 下亦同)。 . 圖21為實施例10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截 面示意圖。 圖2 2為實施例1 〇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各 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200832020 圖23為實施例10中,從全方位觀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示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圖24為實施例11所使用半穿透反射型垂直配向型液晶 顯示裝置的截面示意圖。 圖25為實施例11所使用半穿透反射型垂直配向型液晶 ‘ 顯示裝置的各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 圖26為實施例11中,從全方位觀看半穿透反射型垂直 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I :丨 圖2 7為實施例12所使用半穿透反射型垂直配向型液晶 顯示裝置的截面示意圖。 圖2 8為實施例12所使用半穿透反射型垂直配向型液晶 顯示裝置的各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圖29為實施例12中,從全方位觀看半穿透反射型垂直 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圖30為比較例3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截 I,面示意圖。 圖31為比較例3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各 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 圖32為比較例3中,從全方位觀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 示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 圖33為比較例4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截 面示意圖。 圖34為比較例4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各 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71 200832020 圖35為比較例4中,從全方位觀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示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圖36為比較例5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截 面示意圖。 圖37為比較例5所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的各 構成構件之角度關係平面圖。 一,38為比較例5中,從全方位觀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不裝置時的對比度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3 直線偏光板 2 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 3 M6 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 4 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 5 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 6 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 1 8 基板 9 對向電極 10 透明電極 11 液晶層(垂直配向) 12 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 14 15 半穿透式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 反射電極(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 72

Claims (1)

  1. 20083202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橢圓偏光板,係依序至少積層著第〗偏光板、第 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及第3光學非等 向性層者;其特徵為,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 ]: [1] 50^Rel^ 500 (其中’Rel係指上述第!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l係Rel = (Nxl—Nyl)xdl[nm];且,di係指上述第 1光學非等向/生層的厚度;Nxl、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0mn 之光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l係 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1> Nzl^ Nyl);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 ]、[ 3 ]: [2] 0^ Re2^ 20 [3] -500 $ Rth2S -30 (^、中Re2係}曰上述弟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2係私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 = (Nx2-Ny2)xd2[mn]、 Rt=={(Nx2+Ny2)/2—Nz2}xd2[nm];且,似係指上述第 2 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 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0nm 之光上述弟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2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z2> Nx2^ Ny2);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 73 200832020 [4] 100^ Re3^ 180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3係Re3 = (Nx3_Ny3)xd3[nm];且,仙係指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Nx3、Ny3係指㈣於波長55〇韻 之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3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x3> :Ny3 > Nz3) 〇 Ο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一步滿足下式[5 ]與[6 ]: [5] 50^ Rth3^ 600 [6] 0. Rth3/Re3^ 3. 5 (其中,Rth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 遲值,上述 Rth3 係 Rth3 = {(Nx3+Ny3)/2-Nz3}xd3[nm])。 3.-種橢圓偏光板’係依序至少積層第i偏光板、第( 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第3光學非等向 ϋ性層及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者;其特徵為, 上述苐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 ] · [l]50^Rel^500 (其中,Rel係指上述第i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H系Rel = (NH-Nyl)xdl[nm];且,dl係指上述第 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l、Nyl係指相對於波長挪⑽ 之光,上述第!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W係 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 Nzl^Nyl); 74 200832020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3]: [2] 0^Re2^20 [3] -500 SRth2$ -30 (其中,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 = (Nx2-Ny2)xd2[nm]、 :^让2={ (Nx2 + Ny2)/2-Nz2}xd2[nm];且,d2 係上述第 2 光 ^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之光’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2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z2> Nx2^ Ny2);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4] 100^Re3^ 180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3係Re3 = (Nx3-Ny3)xd3[nm];且,d3係指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3、Ny3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 之光上述苐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g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3> Ny3=Nz3); • 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2]、[13]: [12] 〇^ Re4^ 20 [13] 1〇〇^ Rth4^ 400 (八中Re4係‘上述苐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4係指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75 200832020 上述 Re4 與 Rth4 分別係 Re4=(Nx4-Ny4)xd4[nm]、 Rth4={(NX4 + Ny4)/2-NZ4}xd4[nm];且,d4 係指上述第 4 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4、Ny4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之光,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x4g 、 Ny4 > Nz4) 〇 "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上述第 f 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 ]: [1]50S Rel $ 300。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項之橢圓偏光板, /、中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由使呈現正單軸性的液 晶性組成物在液晶狀態中進行垂直配向之後,再進行配向 固定化的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所構成。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橢圓偏光板,其中,上述呈 現正單軸性的液晶性組成物,係含有具氧雜環丁烷基的侧 ( 鏈型液晶性高分子。 发7·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橢圓偏光板, Γ t,上述第丨與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含有具聚碳酸酯 λ樹脂或環狀聚烯烴樹脂的熱可塑性高分子。 :/·如中請專利範圍第3至7項中任—項之橢圓偏光板, : ’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由從液晶性化合物、三 =^裁維素、裱狀聚烯烴、聚稀烴類、聚醯胺、聚醯亞胺、 二知♦醚酮、聚芳基醚酮、聚醯胺醯亞胺、聚酯醯亞胺 等聚合物中選擇之至少i種素材所形成的層。 76 200832020 項之橢圓偏光板, 進一步滿足下式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申任一 其令,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 [10]: [10]0· 7SRe3(450)/Re3(590)$ 1· 〇5 (其中,Re3(450)、Re3(590)係指波長 45〇nm、59〇nm 之光 下,上述弟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1〇·如申請專·圍第丨至9項中任—項之橢圓偏光 板,其中,係依上述第1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上述第1光學 非等向性層的慢軸呈正交或平行的方式進行積層。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i 1()項中任—項之橢圓偏光 板,其+,當將上述第1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上述第3光學 非等向性層的慢軸間之夾角設為p時,係滿^ 4(r 50。。 =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至η項中任一項之橢圓偏光 板,其中,上述第1偏光板係具有厚度方向的延遲Rth大 於〇之支撐層。 13·種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依序至少配置第 1偏光板、帛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 第3光學非等向性I、在設有電極白勺1對基板間含有當無 :施加電壓時對基板表面呈垂直配向之液晶分子的垂直配 •向型液晶晶胞、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以及第2偏光板者; 其特徵為,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i : [l]50^Rel^ 500 77 200832020 (其中’Rel係指上述第i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l係Rei = (Nxl_Nyl)xdl[nm];且,叮係指上述第 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l、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⑽ 之光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 1係 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ΐ> Nzl^ Nyl); :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 ]、「3 1 · € [2]0^Re2^20 * [3]-500 SRth2S -30 (其中,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Nx2_Ny2)xd2[nm]、 Rth2={(Nx2+Ny2)/2_Nz2}xd2[nm];且,犯係指上述第 2 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聊 之光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2係 I..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z2> Nx2^Ny2);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 .· [4]l〇〇^Re3^ 180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3係Re3 = (Nx3-Ny3)xd3[nm];且,⑽係指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Νχ3,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挪 之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㈣係 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3>、 78 200832020 Ny3 > Nz3); 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 [7]100^Re5^180 · (其中,Re5係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Μ係Re5 = (Nx5-Ny5)xd5[nm];且,奶係指上述第 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5、Ny5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之光,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5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ηιη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5> Ny5=Nz5) 〇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 置其中,上述弟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一步滿足下式 [5]契[6] ’上述弟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一步滿足下式 [8]與[9]: [5] 50^ Rth3^ 600 [6] 0. Rth3/Re3^ 3. 5 [8] 50S Rth5S 600 [9] 0.5^Rth5/Re5^3.5 (其中,Rth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的 延遲值,Rth5係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 延遲值;上述 Rth3 係 Rth3={(Nx3 + Ny3)/2-Nz3}xd3[nm], 上述 Rth5 係 Rth5={(Nx5+Ny5)/2-Nz5}xd5[nm])。 15· —種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依序至少配置第 1偏光板、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 在設有電極的1對基板間含有當無施加電壓時對基板表 79 200832020 面呈垂直配向之液晶分子的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第5光 學非等向性層、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及第2偏光板者;其 特徵為,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i : [l]50^Rel^ 500 (其中,Rel係指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l係Rel = (Nxl-Nyl)xdl[nm];且,dl係指上述第 1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l、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之光,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l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ra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1> Nzl^Nyl);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21、「31 · [2]0^Re2^20 [3] -500 gRth2$ -30 (其中,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 = (Nx2-Ny2)xd2[mn]、 Rth2 = {(Nx2 + Ny2)/2-Nz2}xd2[nm];且,係指上述第 2 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2、係指相對於波長550nm 之光,上述弟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 2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ηιη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z2> Nx2^Ny2);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6 ]: [4] 100^Re3^ 180 200832020 [5]50^ Rth3^ 600 [6]0. Rth3/Re3^ 3. 5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3係Re3KNx3-Ny3)xd3[nm];且,d3係指上述第 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3、Ny3得指相對於波長55_ 之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帛,μ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3>、 Ny3>Nz3); 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7 ]〜[9 ] · [7]100^Re5^ 180 ' [8] 50^Rth5^ 600 [9] 0. 5^Rth5/Re5^3. 5 (其中,Re5係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5係Re5 = (Nx5-Ny5)xd5[nm];且,d5係指上述第 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5、Ny5係指相對於波^ 5別⑽ 之光,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5>、 Ny5=Nz5) 〇 16. —種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依序至少配置第 1偏光板、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 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帛4光學非等向性層、在設有^極 的1對基板間含有當無施加電壓時對基板表面呈垂直配 向之液晶分子的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第5光學非等向性 層及第2偏光板者;其特徵為, 、° 81 200832020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 ]: [1] 50^Rel^ 500 (其中,Rel係指上述第i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l係Rel = (Nxl-Ny1)xdl[nm] ; dl係指上述第工光 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卜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_ 之光,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i係 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ΐ> Nzl^Nyl);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3]· [2] 0^Re2^20 * [3] -500 $ Rth2S -30 (其中,Re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2係扣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2 與 Rth2 分別係 Re2 = (Nx2—Ny2)xd2[nm]、 Rth2={(Nx2+Ny2)/2-Nz2}xd2[nm] ; d2 係指上述第 2 光學 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2、Ny2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之 光’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2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ζ2>Νχ2 ^ Ny2);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4] 100^Re3^ 180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3係Re3 = (Nx3-Ny3)xd3[nm] ; d3係指上述第3光 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3、Ny3係指相對於波長550nm 82 200832020 之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3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3> Ny3=Nz3); 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2 ]、[ 13 ] .· [12]0^ Re4^ 20 ' [13]100^Rth4^400 :(其中,Re4係指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4係指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4 與 Rth4 分別係 Re4=(Nx4—Ny4)xd4[nm]、 Rth4={(Nx4+Ny4)/2-Nz4}xd4[nm] ; d4 係指上述第 4 光學 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4、Ny4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ra之 光,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x4^Ny4 > Nz4); 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7]: 1; [7]l〇〇S Re5S 180 (其中,Re5係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5係Re5 = (NX5-Ny5)xd5[nm] ; d5係指上述第5光 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5、Ny5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之光,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5係 扣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5> Ny5=Nz5) 〇 17·如申明專利範圍第丨6項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 置,其中,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 ]: 83 200832020 [1]50S RelS 300。 18. —種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係依序至少配置第 1偏光板、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第3 ^學非等向性層、 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在設有電極的i對基板間含有當益 施加電廢時對基板表面呈垂直配向之液晶分子的垂直配 、向型液晶晶胞、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第i光學非等向性 :層及第2偏光板者;其特徵為, p 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 ]: [l]50^Rel^300 (其中’Re|係指上述第i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l係Rel = (NxbNyl)xdl[nm];以係指上述第工光 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Νχ卜Nyl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測 之光,上述第1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W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ΐ> Nzl^ Nyl); I 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 [2]0^Re2^20 ' [3]-500 $ Rth2$ -30 (八中Re2係私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Kth2係指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Μ 與 Rth2 分別係 Re2 = (Nx2_Ny2)xd2[nm]、 Rth2={(NX2+Ny2)/2-NZ2}Xd2[nm] ; d2 係指上述第 2 光學 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2、Ny2#指相對於波長55()nm之 先’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係指 84 200832020 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ζ2>Νχ2 ^ Ny2); 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4 ]: [4]100^Re3^ 180 (其中,Re3係指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上述Re3係Re3 = (Nx3-Ny3)xd3[nm] ; d3係指上述第3光 :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3、Ny3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之光,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3> Ny3=Nz3); 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12 ]、[ 13 ] · [12] 0^ Re4^ 20 [13] 100^Rth4^400 (八中,Re4係扣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4係扣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i 上述 Re4 與 Rth4 分別係 Re4KNx4-Ny4)xd4[nm]、 Rth4H(Nx4 + Ny4V2-Nz4丨xd4[nm] ; d4 係指上述第 4 光學 非等向性層的厚度,· Nx4、Ny4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⑽之 光,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4係指 相對於波長55〇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x4g >Nz4); — 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滿足下式[7 ]: [7]100^ Re5^ 180 (其中’ Re5係扣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85 200832020 上述Re5係Re5 = (Nx5_Ny5)xd5[nm];扣係指上述第5光 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5、Ny5係指相對於波長55〇nm 之光,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Μ”係 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Νχ5> Ny5=Nz5) 〇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8項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 -不裝置,《巾,上述垂直配向型液晶冑示震置係在上述垂 Γ直配向型液晶晶胞與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之間,更設有滿 足下式[14]、[15]的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 [14] 0^Re6^20 [15] 1〇〇$ Rth6S 400 (其中,Re6係指上述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Rth6係指上述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的厚度方向延遲值; 上述 Re6 與 Rth6 分別係 Re6=(Nx6_Ny6)xd6[nm]、 Rth6H(NX6+Ny6)/2-NZ6}xd6[mn] ; d6 係指上述第 6 光學 °非等向性層的厚度;Nx6、叶6係指相對於波長550nm之 光,上述第6光學非等向性層面内的主折射率,Nz6係指 相對於波長550nm之光,厚度方向的主折射率,Nx6^Ny6 > Nz6)。 :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9項中任一項之垂直配向 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2光學非等向性層係由使 王現正單軸性的液晶性組成物在液晶狀態中進行垂直配 向之後,再進行配向固定化的垂直配向液晶薄膜所構成。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 86 200832020 置L其中,上述呈現正單軸性的液晶性組成物係含有具氧 雜環丁烷基的侧鏈型液晶性高分子。 22·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3至21項中任一項之垂直配向 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i、帛3與第5光學非等 向性層係含有具聚碳酸酯樹脂或環狀聚烯烴樹脂的埶可 ^ 塑性高分子。 ”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22項中任一項之垂直配向 广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4光學非等向性層係由從 液晶性化合物、三乙醯纖維素、環狀聚烯烴、聚烯烴類、 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酯、聚醚酮、聚芳基醚酮、聚醯胺 醯亞胺、聚酯醯亞胺等聚合物中選擇之至少丨種素材所形 成的層。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23項中任一項之垂直配向 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 一步滿足下式[10]: . [l〇]〇. Re3(450)/Re3(590)^ le 〇5 (其中,Re3(450)、Re3(590)係指波長 45〇nm、590nm 之光 下’上述弟3光學非專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2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24項中任一項之垂直配向 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係更進 一步滿足下式[11 ]: [11]0· 7$Re5(450)/Re5(590)$ 1· 〇5 (其中,Re5(450)、Re5(590)係指波長 45〇nm、590nm 之光 下’上述弟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面内延遲值)。 87 200832020 型夜曰I 範圍第13至25項中任一項之垂直配向 顯示襄置’其中,係依上述第1偏光板的吸收轴與 1光學料向性層的慢軸呈正交或平行的方式進 打積滑。 刑Γ日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3至26項中任一項之垂直配向 衣置其中,係依上述第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 广U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慢軸呈正交的方式進 行積層。 28.如巾請專利範圍第以27項中任—項之垂直配向 型液:%顯示襄置’其中,當將上述第i偏光板的吸收轴與 ^述弟3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慢轴間之夾角設為p,將上述 第2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上述第5光學非等向性層的慢轴間 之夾角。又為q a守,係滿足4〇。‘ 5〇。、4〇。‘ q‘ 50〇。 广.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28項中任一項之-垂直配向 型液晶顯示裝置,立φ,μ、+、给 衣1具肀,上述弟1與第2偏光板係具有厚 度方向的延遲Rth大於〇的支撐層。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29項中任—項之垂直配向 型液晶顯,裝置,其中,上述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其中一 基板係有具反射功能區域與具穿透功能區域的基板。 88
TW096143373A 2006-11-17 2007-11-16 橢圓偏光板及使用其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 TWI3878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11744A JP2008129176A (ja) 2006-11-17 2006-11-17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311743A JP2008129175A (ja) 2006-11-17 2006-11-17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2020A true TW200832020A (en) 2008-08-01
TWI387816B TWI387816B (zh) 2013-03-01

Family

ID=39401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43373A TWI387816B (zh) 2006-11-17 2007-11-16 橢圓偏光板及使用其之垂直配向型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03673B2 (zh)
EP (1) EP2083290A4 (zh)
KR (1) KR20090080133A (zh)
CN (1) CN101568859B (zh)
TW (1) TWI387816B (zh)
WO (1) WO20080597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9721A1 (fr) 2006-11-17 2008-05-22 Nippon Oil Corporation Plaque de polarisation elliptique et 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à alignement vertical
JP4998941B2 (ja) * 2006-11-20 2012-08-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165185A (ja) * 2006-12-07 2008-07-17 Nitto Denko Corp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181082A (ja) * 2006-12-25 2008-08-07 Nitto Denko Corp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75533A (ja) * 2007-08-31 2009-04-09 Nippon Oil Corp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90768B1 (ko) * 2007-10-10 2014-05-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4538096B2 (ja) * 2008-04-07 2010-09-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5069166B2 (ja) * 2008-04-09 2012-11-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300760A (ja) * 2008-06-13 2009-12-24 Nippon Oil Corp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JP5027086B2 (ja) * 2008-09-25 2012-09-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2010128094A (ja) * 2008-11-26 2010-06-10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58799B (zh) * 2008-12-02 2014-11-01 Univ Arizona 撓性基板總成及其製備方法
RU2012118606A (ru) * 2009-10-07 2013-11-20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JP2011209561A (ja) * 2010-03-30 2011-10-20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立体視用液晶シャッタ眼鏡
JP2011209562A (ja) * 2010-03-30 2011-10-20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立体視用液晶シャッタ眼鏡
KR101122835B1 (ko) * 2010-04-23 2012-03-21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JP5628611B2 (ja) * 2010-09-16 2014-1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6918860B (zh) 2011-12-19 2019-05-28 Lg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CN103676322B (zh) * 2012-09-17 2016-07-0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相位补偿方法
KR20140133732A (ko) * 2013-05-10 2014-1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층형 광학 필름, 그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KR102101794B1 (ko) * 2013-07-17 2020-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585334B1 (ko) * 2014-07-24 2016-01-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용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864927B1 (ko) * 2015-03-31 2018-07-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액정 소자
JP6712157B2 (ja) 2016-03-25 2020-06-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JP6712161B2 (ja) 2016-03-30 2020-06-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層付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パネル
KR102171284B1 (ko) 2016-05-16 2020-10-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WO2018080138A1 (ko) * 2016-10-24 2018-05-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 방지용 광학 필터 및 유기 발광 장치
JP6868380B2 (ja) * 2016-12-09 2021-05-12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位相差補償素子、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KR102089405B1 (ko) 2016-12-09 2020-03-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액정 디스플레이
TWI683141B (zh) * 2017-01-25 2020-01-21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抗反射的光學濾光片以及有機發光裝置
KR102113237B1 (ko) 2017-09-26 2020-05-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CN107918230B (zh) * 2017-11-03 2021-03-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KR102261688B1 (ko) * 2018-04-17 2021-06-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타원 편광판 및 유기발광장치
KR102183674B1 (ko) * 2018-04-17 2020-11-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타원 편광판 및 유기발광장치
KR102183676B1 (ko) 2018-04-17 2020-11-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타원 편광판 및 유기발광장치
KR102513845B1 (ko) 2018-04-25 2023-03-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CN109212820B (zh) 2018-10-30 2021-06-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膜和显示面板
CN109239968B (zh) * 2018-10-30 2021-05-2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膜层、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88766B (zh) 2018-10-30 2020-10-1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膜、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212821A (zh) 2018-10-30 2019-01-15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膜和显示面板
CN109212822B (zh) 2018-10-30 2021-06-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膜和显示面板
CN109283747A (zh) 2018-10-30 2019-01-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膜、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085718B (zh) 2018-10-30 2021-04-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复合膜和显示面板
CN109324438B (zh) * 2018-11-21 2021-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14451B (zh) * 2019-09-26 2023-11-1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圆偏振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2987379A (zh) * 2019-12-12 2021-06-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及玻璃模组
US11550088B2 (en) * 2021-06-01 2023-01-10 Fujifilm Corporation Phase difference film,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39421A (ja) 1987-03-27 1988-10-05 Asahi Glass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0769538B2 (ja) 1988-07-04 1995-07-3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補償したねじれネマチック液晶表示装置
JPH03103823A (ja) 1989-09-19 1991-04-30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H043001A (ja) 1990-04-20 1992-01-08 Hitachi Ltd 楕円偏光板
JP2660601B2 (ja) * 1990-06-27 1997-10-08 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用補償板の製造法
JP2818983B2 (ja) 1990-10-24 1998-10-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複屈折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DE69124911T2 (de) 1990-10-24 1997-06-19 Nitto Denko Corp Doppelbrechender Film,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verzögernder Film, elliptischer Polarisator un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JP2814783B2 (ja) 1991-09-25 1998-10-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916331B2 (ja) * 1991-11-08 1999-07-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952449B2 (ja) * 1992-06-03 1999-09-27 日石三菱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用補償板の製造法
JP2565644B2 (ja) 1992-11-18 1996-12-18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699136A (en) * 1992-11-18 1997-1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Negative uniaxial anisotropic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07261023A (ja) 1994-03-17 1995-10-13 Nippon Petrochem Co Ltd 光学素子
US5986734A (en) * 1994-04-04 1999-11-16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rganic polymer O-plate compensator for improved gray scale performance in 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5638197A (en) 1994-04-04 1997-06-10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 Inorganic thin film compensator for improved gray scale performance in 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and method of making
US5504603A (en) 1994-04-04 1996-04-02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ptical compensator for improved gray scale performance 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3366154B2 (ja) 1995-04-07 2003-01-14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液晶性高分子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6208396B1 (en) * 1996-10-25 2001-03-2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Normally white mode 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improved viewing angle characteristics
JP3663783B2 (ja) 1996-10-25 2005-06-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347027A (ja) 1999-06-07 2000-12-15 Nippon Mitsubishi Oil Corp 転写用素子
JP2002040428A (ja) 1999-09-28 2002-02-0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TW556024B (en) 1999-12-22 2003-10-01 Nippon Petrochemicals Co Ltd Elliptical polarizing pl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JP4675767B2 (ja) 2000-05-31 2011-04-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763401B2 (ja) 2000-05-31 2006-04-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880798B2 (ja) 2001-01-23 2007-02-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
JP3717413B2 (ja) 2001-03-02 2005-11-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
JP2003075636A (ja) * 2001-09-04 2003-03-12 Nippon Oil Corp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105437B2 (ja) 2002-01-11 2008-06-2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062672A (ja) 2003-08-19 2005-03-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異方性層、それを用いた位相差板、楕円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004096A (ja) 2003-06-13 2005-01-06 Sekisui Chem Co Ltd 位相差補償フィルム、複合偏光板、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位相差補償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IL156870A0 (en) 2003-07-10 2004-02-08 Carmel Olefines Ltd Process for making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
JP2005062668A (ja) 2003-08-19 2005-03-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89633A (ja) 2003-12-26 2005-07-14 Nippon Oil Corp 透過型液晶表示素子
JP2005202101A (ja) 2004-01-15 2005-07-28 Nippon Oil Corp 透過型液晶表示素子
JP2006098946A (ja) * 2004-09-30 2006-04-13 Nitto Denko Corp 光学素子、偏光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70106763A (ko) * 2005-02-08 2007-11-05 니폰 오일 코포레이션 (신 니혼 세키유 가부시키 가이샤) 호메오트로픽 배향 액정필름, 이를 이용한 광학필름 및화상표시장치
JP2006251050A (ja) * 2005-03-08 2006-09-21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JP4228004B2 (ja) * 2006-05-24 2009-02-25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WO2008010497A1 (fr) * 2006-07-18 2008-01-2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m retard, film améliorant la luminance, plaque de polarisati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film retard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JP2008129175A (ja) 2006-11-17 2008-06-05 Nippon Oil Corp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JP4975415B2 (ja) * 2006-11-17 2012-07-11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WO2008059721A1 (fr) 2006-11-17 2008-05-22 Nippon Oil Corporation Plaque de polarisation elliptique et affichage à cristaux liquides à alignement vertical
JP2008129176A (ja) 2006-11-17 2008-06-05 Nippon Oil Corp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250234A (ja) * 2007-03-30 2008-10-16 Fujifilm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309957A (ja) * 2007-06-13 2008-12-25 Nippon Oil Corp 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75533A (ja) * 2007-08-31 2009-04-09 Nippon Oil Corp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929089B2 (en) * 2007-09-27 2011-04-19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938632B2 (ja) * 2007-12-07 2012-05-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300760A (ja) * 2008-06-13 2009-12-24 Nippon Oil Corp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8859B (zh) 2011-04-13
EP2083290A4 (en) 2012-02-08
CN101568859A (zh) 2009-10-28
TWI387816B (zh) 2013-03-01
US20100026936A1 (en) 2010-02-04
US8203673B2 (en) 2012-06-19
KR20090080133A (ko) 2009-07-23
EP2083290A1 (en) 2009-07-29
WO2008059721A1 (fr) 200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2020A (en) Elliptical polarizer and vertical alignment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TWI757503B (zh) 附相位差層之偏光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CN10545294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71591B (zh) 椭圆偏振片及使用椭圆偏振片的垂直定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04170525B (zh) 具有光学层叠体的有机el显示元件
TWI278500B (en) Optical adhesive for optical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dhesive layer for optical film, adhesive layer for optical film, adhesion typ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TWI325991B (zh)
TWI314900B (en) Optical film,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4181727B (zh) 反波长色散延迟膜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TWI277786B (en) Optical film and image viewing display
CN101371172B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偏振片、偏振板、光学薄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274913B (en) Method of producing elliptically polarizing plate
TWI278705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930749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arizing element, polarizing element, polarizing plate,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TWI449971B (zh) 橢圓偏光板,其製造方法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裝置
TW201248219A (en) Optical film for 3D image display, 3D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3D image display system
TW200408871A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TW200912405A (en) Laminated polarizing plat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925675A (en) Polariz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TW200827790A (en) Polarizing pl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optical film and image display
TW200912458A (en) 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918968A (en) Elliptical polariz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811489A (en) Elliptical polariz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elliptical polariz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08603970A (zh) 光学层叠体及使用了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TWI290240B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coated sheet, optically functional layer, optically compensating plate, optical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