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08150A - Process for the desulfurization of co gas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the desulfurization of co ga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08150A
TW200508150A TW93100958A TW93100958A TW200508150A TW 200508150 A TW200508150 A TW 200508150A TW 93100958 A TW93100958 A TW 93100958A TW 93100958 A TW93100958 A TW 93100958A TW 200508150 A TW200508150 A TW 2005081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ulfur
content
patent application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00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reuer Werner Kohle Karl-Heinz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ublication of TW200508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815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8Sulfur compounds
    • B01D53/50Sulfur oxides
    • B01D53/508Sulfur oxides by treating the gases with sol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8Sulfu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40Carbon mon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80Phosge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Industrial Gase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508150 A7 B7 1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15 示 五、發明說明(1 ) 曼明所 本發明有關-種製備實質上不含硫化合物之一氧化碳 j(co氣體)的方法、—種用於含硫之CG氣體脫硫的 ==體於化學合成之應用,例如,用於自一氧化碳 及SL合成光氣。 先刖缓遊^ 儘可能純之CO氣體的取得為許多化學合成的高度期 ===_(例如硫化合物)所污染,該雜質 係為觸媒f素或制反應起始劑,或以其他方式干擾操作 或甚至完全喪失產能。 因此,進行許多嘗試來得到純的該種氣體。 例如,於約16(TC溫度下’在蒸氣存在下,以氧德 觸媒來將有機硫化合物轉_成硫化氫及二氧化碳的方法 係描述於DE-A 43 2i 542之第3頁第6行以下,唯未出 示有關該有機硫化合物之轉化程度的詳細資料。 DE_A41 04202在第3頁第14行以下描述硫化氧化碳 在20至150 C之明顯低溫下以氧化鋁觸媒進行之幾乎定 量水解,然而其已摻雜有其他極昂貴之過渡金屬。Ep_A〇 324 526之第2攔第9行以下及第7攔第2〇行以下描述 一氧化鈦觸媒於尚於300°C的溫度下在c〇s及CS2水解 的應用,其具有90至96%(以有機硫化合物計)之低轉化 率。然而,該等方法使用經摻雜之氧化鋁或二氧化鈦,以 昂貴且複雜之觸媒來進行製備。 GB-A 22 48 444中,描述氧化鋁觸媒用在6〇至12〇它 200508150 A7 B7 五、發明說明(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下,以二氧化碳將硫化氫轉化成硫化氧化碳及水(逆反應) 之應用;形成之硫化氧化碳之後經熱分解。Ep_A 〇 234 433描述摻雜驗之氧化_制來吸收(非轉化)酸性氣體 (尤其是硫化氫)之應用。然而,此等方法具有所使用之 5 Al2〇3觸媒或需依複雜且昂貴方式預先處理或轉化率太低 或需使用太多能量之缺點。 在同時使用氧下,將硫化氫化學吸收於含氫氧化鐵之 ,料的方法已於DE-A 20 〇6 758中提及;吸收材料之氫 氧化鐵含量及解散劑之最佳化係描述於其中第2頁。DE_ 1〇 A 28 45 725申請實基上以硫酸鐵(II)及氧化鈣為主而含有 氫氧化鐵之吸吸材料的製備,及其於硫化氫之化學鍵結上 的應用。DD-A 15 72 62於第3頁提及使用褐鐵礦作為含 氫氧化鐵之材料,用以自含c〇之氣體移除硫化氫。 US-A 6 126 911描述氧化鐵(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 15氧化鐵水合物(第5欄第18行)與潤濕劑(諸如二醇等)結 合,用以自乾燥氣體吸收硫化氫,在最佳情況下(第7欄 第55行)僅留有該氣體所含之硫化氫的67〇/〇。wo-A 93/13184描述在約200°C之相對高溫下,於氧存在下,使 用固定於含SiCb之載體材料上的氧化鐵自乾燥氣體吸收 20硫化氫(第22頁20行至第23頁22行)。該硫化氫因此以 元素硫形式保持於該觸媒上的效率僅有8〇%。用以將硫 化合物完全轉化成硫化氫之氣體混合物催化氫化之後,殘 留量之硫係吸附於摻雜有氧化鐵之活性碳上。Ep-A 1180544之第ό欄第16至40行描述於400。(:下使用四氧 •4- ΓΤ +紙浓八及週用甲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l〇x297^y 4. 訂· 4 200508150 A7 B7 五、發明說明(3) 化三鐵,以使硫化氫於硫化鐵形式下吸收於該觸媒上;後 續步驟巾’殘留#之硫化氫係以硫化辞形式鍵結於氧化 鐵。EP-A 722 774之實施例描述氧化鐵_與固定於氧化 鋁載體上之氧化鉬結合使用,於至少35〇。〇下用來以硫化 5物形式將硫化氫吸收於該觸媒上。然而,力有該等方法皆 使用不期望使用之輔劑(二醇)或需使用太多能量,或需技 術複雜之後續步驟(硫沉積),來達到有效之結果。 氣體於活性碳上之物理性吸附的過程係技術界已知。 自co氣體吸附硫化氫時,ΟΕ·Α 4321542申請一種已摻 10雜有峨或鐵化合物之活性碳,且使c〇氣體中之破化氮殘 留量低於10毫克/米3。W0_A 93/13184描述(第23頁第 。12行以下)一種含有氧化鐵之活性碳的應用,硫化氫於50 C下於氧存在下在該活性碳上氧化成為元素硫,且被吸附 至該CO氣體中硫化氫殘留量為2 v〇Lppm。然而,該等 15方法需要該活性碳之預處理,有時需要極高之吸收溫度。 發明内完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疋故,本發明提出一種平價且可信之方法,使用該方 法可儘可能定量地、連續地且在合理短反應時間内移除該 CO氣體中次級成份形式的氣體含硫化合物,而不會有技 術界已知之缺點。經脫硫之CQ氣體可作為在硫化合物存 在下會起始不期望之副反應的化學合成之材料。 由以下實施方式可明瞭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優點盥益 處。 、 現在描述本發明以供說明,且非限制。除了實施例或 本紙張尺度適x 297公釐y 200508150 A7 五、發明說明(4) 5 10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另有陳述,否則本發明所列之 之數值已知皆以「約」飾/、s、百分比等等 本= 發 二合=加工CO氣體係於第一步驟中進 t其中未加工之co氣體被連續送入蒸氣,於二; 至:化_媒處,化合物因而在 = 後續化學吸收階段巾’主要含有硫域之硫成份的 連續通經反應塔’該塔中放有含氫氧化鐵之粒 料’硫化氫於特定量之氧與水存在下,以硫化鐵 几、硫形式鍵結於該;ΗΊ此吸收階段中之氧及硫含量 I於不同點上連續偵測,以在產生之c〇氣體中硫含量變 ^被容許之高值之前,或改變量人之氧量,或轉㈣裝 置中之吸收塔。此種轉換表示具有相對高吸收力之吸收塔 聯時氣體較後來才流過,因此負載較少硫)連接成在串 聯吸收塔巾成為第-個吸收塔,流過D C()鐘。自操 =中取出完全負載之吸收塔’該廢棄完全負載生物氣體材 枓係送至進—步處理處。使用生物氣體材料再次裝置該塔 時》新裝置之塔或可串聯取代成為該吸收階段中最後的吸 收塔,或在再裝置之後,將自操作取出之塔本身再串聯成 為該吸收階段中的最後吸收塔。 第三步驟中,經純化之CO氣體進入使用活性碳塔之 -6- +®@^1?(CNS)A4^ (2\0χ297~ή ) 200508150 A7 B7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五、發明說明(5) 所謂吸附階段,於特定量之氨存在下,使有機及無機硫化 合物之殘留物幾乎定量地吸附於該活性碳上。此吸附階段 之氧及硫含量亦於不同點連續地偵測,以在產生之CO氣 體中硫含量變成不被容許之高值之前,或改變量入之氧 5量,或轉換該裝置中之活性碳塔。此種轉換表示具有相對 高吸收力之活性碳塔(串聯時氣體較後來才流過,因此負 載較少硫)連接成在串聯活性後塔中成為第一個活性碳 塔,流過入口 CO氣體;自操作中取出完全負載之活性碳 塔並再生。該塔再生期間,可將已經再生之塔串聯以取代 10成為該吸附階段中之第後一塔,或自操作取出之塔本身可 在再生之後再串聯成為該吸附階段中之最後塔。 個別程序步驟可皆藉連續分析來偵測及控制,以確定 最佳程序條件。 離開該活性碳之經脫硫CO氣體具有各低於5mg/Nn 之無機及有機硫化合物殘留量,以低於2mg/Nm2為佳。 本發明方法所製備之CO氣體大多不含其他雜質,言 如氫、氧、二氧化碳、甲烷及水。其可有利地使用於前立 所有雜質皆會造成困擾之化學合成,尤其是例如光氣1 成。 本發明使用S CO氣體之脫硫方法係為三個連續操^ 程序步驟的組合’藉由其組合及其形成,意外地具有在多 濟觀點上特別高之CO氣體脫硫效率,而產生特別之c 氣體純度。 1 本發明因此有關一種使含有次要成份之co氣體脫名
A7 B7 200508150 五、發明說明(6) 的方法,該次要成份係為在程序條件下係為氣體之硫化合 物。該CO氣體可源自(例如)所謂部分氧化裝置,其中富 含碳之燃料(例如硬煤焦碳、瀝青焦碳、油焦碳、石墨或 來自製鋁之陽極殘留物)係於純氧及純二氧化碳存在下, 5 使用伯多(Boudouard)平衝轉化成一氧化碳階段。較佳係 使用硫含量低於2·5重量%之陽極殘留物及焦碳類型,以 低於1.5重量%為佳,低於1.0重量%最佳,而灰份含量 低於10重量%,以低於3重量%較佳,而低於1重量%最 佳。在此等還原反應條件下,燃料中所含之硫化合物基本 10 上不形成硫氧化物,而主要形成硫化合物,諸如例如琉& 氧化碳、二硫化碳、硫醇及硫化氫。本發明脫硫方法特別 適於自該CO氣體移除該等化合物。 本發明方法之特徵為高經濟、高效率及高可用性,其 係藉由下列因素決定·· 15 1)使用單純反應觸媒或輔助物質,其係市售品且未進行 附加處理;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在高度裝置可用性下於固定床反應器上(裝置簡易)之 連續方法’其中反應器可視需要並聯或串聯,以在個 別反應器失效時提供備用品; 20 3)不使用昂貴之再生迴路(除了活性碳階段外),值以後 續處理使反應觸媒最佳化地使用; 4) 於轉化階段中能量再循環; 5) 通經該裝置之氣體通量有高度變化性。 本發明方法中連線進行之反應過程分析偵測使裝置產 -8- 本紙張尺度適^^5%準(0錄4規格(·2ι〇χ297公楚) A7 B7 200508150 五、發明說明(7 ) 能達到最佳化應用,因此個別程序階段中之轉化率亦高。 個別程序步驟(以整體程序為佳)係於高於常壓之壓力 下進行。 5 本發明方法極適用於CO氣體通量為1000至15,000 Nm /h而CO氣體石反含罝最高達6000 mg/Nm3之小型及中 型製造裝置,以CO通量為1〇〇〇至1〇 〇〇〇 Nm3/h且硫含 量係由1000至5000 mg/Nm3之裝置為佳,而c〇通量為 3000 至 8000 Nm3/h 且硫含量係由 2〇〇〇 至 5〇〇〇 mg/Nm3 之裝置最佳。 10 本發明1 Nm係表不「標準立方米」,即於2〇<^及 1.01325巴下對應於1 m3之量。 本發明方法所使用之負載有硫化合物的c〇氣體應在 送至該硫轉化之第-階段之前,大體上去除粉塵。粉塵移 除可藉濕式法或藉乾式粉塵移除來進行。含硫化合物之無 15粉塵CO氣體較佳係於蒸氣熱交換器中加熱至至少·。c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以溫度更佳’此溫度係於士穴之狹幅範圍 ⑽,定值。在進人轉化塔之前,該氣體送入足量蒸 視硫化合物含量及入D氣體之水含量而定。蒸氣 20 置應^擇使得該CX)氣财4含量以CQ氣體計至少 2·5重置%,以3·〇重量%更佳。 送入蒸氣之熱CO氣體於高壓〇5至1〇巴,以1$至 因2佳)下進料至所謂轉化塔。此㈣具«底之習用 =應器’裝有固體顆粒形式之未中斷、密實充填的 乳化銘觸媒⑷203),且氣體自頂部流動穿經至底部。可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iS^N.s)A4規格ϋ·χ 297 _ 200508150
五、發明說明(0 10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j =並聯兩個或多個轉化塔·,若為前述硫内容物,則通 吊早程通經轉化塔即可。 可使用適於作為觸媒或載體材料且具有適當之機械強 二=何類型燒^氧化結。該氧化闕媒之鬆散高度及粒 選擇使得該固定床反應器之壓力損失低於0.2巴。適 當之圓柱形顆粒係具有10毫米長度及4毫米直徑,而鬆 散1度小於8米。該氧化_媒之比表面積應至少為200 米/克’以230米2/克較佳;孔隙度應至少為〇5毫升/ 克,以ο·7毫升/克較佳。 有機硫化合物,尤其是硫化氧化碳及二硫化碳,係於 氧化賴媒下以水進行水解,形成·氫及二氧化礙(參 照式1及2): 式 1 : CS2 + 2H20 4 2H2S + C〇2 式 2 : COS + H20 c〇2 + H2S 在本發明反應條件下,該轉化塔之產能係最佳化之使用, 使得CO氣體於該轉化塔中之平均閉模時間少於2分鐘, 以少於1.5分鐘較佳。以所使用之原始量計,有機硫化合 物之轉化率咼於95%,大部分情況下甚至高於98%。該 轉化塔中之轉化係藉著入口及產生之C〇氣流之連線分析 偵測。 為使該轉化階段中之能量平衡最佳化,在逆流熱交換 器中,於入口及出口 C0氣體之間進行熱交換。 冷卻至低於50°C但高於20°C之溫度(至30°C更佳)之 後,經轉化之CO氣體送至化學吸收階段。在進入該吸收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尹國國家標準f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200508150 A7 A7 __ B7 五、發明說明(9 ) 塔之刚’至少4000 mg/Nm3之量(視情況高於7000 mg/Nm3)的純氧係與c〇氣體混合,視其所含之硫化氫量 而疋。在吸收階段之前添加之氧量係受限於該活性碳吸附 階段(參照前文)入口之可容許最大氧濃度〇15體積%。該 C〇氣體應使用蒸氣飽和,但含有至少10,000 ppm水;蒸 氣視情況添加於該CO氣體。該吸收塔係充填含有氫氧化 鐵之多孔材料,在足量水及氧存在下,於該材料上進行硫 化氫成為硫化鐵及元素硫之轉化。硫化鐵氧化成元素硫 時,再次於水存在下形成活性形式之氫氧化鐵,因此增加 觸媒之產能(以其使用壽命計)。該吸收材料之負載及再生 中的化學反應係出示於式3及4中: 式 3 : 2FeO(〇H) + 3H2S —喊3 + h2〇 [負載反應] 式 4 · 2Fe2S3 + 3〇2 + 2H2〇 — 4FeO(OH)十 6/8 S8 [再生 10 反應] 15 適用於含氫氧化鐵材料之起始物質係為各種工業級產 物,諸如例如來自紹土礦之加工的驗液殘留物、 用=鏃還原有機確基化合物的所謂B0champ殘留物、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明褐鐵礦、或合成材料(諸如當硫酸鐵(π)與氫氧化舞反 20 α,之後於空氣中氧化而形成者(參照DE-A 28 45 725V)。 ^提”收力’需要以該材料計至少Μ重 ^十具)之氫氧化鐵含量,以高於2〇重量%為佳。該吸收 所使用之材料,亦稱為生物氣體材料,含有作為黏人 劑之物質諸如例如水泥、^ ,作马黏合
Am兮㈣ 灰或石膏,以增加機械強度。 ’、、、日〜料之能力’使用解散劑,增加該氣體到達該材 _ -11· 本紙張尺度適@家― 200508150 A7 B7 五、發明說明(10) 5 10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料内之擴散,故不僅該顆粒多孔材袓令主 1竹I表面,位於龄深邱 分之層亦參與化學吸收。適當之艇拼細杳 解散劑實例有鋸屑(參昭 DE-A 28 45 725、DE-A 20 06 758、· 〇8),需謹慎地確定該解散 劑不含酸,該酸可與該材料中之黏合劑反應。 使用該種所明生物氣體材料操作吸收级時,重點田誃 CO氣禮於吸收區中的壓力損失不會變成ς容許之古= 即不超過0.5巴之壓力差….4巴為佳,即使是;聯吸 收塔亦然。此點實質上係藉著適當地選擇生物㈣材_ 藉由有關該裝置之方法來達成。 適當之生物氣體的特徵為在考慮沉積之元素硫(合使負 載流之生物氣體大幅固化)下,其確定對於顆粒材&之充 分兩容許度(甚至是負載狀態)。該生物氣體 負載狀態)之充分容許度係藉著最佳粒徑分佈達成(,粒^ 不大於10毫米且不小於3毫米,而粒徑介於5毫米及^ 毫米之間的比例至少為45%。 適當之裝置有例如吸收塔,其中生物氣體材料以多個 篩籃(各具有受限但相等之鬆散高度)調整。該篩籃基本上 係配置成使得欲脫硫之CO氣體可自由流過該生物^體材 料之表面,而該生物氣體材料係機械性地自藉由充分細之 筛栅卸出經脫硫CO氣體的側面分離,使得該氣流無法帶 走較大量之生物氣體材料粒子。可視情況使用細粒惰性固 體(例如細粒粉碎焦炭)以作為介於生物氣體材料與柵網結 構之間的過濾層。該填料及卸料側面係藉實心牆彼此分 。此外’該篩籃係藉基板或覆板彼此分隔,使得各筛餘 4 訂 線 -12- 200508150
形成自己個別之氣體槽,但所有篩籃較佳皆連接於共同供 料及却料管線。使用之較佳筛藍中,欲脫硫之CO氣體自 上方流入’使得該C〇氣體流經12〇至18()厘米高(以約 150厘米高為佳)之鬆散充填的生物氣體材料 ,經由位在 5該籃基部之水平配置柵板離開。產生之CO氣體在該籃之 柵板與基板之間轉向至配置於中心之卸料管線,經該管離 開吸收塔。較佳之篩籃可彼此垂直層疊,使得該CO氣體 可經由沿著該藍之外牆之特定空間自該側面進入該籃,且 可自上方流入該生物氣體材料。各籃中間有垂直配置之管 10區段(裝有介於該柵板與該基板之間的入口開口),以在所 有監皆處於層疊狀態時,形成用於C〇氣體之中心卸料 管。該吸收塔之底部及頂部,卸料管與該吸收塔之其他氣 槽(欲脫硫之CO氣體)密封分隔。 因為該生物氣體材料所進行之反應係輕度放熱,故在 15特定條件下有利於在吸收塔之間於熱交換器内再次將CO 氣體冷卻。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欲脫硫之CO氣體可流經串聯或並聯之吸收塔,視操 作條件(諸如通量及硫含量)而定。該吸收塔之吸收力的降 低可藉著入口 CO氣流及產生之CO氣流中硫含量的連線 20 分析測量來偵測,使得該裝置可在良好時機依所需方式停 止操作’而避免所產生CO氣體中有不被容許之高值硫含 量。當該裝置係依最佳方式操作時,該CO氣體在有機及 無機硫化合物含量各約50至100 mg/Nm3 CO氣體範圍内 之情況下離開該化學吸收階段。此對應於以無機硫化合物 -13- i紙張尺度適吊甲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H) x 297公釐) 200508150 A7 B7 五、發明說明(12) 入口量計高於98%之吸收率。 經脫硫之CO氣體隨後送入該活性碳吸附階段。熱交 換器中之溫度係調整使得進入此階段之CO氣體的溫度低 於50°C,以不高於35°C為佳。在該C0氣體進入該活性 5 碳吸附塔之前,至少150 mg/Nm3但不高於310 mg/Nm3 之量的氣體氨與該CO氣體均勻混合。該CO氣體中之氧 含量(於先前化學吸收階段中之氧化反應係過量)應不高於 〇·15體積%。 可存在許多活性碳吸附塔,且該CO氣體可流經串聯 10或並聯之塔,視操作要求而定。該活性碳塔係為固定床反 應器’且係為具有篩底之圓柱形裝置;其裝有不中斷之顆 粒活性碳充填,氣體自頂部至底部流經該充填物。適當之 粒狀活性碳係具有足以避免不被容許之大量的被磨餘細末 材料,此細末尤其會在再生程序中形成。該粒徑分佈應選 15擇使該CO氣體於吸附階段之整體壓力損失不大於〇4 巴。適當之活性碳係具有1〇〇〇至1200米 '克之比表面 積,孔徑小於20奈米之孔隙度為〇·5至〇.7毫升/克,例 如購自VFT之活性碳「D47-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殘留之硫化合物,例如未轉化之有機硫化合物、元素 20硫及硫〖氫,係保持於該活性碳上。錢及冑量氧存在 下,形成(尤其)硫酸銨,其可在使用蒸氣再生時自活性碳 移除。該化學反應係出示於式5及6 : 式 5 : NH3 + H2S — NH4SH 式 6 : NH4SH + 2〇2 — (NH4)2S〇4 -14-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橾&_Α4規格(21G x 297公楚)------ 200508150 A7 B7 五、發明說明 於該吸附階段之不同點上連續地偵測該氧、氨及硫含 量2以在產生之CO氣體中的硫含量超過容許值之前,修 正里入之材料量,若適當,則於良好時機轉換該裝置中之 活性碳塔。 5 右該/舌性碳塔已達到硫負載極限,則與其他塔分離並 個別j再生。活性碳塔之再生係分兩步驟進行。就該項目 的=言,可連接來自不同程序階段之裝置。第一步驟中, 自製傷程序末端取出且於熱交換器中加熱至至少2⑼。C (以300°C為佳)之約1〇〇〇 Nm3/h經脫硫CO氣體自頂部至 10底部流經該已負載之活性碳。產生之CO氣體送回在逆流 熱交換器之上游進入該硫轉化步驟之c〇流。此「清洗過 程」1續至產生之C0氣體中的硫含量低於1〇〇 mg/Nm3。第二步驟中,蒸氣(以5巴為佳)自頂部至底部 通經該活性碳塔,含硫之冷凝蒸氣自塔基部卸料。 15 當該活性碳吸附階段係以最佳方式根據本發明操作 時,該CO氣體係於有機及無機硫化合物含量各低於5 mg/Nm3 (以低於2 mg/Nm3更佳)下離開該裝置。此點對應 於高於95%之碳化合物吸附速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純化之CO氣體調成3·5巴壓力,於後續習用乾燥 20階段中,根據已知技術藉著於3°C溫度下之鹽水熱交換器 預備冷凝,且藉著於充填矽膠之塔中後續乾燥,來移除 水’使殘留含量低於 10 ppm 〇 離開此脫硫裝置之純CO氣體各含有低於5 mg/Nm3(低於2 mg/Nm3更佳)之有機及無機硫化合物,低 -15- 本紙張尺度遍用中圏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 200508150
5 10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於l·5體積%之氫,低於〇·15體積%之氧,低於 之甲烧及低於10 ppm之水。 個別階段之裝置較㈣至少重複兩次,⑶氣體 流經亚聯或串聯之裝置,不同程序階段之個別裝置。、 要依所需方式連接。結果,例如,整體程序、 行,因為該裝置可依序操作並再生。 ’、1地進 該程序整體係於整體過程中在不同點上連續分 ,使得該CO氣體中物質濃度之限制值的任何破= 視為充分迅速且產生作用。本發明方法中,該co氣ϋ 之下列物質係藉所謂連線分析方法連續地偵測: •有機硫化合物 (已使用下列化學化合物校正已使用之設備 碳、硫化氧化碳、曱基硫醇、乙基硫醇) •無機硫化合物(硫化氫、二氧化硫) •氧 •氨 •(另有:殘留水含量及純度) 該無機及有機硫化合物係例如藉由賭自Siemens之連 線氣體層析使用下述類型裝置測定: SICROMAT RGC 202 R 219,其中該CO氣體中之硫含量 高,且使用SICROMAT RGC 202 R 220,其中該CO氣體 中之硫含量低。各情況下之測量值係有關該化學化合物之 硫含量,且表示mg[S]/Nm3 CO氣體。 該CO氣體中之氨係使用購自Endress und Hauser之 50 ppm 測 硫化 訂
線 I 1 I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200508150 at _B7 五、發明說明(15) BINOS裝置測量。該CO氣體中之氧係使用構自sie_s 之OXIMAT裝置藉順磁性測量方法測定。 若為硫測定,則取樣點係配置於該程序中欲偵測區段 中之CO氣體入口流及出口流中,以評估該程序之一部分 5的效率。因為該裝置之個別塔因為容量已滿且需要再 定期脫離操作,故取樣點係隨之移動;轉化塔例外,因為 不需要規則地再生。 記錄分析數據,登記成可評估形式。若超過特定限制 值,則響警鈴,在重要情況下(如氧及氨),因為安全之理 10 由’同時會關掉該裝置。 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係用以說明本發明方法,而非限制。 實施例 實施你丨1 15 來自未加工CO氣體產生來源而含有低於15體積% 氫、低於0.15體積%氧及低於50 ppm甲燒且有機硫化人 物含量為3300 mg/Nm3而無機硫化合物含量為 mg/Nm3之CO氣體係以8400 Nm3/h之量連續送入轉化^ 段之蒸氣熱交換器。該氣流具有5(TC溫度之部分係自^ 20濕式粉塵移除操作,且係藉預先壓縮階段及逆流熱交換器 送入熱交換器。該氣流具有約20(TC溫度之另一部分係來 自未加工CO氣體之乾式粉塵移除操作,且係直接送至笮 熱交換器。未加工CO氣體於該處加熱至約300它,送^ 轉化階段之塔,該塔充填有氧化鋁觸媒(BAf d i〇、lQ)。 訂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17-
200508150 五、發明說明(16) 5 10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在進入該轉化塔之前,連續添加100公斤/小時之量的蒸 氣於該CO氣體。1¾ CO氣體於此階段下係處於2·8巴壓 力。離開該轉化階段之CO氣體以逆流熱交換器(其中所 產生之氣體的熱一部分係給予進入該轉化階段之氣體)以 水熱交換器冷卻至約3(TC。藉所謂「連線氣體層析」連 續分析偵測產生之CO氣體,產生有機硫化合物含量為 50 mg/Nm3之值,而無機硫化合物含量為345〇 mg/Nm3之 值,其係對應於有機硫化合物為98·5%之轉化率。 添加25 Nm3/h之氧(或4250 mg/Nm3之CO)於該經轉 化之冷卻CO氣體,該CO氣體連續送至壓力為2.6巴之 化學吸收階段的吸收塔。在該等塔中,硫化合物之吸收及 成為元素硫之轉化係於氧及水存在下,於含有氫氧化鐵之 多孔材料(得自RAG之產物:BIOGASMASSE)上進行。 該CO氣體通經串聯之四個吸收塔。形成之反應熱藉著中 間水熱交換器散熱至CO氣體離開該吸收階段之後仍保持 約30°C之溫度的程度。該CO氣體離開該化學吸收階段 時有機及無機硫化合物之含量各為50 mg/Nm3。此對應於 無機硫化合物為98.6%之吸收率。 將1.7 Nm3/h之量(或154 mg/Nm3 CO氣體)之氨添加 於經脫硫之CO氣體,該CO氣體於2.2巴壓力下連續送 至該活性碳吸附階段之塔中,該塔充填有粒狀活性碳 (VFT,D 47_4類型)。該CO氣體通經四個串聯之吸附 塔。該等塔中,於不高於〇·15體積%氧存在下,在30T: 溫度及2.0巴壓力下保持來自CO氣體之殘留硫化合物。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 4 訂 線 200508150 Λ7 B7 五、發明說明(17) 該CO氣體離開該活性碳吸附階段,有機及無機硫化合物 含量各低於2 mg/Nm3。此對應於無機及有機硫化合物各 馬於96%之吸附率。 經純化之CO氣體於最終壓縮步驟中調至3 5巴之壓 5力,於後續習用乾燥階段中,根據已知技術藉著於3。(:溫 度下之鹽水熱交換器預備冷凝,且藉著於充填矽膠之塔中 後續乾燥,來移除水,使殘留含量低於10ppm。 離開該脫硫裝置之純CO氣體含有各低於2 mg/Nm3之 有機及無機硫化合物,低於1.5體積%之氫,低於〇·ΐ5體 10 積%之氧,低於50 ppm甲烷及低於1〇 ppm水。 實施例2 該未加工CO氣體產生來源、所用裝置及壓力與溫度 之物理條件係與實施例1所描述相同。該C〇氣體中之硫 含量實質上較實施例1增加,氣體通量降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5 依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含有低於1.5體積%氫、 低於0·15體積%氧及低於50 ppm甲烧且有機硫含量為 5650 mg/Nm3而無機硫化合物含量為350 mg/Nm3之CO 氣體以7000 Nm3/h之量連續送入該轉化階段之熱交換 器。在進入轉化塔之前,將200 kg/h之量的蒸氣連續送 20 至該CO氣體。離開該轉化階段之c〇氣體根據連續分析 偵測具有100 mg/Nm3之有機硫化合物含量,及5900 mg/Nm3之無機硫化合物含量,其係對應於有機硫化合物 98.3%之轉化率。 將35 Nm3/h之量(或7140 mg/Nm3 CO)的氧添加於經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釐) A7 B7 200508150 五、發明說明(1〇 轉化之冷CO氣體,該CO氣體連續送至壓力為2.6巴之 化學吸收階段的吸收塔。該CO氣體通經串聯之四個吸收 塔。當該裝置於最佳方式(參照實施例1)下操作時,該 CO氣體離開該化學吸收階段時有機及無機硫化合物之含 5 量各為1〇〇 mg/Nm3。此對應於無機硫化合物為98.3%之 吸收率。 將2.8 Nm3/h之量(或308 mg/Nm3 CO)之氨添加於經脫 硫之CO氣體,該CO氣體於2·2巴壓力下連續送至該活 性碳吸附階段之塔中,該塔充填有粒狀活性碳(VFT,D 10 47-4類型)。該CO氣體通經四個串聯之吸附塔。該c〇 氣體離開該活性碳吸附階段,有機及無機硫化合物含量各 低於5 mg/Nm3。此對應於無機及有機硫化合物各高於 95%之吸附率。 此方法中,離開該脫硫裝置之純CO氣體(在如實施例 15 1所述另外乾燥之後)含有各低於5 mg/Nm3之有機及無機 硫化合物,低於1.5體積%之氫,低於〇·15體積%之氧, 低於5〇 ppm曱烷及低於1〇 ppm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雖已於前文詳述本發明以供作說明,但已知該等細節 僅用以說明,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及 20範圍之情況下镕行改變,除非受限於申請專利範圍。 -20-

Claims (1)

  1. 200508150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5 10 1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 1、 一種製備低硫含量之CO氣體的方法,其包括: a) 連續地將含有在程序條件下為氣體之硫化合物之 CO氣體送入咼溫且具有特定蒸氣含量之轉化階段, 使付該CO氣體中所含之有機硫化合物係以氧化銘 觸媒轉化成硫化氫及二氧化碳, b) 將經轉化而含有硫化合物之c〇氣體連續送至化學 吸收塔,其中該CO氣體中所含之硫化氫係於氧及 水存在下,以含氫氧化鐵之多孔材料轉化成硫化鐵 及元素硫,且被吸收, c) 經脫硫之CO氣體係連續送至活性碳吸降階段,以 移除微量硫化氫及選擇性其他硫化合物,使得仍包 含於該CO氣體中的一部分硫化合物於氨及微量氧 存在下轉化成水溶性銨化合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g 1項之方法,其中該氧化銘觸媒係 具有大於約200米2/克之比表面積,及至少約〇 5毫升/克 之孔隙度。 3、 如申清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有機硫化合物 之轉化係於高於約280°C之溫度下以至少約2·5重量%蒸 氣含量(以CO氣體計)進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其中該含氫氧化鐵之 多孔性材料係含有至少約15重量%(以Fe計算)活性氧化 鐵(III)水合物(以該材料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氣體之溫 度於該活性碳吸附階段C)中係不高於約35〇c。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〇^)Α4規格(21〇χ 297公釐) 4 訂 線 A8 B8 C8 D8 200508150 六、申請專利範圍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活性碳吸附階 段c)中,該CO氣體中之氨含量係不低於約ι5〇且不高於 約310 mg/m3,而氧含量係不高於約〇」5〇/〇。 7、 一種用於CO氣體脫硫的裝置,其改良處包括在多個 5彼此垂直配置之透氣性篩籃中的圓柱形裝置中裝有含氫氧 化鐵之多孔性材料,其鬆散高度各不大於約15〇厘米。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裝置,其中欲脫硫之氣 體係同時由上方流入所有篩籃,通經介於個別篩籃之間的 適當空間,且經脫硫之CO氣體各於各篩籃基部介於篩柵 10 及分隔板之間卸入中心卸料管内。 9、 一種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方法製得之經硫脫 CO氣體,其總硫化合物之殘留含量低於約5毫克/米3, 甲烷殘留含量低於約50 ppm,氧殘留含量低於約〇·ΐ5體 積%,氫殘留含量低於約1·5體積%,而水殘留含量低於 15 約 10 ppm。 10、 一種化學合成法,其改良處包括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 第9項之經脫硫CO氣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化學合成法,其中該化學 物質係為光氣。 -22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00508150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爲命第::厕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無
    本案徵的 _纖__画_議f___議:画^ 化學式:、 '
    無 第2-1頁
TW93100958A 2003-01-16 2004-01-15 Process for the desulfurization of co gas TW20050815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01434A DE10301434A1 (de) 2003-01-16 2003-01-16 Verfahren zur CO-Gas-Entschwefel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8150A true TW200508150A (en) 2005-03-01

Family

ID=32602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3100958A TW200508150A (en) 2003-01-16 2004-01-15 Process for the desulfurization of co ga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942842B2 (zh)
EP (1) EP1590295A1 (zh)
JP (1) JP2006515263A (zh)
CN (1) CN100404414C (zh)
DE (1) DE10301434A1 (zh)
HK (1) HK1088885A1 (zh)
TW (1) TW200508150A (zh)
WO (1) WO20040630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48116B4 (de) * 2003-10-16 2015-02-19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CO-Generato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ohlenmonoxidhaltigem Gas durch Umsetzung eines kohlenstoffhaltigen Brennmaterials
US7427385B2 (en) * 2004-12-17 2008-09-23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Systems and processes for reducing the sulfur content of hydrocarbon streams
US20100303710A1 (en) * 2005-12-08 2010-12-02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chlorine
JP4785515B2 (ja) * 2005-12-08 2011-10-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塩素の製造方法
DE102006002157A1 (de) * 2006-01-17 2007-07-19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heller Isocyanate
CN100387692C (zh) * 2006-03-30 2008-05-14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 制取高纯一氧化碳气体的低、常温脱除有机硫工艺
DE102007020444A1 (de) 2007-04-27 2008-11-06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Oxidation eines Chlorwasserstoffenthaltenden Gasgemisches
DE102007057462A1 (de) 2007-11-29 2009-06-10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hosgen mit reduzierter CO-Emission
CN101584962B (zh) * 2008-05-23 2012-07-18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羟基氧化铁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JP5336828B2 (ja) * 2008-12-02 2013-11-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塩化カルボニ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ならびに、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1913845A (zh) * 2010-08-04 2010-12-15 姜辉 一种用于湿法气体脱硫的高含铁陶瓷填料
JP5667253B2 (ja) * 2013-08-01 2015-02-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塩化カルボニル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の製造装置
WO2020016806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Process for removal of sulfides from carbon monoxide rich gas stream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7262C (zh)
US1330772A (en) * 1914-06-04 1920-02-10 Chemical Foundation Inc Producing hydrogen
US1695130A (en) * 1924-11-21 1928-12-11 Ig Farbenindustrie Ag Production of pure carbon monoxide
DE2006758A1 (en) 1970-02-14 1971-08-19 Gastechnik GmbH, 4200 Oberhausen Gas-desulphurizing material
DD157262A1 (de) * 1981-03-17 1982-10-27 Roland Brueckner Verfahren zur trockenentschwefelung von synthesegas
JPS61268792A (ja) * 1985-05-22 1986-11-28 Kawasaki Steel Corp 工業ガス精製方法
DE3605006A1 (de) * 1986-02-18 1987-08-20 Basf Ag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von gasen
NL185225C (nl) 1988-01-13 1992-03-16 Comprimo Bv Werkwijze voor het omzetten en verwijderen van zwavelverbindingen uit een co-bevattend gas.
CA2024525A1 (en) 1990-09-04 1992-03-05 William A. Rendall Process for removing hydrogen sulfide from a gaseous mixture and producing sulfur therefrom
DE4104202A1 (de) 1991-02-12 1992-08-13 Bayer Ag Katalysatoren zur entfernung von schwefelverbindungen aus technischen gas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lung sowie deren verwendung
DE4142015C2 (de) * 1991-12-19 1997-09-25 Krupp Koppers Gmbh Verfahren zur Entfernung von H¶2¶S aus Gasen
NL9102195A (nl) 1991-12-30 1993-07-16 Veg Gasinstituut Nv Werkwijze voor het behandelen van, door kolenvergassing, residuvergassing, afvalvergassing of olievergassing verkregen gassen.
US6126911A (en) 1992-05-04 2000-10-03 The Sulfatreat Company Metal oxide product suitable for use in dehydrated gas
DE4321542C1 (de) * 1993-06-29 1994-09-01 Bfi Entsorgungstech Verfahren zur getrennten Entfernung von Schwefelverbindungen und CO¶2¶ aus Gas
AU7817994A (en) * 1993-10-18 1995-05-08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Catalytic process
KR100249936B1 (ko) 1995-01-20 2000-03-15 제이. 에이치. 블롬 가스 스트림을 탈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 방법에적합한흡수체
DE19548010A1 (de) * 1995-12-21 1996-05-23 Linde Ag Verfahren zur selektiven Entfernung anorganischer und/oder organischer Schwefelverbindungen
CN1076389C (zh) * 1996-07-29 2001-12-19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人工煤气常温精脱有机硫工艺
CN1079820C (zh) * 1998-11-23 2002-02-27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工艺
JP4533515B2 (ja) 2000-08-16 2010-09-0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ガス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8768A (zh) 2006-02-22
EP1590295A1 (de) 2005-11-02
JP2006515263A (ja) 2006-05-25
US20040141901A1 (en) 2004-07-22
WO2004063094A1 (de) 2004-07-29
CN100404414C (zh) 2008-07-23
DE10301434A1 (de) 2004-07-29
HK1088885A1 (en) 2006-11-17
US6942842B2 (en) 2005-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6416B2 (en) Methods for treating an offgas containing carbon oxides
JP6025979B2 (ja) アンモニアおよび固体炭素生成物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9783416B2 (en) Methods of producing hydrogen and solid carbon
EP2543743B1 (en) Blast furnace operation method, iron mill operation method,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a gas containing carbon oxides
CN103373706B (zh) 一种甲烷重整制氢方法及装置
US20090220393A1 (en) In-situ gasification of soot contained in exothermically generated syngas stream
TW200508150A (en) Process for the desulfurization of co gas
CN102597173A (zh) 具有原位co2捕集的合成燃料和化学品生产
US8038981B2 (en) Hydrogen production using complex metal oxide pellets
CN103380199B (zh) 产生合成天然气的方法
CN107250106A (zh) 用于生产甲醛稳定化的尿素的整合方法
CN107428650A (zh) 用于生产甲醛的方法
CN102656283B (zh) 铁水制备装置
CN108946661A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制备氢气的方法及系统
JP4334577B2 (ja) 吸収材の再生方法
CN103100298B (zh) 用特定的捕获材料捕获含硫杂质的方法
CN106588526A (zh) 一种以煤和炼厂干气为原料制烯烃的系统以及制烯烃的方法
Tian et al. Simultaneous magnesia regeneration and sulfur dioxide generation in magnesium-base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JP2007254238A (ja) 水素の製造方法
JP2007009068A (ja) 改質ガスを利用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6590720B (zh) 一种以煤和炼厂干气为原料制α-烯烃的方法
CN106590754A (zh) 一种以煤和炼厂干气为原料制合成油的方法
CN105263891A (zh) 用于再循环甲烷的方法和装置
JP2023091958A (ja) ガス製造装置
WO2024054975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processing hydrogen sulf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