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306018A - Light-emitting diode - Google Patents

Light-emitting diod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306018A
TW200306018A TW92102707A TW92102707A TW200306018A TW 200306018 A TW200306018 A TW 200306018A TW 92102707 A TW92102707 A TW 92102707A TW 92102707 A TW92102707 A TW 92102707A TW 200306018 A TW200306018 A TW 2003060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urrent
type
light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2102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nori Takahashi
Masahito Yamada
Original Assignee
Shinetsu Handota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etsu Handotai Kk filed Critical Shinetsu Handotai Kk
Publication of TW20030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601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1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carrier transport control structure, e.g. highly-doped semiconductor layer or current-blocking structure
    • H01L33/145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carrier transport control structure, e.g. highly-doped semiconductor layer or current-blocking structure with a current-blocking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200306018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發光二極體。 【先前技術】 發光二極體,通常具有發光層部、及用以對該發光層 部施加發光驅動電壓的通電電極。而且,為提高光取出效 率,在該發光二極體與通電電極之間,形成電流擴散層及 電流阻止層。圖4係表示具有電流擴散層及電流阻止層之 發光二極體的一例。發光層部19,為由η型包覆層Η、活 性層14、及ρ型包覆層15所構成之雙異f接合構造依此 順序並透過n型緩衝層21而形成於n型單結晶基板12上 ,於P型包覆層15與通電電極17之間形成p型電流擴散 層16。而且’於該p型電流擴散層16與?型包覆層^之 間形成η型電流阻止層18。 於Ρ型電流擴散層16内部,通電電流係對發光層部 19以均-地供應到面内的方式而擴散。_,自發光層部 19之未披覆通電《 17的區域可進行比較強的發光。又 ’ η型電流阻止層18,由於與ρ型雷法樜也既,ρ ρ i冤流擴散層16及ρ型包 覆層15為導電型相異者,故如圖4所示般,通電電流係以 避開該η型電流阻止層18的方式流通到發光層部19之未 披覆有通電電極17的區域,故合白本从帝士 又曰自未披覆有通電電極17 的區域優先進行發光。由於自該 “ 邊&域的發光,不易被通電 電極17所遮蔽,而易於放出到外立 认外l J外。卩,故藉由此等ρ型電流 擴散層16及η型電流阻止層18夕知人 之組合,可顯著地提高發 200306018 光二極體的光取出效率。 然而,如上述般,於採用與周圍不同導電型的層作為 電流阻止層的%合’會有下述的問題。圖5為表示發光二 極體的製造方法之一例。於例如由GaAs等所構成之n型單 結晶基板12上’以由(AiuGa卜Λ·51ΐη() 49P(惟,ocua)混 晶所構成之η型包覆層13、由(AlvGai_v)Q.51InQ 49P(惟,〇 < u S 〇 · 7) >'吧晶所構成之活性層14、及由(a 1 g a w)o.5iIn〇49P(惟,〇<w$i)混晶所構成之p型包覆層15依 序進行磊晶(epitaxial)成長所構成之發光層部19上,進 行以GaAs等所構成之n型電流阻止層i 8之磊晶成長。又 ,對忒(AluGa^u)〇 51ln〇 49p、(AlvGa卜v)〇 51ln。49p、⑷ 之總稱亦略記為AlGalnP。又,用以構成該發 光層部19之各AiGaInP層的A1組成u、v、w,係滿足v = U及v<w的關係。然後,藉由光微影技術,將n型電流阻 止層18的不要區域(18a)除去之後,在其上,進行例Ζ由 AlxGa卜xAs(惟,〇 < χ $ υ混晶(以下,將此等總稱為 AlGaAs)所構成之ρ型電流擴散層16之磊晶成長,於形成 電極Π、20之後進行元件化,藉此作成為發光二極體 〇 如此般’以與周圍不同導電型的層作為電流阻止層來 作用之場合,於其製造過程中,如上述般,必須要有:斷 Ρ層之成長而使η層成長的製程。此場合,如圖6所示般 ’例如自η型電流阻止層18使η型摻質往ρ型包覆層^ 的一部份擴散。藉此’由於ρ型包覆層15的多數載子(電 200306018 :)會被補償’致載子濃度減少,而使得發光二極體23的 儿度降低。又,文到n型摻質的補償若過多,則會於p型 包覆層15上形成n型反轉層⑸,使得用以使發光二極體 23發光的發光驅動電壓上昇。因此,為了得到具有所要的 發光效率及發光驅動電壓之發光二極體,力η型電流阻止 層18的形成之際,必須進行處理以使η型反轉層15a的形 成變得不明顯,而使製造效率降低。 【發明内容】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 一種發光二極體必形成與周圍不同導電型的電流阻止 層而可控制電流擴散層内的電流之流通。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其特徵係: 在L電電極與發光層部之間形成電流擴散層,電流抑制層 (用以一妨礙依據發光驅動電壓之通過電流)與該電流擴散層 為同-導電型、且與該電流擴散層形成異質障壁界面。 4 ®^1於本發明中’藉由使電流抑制層與電流擴 二成為同—導電型,並以與電流擴散層之間形成異質 早土’面’來代替與周圍不同導電型的電流阻止層之形成 j可發揮作為電流抑制層的作用。由於不採用與周圍不 5電型的層,故於電流抑制層的形成中,不會發生摻質 :散到該電流抑制層的下層致該下層的載子濃度之降低,、 二的降^斤欲的反轉層的情形。因而,不會發生因載子濃 轉層的形成所造成的發光二極體的亮度降低 、驅動電s上昇之情形。因此,不須要進行用以防止 200306018 反轉層的形成之特別的處置,故易於製造。另一方面,電 流抑制層,係於與電流擴散層的境界處形成異質障壁界面 。藉此,於使電流擴散層導通的通電電流中,於電流擴散 層與電流抑制層相接的部分,由於在該異質障壁界面形成 能量障壁,故通電電極於發光層部之間的通電電流的流通 ,於該電流抑制層附近會受到阻礙。其結果,由於通電電 流會避開電流抑制層而導通,故即使電流抑制層與電流擴 散層係作成為同一導電型,亦可控制電流擴散層内的電流 並使其擴展開來,而可充分地發揮電流抑制層的作用。 電流抑制層,具有對應於通電電極的形狀,可形成於 忒通電電極的正下方。藉此,對往外部取出的發光有助益 的通電電流,能有效率地供應到發光層部,且自發光層部 的發光不易被電流抑制層及通電電極遮蔽,而可進一步提 高發光二極體的光取出效率。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式,就用以實施本發明之較佳形態加以 -立圖1為表示本發明之一個實施形態之發光二極體!的 不忍圖。發光二極冑j,具有形成於其表面大致中央 Γ=:又…型單結晶基板2上形成n型緩衝層 1卜再於其上依序積層發光層部9、電㈣ 擴散層6。發光声邱q,έ、s f 4 ^ 纟先層。",自通電電極7侧起’具有依序積層 由作為弟-導電型包覆層之ρ型包覆f 及 為第二導電型包覆層之η型包覆層3所成之雙異 200306018 造;電流抑制層8,係形成與作為第一導電型包覆層之 型包覆層5相接。藉由在發光層部9採用雙異質接合構造 ,可提南在活性層4之量子封鎖效應之内部量子效率。又 ,在η型單結晶基板2的背面形成有背面電極丨〇。又,欲 付到良好的電流擴散層6的效果,該電流擴散層6的厚度 以設定為2〜15/ζπ!的範圍為佳。若小於2//m,於自通電電 極7到發光層音"之間,通電電極無法充分擴散,故並不 理想。另-方面,若超過15//m,上述效果已達飽和,不 僅製造費時並導致成本之上昇。 發明中,係使電流抑制層8作成與p型包覆層5及 電流擴散層6為同一導電型,於本實施形態中為p型(以下 ,亦記作P型電流抑制層8)。 又/具體而言,發光二極體i的n型單結晶基板2及 以緩衝層U係由⑽所構成。而且,發光層部9,係具 =(A1uGa卜u)〇 5ιΙη。49p(惟’(^印所構成之。型 曰、由(AlvGai_v)〇 5ιΙη〇 49ρ(惟,〇<u錢 所構成之活性層4、及由Γ ^ τ <U V<W) 飞彳戶斤 M 士、 w aii)ui In。」/(惟, 之P型包覆層5 ; p型電流擴散層6系 xAs(惟,〇 < γ <,、 1尔田 AlxGai_ (AlGa }I广所構成;P型電流抑制層8,係由 y-Λΐι^Ρ(惟,〇<y^、仏⑸、w 於個別的層φ,η π ^ ^ W構成。 ,、要採用這樣的化合物半導體, 電流抑制層8^上 糟由p型 制層8之間,=’於P型電流擴散層6與”電流抑 流抑制層8,以ά Α1 τ 尤/、疋,Ρ型電 AUh—ΖΡ(惟’ 0_υ所構成者為佳。 200306018 藉此於p里包覆層5與P型電流抑制層8之間不會形成 反轉層又,於通電電極7與發光層部g之間,於配置有 P型電流抑制層8的區域中,由於通電電流幾乎不導通, 故藉由改變電流抑制層的形狀或其形成位置,可控制通電 電流之流通。例如,若於使P型電流抑制層8作成為與通 電電極7相對應之形狀並形成於通電電極7的正下方,則 可自通電電極7以外沾p a ^ , 、 的&或取出強的發光,而提高光取出 效率。又,藉由改轡壬M麻 曰4的組成,可使發光波長於 550〜660nm間適當地變更。 形成於p型電流擴散層6與p型電流抑制層8之間的 異質障壁界面附近的能帶的構造,係作成為例如圖2A般。 P型電流抑制層8的價電子帶的上端之能量,係較p型電 流擴散層6的價電子帶的上端的能量低。因此,在p型電 流6與P型電流抑制層8的界面可形成對電洞之大 的月b量P早壁E,成為異質障辟κ 發光二極…加發光二;界:。:透過通電電極7對 "尤驅動電壓,則可使多數的载子之雷 洞於P型電流擴散層6之内朝向P型包覆層5移動 '然而 ::成於p型電流擴散層6與p型電流抑制 界面中’形成有對電洞之能量障壁E,以該:; 乂的「ΓΓ洞遮蔽’其結果’在形成有p型電流抑制 層8的區域中’可抑制通電電流之往發光層部9的流通。 於未形成p型電流抑制層8的區域中1 層5與p型電流擴散層6係直接相接。因此,如圖2 般,若就未形成P型電流抑制声 不 忡钔層8的區域之電流的導通考 200306018 慮’對於電洞之障壁,以作成為使其不產生 散層…型包㈣5移動的方式為佳。因此,:二 包覆層5的價電子帶的上端之能量與p型電 價電子帶的上端之能量設定為大致相同,或使p型;覆: 5的價電子帶的上端之能量設定成較p型電流擴散層6的 價電子帶的上端之能量高為佳。 作為達成這樣的價電子帶的構造之方法,例如,可將 P型電流抑制| 8的帶隙能量Eg2設定成較p型電流擴散 層6的帶隙能量Egl及p型包覆層5的帶隙能量邮為大 ,方法。並須以滿足該條件的方式作各層的組成之調整。 藉由作成為這樣的構成,可使p型電流抑制層8及p型電 流擴散層6的境界作成為異質障壁界面,即使不形成導電 型相異的層,亦可發揮作為電流抑制8的作用。又,使 P型電流抑制層8 t((AlyGai y)zIni zP)之Μ,且成⑹增大 ’且使電流擴散層6(AlxGai_xAs)中之A1組成⑴減小 可使侍對形成於P型電流抑制層8及p型電流擴散層6 之間的電洞之異質障壁增大。 作為P型電流抑制層8,可採用具有之膜厚為剛好可 使自P型電流擴散層6的載子(電洞)不會因穿隧現象而通 過發光層部9的膜厚。具體而言’以設定為Q5七m為 佳膜厚右小;^ 〇. 〇〇5 # m ’則會因穿隧現象而使載子通過 故並不佳,另一方面,若超過丨# m,則對於電流抑制 層8的作用之發揮上為高於規格以上,而增加製品的成本。 以下,就本發明之一個實施形態之發光二極體丨的製 11 200306018 造方法用圖1及圖3加以說明。 抑百先’在與AlGalnP混晶進行晶格整合的化合物半導 體單結晶基板之η型GaAs單結晶基板2的第一主表面上, 進行例如0.5#m的n型GaAs緩衝層u之蟲晶成長。然後 ’作為發光層部9,係使_的n型⑽斯包覆層卜 〇. 6 # m的未摻雜A1GaInP活性層4、及2以阳的p型 AlGalnP包覆層5依序成長。作為p型接質,可使用心、 Zn等之II族元素,作為n型摻質,除了 s、&等之心 元素之外’亦可使肖Si。此等各層之蟲晶成長,可使用有 機金屬氣相磊晶成長(Metal〇rganic Vap〇r汕㈣
EpitaXy:MGVPE)法進行。除此之外,亦可使用分子束蟲晶 成長(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法等進行。 然後,藉由圖3所示之方法來形成p型電流抑制層8 。亦即’在該1)型_ 5的全表面上,進行由 所構成的p型電流抑制層8之蟲晶成長。然後,藉由光微 影技術以只留下所要的區域的方式(於本實施形態中,係 召下通電電極7的正下方的區域),將不要區域除去 。然後,進行由AlGaAs所構成的p型電流擴散層6之磊晶 成長,之後,在p型電流抑制I 8 #正上方形成通電電極 7’藉由進行元件化可製得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i。此時, 在P型AlGalnP電流抑制層8與p型MGaAs電流擴散層6 之間形成對電洞之300meV程度的異質障壁。於形成電流抑 制層8之際’不對p型包覆層5的多數載子(電洞)進行補 4貝,可使p型包覆層5内的多數載子(電洞)濃度維持所要 12 200306018 的濃度’而可製得具有良好的發光效率之發光二極體1。 又,由於亦未形成反轉層,故發光驅動電壓也不會上昇。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雖以在p型包覆層5上形成p 型電流抑制層8及p型電流擴散層6的場合作說明,惟, 本發明即使將此等的導電型全部作成為η $,也具有同樣 的效果。再者’電流抑制層8雖只在卩型包覆層5的表面 之通_ 7的正下方區域與?型包覆層5相接而形成, 惟’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亦可形成為電流抑制層8包含 於電流擴散層6的形態’亦可形成於通電電極7的 區域以外的區域。 【圖式簡單說明】 (一) 圖式部分 圖1為表示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構造之示意圖。 圖2Α為表示電流抑制層附近之能帶的一例之圖。 圖2Β為表示電流抑制層附近之能帶的一例之圖。 圖3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發光二極體的製造方法之圖。 圖4為表示習知的發光二極體的構造之示意圖。 圖5為用以說明習知的發光二極體的製造方法之圖。 圖6為用以說明習知的發光二極體之問題點之圖。 (二) 元件代表符號 1、23 :發光二極體 2 : 11型單結晶基板 3、 13 : η型包覆層 4、 14 :活性層 13 200306018 5、 15 : ρ型包覆層 6、 1 6 : p型電流擴散層 7、 1 7 :通電電極 8 : ρ型電流抑制層 8a ·不要區域 9、 19 :發光層部 10、 20 :背面電極 11、 21 : η型緩衝層 12 : η型單結晶基板 15 : ρ型包覆層 1 6 : ρ型電流擴散層 18 : η型電流阻止層 18 a ·不要區域
14

Claims (1)

  1. 200306018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發光二極體,其特徵係:在通電電極與發光 層部之間形成電流擴散層,電流抑制層(用以妨礙依據發 光驅動電壓之通過電流)與該電流擴散層為同一導電型、 且與該電流擴散層形成異質障壁界面。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光二極體,其中,該 電流擴散層係由AlxGai_xAs(惟,0<Χ$1)所構成,該電流 抑制層係由(AlyGai_y)zIni_zP(惟,0<yy、〇<d)所構 成。 上3.如申請專利範圍帛i或2項之發光二極體,其中 ’該發光層部係具有自該通電電極側起依序❹ 導 型包覆層、活性層、及第二導電型包 造,嗲雷、、☆ $ i ㈢而成之雙異質構 抑制層係形成與該第一導電型包覆層相接。 拾壹、圖式: 如次頁。 15
TW92102707A 2002-02-28 2003-02-11 Light-emitting diode TW20030601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53729A JP2003258295A (ja) 2002-02-28 2002-02-28 発光ダイオー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6018A true TW200306018A (en) 2003-11-01

Family

ID=27764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02707A TW200306018A (en) 2002-02-28 2003-02-11 Light-emitting diod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258295A (zh)
TW (1) TW200306018A (zh)
WO (1) WO2003073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64603A1 (en) * 2014-08-26 2016-03-03 Toshiba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s With Current Confin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0672B2 (ja) * 1990-08-20 2002-06-10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ダイオード
JP3124694B2 (ja) * 1995-02-15 2001-01-15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JP3685977B2 (ja) * 2000-04-21 2005-08-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73519A1 (fr) 2003-09-04
JP2003258295A (ja) 200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9871B (en)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3643665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TWI240969B (en) Nitr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11066456A (ja) p型活性層を有するIII族窒化物発光装置
WO2009139524A1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WO2005029588A1 (ja) 窒化物系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029236A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EP3869571A1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
TWI559567B (zh) 氮化物半導體層積體及半導體發光元件
TWI555240B (zh) Light emitting element
KR101069362B1 (ko) 반도체 발광소자
JP2001148511A (ja) 半導体発光ダイオード
JP2003243701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H08222760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TW200306018A (en) Light-emitting diode
JP2011198931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7373435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JPH09326508A (ja) 半導体光素子
TWI231053B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523940B (en) III-Group Nitrides Semiconductor Luminescence Diod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3700767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TW200924221A (en) High-brightness light emitting diode structure
JP3975763B2 (ja) リン化硼素系半導体発光素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発光ダイオード
CN111326628A (zh) 一种基于n型掺杂叠层和功能层的发光二极管
CN116111012B (zh) 一种可调控偏振发光模式的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