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40214A -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40214A
TW200540214A TW094105337A TW94105337A TW200540214A TW 200540214 A TW200540214 A TW 200540214A TW 094105337 A TW094105337 A TW 094105337A TW 94105337 A TW94105337 A TW 94105337A TW 200540214 A TW200540214 A TW 2005402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group
carbon atoms
liquid crystal
polariz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5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yokazu Hashimoto
Nobutaka Fukagawa
ze-min Shi
Terukazu Yanagi
Hiroshi Kawamoto
Original Assigne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40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4021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2Esters; Ether-esters of cyclic poly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0Compositions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L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i.e. acyl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08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10Esters of organ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6Applications used for fil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54021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醯化纖維素薄膜以及使用其之偏光板及 液晶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醯化纖維素薄膜由於具有適度的水蒸氣透過性,且加 工容易,而廣泛地使用作爲液晶顯示裝置用偏光板的保護 薄膜。然而,另一方面有因濕度而使遲滯値變化增大之缺 Φ 點。其係由於偏光板的長期使用所引起光漏等的問題,而 強烈要求加以改良。 迄今,改良醯化纖維素薄膜之濕度依存性的手段,係 • 提案有(1)添加疏水性高的低分子化合物之方法、及(2)提高 醯化纖維素本身的疏水性之方法。 關於(1)係於特開2 0 0 1 - 1 1 4 9 1 4號公報中揭示有遲滯値 之濕度依存性小的薄膜。又,關於(2)係於特開平8-23 1 76 1 號公報揭示碳原子數爲3以上之醯基取代度爲〇.3以上ο” φ 以下之醯化纖維素,或於特開2003-170492號公報中揭示 乙醯基取代度爲1·4以上2.85以下、且總醯基取代度爲2.3 以上2.85以下之醯化纖維素薄膜。 然而’雖然上述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作爲遲滯値 的濕度依存性卻依然大,且遲滯値的調節範圍狹窄,而有 改良的必要。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一種因熱、濕度而光學特性變化 200540214 小的醯化纖維素薄si ° 另一本發明的目的係藉由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上使用 光學異方向性大、因熱或濕度而光學特性變化小的保護薄 膜之偏光板,可提供一種不會產生光漏等的問題’廣視野 角且顯示品質高的液晶顯示裝置。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經由專心一意檢討的結果,藉由在疏水性高 的醯化纖維素上,添加與該醯化纖維素相溶性高’且異方 Φ 向性大的低分子化合物,而發現遲滯値的濕度依存性係爲 顯著地改良,且可實現廣範圍的遲滯値。即, 含有至少一種具有2種以上之醯基、醯基的取代度爲 . 1以上、低於3,乙醯基的取代度爲低於2.2之醯化纖維素, 與下述式(1)所示遲滯値上昇劑之醯化纖維素薄膜。 式⑴ 化 >2
(式中,R1〜R7、R9及R1G係各表示獨立的氫原子或取 代基’ R〜R之中至少1個係表不電子供予基,r8係表示 氫原子、碳原子數1〜4的烷基、碳原子數2〜6的烯基、碳 原子數2〜6的炔基、碳原子數6〜12的芳基、碳原子數 的烷氧基、碳原子數6〜12的芳氧基、碳原子數2〜12的烷 氧羰基、碳原子數2〜12的醯胺基、氰基或鹵素原子)。 200540214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得到因濕度而光學補償能的變化小, 且耐久性優異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及偏光板。 .具有上述光學補償機能之偏光板,使用於〇CB(光學補 償彎曲,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型、VA(垂直向列, vertically Aligned)型的液晶顯示裝置而特別有利。 【實施發明的最佳形態】 [醯化纖維素] φ 本發明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係爲具有2種以上醯基之 醯化纖維素。 本發明之具有2種以上醯基的醯化纖維素係藉由適度 平衡醯基的疏水性與羥基的親水性,而可使遲滯値的濕度 依存性與尺寸安定性並存者。即,醯基中的烷基鏈係平均 上過短力、,及/或羥基比率爲過高時,遲滯値的濕度依存性 變大。又,醯基中的烷基鏈係平均上過長,及/或羥基比率 爲過高時,氣體轉移溫度(Tg)係爲降低,尺寸安定性則惡 φ 化。 因而,醯基的碳原子數爲2至6爲佳,基於作爲薄膜 時的機械強度、容易溶解等,係以乙醯基、丙醯基、丁醯 基爲更佳,包括乙醯基與丙醯基及/或丁醯基者爲最佳。 又,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係醯基的取代度(以下,亦稱 爲「醯化度」)爲1以上、低於3,1以上2.98以下爲佳, . 2.0以上2.96以下爲更佳。 又,醯基的平均碳原子數爲2以上7以下爲佳,2.4 以上5以下爲更佳,2.6以上4以下爲最佳。 200540214 再者,乙醯基的取代降侄彳R: 。Λ 」巧乂 R度爲低於2.2,〇 · 〇丨以上,低於 2.2爲佳,0.05以上,低於〗^ 阻心1 · y爲較佳,〇 · 1以上,低於1.4 爲更佳。 醯化纖維素的取代度係意味者纖維素的構成單位(/3 1 —4糖苷鍵結的葡萄糖)中存在的三個羥基被醯化的比例。 取代度可測疋母纖維素構成單位重量之結合脂肪酸量來加 以算出。測定方法係依照ASTM-DS17·9〗來實施。 具有本發明中使用的2種以上醯基之醯化纖維素,可 春使用酸酐或醯氯作爲醯化劑來合成。 醯化劑爲酸酐之情形下,反應溶劑可使用有機酸(例 如,乙酸)或二氯甲烷。觸媒可使用如硫酸般的酸性觸媒。 醯化劑爲醯氯之情形下,可使用鹼性化合物做爲觸媒。工 業上最一般的合成方法係對應於2種以上之醯基以各種有 機酸或含有此等酸酐之混合有機酸成分,將纖維素醯化, 以合成醯化纖維素。各種醯化劑的使用量係將合成的醯化 纖維素調整成前述取代度之範圍。反應溶劑的使用量相對 • 於纖維素100質量份,以100〜1000質量份爲佳,200〜600 質量份爲更佳。酸性觸媒的使用量相對於纖維素1 〇〇質量 份,以0.1〜20質量份爲佳,更佳係0.4〜10質量份。 反應溫度係以10〜120°C爲佳,20〜80°C爲更佳。又, 醯化反應終了之後,可視需要加水分解(皂化),調整取代 度。反應終了後,可藉由使用沈澱反應混合物的慣用手段 . 進行分離、洗浄、乾燥,以得到具有2種以上醯基之醯化 纖維素。 本發明所使用的醯化纖維素可單獨或混合使用由綿花 200540214 除絨機合成的醯化纖維素與由木材紙漿合成的醯化纖維 素。因滾筒或輸送帶的剝離性良好、大多使用由綿花除絨 機合成的醯化纖維素的關係,所以生産效率高、係爲良好。 由綿花除絨機合成的醯化纖維素之比率爲60質量%以上 時,由於剝離性的效果變得顯著,所以60質量%以上爲佳, 更佳係8 5質量%以上,更最佳係考單獨使用。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係以具有200至800之重量平均 聚合度爲佳,具有250至6 00之重量平均聚合度爲更佳。 φ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係以具有70,000至230,000的數量平 均分子量爲佳,具有75,000至230,000的數量平均分子量 爲更佳,具有78,000至1 20,000的數量平均分子量爲最佳。 接著,係就本發明所使用的式(1 )所示之遲滯値上昇劑 詳細説明。 式⑴ 【化4】
式(1)中、R1〜R7、R9及Ri〇係各表示獨立的氫原子、 或取代基’取代基則後述的取代基T係爲適用。 R1〜R5之中至少1個係表示電子供予基。R1、r3或R5 之中的1個爲電子供予基爲佳,r3爲電子供予基爲更佳。 電子供予基係表示Hammet的σ p値爲〇以下者,較佳 係使用^!116111.1^¥.,91,165(1991).記載的11&11111161:之(715値爲 -10- 200540214 〇以下者,更佳係使用-0.8 5〜0者。可列舉例如烷基、烷氧 基、胺基、羥基等。 電子供予基較佳係烷基、烷氧基,更佳係烷氧基(可舉 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1 2、更佳係碳原子數1〜8、更較佳係 碳原子數1〜6、特佳係碳原子數1〜4)。 R1較佳係氫原子或電子供予基,更佳係烷基、烷氧基、 胺基、羥基,更佳係碳原子數1〜4的烷基、碳原子數1〜12 的烷氧基,特佳係烷氧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12、更 φ 佳係碳原子數1〜8、更較佳係碳原子數1〜6、特佳係碳原子 數1〜4),最佳係甲氧基。 R2較佳係氫原子、烷基、烷氧基、胺基、羥基,更佳 係氫原子、烷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4、更佳係甲 基)、烷氧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12、更佳係碳原子 數1〜8、更較佳係碳原子數1〜6、特佳係碳原子數1〜4)。 特佳係氫原子、甲基、甲氧基。 R3較佳係氫原子或電子供予基,更佳係氫原子、烷基、 φ 烷氧基、胺基、羥基,更佳係烷基、烷氧基,特佳係烷氧 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12、更佳係碳原子數1〜8、更 較佳係碳原子數1〜6、特佳係碳原子數1〜4)。最佳係η-丙 氧基、乙氧基、甲氧基。 R4較佳係氫原子或電子供予基,更佳係氫原子、烷基、 烷氧基、胺基、羥基,更佳係氫原子、碳原子數1〜4的烷 基、碳原子數1〜12的烷氧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 1〜12、更佳係碳原子數1〜8、更較佳係碳原子數1〜6、特佳 ‘ 係碳原子數1〜4),特佳係氫原子、碳原子數1〜4的烷基、 200540214 碳原子數1〜4的烷氧基,最佳係氫原子、甲基、甲氧基。 R5的較佳基係與R2所舉之基相同。 R6、R7、R9及R1C)較佳係氫原子、碳原子數1〜12的烷 基、碳原子數1〜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更佳係氫原子、 鹵素原子,更較佳係氫原子。 R8係表示氫原子、碳原子數1〜4的烷基、碳原子數2〜6 的烯基、碳原子數2〜6的炔基、碳原子數6〜12的芳基、碳 原子數1〜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數6〜12的芳氧基、碳原子 • 數2〜12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數2〜12的醯胺基、氰基或鹵 素原子,可能的情形下可具有取代基,後述的取代基T係 適用作爲取代基。 R8較佳係碳原子數1〜4的烷基、碳原子數2〜6的炔 基、碳原子數6〜12的芳基、碳原子數1〜12的烷氧基、碳 原子數6〜12芳氧基,更佳係碳原子數6〜12的芳基、碳原 子數1〜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數6〜12的芳氧基,更較佳係 碳原子數1〜12的烷氧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12、更 φ 佳係碳原子數1〜8、更較佳係碳原子數1〜6、特佳係碳原子 數1〜4),特佳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 正丁氧基。 式(1)之中、更佳係下述式(1-A)。 -12- 200540214 式(1 -A) R2 R1 【化5】
式(1_A)中、Rl、R2、R4、R5、R6、R7、R8、R9 及 R10 係各與式(1)中者同義,又較佳範圍亦爲相同。 式(1_幻中,R11係表示烷基,R11所示之烷基可爲直鏈 亦可爲分支,又更可含有取代基。較佳係碳原子數1〜12的 烷基、更佳係碳原子數1〜8的烷基、更較佳係碳原子數1〜6 的烷基、特佳係碳原子數1〜4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 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等)。 式(1)之中,更佳係下述式(1-B)。 式(1-B) 【化6】
式(1βΒ)中、R1、R2、R4、R5、R6、R7、r9、Rio 係各 與式(1)者同羲,又較佳範圍亦爲相同。 式(1-B)中、rm係各與式(1-A)者同義,又較佳範圍亦 爲相同。 式(1-B)中、χ係表示碳原子數卜4的烷基、碳原子數 -13- 200540214 2〜6的炔基、碳原子數6〜12的芳基、碳原子數1〜12的院 氧基、碳原子數6〜12的芳氧基、碳原子數2〜12的烷氧羰 基、碳原子數2〜12的醯胺基、氰基或鹵素原子。 R1、R2、R4、R5全部爲氫原子的情形下,X較佳係烷 基、炔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更佳係芳基、烷氧基、 芳氧基,更較佳係烷氧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12、更 佳係碳原子數1〜8、更較佳係碳原子數1〜6、特佳係碳原子 數1〜4),特佳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 φ 正丁氧基。 R1、R2、R4、R5之中至少1個爲取代基之情形下,X 較佳係炔基、芳基、烷氧羰基、氰基,更佳係芳基(可舉例 較佳爲碳原子數6〜12的芳基,更佳係苯基、p-氰基苯基、 P-甲氧基苯基)、烷氧羰基(可舉例較佳爲碳2〜12、更佳係 碳原子數2〜6、更較佳係碳原子數2〜4、特佳係甲氧基羰 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氰基,特佳係苯基、甲 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氰基。 φ 式(1)之中更較佳係下述式(1-C)。 式(1-C)
式(1-C)中、R1、R2、R4、R5、R11 及 X 係與式(卜B)中 者同義,又較佳範圍亦爲相同。 -14- 200540214 式(i)所示之化合物中較佳係如下述式(1_D)所示之化 合物。 式(1-D) 【化8】
R4 R 式(1-D)中、r2、r4及r5係與式(1-c)中者同義,又較 佳範圍亦爲相同。R21、R22係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丨〜4 的烷基。X1係表示碳原子數6〜12的芳基、碳原子數2〜12 的烷氧羰基、或氰基。 R 係表不碳原子數1〜4的院基’較佳係碳原子數1〜3 的烷基,更佳係乙基、甲基。 R22係表示碳原子數1〜4的烷基,較佳係碳原子數1〜3 的烷基,更佳係乙基、甲基,更較佳係甲基。 X1係爲碳原子數6〜12的芳基、碳原子數2〜12烷氧羰 基、或氰基,較佳係碳原子數6〜10的芳基、碳原子數2〜6 烷氧羰基、氰基,更佳係苯基、p-氰基苯基、p-甲氧基苯 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擬基、正丙氧基羰基、氰基,更 佳係苯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氰 基。 式(1)之中最佳係下述式U-E)。 式(1-E) -15- 200540214
(式中,R2、R4及R5係各與式(1-D)者同義,又較佳範 圍亦爲相同,任一爲-OR13所示之基(R13係爲碳原子數1〜4 的烷基)。R21、R22、X1係與式(1-D)中者同義,又較佳範 0 圍亦爲相同) 式(1-E)中、R2、R4及R5係各與式(1-D)者同義,又較 佳範圍亦爲相同,任一爲- OR"所示之基(R13係爲碳原子數 1〜4的烷基)、較佳係R4、R5爲- OR13所示之基、更佳係R4 爲-OR13所示之基。 R13係表示碳原子數1〜4的烷基,較佳係碳原子數1〜3 的烷基,更佳係乙基、甲基,更較佳係甲基。 以下係說明前述之取代基T。 φ 取代基T係例如烷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20、 更佳係碳原子數1〜1 2、特佳係碳原子數1〜8,例如甲基、 乙基、異丙基、第三丁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六烷基、 環丙基、環戊基、環己基等)、烯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 數2〜20、更佳係碳原子數2〜12、特佳係碳原子數2〜8,例 如乙烯基、烯丙基、2-丁烯基、3-戊烯基等)、炔基(可舉例 較佳爲碳原子數2〜20、更佳係碳原子數2〜12、特佳係碳原 子數2〜8,例如炔丙基、3-戊炔基等)、芳基(可舉例較佳爲 碳原子數6〜30、更佳係碳原子數6〜20、特佳係碳原子數 200540214 6〜1 2,例如苯基、p -甲苯基、萘基等)、取代或未取代的胺 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0〜20、更佳係碳原子數0〜10、 特佳係碳原子數0〜6,例如胺基、甲胺基、二甲基胺基、 二乙基胺基、二戊基胺基等)、烷氧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 子數1〜20、更佳係碳原子數1〜12、特佳係碳原子數i〜8, 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等)、芳氧基(可舉例較佳爲 碳原子數6〜20、更佳係碳原子數6〜16、特佳係碳原子數 6〜12,例如苯氧基、2-萘氧基等)、醯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 _ 子數1〜20、更佳係碳原子數1〜16、特佳係碳原子數1〜12, 例如乙醯基、苯甲醯基、甲.醯基、三甲基乙醯基等)、烷氧 羰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2〜20、更佳係碳原子數2〜16、 特佳係碳原子數2〜12,例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 芳氧基羰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7〜20、更佳係碳原子數 7〜1,6、特佳係碳原子數7〜10,例如苯氧基羰基等)、醯氧基 (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2〜20、更佳係碳原子數2〜16、特 佳係碳原子數2〜10,例如乙醯氧基、苯甲醯氧基等)、醯胺 φ 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2〜20、更佳係碳原子數2〜16、 特佳係碳原子數2〜1 0,例如乙醯基胺基、苯甲醯基胺基 等)、烷氧基羰基胺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2〜20 '更佳 係碳原子數2〜16、特佳係碳原子數2〜12,例如甲氧基羰基 胺基等)、芳氧基羰基胺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7〜20 ' 更佳係碳原子數7〜16、特佳係碳原子數7〜12,例如苯氧基 羰基胺基等)、磺醯胺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20'更 佳係碳原子數1〜1 6、特佳係碳原子數1〜1 2,例如甲磺醯胺 ^ 基、苯并磺醯胺基等)、胺磺醯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 -17- 200540214 0〜20、更佳係碳原子數0〜Ιό、特佳係碳原子數0〜12,例如 胺磺醯、甲胺磺醯、二甲基胺磺醯、苯基胺磺醯等)、胺甲 醯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20、更佳係碳原子數1〜16、 特佳係碳原子數1〜1 2,例如胺甲醯、甲胺甲醯、二乙基胺 甲醯、苯基胺甲醯等)、烷硫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 1〜20、更佳係碳原子數1〜16、特佳係碳原子數1〜12,例如 甲硫基、乙硫基等)、芳硫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6〜20、 更佳係碳原子數6〜16、特佳係碳原子數6〜12,例如苯硫基 φ 等)、烷基磺醯基又芳基磺醯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 1〜20、更佳係碳原子數1〜16、特佳係碳原子數1〜12,例如 甲磺醯基、甲苯磺醯基等)、烷基亞磺醯基又芳基亞磺醯基 (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20、更佳係碳原子數1〜16、特 佳係碳原子數1〜12,例如甲亞磺醯、苯并亞磺醯等)、脲基 (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20、更佳係碳原子數1〜16、特 佳係碳原子數1〜12,例如脲基、甲脲基、苯基脲基等)、磷 酸醯胺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1〜20、更佳係碳原子數 _ 1〜16、特佳係碳原子數1〜12,例如二乙基磷酸醯胺基、苯 基磷酸醯胺基等)、羥基、氫硫基、鹵素原子(例如氟原子、 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磺醯基、羧基、硝基、 氧肟酸基、亞磺基、胼基、亞胺基、雜環基(可舉例較佳爲 碳原子數1〜3 0、更佳係1〜1 2,雜原子可舉例如氮原子、氧 原子、硫原子、具體而言例如咪唑基、吡啶基、喹啉基、 _ 呋喃基、哌啶基、嗎福啉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咪唑基、 苯并噻唑基等)、矽烷基(可舉例較佳爲、碳原子數3〜40、 更佳係碳原子數3〜30、特佳係碳原子數3〜24,例如三甲基 -18- 200540214 砂院基、三苯基矽烷基等)等。此等取代基可進一步被取代。 又’取代基爲二個以上的情形下,可相同亦可不同。 又’可能的情形下可互相鍵結、以形成環。 以下係就式(1)所示之化合物舉具體例來詳細説明’惟 本發明係不受以下任何具體例的限制。
-19- 200540214 化10 A-l A-2
Α·3 A-4
仆Or Α·5 H3co OCH3 v · Ο
A-6
OCH: (S
H^CO
A-7 〇CH 0 h3co A-8
仆N A-9 H3C〇 H3C〇
to -20- 200540214 化11 A-10 A-ll
H3C〇 < H3C〇 H3CO H^CO
〇 II C-0 PCH〇3
A-12 〇Ct
H3CO
〇 II C—OCH3 A-13
H3CO
A-14 OCH3 ’〇 H3CO h3c〇,
A-15 h3co
0CH3 Π /=\c-°-v7
H3CO A-16 OCH: 〇、 A-17 H3CO H3CO H3C〇 H3C〇
L^-OCH
〇CH
to 3 3 乂)~C2H5 -21- 200540214 化12 A-18
〇^ch3 A-19
H3CO 一^一0一
A-20 H3CO
〇 II c 一0 〇 -^^och3
A-21 H3CO 〇c2h5 A-22 h3co
〇c3h7 A-23 A-24 〇 II C-0 n
〇CH 3 OC2H5 A-25 C2H5〇
〇 II c 一〇 OC3H7 A-26 C3H7〇 3
A-27 C3H7O 〇c2H5
A-28 C3H7O OC3H7 -22- 200540214 【化1 3】 A-29 h3co
OCgHb A-30 ^6Η13〇
och3 A-31
C3H7O
OC4H9
A-32 A-33
H3C〇 A-34
H3C〇 A-35 och〇3 C2H5C) c-o h3c〇’ A-36
-23- 200540214 化14 A-37 A-38 〇CH3
H3C〇一S—〇一^~^~CM h3c
H3CO
0 v 〇 II y^A " c一〇一^》—0-c- -c2h5 A-39
A-40 A-41
OCH, H3CO H3CO
〇 11 0—δ—C2H5
A-42 H3C〇
Ο /=κ Ο ιι /^Λ η C—Ο-^ Ο—C—CH3 Α-43 Α-45
-24- 200540214
A-47 A-48
A-49
A-50
本發明的式(1)所示之化合物可藉由取代苯1 衍生物的一般酯反應而合成,亦可使用酯鍵形成 行反應。可舉例如,取代苯甲酸官能基變換成醯 酚縮合之方法,利用縮合劑或觸媒、使取代苯甲i 生物脫水縮合之方法等。 考慮製造製程等時,取代苯甲酸官能基變ί 後,與酚縮合之方法爲佳。 反應溶劑可使用烴系溶劑(可舉例較佳爲甲苯 係爲舉例之)、醚系溶劑(可舉例較佳爲二甲基醚 喃、二噁烷等)、酮系溶劑、酯系溶劑、乙腈、二 胺基、二甲基乙醯胺基等。此等溶劑可單獨亦可 使用,反應溶劑較佳係爲甲苯、乙腈、二甲基甲 I酸與酚 〔應來進 Β後、與 I與酚衍 i成醯鹵 、二甲苯 *四氫呋 P基甲醯 女種混合 I胺基、 -25- 200540214 二甲基乙醯胺基。 反應溫度較佳係〇〜150°C、更佳係0〜100°C、更較佳係 0〜90°c,特佳係20°C〜90°c。 本反應中不使用鹽者爲佳,使用鹽的情形下可使用有 機鹽基、無機鹽基中任一者,較佳係有機鹽基,吡啶、3 級烷基胺(可舉例較佳爲三乙胺、乙基二異丙基胺等)。 以下係關於本發明化合物的合成法之具體記載,惟本 發明係不受以下任何具體例的限制。 [合成例1:例示化合物A-1的合成] 將 3,4,5-三甲氧基苯甲酸 24.6g(0.116莫耳)、甲苯 100mL、正N-二甲基甲醯胺基lmL於6〇t:下加熱後,緩慢 地滴下亞硫醯氯15.2g(0.127莫耳),經2小時60°C下加熱。 之後,將預先溶解4-氰基酚15_lg(0.127莫耳)於乙腈50mL 之溶液緩慢地滴下,滴下終了後,以60 °C經3小時加熱攪 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以乙酸乙酯、水進行分液操 作,所得之有機相以硫酸鈉除去水分後,把溶劑減壓蒸餾 去除,在所得之固形物中裝入乙腈l〇〇mL,進行再結晶操 作。將乙腈溶液冷卻至室溫,過濾回收析出的結晶,得到 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物ll.〇g(回收率11%)。此外,化合物 的鑑定係以1H-NMR(400MHz)及質譜來進行。 1H-NMR(CDCl3)6 3.5 0 (br59H)5 7.37(d?2H), 7.45(s,2H), 7.77(s,2H) 質譜:m/z 314(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72〜173°C。 [合成例2 :例示化合物A - 2的合成] •26- 200540214 將 2,4,5-三甲氧基苯甲酸 106.1g(0.5莫1 340mL、二甲基甲醯胺基lmL於60°C下加熱後, 下亞硫醯氯65.4g(0.55莫耳),在65〜70°C下加熱 之後,將預先溶解4-氰基酚71.5g(0.6莫耳)於乙 之溶液緩慢地滴下,滴下終了後,於80〜85°C下加 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以乙酸乙酯(1 L) 分液操作,所得之有機相用硫酸鎂除去水分後,把 的把溶劑減壓蒸餾去除,添加甲醇1 L,進行再結 φ 過濾回收析出的結晶,得到白色結晶之目& 125.4g(回收率 80%)。此外,化合物的鑑 W-NMRMOOMHz)及質譜來進行。 ]H-^MR(COC\3)63.9l(s,3U)9 3.93(s,3H),3. 6.59(s,1H),7.35(d,2H),7.58(s,1H),7.74(d,2H) 質譜:m/z 3 14(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U6°C。 [合成例3:例示化合物A-3的合成] φ 將2,3,4-三甲氧基苯甲酸l〇.lg(47.5毫莫Ϊ
4 0mL、二甲基甲醯胺基0.5mL於80°C下力[]熱後, 下亞硫醯氯6.22g(52.3毫莫耳),以80°C加熱攪拌 之後,將預先溶解4-氰基酚6.2g(52.3毫莫耳)於Z 之溶液緩慢地滴下,滴下終了後,於80〜85°C下力口 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以乙酸乙酯、水 . 操作,所得之有機相以硫酸鈉除去水分後,把溶 餾去除,添加甲醇5 OmL,進行再結晶操作。過濾 的結晶,得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物11.9g(回收I Z )、甲苯 緩慢地滴 2小時。 腈 1 5 0 m L 丨熱攪拌2 、水進行 約 50OmL 晶操作。 勺化合物 定係以 98(s,3H), Ϊ )、甲苯 緩慢地滴 2小時。 L 腈 2 OmL 熱攪拌2 進行分液 劑減壓蒸 回收析出 ^ 80%)〇 -27- 200540214 此外,化合物的鑑定係以iH-NMRMOOMHz)及質譜來進行。 1H-NMR(CDCl3):53.50(br,9H)?7.3 7(d32H)? 7.45(s52H), 7.77(s,2H) 質譜:m/z 314(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02〜l〇3°C。 [合成例4:例示化合物A-4的合成] 將2,4,6-三甲氧基苯甲酸25.0g(118毫莫耳)、甲苯 lOOmL、二甲基甲醯胺基lmL於60°C下加熱後,緩慢地滴 φ 下亞硫醯氯15.4g(129毫莫耳),以6(TC加熱攪拌2小時。 之後,將預先溶解4-氰基酚15.4g(129毫莫耳)於乙腈50mL 之溶液緩慢地滴下,滴下終了後,以80〜85 °C加熱攪拌4.5 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以乙酸乙酯、水進行分液 操作,所得之有機相以硫酸鈉除去水分後,把溶劑減壓蒸 餾去除,加入甲醇500mL、乙腈lOOmL,進行再結晶操作。 過濾回收析出的結晶,得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物 10.0g(回收率27%)。此外,化合物的鑑定係以質譜來進行。 φ 質譜:m/z 3 14(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 7 2〜1 7 3 °C。 [合成例5 :例示化合物A - 5的合成] 將2,3-二甲氧基苯甲酸l5.〇g(82.3毫莫耳)、甲苯 6 0mL、二甲基甲醯胺基〇.5mL於60°C下力D熱後,緩慢地滴 下亞硫醯氯l〇.7g(90.5毫莫耳),以6〇艽加熱攪拌2小時。 之後,將預先溶解4-氰基酚10.8g(90.5毫莫耳)於乙腈30mL 之溶液緩慢地滴下’滴下終了後,於7 0〜8 0。(:加熱攪拌7 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加入異丙醇90mL,過濾回 -28- 200540214 收析出的結晶,得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物1 2.3 g(回收率 5 3%)。此外,化合物的鑑定係以質譜來進行。 質譜:m/z 284(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04°C。 [合成例6:例示化合物A-6的合成] 除了將A-5中的2,3-二甲氧基苯甲酸變更爲2,4-二甲 氧基苯甲酸以外,以同樣方法來進行合成。又化合物的鑑 定係以質譜來進行。 質譜:m/z 284(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34〜13 6 °C。 [合成例7:例示化合物A-7的合成] 將 2,5-二甲氧基苯甲酸 25.0g(137毫莫耳)、甲苯 10 0mL、二甲基甲醯胺基l.OmL於60°C下加熱後,緩慢地 滴下亞硫醯氯18.0g(151毫莫耳),以60°C加熱攪拌2小 時。之後,將預先溶解4-氰基酚18.0g(151毫莫耳)於乙腈 5 OmL之溶液緩慢地滴下,滴下終了後,於70〜80 °C下加熱 攪拌7.5小時。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用乙酸乙酯、飽 和食鹽水進行分液操作,所得之有機相以硫酸鈉除去水分 後,把溶劑減壓蒸餾去除,以二氧化矽凝膠柱色譜法(己烷 -乙酸乙酯(9/1、V/V))來進行精製操作,得到白色結晶之目 的化合物1 8.8g(回收率48%)。又化合物的鑑定係以質譜來 進行。 質譜:m/z 284(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79〜80°C。 [合成例8:例示化合物A-8的合成] -29- 200540214 除了將A-5中的2,3-二甲氧基苯甲酸變更爲2,6-二甲 氧基苯甲酸以外,以同樣方法來進行合成。又化合物的鑑 定係以質譜來進行° 質譜:m/z 284(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 3 0〜1 3 1 °C。 [合成例9:例示化合物A-1 1的合成] 除了將A-2中的4_氰基酚71.5g變更爲4·氯酚76.9g 以外,以同樣的方法來得到目的化合物。又化合物的鑑定 係以1H-NMR(400MHz)及質譜來進行。 1H-NMR(CDC13)63.90(s53H), 3.94(s,3H),3.99(s,3H), 6.58(s,1H),7.15(d,2H),7.37(d,2H),7.56(s,1H) 質譜:m/z 3 23 (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27〜129°C。 [合成例1〇:例示化合物A-12的合成] 將2,4,5_三甲氧基苯甲酸45.0g(212毫莫耳)、甲苯 180mL、二甲基甲醯胺基1.8mL於60°C下加熱後,緩慢地 滴下亞硫醯氯27.8g(233毫莫耳),於60°C下加熱攪拌2.5 小時。之後,將預先溶解4-羥基苯甲酸甲酯35.4g(23 3毫 莫耳)於二甲基甲醯胺基27mL之溶液緩慢地添加,於80t 下加熱攪拌 3小時後,冷卻反應液至室溫,加入甲醇 2 7 OmL,過濾回收析出的結晶,得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 物 64.5g(回收率 88%)。又化合物的鑑定係以 iH-NMRMOOMHz)及質譜來進行。 1H-.NMR(CDCl3)63.9 5 (m?9H)? 3.99(s?3H) 5 6.5 7 (s51H)? 7.28(d,2H),7.57(s,lH)8.11(d,2H) -30- 200540214 質譜:m/z 347(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 2 1〜1 2 3 t:。 [合成例1 1 :例示化合物A-13的合成] 將2,4,5·三甲氧基苯甲酸20.0g(94.3毫莫耳)、甲苯 1 0 0 m L、二甲基甲醯胺基1 m L於6 0 °C下加熱後,緩慢地滴 下亞硫醯氯12.3 g( 104毫莫耳),於60 °C下加熱攪拌3.5小 時。之後,將預先溶解4-苯基酚17.7g(l〇4毫莫耳)於甲苯 15 0mL之溶液緩慢地添加,於80°C下加熱攪拌3小時後, φ 冷卻反應液至室溫,加入甲醇2 5 OmL,過濾回收析出的結 晶,得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物2 1 · 2 g (回收率6 2 % )。又化 合物的鑑定係以1H-NMR(4〇OMHz)及質譜來進行。 1H.NMR(CDC13)63.93(s53H)? 3.96(s,3H),3.99(s,3H), 6.59(s,1H),7.26-7.75 (m,10H) 質譜:m/z 3 6 5 (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 3 1〜1 3 2 °C。 [合成例12:例示化合物A-14的合成] $ 將 2,4,5-三甲氧基苯甲酸12.9g(61毫莫耳)、甲苯 5 0mL、二甲基甲醯胺基〇.6mL於60°C下加熱後,緩慢地滴 下亞硫醯氯8.0g(67毫莫耳),於60°C下加熱攪拌3.5小時。 之後,將預先溶解4-苯基酚17.7g(104毫莫耳)於乙腈25mL 之溶液緩慢地添加,於80°C下加熱攪拌3小時後,冷卻反 應液至室溫,加入甲醇l〇〇mL,過濾回收析出的結晶,得 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物21.6g(回收率93%)。此外’化合 物的鑑定係藉由質譜來進行。 、 質譜:m/z 381(M + H) + -31- 200540214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91〜92°C。 [合成例13:例示化合物A-15的合成] 除了將A-2中的4-氰基酚71.5g變更爲酚56.4g以外, 以同樣的方法來得到目的化合物。此外,化合物的鑑定係 以1H-NMR及質譜來進行。 1H-NMR(CDC13)63.9 1(s?3H), 3.93(s,3H),3.99(s,3H), 6.58(s,1H),7.19-7.27(m,3H),7.42(m,2H),7.58(s,1H) 質譜:m/z 3 65 (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 0 5〜1 0 8 °C。 質譜:m/z 289(M + H) + [合成例1 4 :例示化合物A - 1 6的合成] 除了將A_2中的4-氰基酚71.5g變更爲4-甲氧基酚 74.4g以外,以同樣的方法可得到目的化合物。此外,化合 物的鑑定係藉由質譜來進行。 質譜:m/z 3 19(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 0 2〜1 0 3 °G。 [合成例1 5 :例示化合物A -1 7的合成] 除了將A-2中的4_氰基酚71.5g變更爲4 -乙酚73.3g 以外,以同樣的方法來得到目的化合物。此外,化合物的 鑑定係藉由質譜來進行。 質譜:m/z 317(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70〜71 。 [合成例1 6 :例示化合物A - 2 4的合成] 將4-乙氧基苯甲酸27.3g(164毫莫耳)、甲苯108mL、 二甲基甲醯胺基lmL於60 °C下加熱後,緩慢地滴下亞硫醯 -32- 200540214 氯21.5g(181毫莫耳),以60°C加熱攪拌2小時。之後,將 預先溶解4_乙氧基酚25.0g(181毫莫耳)於乙腈50mL之溶 液緩慢地添加,在8 0 °C經4小時加熱攪拌後,將反應液冷 卻至室溫後,加入甲醇1 OOmL,過濾回收析出的結晶,得 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物30.6g(回收率65%)。此外,化合 物的鑑定係以W-NMRMOOMHz)及質譜來進行。 1H-NMR(CDCl3)6 1.48- 1.59(m56H),4.05(q52H), 4.10(q,2H),6.89-7.00(m,4H),7.10(d,2H),8.12(d,2H) 質譜:m/z 2 87 (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13〜114°C。 [合成例17:例示化合物A-25的合成] 將4-乙氧基苯甲酸24.7g(149毫莫耳)、甲苯lOOmL、 二甲基甲醯胺基lmL於60°C下加熱後,緩慢地滴下亞硫醯 氯19.5g(164毫莫耳),以6(TC加熱攪拌2小時。之後,將 預先溶解4-丙氧基酚25.0g(165毫莫耳)於乙腈50mL之溶 液緩慢地添加,在8 0 °C經4小時加熱攪拌後,將反應液冷 卻至室溫後,加入甲醇1 OOmL,過濾回收析出的結晶,在 所得之固體加入甲醇lOOmL進行再結晶操作,過濾回收所 得之結晶,得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物 33.9g(回收率 7 6%)。此外,化合物的鑑定係以 h-NMRMOOMHz)及質譜 來進行。 1H-NMR(CDCl3)6 1.04(t53H)5 1.45(t,3H),1.82(q,2H), 3_93(q,2H), 4.04(q,2H), 6.8 9 - 7.0 0 (m , 4 H), 7.10(d,2H), 8.12(d,2H) 質譜:m/z 301(M + H) + -33- 200540214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07 t。 [合成例18:例示化合物A-27的合成] 除了將A-24合成法中的4_乙氧基苯甲酸27. 4-丙氧基苯甲酸29.5g以外,以同樣方法來進行 外,化合物的鑑定係藉由質譜來進行。 質譜:m/z 301(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88〜89°C。 [合成例19··例示化合物A-28的合成] 舄 此 除了將A-25合成法中的4-乙氧基苯甲酸24 7 d _ 4-丙氧基苯甲酸26.Sg以外,以同樣方法來進行合 • ' g變更 成 外 化合物的鑑定係藉由質譜來進行。 質譜:m/z 3 1 5(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92°C。 [合成例20:例示化合物A-40的合成] 將 2,4-二甲氧基苯甲酸 20.0g(109毫莫耳、 )、申苯 8 0mL、二甲基甲醯胺基0.8mL於60°C下加熱後,綏概 表丨★地滴
下亞硫醯氯14.4g(121毫莫耳),於6〇°C下加熱攪祛, 扦3.5小 時。之後,將預先溶解心苯基酚20.5g(121毫莫耳)於二甲 基甲醯胺基5 OmL之溶液緩慢地添加’在8 0 °C經6小時加 熱攪拌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加入甲醇100mL,過 濾回收析出的結晶,得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物3 1 · 7 S(回 收率8 6 %)。此外,化合物的鑑定係藉由質譜來進行。 質譜:m/z 3 3 5 (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 6 1〜1 6 2 °C ° [合成例21 :例示化合物A-42的合成] -34- 200540214 將2,4 -二甲氧基苯甲酸3〇〇g(165毫莫耳)、甲苯 120mL、二甲基甲醯胺基1.2mL於60°C下加熱後,緩慢地 滴下亞硫醯氯2 1 · 6 g ( 1 8 1毫莫耳),以6 〇它加熱攪拌2小 時。之後,將預先溶解4-7羥基苯甲酸甲酯27.6g(181毫莫 耳)於二甲基甲醯胺基40mL之溶液緩慢地添加,在80°c經 6小時加熱攪拌後,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加入甲醇 1 4 OmL,過濾回收析出的結晶,得到白色結晶之目的化合 物 24.4g(回收率 47%)。此外,化合物的鑑定係以 iH-NMRMOOMHz)及質譜來進行。 1H-NMR(CDCl3)63.92(m,9H),6.56(m,2H), 7.27(m52H)? 8.09(m,3H) 質譜:m/z 3 1 7(M + H) + 所得化合物之熔點爲122〜123°C。 相對於上述式(1)所示之本發明遲滯値上昇劑的醯化 纖維素1〇〇質量份,含量係以0.1〜30質量份爲佳,1〜25 質量份爲更佳,3〜15質量份爲最佳。 本發明的遲滯値上昇劑由於溶解於醇或二氯甲烷、二 氧雜戊環的有機溶劑中,所以可添加至醯化纖維素溶液(膠 漿)、或可直接添加至膠漿組成中。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製造]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係藉由溶劑流延法來製造。 溶劑流延法係使用將醯化纖維素溶解於有機溶劑之溶液 (膠漿)以製造薄膜。 有機溶劑係包含選自於碳原子數爲3至12的醚、碳原 子數爲3至12的酮、碳原子數爲3至12的酯及碳原子數 -35- 200540214 爲1至6的鹵化烴之溶劑爲佳。 醚、酮及酯可具有環狀構造。醚、酮及酯之官能基(即, -0-、-CO-及-COO-)的任一者即使爲含有二個以上之化合 物,亦可作爲有機溶劑使用。有機溶劑可含有如醇性羥基 之其他官能基。含有二種以上官能基之有機溶劑情形下, 其碳原子數係具有任一官能基之溶劑碳原子數爲上述較佳 碳原子數範圍内爲佳。 碳原子數爲3至12的醚類之例係含有二異丙基醚、二 φ 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烷、1,4-二噁烷、1,3-二氧雜戊環、 四氫呋喃、苯甲醚及苯乙醚。 碳原子數爲3至12的酮類之例係包含丙酮、甲基乙基 酮、二乙基酮、二異丁基酮、環己酮及甲基環己酮。 碳原子數爲3至12的酯類之例係包含乙基甲酸酯、丙 基甲酸酯、戊基甲酸酯、甲基乙酸酯、乙基乙酸酯及戊基 乙酸酯。 具有二種以上官能基的有機溶劑之例係包含2-乙氧基 φ 乙基乙酸酯、2-甲氧基乙醇及2-丁氧基乙醇。 鹵化烴的碳原子數係以1或2爲佳,1爲最佳。鹵化 烴之鹵素係以氯爲佳。鹵化烴的氫原子以鹵素取代之比例 係25至75莫耳%爲佳,30至70莫耳%爲較佳,35至65 莫耳%爲更佳,40至60莫耳%爲最佳。二氯甲烷爲代表性 的鹵化烴。 _ 又,本發明的有機溶劑係混合二氯甲烷與醇類而使用 (二氯甲烷系溶劑)爲佳,相對於二氯甲烷,醇的比率係以1 質量%以上50質量%以下爲佳,1 0質量%以上40質量%以 -36- 200540214 下爲佳,1 2質量%以上3 0質量%以下爲最佳。醇類係以甲 醇、乙醇、正丁醇爲佳,可混合2種以上之醇類使用。 本發明的有機溶劑亦可混合乙酸甲酯與酮、醇類(乙酸 甲酯系溶劑)使用,酮較佳爲丙酮,醇類係以甲醇、乙醇、 丁醇爲佳,其可混合使用亦可單獨使用。乙酸甲酯係爲全 溶劑中的70質量%以上95質量%以下爲佳,更佳係75質 量%以上90質量%以下。酮係以5質量%以上30質量%以 下爲佳,更佳係10質量%以上25質量%以下。醇的總和量 爲5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爲佳,更佳係質量°/❶以上 25質量%以下。 可用〇°C以上之溫度(常溫或高溫)處理之一般方法調 製醯化纖維素溶液。溶液的調製可利用一般的溶劑流延法 中的膠漿調製方法及裝置而實施。 醯化纖維素的量係調整成於所得溶液中含有1 0至40 質量%。醯化纖維素的量係以1 〇至3 0質量%爲更佳。有機 溶劑(主溶劑)中可添加後述任意之添加劑。 溶液可藉由於常溫(〇至40°C)攪拌醯化纖維素與有機 溶劑而調製。高濃度的溶液可於加壓及加熱條件下攪拌。 具體而言,將醯化纖維素與有機溶劑裝入加壓容器加以密 閉,於加壓下在溶劑常溫之沸點以上’且溶劑係在未沸騰 範圍之溫度內邊加熱邊攪拌。 加熱溫度一般爲40 °C以上,較佳係60至200 °C,更佳 係 80 至 110°C。 各成分因預先粗混合所以可裝入容器內。又,可順次 投入容器內。攪拌容器而構成係爲必要。其可注入氮氣等 -37- 200540214 的惰性氣體以加壓容器。又,可利用透過加熱提升溶劑之 蒸氣壓。或,在容器密閉後亦可於壓力下添加各成分。 加熱時力從容器外部加熱爲佳。例如,可使用夾套類 型的加熱裝置。又,可藉由在容器的外部設置、配管板狀 加熱器,循環液體以加熱容器全體。 在容器内部設置攪拌翼,使用其來攪拌爲佳。攪拌翼 係達到容器壁附近的長度者爲佳。攪拌翼的末端爲了更新 容器壁的液膜,所以設置刮板翼爲佳。 容器中可設置壓力計、溫度計等的計器類。於容器内 將各成分溶解於溶劑中。將調製的膠漿由冷却後容器取 出,或取出後、利用熱交換器等加以冷却。 藉由冷却溶解法亦可調製溶液。冷却溶解法係即使於 以一般的溶解方法而難以溶解之有機溶劑中,亦可溶解醯 化纖維素。此外,以一般的溶解方法可溶解醯化纖維素之 溶劑,即使藉由冷却溶解法亦可有迅速得到均勻的溶液的 效果。 冷却溶解法一開始係在室溫下有機溶劑中將醯化纖維 素邊攪拌邊緩緩地添加。 醯化纖維素的量係調整成於混合物中含有1 0至40質 量%爲佳。醯化纖維素的量係以1 0至3 0質量%爲更佳。再 者,混合物中亦可添加後述任意之添加劑。 接著’混合物係在-100至-10 °C(可舉例較佳爲-80至 -1 0 °C,更佳係-5 0至-2 0 °C、最佳係-5 0至· 3 0 °C )下冷却。 冷却可於例如,乾冰·甲醇浴(-7 5 °C )或冷却的二乙二醇溶液 (-3 0至- 20°C )中實施。經冷却可固化醯化纖維素與有機_ -38- 200540214 劑之混合物。 冷却速度係以4 °C /分以上爲佳,8 °C /分以上爲更佳, 12°C /分以上爲最佳。冷却速度係越快越好,但是1〇,〇〇〇χ: • /秒爲理論上限,1,0 0 0 °c /秒爲技術上限,而i 〇 〇 /秒爲實 用上限。此外,冷却速度係開始冷却時的溫度與最終的冷 却溫度之差,除以從開始冷却至達到最終的冷却溫度的時 間之値。 再者,將其於0至20(TC(可舉例較佳爲〇至i5(rc , φ更佳係0至12 0 °C、最佳係0至5 0 °C )下加溫,且在有機溶 劑中溶解醯化纖維素。昇溫係可放置於室溫中處理,亦可 於溫浴中加溫。 加溫速度係以4 °C /分以上爲佳,8它/分以上爲更佳, 1 2 °C /分以上爲最佳。加溫速度係越快越好,但是丨〇,〇 〇 〇它 /秒爲理論上限,1,000°C/秒爲技術上限,而10{rc/秒爲實 用上限。此外,加溫速度係開始加溫時的溫度與最終的加 溫溫度之差,除以從開始加溫至達成最終的加溫溫度的時 φ 間之値。 如以上所述,可得到均勻的溶液。此外,溶解係爲不 充分之情形下,可以重複冷却、加溫的操作。是否充分溶 解,可藉由目視觀察溶液的外觀而加以判斷。 冷却溶解法中爲避免因冷却時的結露而水分混人,所 以希望使用密閉容器。又,在冷却加溫操作於冷却時加壓、 加溫時減壓時,可縮短溶解時間。爲了實施加壓及減壓, 所以使用耐壓性容器係爲所期望的。 此外,醯化纖維素(醋化度:6 0 · 9 %、黏度平均聚合 -39- 200540214 度:299)係經冷却溶解法於甲基乙酸酯中溶解之20質量% 溶液,藉由示差掃瞄熱量計(DSC)測定時,在接近33 °C時 存在溶膠狀態與凝膠狀態的假相轉移點,該溫度以下則形 成均勻的凝膠狀態。因此,該溶液係保持於假相轉移溫度 以上,較佳係保持於凝膠相轉移溫度+ 1 0 °C程度的溫度係爲 必要。然而,該假相轉移溫度係由於醯化纖維素的醋化度、 黏度平均聚合度、溶液濃度或使用的有機溶劑而有所不同。 根據調製的醯化纖維素溶液(膠漿),藉由溶劑流延法 φ 可製造醯化纖維素薄膜。將膠漿於滾筒或輸送帶上流延, 蒸發溶劑以形成薄膜。流延前的膠漿係將固形分量調整成 1 8至3 5 %般的濃度爲佳。滾筒或輸送帶的表面係爲完成鏡 面狀態爲佳。膠漿係在表面溫度1 〇°C以下之滾筒或輸送帶 上進行流延爲佳。 關於溶劑流延法中的乾燥方法係如美國專利 2,3 3 6,3 1 0 號、同 2,3 67,603 號、同 2,492,078 號、同 2,492,977 號、同 2,492,978 號、同 2,607,704 號、同 2,73 9,069 號、 | 同2,739,070號、英國專利640731號、同736892號的各說 明書、特公昭45 -45 5 4號、同49-56 1 4號、特開昭60- 1 7683 4 號、同60-203430號、同62-115035號的各公報中所記載。 滾筒或輸送帶上的乾燥可藉由將空氣、氮等的惰性氣體送 風而進行。 所得之薄膜從滾筒或輸送帶剝取,然後以從100至160 °C逐次改變溫度之高溫風加以乾燥,可蒸發殘留溶劑。以 上之方法係記載於特公平5 - 1 7844號公報。按照該方法時, * 可縮短從流延至剝取的時間短縮。爲了實施該方法,使在 -40- 200540214 流延時的滾筒或輸送帶表面溫度的膠漿凝膠化係爲必要。 剝取時殘留溶劑之二氯甲烷與醇的比率係以1 5 %以上 90%以下爲佳,25%以上85%以下爲更佳,35%以上80%以 下爲最佳。 相對於以乙酸甲酯系溶劑剝取時的殘留溶劑之乙酸甲 酯,酮、醇之和的比率係以15質量%以上90質量%以下爲 佳,25質量%以上85質量%以下爲更佳,35質量%以上80 質量%以下爲最佳。 • 亦可利用調製的醯化纖維素溶液(膠漿)進行二層以上 之流延而薄膜化。這樣的情形下,藉由溶劑流延法製造醯 化纖維素薄膜爲佳。膠漿係在滾筒或輸送帶上加以流延, 使溶劑蒸發而形成薄膜。流延前的膠漿係調整成固形分量 爲10至40%範圍般之濃度爲佳。滾筒或輸送帶的表面係爲 完成鏡面狀態爲佳。 流延二層以上複數的醯化纖維素液時,可流延複數的 醯化纖維素溶液,且可從支持體進行方向設置間隔之複數 φ 流延口,各別流延含有醯化纖維素之溶液,邊積層邊製作 薄膜。例如,可利用特開昭6 1 - 1 5 84 1 4號、特開平1 - 1 224 1 9 號、及特開平1 1 - 1 9 82 8 5號的各公報中記載之方法。又, 藉由從 2個流延口流延醯化纖維素溶液亦可薄膜化。例 如,可利用特公昭60-275 62號、特開昭6 1 -94724號、特 開昭6 1 -947245號、特開昭6 1 - 1 048 1 3號、特開昭6 1 - 1 584 1 3 - 號、及特開平6- 1 3493 3號的各公報中記載之方法。又,特 _ 開昭56- 1 626 1 7號公報中記載之高黏度醯化纖維素溶液的 流動係以低黏度的醯化纖維素溶液包埋進去,亦可利用其 • 41- 200540214 高、低黏度的醯化纖維素溶液係爲同時擠壓的醯化纖維素 薄膜之流延方法。 又,藉由使用二個流延口,剝取由第一流延口形成支 持體之薄膜,在接近支持體面側進行第二流延,亦可製作 薄膜。可舉例如特公昭44-20235號公報中記載之方法。 流延的醯化纖維素溶液可使用相同溶液,亦可使用不 同的醯化纖維素溶液。由於複數的醯化纖維素層具有機 能,可視其機能將醯化纖維素溶液由各個流延口擠壓出 φ 來。再者,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溶液亦可與其他機能層(例 如,接著層、染料層、抗靜電層、防眩層、紫外線吸收層、 偏光層等)同時流延。 習知的單層液由於形成必要薄膜之厚度,所以用高濃 度擠壓出高黏度的醯化纖維素溶液係爲必要。這種情形下 醯化纖維素溶液的安定性惡化而產生固形物,大多會有形 成起顆粒故障,平面性不良之問題。該問題的解決方法係 藉由將複數的醯化纖維素溶液從流延口進行流延,可同時 φ 在支持體上將高黏度溶液擠壓出來,不僅可製作平面性良 化之優異面狀薄膜,亦可利用濃厚醯化纖維素溶液而達成 乾燥負荷的低減化,可提高薄膜之生産速率。 〔拉伸處理〕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可藉由拉伸處理調整遲滯 値。再者,亦有向積極寬方向拉伸之方法,例如特開昭 • 62-^5035 號、特開平 4-152125 號、特開平 4-284211 號、 特開平4-298310號、及特開平11-48271號的各公報等中 所記載。該方法因爲提高了醯化纖維素薄膜之面内遲滯値 -42- 200540214 之値,而拉伸製造的薄膜。 薄膜之拉伸可於常溫或加熱條件下實施。加熱溫度係 •爲薄膜之氣體轉移溫度以上爲佳。此處所謂之氣體轉移溫 度係指拉伸前的薄膜氣體轉移溫度,例如係表示殘留溶齊!J 時於含有殘留溶劑之狀態所測定之値。如此之氣體轉移溫 度可在密閉式的盤中封入試樣薄膜,利用掃瞄型示差熱量 計(DSC)加以測定。 薄膜之拉伸可爲縱或横向的單軸拉伸,亦可爲同時或 φ 逐次2軸拉伸。拉伸係進行1〜300%的拉伸。較佳係進行 1〜25 0%、特佳係1〜2 00%的拉伸。光學薄膜之雙折射係寬 方向的折射率比長度方向的折射率大爲佳。因而大多由寬 方向拉伸爲佳。又,拉伸處理可於製膜步驟的途中進行, 亦可將製膜、捲取的原薄膜進行拉伸處理。在前者時,以 含殘留溶劑量之狀態進行拉伸爲佳,殘留溶劑量係較佳以 2至40%進行拉伸。 · 爲了改良醯化纖維素薄膜中的機械物性,可使用以下 φ 之可塑劑。可塑劑可使用磷酸酯或羧酸酯。磷酸酯之例係 包含磷酸三苯酯(TPP)及磷酸三甲苯酚酯(TCP)。羧酸酯係 以苯二酸酯及檸檬酸酯爲代表。苯二酸酯之例包含鄰苯二 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 二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鄰苯二甲酸二苯 基酯(DPP)及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檸檬酸酯之 . 例包含三乙基〇-乙醯基檸檬酸酯(0 ACTE)及三丁基0-乙醯 基檸檬酸酯(OACTB)。其他羧酸酯之例係包含油酸丁酯、 蓖麻醇酸甲基乙醯酯、癸二酸二丁酯、各種的偏苯三酸酯。 -43- 200540214 較佳係使用苯二酸酯系可塑劑(DMP、DEP、DBP、DOP、 DPP、DEHP)。其中係以DEP及DPP爲特佳。 可塑劑的添加量係爲醯化纖維素量的〇 · 1至2 5質量% 爲佳,1至20質量%爲更佳,3至15質量%爲最佳。 醯化纖維素薄膜可添加劣化防止劑(例、抗氧化劑、過 氧化物分解劑、自由基抑制劑、金屬惰性化劑、酸捕集劑、 胺)。關於劣化防止劑係如特開平3- 1 9920 1號、同5- 1 907073 號、同5-194789號、同5-271471號、同6-107854號的各 φ 公報中所記載。劣化防止劑的添加量係爲調製溶液(膠漿) 的0.01至1質量%爲佳,0.01至0.2質量%爲更佳。添加量 爲上述範圍內時,可得到劣化防止劑的效果,亦即由於看 不到薄膜表面的滲出而爲佳。特佳劣化防止劑之例可舉例 如丁基化羥基甲苯(BHT)、三苄基胺(TBA)。 [消光劑微粒子]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中加入作爲消光劑之微粒子 爲佳。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微粒子可舉例如二氧化矽、二氧 φ 化鈦、氧化鋁、氧化銷、碳酸鉀、碳酸鉀、滑石粉、黏土、 燒成高嶺土、燒成矽酸鉀、水和矽酸鉀、矽酸鋁、矽酸鎂 及磷酸鉀。微粒子係從含矽而降低濁度之點爲佳,特佳爲 二氧化矽。二氧化矽的微粒子係爲1次平均粒子徑20nm 以下,且外表比重爲70g/公升以上者爲佳。1次粒子的平 均徑爲小至5〜16nm者由於降低薄膜之霧度而爲更佳。外 表比重90〜200g/公升以上爲佳,1〇〇〜200g/公升以上爲更 佳。外表比重爲大程度時可作爲高濃度的分散液,因可使 " 霧度、凝集物良好化而爲佳。 -44- 200540214 此等微粒子係形成一般平均粒子徑爲〇. 1〜3 . 〇 // m之2 次粒子,且此等微粒子爲在薄膜中時係存在作爲1次粒子 的凝集體,於薄膜表面形成0.1〜3的凹凸。2次平均 粒子徑係以〇 · 2 // m以上1 . 5 // m以下爲佳,0 · 4 /z m以上1 · 2 //m以下爲更佳,0.6/zm以上l.l//m以下爲最佳。1次、 2次粒子徑係以掃瞄型電子顯微鏡觀察薄膜中的粒子,以 粒子外接圓的直徑作爲粒徑。又,改變位置觀察粒子200 個,以其平均値作爲平均粒子徑。 二氧化矽的微粒子可使用例如 AEROSIL R972、 R972V、R974、R812、200、200V、300、R202、0X50、TT600(以 上曰本AEROSIL(股)製)等的市售品。氧化鉻的微粒子則可 使用例如,AEROSIL R976及R811(以上曰本AEROSIL(股) 製)之商品名市售品。 此等之中 AEROSIL 200V、AEROSIL R972V 爲 1 次平 均粒子徑20nm以下,且外表比重爲70g/公升以上之二氧 化矽微粒子,雖然保持低的光學薄膜濁度,但是因降低摩 擦係數的效果大而爲特佳。 爲了得到本發明中具有2次平均粒子徑小的粒子之醯 化纖維素薄膜,調製微粒子分散液時係考慮若干的手法。 例如,預先做成使溶劑與微粒子攪拌混合之微粒子分散 液,該微粒子分散液加入其他用途用意的少量醯化纖維素 溶液加以攪拌溶解,然後混合全部的醯化纖維素膠漿液之 方法。此方法係二氧化矽微粒子的分散性良好,由二氧化 矽微粒子難以進一步再凝集之點爲良好的調製方法。除此 之外,亦有在溶劑中加入少量的纖維素酯、攪拌溶解後, -45- 200540214 於其中加入微粒子用分散機進行分散作爲微粒子添加液 該微粒子添加液用軸向混合機與膠漿液充分混合之方法 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等方法,二氧化矽微粒子與溶劑等 合、分散時的二氧化矽濃度係以5〜30質量%爲佳,10^ 質量%爲更佳,15〜20質量%爲最佳。分散濃度高時相對 添加量降低液濁度、霧度,凝集物變得良化而爲佳。最 醯化纖維素的膠漿溶液中之消光劑的添加量係每1 m2 0.01〜l.Og爲佳,0.03〜0.3g爲更佳,0.08〜0.16g爲最佳 使用的溶劑爲低級醇類,較佳係甲醇、乙醇、丙醇 異丙醇、丁醇等。低級醇以外的溶劑係沒有特別地限制 以使用在纖維素酯製膜時使用的溶劑爲佳。 其目的爲改善薄膜黃味可添加染料。色調係在一般 照相用支持體上著色可見的各樣原色者爲佳。但是,由 與照相用支持體不同的光管的防止係非必要,所以含量 爲佳,相對於醯化纖維素係以質量比例1〜1 〇 〇 P P m爲佳 2〜50ppm爲更佳。 由於醯化纖維素係稍稍呈現黃味,以使用青色或紫 的染料爲佳。適當組合複數染料可形成原色樣。 用於本發明使用的醯化纖維素薄膜製造之捲取機較 係使用一般者’可使用定張力法、定扭矩法、錐形張力g 内部應力一定的程序張力控制法等的捲取方法進行捲取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氣體轉移溫度]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氣體轉移溫度的測定可根據j j s 格K 7 1 2 1記載的方法進行。 本發明醯化纖維素薄膜之氣體轉移溫度爲8 〇它以 混 25 於 終 爲 的 於 少 色 佳 規 上 -46- 200540214 2 00 °C以下爲佳,100 °C以上170 °C以下爲更佳。氣體轉移 溫度可藉由含有可塑劑、溶劑等的低分子化合物而降低。 - [薄膜之厚度] .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之厚度(乾燥膜厚)係以40// m以上150/zm以下爲佳,50ym以上130//m以下爲更佳。 [薄膜之遲滯値]
Re(X)、Rth(X)係各表示波長λ nm中面内的遲滯値及厚 度方向的遲滯値。 φ 本發明之醯化纖維素薄膜在59〇nm中的Re(Re(590)) 係以20〜200nm爲佳,25〜100nm爲更佳,30〜80nm爲最佳。 又,Rth(Rth(590))係以 70nm 〜400nm 爲佳,90nm 〜350nm 爲 更佳,llOnm〜320nm爲最佳。 又Rth/Re比爲1以上10以下爲佳,2以上9以下爲更 佳。 [薄膜之遲滯値的濕度依存性]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之波長590nm中,在25°C φ 10%RH中的Re與在25°C 8 0%RH中的Re之差係以〇nm以 上15nm以下爲佳,Onm以上10nm以下爲更佳。 又,波長590nm中,在25°C10%RH中的Rth與在25 °C 80%RH中的Rth之差爲Onm以上25nm以下爲佳,〇nm 以上15nm以下爲更佳。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表面處理] 、 在醯化纖維素薄膜施加表面處理爲佳。具體的方法可 舉例如電暈放電處理、輝光放電處理、火焰處理、酸處理、 鹼處理或紫外線照射處理。又,亦可如特開平7 -3 3 3 43 3號 -47- 200540214 公報中記載般設置底漆層。 作爲偏光板的透明保護膜使用時,從與偏光膜的接著 性觀點而言,酸處理或鹼處理、亦即對醯化纖維素實施皂 , 化處理爲特佳。 表面能量爲55mN/m以上爲佳,60mN/m以上75mN/m 以下爲更佳。 以下,係舉例具體說明鹼皂化處理。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鹼皂化處理係在薄膜表面以鹼溶液 φ 浸漬後,進行用酸性溶液中和、水洗乾燥循環爲佳。 鹼溶液可舉例如氫氧化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氫氧 化離子規定濃度爲〇·1至3.0N的範圍爲佳,0.5至2.0N的 範圍爲更佳。鹼溶液溫度爲室溫至90°C的範圍爲佳,40至 7(TC的範圍爲更佳。 固體的表面能量可藉由「濕潤的基礎與應用」(Realize 社,1 9 8 9 · 1 2 · 1 0發行)中記載般的接觸角法、濕潤熱法、及 吸著法而求得。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之情形係以使用 φ 接觸角法爲佳。 具體而言,在表面能量爲既知的2種溶液滴下至醯化 纖維素薄膜,且液滴表面與薄膜表面的交點中,藉由定義、 計算導引液滴之接線與薄膜表面所成之角,及與含液滴之 角的接觸角,可算出薄膜之表面能量。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含水率] .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吸水率係可藉由測定一定溫濕度中 的平衡含水率來加以評價。平衡含水率係在一定溫濕度放 置24小時後,達成平衡之試料的水分量以卡爾-費歇法來 -48- 200540214 進行測定,將水分量(g)除以試料重量(g)而算出者。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在2 5 °C 8 0 %中的平衡含水率 係以0 · 5質量。/〇以上3質量%以下爲佳,〇 · 8質量%以上2.5 質量%以下爲更佳,0 · 8質量%以上2質量%以下爲最佳。 [透濕度] 透濕度係遵照Jis Z 0208中記載之方法,測定各試料 之透濕度,算出每lm2面積於24小時蒸發的水分量(g)。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透濕度可藉由各樣方法加以調節。 可藉由在醯化纖維素薄膜中添加疏水性化合物,降低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吸水率,而使透濕度係爲降低。 依照JIS Z 0208、條件A之方法所測定的本發明醯化 纖維素薄膜之透濕度,係以20g/m2以上25 0g/m2以下爲 佳,40g/m2以上225g/m2以下爲更佳,l〇〇g/m2以上200g/m2 以下爲最佳。 [吸濕膨脹係數] 吸濕膨脹係數係表示在一定溫度下,相對濕度變化時 的試料長度變化量。 爲了防止鏡框狀的透過率上昇,醯化纖維素薄膜之吸 濕膨脹係數係以30xl(T5/%RH以下爲佳,15xl0_5/%RH以 下爲更佳,l〇xl(T5/%RH以下爲最佳。又,吸濕膨脹係數 小者爲佳,但是一般爲l.〇xl(T5/%RH以上之値。 關於吸濕膨脹係數的測定方法係如以下所示。從製作 的聚合物薄膜(相位差板)切出寬5mm、長度20mm的試料, 固定片方的一端垂吊在25°C、20%RH(R0)的環境下。在另 一端垂吊〇.5g的重物,測定放置10分鐘之長度(L0)。接著, -49- 200540214 溫度依然爲25°C、濕度爲80%RH(R1)下,測定長度(Ll)。 吸濕膨脹係數係藉由下式而算出。測定係就同一試料取樣 1 〇次,採用平均値。 吸濕膨脹係數[/%RH] = {(L1-L0)/L0}/(R1-R0) 藉由上述吸濕而減小尺寸變化中,係以降低製膜時的 殘留溶劑量,且減小聚合物薄膜中的自由體積爲佳。 減少殘留溶劑之一般手法係藉由於高溫且長時間下乾 燥,但是過度長時間時,當然會降低生産性。因此,相對 φ 於醯化纖維素薄膜,殘留溶劑的量係以0 _ 0 1至1質量%的 範圍爲佳,0.02至0.07質量%的範圍爲更佳,〇.〇3至〇,〇5 質量%的範圍爲最佳。 藉由控制上述殘留溶劑量,可便宜且高生產性地製造 具有光學補償能之偏光板。 殘留溶劑量係將一定量的試料溶解於氯仿,利用氣體 色譜儀(GC18A、島津製作所(股)製)來加以測定。 溶液流延法係使用將聚合物材料溶解於有機溶劑之溶 φ 液(膠漿),來製造薄膜。溶液流延法中的乾燥係如上述般, 已知大多爲鼓式(或輸送式)面中乾燥、與薄膜搬送時的乾 燥。鼓式(或輸送式)面中的乾燥時,以不超過所使用溶劑 的沸點之溫度(超過沸點時會起泡)下緩慢地乾燥爲佳。 又,薄膜搬送時的乾燥係聚合物材料的氣體轉移點爲±30 t、更佳爲±20°C下進行爲佳。 又,藉由上述吸濕而減小尺寸變化之其他方法,係以 添加含有疏水基之化合物爲佳。含有疏水基之材料若爲在 分子中具有烷基或苯基的疏水基材料的話,並沒有特別地 -50- 200540214 限制’使用在上述醯化纖維素薄膜添加之可塑劑或劣化防 止劑之中適合的材料爲特佳。此等較佳材料之例可舉例如 磷酸三苯酯(TPP)、三苄基胺(TBA)等。 .含有此等疏水基之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對於調整之溶液 (膠漿),係以0.01至30質量%的範圍爲佳,0.1至20質量 %的範圍爲更佳。 [尺寸變化率]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尺寸變化率係可藉由栓規測定在一 φ 定溫度下的經時前後尺寸變化,經由下述式而算出。 尺寸變化率(%) = [(L2-Ll)/Ll]xl00 式中,L 1係表示經時前的尺寸,L2係表示經時後的 尺寸。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於90°C 24hr經時之尺寸變化 率,係以-0.5%以上0.5%以下爲佳,-0.3%以上0.3%以下爲 更佳,-0.2%以上0.2%以下爲最佳。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彈性率] ^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彈性率可經由拉伸試驗而求得。本 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係寬方向或流延方向的至少一個方 向爲l.OGPa以上6.0GPa以下爲佳,2.0GPa以上5.5GPa 以下爲更佳,2.5GPa以上5.0GPa以下爲最佳。 [光彈性] 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之光彈性係數係 60 X l(T8cm2/N以下爲佳,20xl(T8cm2/N爲更佳。光彈性係數可 藉由橢圓儀而求得。 ' (偏光板的構成) -51- 200540214 首先,係就構成本發明偏光板之保護薄膜、偏光膜加 以説明。 " 本發明的偏光板除了含有偏光膜或保護薄膜以外,亦 - 可含有黏著劑層、分離薄膜、保護薄膜作爲構成要素。 (1) 保護薄膜 本發明的偏光板係在每1個偏光膜的兩側具有合計2 片的保護薄膜,且至少1片爲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 又,2片保護薄膜之中係至少一片係同時具有作爲相位差 φ 薄膜之機能爲佳。在液晶顯示裝置使用本發明的偏光板 時,在液晶胞的兩側所配置的二片偏光板之至少一方爲本 發明的偏光板爲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保護薄膜係以由降冰片烯樹脂、聚 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 聚芳酯、聚颯、醯化纖維素等所製造的聚合物薄膜爲佳, 醯化纖維素薄膜爲最佳。 (2) 偏光膜 φ 本發明的偏光膜係由聚乙烯醇(PVA)與二色性分子所 構成者爲佳,特開平1 1 -24893 7號公報中記載的PVA或聚 氯乙烯係藉由脫水、脫氯而生成多烯烴構造,且亦可使用 其配向的聚伸乙烯系偏光膜。 P VA係聚醋酸乙烯酯經皂化的聚合物原料,但是亦可 含有例如可與不飽和羧酸、不飽和磺酸、烯烴類、乙烯醚 類的醋酸乙烯酯共聚合之成分。又,亦可使用含有乙醯乙 醯基、磺酸基、羧基、羥基伸烷基等之改質PVA。 P VA的皂化度係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溶解佳等的觀 -52- 200540214 點係以80~100mol%爲佳、90〜lOOmol%爲特佳。又PVA的 聚合度係沒有特別限定,以1 000〜1 0000爲佳、1500〜5 000 ' 爲特佳。 . PVA的間規結構係如專利29782 1 9號所記載由於改良 耐久性55%以上爲佳,亦可使用專利第33 1 7494號所記載 之4 5〜5 2.5 %者。 使PVA薄膜化後,較佳係導入二色性分子以構成偏光 膜。PVA薄膜的製造方法係將PVA系樹脂一般使用將於水 φ 或有機溶劑溶解的原液流廻而成模之方法。原液中的聚乙 烯醇系樹脂之濃度一般爲5〜20質量%,該原液可藉由流延 法而製膜,以製造膜厚10〜200//m的PVA薄膜。PVA薄膜 的製造可參考專利第3 3 425 1 6號說明書、特開平09-32 8 593 號公報、特開2001-302817號公報、特開2002-144401號 公報而進行。 PVA薄膜的結晶化度係沒有特別限定,如專利第 3 25 1 073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的平均結晶化度(Xc)50〜75質量 φ %,或爲了降低面内的色相散射,可使用特開2002-2362 14 號公報中所記載的結晶化度38%以下之PVA薄膜。 PVA薄膜的雙折射(△ η)小爲佳,其可使用專利第 3 3 425 1 6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的雙折射爲1.0 xl(T3以下之PVA 薄膜爲佳。但是,如特開2002-228 8 3 5號公報中所記載, PVA薄膜的拉伸時爲了避免切斷且得到高偏光度,PVA薄 膜的雙折射亦可爲〇·〇2以上0.01以下,如特開2002-060505 號公報中所記載的(nx + ny)/2-nz之値以0.0003以上0.01以 下爲佳。PVA薄膜的遲滯(面內)以Onm以上i〇〇nm以下爲 -53- 200540214 佳、Onm以上50nm以下爲更佳。又,PVA薄膜的Rth(膜 厚方向)以Onm以上5 00nm以下爲佳、Onm以上3 00nm以 下爲更佳。 除此之外,本發明的偏光板可使用如專利3 02 1 494號 說明書中所記載的1,2-乙二醇結合量爲1.5莫耳%以下之 PVA薄膜、特開200 1 -3 1 6492號公報中所記載的5"m以上 之光學異物係每100cm2爲500個以下之PVA薄膜、特開 2002-030163號公報中所記載的薄膜的TD方向之熱水切斷 φ 溫度斑爲1.5 °C以下之PVA薄膜、及丙三醇等3〜6價的多 元醇混合1〜100質量份、特開平06-289225號公報中所記 載的可塑劑係由混合1 5質量%以上之溶液而製膜之PVA薄 膜爲佳。 PVA薄膜拉伸前的薄膜膜厚係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 薄膜保持安定性,從拉伸的均質性之觀點,以Ιμιη〜1mm爲 佳、20〜200 μηι爲特佳。如特開2002-236212號公報記載般 的在水中進行4倍〜6倍的拉伸時,可使用發生的應力爲10Ν φ 以下所成之薄的PVA薄膜。 二色性分子係可使用Ι3·或Ι5·等的高級碘離子或二色 性染料爲佳。本發明中係以使用高級碘離子爲特佳。高級 碘離子係將「偏光板的應用」永田良編、CMC出版及工業 材料、第28卷、第7號、第3 9〜45頁中所記載的碘,溶解 於碘化鉀水溶液之液及/或於硼酸水溶液浸漬PVA,吸附 PVA、以產生配向狀態。 使用二色性染料作爲二色性分子的情形係以偶氮系色 素爲佳,特別是雙偶氮系與三唑系色素爲佳。二色性染料 • 54 - 200540214 爲水溶性者爲佳,因此於所使用的二色性分子中導入磺酸 基、胺基、羥基等的親水性取代基,以作爲自由酸、或者 鹼金屬鹽、銨鹽、胺類之鹽爲佳。 如此之二色性染料具體例,可舉例如C.I.正紅37、剛 果紅(C.I·正紅28)、C.I·正紫12、C.I.正藍90、C.I.正藍 22、C.I.正藍1、C.I.正藍151、C.I.正綠 1等的聯苯胺系、 C.I.正黃44、C.I.正紅23、C.I.正紅79等的二苯基脲系、 C.I.正黃12等的芪系、C.I.正紅31等的二萘基胺系、C.I· φ 正紅81、C.I.正紫9、C.I.正藍78等的J酸系。 除了上述之外,C.I.正黃8、C.I.正黃28、C.I.正黃86、 C.I.正黃 87、C.I.正黃 142、C.I.正橘 26、C.I.正橘 39、C.I· 正橘 72、C.I·正橘 106、C.I·正橘 107、C.I.正紅 2、C.I.正 紅 3 9、C . I ·正紅 8 3、C . I ·正紅 8 9、C · I ·正紅 2 4 0、C · I ·正紅 242、C.I.正紅 247、C.I.正紫 48、C.I·正紫 5 卜 C.I·正紫 98、 C.I.正藍 15、C.I·正藍 67、C.I.正藍 71、C.I.正藍 98、C.I. 正藍 168、C.I.正藍 202、C.I.正藍 2 3 6、C.I.正藍 249、C.I. ^ 正藍 270、C.I·正綠 59、C.I.正綠 85、C.I.正棕 44、C.I· 正棕 106、C.I·正棕 195、C.I·正棕 210、C.I.正棕 223、C.I. 正棕224、C.I·正黑1、C.I.正黑17、C.I.正黑19、C.I.正黑 54等,且亦可使用特開昭62-70802號、特開平1_161202 號、特開平1-172906號、特開平1-172907號、特開平 1 - 1 83602號、特開平1 -248 1 05號、特開平1 -265205號、 特開平7-26 1 024號各公報所記載的二色性染料等爲佳。爲 了製造具有各種色相之二色性分子,此等二色性染料亦可 # 配合2種以上。使用二色性染料之情形,亦可如特開 -55- 200540214 2002-082222號公報中所記載的吸附厚度爲4/ζηι以上。 薄膜中該二色性分子的含量由於過少時會降低偏光 度,又,過多時亦會降低單板透過率,因此相對於構成薄 .膜基體之聚乙烯醇系聚合物,一般係調整爲〇.〇1質量%至 5質量%之範圍。 偏光膜的適當膜厚係以5//m以上40〆m以下爲佳、 較佳爲l〇//m以上30//m以下、更佳爲i〇//m以上25//m 以下、特佳爲1 2 // m以上1 8 μ m。偏光膜的厚度與後述保 φ 護膜的厚度之比爲特開2002- 1 74727號中所記載的0.01 $ A(偏光膜膜厚)/B(保護膜膜厚)$ 〇· i 6範圍爲佳。 保護膜的遲相軸與偏光膜的吸收軸之交叉角可爲任意 之値,但是以平行、直交或45 ±20。之方位角爲佳。 (偏光板的製造步驟) 接著,係就本發明偏光板的製造步驟進行説明。 本發明中的偏光板製造步驟,可由膨潤步驟、染色步 驟、硬膜步驟、拉伸步驟、乾燥步驟、貼合保護薄膜之步 φ 驟、貼合後乾燥步驟而構成爲佳。染色步驟、硬膜步驟、 拉伸步驟的順序可任意改變,或亦可組合若干的步驟同時 進行。又,如專利第3 3 3 1 6 1 5所記載般,亦可在硬膜步驟 後進行水洗。 本發明係以膨潤步驟、染色步驟、硬膜步驟、拉伸步 驟、乾燥步驟、貼合保護薄膜之步驟、貼合後乾燥步驟之 記載順序遂次進行爲特佳。又,亦可在前述步驟之中或後 設計線上面狀檢査步驟。 膨潤步驟僅以水進行爲佳,但是如特開平1 〇 - 1 5 3 7 0 9 -56- 200540214 號公報中所記載的,爲了使光學性能安定化及避免製造線 上偏光板基材的縐折發生,亦可將偏光板基材以硼酸水溶 • 液膨潤,以管理偏光板基材的膨潤度。 又,膨潤步驟的溫度、時間可任意的設定,但是以1〇 °C以上60°C以下、5秒以上2000秒以下爲佳。 染色步驟可使用特開2002-865 54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方 法。又,染色方法不只有浸漬,可爲碘、或塗料溶液的塗 布或者噴霧等中任意之手段。又,亦可使用如特開 • 2002-290025號公報中所記載之碘的濃度、染色浴溫度、浴 中的拉伸倍率、及浴中的浴液邊攪拌邊染色之方法。 使用作爲二色性分子之高級碘離子時,爲得到高對比 的偏光板,染色步驟係使用碘溶解於碘化鉀水溶液的溶液 爲佳。這種情形下碘-碘化鉀水溶液的碘爲0.05〜20克/L、 碘化鉀爲3〜200克/L、碘與碘化鉀的質量比爲1〜2000爲較 佳之範圍。染色時時爲10〜1 200秒爲佳、液溫度爲1〇〜60 °C爲佳。較佳係碘爲0.5〜2克/L、碘化鉀爲30〜120克/ L、 鲁碘與碘化鉀的質量比爲30〜120爲佳,染色時間爲30〜6 00 秒、液溫度爲20〜50 °C爲佳。 又,如專利第3 1 45 747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的染色液 中,亦可添加硼酸、硼砂等的硼系化合物。 硬膜步驟係較佳爲浸漬於交聯劑溶液、或塗布交聯齊jj 溶液’使其含有交聯劑。又,亦可將如特開平11-52丨3〇號 公報中所記載的硬膜步驟分數回進行。 交聯劑可使用美國再發行專利第2 3 2 8 97號說明書中 所記載者,爲提昇如專利第3 3 5 7 1 09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的 •57- 200540214 尺寸安定性,交聯劑亦可使用多價醛,以使用硼酸類爲最 佳。硬膜步驟中所使用之交聯劑使用硼酸時,係以在硼酸-碘化鉀水溶液中添加金屬離子爲佳。金屬離子以氯化鋅爲 佳,但是改成如特開2000-3 5 5 1 2號公報中所記載的氯化鋅 的話,亦可使用碘化鋅等的鹵化鋅、硫酸鋅、醋酸鋅等的 鋅鹽。 本發明中製作添加氯化鋅之硼酸-碘化鉀水溶液,以浸 漬PVA薄膜進行硬膜爲佳。硼酸爲1〜100克/L、碘化鉀爲 1〜120克/L、氯化鋅爲0.01〜10克/L、硬膜時間10〜1200秒 爲佳,液溫度10〜60°C爲佳。較佳係硼酸爲10〜80克/L、 碘化鉀爲5〜100克/L、氯化鋅爲0.02〜8克/L、硬膜時間爲 30〜600秒爲佳,液溫度20〜50°C爲佳。 拉伸步驟係可使用如美國專利2,454,5 1 5號說明書等 中所記載的縱單軸拉伸方式、或如特開2002-865 54號公報 中所記載的拉幅機方式。較佳係拉伸倍率爲2倍以上1 2倍 以下、較佳爲3倍以上1 0倍以下。又,拉伸倍率與原板厚 度及偏光膜的厚度之關係如特開2002-040256號公報中所 記載的(保護膜貼合後的偏光膜膜厚/原板膜厚)X(全拉伸倍 率)>0· 1 7,最終浴產生時的偏光膜的寬與保護膜貼合時的 偏光膜寬之關係如特開20〇2-040247號公報中所記載的 0.80 S (保護膜貼合時的偏光膜寬/最終浴產生時的偏光膜 的寬)$ 0.95亦佳。 乾燥步驟可使用特開2002- 8 65 5 4號公報公知的方法, 惟較佳爲溫度範圍30°C〜100 °C、較佳係乾燥時間爲30秒 〜60分鐘。又,可進行如專利第3 1 4 8 5 1 3號說明書中所記 -58- 200540214 載之水中退色溫度爲50 °C以上之熱處理、進行如特開平 07-32 5 2 1 5號或特開平07-3 252 1 8號之各公報中所記載經溫 -濕度管理之環境下蝕刻爲佳。 . 貼合保護膜步驟係爲完成乾燥步驟之上述偏光膜的兩 面貼合2片保護膜之步驟。使用貼合之前供給黏著液、重 合偏光膜與保護膜,以一對輥貼合之方法爲佳。又,如特 開2001 -296426號及特開2002-865 54號各公報中所記載, 爲抑制起因於偏光膜拉伸之紀錄溝狀凹凸,以調整貼合時 φ 偏光膜的水分率爲佳。本發明以使用0.1%〜30%的水分率爲 佳。 偏光膜與保護膜的黏著劑係沒有特別限定,舉例如 PVA系樹脂(包括含乙醯乙醯基、磺酸基、羧基、羥基伸烷 基等之改質PVA)或硼化合物水溶液等,其中尤以PVA系樹 脂爲佳。黏著劑層厚度於乾燥後爲0.01至5 μ m爲佳、0.05 至3 // m爲特佳。 又’爲了提昇偏光膜與保護膜的黏著力,使保護膜表 φ 面處理、親水化而進行黏著爲佳。表面處理的方法係沒有 特別限制,可使用以利用鹼溶液之皂化方法、電暈處理法 等公知的方法。又,亦可在表面處理後設置明膠底漆層等 的易黏著層。如特開2002-267 839號公報中所記載與保護 膜表面的水之接觸角爲5 0。以下爲佳。 貼合後的乾燥條件係根據特開2002-8 65 54號公報中所 • 記載之方法,較佳溫度範圍爲30°C〜l〇(TC、較佳乾燥時間 爲30秒〜60分鐘。又,以如特開平〇7_3 25220號公報中所 記載的溫濕度管理之環境下進行蝕刻亦佳。 -59- 200540214 偏光膜中的元素含量係以碘0.U.0克/㈤2,、硼 0.1〜5.0克/ m2、紳0.1〜2.0克/m2、鋅〇〜2·〇克/m2爲佳。又, •鉀含量爲特開2001-166143號公報中所記載的〇2質量%以 . 下亦佳’偏光膜中鋅含量如特開2000-〇35512號公報中所 記載的0.04質量%〜0.5質量%亦佳。 如專利第3 3 23 25 5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爲了提昇偏光 板的尺寸安定性,可在染色步驟、拉伸步驟及硬膜步驟之 任一步驟中添加使用有機鈦化合物及/或有機銷化合物、至 φ 少一種選自於有機鈦化合物及有機銷化合物之化合物亦可 含有偏光膜。又,爲了調整偏光板的色相亦可在偏光膜上 添加二色性染料。 (偏光板的特性) (1)透過率及偏光度 本發明的偏光板的較佳單板透過率爲 42.5%以上 49.5%以下,更佳係42.8°/。以上49.0%以下。下述式4所定 義的偏光度的較佳範圍爲99.900%以上99.999%以下,更佳 ^ 係 99.940%以上 99.995 %以下。平行透過率的較佳範圍爲 36%以上 42%以下,直交透過率的較佳範圍爲、0.001%以 上0.05 %以下。式5所定義的二色性比的較佳範圍爲48以 上1 2 1 5以下,更佳係5 3以上5 2 5以下。 上述透過率係基於JISZ8701來加以定義。 【數1】
T = K \s(X)y(X)r(X)dX - 此處,K、S( λ )、y(又)、r ( λ )係如以下所示。 -60- 200540214 【數2】 (式3)
K
100JS(x)y(x)dX S(A ):用於色表示之標準光的分光分布 y(久):XYZ系中等色函數 r ( λ ):分光透過率 偏光度係以下述式4來定義。
【數3】 (式4) 偏光度(%) = 100x 1平行透過率-直交透過篆 V平行透過率+直交透過ΐ 又,二色性比係以下述式5來定義。 【數4】 (式5) 二色性比(Rd) log [単板透過率Λ偏光度> 100 100
log _単板透過率^ —100 I 十
偏光度100"" J 碘濃度與單板透過率係以特開2002-25 805 1號公報中 所記載的範圍爲佳。 平行透過率係如特開 200 1 -08 3 3 2 8號公報或特開 2 002-022 95 0號公報中所記載,以波長依存性小爲佳。偏光 膜係以正交尼科耳而配置時的光學特性,較佳爲特開 2001-09 1736號公報中所記載的範圍,且與平行透過率之直 交透過率的關係,亦可在特開2002- 1 74728號公報中所記 -61- 200540214 載的範圍内。 如特開 2002-22 1 6 1 8號公報中所記載,光的波長爲 • 420〜700nm之間每l〇nm的平行透過率之標準偏差爲3以 . 下,且光的波長爲420〜700nm之間每10nm(平行透過率/直 交透過率)的最小値爲3 00以上亦可。 偏光板的波長44 Onm中平行透過率與直交透過率、平 行透過率、波長5 5 0nm中平行透過率與直交透過率、波長 610nm中平行透過率與直交透過率,以特開 2002-25 8042 φ 號公報或特開2002-25 8043號公報所記載之範圍爲較佳。 (2)色相 本發明的偏光板的色相係較佳使用作爲CIE均等知覺 空間推薦之L*a*b*的明度指數L*、及計量心裡學色度 指數(Psychometric chroma index)a*、與 b* 進行評價。 L*、a*、b*係使用上述之X、Y、Z以下述數學式 d〇)加以定義。 【數5】 (式6) L^^116{Y/Y0)Kl6 a^500^(X/Xo)l-(Y/Y〇)j ϋ^20〇\{Υ/Υ0)ΐ-(ζ/Ζ0)ϊ 此時,X〇、YG、Z〇係表示照明光源的三刺激値,爲標 準光 C 時,χ0 = 98·072、Υ〇=1〇〇、Ζ〇=118·225,爲標準光 〇65 的情形下,χ0 = 95·045、Y〇=l〇〇、Ζ〇=108.892。 單片偏光板較佳a*之範圍爲- 2.5以上0.2以下、更佳 -62- 200540214 爲-2.0以上0以下。單片偏光板較佳b*之範圍爲1.5以上 5以下、更佳爲2以上4 · 5以下。2片偏光板的平行透過光 之a*較佳範圍爲-4.0以上0以下、較佳爲- 3.5以上-0.5 以下。2片偏光板的平行透過光之b*的較佳範圍爲2.0以 上8以下、較佳爲2.5以上7以下。2片偏光板的直交透過 率之a*的較佳範圍爲- 0.5以上1.0以下、較佳爲0以上2 以下。2片偏光板的直交透過光之b*的較佳範圍爲-2.0以 上2以下、較佳爲-1 · 5以上0 · 5以下。 色相較佳爲以從上述的X、Y、Z所算出之色度座標(x,y) 加以評價’例如2片偏光膜的平行透過光的色度(Xp,yp)與 直交透過光的色度(xe,ye)係在特開2002-2 14436號公報、 特開200 1 - 1 06136號公報或特開2002- 1 69024號公報中所 記載的範圍內,色相與吸光度的關係爲特開200 1 -3 1 1 827 號公報中所記載的範圍内爲佳。 (3)視野角特性 偏光板以正交尼科耳配置而入射波長55 Onm的光時、 入射垂直光時,以從相對於偏光軸45度的方位、相對於法 線40度角度入射時的透過率比或xy色度差,較佳係如特 開2〇01-166135號公報或特開2001-166137號公報中所記 載之範圍。又,如特開平10-068817號公報中所記載,正 交尼科耳配置的偏光板積層體之垂直方向的光透過率 (T〇)、與從積層體之法線60°傾斜方向之光透過率(T6G)之比 (T6〇/T〇)爲10000以下,如特開2002-139625號公報中所記 載,偏光板以從法線直至仰角80度的任意角度入射自然光 時、其透過光譜之520〜640nm的波長範圍中波長領域20nm -63· 200540214 以内的透過光之透過率差爲6以下,如特開平08_ 號公報中所記載的、離薄膜上任意1公分之處的透 • 亮度差爲30%以内亦佳。 . (4)耐久性 (4-1)濕熱耐久性 如特開200 1 - 1 1 6922號公報中所記載,在60°C、 的環境下放置500小時情形下、前後之光透過率及 的變化率基於絶對値爲3%以下爲佳。特別是光透過 φ 化率爲2 %以下,又偏光度的變化率基於絶對値爲 下、更佳爲0.1 %以下。又,如特開平07-077608號 所記載的80°C、90%RH下、放置500小時後的偏光度 以上,單體透過率爲3 8 %以上亦佳。 (4-2)乾燥耐久性 即使在80°C、乾環境下放置5 00小時情形下前 透過率及偏光度之變化率,基於絶對値爲3 %以下爲 別是光透過率的變化率爲2%以下,又偏光度的變化 φ 絶對値爲10%以下、更佳爲0.1%以下。 (4-3)其他耐久性 此外,如特開平06- 1 676 1 1號公報中所記載在 放置2小時後的收縮率爲0.5 %以下,在玻璃板的兩 交尼科耳配置的偏光板積層體在69 °C的環境中放置 時後的X値及y値係在特開平1 0-0688 1 8號公報中 .的範圍内,在80°C、90%RH的環境中放置200小時 由拉曼分光法所成的lOScrrT1及15701^1的光譜強 化,較佳亦可在特開平08-094834號或特開平09- 248201 過光之 90%RH 偏光度 率的變 1 ·0% 以 公報中 爲95% 後的光 佳。特 率基於 8 0°C 下 面以正 7 5 0小 所記載 處理後 度比變 197127 -64- 200540214 號各公報中記載之範圍內進行。 (5) 配向度 • 高PVA配向度之程度可得到良好的偏光性能,藉由偏 β 光拉曼散射或偏光FT-IR等的手段算出作爲調整之參數 値,係以0.2〜1.0爲佳範圍。又,特開昭5 9- 1 3 3 5 09號公報 中偏光膜的全非晶領域高分子鏈段的配向係數與染料分子 的配向係數(〇·75以上)之差係至少爲 0.15。特開平 04-204907號公報係偏光膜的共晶領域之配向係數爲 φ 〇·65〜0.85,且ΙΓ或I〆的高次碘離子配向度係以調整參數 値爲0.8〜1.0進行爲佳。 (6) 其他的特性 如特開20〇2-0〇6133號公報中所記載,於8(TC加熱30 分鐘時的平均單位寬的吸收軸方向之收縮力爲4.0N/cm以 下,如特開2002-2362 1 3號公報中所記載,偏光板在7〇。(: 的加熱條件下放置1 20小時的情形下,偏光板的吸收軸方 向尺寸變化率及偏光軸方向之尺寸變化率均在:t〇.6%以 φ 内,偏光板的水分率係如特開2002_090546號中所記載爲3 質量%以下進行爲佳。再者,如特開2000-249832號公報中 所記載的在拉伸軸垂直方向之表面粗度係基於中心線平均 粗度爲0·04μηι以下,如特開平10-268294號公報中所記載 的透過軸方向之折射率nQ大於1.6,偏光板的厚度與保護 薄膜的厚度之關係較佳係如特開平1〇-111411號公報中記 . 載之範圍進行。 (偏光板的機能化) 本發明的偏光板較佳係作爲具有LCD的視野角擴大薄 -65- 200540214 膜、使用於反射型LCD的λ /4板等的相位差薄膜、提昇顯 示視認性的抗反射薄膜、提昇亮度薄膜、或硬塗層、前方 • 散射層、防眩層等的機能層之光學薄膜與經複合之機能化 . 偏光板使用。 複合本發明之偏光板與上述機能性光學薄膜時,作爲 偏光板單側保護薄膜之機能性光學薄膜與偏光膜係透過黏 著層而接著爲佳,在偏光膜的兩面設置保護薄膜之偏光板 係透過黏著層而接著機能性光學薄膜爲佳。前者的情形, φ 其中一方的保護薄膜可使用任意的透明保護薄膜。又,本 發明的偏光板中,光學機能層亦可透過黏著層貼合至保護 薄膜,形成機能性光學薄膜。機能層或保護膜等各層間的 剝離強度較佳係如特開2002-3 1 1 23 8號公報中所記載的 4.0Ν/2 5mm以上。機能性光學薄膜視其目的之機能,配置 在液晶模件側邊,液晶模件中的反對側、即在顯示側或背 光側配置爲佳。 以下係說明與本發明的偏光板複合使用之機能性光學 φ 薄膜。 (1)視野角擴大薄膜 本發明的偏光板可將如 TN(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IPS(面內切換,In-Plane Switching)、OCB(光學 補償彎曲,Optically Compensatory Bend)、VA(垂直配向, Vertically Aligned)、ECB(電子控制雙折射,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之顯示模式提案的視野角擴大薄 膜(光學補償薄膜)組合使用。 TN模式用的視野角擴大薄膜係舉例如日本印刷學會 -66- 200540214 誌第36卷第3號( 1 999)第4 0〜44頁、月刊顯示8月號(2002) 第20〜24頁、特開平4-22982 8號公報、特開平6-75115號 • 公報、特開平6-214116號公報、特開平8 - 5 0206號公報等 . 所記載之WV薄膜(富士寫真薄膜(股)製造)。 ΤΝ模式用之視野角擴大薄膜的較佳構成,係在上述透 明聚合物薄膜上依序具有配向層與光學異方向性層者。視 野角擴大薄膜係透過黏著劑貼合偏光板而使用。同樣地, 如SID,OODig·,第551頁(2〇00)中所記載,即使兼用上述 φ 偏光膜的保護膜的一方,從薄膜化的觀點係爲特佳。 配向層可以如有機化合物(可舉例較佳爲聚合物)的摩 擦處理、無機化合物的斜方蒸鍍、具有微群之層的形成般 之手段設置。又已知由電場的賦予、磁場的賦予或者光照 射而產生配向機能之配向層,但是以藉由聚合物的摩擦處 理而形成的配向層爲特佳。摩擦處理係聚合物層的表面以 紙或布朝一特定方向實施數回爲佳。偏光膜的吸收軸方向 與摩擦方向係實質上平行爲佳。使用於配向層之聚合物係 φ 舉例如聚醯亞胺、聚乙烯醇、具有特開平9-152509號公報 所記載之聚合性基的聚合物等爲佳。配向層的厚度以0.01 至5/zm爲佳、0.05至2//m爲更佳。 光學異方向性層含有液晶性化合物爲佳。本發明中所 使用的液晶性化合物以含有碟狀化合物(碟狀液晶)爲特 佳。碟狀液晶分子係如下述D-1所示之聯三伸苯衍生物 . 般,具有圓盤狀的芯部,具有由其放射狀之側鎖拉伸的構 造。又,爲了賦予經時安定性,亦可更導入以熱、光等反 應之基而進行。上述碟狀液晶的較佳例係如特開平8-5 0206 -67- 200540214 號公報中所記載。
碟狀液晶分子係在配向層附近之摩擦方向大略具 傾角以平行於薄膜平面而配向,另一面的空氣面側則 乎垂直於面之碟狀液晶分子類型直立而配向。碟狀液 全體係取雜合配向,藉由該層構造而可實現TN模式的 一 LCD之視野角擴大。 上述光學異方向性層,係溶解一般碟狀化合物及 化合物(另,例如聚合性單體/光聚合起始劑)於溶劑 液,在配向層上塗布、乾燥,接著加熱至碟狀向列相 溫度後,以UV光的照射等而聚合,且藉由冷却而到 發明所使用的碟狀液晶性化合物之碟狀向列液晶相-轉移溫度,係以70〜30(TC爲佳、特別是70〜170X:爲# 又,除了在上述光學異方向性層中所添加的碟狀 物以外之化合物,可舉例使用與碟狀化合物具有相溶 賦予液晶形碟狀化合物較佳傾斜角的變化、或者只要 礙配向的任何化合物。此等之中,聚合性單體(例如, 乙烯基、乙烯氧基、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 含氟三阱化合物等的空氣界面側之配向控制用添加 佳,此外可舉例如纖維素乙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丙酸 羥丙基纖維素及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等的聚合物爲佳 有預 以近 晶層 TFT 其他 之溶 形成 。本 固相 r 〇 化合 性、 不阻 具有 吻)' 劑爲 酯、 。此 -68- 200540214 等化合物相對於碟狀化合物,一般爲0.1〜50質量%,較佳 爲0.1〜30質量%的添加量而使用。 • 光學異方向性層的厚度以0.1至l〇/zm爲佳、0.5至5 . // m爲更佳。 視野角擴大薄膜的較佳態樣,可舉例如作爲透明基材 薄膜之纖維素乙酸酯薄膜,係由在其上所設置的配向層及 該配向層上所形成的碟狀液晶所構成之光學異方向性層而 構成、且光學異方向性層係藉由UV光照射而交聯者。 φ 又,組合上述以外之視野角擴大薄膜與本發明的偏光 板時,例如可對於特開平7- 1 98942號公報中所記載般的版 面上具有交叉方向的光軸且與顯示雙折射異方向性之相位 差板積層、如特開2002-25 8052號中所記載的光學異方向 性層之尺寸變化率爲實質上相同而進行。又,亦可如與特 開平1 2-25 8 63 2號公報中所記載的視野角擴大薄膜貼合之 偏光板的水分率爲2.4%以下、如與特開2002-267839號公 報中所記載的視野角擴大薄膜表面之水的接觸角爲70°以 φ 下進行爲佳。 IPS模式液晶胞用視野角擴大薄膜,在無施加電場狀 態的黑顯示時,係用於平行配向基板面之液晶分子的光學 補償及偏光板的直交透過率之視野角特性提昇。IP S模式 係無施加電場狀態下爲黑顯示、上下一對的偏光板之透過 軸爲直交。但是由斜向觀察時,透過軸的交叉角不爲90°, 、 會產生漏光而降低對比。本發明的偏光板使用於IP S模式 液晶胞時,爲了降低漏光,可使用如特開平10-54982號公 報中所記載的面内之相位差爲接近〇,且與在厚度方向具 -69- 200540214 有相位差之視野角擴大薄膜組合。 OCB模式的液晶胞用視野角擴大薄膜,藉由施加電場 - 而垂直配向於液晶度中央部,進行配向於基板界面附近之 . 液晶層的光學補償,而使用於改善黑顯示的視野角特性。 本發明的偏光板使用於OCB模式液晶胞時,較佳係與如美 國專利5 8 05 25 3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的圓盤狀液晶性化合物 混合配向之視野角擴大薄膜組合而使用。 VA模式的液晶胞用視野角擴大薄膜係改善在無施加 φ 電場狀態下液晶分子垂直配向於基板面狀態之黑顯示的視 野角特性。此等視野角擴大薄膜係可舉例如專利第2 8 663 72 號說明書中所記載的面内之相位差爲接近0,且在厚度方 向具有相位差之薄膜、或圓盤狀的化合物爲與基板平行配 列的薄膜、或具有相同面向遲滯値之拉伸薄膜係遲相軸直 交般的積層配置之薄膜、或防止偏光板斜向方向的直交透 過率惡化之液晶分子的棒狀化合物所構成的薄膜,本發明 的偏光板與此等薄膜組合而使用。 φ 又,藉由拉伸降冰片烯系樹脂薄膜或聚碳酸酯樹脂, 賦予相位差者,可使用作爲視野角擴大薄膜或其一部份。 (2)相位差薄膜 本發明的偏光板可作爲與λ/4板積層之圓偏光板而使 用。入射圓偏光板的光具有改變圓偏光之機能,較佳係可 利用於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或ECB模式等的半透過型液晶 ^ 顯示裝置、或者有機EL元件等。 本發明所使用的λ/4板,爲得到在可視光的波長之範 圍中大略完全的圓偏光,係在可視光的波長之範圍中具有 -70- 200540214 約波長1/4之遲滯(Re)的相位差薄膜爲佳。「在可視光的波 長之範圍中約1/4的遲滯値」,顯示滿足波長400至7 OOnm • 中長波長程度遲滯大、波長45 Onm所測定的遲滯値(Re(4 5 0)) 爲80至125nm,且波長590nm所測定的遲滯値(Re(5 9 0)) 爲 120 至 160nm 之關係的範圍。Re(590)-Re(450)g5nm 爲 更佳,Re(5 90)-Re(450)2 10nm 爲特佳。 本發明所使用的λ/4板若滿足上述條件的話,並沒有 特別地限制,可使用例如特開平5 - 2 7 1 1 8號公報、特開平 φ 1 0-68 8 1 6號公報、特開平1 0-9052 1號公報中所記載的積層 複數聚合物薄膜之 λ/4板、WOOO/65 3 84 號公報、 WO00/26705號公報中所記載拉伸1片聚合物薄膜之λ/4 板、特開2000-284126號公報、特開2002-31717號公報中 所記載的聚合物薄膜上設置至少1層以上光學異方向性層 之λ /4板等公知的λ /4板。又,聚合物薄膜的遲相軸的方 向或光學異方向性層的配向方向可配合液晶胞而設置任意 的方向。 φ 圓偏光板中λ/4板的遲相軸與上述偏光膜的透過軸, 可以任意的角度交叉,以45 420°之範圍交叉爲佳。但是, λ /4板的遲相軸及上述偏光膜的透過軸亦可以上述以外之 範圍而交叉。 λ/4板係積層λ/4版及λ/2板而構成時,如專利第 323 63 04號說明書或特開平1 0- 6 8 8 1 6號公報中所記載般, „ λ/4板及λ/2板的面内遲相軸與偏光板透過軸所成的角度係 實質上爲75°及15°而貼合爲佳。 (3)抗反射薄膜 -71- 200540214 本發明的偏光板可與抗反射薄膜組合使用。抗反射薄 膜係可使用氟系聚合物等的低折射率原料僅賦予單層之反 • 射率爲1 · 5 %左右的薄膜、或薄膜的多層干擾所利用之反射 . 率1 %以下之薄膜。本發明中係使用在透明支持體上具有低 折射率層、及具有比低折射率層高折射率之至少一層的層 (即,高折射率層、中折射率層)而積層構成者爲佳。又, 亦可使用日東技報,第38卷,No.1,may,2000,第26頁〜2 8 頁或特開2002-3 0 1 783號公報等中記載的抗反射薄膜。 φ 各層的折射率係滿足以下之關係。 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中折射率層的折射率/透明支持 體的折射率/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 用於抗反射薄膜之透明支持體,較佳爲可使用上述偏 光膜保護膜之透明聚合物薄膜。 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係爲 1 · 2 0〜1 · 5 5,較佳爲 1 · 3 0〜1 · 5 0。低折射率層作爲具有耐擦傷性、防污性之最外 層使用爲佳。爲提昇耐擦傷性,可使用含砂基、或氟之原 φ 料而對表面實施賦予滑性爲佳。 含氟化合物較佳爲使用例如特開平9 - 2 2 2 5 0 3號公報說 明書段落號碼[0018]〜[0026]、同11-38202號公報說明書段 落號碼[0019]〜[0030]、特開2001-40284號公報說明書段落 號碼[0027]〜[0028]、特開2000-284102號公報等中記載之 化合物。 . 含矽化合物爲具有聚矽氧烷構造之化合物爲佳,但亦 可使用反應性矽(例如:查依拉布雷(C ΗIS S Ο (股)製造)或在 兩末端具有矽烷醇基之聚矽氧烷(特開平11-258403號公報) -72- 200540214 等。矽烷偶合劑等的有機金屬化合物與含有具特定的氟之 羥基之矽烷偶合劑亦可觸媒共存下以縮合反應進行硬化 (特開昭 5 8- 1 4295 8號公報、同5 8- 1 47483號公報、同 58-147484號公報、特開平9-157582號公報、同11-106704 號公報、特開2000- 1 1 7902號公報、同200 1 -48590號公報、 同2002-5 3 804號公報記載之化合物等)。 低折射率層亦可含有作爲上述以外添加劑之充塡劑 (例如、二氧化矽(矽石)、含氟粒子(氟化鎂、氟化鉀、氟化 鋇)等的一次粒子平均徑爲1〜150nm的低折射率無機化合 物、特開平1 1 -3 820公報之段落編號[0020]〜[003 8]中所記 載的有機微粒子等)、矽烷偶合劑、滑劑、界面活性劑等而 實施。 低折射率層較佳爲藉由氣相法(真空蒸鍍法、濺塗法、 離子電鍍法、電漿CVD法等)而形成,以便宜製造之點而 言,以塗布法形成爲佳。塗布法較佳爲使用浸漬塗布法、 氣刀刮塗法、簾塗法、輥塗法、線纜塗布法、凹輥塗布、 微凹輥塗布法。 低折射率層的膜厚以30〜200nm爲佳、50〜150nm爲更 佳、60〜120nm爲最佳。 中折射率層及高折射率層係以平均粒徑l〇〇nm以下之 高折射率的無機化合物超微粒子,分散於基體用材料而構 成爲佳。高折射率的無機化合物微粒子較佳爲可使用折射 率1.65以上之無機化合物,例如:Ti、Zn、Sb、Sn、Zr、 Ce、Ta、La、In等金屬原子之氧化物、含有此等金屬原子 之複合氧化物等。 -73- 200540214 此等超微粒子可適用於粒子表面經表面處理劑處理 (矽烷偶合劑等:特開平11-295 5 03號公報、同11_ 1 5 3 703 ' 號公報、特開2000-9908號公報等;陰離子性化合物或有機 . 金屬偶合劑:特開200 1 -3 1 043 2號公報等)、高折射率粒子 作爲芯之芯殼構造(特開2001-166104等)、倂用特定的分散 劑(例如··特開平1 1 - 1 5 3 7〇3號公報、專利編號62 1 085 8號 B1、特開2002-2776069號公報等)等的態樣。 基體用材料係可使用從來公知的熱塑性樹脂、熱固性 φ 樹脂等,但亦可使用特開 2000-47004號公報、同 2 00 1 -3 1 5242 號公報、同 200 1 -3 1 87 1 號公報、同 200 1 -29640 1 號公報等所記載的多官能性材料、或特開200 1 -293 8 1 8號 公報等所記載的金屬醇鹽組成物。 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係以1 ·7〇〜2.20爲佳。高折射率 層的厚度以5nm〜10//m爲佳、10nm〜l//m爲更佳。 將中折射率層的折射率係調整爲低折射率層的折射率 與高折射率層的折射率間之値。中折射率層的折射率以 φ 1 .50〜1.70 爲佳。 抗反射薄膜的霧度以5%以下爲佳、3%以下爲更佳。 又膜的強度基於JIS K 5400之鉛筆硬度試験爲Η以上爲 佳、2Η以上爲更佳、3Η以上爲最佳。 (4)提昇亮度之薄膜 本發明的偏光板可與提昇亮度薄膜組合使用。提昇亮 度薄膜係具有圓偏光或直線偏光的分離機能,配置於偏光 板與背光之間,其中一方的圓偏光或直線偏光係於背光側 進行後方反射或後方散射。來自於背光部的再反射光係改 -74- 200540214 變部分的偏光狀態,且在再入射至提昇亮度薄膜及偏光板 時,爲了使部分的透過,藉由重覆該過程使光利用率提昇, • 而正面亮度係提昇1.4倍左右。提昇亮度薄膜已知爲異方 . 向性反射方式及異方向性散射方式,其係均可與本發明的 偏光板進行組合。 異方向性反射方式,係使單軸拉伸薄膜與未拉伸薄膜 多重積層,由於拉伸方向折射率差大之反射率以及具有透 過率異方向性之提昇亮度薄膜係爲已知,且使用介電體鏡 • 像的原理之多層膜方式(如 W095/17691號、W095/17692 號、W095/1 76 99號之各說明書記載)或膽固醇液晶方式(歐 州專利606940A2號說明書、特開平8-271731號公報記載) 亦爲已知。利用介電體鏡像原理之多層方式提昇亮度薄膜 之DBEF-E、DBEF-D、DBEF-M(均爲3M公司製造)、作爲 膽固醇液晶方式的提昇亮度薄膜之NIPOCS(日東電工(股) 製造)亦可爲本發明所使用。關於NIP OCS可參考日東技 報,第38卷,No.1,may, 2000,第19頁〜21頁等。 φ 又,本發明亦可使用W097/32223號、W097/32224號、 W097/32225號、W097/32226號之各說明書及特開平 9-2 74108號、同11-17 42 31號之各公報中所記載的正固有 雙折射性聚合物與負固有雙折射性聚合物,與摻合單軸拉 伸的異方向性散射方式提昇亮度薄膜之組合。異方向性散 射方式提昇亮度薄膜以DRPF-H(3M公司製造)爲佳。 ^ 本發明的偏光板與提昇亮度薄膜係透過黏著劑貼合之 形態、或偏光板保護膜的一方作爲提昇亮度薄膜之一體型 使用爲佳。 -75- 200540214 (5)其他機能性光學薄膜 本發明的偏光板進一步與具有硬塗層、前方散射 防眩層、氣閉層、平滑層、抗靜電層、底漆層或保護 的機能性層之機能性光學薄膜組合使用爲佳。又,此 能層係彼此且與上述的抗反射層或光學異方向性層等 一層内複合使用爲佳。此等機能層可設置於偏光膜側 光膜與反對面(來自空氣側之面)之任一單面、或兩面 用。 (5-1)硬塗層 本發明的偏光板係賦予耐擦傷性等的力學強度, 塗層與設置於透明支持體表面之機能性光學薄膜組 佳。硬塗層使用適用於上述抗反射薄膜時,特別是設 透明支持體與高折射率層之間爲佳。 硬塗層係藉由光及/或熱進行硬化性化合物的交 應、或藉由聚合反應而形成爲佳。硬塗層的具體構成 物可使用例如:特開2002-144913號公報、同2000. 號公報、WOOO/466 1 7號公報等記載者爲佳。 硬塗層的膜厚以0.2〜100// m爲佳。 硬塗層的強度係基於J I S K 5 4 0 0之鉛筆硬度試験 Η以上爲佳、2 Η以上爲更佳、3 Η以上爲最佳。又按评 Κ 5 400之塔伯磨損試験,試験前後試験片的摩耗量少 度爲較佳。 硬塗層形成之材料可使用含乙烯性不飽和基之 物、含開環聚合性基之化合物,此等化合物可單獨或 合使用。含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化合物的較佳例可舉例 層、 層等 等機 於同 及偏 而使 將硬 合爲 置於 聯反 組成 9908 ,爲 i ns 之程 化合 者組 如乙 -76- 200540214 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 丙烷四丙烯酸酯、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異戊四醇四丙烯 • 酸酯、二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 ^ 多元醇之聚丙烯酸酯類;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之二丙烯酸 酯、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之二丙烯酸酯等的環氧丙烯酸酯 類;由聚異氰酸酯與羥乙基丙烯酸酯等的含羥基之丙烯酸 酯的反應所得之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等爲較佳化合物。 又,市售化合物可舉例如 EB-600、ΕΒ·40、EB-140、 • ΕΒ-1150、ΕΒ-1290Κ、IRR214、ΕΒ-2220、TMPTA、ΤΜΡΤΜΑ(以 上係由戴西爾•優西比(股)製造)、UV-63 00、UV- 1 700B (以 上係由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製造)等。 又,含開環聚合性基之化合物的較佳例,係舉例如縮 水甘油醚類之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雙酚 Α二縮水甘油 醚、三羥甲基乙烷三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 油醚、丙三醇三縮水甘油醚、三縮水甘油三羥乙基異氰酸 酯、山梨糖醇四縮水甘油醚、異戊四醇四縮水甘油醚、甲 φ 酚酚醛清漆樹脂的聚縮水甘油醚、苯酚酚醛清漆樹脂的聚 縮水甘油醚等、脂環式環氧類之哲歐積賽多202 1P、哲歐 積賽多 208 1、愛波利多 GT-301、愛波利多 GT-401、 EHPE3 15 0CE(以上係由戴西爾化學工業(股)製造)、苯酚酚 醛清漆樹脂之聚環己基環氧甲醚等、氧雜環丁烷類之 OXT-121、OXT-221、ΟΧ-SQ、ΡΝΟΧ·1009(以上係由東亞合 . 成(股)製造)等。其他的縮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之聚合 物、或可與縮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共聚合之單體共聚合 物亦可使用於硬塗層。 -77- 200540214 硬塗層中,爲了減低硬塗層的硬化收縮、提昇與基材 的密著性、減低本發明硬塗處理物品的捲曲,亦可添加砂、 - 鈦、銷、鋁等金.屬原子之氧化物微粒子或聚乙烯、聚苯乙 . 烯、聚(甲基)丙烯酸酯類、聚二甲基矽氧烷等的交聯粒子、 SBR、NBR等交聯橡膠微粒子等的有機微粒子等之交聯微 粒子而實施。此等交聯微粒子的平均粒徑以 1 nm至 2 00 OOnm爲佳。又,交聯微粒子的形狀可使用球狀、棒狀、 針狀、板狀等沒有特別限制。微粒子的添加量爲硬化後硬 φ 塗層的60體積%以下爲佳、40體積%以下爲更佳。 添加上述記載的無機微粒子時,由於與一般黏結劑聚 合物的親和性變差,可利用含有矽、鋁、鈦等的金屬原子、 且含有醇鹽基、羧酸基、磺酸基、膦酸基等的官能基之表 面處理劑進行表面處理爲佳。 硬塗層係利用熱或活性能量線加以硬化爲佳,其中尤 以利用放射線、7線、α線、電子線、紫外線等的活性能 量線爲更佳,考慮安全性、生產性時則以利用電子線、紫 φ 外線爲特佳。用熱加以硬化的情形下,考慮塑料本身的耐 熱性,加熱溫度爲140 °C以下爲佳、更佳爲10CTC以下。 (5-2)前方散亂層 前方散射層係爲了改善在本發明的偏光板適用於液晶 顯示裝置時之上下左右方向的視野角特性(色相與亮度分 布)而使用。本發明中,不同折射率的微粒子係爲黏結劑分 ^ 散而構成爲佳,可使用例如前方散射係數特定化之特開 _ H-3 8208號公報、透明樹脂與微粒子之相對折射率爲特定 範圍之特開2000- 1 99809號公報、霧値爲40%以上時所規 -78- 200540214 定的特開2002- 1 075 1 2號公報等的構成。又’爲了控制本 發明偏光板之霧度視野角特性’亦可與住友化學的技術報 告「光機能性薄膜」第31頁〜39頁中記載的「LUMISTY」 組合使用爲佳。 (5-3)防眩層 防眩層係使用於防止反射光散射的映入。 防眩機能係在液晶顯示裝置的最表面(顯示側)形成凹 凸而得到。具有防眩機能之光學薄膜霧度以3〜30%爲佳、 5〜20%爲更佳、7〜20%爲最佳。 在薄膜表面形成凹凸之方法,較佳爲使用例如添加微 粒子在膜表面形成凹凸之方法(例如,特開2000-27 1 878號 公報等)、添加少量(0.1〜50質量%)的較大粒子(粒徑0.0 5〜2 以形成表面凹凸膜之方法(例如,特開2000-281410號 公報、同2000-95893號公報、同2001-100004號公報、同 200 1 -2 8 1 407號公報等)、在薄膜表面轉印物理凹凸形狀之 方法(例如,壓花加工方法,特開昭63-278839號公報、特 開平11-183710號公報、特開2000-275401號公報等記載) 等。 (黏著劑) 接著’係就本發明較佳使用的黏著劑加以説明。 黏著劑係可使用利用丙烯酸系、甲基丙烯酸系、丁基 橡膠系、聚矽氧系等的原料聚合物作爲黏著劑。沒有特別 地限制’使用(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 基)丙稀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甲基)丙烯 酸醋系原料聚合物、或使用二種以上此等(甲基)丙烯酸酯 -79- 200540214 之共聚合系原料聚合物係爲適當。黏著劑係一般在此等原 料聚合物中使極性單體共聚合。極性單體可舉例如(甲基)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 •丙酯、(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 醋、縮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般的、具有羧基、羥基、醯 胺基、胺基、環氧基等之單體。 黏著劑一般係含有交聯劑。交聯劑可舉例如生成2價 或多價金屬離子與羧酸金屬鹽者、形成聚胺化合物與醯胺 %基鍵者、形成聚環氧化合物或多元醇與酯鍵者、形成聚異 氰酸酯化合物與醯胺基結合者等,此等化合物作爲交聯劑 可1種又2種以上,混合原料聚合物使用。 本發明的黏著劑層的厚度係以2〜50 // m爲佳。黏著劑 層之偏光板與反對側之面中,爲了保護黏著劑層,貼合分 離薄膜係爲一般的形態。分離薄膜係利用藉由聚矽氧樹脂 等而離型處理之聚酯薄膜等。該分離薄膜係在與液晶胞或 其他光學機能性薄膜貼合時被剝離除去。 | (使用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接著,係就使用本發明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加以説 明。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係具有液晶胞、及挾持液晶胞 配置的上側偏光板與下側偏光板。偏光板爲偏光膜及經一 對透明保護薄膜挾持之液晶胞,係由上側基板及下側基 , 板、挾持其之液晶分子所形成之液晶層所構成。液晶胞係 進行ON · OFF顯示以改變液晶分子的配向狀態,且分類成 如 TN(扭曲向歹!J,Twisted Nematic)、IPS(面內切換,In-Plane -80- 200540214
Switching)、OCB(光學補償彎曲,Optically Compensatory Bend)、VA (垂直配向,Ve r t i c a 11 y A1 i g n e d)、E C B (電子控制 * 雙折射,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之顯示模 . 式,本發明偏光板若爲透過及反射型的話,可使用任一顯 示模式。 此等顯示模式之中,OCB模式或VA模式爲佳。 接觸基板及液晶分子之表面(以下,稱爲「内面」)中, 形成配向膜(不圖示),藉由在配向膜上施加之摩擦處理 φ 等,以控制無施加電場狀態或低施加狀態中液晶分子之配 向。又,基板的内面中,由液晶分子所構成的液晶度係可 施加電場以形成透明電極(不圖示)。 TN模式的摩擦方向係以與上下基板相互直交之方向 施加,以其強度與摩擦回數等來控制傾斜角大小。配向膜 係將聚醯亞胺膜塗布後鍛燒而形成。液晶層的扭力角(扭曲 角)的大小,係由上下基板摩擦方向的交叉角與添加至液晶 材料的對掌劑來決定。爲使此等扭曲角成爲90°係添加螺距 φ 60//m左右的對掌劑。 尙且,扭曲角在個人電腦或電腦顯示器、電視用之液 晶顯示裝置的情形係爲90°附近(8 5〜95°),作爲手機等的反 射型顯示裝置使用時設定爲0〜7 0°。又IPS模式或ECB模 式中,扭曲角爲0°。IPS模式係電極僅配置於下側基板, 而施加與基板面平行的電場。又,OCB模式中,沒有扭曲 . 角’而傾斜角大,VA模式中液晶分子係垂直配置於上下基 板。 此時,液晶層的厚度d與折射率異方向性△ n之積△ -81- 200540214 nd大,白顯示時亮度係有變化。爲得到最大亮度係設定每 個顯示模式之範圍。 • 上側偏光板的吸收軸與下側偏光板的吸收軸之交叉角 . 係以一般槪略直交而積層以得到高的對比。液晶胞的上側 偏光板之吸收軸與上側基板的摩擦方向之交叉角係根據液 晶顯示模式而成,TN、IPS模式中係設定爲一般平行垂直。 OCB、ECB模式中係大多設定成45°。但是,爲調整顯示色 的色調或視野角,各顯示模式的最適値係爲不同,並不限 φ 定於其範圍內。 使用本發明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並不限定於第3圖 之構成,亦可包含其他零件。例如,液晶胞與偏光膜之間 亦可配置濾色片。又,液晶胞與偏光板之間亦可以其他方 法配置前述之視野角擴大薄膜(光學補償薄膜)。偏光板與 視野角擴大薄膜亦可以黏著劑貼合之積層形態而配置,而 在液晶胞側保護膜的另一方使用於視野角擴大,亦可配置 所謂的一體型楕圓偏光板。 φ 又,作爲透過型使用之情形下,可將冷陰極或者熱陰 極螢光管、或者發光二極管、場致發射元件、電發光元件 作爲光源使背光配置於背面。又,使用本發明偏光板之液 晶顯示裝置亦可爲反射型,在這種情形下,偏光板亦可僅 在觀察側配置1片,而在液晶胞背面或者液晶胞的下側基 板之内面設置反射膜。當然所使用上述光源之前光源亦可 ^ 設置於液晶胞觀察側。 【實施方式】 [實施例1] -82- 200540214 (醯化纖維素溶液的調製) 將下述組成物投入混合槽,攪拌以溶解各成分,以調 製醯化纖維素溶液A。 <醯化纖維素溶液A組成> 乙醯化度1 · 0的 1〇〇·〇質量份 8 · 〇質量份 4 · 〇質量份 4〇3·〇質量份 6〇·2質量份
醯基取代度2.4、丁醯化度1.4 醯化纖維素 磷酸三苯酯 磷酸聯苯酯 二氯甲烷(第1溶劑) 乙醇(第2溶劑) (消光劑溶液的調製) 將下述組成物投入分散機,攪拌以溶解各成分,以調 製消光劑溶液。 <消光劑溶液組成> 平均粒徑16nm的二氧化矽粒子 (AEROSILR972、曰本 AERO S IL (股)製 2.0 質量份 二氯甲焼(第1溶劑) 7 2.4質量份 乙醇(第2溶劑) 1〇·8質量份 醯化纖維素溶液A 1 〇 · 3質量份 (遲滯値上昇劑溶液的調製) 將下述組成物投入混合槽,邊加熱邊攪拌,使各$ # 溶解,以調製遲滯値上昇劑溶液。 <遲滯値上昇劑溶液組成> -83- 200540214 20質量份 5 8.3質量份 8.7質量份 1 2.8質量份 遲滯値上昇劑A -1 2 二氯甲烷(第1溶劑) 乙醇(第2溶劑)
醯化纖維素溶液A (醯化纖維素薄膜1的製作) 將上述醯化纖維素溶液A爲94 · 6質量份、消光劑溶液 爲1 .3質量份、遲滯値上昇劑溶液4· i質量份分別過濾後混 φ 合,使用帶式流延機進行流延。用殘留溶劑含量3 5 %將薄 膜從輸送帶上剝離,於1 30°C的條件下薄膜係利用拉幅機 以25%拉伸倍率進行横拉伸,拉伸後的寬度就這樣以140 °C保持30秒鐘。之後,取下夾板於l4〇°C下乾燥40分鐘(乾 燥1 ),以製作醯化纖維素薄膜。產生之醯化纖維素薄膜之 殘留溶劑量爲0.2%,膜厚爲92 // m。 除了醯化纖維素的種類及遲滯値上昇劑的種類、添加 量變更成表1之内容以外’同樣地製作醯化纖維素薄膜 血 2〜1 6。 -84- 200540214
【T嗽】 備註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ί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比較例 比較例 比較例 匕昇劑2 駕克膜 100 克) 1 Γ Η 卜 <Ν 卜 (N 卜 rvi 卜 (N Γ Η 寸 m 1 1 1 1 1 卜 (N 卜 (N 遲滯値一 Μ ^vIS limit w 1 Α-2 Α-2 __ A-2 A-2 A-2 A-26 A-40 1 1 1 1 1 A-2 A-2 匕昇劑1 量(克膜 1〇〇 克) m — cn — ΓΟ 寸· m 寸· ro 寸· CO — 寸 ro wS m vd T-H 1 CO 寸· 寸· 遲滯値一 騷 P A-12 Α-12 Α-12 Α-12 Α-12 ι_ 1a^2ι 1M2^1 A-21 1A-39 [ A-13 A-13 1M3^I A-12 | 1 Α-12 Α-12 醯化纖維素 醯基的平均 碳原子數 3.40 3.40 2.91 3.60 ί 3.25 2.93 2.30 3.40 3.40 3.46 3.48 3.49 2.85 3.40 2.00 2.00 乙醯基以外之 取代度 丁醯基 丁醯基 丙醯基 丁醯基 丁醯基 丙醯基 丙醯基 丁醯基 丁醯基 丁醯基 丁醯基 丁醯基 丙醯基 丁醯基 摧 摧 乙醯基取代 度 0.70 0.70 0.20 1 0.40 1 1.00 0.18 1.90 0.70 0.70 0.70 0.70 0.70 0.45 0.70 2.66 2.40 總醯翻代 度 2.40 2.40 2.40 2.00 2.66 | 2.65 | 2.80 2.40 2.40 2.60 2.67 2.73 2.95 2.40 2.66 2.40 |1 Is AJ illB τ-Η (Ν 寸 VO 卜 00 as ο ▼Η 2 cn 丨vo8_ 200540214 <透明支持體遲滯値的測定> 在本說明書中,纖維素乙酸酯薄膜(透明支持體)的Re • 遲滯値及Rth遲滯値係基於以下而算出來者。Re(k)、Rth(X) , 係各表示在波長λ中面内的遲滯値及厚度方向的遲滯値。 Re(X)係在KOBRA 21ADH(王子計測機器(股)製)中的波長 λ nm之光以薄膜法線方向入谢而測定。Rth(X)係遲相軸(由 KOBRA 21ADH而判斷)作爲傾斜軸(回轉軸),上述Re (λ) 從對薄膜法線方向+40°傾斜方向入射波長ληιη之光所測定 φ 之遲滯値,及遲相軸作爲傾斜軸(回轉軸)、從對薄膜法線 方向-4 0°傾斜之方向入射波長λ nm之光所測定之遲滯値, 按照以合計 3個方向所測定之遲滯値算出 KOBRA 2 1 ADH。再者,輸入平均折射率之假定値1.48及膜厚, KOBRA21ADH 算出 nx、ny、nz、及 Rth。 本實施例中係以波長590nm進定測定。 <含水率的測定> 在25°C 8 0%RH的環境下經24hr調濕後,以平沼産業 φ (股)製AQ-2000卡爾-費歇水分測定裝置來測定平衡含水 率。 結果係如表2所示。 -86· 200540214
【S撇】 備註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比較例 比較例 比較例 25°C80%RH的平衡 含水率(%) 2.20 2.00 2.10 | 2.80 1.50 1.70 2.90 1.90 2.10 1.34 1.22 1.09 1.30 3.50 4.70 5.80 1 25〇C80%RH Ό m r-H r-H Ch 二 Ό in r-^ r-H CN 3 157 卜 二 〇〇 00 00 t-H 224 25〇C60%RH 1_ o T-H ID r^H τ*Η O v〇 r—Η ON vo 154 cs 200 寸 ON SS 1-H VO t—H VO yr\ 〇\ r-H 246 25〇C1〇%RH 〇\ yn 00 f-H VO r-H v〇 m ?—H s r-H 00 206 200 CN ON 〇 r-H CN 00 220 卜 I 25〇C80%RH I_ Os 00 00 ro 〇 00 m in JT) jn 家 ON CN o P; m 25〇C60%RH 1 _____ jn (N S 〇 ro 吞 00 00 Os 25〇C1〇%RH (N s |TJ (N in !n ^T\ m vo (N cs 5S 醯化纖維素試 料號碼 <N 寸 vo 卜 00 Os 〇 T-H CN T-H ro r-H vn 丨卜8丨 200540214 根據表2之結果,可知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可實 現高Re、高Rth,且遲滯値的濕度依存性小而爲佳。 - [實施例2] (皂化處理) 醯化纖維素薄膜8係在1 · 5規定之氫氧化鈉水溶液 中,於5 5 °C下浸漬2分鐘。在室溫之水洗浴槽中洗浄、於 3 〇 °C下使用〇 · 1規定之硫酸加以中和。再度,在室溫的水 洗浴槽中洗浄,且然後以1 〇〇 °C之溫風乾燥。如此使醯化 φ 纖維素薄膜之表面皂化。 (偏光板的製作) 在經拉伸的聚乙烯醇薄膜吸附碘,以製作偏光膜。 接著,製作的醯化纖維素薄膜的輸送帶面體側係利用 聚乙烯醇系接著劑貼附偏光膜之單側。醯化纖維素薄膜體 之遲相軸及偏光膜之透過軸係配置成平行狀態。 市售的纖維素三乙酸酯薄膜(Fujituck TD80UF、富士 寫真薄膜(股)製)係與實施例2進行同樣地皂化處理,使用 φ 聚乙烯醇系接著劑貼附至偏光膜之反對側。如此以製作偏 光板(1-8)。 醯化纖維素薄膜1〜7及9〜16中亦同樣地進行以製作偏 光板(1-1)〜(1-7)及(1-9)〜(1-16)。 [實施例3] 剝離設置於使用VA型液晶胞之2 2吋的液晶顯示裝置 .(Sharp(股)製)觀察者側的偏光板,取代實施例2製作的偏 光板係透過黏著劑使醯化纖維素薄膜所成之液晶胞側貼附 於觀察者側。觀察者側的偏光板透過軸與背光側的偏光板 -88- 200540214 透過軸係以直交配置,以製成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偏光板係已知控制及顏色視野角的 ^ 濕度依存性小且變化小而爲佳。 _ [實施例4] (皂化處理) 在由實施例1製作的醯化纖維素薄膜3上, 成之皂化液以5.2mL/m2塗布,於60°C乾燥10秒 之表面以流水洗淨1 0秒,用2 5 °C的空氣吹拂以 表面。 皂化液組成 異丙醇 818 水 167 丙二醇 187 氫氧化鉀 68 界面活性劑(1) n-C16H33 0(C2H40)1()H 12 (配向膜之形成) 在皂化處理之醯化纖維素薄膜3上,將下述 布液以#14的線材棒塗布機塗布成24mL/m2。以 60秒、且然後90t的溫風150秒加以乾燥。 接著,用與醯化纖維素薄膜(透明支持體)的 (大致上與遲相軸一致)成45 °的方向,對形成的 擦處理。 使用環境 將下述組 鐘。薄膜 乾燥薄膜 質量份 質量份 質量份 質量份 質量份 組成之塗 6 0 °C溫風 拉伸方向 膜實施摩 -89- 200540214 <配向膜塗布液組成> 下述式的改質聚乙烯醇 水 甲醇 戊二醛(交聯劑) 2 0質量份 3 6 0質量份 1 2 0質量份 1 . 〇質量份
改質聚乙烯醇 (光學異方向性層的形成) 其係將下列: 下述式的碟型液晶性分子(I) 91質量份 環氧乙烷變成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V#3 60、大阪有機化學(股)製) 9質量份 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 (CAB531-1、Eastman chemical 公司製)1·5 質量份 光聚合起始劑(Irgacure-907、Ciba-Geigy公司製)3質量份 下述式的檸檬酸酯混合物 1.0質量份 溶解於甲基乙基酮214.2質量份之塗布液6.2mL/m2, 於25 °C環境下用#3.6的線材棒塗布機,塗布至設置配向膜 之醯化纖維素薄膜3上。將其貼附至金屬框,用140°C的 恆溫槽中加熱2分鐘,以配向碟型液晶性分子。 -90- 200540214 接著,於90 °C利用120 W/cm高壓水銀燈,經1分鐘 UV照射以聚合碟型液晶性分子。之後,放冷至室溫以做成 光學補償片。
碟型液晶性分子⑴ 【化1 8】 0 hoc-co2r2 H2C~C-〇-R3 δ R^H or C2H5 檸檬酸酯混合物 (偏光板的製作) 在經拉伸的聚乙烯醇薄膜上吸附碘以製作偏光膜。 接著,製作的光學補償片之透明支持體側係利用聚乙 烯醇系接著劑貼附至偏光膜之單側。透明支持體之遲相軸 及偏光膜之透過軸係配置成平行。 市售的纖維素三乙酸酯薄膜(Fujituck TD80UF、富士 寫真薄膜(股)製)係與實施例3同樣地進行皂化處理,利用 聚乙烯醇系接著劑,貼附至偏光膜之反對側(未貼附光學補 償片之側)。 如此以製作偏光板(2-3)。 (彎曲配向液晶胞的製作) -91- 200540214 在附有ITO電極之氣體基板上,設置聚醯亞胺膜作爲 配向膜,於配向膜進行摩擦處理。所得之二片氣體基板係 - 摩擦方向爲平行且面對面配置,晶胞間隙設定爲5 · 7 // m。 在晶胞間隙注入△ η爲0.1 3 96的液晶性化合物(ZLI1132、 默克公司製),以製作彎曲配向液晶胞。 (液晶顯示裝置的製作) 挾持製作的彎曲配向晶胞,貼附二片製作的偏光板 (2-3)。偏光板之光學異方向性層係在晶胞基板對面,液晶 φ 胞的摩擦方向係與其對面之光學異方向性層之摩擦方向配 置成反平行。 改變溫濕度觀察如此製作的液晶顯示裝置時,使用本 發明偏光板(2-3)之液晶顯示裝置係已知因溫濕度而控制視 野角及顏色視野角的變化小而爲佳。 [實施例5 ] (V Α液晶顯示裝置的製成與評價) 製作第3圖的液晶顯示裝置。亦即,從觀察方向(上)積 φ 層上側偏光板、V A模式液晶胞(上基板、液晶層、下基板) 、下側偏光板,且然後配置背光光源。以下之例中,上側 偏光板係使用市售品之偏光板(HLC2-5 618),下側偏光板係 使用本發明的偏光板。 (液晶胞的製作) 液晶胞係將基板間的晶胞間隙爲3 · 6 μιη、具有負的介 電率異方向性之液晶材料(「MLC6608」、默克公司製)滴下 注入至基板間加以封入,於基板間形成液晶層而製作。液 晶層的遲滯値(亦即,記液晶層之厚度(1(μιη)與折射率異方 -92- 200540214 向性△ η之積△ η · d )爲3 0 0 n m。此外,液晶材料係配置成垂 直配向。 - 使用上述垂直配向型液晶胞之液晶顯示裝置(第3圖) 的上側偏光板爲市售品的超高控制品(S a n r i t z股份有限公 司製、HLC2-5618),下側偏光板爲實施例2所製作的偏光 板(1-11),且本發明的醯化纖維素薄膜3係透過黏著劑形成 於液晶胞側’在觀察者側及背光側各貼附一片。觀察者側 的偏光板透過軸爲上下方向,因此背光側的偏光板透過軸 φ 爲左右方向,形成正交尼科耳配置。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係已知因溫濕度之控制視野角 及顏色視野角的變化小而爲佳。 [實施例6] (醯化纖維素溶液的調製) 溶解下述各組成 '如表3所記載。此外’釀化纖維素 的組成係如表3所記載。 1 0 〇質量份 3質量份 a)二氯甲烷系溶劑 φ 醯化纖維素 磷酸三苯酯 二氯甲烷 403質量份 乙醇 60質量份 100質量份 1質量份 2 8 7質量份 2 8質量份 b)乙酸甲酯系溶劑 醯化纖維素 磷酸三苯酯 乙酸甲酯 丙酮 -93- 200540214 乙醇 1 4質量份 丁醇 2 1質量份 (消光劑的分散) 與實施例1同樣地實施。 (遲滯値上昇劑溶液組成) 與實施例1同樣地調製。此外,遲滯値上昇劑的種類、 量係如表3所記載。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作成) 與實施例1同樣地過濾、混合、過濾、流延且從輸送 帶剝離下來。但是,剝離後無法立即拉伸,在100 °C 10分 鐘乾燥後以130°C乾燥40分鐘,以得到殘留溶劑爲0.3 %以 下,厚度130μιη的醯化纖維素薄膜17〜21。 【表3】 醯化箱 mm 溶劑 遲滞 値上昇劑 備註 醯化纖維 素薄膜試 料號碼 總醯基取 代度 乙醯基取 代度 乙醯基以 外之取代 度 醯基的碳 原子數 種類 量(克/薄膜 100 克) 17 2.66 1.00 丁醯基 3.25 二氯乙烷 系 A-12 4.3 本發明 18 2.85 1.10 丁醯基 3.25 乙酸乙酯 系 A-2 6.0 本發明 19 2.65 0.18 丙醯基 2.93 二氯乙院 系 A-12 4.3 本發明 20 2.95 0.45 丙醯基 2.85 乙酸乙酯 A-2 6.0 本發明 21 2.40 2.40 丁醯基 2.00 二氯乙烷 系 A-12 4.3 比較例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拉伸) 如此所得之醯化纖維素薄膜1 7〜2 1係以比氣體轉移溫 度高15°C之溫度(Tg+15°C),表4記載之倍率拉伸成MD、 -94- 200540214 TD。 (遲滯値、含水率的測定) - 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遲滯値及含水率,如表 4所記載。 (皂化處理、偏光板的製成) 與實施例2同樣地實施。 (液晶顯示板的製成) 與實施例3同樣地實施。使用本發明偏光板之液晶標 φ 示裝置係控制、色調、視野角的環境濕度依存性少。
-95- 200540214
1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本發明 比較例 25〇C 80%RH 的 平衡含水 率(%) 00 <N <N 00 uS Rth(nm) 25〇C 80%RH 00 CO 00 异 00 CN OO 〇\ 00 00 vo VO VO On νο 00 v〇 r-| 寸 r-H r-H 25〇C 60%RH 〇 CN Ο 〇 OO o CN CN 〇 o 00 o OS o 00 o 卜 〇 cs 窆 τ-Η o 00 泛 25〇C 10%RH 艺 r-H CS z 艺 cs s (S CO 00 寸 OS 寸 00 T-H 异 Ό OS r-H 00 〇 On Re(nm) 25〇C 80%RH 00 ro 00 r- r<i vo <N 00 CO (N 00 (N m ΓΛ 00 (N ro m P; 25〇C 60%RH 〇 s g jr; VO 00 CN 沄 »n m 沄 m o VO CN 25〇C 10%RH CO 00 OO vo 00 00 00 CN m ΓΟ 00 CO (N m P; 00 v〇 撒 TD(%) o t-H o T-H o CN O o o r-H r-H o rj o o O i-H r-H 宕 r-H 〇 o o T-H o cs 〇 〇 表 MD(%) o t-H O τ-Ή f-H 〇 r-H r-H o τ·Η 玻璃體 溫度 r-H o f-H r-H in <N i-H ψ""4 o 繫鮮p 鱷酱^ 00 2 — 96- 200540214 【圖示簡單 第1圖 構成例。 第2圖 第3圖 【主要元件
2 3 4 5 6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説明】 丨:複合本發明的偏光板與機能性光學薄膜之一 :使用本發明的偏光板液晶顯示裝置之一例。 :使用本發明的偏光板液晶顯示裝置之一例。 符號說明】 ' 1 b保護薄膜 偏光膜 機能性光學薄膜 黏著層 偏光板 上偏光板 上偏光板吸收軸 上光學異方向性層 上光學異方向性層配向控制方向 液晶胞上電極基板 上基板配向控制方向 液晶分子 液晶胞下電極基板 下基板配向控制方向 下光學異方向性層 下光學異方向性層配向控制方向 下偏光板 下偏光板吸收軸 觀察者側 -97- 200540214
20 背光光源側 2 1 醯化纖維素薄膜 22 偏光膜 23 醯化纖維素薄膜 24 VA模式液晶胞(上基板、液晶層、下基板) 25 醯化纖維素薄膜 26 偏光膜 27 醯化纖維素薄膜 28 上側偏光板 29 下側偏光板

Claims (1)

  1. 200540214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醯化纖維素薄膜,其特徵係含有至少一種 具有2種以上之醯基、醯基的取代度爲1以上、低於3 , 乙醯基的取代度爲低於2.2之醯化纖維素,及 下述式(1)所示之遲滯値上昇劑, 式⑴ 【化1】
    R4 R5 R6 R (式中,R1〜R7、R9及R1G係各表示獨立的氫原子或取代 基,R1〜R5之中至少1個係表示電子供予基,R8係表示 氫原子、碳原子數1〜4的烷基、碳原子數2〜6的烯基、 碳原子數2〜6的炔基、碳原子數6〜12的芳基、碳原子數 1〜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數6〜12的芳氧基、碳原子數2〜12 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數2〜12的醯胺基、氰基或鹵素原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醯化纖維素薄膜,其中上述式 (1)之電子供予基爲烷氧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醯化纖維素薄膜,其中上述式 (1)所示之遲滯値上昇劑爲下述式(1-D)所示之遲滯値上 昇劑, 式(1 -D) 【化2】 -99- 200540214
    (式中,R2、R4及R5係各表示獨立的氫原子或取代基, R21、R22係分別獨立地表示碳原子數1〜4的烷基,X1係 表示碳原子數6〜12的芳基、碳原子數2〜12的烷氧羰基、 或氰基)。 φ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醯化纖維素薄膜,其中波長 5 9 0nm中的Re、及Rth係滿足下列: 20 ^ Re $ 200 70 ^ Rth ^ 400 1 ^ Rth/Re ^ 1 0 。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醯化纖維素薄膜,其中25 °C 10%RH 的 Re 與 25°C 80%RH 的 Re 之差爲 15nm 以下,25 °C 10°/〇RH 的 Rth 與 25°C 80%RH 的 Rth 之差爲 25nm 以下。 φ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醯化纖維素薄膜,其中醯化纖 維素薄膜之膜厚爲40〜150" 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醯化纖維素薄膜,其中醯基的 取代度爲1以上、低於3,乙醯基的取代度爲低於1 · 4, 且醯基的平均碳原子數爲2.4以上5以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醯化纖維素薄膜,其中係有二 . 氯甲烷與醇的混合溶劑,且相對於二氯甲烷使用醇的比 率爲1 0質量%以上40質量%以下之溶劑來加以製膜。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醯化纖維素薄膜,其中在25°C -100- 200540214 8 0 %RH中的平衡含水率爲3質量%以下。 1 〇.—種偏光板,其係在偏光膜的兩側貼合保護薄膜所成之 偏光板,其中該保護薄膜之至少1片爲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1〜9項中任一項之醯化纖維素薄膜。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偏光板,其中係在偏光板一 方之保護薄膜表面上,設置至少一層選自於硬塗層、防 眩層、及反射防止層之層。 12.—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係在液晶胞及其兩側配置二片的 偏光板所成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至少1片的偏光板爲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偏光板。 1 3 · —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係在液晶胞及其兩側配置二片的 偏光板所成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至少1片的偏光板爲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丨項之偏光板。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液晶模 式爲OCB或VA模式。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液晶模 式爲OCB或VA模式。 1 6 · —種VA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係在液晶胞的背光光源 側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之偏光板。 1 7 · —種VA模式液晶顯示裝置,其係在液晶胞的背光光源 側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之偏光板。 -101-
TW094105337A 2004-02-27 2005-02-23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054021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53319 2004-02-27
JP2004233207A JP2005272800A (ja) 2004-02-27 2004-08-10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40214A true TW200540214A (en) 2005-12-16

Family

ID=35172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5337A TW200540214A (en) 2004-02-27 2005-02-23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272800A (zh)
KR (1) KR20060042257A (zh)
TW (1) TW2005402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9679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偏光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其的偏光板以及光学显示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00578A (ja) * 2006-05-12 2013-10-03 Fujifilm Corp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63983A (ja) * 2006-12-21 2009-03-26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偏光板
EP2075601A1 (de) * 2007-12-24 2009-07-01 Lofo High Tech Film GmbH Optische Kompensationsfolien für Flüssigkristallanzeigen und damit zusammenhängende Erfindungen
JP5310724B2 (ja) 2008-07-03 2013-10-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JP5644064B2 (ja) * 2009-06-09 2014-12-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偏光板
JP5299110B2 (ja) * 2009-06-18 2013-09-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JP5433861B2 (ja) * 2009-06-18 2014-03-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9679A (zh) * 2013-12-30 2015-07-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偏光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其的偏光板以及光学显示器
CN104749679B (zh) * 2013-12-30 2017-06-23 三星Sdi株式会社 偏光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其的偏光板以及光学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42257A (ko) 2006-05-12
JP2005272800A (ja) 2005-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7791B (zh) 光學薄膜、光學補償片、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TWI389948B (zh) 纖維素酯薄膜,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JP606243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47843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
US8017199B2 (en)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rocess for producing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0842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505290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540214A (en)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6241306A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00650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831571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ellulose acylate film,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6039516A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38375A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533698A (en)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354684B (en) Cellulose film, polariz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JP2005062458A (ja)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407156B (zh) 醯化纖維素薄膜、偏光板保護薄膜、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JP2008077070A (ja)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TWI308645B (en) Protect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produc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525197A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5128520A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345083B (en) Polariz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813793B2 (ja) 反射型または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JP4530144B2 (ja) セルロースアセテ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35483A (ja)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並びにその偏光板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