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09752A - Process for preparing enone ester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preparing enone es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9752A
TW200409752A TW92127729A TW92127729A TW200409752A TW 200409752 A TW200409752 A TW 200409752A TW 92127729 A TW92127729 A TW 92127729A TW 92127729 A TW92127729 A TW 92127729A TW 200409752 A TW200409752 A TW 20040975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rmula
ethyl acetate
reaction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127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eruo Sakata
Yoshitaka Araki
Original Assignee
Shionogi &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onogi & Co filed Critical Shionogi & Co
Publication of TW200409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975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6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oxazole or hydrogenated 1,2-oxazole rings
    • C07D26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oxazole or hydrogenated 1,2-ox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6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oxazole or hydrogenated 1,2-ox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3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 C07C67/31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splitting-off hydrogen or functional groups; by hydrogenolysis of functional groups
    • C07C67/32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splitting-off hydrogen or functional groups; by hydrogenolysis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elimin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oxygen only in singly bound for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200409752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木聚糖衍生物之製造原料的烯酮醋 中間體之新穎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藉由本發明所製造的木聚糖衍生物於治療動脈硬化 症、特別是粥樣動脈硬化症係爲有用之化合物(參照特許文 獻1、2)。或亦有報告木聚糖衍生物及其中間體之製法(參 照特許文獻3、4)。在特許文獻3的實例1至9中,係記載 內酯化合物與烯酮酯藉由邁克爾加成反應以製造木聚糖衍 生物,參考例4中係記載中間體之烯酮酯的製造方法。再 者特許文獻4中係報告藉由磷酸衍生物與格利雅試劑的反 應以製造中間體之烯酮酯的製造方法。 (特許文獻1):特開平05 -3 1 0634號公報 (特許文獻2) ·•國際公開第9 3 -0 8 1 5 5號小冊子 (特許文獻3):特開平06 -23 5695號公報 (特許文獻4):國際公開第95 /3 3 707號小冊子 【發明內容】 在上述特許文獻3的參考例4中,調製由溴體所構成 的肟化合物,然後可得到異噂唑衍生物。由肟化合物構成 異噚唑衍生物的反應,係在溶劑甲苯存在下進行。由溴體 構成的異噚唑衍生物反應回收率到達4 9.5 %,係無法滿足 工業上的製法。接者的異噚唑還原反應係使用鈀觸媒於甲 醇存在下進行。鈀係爲貴重金屬,在工業製造上使用本觸 200409752 媒的話’會有大量使用時的取得性及成本面問題產生的狀 況。且,上述2的步驟(由肟化合物而成異噚唑衍生物的反 應,接者異噚唑的還原反應)中,因爲使用甲苯及甲醇,即 使用不同的溶劑進行,使反應的後處理繁雜且沒有效率。 本發明係關於上述烯酮酯的製造方法之改良。例如: 由肟化合物而成的異噚唑衍生物之反應回收率係爲所選擇 溶劑的結果,較佳爲藉由使用醋酸乙酯可明顯地提升回收 率。再者,溶劑係使用與前步驟相同的醋酸乙酯,且使用 便宜容易取得的雷氏鎳觸媒以進行還原反應時,與使用鈀 觸媒時爲的回收率大約相等。另外在常溫爲油狀的烯酮酯 檢討其各種結晶化的溶劑或溫度的結果,發現在低溫下由 醇溶劑可得到良好回收率的結晶化,而完成下列所示之本 發明。 也就是說,本發明係爲: 1· 一種化合物(3)之製造方法,
其特徵係包括式(1)所示之化合物與式(2)所示之化合物在 醋酸乙酯中進行反應,其中: 式(1)化合物爲:
式(2)化合物爲: 200409752 2· —種式(4)所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0 0Η 其特徵係藉由上述:第1項之方法得到化合物(3)後,將其 在雷氏鎳存在下還原。 3·如上述第2項之製造方法,其中還原係在醋酸乙酯中進 行。 4· 一種式(5)所示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其特徵係藉由上述第2或3項之製造方法得到化合物(4) 後,將其進行脫水。 5 ·如上述第5項之結晶製造方法,其中係由烷基進行結晶 化。 6 . —種如上述第4項之化合物(5 )之結晶。 7. —種化合物(8)所示之製造方法,
、。实其 然後進 其特徵係藉由上述第4或5項之方法得到化合物(5)$ 結晶後,將其與化合物(6)反應以得到化合物(7), 200409752 行脫水,其中 式(6 )化合物爲·
(6) 式(7)化合物爲:
【實施方式】 以下係詳細地說明關於本發明化合物或結晶的製造方 法。本發明係由下列的2種製法而構成。 第1製法 i)
ii)藉由結晶化(5)而精製 第2製法 200409752
第1製法的i)係在氧化劑存在下將膀化合物(1 )與丙烯 酸酯(2)反應以得到異噚唑化合物(3 )之後,所生成的異噚唑 化合物(3)在雷氏鎳觸媒存在下,進行附加的氫化分解反應 以引導酮醇化合物(4),然後進一步脫水而合成烯酮酯(5) 之技術途徑。 Π)係使用各種溶劑在低溫下將(5)的結晶化及進行精製 之步驟。 第2製法係顯示在鹼基存在下,將烯酮酯(5)與內酯化 合物(6)反應而合成化合物(7)後脫水,可得到作爲目的的木 聚糖衍生物(8)。 反應條件說明 (第1製法) 原料的肟化合物(1)係根據文獻(例如:特開平6 - 3 4 5 6 9 5 ) 的方法而合成。
9 10 1 也就是說,在格利雅試劑中調製1-溴-2-乙基丁烷(9)後 甲醯基化,將所得到的甲醯基衍生物(1 〇)與羥胺基反應, 可得到(1 )。 200409752 甲醯基化劑舉例爲N,N-二甲基甲醯胺、卜甲醯基吡啶、 1-甲醯基吡咯啶、N-甲醯基嗎啉代、N-甲基_N_苯基甲醯胺、 N-甲基吡啶-2-醯基-甲醯胺、N_甲基_N_嘧啶j醯基-甲 醯胺、N-(2-一甲基胺乙基卜甲基甲醯胺等。較佳爲N,N_ 二甲基甲醯胺、1-甲醯基吡啶,更佳爲N,N-二甲基甲醯胺。 月亏化劑可爲羥胺或其鹽類(鹽酸、硝酸、硫酸、乙二酸、 過氯酸等)。 月亏化合物(1)與丙烯酸酯(2)的使用比例並沒有特別地限 制’一般而言(2)的使用相對於(1)莫耳換算係爲等量或稍微 過量’較佳爲1 :1〜1 : 3、更佳爲1 ·· 1〜1 : 1 · 5。本發明藉由所 企求的三乙胺等的鹽基存在下進行爲佳。 所使用的氧化劑舉例爲次亞氯酸鈉、次亞氯酸鉀、次 亞氯酸鋰、次亞氯酸鈣、次亞氯酸氨、次亞溴酸鈉、N -氯 琥珀酸亞胺、N-溴琥珀酸亞胺、氯胺-T、1 -氯苯并三唑、 氯、溴、第三丁基次氯酸鹽、硝酸鈽胺、二乙醯氧基苯基 碘、二氯苯基碘、二氧化錳、醋酸汞(II)、氧化汞(II)、二 甲基二環氧乙烷、氯酸鈉、亞溴酸鈉等。 反應溶劑舉例爲水、四氫呋喃、二乙醚、二噚烷等醚 類,η-己烷、η-戊烷等的烴類,丙酮、甲乙酮等的酮類’ 苯、甲苯等的芳香族烴類、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等 的鹵化烴類,乙腈等的腈類,Ν,Ν-二甲基甲醯胺、六甲基 磷磷醯三唑等的醯胺類,甲醇、乙醇、丙醇、第3 丁醇 等的醇類,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的酯類。該 單獨使用的溶劑較佳爲2種以上的混合使用。其中,酯類、 200409752 醚類、醇類爲佳,特佳爲酯類(例如:醋酸乙酯)。在使用 醋酸乙酯時,由肟化合物(1 )而成之異噚唑化合物(3 )的反應 吸收率,可例如爲約84%。其結果根據原料的溴體(化合物 9)回收率係達到約7 6 %。 本反應通常在-20 °C至40 °C、較佳爲-5 °C至室溫下反應 數小時而完成。 異噚唑化合物(3)與接觸還原觸媒的使用比例,相對於(3) 爲0.1〜50重量%,較佳爲1〜10重量%。 本接觸還原反應較佳爲在酸存在下進行。酸可爲醋酸、 丙酸等的有機酸,鹽酸、硼酸等的無機酸。 接觸還原觸媒可爲雷氏鎳、雷氏鈷、雷氏銅、雷氏鐵 等的雷氏觸媒,鈀碳等的貴重金屬系觸媒。較佳爲雷氏觸 媒,特佳爲雷氏鎳觸媒。 關於本發明的反應,較佳在氫氣中進行,該氫氣壓爲 0.1 〜lOMpa,較佳爲 0·卜2Mpa。 溶劑可使用甲醇、乙醇等的醇類系溶劑,甲苯、二甲 苯等的芳香族烴系溶劑,四氫呋喃、醚等的醚系觸媒,醋 酸乙酯、醋酸甲酯等的酯系觸媒等。亦可單獨使用該觸媒, 或2種以上混合使用。較佳爲酯系溶劑、醇係溶劑,更佳 爲醋酸乙酯。 反應溫度爲1〇〜70°c,較佳爲20〜40°c係爲適當,通 常經1〜數十小時程度的反應至終了。 經還原反應所得的酮醇化合物(4) ’較佳爲在有機溶劑 中用活性化劑進行,在烯酮酯(5)中轉換。 200409752 活性化劑可爲甲磺醯氯、對甲苯磺醯氯、苯磺醒氯、 甲磺酸酐等的磺醯化劑,乙醯氯、醋酸酐、苯甲醯氯苯甲 酸酐等的醯化劑,氯磷酸二乙酯、氯磷酸聯苯等的磷酸化 劑,亞硫醯氯、氧氯化磷、五氯化磷、三溴化磷的鹵化劑。 較佳爲磺醯化劑,更佳爲甲磺醯氯。 有機溶劑可使用與上述步驟相同的溶劑,較佳爲醋酸 乙酯。 該反應係在-10〜70°C、較佳爲在0〜40°C,反應〇.5〜 1 〇小時、較佳爲反應1〜2小時。 烯酮酯(5 )在常溫下係爲油狀,(5 )的單離精製係利用業 界所慣用的方法(例如:蒸餾)而進行。惟較佳爲經由結晶 化而得到。藉此可得到實質上純粹的烯酮酯(5)。 爲結晶化所使用的可溶性觸媒可爲四氫呋喃、二乙醚 等醚類,正己烷、正戊烷等烴類,丙酮、甲基異丁酮等的 酮類,苯、甲苯等的芳香族烴類,甲醇、乙醇、2 -丙醇、 第三丁醇等醇類,醋酸甲酯、醋酸乙酯等的酯類等。此等 溶劑可單獨使用或2種以上混合使用。亦可混合水而使用。 其中酯類、酮類、醇類係爲較佳,更佳爲醇類(例如:甲醇)。 溶劑的使用量相對於化合物(5 )的總量係爲0.5〜1 0 0重 量份,較佳爲1〜50重量份,更佳爲1〜15重量份。在上 述結晶方法中,溶液冷卻且結晶係爲析出的情況下,無法 析出時’例如:於冷卻下供給超音波處理或攪拌等的刺激, 藉由添加結晶種等使結晶析出。結晶化適當的溫度係爲-i 5 〇 〜4 °C,較佳爲-8 0〜-2 0 °C。 -12- 200409752 (第2製法) 藉由習知的方法(例如:特開平6-3 45 695)以製造化合 物(6 ) 〇 第1步驟中所使用的化合物(5)及化合物(6)的使用比例 並沒有特別地限制’化合物(5)—般相對於化合物(6)係爲等 量或過剩的量,較佳爲以1 : 1〜1 : 2使用。 所使用的驗基一般係使用二烷基金屬醯胺類,可使用 例如:鋰二異丙基醯胺、鈉二環己基醯胺等,又雙(三烷基 矽烷基)金屬醯胺類,例如:鋰雙(三甲基矽烷基)醯胺類、 鉀雙(三甲基矽烷基)醯胺、鈉雙(三乙基矽烷基)醯胺等,較 佳爲使用鋰雙(三乙基矽烷基)醯胺。 反應溶劑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下列溶劑,例如:四 氫呋喃、二噚烷等的醚類,正己烷、正戊烷等的烴類,苯、 甲苯等的芳香族烴類,二氯甲烷等的鹵化烴類,N,N-二甲 基甲磺醯、六甲基磷醯基醯胺等的醯胺類。較佳的溶劑爲 四氫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磺醯、六甲基磷醯基 醯胺。 本步驟的反應一般在-100〜1〇〇 °C、較佳爲在-80 °C至室 溫下進行數分鐘至數小時而完成。 在第2小時所使用的酸係使用無機酸或有機酸,可使 用例如鹽酸、硫酸、三氟醋酸、磺酸類(甲磺酸、對甲苯磺 酸等)、路易士酸(三氟化硼、四氯化鈦等),較佳爲使用三 氟化硼、甲磺酸。關於使用量並沒有特別地限制,較佳爲 以1〜2當量使用。 -13- 200409752 反應溶劑可使用苯、甲苯等的芳香族烴類,二氯甲院 等的鹵化烴類,丙酮腈等的腈類。 本反應一般係在-70〜100 °C、較佳爲-20 °C至室溫下反 應數分鐘至數小時而完成。 下列係記載實例及參考例且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 然本發明並不受其限制。 (略號) DMF=N,N-二甲基甲擴醯、丁HF =四氫咲喃、pa =帕、Mpa = 百萬帕、ltorr= 1.3 3 3 2 2 x 1 02 Pa、HPLC =高速液體層析法、 常溫=1 5〜2 5 °C。 參考例1 ·
〇 DL,羥基丁二酸 在01^羥基丁二酸(50.21^,374111〇1)中添加醋酸酐 (40.0kg,392mol),於80°C下加熱30分鐘。反應溶液在45 β °〔下冷卻之後,在180分鐘內將乙醯氯(48.0]^,611111〇1)力口 入’於同溫下攪拌3 0分鐘。冷卻2 0分鐘之後,添加精種 (100g)、於甲苯(2 3 0kg)中稀釋,在15°C40分鐘、-5°C60分 鐘下進行晶析。取出結晶之後,在-5°C下冷卻的甲苯(1 72kg) 中洗淨,可得到化合物(1 1)的未乾結晶(58.7 g)。 實例1 -14- 200409752
9 10 1 在THF(8.8L)中懸浮鎂(331g,13.62mol),且用氮取代 後於65°C下加熱。將化合物(9)(66g,0.40mol)加入,持續加 熱15分鐘。進一步在85分鐘內添加化合物(9)(2182g, 13.22mol),且持續環流1小時,將反應溶液冷卻至20°C左 右。將1-甲醯基吡啶( 1 464g,1 2.94mol)的THF(2.2L)溶液在 1 〇 〇分鐘內加入,在2 0 °C左右攪拌1小時。重複上述操作, 可得到同量的化合物(10)的反應溶液。將羥胺鹽酸鹽(227 1 g, 3 2.6 8mol)溶解於水(6.6g)中,在氮氣氛圍氣下於ll°C左右 冷卻。配合化合物(1 〇)的反應液,於5 0分鐘內滴下,在2 0 °C左右攪拌1小時。在反應液中添加水(20L)及醋酸乙酯(1 1L) 以進行分液,用10%食鹽水(2 X 18L)洗淨有機層。用醋酸 乙酯(1 1 L)分別將水層抽出且合倂有機層後,可得到減壓濃 縮的化合物( 1 )(3 2 7 7 g,93.1%)。 實例2
將14.3%的次亞氯酸鈉水溶液(17.7§,34.0〇111〇1)及醋酸 乙酯(8L)的混合物溶液於5°C左右冷卻,且費時100分鐘將 化合物(1)(2.0kg)、化合物(2)(1812mL,20.12mol)及三乙胺 -15- 200409752 (3 24mL,2.32mol)的醋酸乙酯(8L)溶液滴下。將反應溶液攪 拌1 〇分鐘後分液,將有機層按照順序用水(1 5 . 3 L)、冰冷的 3 %亞硫酸鈉水溶液(1 5 · 3 L)、水(2 X 1 5 · 3 L)洗淨。用醋酸乙 酯(8 L)分別將水層抽出、合倂有機層後,經無水硫酸鈉乾 燥,可得到減壓濃縮的化合物(3 ) ( 2 7 7 8 g,8 4.1 % )。 實例3
9
在THF(170mL)中懸浮鎂(6.61g,272mm〇l),將觸媒量 的碘添加後進行氮取代,在60 °C下加熱。把化合物(9 )(1. 8 0g, 10.9mmol)加入後,持續加熱50分鐘。然後進一步費時80 分鐘將化合物(9)(43.10g,261.1mmol)加入,持續加熱環流 1小時,在 20 °C左右將反應液冷卻。費時 70分鐘將
DMF(18.89g,2 5 8.4mmol)的 T H F (4 0 m L)溶液力口入,在 2 0 °C 左右攪拌1小時。羥胺鹽酸鹽(22.21g,310.1mmol)溶解於 水(66.6mL)中,在氮氣氛圍氣下於13t左右冷卻。費時75 分鐘將先前的反應液滴下,於17°C左右攪拌1小時。在反 應液中添加水(180mL)及醋酸乙酯(100mL)以分液,將有機 層用10%食鹽水(2x 180mL)洗淨。以醋酸乙酯(lOOmL)將各 水層抽出且合倂有機層後,可得到減壓濃縮的化合物 (l)(65.43g) 〇 實例4
0H ^co2ch3 co2ch3 2 -16- 200409752 (A) 將12.56%次亞氯酸鈉水溶液(2 3 5mL,3 96.5 mmol)及 醋酸乙酯(9 3 m L)的混合液於1 °C左右冷卻,費時9 0分鐘把 實例3所得的化合物(1)(49. lg)及丙烯酸甲酯(2)(20. 17 g, 2 3 4.3mmol)的醋酸乙酯(64mL)溶液滴下。攪拌反應液3〇分 鐘後分液,將有機層按照順序用>水(175mL)、冰冷的3%亞 硫酸鈉水溶液(175mL)、水(2x 175mL)洗淨。用醋酸乙酯 (94mL)分別將水層抽出、合倂有機層後,可得到減壓濃縮 的化合物(3 )(6 2.76g)。 (B) 將化合物(l)(8.35g, 64.6mmol)及丙烯酸甲酯 (7.56mL,84.0mmol)的醋酸乙酯(16.5mL)溶液於 1°C左右冷 卻,且費時55分鐘將12.56%次亞氯酸鈉水溶液(44.0g, 71.0mmol)滴下。反應液攪拌3 0分鐘後分液,將有機層按 照順序用水(35mL)、冰冷的3%亞硫酸鈉水溶液(35mL)、 水(2x 3 5mL)洗淨。用醋酸乙酯(16.5mL)分別將水層抽出、 合倂有機層後,可得到減壓濃縮的化合物(3)。 實例
在化合物(3)(41.84g)中加入醋酸乙酯(64mL)、醋酸 (27.121111〇、水(18.81111〇及雷氏鎳(1.〇4§),在氫氣氛圍氣下 (0 · 4 Μ P a)、3 0 °C左右攪拌5 · 3小時。將雷氏鎳過濾分離且以 醋酸乙酯(4 X 5 mL)洗淨。將過濾液及洗淨液合倂且加水 (8 OmL)後分液。將有機層按照順序依次用7.5%碳酸氫鈉水 200409752 溶液(3x 8 0mL)、15%食鹽水(2x 70mL)洗淨。以醋酸乙酯 (4 0m L)將各水層抽出、合倂有機層後,可得到減壓濃縮的 化合物(4)(37.1 2g)。 實例6
0 0H 05 在化合物(4)(18.1 6g)中添加醋酸乙酯(31 mL),於氮氣 氛圍下添加冰冷的三乙胺(2 5.5 0g)及甲醯胺氯(1 1.5 7g),且 在20°C左右攪拌1.5小時。在反應液中加入水(70mL)及醋 酸乙酯(54mL)後分液。將有機層順次用水(2x 70mL)、1N 鹽酸水溶液(70mL)、水(70mL)、7%碳酸氫鈉水溶液(70mL) 及5 %食鹽水(70mL)洗淨。以醋酸乙酯(33mL)將各水層抽 出且合倂有機層之後,減壓濃縮至1 9 · 5 4 g。於濃縮液中加 入醋酸乙酯(2 0 m L)且減壓濃縮至1 6 · 9 2 g。將濃縮殘渣中的 8 · 4 6 g減壓蒸飽後,可得到淡黃色油狀物質的化合物 (5)(6.89g,根據實例 3 爲 48.9%)。沸點:92 〜106°C(1.6x 1 02Pa)。 lH-NMR(CDCl3, ppm) 5 : 0.86(t, J = 7.5Hz, 6H), 1.22- 1.44(m,4H),1.87(五重,J = 6.6HZ,1H),2.54(d,卜6·6Ηζ, 2H), 3.82(s, 3H), 6.67(d, J=15.9Hz, 1H), 7.09(d, J=15.9Hz, 1H) (化合物(5)的結晶化檢討) 在常溫中油狀物質的化合物(5)係判斷於4艽以下會冷 -18- 200409752 卻及結精化。檢討各種溶劑中結晶化的結果,可由甲醇、 甲苯、丙酮、醋酸乙酯、甲基異丁酮、己烷等而結晶化。 在表1中,係爲使用甲醇、醋酸乙酯、丙酮時的回收率之 結果,特佳爲使用甲醇。 表1 再結晶溶劑 溶劑量 回收量 甲醇 10倍量 65% 醋酸乙酯 8倍量 15% 丙酮 2倍量 在過濾分離中溶解 實例7 將化合物(5)(33.7kg)分割成4份,分別以甲醇(7 9kg)溶 解且在-40 °C 30分鐘、-60 °C 60分鐘間冷卻以進行晶析。取 出所得到的結晶且在-60 °C下冷卻、經甲醇(123 kg)洗淨後, 可得到化合物(5 )的結晶(化合物(5 )合計爲2 5.8 k g,6 5 %)。 HPLC: 9 5.6%, HPLC : SHIMADZU 製 HPLC,管柱; COSMOSIL ODS-MS 4.6x 250inm 實例8(化合物(5)的融點測定) .將化合物(5 )的結晶溫度調節至3 °C左右,置入恆溫槽 中直至1 3 °C然後緩緩地昇溫。顯示9.6 °C左右的一定溫度後, 將溫度降低至8 · 7 °C左右,將其溫度緩緩地昇溫至1 3 °C,而 決定化合物(5)的融點爲9〜l〇°C。 融點測定器:使用T and D公司的「歐多托力TR-7 1 S」 溫度控制裝置(恆溫槽)·· EYELA COOL ; ECS-50, -19- 200409752 THERMO CONTROLLER ; STIR PUMP ; STR-1 ; WATER BATH ; SBC-24 實例9
在氮氣流下用THF(lOkg)稀釋25.9重量%的鋰雙(三甲 φ 基矽烷基)醯胺-THF溶液(29.3kg,46.62mol),於6(TC左右 費時 4.5 小時將內酯(6)(14.0kg,3 8.8 5 mol)的 DMF(33kg) -THF(31kg)溶液滴下。進一步攪拌1小時後,費時2.5小時 將烯酮酯(5)(9.31^,46.91111〇1)的丁1^(191^)溶液滴下。滴下 終了後,費時約5 0分鐘將2 5.9重量%鋰雙(三甲基矽烷基) 醯胺-THF溶液(20.4kg,31.08mol)滴下。昇溫直至0°C然後 在冰冷下攪拌2小時。將水(4 5 kg)及35%合成鹽酸(16.0 kg) 加入反應液中,用醋酸乙酯將其抽出。經減壓濃縮的殘渣 φ 藉由甲醇結晶化後,用丙酮-甲醇進行再結晶,可得到化合 物(7)(12.1%,55.8%) 〇 實例10
-20- 200409752 在化合物(7)(9.00kg,16.1 lmol)的乙醯腈(25.〇kg)懸# 液中,加入甲磺酸(1.86 g),在室溫下攪拌約1〇〇分鐘°在 反應液中加入水(3 6 · 5 k g),且在冰冷下攪拌約9 0分鐘’顧 慮取出析出的結晶。藉由丙酮-甲醇再結晶可得到化合物 (8)(7.37kg,84.7%) 〇 lH-NMR(CDCl3, ppm) (5 : 0.83(t, J = 7.〇Hz,6H), 1.20- 1.42(m,4H),1.96-2.12(m,1H),2.73(d,J = 6.0Hz,2H),3.25(s, 3H),3.44(s,3H),3.86(s,3H),3.89(s, 3H),3.93(s,3H), 4.04(s,3H),6.7 8 -6.90(m,3H),7.73(s,1H),14.38(s,1H)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工業上有利的烯酮酯的製法。利用 本發明可於工業上效率良好地生產木聚糖衍生物。 【圖式簡單說明】··無 -21-

Claims (1)

  1. 200409752 拾、申請專利範園: 1 · 一種式(3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⑶ co,ch3 其特徵係包括式(1)所示之化合物與式(2)所示之化合物在 醋酸乙酯中進行反應’其中: 式(1)化合物爲:
    Sh (1) 式(2)化合物爲:
    其特徵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得到化合物(3) 後,將其在雷氏鎳存在下還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製造方法,其中還原係在醋酸 乙酯中進行。 4. 一種式(5)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co2ch3 (5) 200409752 其特徵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製造方法得到 化合物(4)後,將其進行脫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結晶製造方法,其中係由醇進 行結晶化。 6 ·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化合物(5 )之結晶。 7 · —種式(8 )化合物之製造方法,
    其特徵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之方法得到化合 物(5)或其結晶後,將其與化合物(6)反應以得到化合物(?) ,然後進行脫水,其中 式(6)化合物爲·
    式(7)化合物爲:
    -23- 200409752 柒、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無)圖。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 拥、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0
TW92127729A 2002-10-08 2003-10-07 Process for preparing enone ester TW200409752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95366 2002-10-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9752A true TW200409752A (en) 2004-06-16

Family

ID=3208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27729A TW200409752A (en) 2002-10-08 2003-10-07 Process for preparing enone este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4033411A1 (zh)
AU (1) AU2003271115A1 (zh)
TW (1) TW200409752A (zh)
WO (1) WO200403341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9805B2 (ja) * 1991-10-17 1998-12-16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リグナン類縁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抗高脂血症剤
JP3467072B2 (ja) * 1993-04-16 2003-11-17 塩野義製薬株式会社 リグナン類縁体の製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3271115A1 (en) 2004-05-04
JPWO2004033411A1 (ja) 2006-02-09
WO2004033411A1 (ja) 2004-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9979B2 (ja) シロドシンおよびその中間体の合成方法ならびに結晶フォーム
JP2011505364A (ja) TMEDAを用いた5−シクロプロピル−5,11−ジヒドロ[1]ベンゾオキセピノ[3,4−b]−ピリジン−5−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08078482A1 (ja) アセナピン合成中間体の製造方法
JPH03209348A (ja) エンイン誘導体の製造法
WO2006090783A1 (ja) 4-フルオロイソキノリン-5-スルホニルハライド又はその塩の製造方法
CN109897006A (zh) 一种甲基二磺隆的制备方法
JP2010209115A (ja) イソオキサゾリン化合物および製造法
JP2003519691A (ja) 5−シアノフタリドの製造方法
JP2008523039A (ja) タムスロシン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中間体
JP5008404B2 (ja) メチレンジスルホネート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3816968B2 (ja) N−アルキル−n−ピリジニル−1h−インドール−1−アミンの製法
JP2010526060A (ja) 1−(((1(r)−(3−(2−(7−クロロ−2−キノリニル)−エテニル)フェニル)−3−(2−(1−ヒドロキシ−1−メチルエチル)フェニル)プロピル)スルファニル)メチル)シクロプロパン酢酸のナトリウム塩の調製法
WO2016066116A1 (zh) 阿普斯特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WO2005123709A1 (ja) 2-オキソ-1-フェニル-3-オキサビシクロ[3.1.0]ヘキサンの製造方法
TW200409752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enone ester
JP2009286717A (ja) ビスベンゾオキサジノ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2272665A (zh) 制备立他司特的方法
WO2012027951A1 (zh) 一种合成培南类药物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725440B1 (ko) 유기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JP4159022B2 (ja) ジホスゲン及びトリホスゲンを使用したジアゾナフトキノンスルホニルクロリドの調製法
JP3959994B2 (ja) 4−フタロニトリル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WO2008124969A1 (fr) Méthode de préparation de rivastigmine et de ses intermédiaires
JP2008169161A (ja) メチレンジスルホネート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3646225B2 (ja) 芳香族エステル誘導体及びその中間体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WO2014108011A1 (zh) 恩替卡韦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