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14169A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14169A
TW200414169A TW092107280A TW92107280A TW200414169A TW 200414169 A TW200414169 A TW 200414169A TW 092107280 A TW092107280 A TW 092107280A TW 92107280 A TW92107280 A TW 92107280A TW 200414169 A TW200414169 A TW 2004141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rd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information
recor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7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588341B (en
Inventor
Akinori Shiozawa
Hiroaki Ono
Hisataka Sugiyama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8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83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0414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416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Description

200414169 Π)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對於可以記錄之光碟的資料記錄技術。 先前技術 光碟具有可以記錄大容量之資訊,而且記錄媒體可以 互換之特徵。 在各種光碟中,以相同記錄媒體處理電腦、影像、音 樂等大容量之資訊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數位光 碟)作爲PC、AV機器等之大容量記憶媒體而爲所囑目, 在再生專用之DVD播放機的普及外,由於也可以記錄之 DVD錄影機之登場,正急速擴大市場中。 伴隨記錄型光碟之普及,光碟的互換性成爲使用者之 期望而受到重視。可是,已經廣爲普及之多數的D V D播 放機由於不支援DVD錄影機所採用之可覆寫格式的DVD —RAM(DVD — Random Access Memory: DVD 隨機存取記 憶體)、DVD — RW(DVD-ReWritable :可覆寫 DVD)等,所 以沒有互換性,存在有無法以DVD播放機再生以可覆寫 格式之DVD-RAM等所記錄之光碟。因此,以依據DVD -video 格式之 DVD—R(DVD-Recordable:可記錄 DVD)規 格之制定爲契機,有藉由支援記錄型光碟之DVD - R媒 體,以確保高互換性之動向。 在即時記錄資料時,存在有於光碟全面記錄結束資料 前,於記錄任意之資料的時間點,切斷裝置電源,由裝置 -6- (2) (2)200414169 取出光碟之情形。此時,爲了保證接續在已經記錄之資料 後的新資料的補記錄,需要管理在至那時間點爲止所記錄 在光碟上之資料。因此,每次進行資料記錄時,更新管理 此光碟用之管理資訊(以後,稱爲中間IFO檔案)。 第1圖係以檔案形式記錄影像鏡頭資料時,在DVD-R上顯示中間IFO檔案被更新之狀態。一般光碟之記錄區 域會因應其種類,而分成記錄使用者資料之區域(稱爲影 像資訊區域1 ),及管影記錄在光碟之資料的檔案之管影 資訊區域2。第1 ( a )圖係顯示記錄至影像鏡頭2時的中 間IF0檔案,及各影像鏡頭之檔案在DVD-R上之位置關 係。影像鏡頭2之檔案4係連續連接於影像鏡頭1之檔案 3而補記錄。另外,由於影像鏡頭2之檔案4的補記錄, 光碟上之檔案構造改變,所以爲了更新新的管理資訊,記 錄中間IFO檔案2 (符號5 )。 DVD-R係一次寫入媒體,所以無法進行在舊的中間 IFO檔案上記錄新的中間IFO檔案之覆寫。因此,在更新 管理資訊時,也與影像資訊區域1相同,在連續連接於前 次記錄之資料而予以補記錄。因此,最終補記錄之中間 IF0檔案變成顯示最新的光碟上之檔案構造。 第1 ( b )圖係接續於第1 ( a )圖,顯示另外補記錄 影像鏡頭之檔案,因影像鏡頭N之檔案6,光碟容量之空 間不足,無法補記錄影像鏡頭之狀態。在此時間點, DVD-R上之檔案構造結束,管理此狀態之資訊以中間1F0 檔案N(符號7)表示。因此,如可以再生中間IF0檔案 (3) (3)200414169 N (符號7),便可以存取全部之影像鏡頭之檔案。 但是’在DVD播放機中,於第1 ( b )圖之狀態下, 無法再生。此係起因於假定由預先壓鑄所製作之d VD 一 ROM光碟的再生之DVD播放機的裝置特性。在DVD-ROM之格式中,規定由內圈朝向外圈,以螺旋狀記錄影 像資訊等。在記錄於D V D - R光碟時,爲了在D V D播放機 可以互換再生,與DVD-ROM格式之光碟相同,需要不包 含由內圈起連續未記錄部份等而進行記錄。 使用者結束資料(檔案)之記錄,爲了製作在DVD 播放機可以互換再生之光碟,需要進行結束處理。如進行 結束處理,如第1 ( c )圖所示般,將最後經過更新之中 間IFO檔案N(符號7)以依據DVD-ROM之格式的形式作 爲最終管理資訊(以後,稱爲最終IFO檔案8 )而新覆寫 上去。DVD播放機藉由再生此最終IFO檔案8,取得光碟 上的檔案構造,變成可以存取各影像資料。另外,未記錄 之部份以僞資料9塡補,做成由內圈起連續地以某種資料 塡補殆盡之狀態。在此種狀態下,才可以DVD播放機再 生DVD-R光碟。 在補記錄各IFO檔案或影像鏡頭之檔案時,在這些檔 案之間,產生稱爲鏈結之接頭。關於此鏈結,利用地3圖 進一步做說明。在本圖中,舉有80 // m之偏心的光碟爲 例做說明。 第2 ( a )圖係顯示藉由補記錄影像鏡頭之檔案,所 形成在光碟上的鏈結部之模型圖。至前次(第N -1次)之 (4) (4)200414169 記錄資料10的終端部和開始影像資料(第N次)之記錄 時的補記錄資料1 2開始記錄之始端部係如第2 ( a )圖之 鏈結部1 3所示般所記錄。 在 DVD播放機等之再生互換中’爲了確保高可靠 性,理想上要求如第2 ( c )圖所示之鏈結。但是,由於 光碟偏心的影響,即使以同一旋轉速度旋轉,由於磁軌上 之線速度變動,所以基於由光碟所獲得之同步訊號以記錄 資料時,會發生如第 2 ( b )圖所示之未記錄的間隙部份 15,反之,也會發生如第2(d)圖所示之資料彼此之重 疊部份1 6。 在DVD-R之一次寫入之記錄媒體中,於記錄過之資 料中,重疊部份 16之資料被破壞,所以無法進行藉由 ECC(Error Correcting Code :錯誤訂正碼)之錯誤訂正。此 重疊部份1 6之區間如變長,對伺服控制也產生影響。另 外,爲了使之可以進行藉由ECC之錯誤訂正,不對伺服 控制也產生影響而減少重疊部份1 6時,反之,也容易發 生未記錄之間隙部份1 5。 在記錄資料之重疊部份16部份中,於如DVD-R之一 次寫入的記錄媒體時,原來記錄之資料和在補記錄時所覆 寫之資料雙方都受到破壞。作爲考慮此問題之先前技術, 在日本專利特開平9-270171號公報中,揭示了將包含鏈 結部之ECC區塊當成僞資料而放過不讀,只在鏈結部之 附近插入僞資料,以將資訊之欠缺抑制在最小限度之手 法。此處,所謂僞資料係指與如影像資料或管理資訊般在 - 9 - (5) (5)200414169 資料內容有某種意義之資料不同,資料內容沒有意義之資 料。 另外,在資料和資料之間產生未記錄之間隙1 5時, 原來之資料和補記錄之資料雖然雙方不會被破壞,但是在 再生專用機之DVD播放機時,由於採用利用記錄標記之 DPD(Differential Phase Detection:差分相檢測)方式之伺 服控制,所以對於未記錄部份,無法進行伺服控制,因而 無法正常讀出記錄資訊。 作爲考慮此問題之其他的先前技術,係在日本專利特 開平11-25459號公報中,揭示有爲了以DVD播放機再生 記錄型之記錄媒體,在前記錄部份之資料終端部重疊補記 錄資料之始端部份以避免發生未記錄之間隙的記錄方法。 發明內容 但是,在上述之先前技術中,在IF0檔案等之資料量 少的檔案之補記錄時,會有無法保持高鏈結精度之情形。 以下說明其理由。 在IF0檔案或影像鏡頭檔案之補記錄時,爲了產生記 錄開始位置之時序,需要與某種成爲基準者同步化。此基 準係以同步訊號(SYNC )爲基準。SYNC有2種,有利 用個別種類之記錄方法。第1種係以預先記錄在光碟上的 同步訊號(例如,LPP-SYNC )爲基準之記錄方法。第 2 @係以含在之前記錄資料內的同步訊號(例如,SYNC e〇de)爲基準之記錄方法。 -10- (6) (6)200414169 一般在已經記錄資料之部份中,L P P - S Y N C之檢出率 低。因此,採用與已經記錄資料內之SYNC code同步, 以產生記錄開始位置之時序的方法。 在此與資料部之SYNC code同步化以產生記錄開始 位置之時序的記錄方法中,如重複進行資料量少之檔案, 例如記錄在管理資訊區域2之IF0檔案的補記錄時,知道 鏈結部之變動量會有擴大之可能性。利用第3圖說明其發 生機制。 第3 ( a )圖係顯示補記錄管理資訊時所發生的鏈結 部之變動的一例。第3 ( b )圖係顯示補記錄個別之管理 資訊時的時序產生之同步化位置和記錄開始位置的變動。 在第3圖中,記錄開始位置之變動最大設爲10T(T爲 最短資訊寬),最初之第Ν次的資料17,設LPP-SYNC和 已經記錄資料內之 SYNC code爲正確之位置關係。另 外,決定記錄開始位置之時序係設爲與2個之前的資料之 SYNC code同步產生。另外,爲了說明方便,第 N〜N + 5 個之資料量全部設爲相同。 此處,分別與2個之前的SYNC code同步而所產生 的記錄開始時序,在第N + 2個之資料18和第N + 4個之資 料20中,設爲於記錄開始位置延遲之方向變動10T ’在 第N + 3個資料19和第N + 5個資料21中,設爲於記錄開 始位置提早之方向變動10T。 第1次、第2次之補記錄的記錄開始位置之變動量雖 爲10T,但是如第3 ( a )圖所示般,在第N + 2個資料18 •11- (7) 200414169 和第N + 3個資料19之間的鏈結部,卻發生 22,在第N + 3個資料19和第N + 4個資料20 部,卻發生30T之未記錄的間隙23,另外,i 資料20和第N + 5個資料21之間的鏈結部, 之重疊2 4。由本圖,知道鏈結部的變動會隨 錄而擴大。 發生此種大變動的原因係產生記錄開始時 多數(2以上)次前所記錄之SYNC code同步產 般產生記錄開始位置之時序用的同步化需要由 置起2〜數十ECC區塊(ECC區塊係記錄在光 的記錄單位)前開始。此係爲了防止由於記錄 等所導致之SYNC未檢出、錯誤檢出,以確保 之可靠性。 因此,在管理資訊等之 1〜2ECC區塊程 少的資料補記錄中,變成容易受到已經記錄之 開始位置的變動影響,比起如影像鏡頭之檔案 多的資料的補記錄,容易發生補記錄資料之記 的大變動。 特別是本發明者發現,在記錄第1圖, IF08時,引起上述所示之問題,依據DVD 類,無法正常讀取管理資訊,無法進行光碟 性。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抑制資料彼此之 間之間隙的資料之記錄位置的變動,而可以提 20T之重疊 之間的鏈結 &第N + 4個 卻發生4 0 T 著重複補記 序之資料與 生之故。一 計計開始位 碟上之資料 資料之欠缺 SYNC檢出 度之資料量 資料的記錄 般,資料量 錄開始位置 所示之最終 播放機之種 辨識之可能 重疊、資料 升資料再生 -12- (8) (8)200414169 之可靠性的資訊記錄技術。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在本發明中,係對於對不可進行 資料覆寫之資訊記錄媒體’以由資訊記錄媒體所獲得之同 步訊號爲基準,以記錄資料之資訊記錄方法,在資訊記錄 媒體δ己錄僞資料’以存在於僞資料內之同步訊號爲基準’ 記錄管理上述資料之管理資訊。 另外,在本發明中,係對於在不可進行資料覆寫之資 訊記錄媒體以特定單位記錄資料之資訊記錄方法,在資訊 記錄媒體記錄資料,以由資訊記錄媒體所獲得之同步訊號 爲基準,以一次之記錄動作記錄至少2記錄單位以上之僞 資料和管理上述資料之管理資訊。 實施方式 以下,作爲運用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資訊記錄裝 置,舉在DVD-R光碟上記錄影像鏡頭(動畫影像)或靜 止影像之DVD照相機爲例而做說明。DVD照相機之用途 係以多次攝影數10秒單位之影像鏡頭或靜止影像爲多, 即補記錄之次數與其他之資訊記錄裝置多之故,所以在運 用本發明上最爲理想。但是’其他之資訊記錄裝置,例如 即使爲DVD錄影機,不用說也可以是本發明之適用範 圍。 第4圖係顯示在本發明之實施例的DVD照相機中, 與對於DVD-R之資料記錄有關的咅Μ分之構造方塊圖。本 實施例係由:上位控制器2 5、調變部2 6、記錄資料產生 -13- 200414169 Ο) 部27、時序產生部28、記錄部29、再生部30、資料辨 部3 1、解調部3 2所構成。這些各區塊係由未圖示出 CPU等的控制電路所控制。 上位控制器25係記錄資訊的資訊源。即以未圖示 之照相機部所攝取之影像鏡頭的資料或管影資訊、僞資 由上位控制器2 5而傳輸於調變部2 6。另外,在解調部 所解調之資料被傳輸給上位控制器25。另外,所謂僞 料係如上所述,指與如影像資料或管理資訊般在資料內 有某種意義之資料不同,資料內容沒有意義之資料。 以下,說明記錄時的動作。上位控制器25將影像 頭之資料或管理資訊、僞資料等記錄資料發送給調變 26。調變部26在記錄之資料附加錯誤訂正碼(ECC ) 將此資料轉換爲別的形式之資料。例如,進行將8位元 資料轉換爲16位元之資料的8 / 16轉換。記錄資料產 部27依據8 / 16轉換之資料,以Hi位準和Lo位準 N R ZI形式,產生2値化之脈衝形式的記錄資料。記錄 料之N R ZI訊號係與藉由時序產生部2 8所產生的記錄 序同步’被送往記錄部2 9。時序產生部2 8以來自資料 別部3 1之同步訊號爲基準,產生記錄時序。在時序產 邰2 8被與同步訊號同步化之記錄資料依序被送往記錄 2 9。記錄邰2 9係由半導體雷射驅動電路、半導體雷射 光學系、移動機構所形成之光雷射頭所形成,記錄資料 送往半導體雷射驅動電路,驅動半導體雷射,以使發出 射光。由光雷射頭所射出之雷射光束則照射在光碟之記 別 之 出 料 32 資 容 鏡 部 j 之 生 之 資 時 辨 生 部 被 雷 錄 -14- (10) (10)200414169 膜面,形成記錄標記。另外,僞資料可以不是由上位控制 器25所傳輸,而是在調變部26預先予以記憶。 在讀出記錄於光碟之資料時,係由再生部3〇所進 行。3 9係與記錄部29相同之光雷射頭,將比記錄時弱 的雷射光聚焦於記錄完畢之光碟上,檢測由記錄標記所調 變之反射光。再生部30輸出記錄在光碟上之資訊的再生 資料和追跡或聚焦控制所必要的伺服訊號等。再生資料係 藉由資料辨別部3 1以辨別顯示資料之解調開始點的同步 訊號(SYNC圖案)和影像資訊等之使用者資料。使用者 資料在解調部3 2被解調,而送往上位控制器25。另外, 也可以使資料辨別部3 1檢測預先記錄在上述之光碟上的 同步訊號(例如,LPP-SYNC ),或使其檢測包含在之前 記錄的資料內之同步訊號(例如,SYNC code )。但是, 預先記錄在光碟上的同步訊號於記錄資料後,不容易再生 之故’所以以檢測包含在以前記錄之資料內的同步訊號爲 佳。 另外,調變部26、記錄資料產生部27、時序產生部 28、資料辨別部3 i及解調部32可以利用電路以硬體方式 進行處理而構成,也可以利用程式以軟體方式進行處理而 構成。 以上位控制器25之照相機記錄影像鏡頭5 0次份之使 用者資料的光碟,其中間IFO也被更新50次。鏈結每一 次之記錄開始位置的變動係在± 1 0T以內。如第5 ( a )圖 所示般,在影像資訊區域中,即使重疊補記錄,鏈結部之 -15- (11) 200414169 變動範圍也不會擴大。此理由係影像資料其資料容 一次記錄之E C C區塊(EC C區塊係在本實施例之 光碟上的資料的記錄單位)數量多,補記錄資料的 始時序係由不含鏈結部之記錄在之前的影像資料 生。 但是,管理資訊之IFO檔案,其一次記錄之區 2 ECC區塊。然後,其之記錄開始時序係由已經記 數個前的IFO檔案所產生,以累積該部份之鏈結誤 式而決定記錄開始時序。 因此,如第5 ( b )圖所示般,每重複補記錄 之鏈結部的變動範圍便擴大。在以往進行之資料的 中,多數以節目錄影或聲音記錄之用途以進行補記 時之補記錄次數頂多數次之程度,所以無法發現 題。由本發明者首先發現此問題。 另外,由本發明者之實驗,知道50鏡頭後之 所記錄的最終IFO,其鏈結部之變動有成爲40T左 另外,在鏈結部之間隙寬度超過3 0T附近起,依ί 播放機之種類,也由實驗知道無法正常再生。 因此,爲了提升DVD播放機之資料再生的可 知道需要使DVD播放機再生之最終IFO的鏈結部 成爲30T以下。 在本實施例之資訊記錄裝置中,並不是如第 圖所示般,在最終IFO之後插入僞資料,而是以 (b )圖般,在中間IF07和最終IF08之間插入僞 量大, 記錄於 記錄開 部所產 塊數爲 錄之多 差的形 ,上述 補記錄 錄,此 此種問 結束時 右者。 I DVD 靠性, 之變動 6(a) 如第6 資料33 -16- (12) (12)200414169 之形式,在DVD-R上記錄資料。另外,僞資料33係比光 碟裝置產生記錄開始時序所必要的區塊數,更具體爲2記 錄單位,例如 2ECC區塊大。藉由使中間IFO、最終 IFO、僞資料之各檔案的位置關係成爲第6圖般,記錄最 終IF08時的動作槪念則如第7圖所示。 在第50鏡頭之中間IFO檔案和僞資料33之間,發生 最大i: 4 0T之重疊部或者間隙部。另一方面,藉由插入僞 資料33,言己錄最終IF08 (由VIDEO_TS· IFO檔案37和 VIDEO_TS. VOB 檔案 38 和 VIDEO_TS. BUP 檔案 39 和 VTS_01_〇. IFO檔案40所構成)時的記錄開始時序係檢 測出僞資料33內之SYNC code而被同步化。因此,由不 含鏈結部之記錄在之前的資料(僞資料33 )以產生時 序,所以可以與資料量大之影像鏡頭的檔案之補記錄相同 的條件以產生記錄時序。因此,鏈結部之精度係與第5 (a )圖所示者同等,最終IFO之鏈結部的變動34可以抑 制在± 1 0T以內,能夠提升資料再生之可靠性。 另外,此處說明之實施例雖係以將DVD照相機所記 錄之資料在DVD播放機再生之互換再生的可靠性提升爲 目的,但是爲了提升自己再生之可靠性,在中間IFO之記 錄中,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技術。 在不如以往之插入僞資料,而係接續在中間IFO後而 記錄最終1FO時,40T程度之偏差以光碟10片中爲1片 之機率在最終IFO之鏈結部份產生,其結果,依據DVD 播放機,存在無法再生之情形。相對於此’在運用本實施 -17- (13) (13)200414169 例之結果,在最終IFO部之鏈結部中’得以抑制在10T 以內之偏差,所以沒有問題可以再生。 以下,說明運用本發明之第3實施例。與第2實施例 之情形相同,資訊記錄裝置本身之構造、動作係與第1實 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說明。在第3實施例中,不如第9 (a )圖所示般,在最終IFO後插入僞資料,而係如第9 (b )圖所示般,設僞資料和最終IFO爲1個資料35,以 一次記錄僞資料和最終IFO。第10圖顯示此情形之動 作。 與第1、第2實施例之情形相同,在第5 0鏡頭之中 間IFO檔案和僞資料33之間,發生最大±40T之重疊部 或者間隙部。另一方面,將僞資料和最終IFO當成1個資 料而記錄在 DVD-R 上。雖然記錄最終 IF08 (由 VIDEO —TS· IFO 檔案 37 和 VIDEO —TS· VOB 檔案 38 和 VIDEO — TS. BUP 檔案 39 和 VTS —01—0. IFO 檔案 40 所構 成)時的記錄開始時序係檢測出已經記錄之中間IFO內的 SYNC code而被同步化,但是在僞資料和最終IFO之間, 不發生鍵結部之故’所以可以獲得與第1實施例同等以上 之效果。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雖舉最終IFO檔案之記錄爲例 而做說明,但是不管資料之種類,只要是重複補記錄比求 取記錄時序所需要的資料長還短的資料時,不用說便可以 運用本發明。 另外,雖舉DVD-R爲例而說明,但是只要是對於不 -18- (14) (14)200414169 可覆寫之記錄媒體的資訊記錄,便是本發明之適用範圍 內。 另外,資訊記錄裝置之構造也不限定於第4圖所示之 構造,只要是由想要記錄資料之記錄媒體檢測出同步訊 號,藉由此同步訊號以求得記錄時序,以便可以記錄資料 之構造即可。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以檔案形式記錄影像鏡頭之資料時,中 間IFO檔案在DVD-R上被更新之狀態圖。 第2圖係顯示在檔案間所產生之鏈結部圖。 第3圖係顯示鏈結部之長度的變動圖。 第4圖係顯示在本發明之實施例的DVD照相機中, 與對於DVD-R之資料記錄有關的部份之構造方塊圖。 第5圖係顯示鏈結部對各記錄區域之鏈結數的變動寬 度圖。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i實施例的檔案之位置關係 圖。 第7圖係顯示進行第1實施例時的記錄動作之槪念 圖。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的檔案之位置關係 圖。 第9圖係顯示進行第2實施例時的記錄動作之槪念 圖。 -19· (15) (15)200414169 第1 0圖係顯示進行第3實施例時的記錄動作之槪念 圖。 主要元件對照表 25 上 位 控 制 器 26 調 變 部 27 記 錄 資 料 產生部 28 時 序 產 生 部 29 記 錄 部 30 再 生 部 3 1 資 料 辨 別 部 32 解 調 部 -20-

Claims (1)

  1. 200414169 Ο)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資訊記錄方法,是針對對於不可以進行資料 覆寫之資訊記錄媒體,以由上述資訊記錄媒體所獲得之同 步訊號爲基準,以記錄資料之資訊記錄方法,其特徵爲: 在上述資訊記錄媒體記錄僞資料, 以存在於上述僞資料內之同步訊號爲基準’以記錄管 理上述資料之管理資訊。 2 . —種資訊記錄方法,是針對在不可進行資料覆寫 之資訊記錄媒體以特定記錄單位記錄資料之資訊記錄方 法,其特徵爲: 在上述資訊記錄媒體記錄資料, 以由上述資訊記錄媒體所獲得之同步訊號爲基準,以 一次之記錄動作記錄至少2記錄單位以上之僞資料和管理 上述資料之管理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之資訊記錄方法,其 中,上述特定之記錄單位係ECC區塊單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資訊記錄方法,其 中,將由多數之檔案所形成的上述管理資訊記錄在上述記 錄媒體之D V D - R。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之資訊記錄方法,其 中,個別記錄構成上述管理資訊之各檔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之資訊記錄方法,其 中,連續記錄構成上述管理資訊之各檔案。 7 · 種貝$記錄裝置’是針對對於不可以進行畜料 -21 - (2) (2)200414169 覆寫之資訊記錄媒體,以由上述資訊記錄媒體所獲得之同 步訊號爲基準,以記錄資料之資訊記錄裝置,其特徵爲具 備: 在上述貪訊sS錄媒體記錄僞資料之手段;及 以存在於上述僞資料內之同步訊號爲基準’以記錄管 理上述資料之管理資訊之手段。 8 · —種資訊記錄裝置,是針對在不可進行資料覆寫 之資訊記錄媒體以特定記錄單位記錄資料之資訊記錄裝 置,其特徵爲具備: 在上述資訊記錄媒體記錄資料之手段;及 以由上述資訊記錄媒體所獲得之同步訊號爲基準,以 一次之記錄動作記錄至少2記錄單位以上之僞資料和管理 上述資料之管理資訊之手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之資訊記錄裝置,其 中’上述特定之記錄單位爲ECC區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之資訊記錄裝置,其 中’將由多數之檔案所形成的上述管理資訊記錄在上述記 錄媒體之DVD-R。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記載之資訊記錄裝置, 其中,個別記錄構成上述管理資訊之各檔案。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記載之資訊記錄裝置,其 中,連續記錄構成上述管理資訊之各檔案。
TW092107280A 2003-01-31 2003-03-31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TW58834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22984 2003-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88341B TW588341B (en) 2004-05-21
TW200414169A true TW200414169A (en) 2004-08-01

Family

ID=3265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7280A TW588341B (en) 2003-01-31 2003-03-31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61883B2 (zh)
EP (1) EP1443517A3 (zh)
KR (1) KR100576661B1 (zh)
CN (1) CN100383878C (zh)
TW (1) TW588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78495B1 (ko) 2003-04-14 2013-07-02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정보 기록 장치 및 방법
JP2006048750A (ja) * 2004-07-30 2006-02-16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記録再生方法、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CN100449629C (zh) * 2004-08-16 2009-01-07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再现装置、记录方法和再现方法
EP1681869A1 (en) * 2005-01-12 2006-07-19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pre-programmed recording
JP4797778B2 (ja) * 2006-04-25 2011-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記録プログラム
JP2012151795A (ja) * 2011-01-21 2012-08-09 Sony Corp 映像記録装置と映像記録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0373B2 (ja) * 1989-05-11 1997-04-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087981B2 (ja) * 1989-08-30 1996-01-29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追加方式の追記型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情報管理方法
JP3824701B2 (ja) 1996-04-01 2006-09-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EP0813189B1 (en) * 1996-06-14 2006-05-31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Optical phase-change disc
KR100206330B1 (ko) * 1996-08-09 1999-07-01 윤종용 디지털비디오디스크 재생시스템의 동기데이터 복원장치 및 방법
JP3972348B2 (ja) 1997-07-02 2007-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伝送媒体
JP4040780B2 (ja) * 1998-12-28 2008-01-3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タイミング設定システム及び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69936A (ko) 2004-08-06
TW588341B (en) 2004-05-21
CN1519839A (zh) 2004-08-11
EP1443517A2 (en) 2004-08-04
EP1443517A3 (en) 2004-08-18
CN100383878C (zh) 2008-04-23
KR100576661B1 (ko) 2006-05-10
US7161883B2 (en) 2007-01-09
US20050088936A1 (en) 2005-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36764B (en) Disk recording system
EP1236203B1 (en) A method of disaster recovery for re-writable disk media
US7619961B2 (en) Read-only recording medium and re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JPH11345462A (ja) 情報記録装置
JPH11203785A (ja) 情報記録装置
JP4703088B2 (ja) 光学式記録媒体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TW588341B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JP4077820B2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
JP2004288230A (ja)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4200077B2 (ja)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プログラム
JPH11195270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753169B2 (ja)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JP4270163B2 (ja) 記録再生方法及び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3777368B2 (ja)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3059184A (ja) Dvd−rおよびdvd−rwにおける記録位置ずれ補正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H05234084A (ja)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KR100513334B1 (ko) 재생전용 광디스크와, 그 재생전용 광디스크 장치에서의재생방법
JP2004118982A (ja) データ記録制御装置
JP2007317357A (ja) 光学情報の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
JPH0773519A (ja) 光磁気記録媒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磁気記録方法
JP2006127699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1027350A (ja)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038554A (ja) 情報媒体の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媒体
JP2006127698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311342A (ja) 情報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