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22926A -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treatment of philadelphia-positive leukemia with Abl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treatment of philadelphia-positive leukemia with Abl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22926A
TW200822926A TW096135633A TW96135633A TW200822926A TW 200822926 A TW200822926 A TW 200822926A TW 096135633 A TW096135633 A TW 096135633A TW 96135633 A TW96135633 A TW 96135633A TW 200822926 A TW200822926 A TW 2008229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tinib
patient
cmin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leukemi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5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98251B (zh
Inventor
Insa Gathmann
Francois-Xavier Mahon
Mathieu Molimard
Stephane Picard
Yanfe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Novarti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09288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0822926(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rtis Ag filed Critical Novartis Ag
Publication of TW200822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2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8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82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06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not condensed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52Predicting or monitoring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e.g. for selection of therapy based on assay results in personalised medicine; Progn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Description

20082292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人類* μ者群體中治療費城陽性白血 病(ρΗ+白血病)之方法。在一 特疋恶樣中,本發明係關於 一種在人類患者群體中治療 厥r又性月髓性白血病(CML)之方 法0 【先前技術】 在CML中’造血幹細胞3- r*
MHSC)中經相反平衡的染色體易 位可產生BCR.ABL雜交基因。後者可編碼瘤原性μ· 融合蛋白。儘官ABL可編碼一經緊密調節的蛋白酪胺酸激 酶,其在調節細胞增殖、黏著及細胞社中起主要作用, 但該BCR-ABL融合基因可編碼—構成型活化激酶,該激酶 可轉變HSC以產生-顯示脫調節的克隆樣增生、減小的黏 附至月知間貝之此力、及減小的對誘變刺激物之細胞〉周亡 響應的表型,此可使其進行性地蓄積更多惡性轉變。所得 粒細胞不能發育為成熟淋巴細胞,並釋放至循環系統中, 導致成熟細胞缺乏及增強的感染敏感性。已有人對Bcp
Abl之ATP競爭性抑制劑進行了闡述,其可防止該激酶激 活促有絲分裂的及抗細胞凋亡的途徑(例如p_3激酶及 STAT5),導致BCR-ABL表型細胞死亡並藉此提供一有效 的抑制CML之療法。 在2001年5月’ N-{ 5-[4-(4-甲基辰嗪基_甲基)_苯甲醯胺 基]-2-甲基苯基}-4-(3-吼咬基)-2-嘧唆-胺之甲續酸鹽(甲石黃 酸伊馬替尼(Imatinib),STI571,Glivec®)經FDA核可用於 124784.doc 200822926 在不能自IFN-α療法獲益之患者中治療CML。在2000年六 月,首批CML患者參加了干擾素與STI571之國際隨機分組 研究(IRIS)。此大型的3期臨床試驗在規模及範圍方面皆係 唯一的。IRIS研究者召集了超過16個國家的1000名患者, 以在Glivec與干擾素α之間實施面對面地直接比較(8.0· O’Brien,F. Guilhot, R.A. Larson等人,Ν. Engl. J. Med. 2003,348: 994-1004)。對於新診斷患有慢性期CML(CML-CP)之患者,400毫克/曰之劑量的伊馬替尼(Imatinib)已顯 示出對IFN+Ara-C較好效力。近期,五年IRIS跟蹤數據顯 示一在接受了首線伊馬替尼之患者中87%的完全細胞遺傳 學反應(CCR)之估計累積率及及一 89%之總存活率(以 Druker BJ、Guilhot F、O’Brien SG等人為代表的 IRIS研究 者,Five-Year Follow-up of Imatinib 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Phase Shows Sustained Responses and High Overall Survival. New Eng J Med 2006; 35 5:2408-17)。特別地,在治療開始之18個月内 達到了 CCR及主要分子反應(MMR)之患者在60個月時皆未 發展至加速或損害階段。 人們對於在慢性CML之治療中對甲磺酸伊馬替尼之易變 的反應仍未完全理解。先前研究著眼於對伊馬替尼之抗性 的細胞機制。儘管藥代動力學監測係廣泛應用於不同的醫 療專業(例如神經病學、心臟病學、及精神病學)中,其很 少應用於臨床腫瘤學實踐中。在接受曱磺酸伊馬替尼治療 之CML患者中進行的藥代動力學研究顯示,伊馬替尼之血 124784.doc 200822926 漿谷底(trough)濃度與曱磺酸伊馬替尼劑量相關,然而體 重及體表卻不很重要。Peng等人測定了伊馬替尼之血漿谷 • 底濃度並依照血漿濃度參數對伊馬替尼用藥法進行了調整 (Peng B·,Hayes M·,Resta,D·等人,j· Clin. 〇nc〇1 2〇〇4, 22,93 5-942)。Mahon 等人(Blood· 106(11,第 1部分)2〇〇5 年11月16日· 565A)測定了支持該治療用藥法之伊馬替尼血 漿濃度。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在接受Bcr-AM路胺酸激酶抑制 WJ、;口療的人類CML·患者中最小化或避免耐受性問題、效力 缺乏及復發風險之方法。基於對在波爾多(B〇rdeaux)大學 實施的研究及IRIS研究數據(在新診斷患有慢性期 CML(CML-CP)之患者中使藥代動力學數據與細胞遺傳學 及分子反應相關之數據)進行分析,現在令人驚奇地發 現,使用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之CML治療可藉由以 一種在各單個患者中達成特定最小血漿谷底濃度(Cmin)之 方式調整施加給個體患者之Bcr_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之 Μ里而進行最佳化。由於當向各患者投與相同劑量之Bcr_ 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後cmin值具有高患者相互差異性(如 在IRIS研究中所觀察),需要針對每個患者進行個體調 整。本發明首次提供基於Cmin閾值(threshold)下限的針對 單個CML患者之個體化治療時間表,其中該閾值下限據顯 示與增大的存活機會相關聯。 CML屬於Ph+白血病之群組。本文所述利用患者群 124784.doc 200822926 體獲得的結果可直接轉移至整個Ph+白血病群組。其原因 係Ph+白血病之特性化特徵係存在可產生Bcr-Abl融合蛋白 之費城染色體。後面蛋白係所有Bcr-Abl抑制劑之靶標。 本文所用縮寫nPh+ALL"表示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 母細胞性白血病。 本文所用術語’’主要分子反應(MMR)”指一 BCR-ABL轉錄 物之3 log減少,其係較佳經12個月治療(例如12個月甲磺 酸伊馬替尼治療)後利用實時定量的反轉錄酶聚合酶鏈反 應自外周血進行定量。 本文所用術語’’完全細胞遺傳性反應(CCR)”指於骨髓抽 出物的至少20或25個處於細胞分裂中期之細胞中有〇%為 費城染色體陽性中期(Colombat M,Fort MP,Chollet C等 人,Molecular remission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with sustained complete cytogenetic remission after imatinib mesylate treatment. Haematologica 2006; 91:162-8.) 〇 本文所用術語”治療方法n亦係關於一種用於預防本文所 提及之疾病的方法,即預防性地向健康患者投與一種含有 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之醫藥組合物以防止發生本文 所提及之疾病。 本文所用術語”調整該劑量”及”對…之劑量進行調整,,較 佳表示增加或減小所提及之劑量。在本發明之廣泛含義 中,術語”調整該劑量,,及,,對…之劑量進行調整"涵蓋其中 該劑量保持不變之情況。 124784.doc -10- 200822926 本文所用術語”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係指顯示抑制 來自經轉染細胞之溶解產物的c-Abl或Bcr-Abl之有機化合 物,其於活體外激酶分析中具有低於0.1 μΜ之IC50值,其 中^,舌體外激酶分析係在由B.J. Druker等人於Nat.
Med.( 1996年’ 2,56 1-566)中所闡述之分析中的免疫沉殿 物上實施。 因此,在一個較廣泛意義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治療人 n 類患者群體中Ph+白血病(例如CML或Ph+ALL)之方法,該 ' 1 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Ο)向患有Ph+白血病之人類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Bcr一 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自該等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c) 測定Bcr-ΑΜ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代謝物之血漿谷 底》辰度(Cmin)以及MMR率, (d) 藉由例如受試者操作特徵(R〇c)曲線分析法評估血漿 (J 奋底/辰度對於MMR的辨別潛力及鑑定最佳靈敏度及 特異性之Cmin閾值,及 (e) 以一種在各單個患者中達成之Cmin等於或高於步驟 (d)中所獲得的Cmin閾值之方式調整施用於該患者群 體之個體患者及視情況將來患Ph+白血病之患者的 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睡 劑量。 ^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治療人類患者群體中 CML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24784.doc 200822926 0)向有需要之人類CML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Bcr-Abl 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自該等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c) 測定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代謝物之cmin以 及MMR率, (d) 藉由例如R〇C曲線分析法評估血漿谷底濃度對於 MMR的辨別潛力及鑑定最佳靈敏度及特異性之Cmin 閾值,及 (e) 以一種在各單個患者中達成之Cmin等於或高於步驟 (d)中所獲得的Cmin閾值之方式調整施用於該患者群 體之個體患者及視情況將來CML患者的Bcr-AM酪胺 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劑量。 藉由上文所述方法,發現Bcr_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伊 馬替尼之Cmin閾值應為約800奈克/毫升、更佳約1〇〇〇奈 克/毫升。在個體患者中血漿濃度之上限對應於濃度剛好 低於產生劑量限制毒性(DLT)之血液濃度。通常,觀察到 的上限範圍為約3500奈克/毫升,有時約3〇〇〇奈克/毫升。 因此,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治療人類患者 中Ph+白血病(尤其CML或Ph+ALL)之方法,該方法包:以 下步驟: (a) 向該患有Ph+白血病之人類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伊 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例如口服4〇〇毫克或 8〇〇毫克之每曰劑量的伊馬替尼單曱磺酸鹽, (b) 在例如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自該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 124784.doc 200822926 樣, (C)測定伊馬替尼之Cmin,及 (句以在該患者中達成至少800奈克/毫升、尤其介於約 800及約3500奈克/毫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較佳介 於1000及約3〇〇〇奈克/毫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的方 式調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在車乂廣泛思義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人類患者中 白血病(尤其CML或Ph+ALL)之方法,其中以一種在該患者 中保持至少800奈克/毫升、尤其介於約8〇〇及約35〇〇奈克/ 耄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較佳介於1〇〇〇及約3〇〇〇奈克/ 毫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之方式調整該伊馬替尼或其醫藥 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治療人類患者群體中 CML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 向該有需要之人類CML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伊馬替 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在例如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尤其最初3個月内、更 尤其最初30天内自該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c) 測定伊馬替尼之血漿谷底濃度(Cmin),及 (d) 以在該患者中達成至少8〇〇奈克/毫升、尤其介於約 800及約3500奈克/毫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的方式調 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在後面方法中,較佳以在該患者中達成介於約1〇〇〇與約 3〇〇〇奈克/毫升之間之伊馬替尼Cmin、更佳係約1〇〇〇奈克/ 124784.doc •13- 200822926 毫升之Cmin的方式對伊馬替尼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進行調節。 伊馬替尼經由細胞色素P450系統進行代謝,CYP3A4係 負責伊馬替尼代謝之主要同工酶,然而CYP1A2、 CYP2D6、CYP2C9、及CYP2C19亦在較小程度上有幫助。 在血液中觀察到了一種主要代謝產物,即N-{5-[4-(哌嗪 基-甲基)-苯甲醯胺基]-2-甲基苯基}-4-(3-啦啶基)-2-嘧啶-胺(CGP74588),其具有與伊馬替尼相似的生物活性,並相 當於患者中約20%的母體藥物血漿濃度。由於CYP酵素活 性具固有差異性(Wilkinson GR,J Pharmacokinet Biopharm. 1996; 24:475-90.),在CML患者中於伊馬替尼暴露中已經 報告了高個體間差異性(Peng BM Hayes M,Resta D等人, J Clin Oncol· 2004; 22:935-42)。已經顯示,抑制或誘導 CYP3A4同功酶之藥物可影響伊馬替尼藥代動力學(Bolton AE,Peng B,Hubert Μ等人,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04; 53:102-106; Dutreix C,Peng B,Mehring G 等人,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04; 54:290-294; Smith PF, Bullock JM,Booker BM等人,Pharmacother· 2004; 24(11): 1508-1514; Frye RF5 Fitzgerald SM, Lagattuta TF, Hruska MW,Egorin MJ. Clin Pharmacol Thr. 2004; 76:323-329)。 因此,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人類患者 中CML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向該有需要之人類CML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伊馬替尼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124784.doc -14- 200822926 (b)在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尤其最初3個月内、更尤其最 初3 0天内自該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⑷測定Ν·{5-[4·(派唤基_甲基)_苯甲醯胺基]_2_甲基苯基} _ 4-(3-吡啶基)_2_ 嘧啶-胺((::<31>74588)之〇1^11值,及 (d)以在該患者中達成至少150、尤其介於約150及約800奈 克/毫升之間之Ν-{5-[4·(哌嗪基-甲基)_苯甲醯胺基]·孓甲 基苯基}-4-(3-吡啶基)_2·嘧啶_胺的Cmin值的方式調整伊馬 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在後一方法中’以在該患者中達成介於約250及約7〇〇奈 克/毫升之間的N-{5-[4-(哌嗪基-甲基)-苯甲醯胺基]_2_甲基 苯基}-4-(3-吡啶基)-2-嘧啶·胺之Cmin的方式調整伊馬替尼 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此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Bcr_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 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於製造用於治療Ph+白血病之藥物之 用途,其中 ⑷向患有Ph+白血病之人類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Bcr-Abl赂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自該等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c) 測定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代謝物之血衆谷底 濃度(Cmin)以及MMR率, (d) 評估血漿谷底濃度對於MMR的辨別潛力及鑑定最佳靈 敏度及特異性之Cmin閾值,及 (e) 以一種在各單個患者中達成之Cmin等於或高於步驟(d) 中所獲得的Cmin閾值之方式調整施用於該患者群體之個體 124784.doc -15- 200822926 Α者及視h况將來患Ph+白企病之患者的Bcr_Abi路胺酸激 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劑量。該ph+白血病較 佳為CML或Ph+ALL。在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尤其在最 初3個月内、特別在最初3〇天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此外,本發明係關於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於 製造用於治療Ph+白血病之藥物之用途,其中
ί) ⑷向該患有Ph+白血病之人類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伊馬 替: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例如口服4〇〇毫克或_毫克 之每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磺酸鹽, (b)在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甘具、1 α 月円尤其最初3個月内、例如最初 3 0天内自该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C)測定伊馬替尼之血漿谷底濃度(Cmin),及 ⑷以㈣患者中達成至少約_、尤其介於約刚及約测 不克/毫升間之伊馬替尼、特別介於約及約3000間之 伊馬替尼之Cmin的方式調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 鹽之劑量。該Ph+白血病為費城染色體ph+A CML。 a 平乂 1 主 在另一態樣巾,本發日㈣關於伊騎尼或其醫藥 受之鹽於製造用於治療Ph+白血病之藥物之用途,复中 ⑷向該患有PhW蚊人㈣者投與敎^量之 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 … — 按又之鹽,例如口服4〇〇毫克或8〇〇 之母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磺酸鹽, (b)在治療之最初I]個月内、、 30天内自該患者採隼$丨 U初3個月内、例如最初 曰必〜有彳木集至少一份血樣, 124784.doc •16-
Ο 200822926 (c) 測疋Ν-{5-[4-(哌嗪基_甲基苯甲醯胺基]_2_甲基苯基}_ 4-(3-吡啶基)-2-嘧啶-胺之血漿谷底濃度(Cmin),及 (d) 以在該患者中達成至少約15〇奈克/毫升、尤其介於約 150及約800奈克/耄升之間、較佳介於約25〇及約奈克/ 宅升之間之ν-{5·[4_(旅嗓基·甲基)_苯甲醯胺基]_2_甲基苯 基} -4-(3-吡啶基)_2_嘧啶_胺之Cmin的方式調整伊馬替尼或 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在本文步驟(a)中所述之預定固 定量代表治療有效量。 貝穿本發明,較佳地,(例如)以介於約2〇〇及約8⑻毫克 之間之口服曰劑1、較佳以約4⑻毫克之日劑量在步驟(&) 中使用伊馬替尼之單甲石黃酸鹽。 本文所述方法對於具有中間Sokal評分(ISS)之CML患者 尤其有益。測定ISS之方法為業内熟練技術人員所瞭解。 本發明另一重要態樣係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輯 (尤其甲磺酸伊馬替尼)於製造用於治療Ph+白血病之藥物 中之用途,其中以在該患者中保持至少800奈克/毫升、例 如約1〇〇〇奈克/毫升之伊馬替尼Cmin的方式對該醫藥上。 接受之鹽之劑量進行調整。 【實施方式】 可用 化合物 於本發明之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係(例
如)式I 124784.doc -17- 200822926
. 其中 : 1為4-吡嗪基;1-甲基-1H-吡咯基;胺基-或胺基-低碳 、 數烷基-取代的苯基,其中該胺基在每一情況下係游離 的、烷基化的或醯化的;於五員環碳原子處鍵結之1H-吲 ^ 哚基或1H-咪唑基;或於環碳原子處鍵結且在氮原子處未 經取代或由氧取代之未經取代的或經低碳數烷基取代的吡 啶基; R2及R3各獨立為其他氫或低碳數烷基; 基團R4、R5、R6、R7及R8中之一或兩個各係硝基、經氣 取代之低碳數烷氧基或式II之基團 -N(R9).C(=X).(Y)n.R1〇 (11), 其中 CJ R9為氫或低碳數烷基, X為氧代、硫代、亞胺基、N_低碳數烷基_亞胺基、羥亞 • 胺基或〇-低碳數烷基-羥亞胺基, γ為氧或基團NH, η為0或1且 係具有至少5個碳原子之脂肪族基團、或芳香族的、 芳a麵月曰肪知的、王衣脂族的、環脂族-脂肪族#、雜環的 或雜環-脂肪族的基團, 124784.doc 200822926 且剩餘基團I、Rs、R0、化7及各獨立為其他氫;未經 取代的或經游離的或烷基化的胺基、哌嗪基、六氫吡啶 • 基、吡咯啶基或經嗎啉基取代的低碳數烷基;或低碳數烷 • 醯基,二氟曱基;游離的、醚化的或酯化的羥基;游離 的、烷基化的或醯化的胺基;或游離的或酯化的羧基, 或此具有至少一成鹽基團之化合物之鹽。 在美國專利申請案第5,521,184中、具體而言在其化合物 〇 請求項及操作實例之最終產物中一般性地且明確地揭示了 , 式1化合物,特此將其標的物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申請案 中。在式I化合物之上文定義中,該等基團及符號具有美 國專利第5,521,184號中所提供之含義。較佳地,式〗化合 物為4-(4-甲基哌嗪_:[_基甲基)_N_[4_甲基吡啶基) 嘧啶基胺基)苯基]-苯甲醯胺(伊馬替尼)。伊馬替尼亦可 根據W〇〇3/〇66613中所揭示方法進行製備。 就本發明而s,伊馬替尼較佳以其單甲磺酸鹽形式施 ϋ 用。伊馬替尼單甲磺酸鹽亦可根據美國專利第0,894,051號 中之方法進行製備,特此將其標的物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 文中。同樣包括相應的多晶形體,例如晶體變體,該專利 : 中對其進行了揭示。 : 在上文所述之步驟(幻中,具體而言,一介於約200及約 8〇〇毫克之間、例如400毫克之伊馬替尼單甲磺酸鹽係經口 投與。伊馬替尼單甲磺酸鹽可呈美國專利第5,521,184號、 第 ό,894,〇51號、第 2005-0267125 號或 W02006/121941 中所 闡述劑型投藥。 124784.doc -19- 200822926 可用於本發明之其他適宜的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揭示於美國專利第2006-0142577號、W02004/005281、 WO2005/123719、W02006/034833及 W02000/62778 中 〇 後 面專利申請案揭示Dasatanib(BMS 354825)。在本發明一實 施例中,Das at anib係用作本文所述方法中之Bcr-Abl酷胺 酸激酶抑制劑。 在本文所述方法之步驟(b)中所需自CML患者採集一血 樣可藉由業内當前標準方法實施。用於測定伊馬替尼及N-{5-[4-(哌嗪基-甲基)-苯甲醯胺基]-2-甲基苯基}-4-(3-吼啶 基)-2-嘧啶-胺之血漿谷底濃度Cmin之適宜方法由R. Bakhtiar R 等人闡述於 J 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 2002 Mar 5;768(2):325-40 中。 實例 以下實例係說明性的,但並非對本文所揭示之本發明範 圍加以限制。該等實例僅欲推薦實踐本發明之方法。在各 實例中所用由醫藥組合物之重量百分比表示的成份數量於 下文中給出。 實例1_波爾多研究之研究設計、統計學分析及結果 患者 此研究中所包括之患者係處於慢性期或加速期CML中。 在Bordeaux醫院中心之血液及血液病科(CHU de Bordeaux) 中及在Institut Bergoni0(地區癌症中心)中對其進行跟蹤觀 察。對所有患者實施至少12個月的口服標準劑量甲磺酸伊 馬替尼(即對於慢性期CML患者或加速期CML患者分別每 124784.doc -20- 200822926 日一次400毫克或600毫克)治療。在研究人群中,介於 2004年6月及2_年3狀間實施血樣採集,以便對介於伊 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與對治療之反應之間的聯繫進行測 試。淘汰標準係:不到-年之前起始甲磺酸伊馬替尼療 法、甲續酸伊馬替尼療法之前或期間之急性轉化期、所實 施血液採集超出谷底濃度時間範圍、對治療之依從性差、 確定在Bcr-Abl之激酶結構域中存在基因突變。 對療法之反應的量化 利用習用的骨髓細胞分裂中期之細胞遺傳學分析法評定 對甲磺酸伊馬替尼療法之細胞遺傳學反應。細胞遺傳學應 答細胞定義為具有CCR,即在骨髓抽出物中至少25個處於 分裂中期之細胞中有0%處於費城染色體陽性的分裂中期 (C〇1〇mbat M,Fort MP,Ch〇Uet c 等人,Ha_t〇i〇gica 2〇〇6;91:162-8.)。利用實時^量的反轉錄酶聚合酶鍵反應 分析法來評定BCR-ABL轉錄物水平並對分子反應進行量化 (Colombat M,Fort MP,Ch〇lletC等人,參見上文)。簡言 之,採集經EDTA抗凝的外周血來實施RNA萃取,隨後實 施實時定量反㈣酶聚合_反應。㈣標衫法自患者 外周血細胞萃取出全根據近期經提議用於結果調 和之建議對BCR-ABL轉錄物實施量化(Hughes τρ,
Deimnger M, Hochhaus A等人,Blood 2006;108:28-37.)。 因此,利用ABL基因作為基因對照給出結果並將其表示為 BCR-ABL/ABL之百分比。藉由在4〇名慢性期cML患者中 於任何治療前自所採集血液量測BCR_ABL/ABL2比率計 124784.doc •21- 200822926 算出標準化基線。對於每個試樣,利用該基線來評價及評 定BCR-ABL轉錄物減小。將MMR定義為經12個月之甲磺 酸伊馬替尼療法後至少3 log之BCR-ABL轉錄程度之減小 (Hughes TP,Kaeda J,Branford S 等人,International Randomised Study of Interferon versus STI571 (IRIS) Study ^ Group. N Engl J Med 2003;349:1423-32·)。 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之量化 在介於最後投藥後21與27小時之間之穩態時採集用於伊 〇 馬替尼血漿定量之血樣。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係使用與 電喷離子化串列質譜結合的高效液相層析法進行測定 (Titier K,Picard S,Ducint D等人,Ther Drug Monit 2005; 27:634-40. [Erratum, Ther Drug Monit 2005;27:810.]) ° 甲 磺酸伊馬替尼之純參照試樣及其内標(伊馬替尼-D8)係由 Novartis友好捐助(Rueil-Malmaison, France)。自 200微升血 漿實施由液液萃取步驟組成之試樣製備過程。然後,將5 〇 微升萃取液注射至層析系統上。高效液相層析法單元由
Masslynx® software 捐贈的 Alliance® 2690 分離模組 (Waters,Milford,MA,USA)組成。在反相柱(X-Terra® RP18,[100x2.1毫米,5微米],Waters)上用梯度乙腈甲酸 _ 鹽緩衝液對伊馬替尼及伊馬替尼-D8實施分離。合計運行 時間分析係以〇·3毫升每分鐘之流率進行6分鐘。使用串列 質譜(QuattroMicro®,Watters,Milford MA,USA)利用陽離 子模式下的電喷離子化介面實施伊馬替尼定量。對於伊馬 124784.doc -22- 200822926 替尼及其内標將錐體電壓設定為40伏,對於該兩種化合物 將碰撞能設定為30電子伏。在多反應監測轉變中對伊馬替 尼及伊馬替尼-D8實施檢測。為定量化伊馬替尼,相對於 m/z 502.2 394.1反應(内標)量測對應於m/z 494.2 394.1反應(伊馬替尼)之峰面積。藉由第二特定多重反應監 測轉變對伊馬替尼鑒定加以證實:m/z 494.2 — 217.2。 統計分析
ϋ 關於數量變數,當適宜時利用Student檢驗法或魏克森 (Wilcoxon)等級檢驗法對介於兩群組之間的平均數實施比 較。當存在兩個以上群組時,使用變量分析法或克-瓦二 氏(Kruskal· Wallis)檢驗法。關於數量變數,當適宜時利用 χ2檢驗法或費雪(Fisher)精確檢驗法實施比例比較。在穩態 下,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之差異性係藉由以下參數表 示:平均血漿谷底濃度、標準偏差(SD)、變異係數、中 值、第-及第三四分位數、最大及最小量測的血聚谷底濃 度0 先後對於CCR及MMR’關於其伊馬替尼平均血聚谷底濃 度對應答者群組及未應答患者群組實施比較。對介於 MMR與以下變數之間的可能聯繫進行研究:$量特徵,、 例如年齡及Sokal評分;及定性牯料 .,t 疋性特铽,例如性別、Sokal風 險組、在曱續酸伊馬替尼療法之起始時的加速期咖、甲 續酸伊馬替尼治療開始前干擾素之投與、w酸伊馬替尼 之日劑量水平。對介於BCR_ABL轉錄程度與自甲確酸伊馬 124784.doc -23- 200822926 替尼治療開始之日期至分子分析之日期的階段時間之間的 所有關係進行評價。 利用多變量對數回歸模型(在年齡及性別上經調整)實施 ROC曲線分析,以便評估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對於 之辨別潛力,及鑑定最佳靈敏度及特異性之血漿閾值。將 結果表示為經調整之勝算比(〇dds rati〇); %%信賴區間; 沃爾德(Wald)檢驗之P值。 對於統計檢驗,報告雙側P值(p<〇 〇5表明顯著性)。所有 分析皆利用SAS軟體(9.1版,Cary,NC,USA)實施。 研究所包括的患者 在該研究中考慮使用95名CML患者。因發現處於急性轉 化期而排除一名患者。因不適當的血液採集(即超出了伊 馬替尼谷底濃度測定時限實施的採集)而排除了 24名患 者。因經確認對伊馬替尼療法具有弱依從性而排除了一名 患者·此患者不能發生血液學反應及具有低於丨〇奈克/毫
升之血水’辰度。因在Bcr_Abi之激酶結構域中蓉定出G25〇E 突變而排除了 —名患者。最終,研究包括68名CML患者。 分別每日一次用4〇〇毫克及600毫克伊馬替尼對15名患者及 1 8患者進行治療。 患者中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之差異性 在表1.1中顯示甲磺酸伊馬替尼之各每日給藥方案(毫克 400毫克及600毫克)之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差異。該等 伊馬替尼濃度具有自181至2947奈克/毫升之高可變性,此 124784.doc -24- 200822926 證實了先前所闡述介於受試者間針對給定日劑量之伊馬替 尼血漿谷底濃度之高度差異性(Peng B,Hayes M,Resta D 等人,J Clin Oncol 2004;22:935-42·)。 表1.1患者(n = 68)*間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之差異性。 圍繞平均數之離散度 中值 Q25T Q75J 最小數 最大數 曰劑量水平 平均值 SD§ cv| 400毫克 1058 557 52.6 997 722 1285 181 2947 600毫克 1444 710 49.2 1315 902 1629 603 2922 ζΛ *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之變化參數以奈克/毫升表示並針 對甲磺酸伊馬替尼之各每日給藥方案(400毫克(50名患者) 及600毫克(18名患者))進行報告。該等數據係由該研究之 68名CML患者於穩態下實施的血樣採集分析(利用與電喷-離子化串聯(tandem)質譜偶合的高效液相層析法)產生。 f Q 25係第一個四分位數。 ί Q 75係第三個四分位數。 § SD係標準偏差。 Ο 丨cv係以百分比表示的變異係數。 根據對伊馬替尼反應的患者特徵 在研究所包括的68名CML患者中,經至少一年治療後有 56人達成了 CCR。在具有CCR之患者(56名患者)及不具有 * CCR之患者(12名患者)中,平均(士 SD)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 度分別為1123.3士616.6奈克/毫升及694·2 土5 56.0奈克/毫升 (Ρ = 0·02)。關於分子反應,表1.2中總結了 68名CML患者之 主要特徵,分類為具有MMR或不具有MMR患者。平均伊 124784.doc •25- 200822926 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在具有MMR之群組(1452·1±649·1奈 克/毫升)顯著高於不具有MMR之群組(869.3 土 427.5奈克/毫 升,Ρ<0·001)。甲磺酸伊馬替尼每曰劑量在具有或不具有 MMR之患者之間未發現顯著差異。此外,對伊馬替尼之 MMR與下述特徵不相關:臨床數據(年齡,性別)、在甲石黃 酸伊馬替尼療法開始時的加速期CML、在甲磺酸伊馬替尼 治療前投與干擾素。此外,對治療之MMR在統計學上與 甲磺酸伊馬替尼療法開始與分子分析之間所經過的時間不 相關:在具有及不具有MMR之群組中平均(土SD)值分別為 986.5士427天及966.5±560天(Ρ = 〇·87)。四組患者根據分子 分析之日期比較(利用克-瓦二氏(Krushal_Wallis)檢驗法): 在甲磺酸伊馬替尼治療開始之560天内(16名患者)、在甲續 酸伊馬替尼治療開始後之560與900天之間(18名患者)、在 甲磺酸伊馬替尼治療開始後900與1325天之間(17名患者)、 在甲磺酸伊馬替尼治療開始後超過1325天(17名患者)。該 試驗顯示,BCR-ABL轉錄程度於四個群組之間無顯著差異 (P= 0.48)。因此,在此研究中分子反應率無時間依賴性。 表1.2根據對伊馬替尼療法之分子反應的患者特徵。 ^具有MMR * 具有MMR F值ΐ ----笔目1:數據§_數目數據 定量特點 ' ---- 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丨34 869.3 ±427.5 34 1452.1 ±649.1 <0.001 年齡 34 50.7 ± 13.6 34 51.7 ± 13.7 0.76
Sokal 評分 32 0.9 ±0·4 33 1.0 ±0.4 0.33 124784.doc -26 - 200822926 定性特點 性別 男性 24 女性 10 Sokal風險組 <0.8 15 [0.8-1.2] 12 >1.2 5 加速期CML 否 26 是 8 70.6 29.4 44.1 35,3 14.7 76.5 23.5 7 11 11 24 2 4 5 1·2.3. 4 3 2 6 4 ο· 9· 7 2 09 0. 9 6 0. 在投與伊馬替尼之前投與干 擾素 否 15 是 19 2 6 0. 44.1 55.9 2 2 8· 1 3 6 8 每曰伊馬替尼劑量 400毫克 600毫克 25 9 73.5 26.5 25 5 5 3· 6· 7 2 00 *MMR指主要分子反應(3 1()g bcr-皿轉錄程度之減小)。 將68名CML患者之主要特徵劃分成具有Mmr之自彼等及 不具有MMR之彼等。 (J ί利用針對定ϊ變數之Student檢驗法及針對定量變數之χ2 檢驗法對Ρ值進行評定。 ί數目係患者數。 §數據係定量特點之平均值(土標準偏差)。數據係定性特 • 點之百分比。 I以奈克/ ¾升表示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 主要为子反應之伊馬替尼血浆谷底閾值 濃度-效應ROC曲線分析測試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對 於MMR之辨別潛力(圖丨)。對於後者,r〇c曲線下方的面 124784.doc -27· 200822926 積為0.775 ’其中最佳靈敏度(76 5%)及特異性(7〇 6%)位於 1002奈克伊馬替尼/毫升之血漿閾值處。此1002奈克/毫升 之閾值與MMR之存在顯著相關(經調整之勝算比,7.83 ; 95%信賴區間,2·58至23.76 ; Ρ<0·001)。伊馬替尼血漿谷 底濃度之盒狀圖顯示對於具有MMR之患者(34名患者,中 值=1350.2奈克/毫升)及不具有MMR之彼等(34名患者,中 值=885.5奈克/毫升)圍繞中值之離散度(圖2)。在具有mmr 之群組中’ 34名患者中有26名患者(76·5%)具有超過1〇〇2 奈克/毫升閾值之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且無患者具有 低於493.6奈克/毫升(1微莫耳/升)之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 度’其係最初所闡述的導致活體外BCR-ABL陽性細胞死亡 所需之目標滚度。在不具有MMR之群組中,在34名患者 中有24名患者(70.6%)具有低於1002奈克/毫升閾值之伊馬 替尼血漿谷底濃度,且有7名患者(2〇·6%)具有低於493 6奈 克/毫升之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微莫耳/升)。 實例2_對IRIS研究數據之分析 在此研究中’在治療第一個月後(第29天)於穩態下的伊 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據證明係顯著的針對CML患者長期臨 床反應之預後共變。 伊馬替尼暴露之差異性具有臨床含意。CCR之達成係一 CML中g品床盈處之有效替代及一初始抗白血病功效之適宜 判定標準。達CCR及在CCR患者中達MMR之時間在具有分 組於四分位數中的不同伊馬替尼血漿暴露之患者之間顯著 不同(ρ<0·025)。經過一年達成CCRi患者在一個月後具有 124784.doc -28- 200822926 伊馬替尼之穩態濃度,其高於未達CCR之彼等。在於該研 九期間成了 CCR之患者中總Cmin值在統計學上顯著較高(平 均1009奈克/¾升對812奈克/毫升)。置此,保持伊馬替尼 • 谷底濃度處於或高於1000奈克/毫升可能對於CCR具有重要 性。此結論與在實例1中所發現的約100奈克/毫升之閾值 相一致。 • 在此分析中,在第一及繼後月份期間,我們假定患者堅 #接受伊馬替尼療法。然而,儘管患者提交了此試驗期間 " 之服藥記錄,但此仍係未知變數。儘管堅持接受療法對於 藥代動力學分析之準確性及有效性而言係關鍵決定因素, 但合理的是,假定在此經良好監測的臨床研究中伊馬替尼 及CGP74588之血漿濃度在第29天時處於穩態。參加此研 究之患者係最近經診斷患有危及生命之疾病且處於治療初 期,即一當存在接受日劑量之伊馬替尼(一經相當良好耐 受之藥物)之強烈動機的時間點。對於大多數患者而古在 u 此研究中不太可能存在高程度的未堅持使用伊馬替尼之情 況。在參加伊馬替尼治療組之553名患者中,將近2〇%串 者因臨床原因而具有一至600_800毫克每曰劑量之劑量升 ; 級,至劑量升級之中值時間係22個月(數據未示出)。未堅 -· 持使用伊馬替尼之情況在CML患者中已進行了記錄,且可 能影響了臨床反應及介於臨床反應與PK最小暴露。之間的 相關性。 我們觀察到了介於MMR率與伊馬替尼暴露之間之相關 性。估計MMR率在具有低伊馬替尼濃度之患者中顯著車* 124784.doc -29- 200822926 低;在所有患者中估計僅有25%具有小於647奈克/毫升伊 馬替尼濃度者在1年時達成MMR,然而40%具有較高伊馬 替尼濃度之患者在i年内達成了該反應。經4年後,與8〇% 之處於Q4中之患者(且72%之患者處於四分位數間(IQ)範圍 内)相比較,估計53%處於Qi中之患者達成了 MMR㈠盡管係 低穩態(第29天)伊馬替尼水平)。MMR係長期有效性及存 活率之預兆。缺少MMRi患者具有增大的疾病增進速
U 率。因此’針對具有低伊馬替尼穩態濃度之患者進行早期 劑量調整可改善長期有效性。 μ除CCR及MMR反應率外,伊馬替尼ρκ谷底濃度顯示稱 微與無事件存活率相關,然而未達成統計學顯著性差異。 無事件存活率係一複雜的事件,其可能會與諸如其他治療 之可及性、在治療期後期内之患者内劑量升級等許多不同 因素此淆。然而,具有低伊馬替尼谷底濃度之患者往往具 :-較具有較高伊馬替尼濃度之患者差的咖。如所預 』伊馬替尼暴露係與停藥率相關。與處於中四分位數及 上四刀位數之患者相比較,處於下四分位數中之患者具有 ::率。令人感興趣的a,停藥原因之一係關於不能 7人滿思之療效’其與來自介於臨床反應(CCR或MMR)與 馬替尼W分位數濃度間之相關分析的*現相一致。 :報告闡述伊馬替尼在穩態下之濃度。對於主要活性代 對 74588觀察到了類似結果。然而,考慮該代謝物
之旦::尼暴露相對較小之影響(2〇%),纟漿中母體藥物 表生物活性之主要活性組份。若(例如)藉由CYP 124784.doc -30- 200822926 誘導物或抑制劑改變了伊馬替尼之代謝物,則可能需要對 伊馬替尼及代謝物兩者皆進行量測。 • 總之,用標準400毫克劑量經首月治療後所量測的伊馬 . 替尼穩態血漿暴露與長期細胞遺傳學反應及分子反應相關 聯。考慮到該暴露之大的個體間差異性,包括年齡、性 別、及體形大小在内之患者統計情況對於伊馬替尼血漿暴 露具有極微小的影響。在慢性期CML·患者中保持血漿谷底 濃度處於或高於約1000奈克/毫升之平均群體濃度可能對 、 於CCR及MMR反應、無事件存活率、及令人滿意的治療效 果具有重要思義。任何可能影響伊馬替尼暴露之因素(例 如藥物吸收、代謝、及指定藥物間之相互作用)皆可能藉 以影響達成最大治療盈處之能力。關於治療期間伊馬替尼 血液暴露之信息具有擔當一有價值工具之可能性並有益於 先期性確效。 方法 Q 將该分析中所包括之患者列入IRIS試驗,並隨機對其指 定以400耄克/天用伊馬替尼開始治療。該研究設計及隨機 使用伊馬替尼之全部553名患者的特徵(包括年齡、性別、 體重、體表面積)以及結論以前已有闡述(〇,Brien SG, : Guilh〇t F,Larson RA等人,N Eng J Med· 2〇〇3;348:994_ 1004·)。 在該研究群體中CCR之比率(定義為在至少2〇個經檢測 細胞中有〇% Ph+分裂中期細胞)及在先前達成了 CCR之受 試者中之主要分子反應(MMR,定義為& 3丨% bcr· 124784.doc -31- 200822926 ABL/BCR比率自一標準化基線之減小)以前已有報告 (O’Brien SG,Guilhot F,Larson RA 等人,參見上文)。 此實例集中關注彼等具有可用PK量測之35 1名患者。對 無事件存活率(EFS)實施長達5年之評價,並自參加該臨床 試驗起對其進行量測直至發生任一下述事件:因任何原因 之死亡、失去MMR、失去完全血液學反應、或進展至加 速期或發作期。對活著的患者實施存活最終隨訪之檢查。 對CCR實施長達5年的評價。在治療起始後僅對MMR之達 成實施了 24個月的分析,此乃因在該時間點之後僅得到有 限數據。關於交換至其他治療組、不良事件、不滿意之療 效、及其他原因(包括過程異常、不再需要研究藥物 (BMT)、違反協議、受試者反悔、錯過回訪、及死亡)對於 經五年治療後對患者之安排(具有可用PK信息)及停止原因 進行了製表。 藥代動力學試樣分析 在第2天伊馬替尼給藥前(即首次服藥後24小時)採集血 漿試樣並在第29天(穩態谷底濃度)再次採集。藉由液相層 析法及串連質譜法(LC/MS/MS)對伊馬替尼及CGP74588之 血漿濃度進行測定。對於伊馬替尼及CGP74588之定量的 限制係5奈克/毫升;該分析完全有效(Bakhtiar R,Lohne J,
Ramos L,Khemani L,Hayes M,Tse F; J Chromatog B Anal Technol Biomed Life Sci. 2002;768:325-40·)。在較低之定 量限制下準確性及精確性係104% 士 6%而超過4-10,000奈克/ 毫升之整個濃度範圍時係99% 士 5%至108%士5 %。 124784.doc -32- 200822926 數據分析 對在首次劑量後且在穩態下伊馬替尼及其代謝物之谷底 血漿濃度(cmin值)進行分析並回顧性地利用臨床反應(包括 CCR及MMR)以及經2及5年治療後之患者安排實施相關分 析。對PK谷底濃度與年齡、性別、體重及體表面積之相關 性進行評定。將第2天及第29天之伊馬替尼及CGP74588血 漿谷底濃度分組至四個四分位數中。下四分位數(Q1)包括 具有最低觀測濃度值之25%之患者的數據,然而四分位數 Q2及Q3分別在中值濃度下方及上方擴展25%。上四分位數 (Q4)包括具有最高濃度值之25%的患者。針對所有分析將 中間50%之數據(即排除Q1及Q4)合併,並共同稱為中間四 分位數(IQ)。視情況使用此三個群組(Ql、IQ及Q4)進行分 層。利用乘積極限法(Kaplan-Meier method)對細胞遺傳學 反應及分子反應率進行估計,並用對數秩檢驗法對該等層 探究性的加以比較。藉由斯皮爾曼(Spearman)秩相關係數 對介於谷底濃度與統計變異值之間的相關性進行評價。 結果 人口統計及伊馬替尼及其代謝產物之血漿谷底濃度 統計數據係自總共351名患者(221名男性及130名女性) 獲得。男性患者平均體重為85.9士 16.8(SD)公斤(中值, 83.6,及範圍,52.9至163.3),女性患者體重為72.4± 18.1 公斤(中值,68.9,及範圍,40.0至133.0)。男性患者體表 面積(BSA)為2.0土0.2米2(中值,2.0,及範圍,1.53至2.8), 女性患者體重為1.8土0.2米2(中值,1.75,及範圍,1.35至 124784.doc -33- 200822926 2.54)。該群體之中值年齡為50歲(範圍,18至70歲)。在ΡΚ 次級研究中具有可評價試樣之351名患者中,238名患者堅 . 持研究(67.8%)、10名患者進行了交叉(2.8%)、113名患者 (32.2%)因下述原因中斷了伊馬替尼研究:不滿意的療效 (η=51, 14.5%);不良事件(η=ΐ5,4.3%);死亡(η=6, 1·7%);骨髓移植(η=11,3.1%);反悔(η=1 5,4.3);或其他 - 原因,例如過程異常、違反協議、錯過回訪、或管理問題 (η=15, 4.3%) 〇 〇 經第1首次400毫克劑量後,伊馬替尼及CGP74588之24 小時谷底濃度分別係517.7士369.6奈克/毫升及82·7土47.4奈 克/毫升。在第29天時,伊馬替尼及CGP74588之谷底濃度 分別係979·0±529·6奈克/毫升及241.9 士 105.5奈克/毫升;代 谢物與母體藥物濃度比係0·268 士 0.085 (η=351)。基於同一 受試者第2天及第29天之谷底濃度,與穩態之累積比據估 什對於伊馬替尼係2·21±1·15及對於CGP74588係 〇 3·38±1·54。表4中顯示穩態伊馬替尼谷底濃度之分佈。有 19名患者具有在用於分析之第4四分位數中所包括的>2000 奈克/毫升之第29天谷底濃度。 女性患者中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稍微高於男性患者 (刀別為1078 士 514.5奈克/毫升對921±53〇·8奈克/毫升,且差 八為17.2%),其原因可能係介於性別間的體重差異 (。代謝物CGP74588之血漿谷底濃度遵照一相似模 f然而代謝物/母體藥物比在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中相 同如圖5中所不在伊馬替尼之穩態谷底濃度與體重 124784.doc -34- 200822926 0·015)及BSA(r2 = 0·038)兩者之間具有弱相關性。假定介於 體重及谷底濃度之間存在一簡單的線性關係,一自4〇公斤 至120公斤之體重增加將導致一估計的約280奈克/毫升之 谷底濃度減小。在谷底濃度(或代謝物/母體藥物比)與患者 年齡(r2 = 0·02)之間亦存在弱相關性。再次做一簡單化的線 性關係假設’當年齡自20歲增加至70歲時伊馬替尼谷值水 - 平增加295奈克/毫升。然而,由於個體間存在大的血漿谷 、 底濃度差異性,年齡、性別、及BW或BSA對伊馬替尼最 (’ 小暴露之該等影響往往不具有臨床顯著性。 PK暴露與臨床反應之相關性 表2.1列示了由四分位數分組之伊馬替尼、CGP74588之 穩態谷底濃度及其比率。將q2及q3中之谷底暴露合併為 IQ以代表該群體之中間50%。圖6(上版面)顯示第5年時的 CCR反應率在不同的伊馬替尼谷底濃度四分位數之間顯著 不同(Ρ = 0·0125)。該差異主要歸因於在(^丨組中存在一較低 Q 的CCR率(Ρ=0·005,Q1組對其他組)。關於穩態血漿暴露濃 度,對於第2年時的MMR率觀察到了同樣的傾向。Q1組中 患者具有較其他合併組低之MMR率,然而在三個單獨四 : 分位數組之間未達成統計學顯著差異(ρ = 0·08)。在最終達 : 成了 CCR之患者中伊馬替尼谷底暴露顯著高於彼等未達成 CCR之患者,分別係1〇〇9 土 S44奈克/毫升對8丨2 士 4〇9奈克/毫 升(ρ=0·01圖7)。在彼等MMR反應者與非]^]^尺反應者之間 未觀察到PK暴露之顯著差異。實施至多24個月的馗撾尺率 之統計學分析,乃因之後僅得到有限數據。 124784.doc -35- 200822926 關於伊馬替尼谷底濃度在無事件存活率(EFS)中顯示存 在一種傾向,在Q1組中存在一較其他四分位數相對更弱的 EFS。然而,利用現有數據未達成統計學顯著差異(圖8)。 在患者安排(或中斷)與PK谷底濃度之間觀察到了相似的相 關性傾向(表2.3)。經2年治療後,與⑴及卩斗組中之84.3% 及89_5相比較,正在進行之患者的數目在qi組中較低, 75.9%。經5年治療後,正在進行之患者的數目對於qi、 IQ、及Q4分別為58.6%、72.5%、及76.7%。中斷之主要原 因似乎與不滿意的療效有關,經2年治療後在q 1、iq、及 Q4中分別為10.3%、6.2% '及4.7%,經5年治療後分別為 1 8.4%、14.6%、及8.1%。經2或4年治療後,與不良事件相 關之中斷或與死亡相關之中斷率在不同四分位數組之間係 相似的。與在Q1組及IQ組中分別係46%及3.4〇/()相比較, 在Q4組中不存在交換至其他治療組(干擾素組)之患者。交 換大部分發生於開始治療後第一年或第二年中。 臨床反應(CCR、MMR或存活率)或患者安排亦與代謝物 CGP74588之谷底濃度相關,乃因母體藥物與代謝物濃度 係高度相關的(0.76,斯皮爾曼相關係數)。接受第一次劑 量後谷底血漿濃度亦顯示與CCR及MMR反應之相關性,但 顯示具有較穩態谷底濃度更小的預測性。 124784.doc -36- 200822926 表2·1按照四分位數伊馬替尼及CGP74588之穩態谷底濃度 (平均(:tSD)[範圍]) 第29天數據 全部 N=351 四分位數1 N=87 四分位數2及3 N=178 四分位數4 N=86 伊馬替尼(奈克/亳升) 979 (±529.6) 『153,39101 490(土 119.7) 『153, 6441 889 (±148.2) 『647,11701 1661 (±602.0) [1180, 3910] CGP74588(奈克/毫升) 242 (±105.5) Γ50.2, 8411 153 (±48.5) [50.2, 322] 236 (±65.8) [105,4551 343(土 126.1) _,841] CGP74588/伊馬替尼 0.27(士0.085) 『0.11,0.841 0.32(士 0.106) [0.15, 0.84] 0.27 (±0.068) 『0.11,0.511 0.21 (±0.052) 『0.13, 0·36] 表2.2不同穩態伊馬替尼谷底濃度四分位數的CCR及 MMR率(%) 結果 ~ 四分位數1 (n=87) 四分位數2及3 (η=178) 四分位數4 (η=86) CCR (%[95% CI]) 1年 2年 4年 59 [48, 70]* 73 [63, 83] 81 Γ71,91] 71 [64, 78] 80 [73, 86] 87 [81,93] 73 [63, 83] 84 [75, 92] 89 [82, 96] MMH(%)在具有CCR之泉去巾 1年 2年 4年 43 [28, 59] 63 [49, 78] 65 [50, 80] 56 [47, 66] 78 [69, 86] 83 [75, 91] 55 [41,68] 86 [76, 96] 90 [81,100] 至CCR之時間 (月[95% CI]) 8.3 [2.7, 56.9] 5.7 [2.7? 50.4] 5.6 [2.8, 55.3] 至MMR之時間在具有CCR之泉 者中(月) 16.7 [2.8,59.0] 11·5 [2.7,59.0] 12.2 [2.8? 52.4] 表2·3基於穩態伊馬替尼谷底濃度分組的經2及5年治療後 之患者安排 :结果 ' 四分位數1 (η=87) η(%) 四分位數2 and 3 (n=178) n(%) 四分位數4 (n=86) π(%) 經2年後之安排 正在進行之患者的數目 66 (75.9) 150 (84.3) 77 (89.5) 父換至細 一^ 4 (4.6) 6(3.4) 0(0) 中斷治冢~-- 1·不滿意效果 9(10.3) 11 (6.2) 4(4.7) 2.不良事件 3 (3.4) 5 (2.8) 2 (2.3) 124784.doc -37- 200822926
八他包括·私序異常、不再需要研究藥物(bmt)、違反 協議、患者反悔、錯過隨訪、管理問題。 【圖式簡單說明】 圖1ROC曲線分析。實施受試者操作特徵(rqc)曲線分 析以便"平估伊馬替尼血漿谷底濃度對於MMR之辨別潛 力及鑑定最佳靈敏度及特異性之血漿閾值。R〇c曲線下方 的面積(AUC)為0.775,其中最佳靈敏度(76.5%)及特異性 (70.6%)位於1〇〇2奈克/毫升之血漿閾值處。此1〇〇2奈克/毫 升之閾值與MMR之存在顯著相關(經調整之勝算比(〇dds ratio),7.83 ; 95%信賴區間,2.58至 23.76 ; P<〇.〇〇1)。 圖2盒狀測繪圖。主要分子反應(3 1〇g BcR_ABl 轉錄程度之減小)。該圖顯示對於具有mmr之患者(34名患 者’中值=1350.2奈克/毫升)及不具有MMR之彼等(34名患 者’中值=8 85.5奈克/毫升)圍繞中值之離散度。穿過各盒 之線為中值。底邊緣係第一四分位數且頂邊緣係第三四分 位數。誤差線代表最小及最大值。較低線顯示493·6奈克/ 宅升(1微莫耳/升)目標濃度,係導致活體外陽性 細胞死亡所需要的濃度。較高線顯示針對CMl治療中伊馬 124784.doc -38- 200822926 替尼谷底濃度之10〇2奈克/毫升有效血漿閾值。 圖3顯示在皆獲得了相同日劑量之4〇〇毫克甲磺酸伊馬替 尼之患者中於IRIS研究中所觀察到的伊馬替尼Clnin濃度之 差異性。 圓4顯不以每天4〇〇毫克在第29天時伊馬替尼谷底濃度之 分佈(n=35 1)。 圓5顯示伊馬替尼谷底濃度與體重(BW)或體表面積 (BSA)之關係。 圓6顯示CCR或MMR與伊馬替尼谷底濃度之關係(第29 天)。 圓7顯示與達成了 CCR之CML_cP患者中及未達成CCR之 CML-CP患者對應的血聚谷底濃度。各盒之頂壁及底壁代 表苐75百分位數及弟25百分位數。該盒上方及下方的觸鬚 線(誤差線)指示第90及第10百分位數,且點代表第95及第5 百分位數。 圖8繪示基於伊馬替尼PK谷底濃度四分位數分組的無事 件存活率(EFS)。最低線繪示Q1組,Q2-Q3組對應於位於 中間之線而最高線代表Q4組。 124784.doc 39-

Claims (1)

  1. 20082292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治療人類患者群體中費城陽性(Ph + )白血病之方法,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向患有Ph+白血病之人類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自該等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c) 測定該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代謝物之血漿 谷底濃度(troughlevel)(Cmin)以及 MMR率, (d) 評估血漿谷底濃度對於MMR之辨別潛力及鑑定最佳 靈敏度及特異性之Cmin閾值(threshold),及 (e) 以一種在各單個患者中達成2Cmin等於或高於步驟 (d)中所獲得的Cmin閾值之方式調整施用於該患者群 體之個體患者及視情況將來患Ph+白血病之患者的該 Bcr_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 劑量。 2· 一種治療人類患者群體中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之方 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向有需要之人類CML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Bcr_ Abl路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自該等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c) 測定該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代謝物之血衆 谷底濃度(Cmin)以及MMR率, (d) 藉由例如受試者操作特徵(R〇c)曲線分析評估血漿 谷底濃度對於MMR之辨別潛力及鑑定最佳靈敏度及 124784.doc 200822926 特異性之Cmin閾值,及 (e)以種在各單個患者中達成之Cmin等於或高於步驟 (d)中所獲得的Cmin閾值之方式調整施用於該患者群 體之個體患者及視情況將來CML患者的該6(^_人1)1酪 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劑量。 3·如凊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份血樣係在治療之最 初12個月内,尤其在最初3個月内採集。 4·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份血樣係在治療之最 初30天内採集。 5. 種/σ療人類患者群體中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母細 胞性白血病(Ph+ALL)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向有需要之人類Ph+ALL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Bcr_ Abl齡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自該等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0測疋該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代謝物之血漿 谷底濃度(Cmin)以及MMR率, (d) 藉由例如受試者操作特徵(ROC)曲線分析法評估血 漿谷底濃度對於MMR之辨別潛力及鑑定最佳靈敏度 及特異性之Cmin閾值,及 (e) 以種在各單個患者中達成之Cmin等於或高於步驟 (d)中所獲得的Cmin閾值之方式調整施用於該患者群 體之個體患者及視情況將來Ph+ALL患者的該Bcr- Abl酿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劑 量 ° 124784.doc 200822926 6.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份血樣係在治療之田 初12個月内’尤其在最初3個月内採集。 7·如明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份血樣係在治療 初30天内採集。 敢 8·種/σ療人類患者中Ph+白血病之方法,該方法包 下步驟: 枯以 (a) 向患有Ph+白血病之人類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 J . 1产馬 晋尼(Imatinib)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在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自該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 樣, 77 (0測定伊馬替尼之血漿谷底濃度(Cmin),及 (d)以在該患者中達成至少約8〇〇奈克/毫升之伊馬替尼 之Cmin的方式調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之劑量。 明求項8之方法’其中以在該患者中達成介於約1 〇 〇 〇 奈克/毫升及約3000奈克/毫升之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的 方式凋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10· 一種治療人類患者中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之方法,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向有需要之人類CML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伊馬替 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在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自該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 樣, (勻測定伊馬替尼之血漿谷底濃度(Cmin),及 124784.doc 200822926 (d)以在該患者中達成至少約goo奈克/毫升、尤其介於 約800及約3500奈克/毫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lnin的方 式調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Π.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以在該患者中達成介於約1〇〇〇 及約3000奈克/毫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的方式調整伊 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12.如請求項之方法,其中投與伊馬替尼單甲確酸 鹽0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⑷中經口投與介於約 200及約議毫克之間每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續酸鹽。 14. 如月求項12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⑷中經口投與約稱毫 克每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磺酸鹽。 1 5 ·如睛求項1 〇至14中任一項夕古、、土 1項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份血樣 係在治療之最初3個月内採集。 16·如請求項1〇至14中任一 槐狂 貞之其巾❹少-份血樣 係在治療之最初3〇天内採集。 1 7 _ —種治療人類患者中費城绝 ^ ^色黯性急性^母細胞性 病(Ph+ALL)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⑷向有需要之人類Ph+ALL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 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伊馬 ⑻在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自該患 樣, ^ 一伤血 (C)測定伊馬替尼之血 (d)以在該患者中達成 水谷底濃度(Cmin),及 至少約8 0 0奈克/毫升 尤其介於 124784.doc 200822926 約800及約3500奈克/毫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的方 a式調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18·如凊求項17之方法,其中以在該患者中達成介於約1000 • 、 000奈克/写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的方式調整伊 ; 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量。 19_如明求項17或18之方法,其中投與伊馬替尼單甲石蔷 _ 鹽。 ’、 ❹20.如δ月求項19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⑷中經口投與介於約 及約800¾克之間每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續酸鹽。 21.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⑷中經口投與約400毫 克之每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績酸鹽。 1如請求項17至2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份血樣 係在治療之最初3個月内採集。 23·如請求項17至2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份血樣 係在治療之最初30天内採集。 ϋ 24.;一種治療人類患者中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之方法,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⑷向有需要之人類CML患者投與預定以量之伊馬替 * 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 W在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自該患者採集至 樣, ⑷測定N- {5-[4十底嗪基·甲基)_笨甲醯胺基]_2_甲基苯 基M-(3-吡咬基)_2_鳴咬_胺之血漿谷底^度 (Cmin),及 124784.doc 200822926 (CD以在該患者中達成至少約HQ、尤其介於約I”及約 800奈克/毫升之間之N_{5-[4_(哌嗪基_甲基)_苯曱醯 胺基]-2-甲基苯基卜4_(3·吡啶基)_2_嘧啶-胺的cmin 的方式调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之劑 量。 25·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以在該患者中達成介於約— 及約700奈克/毫升之間的N_{5-[4_(哌嗪基_甲基)_苯甲醯 胺基]-2-甲基苯基卜4-(3“比咬基)-2-嘧咬_胺之Cmin的方 式調整伊馬替尼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劑量。 26.如請求項24或25之方法,其中投與伊馬替尼單甲磺酸 鹽0 U 27·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⑷中經口投與介於約 200及約綱毫克之間每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續酸鹽。 28·如明求項26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⑷中經口投與約4〇〇毫 克之每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磺酸鹽。 29·如請求項24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 係在治療之最初3個月内採集。 30·如請求項24至28中任一項之方法 係在治療之最初30天内採集。 3 1 ·如請求項1至3〇中任一項之方法 於具有中間Sokal評分(ISS)之患者 32· —種在有需要之人 負w者中治療Ph+白血病之方法,立 中以在該患者中保持 ’、 奈克耄升之伊馬替尼之 Cmin之方式調整伊 實見或其醫樂上可接受之鹽的劑 少一份血樣 其中該至少一份血樣 其中該劑量調整僅用 124784.doc 200822926 ο 33.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投與伊馬替尼單甲磺酸鹽。 34. —種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於 製造用於治療Ph+白血病之藥物之用途,其中 Ο)向患有Ph+白血病之人類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Bcr_ 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b) 自該等患者採集至少一份血樣, (c) 測定該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代謝物之血漿 谷底濃度(Cmin)以及MMR率, (d) 評估血漿谷底濃度對於MMR之辨別潛力及鑑定最佳 靈敏度及特異性之Cmin閾值,及 0)以一種在各單個患者中達成之Cmin等於或高於步驟 (d)中所獲得的Cmin閾值之方式調整施用於該患者群 體之個體患者及視情況將來患Ph+白血病之患者的該 Bcr-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 劑量。 35. 如請求項34之用途,其中該ph+白血病係慢性骨髓性白 血病(CML)。 36. 如請求項34之用途,其中該ph+白血病係費城染色體陽 性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Ph+ALL)。 37. 如請求項35或36之用途,其中該至少—份血樣係在治療 之最初12個月内,尤其在最初3個月内採集。 38. 如請求項35或36之用途,其中該至少一份血樣係在治療 之最初30天内採集。 124784.doc 200822926 39. 種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於製造 Ph+白血病之藥物之用途,其中 用於治療 ⑷向患有Ph+白血病之人類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 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 ㈨在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自該患者採集至少—份血 樣, (0測定伊馬替尼之血漿谷底濃度广及 Ο 40. 41. u 42. (d)以在該患者中達成至少約8〇〇奈克/毫升之伊馬替尼 之Cmin的方式調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 2 之劑量。 1 如請求項39之用途’其中以在該患者中達成介於約⑽ 及約3000奈克/毫升間之伊馬替尼之Cmin的方式調整該 伊馬替尼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劑量。 如請求項39或40之用途,其中該Ph+白血病係費域染色 體陽性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Ph+ALL)或慢性骨髓性 白血病(CML)。 一種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於製造用於治療 Ph+白血病之藥物之用途,其中 0)向患有Ph+白血病之人類患者投與預定固定量之护馬 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 (b)在治療之最初12個月内自該患者採集至少— / w血 樣, (C)測定N-{5-[4-(哌嗪基_曱基)_苯甲醯胺基]_2_甲基笨 基}-4-(3-吼啶基>2-嘧啶-胺之血漿谷底濃声 124784.doc 200822926 (umin),及 (d)以在該患者中達成至少約150奈克/毫升之n_{5-[4_ (哌嗪基-甲基)_苯甲醯胺基]_2_甲基苯基}_4_(3_π比啶 基)-2-嘧啶·•胺之Cmin的方式調整伊馬替尼或其醫藥 上可接受之鹽的劑量。 43. 如請求項42之用途’其中以在該患者中達成介於約25〇 及約700奈克/毫升之間的N-{5_[4_(娘嘻基-甲基)苯甲酿 胺基]-2-甲基苯基}·4·(3“比咬基)-2κ胺之c—的方 式調整伊馬替尼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的劑量。 44. 如請求項34至43中任一項之用途,其中投與伊馬替尼之 單甲磺酸鹽。 45. 如請求項44之用途,其中在步驟⑷中經口投與介於約 2〇〇及約800毫克之間每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錯酸睡。 46. 如請,項44之用途,其中在步驟⑷中經口投與約:毫 克之每日劑量的伊馬替尼單甲磺酸鹽。 (J 47. 如請求項34至46中任—項之方法,其中該劑量調整僅用 於具有中間Sokal評分qss)之患者。 48· 一種伊馬替尼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赜於制、生m 术』妖又 < 鹽於製造用於治療 病之藥物之用途,其中以在該患者中保持至少 =〇奈克/毫升之伊馬替尼之Cmin之方式調整其醫藥上可 接受之鹽的劑量。 124784.doc
TW096135633A 2006-09-22 2007-09-21 以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使費城陽性白血病之治療最佳化之方法 TWI3982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2662206P 2006-09-22 2006-09-22
US82827806P 2006-10-05 2006-10-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2926A true TW200822926A (en) 2008-06-01
TWI398251B TWI398251B (zh) 2013-06-11

Family

ID=39092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5633A TWI398251B (zh) 2006-09-22 2007-09-21 以Abl酪胺酸激酶抑制劑使費城陽性白血病之治療最佳化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25)

Country Link
US (2) US20090281113A1 (zh)
EP (2) EP2068938B1 (zh)
JP (1) JP5735742B2 (zh)
KR (1) KR20090065512A (zh)
AT (1) ATE495761T1 (zh)
AU (1) AU2007299764B2 (zh)
BR (1) BRPI0717099A2 (zh)
CA (1) CA2662977A1 (zh)
CL (1) CL2007002725A1 (zh)
CY (1) CY1111356T1 (zh)
DE (1) DE602007012122D1 (zh)
DK (1) DK2068938T3 (zh)
HK (1) HK1133194A1 (zh)
HR (1) HRP20110250T1 (zh)
IL (1) IL197296A (zh)
MA (1) MA30786B1 (zh)
MX (1) MX2009003082A (zh)
NO (1) NO20091490L (zh)
NZ (1) NZ575113A (zh)
PL (1) PL2068938T3 (zh)
PT (1) PT2068938E (zh)
TN (1) TN2009000094A1 (zh)
TW (1) TWI398251B (zh)
WO (1) WO2008036792A2 (zh)
ZA (1) ZA2009012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37783B1 (en) * 2008-01-23 2014-11-19 Novartis AG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treatment of proliferative diseases mediated by the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kit with imatinib
JP2012510470A (ja) * 2008-12-01 2012-05-10 ノバルティス アーゲー メシル酸イマチニブを用いたフィラデルフィア陽性白血病の処置を最適化する方法
US20110046919A1 (en) 2009-03-02 2011-02-24 Juliesta Elaine Sylvester Method for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enzyme activities
FR2943418A1 (fr) * 2009-03-17 2010-09-24 Centre Nat Rech Scient Procedes de mesure de la quantite intracellulaire de molecules d'interet intrinsequement fluorescentes par cytometrie en flux et leurs applications
EP3072964A1 (en) * 2013-11-22 2016-09-28 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 Novel chimera gene atf7ip-pdgfrb f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US9683220B2 (en) 2015-07-07 2017-06-20 Codexis, Inc. P450-BM3 variants with improved activity
IT201900008808A1 (it) 2019-06-13 2020-12-13 Univ Ca Foscari Metodo per la determinazione della concentrazione di 4-[(4-metil-1-piperazinil)metil]-n-(4-metil-3-{[4-(3-piridinil)-2-pirimidinil]-ammino}fenil)benzammide(imatinib) in campioni di plasma
CN114994213A (zh) * 2022-06-28 2022-09-02 北京赛诺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人血浆中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血药浓度的试剂盒及测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1184A (en) 1992-04-03 1996-05-28 Ciba-Geigy Corporation Pyrimidine derivative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O4940418A1 (es) 1997-07-18 2000-07-24 Novartis Ag Modificacion de cristal de un derivado de n-fenil-2- pirimidinamina, procesos para su fabricacion y su uso
BRPI0009721B8 (pt) 1999-04-15 2021-11-23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Inibidores de tirosina quinase de proteína cíclica
GB0202873D0 (en) 2002-02-07 2002-03-27 Novartis Ag Organic compounds
US20050164196A1 (en) * 2002-04-17 2005-07-28 Dressman Marlene M. Methods to predict patient responsiveness to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GB0209265D0 (en) 2002-04-23 2002-06-05 Novartis Ag Organic compounds
GB0215676D0 (en) 2002-07-05 2002-08-14 Novartis Ag Organic compounds
GB0222514D0 (en) 2002-09-27 2002-11-06 Novartis Ag Organic compounds
AU2005254982B2 (en) 2004-06-10 2008-11-27 Irm Llc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as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GB0421525D0 (en) 2004-09-28 2004-10-27 Novartis Ag Inhibitors of protein kineses
MY148074A (en) 2005-05-10 2013-02-28 Novartis Ag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imatinib and a release retard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98251B (zh) 2013-06-11
RU2009114856A (ru) 2010-10-27
HK1133194A1 (en) 2010-03-19
EP2068938B1 (en) 2011-01-19
IL197296A (en) 2011-11-30
AU2007299764B2 (en) 2011-10-13
DK2068938T3 (da) 2011-04-04
WO2008036792A2 (en) 2008-03-27
MX2009003082A (es) 2009-04-01
TN2009000094A1 (en) 2010-08-19
ZA200901220B (en) 2010-02-24
EP2251042A2 (en) 2010-11-17
HRP20110250T1 (hr) 2011-05-31
NZ575113A (en) 2012-03-30
BRPI0717099A2 (pt) 2013-10-15
CY1111356T1 (el) 2015-08-05
KR20090065512A (ko) 2009-06-22
JP2010504353A (ja) 2010-02-12
WO2008036792A3 (en) 2008-11-13
PL2068938T3 (pl) 2011-06-30
CA2662977A1 (en) 2008-03-27
EP2251042A3 (en) 2012-05-02
IL197296A0 (en) 2011-08-01
EP2068938A2 (en) 2009-06-17
MA30786B1 (fr) 2009-10-01
NO20091490L (no) 2009-06-15
US20090281113A1 (en) 2009-11-12
ATE495761T1 (de) 2011-02-15
JP5735742B2 (ja) 2015-06-17
AU2007299764A1 (en) 2008-03-27
DE602007012122D1 (de) 2011-03-03
PT2068938E (pt) 2011-03-23
US20170007605A1 (en) 2017-01-12
CL2007002725A1 (es) 200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0185B2 (ja) Pi3キナーゼアイソフォームモジュレーターを用いる癌の治療
US20170007605A1 (en)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Treatment of Philadelphia-positive Leukemia with Abl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US20200338083A1 (en) Combination therapies
JP2020007337A (ja) Pi3キナーゼアイソフォームモジュレーターを用いる癌の治療
Deininger Resistance to imatinib: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UA125216C2 (uk) Комбінована терапія
AU2018282901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s with covalent inhibitors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 7 (CDK7)
JP2022502492A (ja) 骨髄増殖性疾患の治療法
KR20240009964A (ko) 결절성 양진 치료를 위한 jak1 경로 억제제
TW201102068A (en) Treatment of ophthalmologic disorders mediated by alpha-carbonic anhydrase isoforms
CN105792816A (zh) 以基因突变为特征的癌症的预防或治疗中的tor激酶抑制剂
US20120083503A1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o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ES2359465T3 (es) Optimización del tratamiento de leucemia de filadelfia positiva con el imatinib inhibidor de la tirosina quinasa abl.
RU2483732C2 (ru) СПОСОБ ОПТИМИЗАЦИИ ЛЕЧЕНИЯ ЛЕЙКОЗА, ПОЛОЖИТЕЛЬНОГО ПО ФИЛАДЕЛЬФИЙСКОЙ ХРОМОСОМЕ, ИНГИБИТОРАМИ Ab1-ТИРОЗИНКИНАЗЫ
JP2022502491A (ja) 骨髄増殖性疾患の治療法
US20240058343A1 (en) Treatment of urticaria using jak inhibitors
US8992947B2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emotherapy on renal cell cancer
US20120156310A1 (en)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emotherapy employing expression level of 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gene as measure
TW202412802A (zh) 使用DGKζ抑制劑治療具有局部晚期及/或轉移性實體腫瘤之病患的方法
Tshabalal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CML) at the Charlotte Maxeke Johannesburg Academic Hospital (CMJAH) Medical Oncology Unit (2002-2015)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