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7325A -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dichloroethane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dichloroetha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7325A
TW200827325A TW096123083A TW96123083A TW200827325A TW 200827325 A TW200827325 A TW 200827325A TW 096123083 A TW096123083 A TW 096123083A TW 96123083 A TW96123083 A TW 96123083A TW 200827325 A TW200827325 A TW 2008273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ion
ethylene
dichloroethane
reactor
gas mix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3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chel Strebelle
Dominique Balthasart
Original Assignee
Solva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lvay filed Critical Solvay
Publication of TW200827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732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013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addition of halogens
    • C07C17/02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addition of halogens to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093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 C07C17/15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with oxygen as auxiliary reagent, e.g. oxychlorination
    • C07C17/152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with oxygen as auxiliary reagent, e.g. oxychlorination of hydrocarbons
    • C07C17/156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replacement by halogens with oxygen as auxiliary reagent, e.g. oxychlorination of hydrocarbons of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7/00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07C17/25Preparation of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by splitting-off hydrogen halides from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9/00Acyclic 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atoms
    • C07C19/01Acyclic 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atoms containing chlorine
    • C07C19/043Chloroethanes
    • C07C19/045Dichloro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00Acyclic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atoms
    • C07C21/02Acyclic un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halogen atoms contain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7C21/04Chloro-alkenes
    • C07C21/06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4/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14/02Monomers containing chlorine
    • C08F14/04Monomers containing two carbon atoms
    • C08F14/06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4/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14/02Monomers containing chlorine
    • C08F14/04Monomers containing two carbon atoms
    • C08F14/121,2- Dichloro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4Polymerisation in solution
    • C08F2/10Aqueous solv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Description

20082732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製造1,2-二氯乙烷(DCE)之方法、 一種製造氯乙烯(VC )之方法及一種製造聚氯乙烯 (PVC)之方法。 【先前技術】 φ DCE通常係使用氯化氫(HC1)及氧來源藉乙烯之氧 氯化或藉著使用氯將乙烯直接氯化而製備。DCE藉熱解脫 氯化氫因此製得VC而釋出HC1。該氧氯化及氯化通常係 並行地進行,而熱解所產生之HC1係使用於該氧氯化。 目前,一般使用純度超過99· 8 %之乙烯製造DCE。此 極高純度之乙烯係經由各種石油產物之熱裂解、之後進行 複雜且昂貴之分離操作以自裂解之其他產物單離乙烯並得 到具有高純度之產物而製得。 φ 考慮生產如此高純度乙烯之高成本及在缺乏可達成乙 烯產能之有利領域中使用DCE製造VC之方法的優點,已 思考各種使用純度低於99· 8%之乙烯製造DCE之方法。此 等方法具有藉由簡化分離石油產物裂解所產生之的過程且 藉此中止對DCE之製造無益之複雜分離而降低成本的優 點。 所以,已設計藉由乙烷之簡易裂解從純度低於99.8% 之乙烯製造DCE之各種方法。 例如,專利申請案WO 00/261 64描述一種藉乙烯之氯 200827325 化製造dce之方法,該乙烯係藉乙烷之簡單裂解製得’ 而於乙烷裂解期間所得之雜質存在下,無任何其他純化地 進行氯化。 專利申請案WO 03/480 8 8本身描述一種藉由乙烷之脫 氫製造DCE的方法,其係形成包含乙烷、乙烯及包括氫 之雜質的離份,該離份隨後進行氯化及/或氧氯化。 此等方法具有所得乙烯無法使用於組合乙烯氯化/氧 φ 氯化方法之缺點,因爲乙烯含有雜質,而此雜質存在於氧 氯化反應過程中會導致操作問題,即重產物會毒化觸媒, 而存在之氫無法有效地轉化。此種氫轉化會消耗高純度之 氧,高純度之氧因此消耗於不需要之反應,而在氫轉化成 水之過程中釋出大量反應熱。此轉化因而限制氧氯化反應 器之產能,且通常與熱交換能力有關。因混合物中存有氫 之故,須花費大量資本以確保熱交換面積,並因此確保反 應器體積。 • 申請案WO 03 /4808 8所述在個別反應中燃燒氫之選擇 無法解決該項難題,因爲需要相對氫爲化學計量之大量 氧,且亦需要大型交換表面積以移除燃燒熱。因此,大量 消耗乙烯,且可能具有安全性之問題。最後,所形成之水 的移除導致製造成本增加。 藉乙院而非乙嫌之氧氯化製得V C之方法亦已知。該 等方法迄今尙未發現工業應用,因爲其係於高溫下進行, 導致選擇性一般,損失所使用之反應物且分離成本,並破 壞副產物,亦具有材料於腐鈾性氧氯化介質中之性質的問 -6 - 200827325 題。最後,所使用之觸媒通常因爲其組份逐漸蒸發及因爲 此等組份沈積於交換器管束之冷表面上而有性質表現之問 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本身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使用純度低於99.8% 之乙烯之方法,其具有降低與製造高純度乙烯有關之成本 φ 的優點且具有避免前述問題之優點。 爲此效果,本發明有關一種自乙烷流製造1,2·二氯乙 烷之方法,其中: a )乙烷流進行催化氧化脫氫反應,產生含有乙烯、 未轉化之乙烷、水及次要組份之氣體混合物; b )該氣體混合物隨意經洗滌及乾燥,而產生乾燥氣 體混合物; c )在隨意之附加純化步驟之後,該包含氯化反應器 • R2所衍生之產物流而於步驟e )分離的該乾燥氣 體混合物進行吸收A,其係將該氣體混合物分離 成富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而含一些乙烯的離份 (離份A )及離份F1 ; d )離份A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1,於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A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且所得 之1,2-二氯乙烷自該氯化反應器R1所衍生之產物 流分離; e )離份F1進行解吸D1,其將離份F1分離成已除去 200827325 較乙烯輕之化合物的乙烯離份(離份C)及離份 F2,該離份C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2,此反應器所 衍生之產物流在隨意萃取出所形成之1,2_二氯乙 烷之後添加於進行步驟c )之乾燥氣體混合物; f) 離份F2進行解吸D2,其係將離份F2分離成富含 乙烯之離份(離份B )及離份F3,此離份隨意含 有在該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而若未先萃取則隨後 φ 進行萃取之1,2-二氯乙烷,在隨意進行降低離份 F 3中較乙烷重之化合物之濃度的附加處理之後, 此離份再循環至吸收A ; g) 離份B輸送至氧氯化反應器,在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B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所得 之1,2-二氯乙烷自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 分離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1所形成之1,2-二 氯乙烷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者中; • 及 h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出 1,2-二氯乙烷,且隨意含有先前導入步驟b)至 g )中之一者的附加乙烷流)在隨意排除氣體之後 且/或在隨意處理以消除其中所含之氯化產物之 後,隨意再循環至步驟a )。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乙烷流進行催化氧化脫 氫反應,產生含有乙烯、未轉化之乙烷、水及次要組份之 氣體混合物。 -8- 200827325 進行催化氧化脫氫反應之乙烷流可爲或不爲化學上純 物質。所使用之乙烷流可含有最高達70體積%之其他氣 體,諸如甲烷、氫、乙烯、氧、氮及碳氧化物。 所使用之乙烷流有利地含有至少80體積%,較佳至少 90體積%,特佳至少95體積%且更特佳至少98體積%之 乙烷。若需要,乙烷可於任何已知裝置中與具有較高沸點 之次要化合物分離,例如藉由吸收、萃取、擴散或蒸餾。 進行催化氧化脫氫反應之乙院流可爲乙垸來源,諸如 市售品,但亦可爲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已經萃取出1,2-二氯乙烷之產物流隨意含有添加於步驟b )至g )中之一 者且再循環至步驟h)的附加乙烷流,或兩者之混合物。 術語「催化氧化脫氫反應(ODH)」亦稱爲催化氧化 脫氫反應,已知係表示乙烷於觸媒存在下被氧部分氧化。 ODH可於高於65 0°C至高達800°C之溫度下,低於熱 裂解溫度範圍,或於低於或等於6 5 0 °C之溫度下進行。 進行步驟a)之壓力較有利地係至少1,較佳至少1 · 5 且尤其是至少2巴絕對壓力。較有利地係最高1 6,較佳最 高11且尤其是最高6巴絕對壓力。 導入之氧可爲氧或含有氧與其他惰性氣體之氣體,諸 如例如空氣。較佳係使用氧。該氧可爲或不爲化學上純物 質。因此,可使用含有至少99體積%之氧的極純氧來源, 但亦可使用含有低於99體積%之氧的氧來源。在後者中, 所使用之氧有利地含有多於90體積%且較佳多於95體積 %之氧。含有95至99體積%之氧的氧來源特佳。 200827325 導入之氧量,以乙院之量計,較有利地係自〇 . 〇 〇 1至 1莫耳/莫耳,較佳自〇·〇〇5至0.5莫耳/莫耳且尤其是自 O. 05至0.3莫耳/莫耳。 Ο D Η可於任何已知裝置中進行。較佳,〇 D Η係於單 一個或一系列具有一或多個床之固定床型反應器中進行, 其間可進行熱處理步驟,或在單一個或一系列流體化床型 反應器中進行,較佳係絕熱或於反應器內(多管式反應器 或浸入觸媒床中之熱交換器)或反應器外使用輔助流體進 行溫度控制。反應物可在導入反應區之前先前混合。亦在 不同地添加一或多種反應物,例如在多床式反應器之不同 床間。反應器可裝置預熱裝置及控制反應溫度所需之任何 裝置。交叉交換器有利地回收所形成產物之熱以將入口產 物再加熱。 可使用各種觸媒系統以根據本發明進行ODH。 因此,可提及以鹼土金屬氧化物爲主之觸媒,諸如例 如通常在高於600°C之溫度下操作之Li/MgO。亦可提及以 鎳(Ni)爲主之觸媒。含鉬(Mo)及/或釩(V)之觸媒特 佳。此等觸媒通常係以此等元素之氧化物爲主。其較佳係 另外含有其他元素,諸如例如 Cr、Mn、Nb、Ta、Te、 Ti、P、Sb、Bi、Zr、Ni、Ce、A1、Ca 或 W。 以釩(V )爲主之觸媒更佳。 含有V及至少一種選自 Mo、W、Nb、Ta、Te、Ti、 P、 Sb、Bi、Zr、Ni、Ce、A1及Ca之其他元素的混合氧 化物較佳。 -10- 200827325 同時含有Mo及V、W及V或Mo、W及V之混合氧 化物特佳。 含有 Mo及 V者中,可提及 Mo-V-O、Mo-V-Zr-O、 Mo,V:Ta-Sb,Zr-0、Mo-V-Ta-Sb,0、Mo-V-Nb-Te-0、Mo-V-Nb-Bi-Ni-0、Mo-V-Nb-Bi-0、Mo-V-Nb-Ni-0、Mo-V-Nb-Sb-Ca-0、Mo-V-Ta-Al-0、Mo-V-Ta-0、Mo-V-Al-0、 Mo-V-Sb-0、Mo_V-Nb-0 及 Mo-V-Nb-Sb。
含有 W及 V者中,可提及 W-V-0、W-V-Nb-Ο及 W-V-Ta-0 。 含有 Mo、W及 V者中,可提及 Mo-W-V-Ta-Te-Ti-P-Ni-Ce-0、Mo-W-V-Ta-Te-Ti_P-0、Mo-W-V-Te-Ti-P-Ce-0、 Mo-W-V-Te-Ti-P-Ni-0 > Mo-W-V-Te-Ti-P-0、Mo-W-V-Te-Ti-0 、 Μ o - W - V - T e - P - Ο 、 Μ o - W - V - T e - O 、 M〇-W-V-Ta-Te-Ti-P-Ni-Ce-0 、 Mo-W-V-Ta-Te-Ti-P-0 、 Mo-W-V-Te-Ti-P-Ce-0、Μ o - W - V - T e - T i - P-N i - O、Mo-W-V-Te-Ti-P_0、Mo-W-V-Te-Ti-0、Mo-W-V-Te-P-0、Mo-W· V-Te-0、Mo-W-V-Nb-0、Mo-W-V-Sb-0、Mo-W-V-Ti-Sb-Bi-0、Mo-W-V-Ti-Sb-0、Mo-W-V-Sb-Bi-0、Mo-W-V-Zr-O、Mo-W-V-Nb-Ta-0、Mo-W-V-Nb-0 及 Mo-W-V-0。 亦可使用 Ta-Ni-0、Nb-Ni-0 及 Nb-Ta-Ni-0 觸媒。 使用於ODH之觸媒可經承載或不經承載。當其經承 載時,可使用之擔體係包括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鈦、 碳化矽、氧化锆及其混合物,諸如混合氧化物。 使用於ODH之觸媒較佳係耐DCE。 -11 - 200827325 所使用之觸媒可置於床上或管中或該等管之外 可藉環繞此等管或流經該等管之流體得到溫度控制 乙烷流之ODH產生含有乙烯、未轉化之乙烷 次要組份之氣體混合物。該次要組份可爲一氧化碳 化碳、氫、各種含氧化合物(諸如例如,乙酸或醛 氮、甲院、氧、隨意存在之乙炔及隨意存在之包含 個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 •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第一種變化型式,ODH係 65(TC至800°C溫度下進行。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第二種變化型式,〇 D Η係於 等於6 5 0 °C之溫度下進行。 有利地,ODH係於低於或等於60(TC,較佳係 等於5 5 0 °C,特佳係低於或等於5 0 0 T:,更特佳係低 於4 5 0 °C且最佳低於或等於4 0 0 °C之溫度下進行。介 及400°C間之溫度特佳。 • 此情況下,本發明方法具有生成極少量之導致 點的氫之優點。 根據第二種變化型式,有利地係ODH使其無 不易處理之量的碳原子數目大於或等於之重化合物 例如丙烯及分子量大於丙烯之烯烴。 本發明方法之第二種變化型式優於第一種。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 ),步驟a )所得之 合物係隨意經洗滌且係經乾燥,而產生乾燥氣體混q 步驟a )所得之氣體混合物可或可不經洗滌。 ,使得 〇 、水及 、二氧 類)、 至少3 於高於 低於或 低於或 於或等 於2 00 許多缺 法生成 ,諸如 氣體混 含物。 較佳, -12- 200827325 係經洗滌。步驟a )所得之氣體混合物之洗滌可藉任何已 知方式進行。較佳,係使用水性(較佳爲鹼)洗滌液體或 使用非水性液體進行。在水性洗滌液體中,尤其可提及氫 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及氫氧化鈉。在非水性液體 中,尤其可提及甲基吡咯啶酮、重油及甲醇。藉由此操 作,有利地移除固體,諸如煤,硫化合物,二氧化碳,較 乙烯重之飽和或不飽和烴類,乙炔,酸類,諸如乙酸或氯 化氫,及醛類。 氣體混合物之乾燥則可藉任何已知方式進行。較佳, 藉由於氣體壓縮之末端冷卻及/或藉由吸附於固體乾燥劑 (諸如分子筛、氧化銘或石灰)上而進行乾燥。 洗滌步驟(當進行時)及乾燥步驟可依任何順序進 行。因此,可洗滌且隨之乾燥氣體混合物,或乾燥且隨之 洗滌。較佳,步驟a )所得之氣體混合物係洗滌後加以乾 燥,而產生乾燥氣體混合物。 步驟b )之後,乾燥氣體混合物中之水量以體積計較 有利地係低於或等於5 0 0 p p m,較佳係低於或等於1 〇 p p m 且尤其是低於或等於1 ppm。 爲了移除氯化所不期望之任何化合物,可設想在氯化 反應器R 1中進行氯化的物流在進入氯化反應器之前的附 加純化步驟(較佳爲化學純化步驟)。此可能爲例如步驟 〇所形成之乙炔,亦可能是不期望過量存在之氧。 該乙炔可有利地經由氫化移除,較佳藉由混合物中所 存在之氫。 -13- 200827325 若屬必要,則此步驟可在本發明方法之另一步驟之前 進行,諸如例如在步驟C )之前、在氯化反應器R2之氯 化步驟之前或在氧氯化步驟之前。當進行此步驟時,較佳 係於步驟C)之前進行。 前文定義之步驟b )及前述隨意進行之附加純化步驟 之後,該包含氯化反應器R2所衍生之產物流而於步驟 e )分離的乾燥氣體混合物(以下稱爲氣體混合物)進行 吸收A之步驟c),其係將該氣體混合物分離成富含較乙 烯輕之化合物而含一些乙烯的離份(離份A)及離份F 1。 因此’氣體混合物進行吸收步驟A,其中該流較佳係 與含有DCE之洗滌劑接觸。 已知術語”含有DCE之洗滌劑“或更簡單之,,洗滌劑“係 表示其中存有液態D CE之組成物。 可使用於吸收步驟A之洗滌劑因此有利地含有液態之 DCE。本發明範圍完全不排除該洗滌劑中存在其他化合 物。然而,洗滌劑較佳係含有至少50體積%之DCE,更 佳至少80體積%且最佳至少95體積%。 吸收步驟A所使用之洗滌劑可由任何來源之新鮮洗滌 劑組成’例如尙未純化之氯化單元所排出之粗製DCE、氧 氯化單元所排出之粗製DCE或兩者之混合物。其亦可由 已預先純化之DCE、氯化反應R2所衍生於首次液化未萃 取DCE之產物流或在本發明方法之解吸步驟〇2中回收之 離份F3的整體或一部分所組成,該離份F3隨意含有氯化 反應器R2中所形成且在解吸步驟中萃取之DCE,在隨意 -14-
200827325 進行可能降低離份F 3中較乙烷重之化合物( 文)的濃度之處理後,隨意添加新鮮洗滌劑。 較佳,吸收步驟A所使用之洗滌劑係由在本 之解吸步驟D2中回收之離份F3的整體或一部分 該離份F3隨意含有氯化反應器形成且在解吸步 之DCE,在前述隨意進行之處理之後,隨意添加 劑。於特別佳方式中,是吸收步驟A所使用之洗 在本發明方法之解吸步驟D2中回收之離份F3的 部分所組成,在前述隨意之處理之後,添加新 (以補償吸收及解吸步驟期間之洗滌劑損失)° 前述隨意附加之可降低離份F3中較乙烷重 (較佳爲包含至少3個碳原子之化合物)的濃度 可爲使較乙院重且較離份F 3輕之化合物的解吸 餾離份F3之步驟。較佳,係使較乙烷重且較離ί 化合物解吸。較佳,進行離份F3之此種處理。 基本優點在於此DCE之存在完全不費事的 爲其係氧氯化或氯化期間主要形成之化合物。 洗滌劑與欲提供至吸收A之氣體混合物的個 之比例不重要且可大幅改變。實際上其僅受限於 劑之成本。通常,洗滌劑之通量至少爲1,較佳 尤其是至少1 〇公噸/公噸提供至吸收之氣體混 常,洗滌劑之通量最高係爲100,較佳最高50且 高25公噸/公噸欲自提供至吸收之氣體混合物萃 及乙烷。 說明於下 發明方法 所組成, 驟中萃取 新鮮洗滌 滌劑係由 整體或一 鮮洗滌劑 之化合物 的處理, 步驟或蒸 & F 3輕之 事實,因 丨別通量間 再生洗滌 至少5且 合物。通 .尤其是最 :取之乙烯 -15- 200827325 吸收步驟A係有利地使用吸收器進行,諸如例如,升 膜或降膜吸收器或吸收塔選自板式塔、具有任意充塡之 塔、具有結構化充塡之塔、具有一或多種前述內部結構之 塔及噴淋塔。吸收步驟A較佳係使用吸收塔進行且尤其是 使用板式吸收塔。 吸收塔有利地裝置有相關附件,諸如例如,至少一個 位於塔內或塔外之冷凝器或冷卻器。 φ 前述吸收步驟A有利地於至少1 5,較佳至少2 0且尤 其是至少25巴絕對壓力的壓力下進行。吸收步驟A有利 地於最高40,較佳最高3 5且尤其是最高3 0巴絕對壓力的 壓力下進行。 進行吸收步驟A之溫度有利地於吸收器或吸收塔之頂 部至少-1 〇,較佳至少〇且特佳是至少1 〇 °C。有利地於吸 收器或吸收塔之頂部最高60,較佳最高50且特佳是最高 4 0〇C。 • 吸收器或吸收塔之底部的溫度至少爲〇,較佳至少1 0 且特佳是至少2(TC。有利地最高70,較佳最高60且特佳 是最高5 0 °C。 吸收A之步驟c)係爲將該氣體混合物分離成富含較 乙烯輕之化合物而含一些乙烯的部分(離份A )及離份 Fl〇 離份A係富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此等化合物通常爲 甲烷、氮、氧、氫及一氧化碳。 有利地,離份A係含有至少70%,較佳至少80%且特 -16- 200827325 佳是至少8 5重量%之該乾燥氣體混合物所含較乙烯輕之化 合物。有利地,離份A係含有最高99.99%,較佳最高 9 9.9 5 %且特佳是最高9 9 · 9重量%之該乾燥氣體混合物所含 較乙烯輕之化合物。 離份A之特徵爲乙炔含量,其有利地係相對於離份A 之總體積低於或等於〇·〇1%,較佳係低於或等於0·005%且 特佳是低於或等於0.001體積% ° 有利地,離份Α係含有相對於離份Α之總體積最高 1%,較佳最高0.5%且特佳是最局〇·2 %之乙烷。 離份A之特徵爲包含至少3個碳原子之化合物的含 量,其相對於離份 A之總體積有利地係低於或等於 0.01%,較佳係低於或等於0.00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 0 · ο 〇 1 體積 % 〇 離份A之特徵爲硫化合物之含量,其有利地係相對於 離份A之總體積低於或等於0 · 〇 1 %,較佳係低於或等於 0.00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0.001體積%。 離份A係含有至少3 %,較佳至少4 %且特佳是至少 5 %之該乾燥氣體混合物所含乙烯。 有利地,離份F 1係含有最高3 0 %,較佳最高2 0 %且 特佳是最高1 5 %之該乾燥氣體混合物所含較乙烯輕之化合 物。 離份F1有利地含有相對於離份F1之總重至少 0 · 1 %,較佳至少0 · 3 %且特佳是至少〇 · 5重量%之乙烯。離 份F 1較佳係含有相對於離份F 1之總重最高2 0 %,較佳最 -17- 200827325 高15%且特佳是最高12重量%之乙烯。 離份F1有利地含有相對於離份F1之總重至少 0.3%,較佳至少0.8%且特佳是至少1重量%之乙烷。離份 F1有利地含有相對於離份F 1之總重最高2 5 % ’較佳最高 20%,特佳最高18重量%之乙烷。 離份F 1之另一特徵爲乙炔含量,其有利地係相對於 離份F 1之總重低於或等於0· 1 %,較佳係低於或等於 0.0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0.01重量%。 離份F1之特徵爲包含至少3個碳原子之化合物的含 量,其有利地相對於離份F1之總重低於或等於1 %,較佳 係低於或等於0.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〇_1重量%。 離份F 1之特徵爲硫化合物之含量’其有利地相對於 離份F1之總重低於或等於0.005%,較佳係低於或等於 0.002%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0.001重量%。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d ),離份A輸送至氯化反應 器R1,於此處將存在於離份A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 1,2-二氯乙烷且所得之1,2-二氯乙烷係自氯化反應器R1 所衍生之產物流分離。 氯化反應有利地於含有溶解之觸媒諸如FeCl3或另一 種路易士酸的液相(較佳主要爲DCE )中進行。可有利地 組合此觸媒與輔觸媒,諸如鹼金屬氯化物。產生良好結果 之一對組合係爲FeCl3與LiCl之錯合物(四氯鐵酸鋰-如 專利申請案NL 6901398所述)。
FeCl3之有利地用量係約1至30克之FeCh/公斤液體 -18- 200827325 儲料。FeCl3對LiCl之莫耳比有利地爲約0.5至2。 此外,氯化方法較佳係於氯化有機液體介質中進行。 更佳,此氯化有機液體介質,亦稱爲液體儲料,主要由 DCE組成。 本發明氯化方法有利地於介於3 0及1 5 0 °C間之溫度進 行。不論是在低於沸點(過冷條件下氯化)及在沸點本身 (沸騰下氯化)之溫度兩者的壓力爲何,皆可得到良好結 • 果。 當本發明氯化方法係爲過冷條件下之氯化方法時,藉 由在有利地大於或等於50°C且較佳係高於或等於60°C之溫 度下操作而產生良好結果,但有利地低於或等於8 0 °C,且 較佳係低於或等於70 °C,氣相壓力有利地大於或等於1且 較佳係大於或等於1 . 1巴絕對壓力,但有利的是低於或等 於30,較佳係低於或等於2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20巴絕 對壓力。 0 於沸點下氯化之方法特佳,其可(若適當)有效地回 收反應熱。此情況下’反應係有利地於高於或等於6 0 °C, 較佳係高於或等於7〇°C且特佳是高於或等於85 °C,但有利 的是低於或等於1 5 0 °C且較佳係低於或等於1 3 5 t,氣相壓 力有利地大於或等於0 ·2,較佳係大於或等於0 · 5,特佳係 大於或等於1 · 1且更特佳係大於或等於1 . 3巴絕對壓力, 但有利的是低於或等於2 〇且較佳係低於或等於1 5巴絕 對壓力下進行。 氯化方法亦可爲在沸點氯化之混雜環冷式方法。已知 -19- 200827325 術語「在沸點氯化之混雜環冷式方法」係表示反應介質之 冷卻係例如藉由浸泡於反應介質中之交換器或藉由在交換 器中環式再循環而進行,而於氣相中產生至少所形成量之 DCE的方法。有利地,反應溫度及壓力係經調整使所產生 之DCE於氣相離開,而來自反應介質之其餘熱係藉交換 表面移除。 含乙烯之離份A及氯(純氣體本身或經稀釋)可藉任 何已知裝置一起或個別導入反應介質內。個別導入離份A 可能有利於增加其分壓且有助於其溶解,此溶解經常構成 該方法之限制步驟。 添加足量之氯以轉化大部分之乙烯,而不需要添加過 量之未轉化之氯。所使用之氯/乙烯比例較佳係介於1.2及 〇·8之間,且特佳是介於1.05及0.95莫耳/莫耳之間。 所得之氯化產物主要含有DCE及少量之副產物,諸 如1,1,2-三氯乙烷或少量之乙烷或甲烷氯化產物。 所得之DCE與氯化反應器R1所衍生之產物流之分離 係根據已知方法進行且通常係可利用氯化反應之熱。因此 較佳係藉冷凝及氣/液分離進行。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e),離份F 1進行解吸D 1, 將離份F 1分離成已除去較乙綠輕之化合物的乙烯離份 (離份C )及離份F2,該離份C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2, 此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在隨意萃取出所形成之1,2 -二氯 乙烷之後添加於進行步驟c )之乾燥氣體混合物。 解吸步驟D1較佳係自離份F 1萃取離份C之解吸步 -20- 200827325 驟。 解吸步驟D1之後回收之洗滌劑,離份F2, 解吸步驟D2。 解吸步驟D 1有利地係藉解吸器進行,諸如 膜或降膜解吸器、再煮鍋或選自板式塔、具有任 塔、具有結構化充塡之塔、具有一或多種前述內 塔及噴淋塔之解吸塔。解吸步驟D1較佳係藉解 且尤其是藉由板式解吸塔。 解吸塔較佳係裝置有相關附件諸如例如,至 凝器或一個冷卻器(塔內或塔外)及至少一個再3 解吸步驟D1有利地於至少1,較佳至少2 至少3巴絕對壓力之壓力下進行。解吸步驟D1 最高20,較佳最高1 5且特佳是最高1 〇巴絕對壓 下進行。 進行解吸步驟D1之溫度有利地經選擇使得巧 中發現高於80%,較佳係高於90%之隨意之離份 的乙烷。進行解吸步驟D1之溫度有利地在解吸 塔頂部至少-1 0,較佳至少〇且特佳是至少1 〇°C 在解吸器或解吸塔頂部最高60,較佳最高50且 高 40〇C。 解吸器或解吸塔底部之溫度至少爲60,較仓 且特佳是至少1 0 0 °C。有利地是最高2 0 0,較佳 且特佳是最高150°C。 解吸D 1步驟e )有利地爲將除去較乙烯輕 送至第二 例如,升 意充塡之 部結構之 吸塔進行 少一個冷 蒙鍋。 且特佳是 有利地於 力之壓力 E離份F2 F1所含 器或解吸 。有利地 特佳是最 I至少 8 0 最高160 之化合物 -21 - 200827325 的乙烯離份(離份c )自離份F 1萃取出來的解吸步驟。 有利地,離份C係含有至少80%,較佳至少90%且特 佳至少95重量%之離份F1所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 離份C之特徵爲乙炔含量相對於離份C之總體積係有 利地低於或等於〇·〇1%,較佳低於或等於0.005%且特佳低 於或等於0.001體積%。 離份C之特徵爲包含至少3個碳原子之化合物的含量 φ 相對於離份C之總體積係有利地低於或等於0.0 1 %,較佳 低於或等於0.005%且特佳低於或等於0.001體積%。 離份C之特徵爲硫化合物含量相對於離份C之總體積 係有利地低於或等於〇 · 〇 1 %,較佳低於或等於〇 · 〇 〇 5 %且特 佳低於或等於〇 . 〇 01體積%。 離份C含有至少10%,較佳至少15 %且特佳至少20% 之離份F1所含乙烯。離份C有利地含有最高80%,較佳 最高70%且特佳最高65 %之離份F1所含乙烯. • 離份C隨後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2。 氯化反應較佳係於含有溶解之觸媒諸如FeCl3或另一 種路易士酸的液相(較佳主要爲DCE )中進行。可有利地 組合此觸媒與輔觸媒,諸如鹼金屬氯化物。產生良好結果 之一對組合係爲FeCl3與LiCl之錯合物(四氯鐵酸鋰-如專利申請案NL 6901 398所述)。
FeCl3之有利的用量係約1至10克之FeCl3/公斤液體 儲料。FeCl3對LiCl之莫耳比有利地爲約0.5至2。 本發明氯化方法有利地於介於30及150°C間之溫度進 -22- 200827325 行。不論是在低於沸點(過冷條件下氯化)及在沸點本身 (沸騰下氯化)之溫度兩者的壓力爲何,皆可得到良好結 果。 當本發明氯化方法係爲過冷條件下之氯化方法時,藉 由在有利地爲大於或等於5 0 °C且較佳係高於或等於6 0 °C之 溫度下操作而產生良好結果,但有利地低於或等於80°C, 且較佳係低於或等於70 °C,氣相壓力有利地大於或等於 1 · 5且較佳係大於或等於2巴絕對壓力,但有利的是低於 或等於20,較佳係低於或等於1 〇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6 巴絕對壓力。 於沸點下氯化之方法特佳,其可(若適當)有效地回 收反應熱。此情況下,反應係有利地於高於或等於6 0 °C, 較佳係高於或等於9 0 °C且特佳是高於或等於9 5。(:,但有利 的是低於或等於15(TC且較佳係低於或等於135。(:,氣相壓 力有利地爲大於或等於0 · 2,較佳係大於或等於〇 · 5,特佳 係大於或等於1 · 2且更特佳係大於或等於1 · 5巴絕對壓 力’但有利的是低於或等於1 〇且較佳係低於或等於6巴 絕對壓力下進行。 氯化方法亦可爲在沸點氯化之混雜穿梭冷式方法。已 知術語「在沸點氯化之混雜穿梭冷式方法」係表示反應介 質之冷卻係例如藉由浸泡於反應介質中之交換器或藉由在 乂換描:中芽梭式再循環而進行,而於氣相中產生至少所形 成量之DCE的方法。有利地,反應溫度及壓力係經調整 使所產生之DCE於氣相離開,而來自反應介質之其餘熱 -23- 200827325 係藉交換表面移除。 此外,氯化方法有利地於經氯化有機液體介質中進 行。較佳,此經氯化有機液體介質(亦稱爲液體儲料)主 要由DCE組成。 含乙烯之離份A及氯(純氣體本身或經稀釋)可藉任 何已知裝置一起或個別導入反應介質內。個別導入離份A 可能有利於增加其分壓且有助於其溶解,此溶解經常構成 該方法之限制步驟。 氯之添加量係足以使大部分乙烯轉化而不需要添加過 量未轉化之氯。所使用之氯/乙烯比較佳係介於1.2及0.8 之間,特佳是介於1.05及0.95莫耳/莫耳之間。 所得之氯化產物主要含有DCE及少量之副產物,諸 如1,1,2-三氯乙烷或少量之乙烷或甲烷氯化產物。 所形成之DCE係隨意與自氯化反應器R2所衍生之產 物流單離。特定情況下,不從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 單離氯化反應器所形成之DCE可能較有利。然而,氯化 反應器所形成之DCE較佳係自氯化反應器R2所衍生之產 物流單離。 在進行時,所得之DCE與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 流之分離係根據已知方法進行且通常係可利用氯化反應之 熱。因此較佳係藉冷凝及氣/液分離進行。 有利地,離份F2含有最高3 %,較佳最高1 %且特佳 最高0.5%之提供至解吸的氣體所含之較乙烯輕的化合 物。 -24· 200827325 離份F2有利地含有相對於離份F2之總重至少 0·1%,較佳至少〇·3 %且特佳至少〇·5重量%之乙烯。離份 F2較佳含有相對於離份F2之總重最高20%,較佳最高 15%且特佳最高12重量%之乙烯。 離份F2有利地含有相對於離份F2之總重至少 0.3%,較佳0.8%且尤其是至少1重量%之乙烷。離份F2 有利地含有相對於離份F2之總重最高25%,較佳最高 2 0%且特佳是最高18重量%之乙烷。 離份F2之另一特徵爲乙炔含量,其有利地相對於離 份F2之總重低於或等於0.1%,較佳係低於或等於0.05% 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〇.〇1重量%。 離份F2之特徵爲包含至少3個碳原子之化合物的含 量,其有利地相對於離份F2之總重低於或等於1 %,較佳 係低於或等於0.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〇·1重量%。 離份F2之特徵爲硫化合物之含量,其有利地相對於 離份F2之總重低於或等於0.005%,較佳係低於或等於 0.0 0 2 %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0.0 0 1重量%。 根據本發明方法步驟f),離份F2進行解吸D2,其 係將離份F2分離成富含乙烯之離份(離份B )及離份 F3,此隨意含有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之1,2-二氯乙烷的 離份F 3若未先萃取則進行萃取,隨意在用以降低離份F 3 中較乙烷重之化合物之濃度的附加處理之後,再循環至吸 收步驟A。 解吸步驟D2有利地爲自洗滌劑萃取離份B之解吸步 •25- 200827325 驟。 解吸步驟D2之後回收隨意含有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 之DCE而隨之進行萃取之洗滌劑可移除、完全或部分輸 送至DCE與氧氯化反應器所形成之DCE結合的氧氯化區 段,或完全或部分再輸送至本發明方法吸收步驟(隨意於 前述處理(步驟c )之後),隨意添加新鮮之洗滌劑。較 佳,解吸步驟D2之後回收的洗滌劑係在前述隨意進行之 處理之後再輸送至本發明方法吸收步驟(隨意添加新鮮洗 滌劑)或送至氧氯化區段。若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之 DCE係於氯化出口與自氯化反應器衍生的產物流單離,則 較佳方式是解吸步驟D2之後回收的洗滌劑係於前述隨意 進行之處理之後添加新鮮洗滌劑而完全或部分再輸送至本 發明方法吸收步驟。 解吸步驟D2有利地藉解吸器進行,諸如例如,升膜 或降膜解吸器、再煮鍋或選自板式塔、具有任意充塡之 塔、具有結構化充塡之塔、具有一或多種前述內部結構之 塔及噴淋塔之解吸塔。解吸步驟D2較佳係藉解吸塔進行 且尤其是藉由板式解吸塔。 解吸塔有利地裝置有相關附件諸如例如,至少一個冷 凝器或一個冷卻器(塔內或塔外)及至少一個再煮鍋。 解吸步驟D2有利地至少1,較佳至少2且特佳是至 少3巴絕對壓力之壓力下進行。解吸步驟D2有利地於最 高20,較佳最高15且特佳是最高10巴絕對壓力之壓力下 進行。 -26- 200827325 進行解吸步驟D2之溫度有利地經選擇使得在離份B 中發現高於9 0 %,較佳係高於9 5 %之含有離份F 1所含乙 烷。進行解吸步驟D 2之溫度有利地在解11及器或解11及塔頂 部至少-1 0,較佳至少0且特佳是至少1 0 °C。有利地在解 吸器或解吸塔頂部最高60 ’較佳最高50且特佳是最高 4 0〇C。 解吸器或解吸塔底部之溫度至少爲60,較佳至少80 且特佳是至少1 〇 〇 °C。有利地爲最高2 0 0,較佳最高1 6 〇 且特佳是最高15〇°C。 解吸D2步驟f)係將離份F2分離成富含乙烯之離份 (離份B)及離份F3,此隨意含有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 之DCE若未先前萃取則進行萃取,隨意在用以移除較乙 烷重之化合物的附加處理之後再循環至吸收A。 離份B係富含乙烯。 有利地,離份B係含有相對於離份B之總體積最高 1 %,較佳最高〇 · 5 %且特佳是最高〇 · 2體積%之氫。 離份B之特徵爲乙烯含量,其相對於離份B之總體積 有利地大於或等於2%,較佳係大於或等於3%且特佳是大 於或等於4體積%。 離份B之特徵爲乙烷含量,其有利地相對於離份B之 總體積低於或等於98%,較佳係低於或等於97%且特佳是 低於或等於96體積%。 離份B有利地含有相對於離份B之總體積最高 0 · 0 1 %,較佳最高0.0 0 5 %且特佳是最高〇 · 〇 〇 1 %之包含至少 -27- 200827325 3個碳原子之化合物。 離份B之另一特徵爲乙炔含量,其有利地相對於離份 B之總體積低於或等於〇 · 1 %,較佳係低於或等於〇 . 〇 5 %且 特佳是低於或等於〇. 〇 1體積%。 離份B之特徵爲硫化合物之含量,其有利地相對於離 份B之總體積低於或等於〇·〇〇5%,較佳係低於或等於 0.0 02%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0.001體積%。 φ 有利地,離份F3係含有至少80%,較佳至少85%且 特佳是至少90重量%之化合物,其比離份F2中所含之乙 烷重。 有利地,離份F3係含有相對於離份F3之總重最高 0.5%,較佳最高0.3%且特佳是最高0.1重量%之乙烷。 有利地,離份F3係含有相對於離份F3之總重最高 0.3%,較佳最高0.1 %且特佳是最高0.05重量%之乙烯。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g ),離份B輸送至氧氯化反 • 應器,在此將存在於離份B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 氯乙烷,所得之1,2-二氯乙烷自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 物流分離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1所形成之1,2-二氯 乙烷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者中。 氧氯化反應較佳係於包含沈積於惰性擔體上之活性元 素(包括銅)之觸媒存在下進行。惰性擔體較佳係選自氧 化鋁、矽膠、混合氧化物、黏土及其他天然擔體。氧化鋁 構成較佳惰性擔體。 較佳觸媒係包含至少2種活性元素且其中一種爲銅。 -28- 200827325 銅以外之活性元素中,可提及鹼金屬、鹼土金屬、稀土金 屬及選自釕、铑、鈀、餓、銥、舶及金之金屬。含有以下 活性元素之觸媒特佳:銅/鎂/鉀、銅/鎂/鈉、銅/鎂/鋰、銅 /鎂/鉋、銅/鎂/鈉/鋰、銅/鎂/鉀/鋰及銅/鎂/鉋/鋰、銅/鎂/ 鈉/鉀、銅/鎂/鈉/鉋及銅/鎂/鉀/鉋。專利申請案 EP-A 25 5 1 5 6、EP-A 494 474、EP-A-65 7 2 1 2 及 EP-A 657 2 1 3 (以引用方式倂入)所述之觸媒特佳。 φ 銅含量(以金屬形式計算)有利地介於30及90克/ 公斤之間,較佳介於40及80克/公斤之間且特佳是介於 50及70克/公斤觸媒之間。 鎂含量(以金屬形式計算)有利地介於10及3 0克/ 公斤之間,較佳介於12及25克/公斤之間且特佳是介於 15及20克/公斤觸媒之間。 鹼金屬含量(以金屬形式計算)有利地介於0.1及3 0 克/公斤之間,較佳介於0.5及20克/公斤之間且特佳是介 # 於1及15克/公斤觸媒之間。
Cu/Mg/鹼金屬原子比有利地爲 1/0.1-2/0.05-2,較佳 1/0.2-1.5/0.1-1.5 且特佳是 1/0.5-1/0.15-1。 根據氮BET方法測量之比表面積有利地介於25米2/ 克及3 00米2/克之間,較佳介於50及200米2/克之間且 特佳是介於75及175米2/克之間的觸媒特有利。
觸媒可使用於固定床或流體化床。第二種選擇較佳。 氧氯化方法係於通常針對此反應建議之條件範圍下操作。 溫度有利地介於150及3 00 °C之間,較佳介於200及275 °C -29- 200827325 之間且最佳係自215至25 5 °C。壓力有利地高於大氣壓。 介於2及1 0巴絕對壓力之間的値產生良好結果。介於4 及7巴絕對壓力之範圍較佳。此壓力可有效地調整,以達 到於反應器中之最佳滯留時間,且針對各種操作速度保持 固定之通過速率。一般滯留時間係爲1至6 0秒,且較佳 係1〇至40秒。 此氧氯化之氧來源可爲空氣、純氧或其混合物,較佳 係純氧。後者溶液(可輕易地使未轉化之反應物再循環) 較佳。 反應物可藉任何已知裝置導入床中。爲安全因素,通 常有利地分別導入氧及其他氧化物。此等安全因素亦需使 離開反應器或再循環至反應器之氣體混合物保持遠離所硏 究壓力及溫度的燃燒極限。較佳係保持所謂之富混合物, 所含之氧相對於燃料係太少而無法點燃。就此言之,氫之 豐富存在性(>2體積%,較佳>5體積% )就可能構成一項 缺點,因爲此化合物之可燃範圍極廣。 所使用之氯化氣/氧比例有利地介於3及6莫耳/莫耳 之間。乙烯/氯化氫比例有利地介於0.4及0.6莫耳/莫耳 之間。 所得之氯化產物主要含有D C E及少量之副產物,諸 如1,1,2-三氯乙烷。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g ),所得之D C E自氧氯化反 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分離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1所 形成之DCE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之DCE -30- 200827325 中。 自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分離所得之DCE係 根據已知方法進行。較佳先藉冷凝進行。氧氯化反應器之 熱通常以蒸汽態回收,其可使用於分離或任何其他用途。 離開氧氯化反應器之後,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 經萃取過DCE)亦較佳地經洗滌以回收未轉化之HC1。此 洗滌操作較佳係爲鹼洗滌步驟。較佳係接著氣/液分離步 驟,以回收以液體形式形成之DCE,最後乾燥DCE。隨意 再循環至ODH之氣體係藉冷卻乾燥。 已知術語「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 R1所形成之 DCE」係表示若氯化反應器R1所形成且自此反應器所衍 生之產物流單離的之DCE可與或不與氧氯化反應器所形 成之DCE混合。較佳係添加。 已知術語「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之 DCE」係表示若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之DCE於離開氯化 反應器時或於解吸步驟D2之後自此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 流單離,則可添加或不添加氧氯化反應器所形成之;DCE。 較佳係添加。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隨意進行步驟h ),該氧氯化反應 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過DCE,隨意含有先前導入 步驟b )至g )中之一者的附加乙烷流)在隨意排除氣體 之後且/或在隨意處理以消除其中所含之氯化產物之後, 隨意再循環至步驟a)。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過DCE ) -31 - 200827325 可在隨意進行之步驟h)期間再循環至步驟a)或不胃胃 環。較佳,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φ ^ DCE)係於步驟h)期間再循環至步驟a)。 先前導入步驟b )至g )中之一者的附加乙烷流@ & 可於此再循環至步驟h)之流中發現。 因此,在僅存有例如具有3 0或4 0體積%之乙院的貧 乙烷流之特定情況下,此流較佳係不導入步驟a ) ,M胃 直接導入例如吸收/解吸步驟e ’)以自彼萃取輕氣體,1 於步驟h )期間將殘留流再循環至ODH。 相同地,在存在之乙院流富含硫化合物的特定^彳青況^ 下,此流較佳係不導入步驟a ),而是直接導入例如步驟 b)以自彼移除此等麻煩之化合物;進行步驟c )至g )之 後,此乙烷流接著於步驟h )期間再循環至ODH。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過DCE} 較佳特徵爲乙烷含量相對於該流之總體積大於或等於 10%,有利地大於或等於20%,特佳係大於或等於30%且 更特佳係大於或等於40體積%。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移除DCE)有利 的特徵爲乙烷含量相對於該流之總體積係低於或等於 9 0%,較佳係低於或等於8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80體 積% 〇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過DCE) 有利的特徵爲乙烯含量相對於該流之總體積係低於或等於 1 0 %,較佳係低於或等於5 %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2體積 -32- 200827325 % 0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過DCE ) 有利的特徵爲氫含量相對於該流之總體積係低於或等於 10%,較佳係低於或等於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2體積 %。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過DCE) 有利的特徵爲一氧化碳含量相對於該流之總體積係低於或 等於20%,較佳係低於或等於1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10 體積%。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過DCE) 有利的特徵爲二氧化碳含量相對於該流之總體積係低於或 等於40%,較佳係低於或等於35%且特佳是低於或等於30 體積%。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過DCE) 有利的特徵爲氧含量相對於該流之總體積係低於或等於 1 0 %,較佳係低於或等於5 %且特佳係低於或等於3體積 %。 根據較佳本發明方法之步驟h)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 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過DCE,隨意含有先前導入步驟 b)至g)中之一者的附加乙烷流)係再循環至步驟a)。 再循環至步驟a )於此情況下係於隨意排除氣體之後 及/或隨意附加之處理之後進行,以消去所考慮之產物流 中所含的氯化產物(特別是微量之DCE及/或其他氯化產 物諸如氯乙烯)。附加處理在進行時,可藉由使用活性碳 -33- 200827325 或吸附劑來執行。 可進行排除氣體或附加處理或兩者。更佳情況是產物 流不進行排除氣體且無任何用以消去其中所含之氯化產物 的附加處理地再循環至步驟a )。 實際上,此產物流再循環至ODH步驟a)可能令人感 興趣的是氯化產物對於ODH反應之較佳催化效果所產生 的益處。 φ 乙烯藉氯化及藉氧氯化製得之DCE可隨之輸送至製 造VC之方法。 本發明因此有關一種製造VC之方法。就此言之,本 發明係有關一種製造VC之方法,其特徵爲: a )乙烷流進行催化氧化脫氫反應,產生含有乙烯、 未轉化之乙烷、水及次要組份之氣體混合物; b )該氣體混合物隨意經洗滌及乾燥,而產生乾燥氣 體混合物; • c )在隨意進行之附加純化步驟之後,該包含氯化反 應器R2所衍生之產物流而於步驟e )分離的該乾 燥氣體混合物進行吸收A,其係將該氣體混合物 分離成富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而含一些乙烯的離 份(離份A)及離份F1 ; d )離份A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 1,於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A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且所得 之1,2-二氯乙烷自該氯化反應器R1所衍生之產物 流分離; -34- 200827325 e )離份F 1進行解吸D 1,其將離份F 1分離成已除去 較乙烯輕之化合物的乙烯離份(離份C )及離份 F2,該離份C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2,此反應器所 衍生之產物流在隨意萃取出所形成之1,2-二氯乙 烷之後添加於進行步驟c )之乾燥氣體混合物; f) 離份F2進行解吸D2,其係將離份F2分離成富含 乙烯之離份(離份B )及離份F3,此離份隨意含 φ 有該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而若未先萃取則隨後進 行萃取之1,2-二氯乙烷,在隨意進行降低離份F3 中較乙烷重之化合物之濃度的附加處理之後,此 離份再循環至吸收步驟A ; g) 離份B輸送至氧氯化反應器,在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B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所得 之1,2-二氯乙烷自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 分離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1所形成且隨意添 # 加於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之1,2-二氯乙烷者;及 h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出 1,2-二氯乙烷且隨意含有先前導入步驟b)至g) 中之一者的附加乙烷流)在隨意排除氣體之後且/ 或在隨意附加處理以消除其中所含之氯化產物之 後,隨意再循環至步驟a); i)所得之1,2-二氯乙烷進行熱解而產生VC。 針對本發明製造DCE之方法所定義的特定條件及選 擇適用於本發明製造VC之方法。 -35- 200827325 可進行熱解之條件係熟習此技術者已知。此熱解有利 地藉由於管式爐中在氣相反應達成。所使用之熱解溫度介 於400及60(TC之間,較佳範圍係介於480°C及540°C之 間。滯留時間有利地介於1及60秒之間,較佳範圍係5 至25秒。DCE之轉化率有利地限制於45至75%,以限制 副產物之形成及爐管之積垢。以下步驟使得可使用任何已 知裝置收集經純化之VC及氯化氫,以於(較佳)氧氯化 • 中升級。純化後,未轉化之DCE有利地再輸送至熱解 爐。 此外,本發明亦有關一種製造PVC之方法。爲此效 效果,本發明有關一種製造PVC之方法,其特徵爲: a)乙烷流進行催化氧化脫氫反應,產生含有乙烯、 未轉化之乙烷、水及次要組份之氣體混合物; b )該氣體混合物隨意經洗滌及乾燥,而產生乾燥氣 體混合物; • c )在隨意進行之附加純化步驟之後,該包含氯化反 應器R2所衍生之產物流而於步驟e )分離的該乾 燥氣體混合物進行吸收A,其係將該氣體混合物 分離成富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而含一些乙烯的離 份(離份A)及離份F1 ; d )離份A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 1,於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A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且所得 之1,2 -二氯乙烷隨意自該氯化反應器R1所衍生之 產物流分離; -36- 200827325 e) 離份F1進行解吸D1’其將離份F1分離成已除去 較乙嫌輕之化合物的乙嫌離份(離份C )及離份 F2,該離份C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2,此反應器所 衍生之產物流在隨意萃取出所形成之i,2-二氯乙 烷之後添加於進行步驟c )之乾燥氣體混合物; f) 離份F2進行解吸D2,其係將離份F2分離成富含 乙烯之離份(離份B )及離份F 3,此離份隨意含 φ 有該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而若未先萃取則隨後進 行萃取之1,2-二氯乙烷,在隨意進行降低離份F3 中較乙烷重之化合物之濃度的附加處理之後,此 離份再循環至吸收A ; g) 離份B輸送至氧氯化反應器,在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B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所得 之1,2-二氯乙烷自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 分離且隨意添加於該氯化反應器R1所形成之1,2- • 二氯乙烷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之 1,2-二氯乙烷中;及 h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出 1,2-二氯乙烷,且隨意含有先前導入步驟b )至 g )中之一者的附加乙烷流)在隨意排除氣體之後 且/或在隨意附加處理以消除其中所含之氯化產物 之後,隨意再循環至步驟a); i)所得之1,2-二氯乙烷進行熱解而產生VC;及 j )該VC聚合以產生PVC。 -37- 200827325 針對本發明製造DCE之方法及製造VC之方法所定義 之特定條件及選擇適用於本發明製造PVC之方法。 製造PVC之方法可爲本體、溶液、水性分散液聚合 方法,較佳係爲水性分散液聚合方法。 已知術語「水性分散液聚合」係表示在水性懸浮液中 之自由基聚合及在水性乳液中之自由基聚合與在水性微懸 浮液中之聚合。 已知術語「水性懸浮液中之自由基聚合」係表示於分 散劑及油溶性自由基起始劑存在下在水性介質中進行之任 何自由基聚合方法。 已知術語「水性乳液中之自由基聚合」係表示於乳化 劑及水溶性自由基起始劑存在下在水性介質中進行之任何 自由基聚合方法。 已知術語「水性微懸浮液中之聚合」,亦稱爲均質化 水性分散液聚合,係表示使用油溶性起始劑且藉強力機械 攪拌及存有乳化劑製備單體液滴之乳液的任何自由基聚合 方法。 有關類似簡易熱裂解方法,利用ODH步驟之本發明 方法具有優點爲組合吸熱步驟(乙烷轉化成乙烯)與放熱 之製水步驟、在適當之溫度進行及避免必須於高溫下提供 反應熱。 本發明方法亦具有可將氧氯化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 取過DCE)再循環至0DH步驟,因而確定乙烷變成乙烯 之轉化增加的優點。此外,因爲0DH相對於熱裂解係爲 -38- 200827325 適當溫度,故即使再循環流含有微量之氯化有機產物諸如 DCE,其存在亦不會如同在高於800 °C之熱裂解般的造成 材料性質及腐鈾問題。氯化產物之存在另一項優點是其容 許ODH反應效率增高。 、 本發明方法具有不產生造成問題之量的包含至少3個 碳原子之化合物,此等化合物通常爲DCE熱解期間產生 某些抑制之原因。此抑制係因爲形成衍生物,諸如1,2-二 # 氯丙烷及單氯丙烯。其形成安定之烷基的傾向說明其對藉 自由基路徑進行之DCE熱解的強力抑制效果。此等含3 個碳原子之副產物及較重副產物之形成另外使氧氯化及氯 化中之反應物產生非必要之消耗或產生將其破壞所需之成 本。此外,此等重化合物造成塔柱及蒸發器之積垢。 因爲ODH反應於較熱裂解低之溫度進行,故本發明 方法另外具有較佳特徵是因寡聚形成重化合物之情況大幅 降低。 • 利用ODH步驟之本發明方法亦具有藉由通至ODH而 限制轉化,不需依賴昂貴之分離(諸如需要乙烯蒸餾者) 的優點。 本發明方法之另一項優點係可在相同工業部位具有自 烴來源(即乙烷)至自所製單體開始製得的聚合物之完全 整合方法。 本發明方法之第二種變化型式,根據該方法0011係 於低於或等於650 °C之溫度進行,具有缺點極多之氫的生 成量極少之優點。 -39-
200827325 【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本發明圖式說明本發明方法。此圖 1構成’槪略呈現本發明製造DCE之方法的具 樣。 將乙烷來源1及氧來源2導入反應器3中以 行〇DH。ODH步驟期間產生之含有乙烯、未 烷、水及次要組份之氣體混合物4於5中進行洗 以移除其中之副產物及水(6 )。在隨意進行之 步驟之後,所形成之乾燥氣體混合物7 (其中添 段23所衍生之產物流7bis (以下稱爲氣體混合 隨後輸送至裝置有冷凝器之吸收塔8。來自解吸 滌劑在個別於交換器1 1及1 1 ’中及泵1 2中冷卻 之後經管線1 0導入吸收塔8。新鮮洗滌劑係經 添加於來自塔9之洗滌劑及排除氣體13bis,將 送向用以降低洗滌劑中較乙烷重之化合物的濃度 理(未示),使其隨後再輸送至管線1 0。 通入塔8之後,氣體混合物分離成自塔8 J| 離份14及自塔8底部離開之離份1 5。離份1 4, 烯輕之化合物而含有某些乙烯,輸送至氯化區段 段包含供以氯17之氯化反應器及自氯化反應器 物流分離(尤其是藉冷凝及氣/液分離)所形成 氯乙烷1 8且消除在氯化中未轉化而可能熱、化 安定化之殘留氣體18bis (尤其是氫)所需的設仿 係由附圖 體實施態 >於其中進 轉化之乙 ;滌及乾燥 附加純化 加氯化區 物 7ter) 塔9之洗 i並再加壓 由管線13 f洗滌劑輸 :之附加處 丨部離開之 富含較乙 1 6,此區 丨衍生之產 之 1,2-二 :學或水力 -40- 200827325 包含DCE富含乙烯之離份15在交換器20中再加熱 後隨之導入解吸塔19。 通入裝置有塔底再煮鍋及塔頂冷凝器的解吸塔19之 後,離份1 5分離成自塔1 9頂離開之離份21及自塔1 9底 離開之離份22。 去除較乙烯輕之化合物的乙烯離份21輸送至氯化區 段23,此區段包含供有氯23 bis之氯化反應器及分離(尤 其是藉冷凝及氣/液分離)所形成之1,2-二氯乙烷23ter所 需的設備。氯化區段所衍生之產物流7bis隨後添加至乾燥 氣體混合物7以形成氣體混合物7ter。 離份22在交換器1 1 ”中再加熱後導入解吸塔9。 裝置有塔底再煮鍋及塔頂冷凝器的解吸塔9之後,離 份22分離成自塔9頂離開之離份24及自塔9底離開之離 份25。 離份*24(特徵爲氫含量極低)輸送至供有氧27<及氯 化氫28之乙烯氧氯化單元26。主要含有DCE之離份25 係如前文說明般地經管線1 〇再輸送至塔8。爲節省能源, 結合交換器1 1及1 1”。 自氧氯化反應器衍生之產物流3 0於2 6 b i s中藉冷凝且 接著氣/液分離而分離成DCE29,伴隨有液化副產物,尤 其是水。自氧氯化反應器衍生而已萃取出DCE 29之產物 流3 1隨後再循環至反應器3。 【圖式簡單說明】 -41 - 200827325 圖1係顯示本發明製造DCE之方法的具體實施態 樣。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乙烷來源 2 :氧來源 3 :反應器 φ 4 :氣體混合物 5 :洗滌及乾燥 6 :副產物及水 7bis :氯化區段所衍生之產物流 7 :乾燥氣體混合物 7ter :氣體混合物 8 :吸收塔 9 :解吸塔 < ‘ Φ 1 〇 :管線 11 :交換器 1 1 ’ :交換器 12 :泵 1 3 :管線 1 3 b i s :排除氣體 1 4 :富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而含某些乙烯的離份 15 :包含DCE而富含乙烯之離份 1 6 :氯化區段 -42- 200827325 17 :氯 18 :形成之1,2-二氯乙烷 18bis :殘留氣體 1 9 :解吸塔 20 :交換器 2 1 :去除較乙烯輕之化合物的乙烯離份(自塔1 9頂 部離開之離份) Φ 22 :自塔19底部離開之離份 2 3 :氯化區段 23ter:形成之1,2-二氯乙烷 2 3 b i s :氯 24 :自塔9頂部離開之離份 25 :自塔9底部離開之離份 26 :乙烯氧氯化單元 27 :氧 Φ 2 8 :氯化氫
29 : DCE 3 0 :產物流 3 1 :產物流 -43-

Claims (1)

  1. 20082732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自乙烷流製造1,2-二氯乙烷的方法,其中: a )乙烷流進行催化氧化脫氫反應,產生含有乙烯、 未轉化之乙烷、水及次要組份之氣體混合物; b )該氣體混合物隨意經洗滌及乾燥,而產生乾燥氣 體混合物; c )在隨意之附加純化步驟之後,該包含氯化反應器 φ R2所衍生之產物流而於步驟e)分離的該乾燥氣 / 體混合物進行吸收A,其係將該氣體混合物分離 成富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而含一些乙烯的離份 1 (離份A )及離份F 1 ; d)離份A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1,於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A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且所得 之1,2-二氯乙烷自該氯化反應器R1所衍生之產物 流分離; • e )離份F 1進行解吸D 1,其將離份F 1分離成已除去 較乙烯輕之化合物的乙烯離份(離份C )及離份 F2,該離份C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2,此反應器所 衍生之產物流在隨意萃取出所形成之1,2 -二氯乙 烷之後添加於進行步驟c)之乾燥氣體混合物; f)離份F2進行解吸D2 ’其係將離份F2分離成富含 乙烯之離份(離份B )及離份F3,此離份隨意含 有在該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而若未先萃取則隨後 進行萃取之1,2-二氯乙烷,在隨意進行降低離份 -44· 200827325 F3中較乙烷重之化合物之濃度的附加處理之後, 此離份再循環至吸收A ; g)離份B輸送至氧氯化反應器,在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B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所得 之1,2-二氯乙烷自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 分離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1所形成且隨意添 加於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之1,2-二氯乙烷中;及 Φ h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取出 1,2-二氯乙烷,且隨意含有先前導入步驟b)至 g )中之一者的附加乙烷流)在隨意排除氣體之後 且/或在隨意處理以消除其中所含之氯化產物之 後,隨意再循環至步驟a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乙烷來源係 含有至少80體積%之乙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乙烷來源係 _ 含有至少98體積%之乙烷。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方法,其中步驟a)之催 化氧化脫氫反應係於低於或等於6 5 0 °C之溫度下進行。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b)期 胃’ Μ氣體混合物係經洗滌隨後乾燥,而產生乾燥氣體混 合物。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吸收Α之步 驟e)期間,乾燥氣體混合物與含有U2-二氯乙烷之洗滌 劑接觸。 -45- 200827325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離份A係含有 至少7 0重量%之該乾燥氣體混合物所含較乙烯輕之化合 物。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離份F 1含有 最高3 0重量%之該乾燥氣體混合物所含較乙烯輕之化合 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離份c含有至 少8 0重量%之離份F 1所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 10. —種製造氯乙烯之方法,其中: a )乙烷流進行催化氧化脫氫反應’產生含有乙烯、 未轉化之乙烷、水及次要組份之氣體混合物; b )該氣體混合物隨意經洗滌及乾燥,而產生乾燥氣 體混合物; c )在隨意進行之附加純化步驟之後,該包含氯化反 應器R2所衍生之產物流而於步驟e )分離的該乾 燥氣體混合物進行吸收A,其係將該氣體混合物 分離成富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而含一些乙烯的離 份(離份A)及離份F1 ; d )離份A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 1,於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A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 -二氯乙烷且所得 之1,2-二氯乙烷自該氯化反應器R1所衍生之產物 流分離; e )離份F1進行解吸D1 ’其將離份F1分離成已除去 較乙烯輕之化合物的乙烯離份(離份C )及離份 • 46 - 200827325 F2,該離份C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2,此反應 衍生之產物流在隨意萃取出所形成之1,2-二 烷之後添加於進行步驟c)之乾燥氣體混合物 f) 離份F2進行解吸D2,其係將離份F2分離成 乙烯之離份(離份B )及離份F3,此離份隨 有該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而若未先萃取則隨 行萃取之1,2-二氯乙烷,在隨意進行降低離必 H 中較乙烷重之化合物之濃度的附加處理之後 離份再循環至吸收A ; g) 離份B輸送至氧氯化反應器,在此處將存在 份B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l,2-二氯乙烷, 之1,2-二氯乙烷自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 分離且隨意添加於該氯化反應器R1所形成之 二氯乙烷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R2所形 1,2-二氯乙烷者中; φ h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已經萃 1,2·二氯乙烷,且隨意含有先前導入步驟b g )中之一者的附加乙烷流)在隨意排除氣體 且/或在隨意處理以消除其中所含之氯化產 後,隨意再循環至步驟a ) •,及 i)所得之1,2-二氯乙烷進行熱解而產生VC。 U·—種製造聚氯乙烯之方法,其中·· a )乙烷流進行催化氧化脫氫反應,產生含有乙 未轉化之乙垸、水及次要組份之氣體混合物; 器所 氯乙 t 富含 意含 後進 \ F3 ,此 於離 所得 物流 1,2- 成之 取出 )至 之後 物之 烯、 -47- 200827325 b)該氣體混合物隨意經洗滌及乾燥,而產生乾燥氣 體混合物; C )在隨意之附加純化步驟之後’該包含氯化反應器 R2所衍生之產物流而於步驟e )分離的該乾燥氣 體混合物進行吸收A,其係將該氣體混合物分離 成富含較乙烯輕之化合物而含一些乙烯的離份 (離份A )及離份F1 ; U d )離份A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1,於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A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且所得 之1,2-二氯乙烷自該氯化反應器R1所衍生之產物 流分離; e )離份F 1進行解吸D 1,其將離份F 1分離成已除去 較乙烯輕之化合物的乙烯離份(離份C )及離份 F2,該離份C輸送至氯化反應器R2,此反應器所 衍生之產物流在隨意萃取出所形成之1,2-二氯乙 # 烷之後添加於進行步驟c)之乾燥氣體混合物; f) 離份F2進行解吸D2,其係將離份F2分離成富含 乙烯之離份(離份B )及離份F3,此離份隨意含 有該氯化反應器R2所形成而若未先萃取則隨後進 行萃取之1,2-二氯乙烷,在隨意進行降低離份F3 中較乙烷重之化合物之濃度的附加處理之後,此 離份再循環至吸收A ; g) 離份B輸送至氧氯化反應器,在此處將存在於離 份B中之大部分乙烯轉化成1,2-二氯乙烷,所得 -48- 200827325 之1,2-二氯乙烷自氧氯化反應器所 分離且隨意添加於該氯化反應器R1 二氯乙院且隨意添加於氯化反應器 1,2-二氯乙烷者中; h )該氧氯化反應器所衍生之產物流 1,2 -二氯乙烷,且隨意含有先前導 g )中之一者的附加乙烷流)在隨意 且/或在隨意處理以消除其中所含 後,隨意再循環至步驟a ); i)所得之1,2 -二氯乙烷進行熱解而產生 j )該VC聚合以產生PVC。 衍生之產物流 所形成之1,2 -R2所形成之 (已經萃取出 入步驟b )至 排除氣體之後 之氯化產物之 VC ;及 -49-
TW096123083A 2006-06-26 2007-06-26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dichloroethane TW20082732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605718A FR2902787B1 (fr) 2006-06-26 2006-06-26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1,2-dichloroetha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7325A true TW200827325A (en) 2008-07-01

Family

ID=37964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3083A TW200827325A (en) 2006-06-26 2007-06-26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dichloroethane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8119745B2 (zh)
EP (1) EP2043978A1 (zh)
JP (1) JP2009541422A (zh)
KR (1) KR20090023500A (zh)
CN (1) CN101500972B (zh)
AR (1) AR061630A1 (zh)
AU (1) AU2007263766B2 (zh)
BR (1) BRPI0714169A2 (zh)
CA (1) CA2655123C (zh)
EA (1) EA015307B1 (zh)
FR (1) FR2902787B1 (zh)
MX (1) MX2009000181A (zh)
MY (1) MY146963A (zh)
NO (1) NO20085236L (zh)
TW (1) TW200827325A (zh)
UA (1) UA96299C2 (zh)
WO (1) WO20080006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525379A (ja) * 2004-12-23 2008-07-17 ソルヴェイ(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1,2−ジクロロエタンの製造方法
FR2902784B1 (fr) 2006-06-23 2008-09-05 Solvay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1,2-dichloroethane
FR2902785B1 (fr) 2006-06-26 2008-08-08 Solvay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1,2-dichloroethane
FR2902786B1 (fr) 2006-06-26 2008-08-29 Solvay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1,2-dichloroethane
EP2096095A1 (en) 2008-02-28 2009-09-02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JP2011513270A (ja) * 2008-02-28 2011-04-28 ソルベイ(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少なくとも1つのエチレン誘導体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EP2130815A1 (en) 2008-06-03 2009-12-0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EP2130811A1 (en) 2008-06-03 2009-12-0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ow-concentration ethylene for chemical use
EP2130813A1 (en) 2008-06-03 2009-12-0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EP2130810A1 (en) 2008-06-03 2009-12-0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dichloroethane and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different from 1,2-dichloroethane
EP2130814A1 (en) 2008-06-03 2009-12-0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EA201290428A1 (ru) 2009-12-03 2013-01-30 Солвей Са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ного производ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этилена
MX2012006124A (es) 2009-12-03 2012-06-19 Solvay Proces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por lo menos un compuesto derivado de etileno.
WO2013026720A1 (en) 2011-08-25 2013-02-28 Solvay Sa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 - dichloroethane (dce)
EP2606963A1 (en) 2011-12-20 2013-06-26 Solvay Sa Catalyst, process for catalyst manufacture and process for catalytic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EP2606964A1 (en) 2011-12-20 2013-06-26 Solvay Sa Catalyst, process for catalyst manufacture and process for catalytic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EP2606965A1 (en) 2011-12-20 2013-06-26 Solvay Sa Catalyst, process for catalyst manufacture and process for catalytic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WO2014048864A2 (en) 2012-09-28 2014-04-03 Solvay Sa Process for producing liquefied impure ethylene
EP2772475A1 (en) 2013-03-01 2014-09-03 Solvay SA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crude alkane and/or alkene oxidation product
CN105837395A (zh) * 2015-01-13 2016-08-10 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乙烯冷能在乙烯平衡氧氯化法制备vcm的利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901398A (zh) 1969-01-29 1969-11-25
US4250346A (en) * 1980-04-14 1981-02-10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Low temperature oxydehydrogenation of ethane to ethylene
FR2600643B1 (fr) 1986-06-27 1988-09-23 Solvay Procede d'oxychloration de l'ethylene et compositions catalytiques pour l'oxychloration
ATE111771T1 (de) 1991-01-11 1994-10-15 Solvay Oxychlorierung katalytischer zusammensetzung und verfahren für die oxychlorierung von ethylen unter verwendung dieser zusammensetzung.
US6803342B1 (en) 1993-12-08 2004-10-12 Solvay (Societe Anonyme) Catalytic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the oxychlorination of ethylene using such a composition
BE1007818A3 (fr) 1993-12-08 1995-10-31 Solvay Composition catalytique et procede d'oxychloration de l'ethylene utilisant une telle composition.
BE1013616A3 (fr) * 1998-10-30 2002-05-07 Solvay Chloration d'ethylene obtenu par cracking d'hydrocarbures.
WO2000048971A1 (en) * 1999-02-22 2000-08-24 Symyx Technologies, In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ickel and their use as catalyst in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alkanes
HUP0204200A3 (en) * 1999-11-22 2003-11-28 Dow Chemical Co Process for vinyl chloride manufacture from ethane and ethylene with immediate hcl recovery from reactor effluent
DE10159615A1 (de) * 2001-12-05 2003-06-12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2-Dichlorethan
AR052833A1 (es) 2004-12-23 2007-04-04 Solvay Proceso de eleboracion de 1,2- dicloroetano
WO2006067188A1 (en) 2004-12-23 2006-06-2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dichloroethane
JP2008525377A (ja) 2004-12-23 2008-07-17 ソルヴェイ(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1,2−ジクロロエタンの製造方法
JP2008525379A (ja) 2004-12-23 2008-07-17 ソルヴェイ(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1,2−ジクロロエタンの製造方法
FR2902784B1 (fr) 2006-06-23 2008-09-05 Solvay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1,2-dichloroethane
FR2902786B1 (fr) 2006-06-26 2008-08-29 Solvay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1,2-dichloroethane
FR2902785B1 (fr) 2006-06-26 2008-08-08 Solvay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1,2-dichloroethane
FR2913421B1 (fr) 2007-03-07 2009-05-15 Solvay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dichloropropanol.
JP2011513270A (ja) 2008-02-28 2011-04-28 ソルベイ(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少なくとも1つのエチレン誘導体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EP2130810A1 (en) 2008-06-03 2009-12-0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dichloroethane and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different from 1,2-dichloroethane
EP2130811A1 (en) 2008-06-03 2009-12-0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ow-concentration ethylene for chemical use
EP2130813A1 (en) 2008-06-03 2009-12-0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EP2130814A1 (en) 2008-06-03 2009-12-09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00972A (zh) 2009-08-05
MY146963A (en) 2012-10-15
AU2007263766A1 (en) 2008-01-03
EA015307B1 (ru) 2011-06-30
US8119745B2 (en) 2012-02-21
MX2009000181A (es) 2009-01-23
EP2043978A1 (en) 2009-04-08
FR2902787B1 (fr) 2008-09-05
JP2009541422A (ja) 2009-11-26
CA2655123C (en) 2014-10-07
BRPI0714169A2 (pt) 2012-12-25
WO2008000693A1 (en) 2008-01-03
FR2902787A1 (fr) 2007-12-28
AU2007263766B2 (en) 2012-03-29
US20090203854A1 (en) 2009-08-13
CA2655123A1 (en) 2008-01-03
CN101500972B (zh) 2013-03-27
KR20090023500A (ko) 2009-03-04
UA96299C2 (ru) 2011-10-25
NO20085236L (no) 2009-02-27
AR061630A1 (es) 2008-09-10
EA200970054A1 (ru) 2009-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27325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dichloroethane
TWI394737B (zh) 1,2-二氯乙烷之製法
US8071827B2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1,2-dichloroethane
JP2008525376A (ja) 1,2−ジクロロエタンの製造方法
TW201004900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TW201012778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TW201139333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t least one eth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