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39363A - Wire bonding method and wire bonder adop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Wire bonding method and wire bonder adop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9363A
TW200539363A TW094110140A TW94110140A TW200539363A TW 200539363 A TW200539363 A TW 200539363A TW 094110140 A TW094110140 A TW 094110140A TW 94110140 A TW94110140 A TW 94110140A TW 200539363 A TW200539363 A TW 2005393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elding
bonding
tail
h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0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66239B (en
Inventor
Kyung-Wan Kang
Ki-Dong Kim
Yong-Bok Chung
Kook-Hwan Kim
Geun-Sik Ahn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358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54800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970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65180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Techw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39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9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6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62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74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 H01L24/78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wir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4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for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78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with wir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5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wir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5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85009Pre-treatment of the connector or the bonding area
    • H01L2224/8503Reshaping, e.g. forming the ball or the wedge of the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85035Reshaping, e.g. forming the ball or the wedge of the wire connector by heating means, e.g. "free-air-ball"
    • H01L2224/85045Reshaping, e.g. forming the ball or the wedge of the wire connector by heating means, e.g. "free-air-ball" using a corona discharge, e.g. electronic flame off [EF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Description

20053936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焊線方法及採用此方法之焊線裝置,且 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提升生產力與簡化製程的焊線方法及採用 此方法之焊線裝置。 【先前技術】 在一焊線製程中,一設置於一半導體晶片上表面的晶片焊點 | (die pad)與引線架(lead frame)的引線(lead),以可導電的焊線連 接,使得此半導體晶片内部的電路與外部的晶片得以互相連通。 再者,可導電的焊線被擠壓於晶片焊點,並且連續地以熱能(heat) 及超音波震動(ultrasonic wave)施加於可導電焊線與晶片焊點間 以進行焊接。 第1A〜1J圖繪示傳統焊線製程的步驟。請參照第1A圖, 當焊線(wire)150藉由高電壓產生器釋放的高電壓(discharge voltage)軟化時,一焊球(free air ball,FAB)155 隨之形成。當一 焊線夾(wire clamp) 104開啟時,一焊接頭(bonding head) 110向下 • 移動至第一焊接表面(first bounding surface)501,如一晶片焊點 (圖示未繪示)。如第1B圖所繪示,焊接頭110對著第一焊接表 面501以熱能及超音波震動推壓焊線150的末端,用以完成第一 次的焊接。如第1C圖所繪示,當焊線150未焊接於第一焊接表 面501時,焊線150藉由氣壓張力機(air tensioner,圖示未緣出) 產生的張力完全地與鋼嘴(capillary)108分離或者自鋼嘴108抽 回,以致於必須要重新裝設焊線150。重新裝設焊線150必須以 手工方式進行,因此降低了焊接製程的效率。如第1C圖所繪示, 就習知技術而言,當焊線150與第一焊接表面分離時,產生的未 TW2247PA 5 200539363 焊接現象稱為焊點未焊接(n〇n-siick_〇n_pad,NS〇p)。 如第ID及1E圖所繪示,當第一焊接完成時,焊接頭11〇 自第一焊接表面501上升,並且向第二焊接表面移動。在移動過 耘中,焊接夾104為開啟的狀態,使得焊線15〇能夠脫離鋼嘴1〇8 形成一彎曲狀銲線。如第1F圖所繪示,當焊接頭11〇移動到第 一焊接表面(second bounding surface)502時,焊線150緊密地接 觸於第二焊接表面502,並且以焊鉛、熱能、超音波震動及適當 #的焊接力篁完成第二焊接動作。請參照第1G圖,在第二焊接動 作後,焊接頭110自第二焊接表面5〇2上升,並且形成一預設長 度L之焊線尾(〜^匕丨1)152。當焊接頭11〇的上升時,焊接尾152 的長度L也會隨之增加。假如焊線尾152在形成預計長度之前與 第二焊接表面502分離,造成電子放電⑷⑽沉flame 〇ff,EF〇) 的放電距離增加,使得放電難以形成。即使產生了放電,也難以 形成足夠的焊球FAB155。在習知技術中,當焊線尾152與第二 籲焊接表面502分離時,產生的未焊接現象稱為短尾現象。 當焊接頭11〇上升而未產生短尾現象時,焊線尾152暴露於 鋼嘴108外預没之長度L。如第1Η圖所示,藉由焊線夾i 〇4關 閉且焊接頭110的上升,焊線尾152與第二焊接表面5〇2分離。 如第II圖所繪示,焊線150的上升過程中,焊接部位 p〇rti〇n)153與第二焊接表面502分離。使得焊線15〇的一端焊接 於第一焊接表面501,而另一端隨著焊接頭11〇上升。而焊接頭 110上升至一定的高度時進行EF〇放電,造成第二焊接動作的不
TW2247PA 6 200539363 完美。在習知技術中,上述所形成的未焊接態現象稂1 馮II線未 焊接(non-stick>on-lead,NSOL)。 如第1J圖所繪示,在沒有NSOL現象下,當焯妞_ 供碩11〇上 升至放電高度,一高電壓施加於焊線夾104與鄰近於焊^ 放電電極(圖不未繪)之間’用以形成FAB 15 5。挺裝 ' 者,垾接碩 110移動至下一焊接表面。 ' 在習知技術中,日本專利第1"9_233551號揭靈
種烊線裝 置,其監控焊線與焊接表面之間之未焊接現象,用以姑1 ^ 解決上述之 超音 問題。請參照第2圖所繪示,此焊線裝置包括一線輪(spa d 一焊線導引元件(wire guide)l 1、一焊線夾4、一鋼嘴8、 波震動元件(hom)5、一火炬桿(torch rod)7及一電子火组 torch)9。線軸13係捲上一焊線50,焊線導引元件u用以 Ί足)線 50向下傳遞。焊線夾4用以個別地夹持固定焊線50,鋼嘴8係 設置於焊線夾4下方,用以導引焊線50。超音波震動元件5用以 支撐鋼嘴8,並提供鋼嘴8超音波震動。火炬桿7用以與焊線5〇 尖端形成放電,電子火炬9用以提供高電壓至焊線夾4與火炬桿 7。焊線裝置更包括一氣壓張力元件(tension portion)2及一氣流控 制儀(air direction/flow amount control apparatus);?。氣壓張力元件 2係設置於焊線夾4與焊線導引元件η之間。氣流控制儀3用以 控制氣壓張力元件2。 當未焊接現象形成的焊線尾52長度小於預設長度,而增加 了介於火炬桿7與焊線尾52之間的放電距離時,藉由此放電距 TW2247PA 7 200539363 離無法完成EFO放電。並且’即使形成了放電,焊線尾52融化 形成的FAB也沒有足夠的大小可提供穩固地焊接。根據此焊線裝 置,當焊線尾52因焊線50未連接造成長度減少時,氣流控制儀 3會傳動氣Μ張力元件2吸收適當的空氣,使得焊線5()在縱向的 壓力不平均,強迫焊、線50藉由氣壓的不同而下降。然而根據習 知的焊線裝置,在焊線5〇強迫下降的過程中,由於氣壓張力元 件2與鋼嘴8距離過遠,且焊線5G並未充分地支律。故氣壓容 易造成焊線50的彎曲。事實上,足夠的焊線尾%長度是難以得 到的。這是因為張力只應用於焊線5G靠近氣麼張力元件2的一 端,並未應用於整段焊線5卜因此,料如何正確焊線長度的取 得存在著一個結構上的問題。 【發明内容】 ,有,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種焊線方法及採用此
::之焊線f置’特別疋一種可增加生產效率與簡化焊線製程之 知線方法及採用此方法之焊線裝置。 根據本發”目的,提出—種焊線方法,用以電子接合一半 2晶片與引線,該焊線方法包括—第—焊線 =一=型步驟。第-焊線步驟係為具有-焊線之4接 焊接㈣“❾ > 成焊接。第二焊線步驟係為 接表面,並且^成焊接。焊球成型步驟传 ^料^放_成烊球。其中’ _自動谭球成型步驟於第一 焊線步驟開始之後執行。自動焊球心 判 未焊接於第-焊接表面時產生一 L广田賴出谇線 未坏接訊號。對應於未焊接訊
TW2247PA 8 200539363 j ’固定焊線避免脫離。並且從焊接頭擠製一焊線尾預設的長 焊線末端放電以形成-焊球。在切接訊號產生的過程 f準與第"'焊接表面間的電阻值,當量測電阻值大於— ‘旱電阻值時,產生未焊接訊號。擠製焊線尾的 =面分_制至-㈣之高度,強料線尾下降,並接= ^二判斷焊線尾對應於下表面是否呈—焊接狀態,且移動焊接 動於焊H〶度。在強迫焊線尾下降的過程中,應用·超音波震 :知接頭,並以一壓縮氣流吹向焊線。 一/艮據本發明的另—目的,提出—種焊線方法,用以電子接人 -+導體晶片與一引線,該焊線方法包括一第一焊線步驟 -焊線步驟及-焊球成型㈣。第—焊線㈣料具有 焊接頭對著-第-焊接表面下降,並且完成 :焊接頭移動至一第二谭接表面,並且完成焊接;= V驟’係藉由焊線尖端放電形成焊球。—自動焊球成型步驟於第 -焊線步驟開始之後執行。自動焊球成型步驟包括:當判 =焊接於第二焊接表面時產生—未焊接訊號,並對應於未焊接 =',較焊線避免脫離,於焊線末端放電以形成—焊球。 焊接訊號產生的過程中,量測焊線與第二焊接表面_電阻值, =當量測電阻值大於-標準電阻值時,產生未焊接訊號。在固定 、°線之後’更包括··計算—焊線尾長度,判斷焊線尾的長度是否 足以形成-焊球’並且假如蟬線尾長度不足,則釋放焊線尾 设之長度。在釋放焊線尾的過程中包括:分離焊接頭至相對_下 ,面之-預設之高度,強迫焊線尾下降,並接觸下表面,並 焊線尾對應於下表面是否呈焊接狀態,且移動焊接頭至—放電言 度。在強迫該焊線尾下降的過程中,應用一超音波震動於焊接 頭,並以一壓縮氣流吹向焊線。
TW2247PA 9 200539363 ㈣本發明的再-目的’提出—種焊線方法,用以電子接合 一半導體晶片與-引線’該焊線方法包括—第—焊線步驟、_第 二坪線步驟及-焊球成型步驟。第—焊線步驟係為具有一焊線之 一焊接頭對著-第-焊接表面下降,並且完成焊接。第二焊線步 驟係為焊接頭移動至—第二焊接表面,並且完成焊接。焊球成型 步驟係於¥接頭上升後,藉由焊線#端放電形成焊球。—自動焊 球成型步驟於焊接頭上升後執行。自動焊球成型步驟包括:當判 ,出焊線未焊接於第二焊接表面時產生—未焊接訊號,對應於未 =接訊號,藉由-操作單元移料接頭至—預設位置,並形成一 =線尾暴露於焊接頭外-預設長度,且在焊線尖端放電以形成一 焊球。在未焊接訊號產生的過程中,量測焊線與第一焊接表面間 的電阻值,且當量測電阻值大於一標準電阻值時,產生未焊接訊 號。在焊線尾形成的過程中包括:冑由降下焊接頭對應於下表面 執行焊接,並升起焊接頭至一放電高度。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提出一種焊線裝置,包括一焊接 頭 壓軋機。焊接頭設置有一焊線,用以電子連接一半導體晶 片與引線。麼氣機用以施加壓縮氣流於焊線,使得一焊線尾長 度伸出於焊接頭,且可向下延伸。焊接頭包括一鋼嘴及一焊線 夾。鋼嘴用以引導焊線,焊線夾係設置於鋼嘴上方,用以藉由關 ^或開啟來夾持或釋放焊線。其中壓氣機施加壓縮氣流於鋼嘴與 焊線夾之間之焊線。壓氣機係以可旋轉方式設置於一焊線裝置底 座之一側,用以支撐一引線架。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 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方式】 凊同時參照第3〜4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
TW2247PA 200539363 一種焊線裝置示意圖。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部 分焊線裝置立體圖,且第4圖繪示第3圖中焊線裝置的結構示意 圖。請參照第4圖,焊線裝置包括一焊線張力元件(wire tensioner)102 及一焊接頭(bounding head)110。焊線張力元件 1〇2 用以提供焊線(wire)l50張力使得焊線150維持緊繃狀態。焊接頭 110 包括一焊線夾(wire clamp) 104、一鋼嘴(capillary) 108。焊線 夾104係藉由關閉/開啟的動作用以夾起或放開焊線150,鋼嘴1〇8 係直接設置於焊線夾104下方,用以導引焊線150。特別的是, 在本發明中焊線裝置更包括一壓氣機(air blower) 106,係設置於 ® 焊線夾104與鋼嘴108之間。 焊線裝置包括一平台及Z軸控制元件(control portion)210用 以控制焊接頭110相對於一焊接表面在X及Y軸方向的移動與z 軸方向之高度,以精確控制焊接頭110的位置。焊線裝置更包括 一焊線張力控制元件(wire tensioner control portion)202、一焊線 炎控制元件(wire clamp control portion)204、一焊接監控元件 (bonding monitoring portion)205、一壓氣機控制元件(air blower control portion)206、一超音波震動產生器(ultrasonic wave 籲 generator)214、一高壓電產生器(high voltage generator)216 及一 電腦主機205。焊線張力控制元件202用以開啟或關閉焊線張力 元件102。焊線夾控制元件204用以開啟或關閉焊線夾104。焊 接監控元件205用以監控與判斷焊線為焊接或未焊接狀態。壓氣 機控制元件206用以控制壓氣機1〇6。電腦主機(host computer)250 藉由 versa modulo euto(VME)bus 控制上述所組成的 元件。並且,焊線裝置藉由焊接監控元件205所控制。焊線裝置 更包括一計數器(counter)212,用以傳送一些資料與焊線夾控制元 件之訊號。 TW2247PA 11 200539363 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焊線方法 之流程圖°請參照第6圖,錢示第5圖中細p訊號產生的流 程圖。根據本發明之焊線方法,焊接頭11G移動至第-焊接表面 first bounding surface)5〇1 (ρι〇),並且為完成焊接(pi2)。不 响疋否檢測出焊線15〇焊接於焊接表面(PM),制訊號所得到 之量測電阻值與標準電阻值進行比較(ρΐ6)β如量測電阻值較標 準電阻值大時’將產生_ NS〇p訊號(pi8)’其對應的步驟繪示 於第6圖,其詳細步驟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7圖,其緣示NS〇p產生時,谭接頭在ζ轴方向 之内部訊號時序圖。第7圖中,當焊接頭m下降並對著第一焊 接點推壓焊線末端時,電腦主機25〇在時間點Μ生一焊線脫離 預防几號&時’焊接監控几件2〇5以_預設之電麼或電流施加 =焊線150上,用以判斷焊,線15〇在第一焊接表面5〇1的狀態為
焊接或未焊接狀態。舉例來說,焊接監控元件205以+5V或-5V 的電壓施加於焊線150與第一焊接表面5〇1之間,並且檢測出電 流的變化。上述之電壓與電流施加於正極與負極。於焊線15〇 一 開始焊接於第-焊接表面5G1的時候,量測—電阻值。選擇一有 限值的電極(正極或負極),並且施加—電壓或電流於相同之電 極。電極的差異結果來自於第一焊接表面501材質的特性,例如 是晶片焊點。 焊接監控元件205量測介於焊線150與第一焊接表面5〇1 之間的電阻值,用以判斷焊線15G是否沒有焊接於第_焊接表面 501,即未焊接狀態。當量測電阻值大於標準電阻值,焊接控制 兀件205產生一 NS〇p訊號(pi8)。在第7圖中,當第一焊接進 行中於時間點G產生一 NS〇p訊號。對應於⑽訊號,焊線 夾控制元件204輸出一關閉訊號。相對地,焊線15〇藉由焊線失
TW2247PA 12 200539363 1日〇4固定,用以避免脫離(sl〇)。藉由NS〇p訊號的發出,提供 焊線150張力的焊線張力控制元件2〇2停止運作(si2)。且焊線 脫離預防訊號藉由NSOP訊號所建立。 接著如第8A圖所繪示,焊接頭11〇於z軸方向上升,並且 在第一焊接表面501上移動。然後以χ_γ*向移動至與第一焊接 表面501不同之特定位置(S14)。焊接頭u〇的移動是藉由平台 與z轴控制元件210所運作。焊接頭11〇移動至先前輸入的固定 座標之特定位置,例如一加熱塊上的預設位置,或相對於第一焊 φ接位置座標平移後之固定座標。在第一焊接的未燁接狀態中,上 述的S14步驟可以藉由選擇一操作單元來省略。在第一焊接的未 焊接狀態中,以下所敘述的步驟為焊接頭11〇置於第一焊接表面 501之上的狀態。 接著,如第8B圖所繪示之焊接頭11〇沿著z軸方向下降, 並且停止於預設的高度L·。在下降至焊接狀態下,為了設定一焊 接頭110的停止位置,預設沿2軸座標之長度於系統上,沿此長 度焊線尾(wiretail)152的長度為最佳,例如為6〇〇#m。 然後,如第8C圖所繪示,當焊線夾1〇4開啟時,釋放焊線 籲I50 (S18)。超音波震動產生器214對焊線150進行超音波產生 震動(S20)。由於焊線150並未固定於焊線夾1〇4,因此焊線15〇 很自然地可以向下滑落。在此㈣中,焊線15()的尾端係暴露於 鋼嘴108的出口。 焊線150可單獨地或同時藉由壓氣機1〇6之壓力與超音波強 制下降(S20)。如第9圖所繪示,一穿透孔(thr〇ughgr〇叫1〇6, 係設置於壓氣機106之末端,用以提供焊線15〇通過。一氣流通 道(fl〇Wpath)107係設置於穿越道106,之兩側,用以提供壓縮之 氣流。氣流通道107係連接於壓氣機1〇6之一氣體供應管(air TW2247PA 13 200539363 supply hne)l〇9。壓縮氣流進入氣體供應管1〇9中後被分流入氣 =通逼107兩側,並且吹向穿過穿透孔1〇6,的焊線1〇5。壓縮氣 /爪人向穿過鋼嘴1〇8的焊線15〇可減少焊線15〇與鋼嘴1〇8之間 的摩擦力。特別是當一融化的焊線15〇尖端粘附於鋼嘴1〇8 一端 或内部表面時,壓縮氣流可以將他們分離。 如第10A〜10B圖所繪示,壓氣機1〇6以可旋轉式連接於之 線土座404的側,用以支撑加熱塊(heater block)402。如第 1〇A圖所繪不,當焊線裝置未運作時,壓氣機106保持收起狀態, • 用以避免焊線頭的移動110。如第10B圖所繪示,當焊線裝置運 作時’壓氣機106藉由液壓桶移動至焊線夾1〇4與鋼嘴1〇8之間。 不同於第2圖中傳統的技術,本實施例之壓氣機1〇6直接將壓縮 氣流吹向鋼嘴108之上方,使得焊線15〇與鋼嘴1〇8之間產生連 結,而形成之摩擦力能夠減低。因此,可以使得焊線15()的下降 變的容易。特別是由於壓縮氣流直接吹向支撐焊線15〇之鋼嘴 108 ¥線150部分彎曲的現象減少了,以致於焊線150的下降 更加的順暢。 此外,如第8C圖所繪示,一衝擊結構(impact structure)5〇5 Φ係形成鄰近於鋼嘴1〇8,並且施加一特定的震動於鋼嘴1〇8用以 對著鋼嘴108撞擊。因此,可以避免焊線15〇與鋼嘴1〇8之間的 摩擦力’且焊線150可下降突出於鋼嘴ι〇8之外。 焊線150強制下降的步驟S2〇將一直重複進行,同時進行 i控,直到知線尾152焊接到下表面(bottom surface”03。 當焊線尾152接觸下表面503時,達成預設的焊線尾長度 L,同時焊線夾1〇4固定焊線150 (S24)。焊接頭11〇藉由平台 與z軸控制元件210上移。當接近形成EFp放電之預設高度時, 焊線頭110停止上升(S26)。藉由高壓產生器216於焊線15〇的
TW2247PA 14 200539363 尖端與放電電極之間(S28)之間產生放電。最後,焊線i5〇的 尖端融化形成-焊球FAB。並且量測焊線夹⑽與放電電極之間 的量測電壓。當電壓檢測出沒有差異時,電腦主機25q將判斷是 否放電尚未完成(S3G)。上述的步驟…至㈣重複進行。即使 焊線150尖端已藉由放電形成焊球,為了完全地移除在下一次焊 接時NSOP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可根據運算子的判斷進—步執行 ^月的半循% S32步驟。在半循環中,焊接頭nG下降至預設之 回2使侍烊線150形成焊接狀態,使焊線尾152的長度為最佳。 接著,焊接頭110上升至放電高度並且進行放電,使得焊球刚 形成於焊線150纟端。在較好的狀況下,一焊^求FAB可以在半循 環過程中形成於焊線15〇尖端。 如第5圖所繪示,當量測出介於焊線15〇與第一焊接表面 5〇1之1測電壓小於焊線15〇於焊接狀態之標準電壓肖,焊接頭 削進行移動(P20)並且執行第二焊接(p22)。在完成第二焊接 的步驟中,將檢測焊線150與第二焊接表面(second bounding surface)5G2之間的焊接電阻值(p24)。當量測的電阻值大於標準 電阻值,則判定焊線150需與焊接表面分離(p26),並且產生短 尾Λ號(P28)。接著執行第u圖中一連串的自動焊球形成步驟。 凊參照第12圖所繪示,其繪示在短尾訊號產生時,焊接頭 在Z方向之内部訊號時序圖。如第丨^圖所繪示,電腦主機Μ。 j夺間點t3 (當第二焊接開始時)產生焊線脫離預防訊號,並且 =接監控兀件205回覆焊線150焊接狀態。也就是量測焊線15〇 與第二焊接表面502之電阻值。當量測出來的電阻值高於標準電 阻值,焊接監控元件205判定焊線150位於非焊接狀態,並且產 生短尾αί1號。在第12圖中,一短尾訊號產生於時間點t4 (當 焊接頭11〇開始準備上升時)。計數器212藉由啟動於開始訊號,
TW2247PA 15 200539363 並關閉於短線訊號,作為自起點t4至短尾訊號產生點t5之計數 運算器。 焊線夾控制元件2〇4對應短尾訊號輸出一焊線關閉訊號。焊 線150藉由焊線失1〇4固定(F1〇),並且避免焊線15〇脫離鋼嘴 1〇8。再者,焊線張力元件102也藉由短尾訊號停止運作(F12)。 當短尾訊號發出時,焊線夾控制元件2〇4讀取計數器212 的計數資料。焊線夾控制元件2〇4以焊接頭11〇上升速度計算焊 線尾長度(F14)。當焊線尾長度計算㈣,進行騎焊線尾:度 φ是否足以形成焊球㈣(F16)。在進行焊線之前,將形成焊球又 FAB需要的焊線尾長度輸人於f、統巾。當判斷出焊線尾長度足以 形成焊球FAB時,焊接頭110上升至放電高度(F3〇)。接著藉由 高壓電產生器216產生放電(F32)。當判斷出焊線尾長度不“ 形成焊球FAB冑,焊接頭11G沿z軸方向上升並於χ_γ座標移 動至與第二焊接表面不同之特定位置(F18)。移動至特定位置 後,焊接頭11 〇沿著z轴方向下降至預設之高度(F2〇)。然後, 焊線夾/04的開啟並且焊線15〇 了降,使得焊線尾焊接於上表 了藉由超g波震動與壓氣機106的壓縮氣流強迫焊線15〇的 Φ下降(严4)。藉由週期性的監控,上述的步驟一直重複直到焊線 尾為焊接狀態並焊接於上表面。接著,焊線夾1〇4關閉(F28), 而知接頭110上升至預設咼度(F30)且進行放電(F34),至此 半循環完成(F36)。 同時,如第5圖所示,當介於焊線150與第二焊接表面之間 2測電阻小於標準電阻值時’焊線15()判定為焊接狀態,也就 疋垅焊線1 50和第二焊接表面焊接在一起。然後,焊線藉由焊 線夾104關閉而固定,焊接頭110上升至放電高度(F3〇)。 當焊接頭110到達一預設放電高度,焊接監控元件2〇5量測
TW2247PA 16 200539363 ,於=線15G與焊接表面之電阻值(p32)。此焊接表面特別是指 第-焊接表面。然而,在實際的實施例甲,第—料表面與第二 焊接表面並沒有特別顯著的不同。當量測電阻值小於標準電阻 值,判定焊線150需與第二焊接表面分離(p34)。焊接監控元件 2〇5產生-NS〇P訊號,並且焊線裝置執行—自動焊球形成步驟 (如第13圖所緣示)。也就是說’焊接頭110沿Z軸方向上升, 並且於Χ·Υ方向移動離開第二焊接表面至其他位置如焊線框架 或加熱塊(G1G)。如第14Α圖所♦示,由於焊接頭⑽移動步驟, 焊線150形成-切斷狀態。並且一折疊尾端(祕6(1_
portion⑽形成於焊線尾端。接著,焊接頭沿著z軸方向下降 ()並且在不同於第二焊接表面的下表面503形成焊接 (G⑷。焊、線150藉由焊接頭11〇的上升與下表φ5〇3分離。折 疊的末端158與鎔接部(fusedp〇rU〇n)159遺留在下表面5〇3上。 並且焊線尾152形成-預設之長度L露出於鋼嘴ι〇8外(如第 14B圖所示)。接著,焊接頭㈣沿著Z軸方向上升(G16)。當 焊接頭11G到達放電高度時,藉由放電使得焊線尖端形成一⑽ (G18)。接著,進行電壓差之檢測(⑽)。當放電沒有成功時, 延伸焊線尾152至預設距離之步驟開始執行。也就是說,焊接頭 下降至一預設的高度(G22),且焊線夾104開啟(G24)。接 著’超音波震動與壓氣機啟動(G26),使得焊線尾㈣—預設長 =°為了最佳化焊線尾的長度,上述的步驟—直重複直到焊線尾 燁接於下表面(S28)。當確;^ 了已經有足夠的焊線尾長度,焊線 夾1〇4將關閉。並且,焊線頭11〇上升(Gl6)用以執行放電(gi8)。 同時在放電凡成後,為了移除下一次焊接的不良影響,可再執 行一次放電(半循環,G32)。 第5圖中,當介於焊線15G與第二焊接表面之量測電阻值大
TW2247PA 17 200539363 於軚準電阻值,焊線150被判定為焊接於第二焊接表面上。輸入 了一終止訊號(P38),則終止焊接(P42)。相反的,放電形成了 一焊球’且焊接頭110移動至下一個第一表面。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揭露之焊線方法及採用此方法之焊線 裝置有以下之優點。 第一,當焊線與焊接表面分離時,可避免焊線脫離。也就是 說,根據習知技術當焊線與焊接表面分離時,焊線脫離鋼嘴或被 拉進鋼嘴,以致於必須要重新裝設焊線。對照的來說,根據本發 Φ明由於焊線與焊接表面之間的焊接狀態被監控著,並同時固定焊 線’因此提升了焊線製程的生產力與設備稼動率。 第二,最佳狀態的焊球FAB可形成於焊線末端。根據本發 明,焊線尾的長度可被最佳化,並且執行放電使得最佳狀態的焊 球FAB可形成於焊線尖端。 第三,由於焊線製程可以不需要藉助其他的設備來自動的執 行’ if·線製私的生產力與工作效率可以被提升。 第四,根據本發明之焊線製程中,監控並採取各種適當的對 應程序於各種可能產生非焊接現象的步驟,如第一焊接步驟、第 _ -一知接步驟及焊接頭上升步驟。 第五,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強迫焊線自鋼嘴下降,使得很 容易的形成最佳的焊線尾長度。採用壓氣機對焊線施加壓縮氣 流,用以減少焊線與鋼嘴之間的摩擦力,並且幫助焊線下降。實 際上,壓氣機運作於鋼嘴與焊線夾之間,可以避免焊線的部分彎 曲。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 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和範圍内,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
TW2247PA 18 200539363 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1J圖繪示一般焊線步驟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依照一種習知焊線裝置的示意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部分焊線裝置立體 圖。 第4圖繪示第3圖中焊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f 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焊線方法之流程圖。 •第6圖繪示第5圖中NSOP產生的流程圖。 第7圖繪示NSOP產生時’焊接頭在Z方向之内部訊號時 序圖。 第8A〜8C圖纷示第6圖之步驟示意圖。 第9圖繪示吹風機内部結構示意圖。 第10A〜10B圖繪示壓氣機動作示意圖。 第11圖繪不第5圖中短線訊號產生的流程圖。 第12圖繪示短線訊號產生時,焊接頭在z方向之内部訊號 時序圖。 第13圖繪示第5圖中NSOL產生的流程圖。 第14 A〜14B圖繪不第13圖之步驟示意圖。 TW2247PA 19 200539363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 ·氣壓張力元件(tension portion) 3 ·氣流控制儀(air direction/flow amount control apparatus) 4 :焊線夾(wire clamp) 5 :超音波震動元件(horn) 7 :火炬桿(torch rod) 8 :鋼嘴(capillary) 9 :電子火炬(electric torch)
11 :焊線導引元件(wire guide) 13 :線軸(spool) 50 :焊線(wire) 52 :焊線尾(wire tail) 102 :焊線張力元件(wire tensioner) 104 :焊線夾(wire clamp) 106 :壓氣機(air blower) 106’ :穿透孔(through groove) 107 :氣流通道(flow path) 108 :鋼嘴(capillary) 109·•氣體供應管(air supply line) 110:焊接頭(bounding head) 150 :焊線(wire) 152 :焊線尾(wire tail) 153 :焊接部位(bonding portion) 155 :焊球(free air ball) 158 :折疊尾端(folded end portion) 159 :鎔接部(fused portion) 202 :張力控制元件(wire tensioner control portion) TW2247PA 20 200539363 204 ·焊線夾控制元件(wire clamp control portion) 205 ·焊接監控元件(bonding monitoring portion) 206 :壓氣機控制元件(air blower control portion) 210 : Z 轴控制元件(contr〇l portion) 212 :計數器(counter) 214:超音波產生器(ultrasonic wave generator) 216 :高壓電產生器(high voltage generator) 250 :電腦主機(host computer)
402 :加熱塊(heater block) 404 :焊線機座(bonder base) 501 :第一焊接表面(first bounding surface) 502 :第二焊接表面(second bounding surface) 503 :下表面(bottom surface) 505 :衝擊結構(impact structure) L :長度
TW2247PA 21

Claims (1)

  1. 200539363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焊線方法,用以電 ^ ^ 該焊線方法包括: %子接口導體晶片與-引線, 第一焊線步驟,係為具有一 接表面下降,並且完成焊接;&線之―卜接頭對著-第一焊 -第二焊線步驟’係為該焊接頭 且完成焊接;以及 乐一踔接表面,亚
    =球成型步驟’係 '藉由該焊線尖端放電形成焊球; 其中,-自動焊球成型步驟於該第一焊線 订,该自動焊球成型步驟包括·· σ後執 當判斷出該焊線未焊接於該第-焊接表面時… 未焊接訊號; π设衣囬呀,產生一 對應於該未焊接崎_免脫離; 從该焊接頭擠製一焊線尾預設的長度;及 在該焊線尖端放電以形成一焊球。 接替=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焊線方法,其中在該未焊 產生㈣程中,量測該焊線與該第—料表㈣的一電阻 電阻值大於一標準 .申Μ專利㈣第1項所述之焊線方 線尾的過程包括·· Μ搰裝钚 由一下表面分離該焊接頭至一預設之高度; 強迫該焊線尾下降,並接觸該下表面; 判斷該焊線尾對應於該下表面是否呈—辉接狀態;以及 移動該焊接頭至一放電高度。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焊線方法,其中在強迫該 焊線尾下降的過程中,應用一超音波震動於該焊接頭。 Χ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焊線方法,其中在強迫該 TW2247PA 22 200539363 一壓縮氣流吹向該焊線。 用以電子接合一半導體晶片與一引線,該 一第一焊線步驟,係為具有 接表面下降,並且完成焊接; 且焊線㈣,料麟接頭㈣至―第二焊接表面,並 I凡成焊接;以及 I焊球成型步驟,係藉由該烊線尖端放電形成谭球,· 杆兮、二—自_球成型步驟於該第二谭線步驟開始之後執 仃,該自動焊球成型步驟包括·· 焊接訊號;#騎出該焊線未焊接於該第二焊接表㈣產生一未 對應於該未焊接訊號,固定該焊線避免脫離;及 於焊線末端放電以形成一焊球。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烊線方法,其 接訊號產生的過程中,量測出該焊 二 值,且合呤县、日丨^ 吊一坪接表面間的電阻
    焊線尾下降的過程中, 6· 一焊線方法, 焊線方法包括: 焊線之一焊接頭對著一第 焊 曰m測電阻值大於一標準電阻值時,產生該 8.如申請專利㈣第6項所述之焊接方法,其接固^ 焊線之後,更包括: 再干在固疋该 計算一焊線尾長度; 判斷該焊線尾的長度是否足以形成一焊球;以及 如該焊線尾長度不足則釋放該焊線尾至預設之長度。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焊 焊線尾的過程中包括·· 八甲在釋故該 分離該焊接頭至相對一下表面之一預設高度 強迫該焊線尾下降,並接觸該下表面;门又 TW2247PA 23 200539363 2該焊線尾對應於該下表面是否呈焊接狀態;以及 移動该焊接頭至一放電高度。 焊線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焊線方法,其中在強迫該 知線尾下降的過程中,應用一超音波震動於該焊接頭。 焊線I1 下η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烊線方法,其中在強迫該 烊線尾下降的過程中,應用一壓縮氣流吹向 12·—焊線方法,用以電子接合一半導 焊線方法包括: f導體曰曰片與-引線’該 #接表面焊線㈣,係為具有—焊線之—料頭對著-第一焊 接表面下降,並且完成焊接; 且^一^二焊線步驟,係為該焊接頭移動至—第二焊接表面,並 1凡成知接;以及 電形成一^成型㈣,躲料㈣上料,藉由料線尖端放 其中,一自動焊球成型步驟於該焊接 焊球焊球成型步驟包括: 鲁焊接訊號;當判斷出該焊線未焊接於該第二焊接表面時產生一未 至 對應於該未焊接訊號,藉由一操作單元移動該焊接頭 預没位置; 开v成一焊線尾暴露於該焊接頭外一預設長度;及 於焊線末端放電以形成一焊球。 ^如申請專鄕圍第12項所述之焊線方法其中,在該 訊號產生的過程中,量測出該焊線與該第一焊接表面間的 訊號。’且當該量測電阻值大於一標準電阻值時,產生該未焊接 TW2247PA 24 200539363 線尾:成:過=範圍第12項所述之焊線方㈠ 升起烊接頭對應於該下表面執行桿接;以及 升起該焊接頭至一放電高度。 15· 一焊線裝置,包括: 與一引ιΓ·接Γ及其^置有—焊線,用以電子連接—半導體晶片 伸出於二氣機以&加壓縮氣流於該焊線,使得—焊線尾長度 伸出於該焊接頭,且以增加向下所暴露之量。 16·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焊線裝置,其中該焊接 項包括: 一鋼嘴,用以引導該焊線;以及 一焊線夾,係設置於該鋼嘴上方,用以藉由關閉或開啟來夾 持或釋放該焊線; 其中δ亥壓氣機施加壓縮氣流於該鋼嘴與該焊線夾之間之該 焊線。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焊線裝置,其中該壓氣 機係可旋轉式地設置於一焊線裝置底座之一侧,用以支撐一引線 架。 TW2247PA 25
TW094110140A 2004-05-20 2005-03-30 Wire bonding method and wire bonder adopting the same TWI36623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35860A KR100548008B1 (ko) 2004-05-20 2004-05-20 와이어 본딩 기기의 자동 볼 형성방법
KR1020040097030A KR100651808B1 (ko) 2004-11-24 2004-11-24 와이어 본딩 방법 및 이를 채용한 와이어 본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9363A true TW200539363A (en) 2005-12-01
TWI366239B TWI366239B (en) 2012-06-11

Family

ID=52349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0140A TWI366239B (en) 2004-05-20 2005-03-30 Wire bonding method and wire bonder adopt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66239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66239B (en) 2012-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78324B1 (ko) 와이어 상호 연결부를 형성하기 위한 와이어 본딩 방법 및 와이어 본딩용 장치
JP5899907B2 (ja)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用のウェッジツール、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495527B (zh) 用於導線鍵合機的自動導線進給系統
TW201440151A (zh) 半導體裝置以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TW201528395A (zh) 在線接合操作中之短尾恢復技術
TWI511209B (zh) 傳導凸塊、線環及其形成方法
TWI501368B (zh) 凸塊製造裝置及製造方法
CN100449720C (zh) 丝焊方法
US7025243B2 (en) Bondhead for wire bonding apparatus
TW200539363A (en) Wire bonding method and wire bonder adopting the same
US20100155455A1 (en) Wire bonding method
JPH06291160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04334034A (ja)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TW200800452A (en) Method for making a wedge wedge wire loop
TWI413198B (zh) 打線接合設備及打線接合方法
JPS61172343A (ja) ワイヤボンデイ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US20060186177A1 (en) Wire bonding method
KR100651808B1 (ko) 와이어 본딩 방법 및 이를 채용한 와이어 본더
JP2002164378A (ja)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KR100715978B1 (ko) 스파크 발생수단을 갖는 와이어 본딩용 캐필러리
JP2531434B2 (ja)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方法
JPS62104126A (ja) ワイヤボンデイング方法
JPH03203340A (ja)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9076767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JP2586679B2 (ja) ワイヤボンディン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