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302167A - Liquid drop discharge head, discharge method and discharge device; electro optical device, color filter and device incorporating backing,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Liquid drop discharge head, discharge method and discharge device; electro optical device, color filter and device incorporating backing,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302167A
TW200302167A TW092101853A TW92101853A TW200302167A TW 200302167 A TW200302167 A TW 200302167A TW 092101853 A TW092101853 A TW 092101853A TW 92101853 A TW92101853 A TW 92101853A TW 200302167 A TW200302167 A TW 2003021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s
discharge
liquid
substrate
discharg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1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580437B (en
Inventor
Shinichi Nakamura
Yoshiaki Yamada
Tsuyoshi Kitahara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302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2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0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04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serial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09Ink jet technology use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filters

Landscapes

  • Optical Filters (AREA)
  • Ink Jet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200302167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來排出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的 液滴排出頭。又,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來排出具有流動 丨生之液狀體之排出方法以及其裝置。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 液晶裝置、EL裝置、電氣泳動裝置、電子放出裝置以及 PDP (Plasma Display Panel:電漿顯示面板)裝置等的光 電裝置’用來製造該光電裝置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以及 φ 其製置。又,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使用在光電裝置的 彩色濾光片,用來製造該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以及其製 造裝置。更且,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備有電氣光學構件 、半導體裝置、光學構件、試藥檢查構件等之基材之元件 ’用來製造具有該基材之元件之製造方法以及其製造裝置
【先前技術】 H 近年來,液晶裝置、EL (Electro Luminescence)裝 置等的光電裝置的顯示裝置乃被廣泛地應用在行動電話、 攜帶型電腦等之電子機器的顯示部。又,最近愈來愈多以 顯示裝置來進行全彩顯示。在以該液晶裝置來進行全彩顯 示時一如-讓署調變過的光通過彩各濾光片來 顯示。此外,彩色濾光片則是藉由在例如由玻璃、塑膠等 所形成的基板的表面,將R (紅)、G (綠)、B (青)之 點狀的各色的濾光元件依據所謂的線條配列(Stripe)、 -6 - (2) (2)200302167 三角形 (Delta)配列或馬賽克 (mosaic)配列等的所設 定的配列加以排列而形成。 又,在藉由EL裝置來進行全彩顯示時,則是藉由在 例如由玻璃、塑膠等所形成的基板的表面,將R (紅)、 G (綠)、B (青)的點狀的各色的EL發光層依據所謂的 線條配列、三角形配列或馬賽克配列等的所設定的配列加 以排列,且以一對的電極來挾持該些的EL發光層而形成 繪素像素。藉此,藉著針對各個繪素像素來控制施加在該 些電極的電壓,可以讓該些繪素像素以希望的顏色來發光 而進行全彩顯示。 以往在針對彩色濾光片的R、G、B等的各色的瀘光 元件實施圖案時、或是針對EL裝置的R、G、B等的各色 的繪素像素實施圖案時已知有利用光石印法。然而當使用 該光石印法時,由於過程複雜以及會消耗大量的各色的材 料或光阻劑等,因此會有成本變高的問題。 爲了要解決該問題,乃提出藉由排出液滴的噴墨法將 瀘光元件材料或EL發光材料等排出成點狀,而形成點狀 配列的細絲 (filament)或EL發光層等方法。 在此則說明藉由噴墨法來形成點狀配列的細絲或EL 發光層等的方法。在圖52(a)中,在被設定在由玻璃、 塑膠等.指—形—戚之大罢積韵基板,所謂的主機板—(mother b 〇 ar d) 3 0 1之表面的多個的面板領域3 0 2的內部領域,如 圖52 (b)所示,藉由噴墨法形成呈點狀配列的多個的濾 光元件3 0 3。此時,如圖52 (c)所示,讓具有將多個噴 (3) (3)200302167 嘴3 〇4配列成列狀的噴嘴列3 0 5的噴嘴列3 0 5,如圖5 2 (b)的箭頭A1以及箭頭A 2所示般,針對1個面板領域 3 02進行多次(在圖52中爲2次)的主掃描,在作該些 主掃描的期間,藉著從多個噴嘴選擇性地排出墨水,亦即 ’濾光元件,而在所希望的位置形成濾光元件3 0 3。 該濾、光元件3 03,如上所述,係將R、G、B等的各 色依據所謂的線條配列、三角形配列、馬賽克配列等之適 當的配列形態加以配列而形成。藉此,由圖52 (b)所示 的噴墨頭3 0 6所進行墨水排出處理,則是將用來排出R、 G、B的單色的噴墨頭306事先分成R、G、B的3色,此 外,則依序利用該些噴墨頭3 0 6,在1個主機板3 0 1上形 成R、G、B等的3色配歹ij。 但是有關噴墨頭3 06,一般而言在構成噴嘴列3 0 5之 多個噴嘴3 〇4的墨水排出量會有變動。而此是因爲如圖 5 3 (a)所示,其具有在對應於噴嘴列3 0 5之兩端部的位 置的排出量多,中央部次多,而在該些中間部的排出量則 最少的墨水排出特性Q。 因此,如圖52 (b)所示,當藉由噴墨頭3 06形成濾 光元件3 03時,則如圖53 (b)所示,在對應於噴墨頭 3〇6之端部的位置P1或中央部P2、或P1以及P2兩者形 成濃度4§舟線條一得番,會有彩色濾光片之平面的透光特 性變得不勻勻的問題。 另一方面,當要在主機板3 0 1形成多個的面板領域 3 〇2時,則使用長條狀的噴墨頭以使得噴墨頭位在相對於 -8 - (4) (4)200302167 噴墨頭的主掃描方向成爲寬度方向之主機板301的寬度尺 寸大約整個領域,藉此可以有效率地形成濾光元件3 03。 然而當對應於面板領域3 02的大小而使用不同大小時主機 板3 0 1時,則會有每次都必須使用不同的噴墨頭,而導致 成本上升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即有鑑於該問題,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使 φ 對被排出物被排出而被塗佈在被排出物上之液狀體的量得 以均勻化的液滴排出頭、排出方法及其裝置、或能夠使被 塗佈在基板或基材上之液狀體得以均勻化地排出而使得特 性變得均勻的光電裝置,其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彩色 濾光片、其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以及具備基材之元件 、其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 (1 )本發明之液滴排出頭,其特徵在於: φ 是一讓設有用來排出液狀體之多個噴嘴的面,相對於 被排出物而相對移動,而從上述噴嘴將上述液狀體排出到 上述被排出物上的液滴排出頭,在讓該液滴排出頭朝向與 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呈斜向交差的方向的狀態下,在上 述多個噴嘴中之至少喷在-牛央服分,而使用在排出上述液 狀體的噴嘴,則被配置成使多個開口位在沿著上述相對地 移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 在本發明中,在朝向與相對於被排出物相對地移動的 -9 - (5) (5)200302167 方向呈交差的方向的狀態下,將在用來排出液狀體之多個 噴嘴中至少位在中央部分而使用在排出液狀體的噴嘴配置 成使多個開口位於沿著相對地移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 。藉此構造,即使是對應於在被排出物上所描畫的點狀的 間距而傾斜時,則只需選擇多數開口在沿著相對地移動方 向之直線上的噴嘴所在之對應的噴嘴枚即可以共用噴嘴本 體,而不需要根據描畫的情形而分別製造,因此能夠降低 成本。 φ (2) 本發明的排出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有上述液 滴排出頭,用來保持該液滴排出頭的保持機構、以及讓該 保持機構與被排出物中的至少其中一者相對於上述被排出 物相對地移動的移動機構。 在本發明中,讓用來保持上述能夠共用零件之液滴排 出頭的保持機構以及被排出物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可以藉 由移動機構讓液滴排出頭相對於被排出物相對地移動。藉 此能夠降低描畫成本。 (3) 本發明的排出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有:設有 多個用來排出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的噴嘴的液滴排出頭, 讓該液滴排出頭之設有上述噴嘴的面面向被排出物,而用 來保持上述液滴排出頭的保持機構、以及讓該保持機構與 上述中釣至少其中一者相對地移動的移動機構, 上述液滴排出頭則爲上述保持機構所保持,而且使得在上 述多個噴嘴中至少位在中央部分而使用在排出上述液狀體 的至少2個以上的噴嘴位在沿著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所 10- (6) (6)200302167 假想的直線上。 在本發明中,設有多個用來排出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 的噴嘴的液滴排出頭,讓設有噴嘴的面面向被排出物而爲 保持機構所保持,而藉由移動機構讓保持機構與被排出物 中的至少一者相對地移動。此外,液滴排出頭則爲保持機 構所保持而使得在多個噴嘴中至少位在中央部分而使用在 排出液狀體的至少2個以上的噴嘴位在沿著相對地移動的 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藉此構成,可以得到一能夠從不同 的2個以上的噴嘴重覆地排出液狀體的構造。即使在多個 的噴嘴間在排出量存在有變動時,所排出的液狀體的排出 量也得以平均化以防止變動,而得到全面均勻的排出效果 〇 (4)本發明的排出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有:設有 多個用來排出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的噴嘴的液滴排出頭, 讓該液滴排出頭面向被排出物,而將多個並排配置的保持 機構、以及讓該保持機構與上述被排出物中的至少其中一 者相對地移動的移動機構,上述多個的液滴排出頭則被配 置在上述保持機構,而且使得在該些液滴排出頭中之至少 2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中使用在排出上述液狀體的噴嘴的 至少一部分位在沿著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 在本發明中,設有多個用來排出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 的噴嘴的液滴排出頭,讓設有噴嘴的面面向被排出物,而 將多個加以排列而配置在保持機構,藉由移動機構讓保持 -11 - (7) (7)200302167 機構與被排出物中的至少一者相對地移動。此外,多個的 液滴排出頭則配置在保持機構,而且使得至少2個以上的 液滴排出頭中使用在排出液體的噴嘴的至少一部分位在沿 著相對地移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藉此構造,可以得 到一能夠從不同的2個以上的噴嘴重覆地排出液狀體的構 造,即使在多個噴嘴間在排出量存在變動時,則所排出的 液狀體的排出量也得以平均化以防止變動,而能夠得到平 面均勻的排出效果。 此外,在本發明中,液滴排出頭最好是將多個的噴嘴 配列成多列。藉此構造,很容易得到一可以從不同的2個 以上的噴嘴來排出液狀體的構造,又,能夠將噴嘴的配列 領域設得更廣,除了能將液狀體排出到更廣的範圍而提高 排出效率外,也不需要形成長條狀的噴墨頭,而提高泛用 性。 又,在本發明中,液滴排出頭最好是在噴嘴的配列方 向在相對於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呈斜向交差的狀態下爲 保持機構所保持。藉該構造,噴嘴的配列方向成爲相對於 相對地移動的方向呈傾斜的狀態,而成爲排出液狀體之間 隔的間距也變得較噴嘴間的間距爲狹窄,只要適當地設定 傾斜的狀態,則很容易應付在將液狀體呈突狀地排出到被 排出-物所的點間昏一骄不需要韻據-點間距-來 形成噴墨頭,可以提高泛用性。 更且,在本發明中,最好至少2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 分別被配置成在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上與其他的液滴排 -12- (8) (8)200302167 出頭部分地發生重疊。藉此構造,相鄰的噴墨頭不會互相 干擾而不會產生液狀體不被排出的領域,能夠產生液狀體 得以良好地連續排出的效果。 又,在本發明中,將在上述液滴排出頭所配列的噴嘴 中位在端部附近的一定領域部分的噴嘴設定爲非排出噴嘴 ,多個的上述液滴排出頭,則在上述液滴排出頭的多個噴 嘴被配列在相對於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呈斜向交差之一 定方向的狀態下,沿著相對於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呈斜 向交差的方向配置並排成多列,而在上述多列的液滴排出 頭中的1列內的上述液滴排出頭中的非排出噴嘴,則與在 被配置在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上之其他列內之液滴排出 頭中用來排出液狀體的排出噴嘴,最好是被配置在在上述 相對地移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藉此構造,將液滴 排出頭之排出量容易產生變動之位在端部附近的噴嘴設成 非排出噴嘴,而將其他列用來排出液狀體的排出噴嘴配置 在該非排出噴嘴相對移動的方向上,使得在液滴排出噴嘴 之噴嘴間之液狀體的排出量得以平均化以防止變動,而能 夠得到平面均勻之排出效果。 此外’在本發明中,上述液滴排出頭的噴嘴乃被配列 成多列,而最好是配置上述多個的液滴排出頭以使得存在 有一個-餐搞排出頭的非排组噴嘴與其他之液滴排出頭的多 列的排出噴嘴位在沿著上述相對地移動之方向的假想的直 線上的狀態、以及一個液滴排出頭的排出噴嘴及非排出噴 嘴與其他之液滴排出頭的排出噴嘴及非排出噴嘴位在沿著 -13- (9) (9)200302167 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藉此構造,可將 多個的液滴排出頭配置成當一個液滴排出頭的非排出噴嘴 位在沿著相對地移動之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時,則其他的 液滴排出頭的多列的排出噴嘴也位在沿著相對地移動之方 向所假想的直線上,而當一個液滴排出頭的非排出噴嘴及 排出噴嘴位在沿著相對地移動之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時, 則其他的液滴排出頭的非排出噴嘴及排出噴嘴也位在沿著 相對地移動之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藉此構造,在多個液 滴排出頭間之液狀體的排出量得以平均化以防止變動,而 得到平面均勻的排出效果。 又,在本發明中,上述多個噴嘴最好是配置成使在相 對於上述相對地移動之方向呈垂直相交之方向上的噴嘴的 開口的配列間距大約與在相對於上述相對地移動之方向呈 垂直相交之方向之在上述被排出物上的排出頭預定位置的 間距相同或大約爲其整數倍。藉此很容易描畫出例如線條 型或馬賽克型、三角形型等之具有一定規則性之構成的描 畫。又,藉由設成相同,利用例如同一規格品的噴墨頭可 以將液狀體排出到更廣的範圍,而不需要使用特別的噴墨 頭,藉由使用以往的規格品可以降低成本。更且,例如藉 由設定在配列噴墨頭之配列方向上的數目,可以對應於用 來排抱液狀釣域-而提-局-i乏用性。又,即使是1種的噴 墨頭也能夠應付用來排出液狀體的領域,可以簡化構造, 提高製造性,且降低成本。 又,在本發明中,最好是控制成使上述液滴排出頭中 -14· (10) (10)200302167 之位在沿著上述相對地移動之方向的假設的直線上的不同 的噴嘴分別朝被排出物之所設定的同一位置排出。藉此使 得在各位置之液狀體的排出量得以平均化以防止變動,而 得到一平面均勻排出的效果。 (5) 本發明適合於製造將含有EL發光材料的液狀體 當作要排出的液狀體而排出到作爲被排出物的基板而形成 EL發光層的光電裝置。 (6) 本發明適合於將含有彩色濾光片材料的液狀體當 作要排出的液狀體而排出到作爲被排出物而用來挾持液晶 之一對的基板中的其中一個基板,而製造爲光電裝置的彩 色濾光片。 (7) 本發明適合於將具有流動性的液狀體排出到作爲 被排出物的基材上,而製造具備有已形成一定層之基材的 元件。 根據本發明,在讓設有噴嘴的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 面向被排出物的狀態下相對於被排出物相對地移動,而從 多個位在沿著該相對的移動方向所假設之直線上的噴嘴中 的至少2個以上的噴嘴排出液狀體,因此可以得到一能夠 從不同的2個以上的噴嘴排出液狀體的構造,即使在多個 的噴嘴之間在排出量存在有變動時,也能夠使得所排出的 液狀昏典省-进量得以平冉~化以險止變動,而.可以得到一平 面均勻的排出效果。 具體實施例 -15- (11) (11)200302167 (有關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的說明1) 以下則說明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的製造方法以及其製 造裝置之基本的方法以及構造。首先在說明該些製造方法 及製造裝置之前,先說明利用該些製造方法等所製造的彩 色濾光片。圖6 (a)係以模型方式來表示彩色濾光片之一 實施形態的平面構造。又,圖7 (d)係表沿著圖6 (a)之 VII- VII線的斷面構造。 本實施形態的彩色濾光片1,係在由玻璃、塑膠等所 形成的方形的基板2的表面,將多個的濾光元件3形成爲 點狀圖案,在本實施形態中爲點矩陣狀。更者,彩色濾光 片1,如圖7 (d)所示,係藉由將保護膜4積層在濾光元 件3之上而形成。此外,圖6 (a)則是以平面方式來表示 已除去保護膜4之狀態的彩色濾光片1。 濾光元件3則被藉由不具透光性的樹脂材料而形成格 子狀的圖案的隔壁6所區隔,並以色材來埋住並排成矩陣 狀的多個的方形的領域所形成。又,該些的濾光元件3則 分別由R (紅)、G (綠)、B (青)中之其中一色所形成 ’各色的濾光元件3則排成所設定的配列。該配列已知有 例如圖8 (a)所示的條狀(Stripe)配列、圖8 (b)所示 的馬賽克 (mosaic)狀配列、圖8 (c)所示的三角形 (del t-a^—配务-一-本-I明中的-[镉壁」—播是—一也包含 有「Bank」之含義的詞,係指從具有從基板來看幾乎呈垂 直之角度的側面或具有大約在9 0度以上或未滿之角度之 側面的基板來看呈現凸狀的部分。 -16- (12) (12)200302167 此外,條狀配列是一矩陣的縱列全部成爲相同色的配 色。馬賽克配列係指在縱橫的直線上排列的任意的3個的 濾光元件3成爲R、G、B等3色的配色。更且,三角狀 配列係指將濾光元件3的配置錯開,而任意相鄰的3個濾 光元件3成爲R、G、B等3色的配色。 彩色濾光片1的大小例如是約4.5 7 c m (1 . 8 i n c h )。 又,1個濾光元件3的大小例如爲3 0 // mx 1 00 # m。此外 ,各濾光元件3之間的間隔,所謂的元件間距例如爲75 φ β m 〇 當將本實施形態的彩色濾光片1當作用於彩色顯示之 光學要素來使用時,則是將R、G、B3個的濾光元件3當 作1個單位(unit)來形成1個畫素,藉著讓光選擇性地 通過在1個畫素內的R、G、B的其中一個或該些組合, 可以進行全彩顯示。此時,由不具透光性的樹脂材料所形 成的隔壁6則當作黑色掩罩 (black mask)來使用。 上述的彩色濾光片1則是從圖6 (b)所示之作爲基板 的大面積的母基板12所切出。具體地說,首先在設定在 母基板1 2內之多個的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的各自的表 面形成彩色濾光片1的1個分的圖案。此外,則在該些彩 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的周圍形成切斷用的溝,藉著沿著 該些蘿^切L-基-板二h2 -雨形成個別的彩色-I光片1 〇 以下則說明製造圖6 (a)所示之彩色濾光片1的製造 方法以及其製造裝置。 圖7係以模型方式依過程的順序來表示彩色濾光片1 -17- (13) (13)200302167 的製造方法。首先,在母基板12的表面,從箭頭B方向 來看’藉由不具有透光性的樹脂材料將隔壁6形成爲格子 狀圖案。格子狀圖案的格子孔的部分7爲一形成有濾光元 件3的領域’亦即,濾光元件形成領域。由該隔壁6所形 成的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之從箭頭B方向來看時的平面 尺寸則例如爲3 0 // m X 1 0 0 // m左右。 隔壁6則兼具有阻止作爲被供給到濾光元件形成領域 7之液狀體之濾光元件材料1 3流動的功能以及黑色掩罩 鲁 (black mask)的功能。又,隔壁6則是由任意的圖案化 (patterning)方法,例如共石印法所形成,更且,可因應 必要,藉由加熱器加熱而燒成。 在形成好隔壁6後,如圖7 (b)所示,藉著將濾光元 件材料1 3的液滴供給到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而以濾 光元件材料1 3來掩埋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在圖7 (b) 中,符號1 3 R表示具有R (紅)色的濾、光元件材料,符號 1 3 G表示具有G (綠)色的濾光元件材料,此外,符號 · 13B表示具有B (青)色的濾光元件材料。此外,在本發 明中,也將「液滴」稱爲「墨水」。 當將所定量的濾光元件材料1 3塡充到各濾光元件形 成領域7時,則藉由加熱器將母基板12例如加熱到7 0 。。左右-十而讓濾光元件材料 1 3的溶媒蒸發。藉此蒸發, 如圖7 (c)所示,濾光元件材料1 3的體積會減少而變得 平坦。當體積的減少過劇時,則反覆地供給濾光元件13 的液滴8與加熱該液滴8直到得到彩色濾光片1之足夠的 -18- (14) 200302167 膜厚爲止。藉由以上的處理,最後只有濾光元# 的固體部分會殘留下來而膜化,藉此而形成所希 的濾光元件3。 根據以上,在形成好濾光元件3後,爲了要 光元件3完全地乾燥,而以所設定的溫度執行所 的加熱處理。之後,則利用例如旋轉塗覆法(s 、滾筒塗敷 (roll coat)法、活化 (living)法、 (ink eject)等之適當的方法來形成保護膜4。該 則是爲了要保護濾光元件3等以及使濾光元件1 坦化而形成。 圖9爲用來進行圖7 (b)所示之濾光元件材 供給處理之液滴排出裝置的一實施形態。該液滴 1 6係將R、G、B中的1色,例如12色的濾光 1 3當作墨水的液滴排出到在母基板1 2 (參照圖6 之各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內的所定位置而令 裝置。雖然分別準備有G色的濾光元件材料1 3 J 的濾光元件材料1 3的液滴排出裝置1 6,但由於 可以與圖8所示者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在圖9中,液滴排出裝置1 6具有:備有作 出頭之一例而用在印表機等之噴墨頭22的頭單j 來控齡賡备福2 2—之位置的頭位置控制裝置^17, 母基板1 2之位置的基板位置控制裝置1 8,作爲 墨頭22相對於母基板12進行主掃描移動之主掃 構的主掃描驅動機構1 9,作爲用來讓噴墨頭2 2 f1材料13 望之各色 讓該些濾 設定時間 pin coat) 或噴墨法 保護膜4 的表面平 ‘料13之 排出裝置 元件材料 (b))內 其附著的 以及B色 該些構造 爲液滴排 ΐ; 26,用 用來控制 用來讓噴 描驅動機 相對於母 -19- (15) (15)200302167 基板1 2進行副掃描移動之副掃描驅動機構的副掃描驅動 裝置2 1,用來將母基板1 2供給到在液滴排出裝置】6內 之所定之作業位置的基板供給裝置2 3、以及用來控制液 滴排出裝置1 6之全部控制的控制裝置24。 用來讓頭位置控制裝置1 7,基板位置控制裝置1 8, 噴墨頭22相對於母基板12進行主掃描移動的主掃描驅動 裝置1 9、以及副掃描驅動裝置2 1的各裝置則設置在基座 9之上。又,各裝置因應必要,可爲蓋14所覆蓋。 φ 噴墨頭22,如圖11所示,具有藉由將多個噴嘴27 排成一列狀所形成的噴嘴列28。噴嘴27的數目例如爲 1 8 0個,噴嘴2 7的孔徑例如爲2 8 // m,而噴嘴2 7間的噴 嘴間距例如爲Ml // m。在圖6 (a)以及圖6 (b)中,相 對於彩色濾光片1以及母基材1 2的主掃描方向X以及與 其垂直相交的副掃描方向Y則如圖1 0所示般地設定。 噴墨頭22,其噴嘴列28的位置則被設定成朝與主掃 描方向X呈交差的方向延伸,在朝著該主掃描方向X相 φ 對地平行移動的期間,藉著從多個的噴嘴2 7選擇性地排 出作爲墨水的濾光元件材料1 3,而讓濾光元件材料1 3附 著在母基板12 (參照圖6 (b))內之所定位置。又,藉著 噴墨頭22依所定距離朝著副掃描方向Y相對地進行平行 移動哥以-讓噴墨頭2 2的主掃描位置依據所定的間隔而 錯開。 噴墨頭22則具有如圖13 (a)以及圖13 (b)所示的 內部構造。具體地說,噴墨頭22具有例如不銹鋼製的噴 -20- (16) 200302167 嘴基座29,面向該基座的振動板31、以及讓該些互相接 合的多個的分隔構件32。在噴嘴基座29與振動板31之 間月釗藉由分隔構件3 2形成多個的墨水室3 3與儲液室 3 4。多個的墨水室3 3與儲液室3 4則經由通路3 8而互相 連通。 在振動板3 1的適當位置形成有墨水供給孔3 6 ’而墨 水供給裝置3 7則連接到該墨水供給孔3 6。該墨水供給裝 置3 7則將R、G、B中的1色,例如R色的濾光元件材料 Μ供給到墨水供給孔3 6。所供給的濾光元件材料Μ則充 滿於儲液部3 4,更且,則經由通路3 8而充滿於墨水室3 3
在噴嘴基座2 9則設有可從墨水室3 3將濾光材料Μ 噴射成噴射狀的噴嘴2 7。又,在振動板3 1之形成有墨水 室3 3的面的背面,則對應於該墨水室3 3而安裝有墨水加 壓體39。該墨水加壓體39,如圖13 (b)所示具有壓電元 件41以及用於挾持此之一對的電極42a及42b。壓電元 件41藉由對電極42a以及42b的通電而彎曲變形成朝著 箭頭C所示的外側突出,因此,墨水室3 3的容積會增加 。於是相當於所增加之容積成分的濾光元件材料Μ會從 儲液部3 4經由通路3 8而流入到墨水室3 3。 醫暑電岳件-41 .通電縣播該壓電—元 件4 1與振動板3 1均會回復到原來的形狀。因此,由於連 墨水室3 3也會回到原來的容積,因此,位在墨水室3 3之 內部的濾光元件材料Μ的壓力會上昇,而濾光元件材料 -21 - (17) (17)200302167 Μ會成爲液滴8而從噴嘴27朝著母基板i2 (參照圖6 (b) )而噴出。此外,在噴嘴27的周邊部,爲了要防止液滴 8呈曲線飛行及防止噴嘴27的孔堵住,則設有例如由Ni-四氟代乙烯共析鍍敷層所構成的撥墨層4 3。 在圖10中,頭位置控制裝置17具有:讓噴墨頭22 作面內回轉的α馬達44,讓噴墨頭22繞著與副掃描方向 Υ呈平行的軸線作搖動回轉的/5馬達4 6,用來讓噴墨頭 22繞著與主掃描方向呈平行的軸線作搖動回轉的r馬達 鲁 47、以及讓噴墨頭22朝上下方向作平行移動的Z馬達48 〇 圖9所示的基板位置控制裝置18,在圖10中具有用 來載置母基板12的機台49、以及讓該機台49如箭頭0 所示般作面內回轉的0馬達5 1。又,圖9所示的主掃描 驅動裝置1 9,如圖1 〇所示具有朝著主掃描方向X延伸的 X導軌5 2、以及內藏有被脈衝驅動之線性馬達的X滑塊 53。X滑塊53當內藏的線性馬達作動時會沿著X導軌52 φ 朝著主掃描方向平行移動。 又,圖9所示的副掃描驅動裝置2 1,如圖10所示具 有朝著副掃描方向Υ延伸的Υ導軌54、以及內藏有被脈 衝驅動之線性馬達的Υ滑塊5 6。Υ滑塊5 6當內藏的線性 馬達伴,m看¥專秦-44播朝著副掃描方向Υ平行移 動。 在X滑塊53及Y滑塊56內被脈衝驅動的線性馬達 可以根據供給到該馬達的脈衝信號精細地進行輸出軸的回 -22- (18) (18)200302167 轉角度控制,因此能夠高精度地控制爲X滑塊5 3所支撐 的噴墨頭22在主掃描方向X上的位置及機台49在副掃 描方向Y上的位置等。此外,噴墨頭22及機台49的位 置控制並不限於利用脈衝馬達來控制位置,也可以藉由利 用伺服馬達的回饋控制及其他任意的控制方法來實現。 圖9所示的基板供給裝置23具有用來收容母基板1 2 的基板收容部57以及用來搬送母基板12的機械臂58。 機械臂5 8具有:放置在地面等之設置面的基台5 9,相對 φ 於基台5 9作昇降移動的昇降軸6 1、以昇降軸6 1作爲中 心而回轉的第1臂、相對於第1臂62而回轉的第2臂63 、以及設在第2臂63之前端下面的吸著墊64。吸著墊64 則藉由空氣吸引等可以吸著母基板1 2。 在圖9中,位在藉由主掃描驅動裝置19所驅動而作 主掃描移動的噴墨頭2 2的軌跡下方,且在副掃描驅動裝 置21的其中之一個脇邊位置則配設有罩住(capping)裝 置76以及淸潔裝置77。又’在另一個脇邊位置則設有電 H 子秤78。淸潔裝置77是一用來洗淨噴墨頭22的裝置。 電子秤7 8則是一針對各噴嘴測量從噴墨頭22內之各噴嘴 2 7 (參照圖1 1 )所排出之墨水的液滴8的重量的機器。此 外,罩住裝置7 6是一當噴墨頭2 2處於待機狀態時用來防 止噴蜃十參44+乾燥的裝置。---------------------------------- 在噴墨頭22的附近則配設有可以與該噴墨頭22呈一 體地移動的頭用攝影機81。又爲設在基座9上之支撐裝 置(未圖示)所支撐的基板用攝影機82則被配設在可以 -23- (19) (19)200302167 拍攝母基板1 2的位置。 圖9所示的控制裝置24具有收容有處理器的電腦本 體部66,作爲輸入裝置67的鍵盤、以及作爲顯示裝置的 CRT (Cathode- Ray Tube)顯示器68。上述處理器則如圖 15所示具有進行運算處理的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69、以及用來記憶各種資訊的記憶體,亦即,資訊 記憶媒體7 1。 用來驅動圖9所示之頭位置控制裝置1 7、基板位置 φ 控制裝置18、主掃描驅動裝置19、副掃描驅動裝置21、 以及噴墨頭22內之壓電元件41 (參照圖13 (b))的頭驅 動電路72的各機器,則在圖15中經由輸出入介面73以 及匯流排74而連接到CPU 69。又,基板供給裝置23、 輸入裝置67、CRT顯示器68、電子秤78、淸潔裝置77、 以及罩住裝置76的各機器則也經由輸出入介面73以及匯 流排74而連接到CPU 69。 作爲資訊記憶媒體7 1的記憶體在槪念上則包含有 鲁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ROM (Read Only Memory)等的半導體記憶體、及硬碟、CD- ROM讀取裝 置、光碟型記憶媒體等的外部記憶裝置等。而在功能上則 設有用來記憶已記述有液滴排出裝置1 6之動作的控制順 序之程式軟前記-憶領域1 - ----------------- - 將用來實現圖8所示之各種的r、g、B配列之R、G 、B內之1色在母基板12 (參照圖6)內之排出裝置作爲 座標資料加以記憶的記憶領域,用來記憶母基板1 2朝著 -24- (20) (20)200302167 圖1 0之副掃描方向Y之副掃描移動量的記憶領域,作爲 C P U 6 9的工作區域或暫時檔案等來使用的領域、以及其 他各種的記憶領域。 CPU 69是一根據在作爲資訊記憶媒體7 1之記憶體內 所記憶的程式軟體來控制將墨水,亦即,濾光元件材料 1 3排出到母基板1 2之表面之所設定位置者。具體的功能 實現部具有進行用來實現淸潔處理之運算的淸潔運算部, 用來實現罩住處理的罩住運算部,進行用來實現利用電子 秤78 (參照圖9)來測量重量之運算的重量測量運算部、 以及進行藉由液滴排出來描畫濾光元件材料1 3之運算的 描畫運算部。 若是詳細地分割描畫運算部的話,則具有將噴墨頭 22設定(set)在用於描畫的初始位置的描晝開始位置運 算部,用來運算控制使噴墨頭22以所設定的速度朝主掃 描方向X作掃描移動時的主掃描控制運算部,用來運算 控制讓母基板1 2朝著副掃描方向Y偏移一所設定之副掃 描量的副掃描控制運算部、以及進行讓噴墨頭22內的多 個的噴嘴2 7中的任一者作動來控制是否要排出墨水,亦 即,濾光元件材料1 3之運算的噴嘴排出控制到運算部等 各種的功能運算部。 "ittr#一5—密幸^贤册奮屬^申,-雖然-是利一θί廿49而傲軟 體方式來實現上述的各功能,但是上述各功能當可以以未 使用CPU 69的單獨的電子電路來實現時,則可以使用該 電子電路。 -25- (21) (21)200302167 以下則根據圖1 6所示的流程圖來說明由上述構造所 構成之液滴排出裝置1 6的動作。 當液滴排出裝置16藉由操作者切入電源而作動時, 首先在步驟S1中實施初始設定。具體地說,頭單元26、 基板供給裝置23、以及控制裝置24被設定在事先所決定 的初始狀態。 接著,若是重量測量時間來到(在步驟S2中爲YES) ’則藉由主掃描驅動裝置19讓圖10的頭單元26移動到 φ 圖8的電子秤78的位置爲止(步驟S3),利用電子秤 78來測量從噴嘴27所排出之墨水的量(步驟S4)。此 外,則配合噴嘴2 7的墨水排出特性來調節施加在與各噴 嘴27對應之壓電元件41的電壓(步驟S5)。 之後,若是淸潔時間到來(在步驟S6中爲YES), 則藉由主掃描驅動裝置19讓頭單元26移動到淸潔裝置 77的位置爲止(步驟S 7),藉由該淸潔裝置77來淸潔 噴墨頭22(步驟S8)。 _ 當重量測量時間及淸潔時間未到來時(在步驟S2以 及步驟S6中爲NO)、或是該些處理未結束時,則在步 驟S9中讓圖9的基板供給裝置23作動,而將母基板12 供給到機台49。具體地說,以吸著墊64來吸引保持在基 板收5-7內,母奢板-十2。接著,則讓释翁精61、意1 ----------------- 臂62以及第2臂63移動,而將母基板12搬送到機台49 爲止,更者,則推抵到事先設在機台49之適當位置的定 位銷5 0 (參照圖i 〇)。此外,爲了要防止母基板1 2在機 -26- (22) (22)200302167 台49上的位置發生偏移,則最好是藉由空氣吸引等的機 構將母基板12固定在機台49。 接著,則藉由圖9的基板用攝影機82 —邊觀察母基 板1 2,一邊以微小角度單位讓圖1 〇的Θ馬達5 1的輸出 軸回轉,藉此可讓機台49以微小角度單位作面內回轉而 將母基板12定位(步驟S10)。之後,則藉由圖9的頭 用影機81 —邊觀察母基板12,一邊藉由運算來決定噴墨 頭22開始描畫的位置(步驟S12) 。 φ 此時,噴墨頭22會如使噴嘴列28相對於噴墨頭22 的副掃描方向Y以角度Θ傾斜而配設在圖1的 U)位置 。而此是是一當爲通常的液滴排出裝置時’則大多數作爲 相鄰的噴嘴2 7間之間隔的噴嘴間距與作爲相鄰之濾光元 件3,亦即,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之間之間隔的元件間距 (element pitch)不同,而當讓噴墨頭22朝主掃描方向X 移動時,會讓噴嘴間距在副掃描方向 Y的尺寸成分在幾 何上會與元件間距成爲相等的措施。 Φ 在圖16的步驟S12中,當噴墨頭22位在描畫開始位 置時,則在圖1中,噴墨頭22會位在(a)位置。之後, 在圖15的步驟S13中會開始朝主掃描方向X進行至掃描 ,同時開始排出墨水。具體地說,圖1 〇的主掃描驅動裝 置1 奮一42以一定的速度H僵1的主掃 描方向X呈直線的進行掃描移動,在移動的期間,當與 應該被供給墨水之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對應的噴嘴到達時 ,則會從該噴嘴27排出墨水,亦即,濾光元件材料。 -27- (23) (23)200302167 此外,此時的墨水排出量並非是一會灌滿濾光元件形 成領域7的全部容積的量,而是總量的幾分之1,在本實 施形態中爲總量的1 /4的量。而此是因爲如後所述,各濾 光元件形成領域7不是藉由1次從噴嘴2 7排出墨水而灌 滿,而是藉由多次排出墨水,在本實施形態中,則是藉由 4次排出來灌滿全部容積。 當噴墨頭22相對於母基板1 2之1行的主掃描結束時 (在步驟S14中爲 YES),則會反轉移動回到初始位置 φ (a)(步驟S15)。此外,噴墨頭22會被副掃描驅動裝 置2 1所驅動,而朝副掃描方向Y移動一事先所決定的副 掃描量5 (在本實施形態中將此距離稱爲5 )(步驟S 16) 〇 在本實施形態中,CPU 69在圖1中則在槪念上將形 成噴墨頭22之噴嘴列28的多個的噴嘴27分割成多個的 群η。在本實施形態中n= 4,亦即考慮將由1 8 0個的噴嘴 27所構成之長度L的噴嘴列28分割成4個群。藉此,1 φ 個的噴嘴群則將噴嘴27設成包含有1 80/4= 45 [個]的長 度L /η,亦即,L /4。上述的副掃描量5則設定爲上述噴 嘴群長度L/4在副掃描方向的長度,亦即, (L / 4 ) c 〇 s (9的整數倍。 因此,韻束1行單禮的主掃描而已回到初始位置(a) 的噴墨頭2 2,在圖1中則朝副掃描方向Y平行移動一距 離5而移動到位置(b)。此外’副掃描移動量5並非經 常是一定的大小,可因應控制的需要而變化。又,在圖1 -28- (24) (24)200302167 中,雖然從位置(a)到位置(k)乃相對於主掃描方向X 稍微偏離,但此爲一便於容易說明的措施,實際上從位置 (a)到位置 (k)爲止的各位置相對於主掃描方向X爲相 同位置。 已作副掃描移動到位置(b)的噴墨頭22,則在步驟 S17中反覆地實施主掃描移動以及排出墨水。更且,之後 ,噴墨頭22會一邊在位置(c)〜(k)反覆作副掃描移動 ,而一邊反覆實施主掃描移動以及排出墨水(步驟S13〜 步驟S16),藉此完成母基板12之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 1 1之1列單位的墨水附著處理。 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是將噴嘴列28分割成4個群 而來決定副掃描量6,因此,當上述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 1 1的1列單位的主掃描以及副掃描結束時,則各濾光元 件形成領域7會接受根據4個的噴嘴群分別各一次,合計 4次的墨水排出處理,而將所設定量的墨水,亦即,濾光 元件材料全量地供給到該全部容積內。 若詳細地表示該墨水排出的情形時,則如圖1 (A) 所示。在圖1 (A)中,”a”〜” k”係表藉由位在”a”位置到 ”k”位置之各位置的噴墨頭22的噴嘴列28而重疊附著在 母基板1 2的表面上的墨水層,亦即,濾光元件層7 9。例 如藉在”位τ®之腎号!1 一-在-作~^掃描時排出墨而 形成圖1 (Α)的” a”層的墨水層,藉由位在”b”位置的噴嘴 列28在作主掃描時排出墨水而形成圖1 (A)的”b”層的墨 水層,以下,則藉由位在”c”位置、”d”位置..........之各 -29 - (25) (25)200302167 位置的噴嘴列2 8在作主掃描時排出墨水而形成圖1 (A) 的” c ”、” d ”..........的各墨水層。 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噴嘴列2 8內的4個的噴 嘴群則針對在母基板1 2內的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的相 同部分重覆作4次主掃描而排出墨水’而使得合計的膜厚 τ成爲所希望的膜厚。又,藉由位在圖1之”a”位置以及 ” b”位置的噴嘴列28作主掃描來形成圖1 (A)之濾光元件 材料層79的第1層,藉由位在”c”、”d”、”e”之各位置的 馨 噴嘴列28作主掃描來形成第2層,藉由位在”f”、”g”、 ” h”之各位置的噴嘴列2 8作掃描來形成第3層、以及藉由 位在”i”、”j”、”k”之各位置的噴嘴列28的主掃描來形成 第4層,藉此而形成整個的濾光元件材料層79。 此外,所謂的第1層、第2層、第3層、以及第4層 是一爲了要方便表示噴嘴列2 8再次在作主掃描時的墨水 排出次數的稱呼法,實際上各層在物理上並未被區分,而 是整體形成爲均勻1層的濾光元件材料層79。 φ 又,在圖1所示的實施形態中,當噴嘴列28從” a”位 置依序作副掃描移動到”k”位置時,則位在各位置的噴嘴 列28在副掃描方向Y上不會與位在其他位置的噴嘴列28 發生重疊,但是在各位置間的噴嘴列28則如在副掃描方 向 呈連移,濾光元 件材料層79的第1層〜第4層的各層的厚度乃均一。 又,設定噴墨頭2 2的副掃描移動量5以使得形成第 1層的”a”位置及”b”位置的噴嘴列28的邊界線不會與形成 -30- (26) 200302167
第2層的”c”位置,”d”位置及”e”位置的噴嘴列的邊界線 不會重疊。同樣地第2層與第3層之間的邊界線,以及第 3層與第4層之間的邊界線也設定成不會互相重疊。假使 在各層間,噴嘴列2 8的邊界線在不朝副掃描方向,亦即 ,圖1 1 (A)的左右方向偏移的情況下而重疊時,雖然在 其邊界線部分會有形成條紋的顧慮,但如本實施形態所示 ,若是在各層間控制讓邊界線偏移時,則可以形成一不發 生條紋,且厚度均勻的濾光元件材料層7 9。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藉由該噴嘴列2 8以噴嘴群 爲單位一邊作副掃描移動,一邊反覆作主掃描移動而重覆 排出墨水來形成所設定膜厚T的濾光元件材料層79之前 ,首先將噴嘴列28放在圖1的”a”位置以及”b”位置,亦 即,不讓噴嘴列2 8重疊,但是呈連續地依序排出墨水, 特別是在最初可在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的整面形成均 勻且厚度薄的濾光元件材料層79。
一般而言,由於母基板1 2的表面處於乾燥狀態而濡 溼性低,因此有墨水附著差的傾向,因此,當在母基板 1 2的表面突然局部排出大量的墨水時,則墨水無法良好 地附著,而有墨水濃度分佈不均勻的顧慮。相較於此,如 本實施形態所示,若最初在儘可能不在整個的彩色濾光片 形1 1形成邊清況下薄f且均勻地供終墨水-,而將該領域1 1的整面設定成厚度均勻的沾溼狀態,則 在進行以後的重疊塗佈時,可以防止在墨水的重疊邊界部 份先留下邊界線。 -31 - (27) (27)200302167 藉此,當在圖6之母基板1 2內之彩色濾光片形成領 域1 1的1列單位的墨水排出結束時,則噴墨頭2 2會被副 掃描驅動裝置2 1所驅動’而被搬送到下一列之彩色濾光 片形成領域1 1的初始位置(步驟S1 9)。此外,則針對 該列的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反覆實施主掃描、副掃描 以及排出墨水,而在瀘光元件形成領域7內形成濾光元件 (步驟S13〜S16)。 之後,當相對於母基板1 2內之全部的濾光元件1 1形 成R、G、B的1色,例如R色的濾光元件時(在步驟 S18中爲 YES),則在步驟S2〇中,藉由基板供給裝置 23將母基板1 2或是藉由其他的搬送機器,將處理後的母 基板1 2排出到外部。之後,只要操作者未指示結束處理 (步驟S21中爲NO),則會回到步驟S2針對其他的母基 板1 2反覆地實施R色的墨水附著作業。 當從操作者指示作業結束時(在步驟S21中爲YES) ,則CPU 69在圖9中會將噴墨頭22搬送到罩住裝置76 的位置,而藉由該罩住裝置76對噴墨頭22實施罩住處理 (步驟S 2 2 )。 藉此,針對構成彩色濾光片1之R、G、B 3色中的第 1色,例如R色的圖案化處理 (patterning)即結束。之 後 一色,例朝 & 色作爲濾光元件材料1 3 G的液滴排出裝置1 6而進行G色 的圖案化處理。更且,最後則搬送到以R、G、B的第3 色,例如B色作爲濾光元件材料1 3 B的液滴排出裝置1 6 -32· (28) (28)200302167 而進行B色的圖案化處理。藉此,可以製造出已形成多個 具有所謂的條狀配列等之所希望的R、G、B的點配列的 彩色濾光片1 (圖6 (a))的母基板12。藉著將該母基板 1 2切斷爲各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可以切出多個的彩 色濾光片1。 此外,當將本彩色瀘光片1用於液晶裝置的彩色顯示 時,則在本彩色濾光片1的表面再積層電極及配向膜等。 此時,在將電極及配向膜等加以積層之前,若將母基板 Φ 1 2切斷而切出各彩色濾光片1時,則以後的電極等的形 成過程會變得非常的麻煩。因此,此時最好不要將母基板 1 2切斷,而是在形成電極及形成配向膜等之必要的附加 過程結束後才切斷母基板1 2。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彩色濾光片1的製造方 法以及製造裝置,圖6 (a)所示之彩色瀘光片1內的各濾 光元件3不是藉由噴墨頭22 (參照圖1)之1次的主掃描 X所形成,而是每個濾光元件3藉由屬於不同噴嘴群的多 · 個噴嘴2 7實施η次,本實施形態爲4次的重覆排出墨水 而形成爲所設定的膜厚。因此,即使在多個的噴嘴27之 間,在墨水排出量存在有變動時,則可以防止在多個的濾 光元件3之間在膜厚存在有變動,因此,可將彩色濾光片 1的-貧光脅世在…平面-士I屬均勻。 — — 當然在本實施形態的製造方法中,由於是藉由利用噴 墨頭22來排出墨水而形成濾光元件3,因此不需要經過 利用光石印法之方法般的複雜的過程,且不會浪費材料。 -33- (29) (29)200302167 但是形成噴墨頭22之噴嘴列28的多個的噴嘴27的 墨水排出量變成不均勻的情形,則如同圖5 3 (a)所不。 又,特別是指位在噴嘴列28之兩端部的數個,例如一端 各1 〇個的噴嘴,其墨水排出量變多的情形。因此,使用 墨水排出量相較於其他的噴嘴27特別多的噴嘴27 ’則不 利於使墨水吐膜,亦即,濾光元件3的膜厚變成均勻。 因此,最好如圖14所示,將形成噴嘴列28的多個噴 嘴2 7中存在於噴嘴列2 8之兩端部E的數個,例如1 〇個 左右事先設成不會排出墨水,而將存在於剩下來之部分F 的噴嘴分割成多個,例如4個群,而依據該噴嘴群爲單位 來進行副掃描移動。例如當噴嘴27的數目爲1 80個時, 則在施加電壓等附加條件以使得不致於從兩端之各自1〇 個,合計20個的噴嘴排出墨水,而將剩下來中央部的 100個例如在槪念上分割成4個,亦即,每個有160/4 = 4〇 (個)的噴嘴群。 在本實施形態下,雖然隔壁6是使用不具透光性的樹 脂材料,但透光性的隔壁6當然可以使用透光性的樹脂材 料。此時,在與濾光元件3之間對應的位置,例如在隔壁 6之上,隔壁6之下等可另外設置遮光性的Cr等的金屬 膜或是樹脂材料而作爲黑色掩罩 (black mask)。又,也 哥跌·摄^咣性的I峥妨署来形戒隔壁6而未設置黑色揭罩 〇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瀘光元件3使用R、G、 B,但當然不限於R、G、B,例如也可以採用C、Μ、Y。 -34- (30) (30)200302167 此時則可以取代R、G、B的濾光元件材料,而改採具有 C、Μ、Y色的濾光元件材料。 更且’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是藉由光石印法來形成 隔壁6 ’但是與彩色濾光片1同樣地,也可以藉由噴墨法 形成隔壁6。 (有關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之說明2) 圖2爲先前所說明之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1之製造方 φ 法以及其製造裝置之變形例的說明圖。係說明利用噴墨頭 22將墨水,亦即,濾光元件材料13排出供給到母基板12 內之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內的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 的情形。 由本實施形態所實施之槪略的過程則與圖7所示的過 程相同,而用於排出墨水的液滴排出裝置在機構上也是與 圖9所示的裝置相同。又,圖1 5的CPU 69連在槪念上 將形成噴嘴列28的多個的噴嘴27分成η個,例如4個群 €1 ,而對應於各噴嘴群的長度L /η或L /4來決定副掃描量 δ也是與圖1的情形相同。 本實施形態與圖1所示之先前實施形態不同的點即在 於在圖1 5中乃改變在作爲資訊記憶媒體7 1之記憶體內所 儲存'ΪΤ程式,「填地說則是改變由CTPtJ 6兮所進行的--------------- 主掃描控制運算與副掃描控制運算。 若更具體地說,在圖2中,噴墨頭22在結束朝著至 掃描方向 X的掃描移動結束後,並未回到初始位置,而 -35- (31) (31)200302167 是在結束朝著1個方向的主掃描移動後立即朝著副掃描方 向移動一相當於1個噴嘴群單位的移動量5而移動到位置 (b)後,則朝著前次之主掃描方向XI的相反方向X2進 行掃描移動,而控制其回到從初始位置 (a)朝著副掃描 方向偏離一距離5的位置 (b)。此外,在從位置 (a) 到位置 U5)爲止的主掃描期間以及從位置 (b)到位置 (b’)爲止之主掃描移動期間的兩個期間,當然可以從多 個的噴嘴2 7選擇性地排出墨水。 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下,噴墨頭22的主掃描以及副 掃描是不夾帶著回復動作而連續交互進行者,藉此可以省 略掉回復動作所花費的時間而能夠縮短作業時間。 (有關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的說明3 ) 圖3爲先前所說明之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1的製造方 法以及其製造裝置的變形例的說明圖,係表示一利用噴墨 頭22將墨水,亦即,濾光元件材料1 3排出到母基板i 2 內之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內的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 而供給的情形。 由本實施形態所實施的槪略的過程則與圖7所示的過 程相同,連用於排出墨水的液滴排出裝置在機構上也與圖 相同OPU —上㈣多成 噴嘴到2 8的多個的噴嘴2 7分成η個,例如4個群,而對 應於各噴嘴群的長度L /η或L /4來決定副掃描量5則是 與圖1的情形相同。 -36- (32) (32)200302167 本實施形態與圖1所示之先前的實施形態的不同點即 是在圖16的步驟S12中當將噴墨頭22設疋在母基板12 的描晝開始位置時,則噴墨頭2 2會如圖3的(a)位置般 ,噴嘴列2 8的延伸方向乃與副掃描方向Y呈平行。如此 的噴嘴的配列構造是一對於當噴墨頭2 2相關的噴嘴間距 與母基板12相關的元件(element)間距相等時爲有利的 構造。 在本實施形態中,噴墨頭22從初始位置(a)到終端 位置(k)爲止,乃一邊反覆地進行朝著主掃描方向X的 掃描移動,朝著初始位置的回復移動、以及移動量5朝著 副掃描方向的副掃描移動,而在主掃描移動的期間內,從 多個的噴嘴2 7選擇性地排出墨水,亦即,瀘光元件材料 。藉此,可以讓濾光元件材料附著在母基板1 2內之彩色 濾光片形成領域1 1內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內。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噴嘴列2 8乃相對於副掃描 方向Y呈平行地設置。藉此,副掃描移動量5則設定成 與所分割之噴嘴群的長度L /n,亦即,L /4相等。 (有關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的說明4) 圖4爲先前所說明之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1之製造方 置之髮形,用噴*蛋 2 2將墨水,亦即,濾光元件材料1 3排出供給到母基板j 2 內之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內的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 的情形。 -37- (33) 200302167 由本實施形態所實施之槪略的過程則與圖 程相同,而用於排出墨水的液滴排出裝置在機 圖9所示的裝置相同。又,圖15的CPU 69 將形成噴嘴列2 8的多個的噴嘴2 7分成n個, ,而對應於各噴嘴群的長度L /η或L /4來決 5也是與圖1的情形相同。 本實施形態與圖1所示之先前的實施形態 是在圖16的步驟S12中,當將噴墨頭22設 1 2的描畫開始位置時,則其噴墨頭22如圖4 噴嘴列2 8的延伸方向係與副掃描方向γ呈平 圖2的實施形態的情形同樣地,噴墨頭22的 副掃描並不夾帶回復動作,而是連續且交互地 此外,圖4所示的本實施形態與圖3所示 施形態,由於主掃描方向X相對於噴嘴列2 8 方向,因此藉著將噴嘴列2 8如圖1 2所示般沿 向X設置2列,藉由載置在同一主掃描線的 以將濾光元件材料1 3供給到1個的濾光元件 (有關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的蠢 ——彩老 法以及其製造裝置之變形例的說明圖。係說明 2 2將墨水,亦即,濾光元件材料1 3排出供給 內之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內的各濾光元件 7所示的過 構上也是與 連在槪念上 例如4個群 定副掃描量 的不同點即 定在母基板 φ (a)所示, 行、以及與 主掃描以及 進行。 之先前的實 係在直角的 著主掃描方 2個噴嘴可· 形成領域7 ί明5) 4之製^务- - - -利用噴墨頭 到母基板1 2 形成領域7 -38- (34) (34)200302167 的情形。 由本實施形態所實施之槪略的過程則與圖7所示的過 程相同,而用於排出墨水的液滴排出裝置在機構上也是與 圖9所示的裝置相同。又,圖15的CPU 69連在槪念上 將形成噴嘴列28的多個的噴嘴27分成n個,例如分爲4 個群,亦與圖1之情形相同。 在圖1所示之先前的實施形態,藉著不讓噴嘴列28 發生重疊而呈連續地進行副掃描移動,而以均勻的厚度將 濾光元件材料層7 9的第1層形成在母基板1 2的表面,而 在該第1層之上同樣依序積層均勻厚度的第2層、第3層 、第4層。相較於此,圖5所示的實施形態,雖然第1層 的形成方法是與圖1 (Α)的情形相同,但是第2層〜第 4層並非是依序重疊均勻厚度的層,而是從圖5 (Α)的左 側朝右側依序將第2層、第3層以及第4層形成爲部分的 階梯狀,而最後才形成濾光元件材料層79。 在圖5所示的實施形態中,由於在第1層到第4層爲 止之各層中的噴嘴列2 8的邊界線在各層關係重疊,因此 在該邊界部或許會有濃度濃的線條出現。然而在本實施形 態中,由於藉由在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的整面形成均 勻厚度的第1層而提高沾溼性,進而才進行之後的第2層 〜第一^層的哥以均勻堆整面-¾形成厚度-掏勻 的第1層,相較於急忙地從左側開始至階梯狀地形成第1 層〜第4層的情形,可以形成沒有濃度不均勻、或在邊 界部較不會形成線條的彩色濾光片1。 -39 - (35) (35)200302167 (有關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的說明6) 圖17爲先前所說明之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1之製造 方法以及其製造裝置的變形例的說明圖,而是表示噴墨頭 22A。該噴墨頭22A與圖10所示的噴墨頭22的不同點則 是將用於排出R色墨水的噴嘴列28R,用於排出G色墨 水的噴嘴列28G,用於排出B色墨水的噴嘴列28B等3 種的噴嘴列形成在1個的噴墨頭22A。在該3種分別設有 如圖13 (a)以及圖13 (b)所示的墨水排出系統,將R 墨水供給裝置3 7R連接到與R色噴嘴列2 8R對應的墨水 排出系統,將G墨水供給裝置3 7G連接到與G色噴嘴到 28G對應的墨水排出系統,將B墨水供給裝置37B連接 到與B色噴嘴列2 8對應的墨水排出系統。 由本實施形態的實施的槪略的過程則與圖7所示的過 程相同。連用來排出墨水的液滴排出裝置在機構上與圖9 所示的裝置相同。又,圖15的CPU 69在槪念上將形成 噴嘴列2 8 R、2 8 G、2 8 B的多個的噴嘴2 7分成η個,例如 4個群,而針對各個噴嘴群以副掃描移動量5該噴墨頭 22Α作副掃描移動則是與圖1的情形相同。 在圖1所示的實施形態中,由於在噴墨頭22只設置 i種的是以-备一备、B 成彩-色濾
光片1時,則圖9所示的噴墨頭22必須針對R、G、B3 色分別準備不可。相較於此,當使用圖1 7所示的構造的 噴墨頭22A時,由於藉由噴墨頭22A朝著主掃描方向X -40- (36) (36)200302167 作1次的主掃描即可以將R、G、B 3色同時附著在對母基 板12,因此只要準備1個噴墨頭即可。又,藉著該各色 的噴嘴列2 8間隔配合母基板1 2之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的 間距,可以同時排出R、G、B 3色。 (有關利用彩色濾光片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 置的說明) 圖1 8爲作爲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一例的液晶裝置之 φ 製造方法的一實施形態。又’圖19表示由該製造方法所 製造的液晶裝置的一實施形態。又,圖2 0表示沿著圖1 9 之IX- IX線之液晶裝置的斷面構造。在說明液晶裝置的 製造方法以及其製造裝置之前,首先先舉一例來說明由該 製造方法所製造的液晶裝置。此外,本實施形態的液晶裝 置是一以單純矩陣方式進行全彩顯示之半透過反射方式的 液晶裝置。 在圖19中,液晶裝置101將作爲半導體晶片的液晶 · 驅動用IC 103a以及液晶驅動用IC 103b安裝在液晶面板 102,且將作爲配線連接要素的 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104連接到液晶面板102。更且,液晶裝置101 則將照明裝置1 06當作背面光而形成在液晶面板1 02的背 ffi ^^~------------------ ——------------------------------------ -------- ------------------- 液晶面板102是藉由密封材1〇8將第1基板107a與 第2基板1 0 7 b貼合而成。密封材1 〇 8則是例如藉由網版 印刷等將環氧樹脂呈環狀附著在第1基板1 〇7a或第2 -41 - (37) (37)200302167 基板107b的內側表面所形成,又,在密封材108的內部 ,則如圖1 9所示般,以分散狀態包含有藉由導電性材料 而形成爲球狀或圓筒狀的導通材109。 在圖20中,第1基板107a具有由透明的玻璃、或 透明的塑膠等所形成之板狀的基材1 1 1 a。在該基材1 1 1 a 的內側表面(圖20的上側表面)形成有反射膜1 12,在 其上積層有絕緣膜113,更在其上從箭頭D方向來看具條 紋狀(參照圖19)地形成第1電極114a,更者,在其上 再形成配向膜116a又,在基材111a的外側表面(圖20 的下側表面)則藉由貼著等而安裝有偏光板1 1 7a。 在圖1 9中,爲了要易於了解第1電極1 1 4a的配列情 形,乃將該些條紋間隔較實際的情形大幅地加大描畫,因 此,雖然第1電極114a的數目少,但實際上第1電極 ll4a會有更多個形成在基材Ilia上。 在圖20中,第2基板107b具有由透明的玻璃或透明 的塑膠等所形成之板狀的基材1 1 1 b。在該基材1 1 1 b的內 側表面(圖20的下側表面)形成有彩色濾光片1 1 8,在 其上則朝著與上述第1電極114 a呈垂直相交的方向,從 箭頭D方向來看呈條紋狀地(參照圖19)形成第2電極 1 Mb,更在其上形成配向膜1 16b。又,在基材1 16b的外 fith表面一'今一藉-击貼著等而安-裝有偏板 1 1 7b ° 在圖1 9中,爲了要易於了解第2電極1 1 4b的配列情 形,則與第1電極1 Ma的情形同樣地,將該些條紋間隔 -42- (38) (38)200302167 較實際的情形描畫地更寬,因此,雖然第2電極1 1 4b的 數目少,但是實際上第2電極1Mb會有更多個形成在基 材 1 1 1 b。 在圖20中,在由第1基板l〇7a,第2基板1076以 及密封材1 08所包圍的間隙,所謂的單元間隙 (cell gap) 內則封入有例如STN (Super Twisted Nematic) 液晶L。 在第1基板l〇7a或第2基板107b的內側表面則分散有 多數微小且呈球形的間隔件1 1 9,藉由該些間隔件1 1 9存 在於單元間隙內可以將該單元間隙的厚度維持成均勻。 第1電極114a與第2電極114b則被配設成互相呈垂 直相交的關係,該些的交差點則從圖1 9的箭頭D的方向 來看配列成點矩陣狀。此外,該點矩陣狀的各交差點則構 成1個的繪素像素。彩色瀘光片1 1 8則是由從箭頭D方 向來看,將R (紅)、G (綠)、B (青)的各色要素以例 如條紋配列,三角狀 (Delta)配列、馬賽克配列等的圖 案加以配列而形成。上述1個的繪素像素則分別對應於R 、G、B,因此,R、G、B的3色繪素像素即成爲1個單 元(unit)而構成1個畫素。 藉著讓被配列成點矩陣狀的多個的繪素像素,亦即畫 素&擇性地發光’可以在液晶面板102的第2基板107b 的-务肩》李尊象一。一姐此般顯名像屬領域屬是 有效畫素領域,在圖19以及圖20中,以箭頭V所表示 之平面的矩形領域則成爲有效顯示領域。 在圖20中,反射膜1 12是由APC合金、A1 (鋁)等 -43- (39) 200302167 的光反射特性材料所形成,在作爲第1電祠 電極1 1 4b的交點而與各繪素像素對應的位 口 121。結果,開口 121從圖2〇的箭頭D 列成與繪素像素相同的點矩陣狀。 第1電極1 14a以及第2電極! 14b例如 導電材的ITO (Indium- Tin Oxide)所形成 116a,116b則是由讓聚醯亞胺樹脂附著成 狀而形成。該些配向膜1 1 6 a,1 1 6 b藉著接 決定在第1基板107a以及第2基板107b 晶分子的初始配向。 在圖19中,第1基板107a乃形成爲 l〇7b更大的面積,在藉由密封材108將該 起時,則第1 基板10 7 a具有朝第2基板 出的基板突出部1 0 7 c。此外,在該基板突技 適當的圖案形成有經由配線1 1 4 c,存在於》 內部的導通材109 (參照圖20),而從第1 伸接出,且與第2基板l〇7b上的第2電| 拉出配線1 14d,連接到液晶驅動用IC 103a (bump),亦即,輸入用端子的金屬配線1] 到液晶驅動用IC 103b之輸入用凸部的金層 的各種的酷--------------------------- 在本實施形態中,從第1電極1 1 4 a延 1 1 4 c以及通電到第2電極1 1 4b的拉出配凝 與該些電極相同的材料的ITO,亦即,導電 | 1 14a與第2 置則形成有開 方向來看被配 是由作爲透明 。又,配向膜 一樣厚度的膜 受摩擦處理來 之表面上的液 $較第2基板 些基板貼在一 107b的外側突 ί部l〇7c則以 g封材 1 0 8的 電極1 1 4 a延 g 1 14b導通的 之輸入用凸部 [4e,以及連接 I配線1 14f等 伸的拉出電極 1 1 4 d則是由 性氧化物所形 -44 - (40) (40)200302167 成。又,作爲液晶驅動用I c 1 0 3 a,1 0 3 b之輸入側的配線 的金屬配線1 1 4e ’ 1 1 4f則是由電阻値低的金屬材料,例 如APC合金所形成。該些APC合金是一主要是含有Ag, 而附加了 Pd以及Cu的合金,例如由Ag 98% 、Pd 1% 、Cu 1%所構成的合金。 液晶驅動用 IC 103a,103b 係藉由 ACF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異方形導電膜)122而被接著到基板突 出部1 0 7 c的表面而安裝。亦即,在本實施形態中,係由 φ 將半導體晶片直接安裝在基板上之構造之所謂的C0G (Chip On Glass)方式的液晶面板而形成。在該COG方式 的安裝構造中,液晶驅動用I(: 103a,103b的輸入側凸部 與金屬配線1 14e,1 14f則藉由包含在ACF 122之內部的 導電粒子而被導電連接,而液晶驅動用IC 103a,103b的 輸出側凸部與拉出配線11 4c,1 1 4d亦是如此地被導電連 接。 在圖19中,FPC 104具有可撓性的樹脂薄膜123,包 φ 含晶片零件124而構成的電路126、以及金屬配線端子 127。電路126是藉由焊接或是其他的導電連接手段而直 接被搭載在樹脂薄膜123的表面。又,金屬配線端子127 是由 APC合金、Cr、Cu等其他的導電材料所構成,在, F P C—4 0 4中已形成有^^~ΙΒ線端子 12 7,則_廣由—_ — ACF 122被連接到在第1基板l〇7a中已形成有金屬配線 1 1 4 e,1 1 4 f的部分。此外,基板側的金屬配線1 1 4 e, 1 14f與FPC側的金屬配線端子127則藉由ACF 122內部 -45 - (41) (41)200302167 所含有的導電粒子的作用而導通。 在FPC 1 〇4之相反側的邊端部形成有外部連接端子 1 3 1,該外部連接端子1 3 1被連接到未圖示的外部電路。 此外,則根據從該外部電路所傳送的信號來驅動液晶驅動 用IC 103a,103b,掃描信號則供給到第1電極1 14a以及 第2電極1 1 4b的其中一者,資料信號則供給到另一者。 藉此,被配列在有效顯示領域V內的點矩陣狀的繪素像 素則針對各像素被控制電壓,結果,針對各繪素像素控制 液晶L的配向。 在圖1 9中,作爲所謂背景光的照明裝置1 06,如圖 20所示,具有由丙烯酸樹脂等所構成的導光體132,設在 該導光體132之光射出面13 2b的擴散片133,設在導光 體132之光射出面132b之相對面的反射片134、以及作 爲發光源的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136。 LED 136爲LED 基板1 3 7的支撐,該LE D 基板1 3 7 被安裝在例如與導光體1 3 2 —體所形成的支撐部(未圖示 )。藉著將LED基板137安裝在支撐部的所定位置, LED 136會位在面向導光體132之側邊端面之取光面132 的位置。此外,符號1 3 8表示作爲用來緩衝施加在液晶面 板1 〇 2之衝擊的緩衝材。 一當 LED 光面 132a 被取j 而 引導到導光體132的內部,在藉由反射片134及導光體 1 3 2的壁面一邊反射一邊傳播的期間,會從光射出面1 3 2b 經由擴散片1 3 3當作平面光而射出到外部。 -46- (42) (42)200302167 本實施形態的液晶裝置1 〇 1由於如以上般地構成,因 此當太陽光、室內光等的外部光足夠亮時,在圖20中, 外部光會從第2基板1 07b側取入到液晶面板1 02的內部 ,在該光線通過液晶L後,則藉由反射膜而反射而再度被 供給到液晶L。液晶L則藉由挾持其的電極1 1 4a,1 1 4b 而針對R、G、B的各繪素像素來控制配向。因此,被供 給到液晶L的光則針對各繪素像素而被調變,藉此調變, 藉由通過偏光板1 1 7b的光與不能夠通過的光,將文字、 φ 數字等的像顯示在液晶面板1 02的外部。藉此進行反射型 的顯示。 另一方面,當無法獲得足夠的外部光的光量時,則 LED 136會發光,而從導光體132的光射出面13 2b射出 平面光,該光線則通過形成在反射膜1 1 2的開口而被供給 到液晶L。此時,與反射型的顯示同樣地,所供給的光則 藉由被控制配向的液晶L而針對各繪素像素被調變。藉此 可將像顯示到外部而進行通過型的顯示。 φ 上述構造的液晶裝置1 0 1則例如藉由圖1 8所示的製 造方法而製造。在此製造方法中,過程P1〜過程P6之 一連串的過程爲形成第1基板107a的過程,過程PI 1〜 過程P14之一連串的過程爲形成第2基板107b的過程。 第程與第2基.j成過程邊I邊個別肩立——— 進行。 首先說明第1基板形成過程。藉由光石印法等將液 晶面板1 02的多個的反射膜i 1 2形成在由透光性玻璃、透 -47- (43) (43)200302167 光性塑膠等所形成之下面積的丹原料基板的表面。更且, 則利用同知的成膜法將絕緣膜1 1 3形成於其上(過程P 1 ) 。接著則利用光石印法等形成第1電極1 1 4a、拉出配線 1 1 4 c、1 1 4 d以及金屬配線1 1 4 e、1 1 4 f (過程P 2 )。 之後,藉由塗佈、印刷等將配向膜 U6a形成在第1 電極1 Ma之上(過程P3),更且,針對該配向膜1 16a 實施摩擦處理來決定液晶的初期配向(過程P4)。接著 ,例如藉由網版印刷等將密封材1 08形成爲環狀(過程 P5) ’更且,則將球狀的間隔體(Spacev) 119分散於其 上(過程P6),藉由以上的過程可形成具備有多個位在 液晶面板102之第1基板i〇7a上之面板圖案 (panel pattern)的大面積的母第1基板。 有別於以上的第1基板形成過程來實施第2基板形 成過程(圖18的過程P11〜過程P14)。首先準備好由 透光性玻璃、透光性塑膠等的形成之大面積的母原料基材 ,在其表面形成液晶面板1 02的多個的彩色濾光片1 1 8 ( 過程P 1 1)。該彩色濾光片1 1 8的形成過程則利用圖7所 不的製造方法來進行,而在該製造方法中之r、G、B之 各色的濾光元件的形成則是利用圖8的液滴排出裝置i 6 根據圖1至圖5等所示之噴墨頭22的控制方法來實施。 由於翼造—— 方法以1^_|頭22的控 制方法與已經說明的內容相同,因此省略該些說明。 如圖7 (d)所示,當在母基板12,亦即,母原料基 材之上形成彩色濾光片1,亦即,彩色濾光片i i 8時,接 -48- (44) (44)200302167 著則藉由光石印法形成第2電極1 Wb (過程P12)。更且 ,藉由塗佈、印刷等形成配向膜1 16b (過程P13)。接著 ,針對該配向膜1 1 6b實施摩擦處理來決定液晶的初期配 向(過程P 1 4)。藉由以上而形成具備有多個位在液晶面 板102之第2基板107b上之面板圖案的大面積的母第2 基板。 藉由以上,在形成好大面積的母第1基板以及母第 2基板後,將密封材1 〇8挾於其間,而將該些母基板進 行定位,亦即對準位置而將彼此貼在一起(過程P 2 1 )。 藉此形成含有多個液晶面板之面板部分但仍未封入液晶之 狀態的空的面板構造體。 接著,在已完成的空的面板構造體的所定的位置形成 劃線溝,亦即切斷用溝,更且則以該劃線溝作爲基準而將 面板構造體加以切斷(過程P22)。藉此形成各液晶面板 部分之密封材108之液晶注入用開口 11〇 (參照圖9)露 出到外部之所謂的長方形狀的空的面板構造體。 之後經由所露出的液晶注入用開口 1 1 〇的液晶L注入 到各液晶面板部分的內部,更且,則藉由樹脂等將各液晶 注入用開口 1 10加以封住(過程P23)。通常的液晶注入 處理例如將液晶儲留在儲留容器之中,將已儲留有該液晶 的器與長m屬^空U反-放入到室4也a in b e 士等---------- 內,在將該室等設成真空狀態後,在該室的內部,將長方 形狀的空面板浸漬在液晶之中。之後,則藉由將室開放到 大氣壓而進行。此時,由於空白板的內部爲真空狀態,因 -49 - (45) 200302167 此被大氣壓所加壓的液晶會通過液晶注入用開口 到面板的內部。由於液晶會附著於在注入液晶後 板構造體的四周,因此,在注入液晶處理後之長 板則在過程P24中接受洗淨處理。 之後,針對已結束注入液晶以及洗淨後之長 母面板,則再度在所定位置形成劃線溝。更且, 線溝作爲基準而切斷長方形狀面板(過程P2 5 ) 此所製作出的各液晶面板1 02,如圖1 9所示般 晶驅動用IC 1 0 3 a,1 0 3 b,而將照明裝置1 0 6安 面光,更且,藉由連接FPC 104而完成作爲目標 置101 (過程26)。 以上所說明之液晶裝置之製造方法以及其製 特別是在製造彩色濾光片1的階段中具有以下的 即,圖6 (a)所示之彩色濾光片1,亦即,在圖 色濾光片1 1 8內的各濾光元件3並非是藉由噴墨 照圖1)的1次的主掃描X而形成,而每個濾光 藉由屬於不同之噴嘴群的多個的噴嘴27,接受 如4次重覆的排出墨水而形成爲所設定的膜厚。 使多個噴嘴2 7之間的墨水排出量存在有變動時 在多個的濾光元件3之間防止在膜厚產生變動, 2〇的液晶裝置1 0 1中可以得到沒有顏色不均情 的彩色顯示。 又,本實施形態之液晶裝置之製造方法以及 而被導入 的液晶面 方形狀面 方形狀的 則以該劃 。針對如 地安裝液 裝作爲背 的液晶裝 造裝置, 特徵。亦 20之彩 頭22 (參 元件3是 η次,例 因此,即 ,則可以 因此,可 此,在凰 形之鮮明 其製造裝 -50- (46) (46)200302167 置,由於是利用圖9所示的液滴排出裝置1 6,藉由噴墨 頭22排出墨水而形成濾光元件3,因此不需要經過如利 用光石印法之方法般的複雜的過程,且不會浪費材料。 (利用彩色濾光片之光電裝置的其他例) 接著以下對於備有上述實施形態之彩色濾光片之光電 裝置的一例則以舉主動矩陣型之彩色液晶裝置爲例來加以 說明。 本實施形態的液晶裝置700是以一備有包括有呈對向 配置的彩色濾光片基板741及主動元件基板701、挾持於 該些之間的液晶層702、附設在彩色濾光片基板741之上 面側的相位差板7 1 5a、偏光板7 1 6a、附設在主動元件基 板701之下面側的相位差715b、偏光板715b的液晶面板 750作爲主體而構成,藉著將液晶驅動用驅動晶片,用來 傳達電氣信號的配線類,支撐體等的附帶元件加以安裝而 構成作爲最終製品的液晶裝置。 彩色濾光片基板741是一具備透光基板(基板)742 所構成之面向觀測者側而設的表面側的基板,而主動元件 基板70 1則是一設在其相反側,換言之爲背面側的基板。 彩色濾光片基板741是以由塑膠薄膜或厚度3 00 // m (0^mm) m m m 742、以 及形成在該基板742之下側(換言之爲位在液晶層側的面 )的彩色濾光片7 5 1作爲主體而構成。 彩色濾光片751係由形成在該基板742之下側(換言 -51 - (47) (47)200302167 之爲位在液晶層側的面)的隔壁706、濾光元件703…… …、用來覆蓋隔壁706以及濾光元件703 .........的保護膜 7 0 4所構成。 隔壁706是一如分別包圍者作爲用來形成各濾光元件 7 〇3之著色層形成領域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07所形成的 格子狀者,而被形成在基板742的一面742a。隔壁706 具有多個的孔706c.........。基板742的面則露出在各孔 706c內。此外,則形成由隔壁706的內壁(孔706c的臂 φ 面)與基板742面所規劃出來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07… 隔壁706例如由黑色感光性樹脂膜所構成,該黑色感 光性樹脂膜最好例如含有通常使用作光阻劑之正片型或負 片型的感光性樹脂、碳黑 (carbon black)等之黑色的無 機顏料或是黑色的有機顏料者,由於是形成在除了濾光元 件703之形成位置以外的部分,因此能夠遮斷濾光元件 703彼此間之光的透過,因而該隔壁706具有作爲遮光膜 · 的功能。 瀘光元件7〇3.........是藉由噴墨方式將紅 (R)、綠 (G)、青 (B)的各濾光元件材料導入,亦即,排出到跨 越隔壁706之內壁與基板742而設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 7 0 7 —^^-讓-甚H所形戒者。 -------------------------- — 更且,在保護膜704的下側(液晶層側),則沿著保 護膜704的大略整面形成由ITO (Indium Tin Oxide)等的 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的液晶驅動用的電極層705。更且, -52- (48) (48)200302167 則覆蓋該液晶驅動用的電極層7 0 5,在液晶層側設有配向 膜719a。又,連在位於相對側之主動元件基板701側之 後述的晝素電極73 2上也設有配向膜719b。 主動元件基板7 0 1則在透光基板(基板)7 1 4上形成 未圖示的絕緣層,更且,則在該絕緣層之上形成作爲T F T 型之切換元件的薄膜電晶體T與畫素電極73 2 。又,在 形成於基板7 1 4上的絕緣層上形成實際上爲矩陣狀的多個 掃描線與多個信號線,而在爲該些掃描線與信號線所包圍 的每個領域設有先前的畫素電極73 2,將薄膜電晶體T組 入到各畫素電極7 3 2與掃描線及信號線在電氣上被連接的 位置,藉由針對掃描線與信號線施加電壓而使薄膜電晶體 T作ON · OFF切換,而能夠控制對畫素電極732的通電 。又,在對向側之彩色濾光片基板74 1側所形成的電極層 705則在該實施形態下成爲覆蓋整個畫素領域的全面電極 。此外,TFT的配線電路及畫素電極形狀則可以適用各種 的形式。 主動元件基板701與彩色濾光基板(對向基板)741 ,則經由所設定的間隙藉由沿著彩色濾光片基板74 1之外 周緣所形成的密封材7 5 5而貼在一起。又,符號756則是 用於讓兩基板間的間隔 (cell gap)在基板面內保持在一 定的_屬_^件_ 终1-結-果,在主動元葬-基板701肩彩 色濾光片基板74 1之間,則藉由由平面來看大略呈額緣狀 的密封材7 5 5而規劃形成矩形的液晶封入領域,而將液晶 封入到該液晶封入領域內。 -53- (49) (49)200302167 如圖50所示,彩色濾光片基板741較主動元件基板 701爲小,而主動元件基板701的周邊部分則貼合成較彩 色濾光片基板74 1的外周緣爲突出的狀態。因此,在主動 元件基板7 〇 1中,在密封材4 5 5的外周側領域同時形成畫 素切換用的薄膜電晶體T與驅動用的TFT,進而可以設置 掃描線驅動電路及資料線驅動電路。 該液晶面板7 5 0,則在主動元件基板7 0 1以及彩色濾 光片基板74 1的光射入側以及光射出側的面分別對應於正 φ 常白模式/正常黑模式將上述的偏光板716a,716b (偏光 片)朝所設定的方向配置。 在如以上所構成的液晶面板750中,在主動元件基板 701中,經由資料線(未圖示)以及薄膜電晶體T,根據 施加在畫素電極73 2的顯示信號,在畫素電極732與對向 電極7 1 8之間針對各畫素控制液晶的配向狀態,而進行與 顯示信號呈對應的所設定的顯示。例如當以TN模式來構 成液晶面板75 0時,在針對各別在一對基板間(主動元件 $ 基板701與彩色濾光片基板741)所形成的配向膜719a, 719b進行摩擦時,若將摩擦方向設定在彼此呈垂直相交 的方向上時,則液晶在基板之間會以90°的角度呈扭轉排 列。如此的扭轉排列是藉由在基板之間藉著在液晶層702 施加而被解放二因著著是否從舛電場^基________ 板之間,可以針對已形成有畫素電極732的每個領域(每 個畫素)來控制液晶的配向狀態。 因此,當將液晶面板7 50當作透過型的液晶面板來使 -54- (50) (50)200302167 用時,則來自配置在主動元件基板70 1之下側的照明裝置 (未圖示)的光,在藉由射入側的偏光板7 1 6b排齊成所設 定的直線偏光光後,通過相位差板7 1 5b,主動元件基板 701而射入到液晶層702,而除了透過某個領域的直線偏 光光,其透過偏光軸會被扭轉而射出外,透過其他領域的 直線偏光光,其透過偏光軸不會扭轉即射出。因此,若將 射入側的偏光板7 1 6b與射出側的偏光板7 1 6a,使其彼此 的透過偏光軸呈垂直相交而配置時(正常白),則會通過 配置在液晶面板7 5 0之射出側的偏光板716a者只有藉由 液晶其透過偏光軸被扭轉的直線偏光光,相對於此,若是 將其透過偏光軸設成與射入側的偏光板7 1 6b呈平行般地 配置射出側的偏光板7 1 6a (正常黑)時,則會通過配置在 液晶面板7 5 0之射出側的偏光板者只有藉由液晶但其透過 偏光軸未扭轉的直線偏光光。因此,若是針對每個畫素來 控制液晶702的配向狀態,則可以顯示任意的資訊。 在上述構造的液晶裝置700,則彩色濾光片基板741 之各爐光兀件7 0 3 .........是藉由先則所目3載的噴墨方式所 形成。亦即,在形成時,各濾光元件7 0 3 .........並不是藉 由噴墨頭的1次的主掃描而形成,而各濾光元件7 03是由 屬於不同之噴嘴群的多個噴嘴,接受n次’例如4次的重 覆排I墨水播形成爲m設定的膜厚。因此’假使在多個噴 嘴之間在墨水排出量存在有變動時’也能夠防止在多個的 濾光元件之間在膜厚發生變動,藉此,彩色濾光片基板 7 4 1的透光特性在平面上變得均一,因此能夠得到不會有 -55- (51) (51)200302167 顏色不均情形之鮮明的彩色顯示。 以上雖然是針對將彩色濾光片應用在液晶裝置的例子 來加以說明,但當然本發明的彩色濾光片也能夠適用在以 上以外的用途。亦即,將以上所形成的彩色濾光片配置在 白色有機EL的前面(有機EL的光射出側)。藉此構造 ,可以提供一邊使用白色有機EL,而一邊進行彩色顯示 的有機EL裝置。 此外則如以下般地控制光線。有機EL乃形成爲白色 φ 光源,藉由控制針對各畫素而設的電晶體來調整發光量, 更且,藉由光透過彩色濾光片可以顯示所希望的顏色。 (有關利用EL元件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的 實施形態) 圖21爲表示作爲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一例之EL裝 置之製造方法的一實施形態。又,圖22爲在該製造方法 之主要過程以及最終所得到之EL裝置的主要斷面構造。 φ 如圖22 (d)所示,EL裝置201是在透明基板204上形成 畫素電極202,而在各畫素電極202之間從箭頭G方向來 看形成格子狀的堆積部 (Bank) 205。在該些格子狀凹部 之中形成正孔注入層220而如從箭頭G方向來看呈線條 配歹桥&要將一R色發光層--糾純、G卷潑_ 光層203 G、以及Β色發光層形成在各格子狀凹部之中。 更且,藉由將對向電極213形成在該些之上而形成El裝 置 2 0 1。 -56- (52) (52)200302167 當藉由TFD (Thin Film Diode:薄膜二極體)元件等 之2端子型的主動元件來驅動上述畫素電極202時,則從 箭頭G方向來看上述對向電極213被形成爲條紋狀。又 ,當藉由TFT (Thim Film Transistor:薄膜電晶體)等之 3端子型的主動元件來驅動時,則上述對向電極2 1 3形成 爲單一的平面電極。 爲各畫素電極202與各對向電極2 1 3所挾持的領域則 成爲1個的繪素像素,R、G、B3色的繪素像素成爲1個 單元(unit)而形成1個的畫素。藉著控制流經各繪素像 素的電流而選擇性地讓多個繪素像素中之所希望者發光, 藉此可以將所希望的全彩像顯示在箭頭Η方向。 上述EL裝置201例如由圖21所示的製造方法所製 造。亦即,如過程Ρ5 1以及圖22 (a)所示,在透明基板 204的表面形成TFD元件或TFT的主動元件,更且則形 成畫素電極2 0 2。形成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光石印法、真空 蒸鍍法、噴濺法、金屬霧(pyrosol)法等。晝素電極202 的材料可以使用ITO (Indium- Tin Oxide)、氧化錫、氧 化銦與氧化鋅的複合氧化物等。 接著,如過程P52以及圖22 (a)所示,利用周知的 圖案化手法,例如光石印法來形成隔壁,亦即,堆積部 2 0 5 —^在屬堆積部· ^一來塡埋各透明的晝—秦電極之肩。一 藉此,可以提高對比,防止發光材料發生混色,防止從晝 素與畫素之間發生漏光等。堆積部205的材料只要是對於 EL發光材料的溶媒具有耐久性即可並未特別限定,但是 -57- (53) (53)200302167 最好是藉由氟碳氣體電漿處理實施鐵弗龍(登錄商標)化 ,例如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感光性聚醯亞胺等的有機 材料。 接著’在即將塗佈作爲功能性液狀體的正孔注入層用 墨水之前,針對透明基板204進行氧氣與氟碳氣體電漿的 連續電漿處理(過程P53)。藉此聚醯亞胺表面可被撥水 化’而ITO表面被親水化,能夠控制對液滴微細地作圖案 化之基板側的濡溼性。用於產生電漿的裝置,可以是在真 空中產生電漿的裝置、或是在大氣中產生電漿的裝置。 接著,如過程P54以及圖22 (a)所示,從圖9的液 滴排出裝置16的噴墨頭22排出正孔注入層用墨水,而在 各畫素電極202之上進行圖案化(patterning)塗佈。具 體的噴墨頭22的控制方法則使用圖1至圖5之方法中的 任一方法。在塗佈後,則在真空(1 t 〇 r r)中,以室溫, 20分的條件來除去溶媒(過程P50)。之後,則在大氣 中,藉由20 °C (在熱板上),10分鐘的熱處理來形成 與發光層用墨水不相溶的正孔注入層220 (過程P56)。 在上述條件下膜厚爲40nm。 接著,如圖P57以及圖22 (b)所示,利用噴墨法將 作爲機能性液狀體的EL發光材料的r發光層用墨水以及 作爲&性液狀體—之E L發光材料的g發光層用墨水。 在此,各發光層用墨水則從圖9的液滴排出裝置1 6的噴 墨頭22排出。噴墨頭22的控制方法則利用圖1至圖5所 示之方法的其中一個方法。根據噴墨方式可以簡便且短時 -58- (54) (54)200302167 間內進行微細的圖案化。又,藉著改變墨水組成物的固體 成分濃度以及排出量來改變膜厚。 在塗佈好發光層用墨水後,則在真空 (1 torr)中, 以室溫,2 0分鐘的條件來除去溶媒(過程P 5 8 )。接著 ,在氮氣環境下,藉由150 °C,4個小時的熱處理讓之 共役化而形成R色發光層203R以及G色發光層203G (過 程P59)。根據以上的條件膜厚爲50nm,而藉由熱處理 而共役化的發光層則不溶於溶媒。 接著,在形成發光層之前,也可以針對正孔注入層 220進行氧氣與氟碳氣體電漿的連續電漿處理。藉此在正 孔注入層220上形成氟化物層,由於離子化位能變高,因 此正孔注入效率增加,而能夠提供發光效率高的有機EL 裝置。 接著,如過程P60以及圖22 (c)所示,將作爲機能 性液狀體之EL發光材料的B色發光層203B重疊在各繪 素像素內的R色發光層203R、G色發光層203G以及正孔 注入層220之上。藉此不僅形成R、G、B的3原色,也 能夠塡埋R色發光層203R以及G色發光層203 G與bauk 2〇5的段差而平坦化。藉著調整B色發光層20 3B的膜厚 ,:B色發光層203B在R色發光層203R以及G色發光層 2〇 構造中-7^4乍電子注入输篆晷冰屬甩脉凉| 光成B色。 以上之B色發光層2 0 3 B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以使用 一般的旋轉塗覆法作爲溼式法、或是採用與R色發光層 -59- (55) (55)200302167 203R以及G色發光層203G的形成方法同樣的噴墨法。 之後,如過程P61以及圖22 (d)所示,藉由形成對 向電極213製造出作爲目標的EL裝置201。當對向電極 213爲平面電極時,則例如以Mg、Ag、A卜Li等作爲材 料,而利用蒸鍍法、噴濺法等的成膜法來形成。又,當對 向電極2 1 3爲條狀電極時,則可以利用光石印法等的圖案 化手法來形成電極層。 根據以上所述的EL裝置201的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 φ 置,由於噴墨頭的控制方法採用圖1至圖5所示之任一者 的控制方法,因此,在圖22之各繪素像素內的正孔注入 層220以及R、G、B各色發光層203R、203G、203B並 不是藉由噴墨頭(參照圖1)的1次的主掃描X而形成, 而1個的繪素像素內的正孔注入層及/或各色發光層則是 藉由屬於不同之噴嘴群的多個的噴嘴2 7,接受η次例如4 次重覆的排出墨水而形成爲所設定的膜厚。因此,即使在 多個的噴嘴2 7之間在墨水排出量存在有變動時,則在多 φ 個的繪素像素之間可以防止在膜厚發生變動,因此能夠使 EL裝置201之發光面的發光分佈特性在平面上設成均勻 。藉此,在圖22 (d)的EL裝置201中可以得到沒有顏 色不均情形的鮮明的彩色顯示。 裝置之製造方-及其製^裝--------------------------- 置,藉著使用圖9所示的液滴排出裝置1 6,由於藉由利 用噴墨頭22排出墨水來形成R、G、B的各色繪素像素, 因此不需要經過如利用光石印法之方法般的複雜的過程, -60- (56) (56)200302167 且不會讓費材料。 (有關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以及製造裝置的實施形態) 接著,請參照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 裝置的實施形態。首先在說明該彩色濾光片的製造裝置之 前先說明所製造的彩色濾光片,圖3 5爲表示彩色濾光片 之部分放大圖,圖35 (A)爲平面圖,圖35 (B)爲圖35 (A)之X- X線斷面圖,此外,在該圖3 5所示的彩色濾光 片,其中與圖6以及圖7所示之實施形態的彩色濾光片i 同樣的構成則附加相同的符號加以說明。 (彩色濾光片之製造裝置的構造) 接著請參照圖面來說明用來構造上述彩色濾光片之製 造裝置的構造。圖23爲表示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 裝置的液滴排出處理裝置的一部分切開的立體圖。 彩色濾光片製造裝置則製造出用於構成作爲光電裝置 之彩色液晶面板的彩色濾光片。該彩色瀘光片則備有未圖 示的液滴排出裝置。 (液滴排出處理裝置的構成) 一捲排出裝與上述各實藤^態的液象排迅_ 裝置同樣地具有如圖2 3所示之3台的液滴排出處理裝置 405R 、 405 G 、 405B 。該些液滴排出處理裝置405R、 405G 、4 0 5 B則對應於將作爲液體的墨水,亦即,彩色濾光片 -61 - (57) (57)200302167 材料例如R、G、B的濾光元件材料1 3分別排出到母基板 12的R、G、B的3色對應。該些液滴排出處理裝置405 R ' 405 G、405B則大略呈直列狀配置而構成液滴排出裝置 。又,在各液滴排出處理裝置405R、405G、405B則呈一 體地設置用於控制各構成構件之動作之未圖示的控制裝置 〇 此外,則將可對母基板1 2 —個一個地相對於該些液 滴排出處理裝置405R、405G、405B搬入或搬出之未圖示 的搬送機械臂分別連接到該些液滴排出處理裝置405R、 405 G、405B。又,將例如可以容6個母基板12,而對母 基板12實施熱處理,例如120 °C,5分鐘加熱,讓所排 出的濾光元件材料1 3乾燥的未圖示的多段的烘爐連接到 各液滴排出裝置405R、405G、405B。 此外,各液滴排出處理裝置405R、405 G、405B,則 如圖23所示具有作爲中空箱狀之本體殼體的熱無塵室 (Thermal clean chamber) 422。該熱無塵室 422 內則如可 以藉由噴墨方式得到安定且良好的描畫,乃將內部調整到 例如20± 0.5 °C,而形成塵埃不會從外部侵入。在該熱無 塵室422內配設有液滴排出處理裝置本體423。 液滴排出處理裝置本體423,則如圖23所示具有X 軸氣r屬"4# 台——slid^ 4^able ) 424 〇 該—_X軸氣壓4S 台- 4 2 4上則配設有已配設未圖示之線性馬達的主掃描驅動裝 置425。該主掃描驅動裝置425具有可以例如藉由吸引將 母基板12安裝固定的未圖示的台座部,讓該台座部相對 -62- (58) (58)200302167 於位在X軸方向的母基板12而移動於主掃描方向。 在液滴排出處理裝置本體423,則如圖23所示配設 有位在X軸氣壓滑台4 2 4的上方之作爲Y軸機台的副掃 描驅動裝置427。該副掃描驅動裝置427則讓可將濾光元 件材料13例如沿著上下方向排出的頭單元 (head unit) 420相對於作爲Y軸方向的母基板1 2朝副掃描方向移動 。此外,在圖23中,頭單元420爲了要使位置關係明確 化,乃在浮於空中的狀態下藉由實線來表示。 又,在液滴排出處理裝置本體423則爲了要控制噴墨 頭42 1的位置以及母基板1 2的位置,乃配設有作爲用來 辨識位置之位置辨識機構的未圖示的各種攝影機。此外, 頭單元420以及台座部的位置控制,除了利用脈衝馬達的 位置控制外,也可以藉由利用伺服馬達的回饋控制以及其 他任意的控制方法來實現。 又,在液滴排出處理裝置本體4 2 3,則如圖2 3所示 設置用來擦拭頭單元4 2 0中之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 3的面 的擦拭單元48 1。該擦拭單元48 1則適當地捲取由例如布 構件以及橡膠片呈一體積層而形成之未圖示的擦拭構件的 一端側,而依序以新的一面來擦拭用於排出濾光元件材料 1 3的面。藉此,可以除去附著在排出面的濾光元件材料 1 3,.-不致於-造H黑典赓填__ ________________ 更者,在液滴排出處理裝置本體423,則如圖23所 示設有墨水系統4 8 2。該墨水系統4 8 2具有用於儲存濾光 元件材料1 3的墨水糟4 8 3,可供濾光元件材料1 3流通的 -63- (59) (59)200302167 供給管478,以及將濾光元件材料13供給到頭單元420 之未圖示的泵。此外,在圖23中,供給管478的配管乃 以模式來表示,在不影響到墨水槽483到頭單元420的移 動的情形下被配置在副掃描驅動裝置42 7側,而可將濾光 元件材料1 3從用於掃描頭單元420到副掃描驅動裝置 427的上方供給到頭單元420。 又,在液滴排出處理裝置本體423則設有用於檢測從 頭單元420所排出之濾光元件材料1 3之排出量的重量測 量單元 4 8 5 ° 更且,在液滴排出處理裝置本體423則設有一對具有 例如未圖示的光感測器,而用來檢測從頭單元420之濾光 元件材料1 3之排出狀態的漏點檢測單元487。該漏點檢 測單元4 8 7則沿著相對於從頭單元420排出液體的方向呈 交差的方向,例如X軸方向,將未圖示的光檢測器的光 源以及受光部挾著從頭單元420所排出的液滴通過的空間 呈面對面地配設。又在作爲頭單元420之搬送方向的Y 軸方向側,爲了要排出濾光元件材料 1 3,在每次讓頭單 元42〇作副掃描移動時會檢測排出狀態而檢測漏點情形。 此外,詳細的內容請容後述,在頭單元4 2 0配置有2 列用於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 3的頭單元4 3 3。因此,漏點 檢露單各列备頭裝置爲了要檢_測排出狀態設 置一對。 (頭單元的構造) -64 - (60) (60)200302167 接著說明頭單元420的構造。圖24係表示設在液滴 排出處理裝置405R、405G、405B的頭單元420的平面圖 。圖25爲表示頭單元420的側面圖,圖26爲表示頭單元 420的正面圖,圖27爲表示頭單元420的斷面圖。 頭單元420如圖24至圖27所示具有頭本體部430與 墨水供給部431。又,頭本體部43 0具有平板狀的卡匣 426以及多個安裝在該卡匣426而實質上大略爲同一形狀 的頭裝置4 3 3。 φ (頭裝置的構造) 圖28爲表示配設在頭單元420之頭裝置433的分解 立體圖。 頭裝置43 3,如圖28所示具有長方形的印刷基板435 。在該印刷基板43 5則安裝有各種電氣零件436,且設有 電氣配線。又,在印刷基板43 5,則在長邊方向的一端側 (圖2 8中右側)貫穿形成窗部4 3 7。更且,在印刷基板 Ιί 4 3 5則在窗部43 7的兩側設有可供作爲墨水的濾光元件材 料13流通的流通通路43 8。 又,在該印刷基板的其中一面側(圖28中的下 面側),在長邊方向的大略一端側(圖2 8中的右側)藉 由安旅_ 呈一體地安裝有噴墨頭一^21。該噴-墨頭-------------------- 42 1形成爲長矩形狀,而安裝成使其長邊方向沿著印刷基 板43 5的長邊方向。此外,各頭裝置43 3中的各噴墨頭 42 1是一實際上大略爲相同形狀,亦即例如所設定之規格 -65- (61) (61)200302167 的製品,而依所設定的品質來選擇。具體地說,該些噴墨 頭421具有後述之同一個數的噴嘴,噴嘴的形成位置彼此 相同,因此在將噴墨頭421組裝到卡匣426時會更有效率 ,連組裝精度也會提高。更且,若是使用經過同一製造· 組裝過程所製造出來的製品時,則不需要製作特別的製品 ,而能夠降低成本。 又,在印刷基板43 5的另一面側(圖28中的上面側) ,則在長邊方向的大略另一端側(圖2 8中的左側),將 φ 藉由電氣配線442在電氣上所連接的連接器441呈一體地 安裝在噴墨頭421。在該些連接器441,則如圖23所示, 乃在不影響到頭單元420的移動的情形下連接有被配線在 副掃描驅動裝置427的電氣配線(包含電源配線、信號配 線在內)。該電氣配線442係用來連接未圖示的控制裝置 與頭單元420。亦即,該些電氣配線442,如圖24以及 27之二點虛線的箭頭所示被配線在位在從副掃描驅動裝 置4 2 7到頭單元4 2 0之2列的頭裝置4 3 3之配列方向兩側 φ 的頭單元420的外周側,且被連接到連接器441而不會產 生電氣雜訊。 更且,在印刷基板4 3 5的另一面側(圖2 8中的上面 側),則在長邊方向的大略其中一端側(圖28中的右側) ,於噴墨頭4 2 1居裝省屋水_專又都443 〇一屬墨水—導X---------------------------- 部443具有可以與設在安裝構件440而貫穿印刷基板435 的定位銷部444嵌合的大略呈圓筒狀的定位筒部445、以 及與印刷基板43 5卡合的卡合爪部446。 -66 - (62) (62)200302167 又,在墨水導入部443則突設有一對的形狀爲前端變 細大略圓筒狀的連結部448。該些連結部448則在成爲印 刷基板43 5側的基端部具有大略呈液體密閉狀與印刷基板 43 5之流通通路43 8連通的開口,而在前端部具有可供濾 光元件材料1 3流通的未圖示的孔。 更且,在該些連結部448,則如圖25至圖28所示, 在前端側分別安裝有密封連結部450。該些密封連結部 450則形成爲在內周側大略呈液體密封狀地嵌合有連結部 448的大略呈圓筒狀,且在前端部設有密封構件449。 (噴墨頭的構造) 圖29爲表示噴墨頭421的分解立體圖。圖30爲對應 於噴墨頭421的斷面來說明噴墨頭421排出濾光元件13 的動作的說明圖,圖30 (A)爲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3之 前的狀態,圖30 (B)爲讓壓電振動子452收縮而排出濾 光元件材料1 3的狀態,圖3 0 (C)爲剛吐完濾光元件材料 1 3後的狀態。圖31爲在噴墨頭4 2 1中之濾光元件材料13 之排出量的說明圖,圖3 2爲用於說明噴墨頭42 1之配置 狀態的槪略的模式圖,圖3 3爲圖3 2的部分放大圖。 噴墨頭421如圖29所示具有大略呈矩形狀的保持器 4 5 1。在謠暴基| 45 1具著長邊方向設―置2歹ij,例如 180個的壓電元件等的壓電振動元件452。又,在保持器 4 5 1則分別設有與印刷基板43 5的流通通路43 8連通,且 在長邊方向的兩側大略中央可供作爲墨水的濾光元件材料 -67- (63) (63)200302167 13流通的貫通孔43 5。 又,在作爲保持器451之壓電振動元件452所在的一 面的上面,則如圖29所示,乃呈一體地設有由合成樹脂 形成爲片 (Sheet)狀的彈性板45 5。在該彈性板4 5 5分 別設有與貫通孔45 3連通的連通孔456。此外,在彈性板 45 5則設有可與在保持器451之上面大略四個角所突設的 定位爪45 7卡合的卡合孔458,而被定位在保持器451的 上面呈一體地被安裝。 φ 更且,在彈性板4 5 5的上面設有平板狀的流路形成板 460。在該流路形成板460設有對應於壓電振動子452, 在保持器451的寬度方向,以長形狀呈2列將180個呈直 列狀地設在保持器451之長邊方向的噴嘴溝461,呈長形 狀在保持器的長邊方向設在噴嘴溝46 1的一側的開口部 4 62、以及與彈性板4 5 5的連通孔45 6連通的流通孔463 。此外,在彈性板4 5 5設有可與在保持器4 5 1之上面大略 四個角所突設之定位爪部45 7卡合的卡合孔458,而連同 φ 彈性板4 5 5 —起被定位在保持器451的上面而呈一體地被 安裝。 此外,經積層的彈性板45 5,流路形成板460以及噴 嘴板465,如圖30所示,除了藉由流路形成板460的開 口部隊規-省專盛租儲液部467外,該篠液部467撕經 由液供給路徑468連通到各噴嘴溝461。藉此,噴墨頭 421則藉由壓電振動子452的動作,噴嘴溝461內的壓力 會增加,而從噴嘴以7± 2m/s,將2〜13pl,例如約10pl -68- (64) (64)200302167 的液滴量將濾光元件材料1 3排出。亦即,如圖3 0所示, 以脈衝形式將所設定的施加電壓Vh施加在壓電振動元件 452,而依序如圖30 (A) , (B) , (C)所示,藉著讓 壓電振動元件452朝箭頭Q方向適當地伸縮,而將作爲 墨水的濾光元件材料1 3加壓,從噴嘴466排出所定量的 液滴8。 又,該噴墨頭42 1,如上述實施形態所述會有在圖3 1 所示之配列方向在兩端部側的排出量變多的排出量變動的 情形。因此控制使例如排出量變動在5%以內之範圍的 噴嘴466,亦即,位在兩端部各1 0個的噴嘴不會排出濾 光元件材料1 3。 此外,構成頭單元420的頭本體部430,如圖23至 圖27所示,乃將多個具有噴墨頭421的頭裝置433彼此 排列配置而構成。該頭裝置43 3在卡匣426中的配置,則 如圖3 1以及圖3 3所示,乃是一朝著從作爲副掃描方向的 Y軸方向開始相對於作爲與Y軸方向呈垂直相交之主掃描 方向的X軸方向呈傾斜的方向一邊偏離而一邊配列的狀 態。亦即,在從作副掃描方向的Y軸方向稍微傾斜的方 向例如配置6個,而配置好多列,例如2列。而此是因爲 對於頭裝置433的短邊方向的寬度較噴墨頭421爲狹窄, 但卻-鲁去-賂H互磬接之噴墨頭42 1彼.钓配置間隔者而 言’不得不將噴嘴406的列在Y軸方向呈連續被配列的 狀況而考慮的配置方法。 更者,頭本體部430,則是在頭裝置在噴墨頭421的 -69- (65) (65)200302167 長邊方向相對於X軸方向呈交差的方向呈傾斜的狀態下 ,且連接器44 1位於對向方向之相反側的狀態下大略呈點 對稱配置,該頭裝置43 3之傾斜的配置狀態則是例如作爲 噴墨頭42 1之長邊方向的噴嘴466的配設方向相對於X 軸方向呈5 7 . 1 ° 。 更且,頭裝置43 3則大略呈鋸齒狀,亦即,配置成相 對於配列方向不致於成爲並列狀態。亦即,如圖24至圖 27以及圖32所示,乃將12個的噴墨頭421的噴嘴466 在Y軸方向呈連續配列,且將噴墨頭421配列成2列, 而朝Y軸方向的配列順序則呈互相交錯配置。 具體地的內容則根據圖3 2以及圖3 3作更詳細的說明 。在此,噴墨頭42 1則使作爲長邊方向的噴嘴466的配列 方向相對於X軸方向呈傾斜。因此在設在噴墨頭42 1的2 列的噴嘴466的第一列中,在用來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3 的第1個噴嘴466所在的X軸方向的直線上則存在有第2 列的噴嘴466的另一者位在成爲不排出的1 〇個以內之位 置的領域A (非排出噴嘴的領域)。(圖3 3中的A)。 亦即,在1個噴墨頭42 1中,在X軸方向的直線上產生 不存在2個排出噴嘴466的領域A。 因此,如圖32以及圖33所示,在1個噴墨頭421中 ^軸方向的直^域 33中的B),成列的頭裝置43 3在X軸方向並未成爲並 列狀態。更且,成爲其中一列之頭裝置43 3只有1個位在 X軸方向之直線上的領域A,與成爲另一列之頭裝置43 3 -70- (66) 200302167 只有1個位在X軸方向之直線上的領域 向彼此成爲並列狀態,藉由其中一列的噴 列的噴墨頭421,合計有2個噴嘴466位 線上。亦即,在配設有噴墨頭42 1的領域 地配列2列使得不管是在那一位置必然會 4 6 6位在X軸方向的直線上。此外,不排 13之噴嘴466的領域X並不是位在該X 的2個噴嘴4 6 6的數目。 如此般,針對進行主掃描的X軸方 嘴466,其中2個位在沿著掃描方向所假 線本身並不存在),如後所述,從該2個 排出到1個位置。當只從1個噴嘴466排 光元件時,由於噴嘴466間之排出量的變 件之特性變動以及良率降低,因此若是丨 4 66排出來形成1個濾光元件,可以分散 出的變動,而能夠達成濾光元件間之特性 局良率。 又,藉由如此之多個噴墨頭421的配 噴嘴會位於在掃描方向所假想的多個直線 噴墨頭42 1時,則當沿著與掃描方向呈垂 看的配列時,一 因此可以進行與製造長尺寸之噴墨頭42 1 出動作。又,搭載了多個噴墨頭421的排 描時,則可以根據圖1至圖5的知描方法 A,則在X軸方 墨頭421與另一 在X軸方向的直 中,乃呈矩齒狀 有合計2個噴嘴 出濾光元件材料 軸方向之直線上 向排出墨水的噴 想的直線上(直 噴嘴466將墨水 出來形成1個濾 動會導致濾光元 藉由不同的噴嘴 噴嘴466間之排 的均一性以及提 列,則多個排出 上,在配列多個 直相交的方向來 省呈審善」-時同樣的液滴排 出裝置在進行掃 來進行。 -71 - (67) (67)200302167 此外,在配置該噴墨頭421時,如圖3 4所示,在相 對於掃描方向X (爲在噴墨頭420進行描畫時相對於母基 板1 2之相對的移動方向)呈垂直相交之副掃描方向Y中 的噴嘴466的間距,能夠與正在描畫之濾光元件形成領域 7之副掃描方向Y中的元件間距成爲相等的狀態下,讓噴 墨頭421的長邊方向相對於掃描方向X以圖34 (a)所示 的所定角度θ 1傾斜、或是以圖34 (b)所示的所定角度 0 2傾斜。在此狀態下,在多個,例如2個連續466位在 φ 沿著掃描方向X的直線上的狀態下,使用一開口被形成 在與橫長之噴嘴溝46 1的開口領域呈對應的領域內的噴嘴 板 4 6 5 〇 (墨水供給部的構造) 墨水供給部43 1,如圖24至圖27所示,具備有對應 於2列的頭本體部43 0分別而設的一對的平板狀的安裝板 471、 以及多個被安裝在該些安裝板471的供給本體部 φ 472。 此外,供給本體部472具有略爲細長圓筒狀的進退 部4 74。該進退部474則藉由安裝治具473而安裝成在貫 穿安裝板47 1的狀態下沿著軸方向移動。又,供給本體部 472的進退部474則例如藉由螺旋彈簧475等而在從安裝 板^7 1朝著頭裝置4 W韵·美-,在12 4______________ 中,爲了便於說明,墨水供給部43 1只表示在2列的頭裝 置4 3 3中的其中一列,而省略掉另一列。 在該進退部474面向頭裝置43 3側的端部則設有突緣 -72- (68) (68)200302167 部476。該突緣部476則呈鍔狀地突出在進退部474的外 周緣,端面則抵抗螺旋彈簧4 7 5的彈壓而抵接在頭裝置 43 3之墨水導入部43 3的密封構件449而大略呈液密狀。 又,在進退部474之相對於設有突緣部476的一側的相反 側則設有接合部 (joint) 477。該接合部477如圖23所示 ,乃連接有可供濾光元件材料13流通之供給管47 8的一 上山 V而。 該供給管4W,如上所述,如圖23所示,乃被配線 φ 在副掃描驅動裝置427而不致於影響頭單元420的移動, 如圖24以及圖26中之一點虛線所示,從副掃描驅動裝置 427,從頭單元420的上方開始被配管在呈2列配列之墨 水供給部431之間的大略中央,更者,則呈放射狀被配管 而連接到墨水供給部43 1的接合部477。 此外,墨水供給部43 1則將經由供給管478而流通的 濾光元件材料13供給到頭裝置43 3的墨水導入部443。 又,被供給到墨水導入部443的濾光元件材料1 3則被供 給到噴墨頭42 1,而從被電氣控制的噴墨頭42 1的各噴嘴 466適當地呈液滴狀被排出。 (彩色濾光元件的製造動作) (蒒德理-)---------------------------------------------------------------------------------- ----- ——— 接著請參照圖面來說明利用上述實施形態之彩色濾光 片製造裝置來形成彩色瀘光片1的動作。圖36係用於說 明利用上述彩色濾光片之製造裝置來製造彩色濾光片1之 -73- (69) (69)200302167 順序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首先以在熱濃硫酸添加了 1重量% 的過氧化氫水的 洗淨液來洗淨例如膜厚尺寸0.7mm、縱尺寸38cm、橫尺 寸30 cm之爲無鹼玻璃之透明基板之母基板12的表面。 在洗淨後,則以純水淸洗而在空氣中乾燥而得到乾淨的表 面。在該母基板1 2的表面,例如藉由噴濺法,以平均0.2 // m的膜厚來形成鉻膜而得到金屬層6a (圖36中的流程 S1) 。 · 在讓該母基板12放在熱板 (hot plate)上,在80 °C下乾燥5分鐘後,則在金屬層6 a的表面,例如藉由旋 轉塗佈法形成未圖示的光阻層。讓已描畫有例如所需要之 矩陣圖案形狀的未圖示的掩罩薄膜 (mask film)密接在 該母基板1 2的表面,而以紫外線讓其曝光。接著,則對 g亥經曝光的母基板1 2浸漬在以8重量%的比例含有例如 氫氧化鉀的鹼性顯像液內而除去未曝光部分的光阻層,而 針對光阻層實施圖案化處理。接著則以例如以鹽酸作爲主 φ 要成分的蝕刻液來蝕刻除去已露出的金屬層6 a。如此一 來可以得到一爲具有所設定之矩陣圖案的黑色矩陣的遮光 層6b (圖36中的流程S2)。此外,遮光層6b的膜厚大 約是0.2 // m,而遮光層6b的寬度尺寸大約是22 // m。 ——m s 如,亦旋--- 轉塗佈法形成負片型的透明丙烯酸系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6C (圖36中的流程S3)。在將已設有該感光性樹脂組成 物 6c的母基板 12在 100 °C下經 20分鐘預烘乾 -74- (70) (70)200302167 (prebake)後,利用已描畫有所設定之矩陣圖案形狀的未 圖示的掩罩薄膜,而以紫外線讓其曝光。此外,例如以上 述之鹼性的顯像液來使未曝光部分的樹脂顯像,在以純水 加以淸洗後則加以旋轉 (spin)乾燥。作爲最後乾燥的後 烘乾 (afterbake)則例如在200 °C下進行30分鐘,而讓 樹脂部分充分地硬化而形成堆積層6d。該堆積層6d的膜 厚平均約2.7/zm、寬度尺寸約l4//m。而藉由該堆積層 6d與遮光層6b而形成隔壁6 (圖36中的流程S4)。 爲了要改善作爲由上述所得到之遮光層6b以及堆積 層6d所規劃出來之著色層形成領域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 7 (特別是母基板1 2的露出面)的沾墨性,乃進行乾蝕刻 ,亦即電漿處理。具體地說是將高電壓施加在於例如氨氣 中添加了 20%氧氣的混合氣體,而藉由電漿處理形成爲 蝕刻點,讓母基板1 2通過蝕刻點下方進行鈾刻而實施母 基板1 2的前處理過程。 (濾光元件材料的排出) 接著則藉由噴墨方式將紅 (R)、綠 (G)、青 (B) 的各濾光元件材料導入,亦即,排出到已實施上述之前處 理而被母基板1 2的隔壁6所區隔形成的濾光元件形成領 域^d-M -xM勺流程S 5异 -------------—— 在藉由該噴墨方式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 3時,則事先 組裝形成具有上述條件之所設定之噴嘴板465的頭單元 420。此外,在液滴排出裝置的各液滴排出裝置405R、 (71) (71)200302167 405 G、405B中,則將從各噴墨頭4 2 1的1個的噴嘴4 6 6 所排出的濾光元件材料1 3的排出量調整成一定量,例如 l〇pl左右。另一方面,在母基板12的一面則事先將隔壁 6形成爲格子狀圖案。 此外,如上所述經過前處理的母基板1 2,則藉由未 圖示的機械臂,首先搬入到R色用的液滴排出處理裝置 4〇5R內,且將其載置在液滴排出處理裝置4 0 5R內的台座 部上。被載置在該台座部上的母基板1 2則例如藉由吸引 而被定位固定。又,用於保持母基板12的台座部,則藉 由各種攝影機等來確認母基板1 2的位置,而控制主掃描 42 5移動到適當一定的位置。又,藉由副掃描驅動裝置 427適當地讓頭單元420移動而辨識其位置。之後,則讓 頭單元420朝副掃描方向移動,藉由漏點檢測單元487來 檢測來自噴嘴466的排出狀態,若未辦識到發生排出不良 情形即移動到初始位置。 之後,讓爲可藉由主掃描驅動裝置425而移動的台座 部所保持的母基板1 2掃描於X方向,一邊讓頭單兀4 2 0 相對於母基板12移動,一邊則從適當的噴墨頭421的一 定的噴嘴適當地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 3,而塡充在藉由母 基板12的隔壁6所規劃的凹部內,從該噴嘴406的排出 情形各藉由未蜃示的控制裝置來控制不致於從位於圖 3 2所示之噴嘴4 6 6之配設方向的兩端部的一定領域X, 例如兩端各1 0個的噴嘴466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 3,而讓 位在中間部分之排出量比較一樣的1 6 0個排出。 -76 - (72) (72)200302167 又,從噴嘴466的排出情形,由於2個的噴嘴466位 在掃描方向的直線上,亦即,掃描線上,因此,在移動中 會從1個噴嘴466排出2點 (dot),更詳細地說是從1 個噴嘴排出2滴作爲一點,而共計8滴排出在1個凹部內 。在每一次掃描移動時,則從漏點檢測單元487檢測排出 狀態以確認是否發生漏點。 當未辨識到發生漏點時,則讓頭單元420在副掃描方 向移動一定量,再度讓用來保持母基板12的台座部反覆 φ 著一邊移動於主掃描方向,一邊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3的 動作。 (乾燥•硬化) 此外,已排出R色的濾光元件材料1 3的母基板1 2, 則藉由未圖示的搬送機械臂而從液滴排出處理裝置405R 取出,而藉由未圖示的多段烘爐而讓濾光元件材料1 3在 例如120 t下放5分鐘令其乾燥。在乾燥後,則藉由搬 φ 送機械臂而從多段烘爐取出母基板,而一邊冷卻一邊搬送 。之後,則從液滴排出處理裝置405R依序搬送到G色用 的液滴排出處理裝置405G以及B色用的液滴排出處理裝 置405B,而與形成R色的情形同樣地依序將G色以及B 色的I光元件材料1 3排出到一定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7 。此外,則各排出3色的濾光元件材料1 3而回收經過乾 燥的母基板1 2,藉由熱處理,亦即,加熱而讓濾光元件 材料1 3固化附著。 -77- (73) (73)200302167 (彩色濾光片的形成) 之後,則在已形成有濾光元件3之母基板1 2的大略 整面形成有保護膜4。更且,則藉由ITO (Indium- Tin Oxide)以所需要的圖案形成在該保護膜4的上面。之後 ,則另外切斷爲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1 1而切出形成多個 的彩色濾光片1 (圖36中的流程S7)。已形成好該彩色 濾光片1的基板,則如先前之實施形態所示般當作圖19 φ 所示之液晶裝置中的一對基板的其中一個來使用。 (彩色濾光片之製造裝置的效果) 根據圖23至圖3 5所示的實施形態,除了以上所說明 之各實施形態的作用效果外,也具有以下所示的作用效果 〇 亦即,讓將作爲具有流動性之液體的例如墨水的濾光 元件材料〗3當作液滴排出的多個的噴嘴466配設在一面 φ 的噴墨頭421,在使噴墨頭42 1之設有噴嘴466的一面以 一定的間隙面向作爲被排出物之母基板1 2的表面的狀態 下沿著母基板1 2的表面相對地移動,而從位在沿著該相 對的移動方向的直線上的多個,例如2個的噴嘴4 6 6排出 濾光善料-13。因此可以得到一能夠從2個噴嘴一4 6 6 一 -重覆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 3的構造,即使在多個噴嘴466 之間在排出量存在有變動時,則可以使所排出的濾光元件 材料1 3的排出量得以平均而防止變動,針對彩色濾光片 -78- (74) (74)200302167 材料可得到均勻的排出結果,可得到在相同顏色的濾光元 件之間具有品質均一之良好特性的光電裝置。 又,由於可從位在沿著相對的移動方向之假想的直線 上的多個的噴墨頭4;21的噴嘴466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3 ’因此同樣地可以得到一能夠從不同的2個噴嘴重覆排出 濾光元件材料1 3的構造,而可以使所排出的濾光元件材 料1 3的排出量得以平均而防止變動,可以得到具有品質 均一且良好特性的光電裝置。 φ 此外,將噴嘴466沿著長邊方向,設有多列,例如2 列的噴墨頭42 1,則使其長邊方向相對於移動方向呈傾斜 ,且交錯地配設,由於在配設有噴墨頭42 1的領域必須配 設有2個噴嘴,因此,可以得到一在噴墨頭42 1的配設領 域可確實地從上述2個的噴嘴466重覆地向同一位置排出 的構造。 又,將多個用來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3的噴嘴466在 一面大約設在一直線上的噴墨頭42 1,則在使該些噴墨頭 φ 4 2 1設有噴嘴4 6 6的一面以一定的間隙面向作爲被排出物 之母基板1 2的表面的狀態下,沿著母基板1 2的表面相對 地移動,而不會從在噴墨頭421的各噴嘴466中位在該些 噴嘴4 6 6之配設方向之兩端部的一定領域x X的例如兩側 1 0修^眉嘴4 6 6 (非排出噴嘴)排出,而會從位在一定領 域X X以外之中間部分的噴嘴4 6 6 ’將濾光元件材料1 3排 出到母基板1 2的表面。根據該構造,不會從排出量會變 得特別多之位在配設方向之兩端部的各1 〇個的噴嘴4 6 6 -79- (75) (75)200302167 排出液滴,而會利用排出量比較一樣之位在中間部分的噴 嘴466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 3,因此可以得到一能夠在母 基板1 2的表面呈平面地均勻地排出,且平面的品質均一 的彩色濾光片1,藉由作爲利用該彩色濾光片的光電裝置 的顯示裝置可得到良好的顯示效果。 此外,由於不會從排出量較濾光元件1 3的排出量的 平均値多1成的噴嘴466排出,因此即使是在將彩色濾光 片1的濾光元件材料13及EL發光元件,含有荷電粒子 φ 的電氣泳動裝置用等的機能性液體當作液體來使用的情形 ,在特性上也不會產生變動,而能夠確實得到良好的特性 以作爲液晶裝置及EL裝置等的光電裝置。 又,由於從各噴嘴466排出相對於排出量的平均値在 ± 1成以內的的濾光元件材料1 3,因此排出量會變得比較 一樣,而能夠均勻地排出到母基板1 2的表面得到良好特 性的光電裝置。 此外,藉由以大約相等間隔將噴嘴配設在直線上的噴 φ 墨頭421,而能夠容易描畫出例如線條 (stripe)狀、馬 賽克 (mosaic)狀、三角形 (delta)等具有一定之規則 性的構造。 更且,在將噴嘴466以大略相等間隔配設在直線上的 噴墨頭中_1肩於在長矩形狀的噴墨頭42 1沿著 長邊方向大約以相對間隔將噴嘴466設在直線上,因此可 以使得噴墨頭42 1小型化,而能夠例如防止相鄰的噴墨頭 42 1彼此間以及與其他的部位發生干擾,而可以容易小型 -80- (76) (76)200302167 化。 又,由於讓噴墨頭421在相對於噴嘴466的配列方向 呈交差的方向上相對地移動,因此,噴嘴466的配列方向 相對於移動方向呈傾斜,而作爲排出濾光元件1 3之間隔 的元件間距則變得較噴嘴間距爲狹窄,只需要適當地設定 傾斜的狀態,即能夠容易應付在呈突狀排出到母基板1 2 之表面時之所希望的元件間距,而不需要對應於元件間距 來形成噴墨頭42 1,且能夠提高通用性。 φ 此外,將多個用來排出作爲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之例 如墨水的濾光元件材料13的噴嘴466設在一面的多個的 噴墨頭421,則在使該些噴墨頭421之設有噴嘴466的一 面以一定的間隙面向作爲被排出物的母基板1 2的表面的 狀態下,沿著母基板1 2的表面相對地移動,而從多個的 噴墨頭421的各噴嘴466,將同一濾光元件材料13排出 到母基板1 2的表面。因此可以利用例如具有相同的噴嘴 406數目的同一規格品的噴墨頭421,將濾光元件材料13 φ 排出到寬廣的範圍,不需要使用長尺寸之特別的噴墨頭, 藉由使用多個習知的規格品即可以取代,而能夠降低成本 〇 更且,藉由適當地設定例如配列噴墨頭42 1之配設方 向,I掏因-應用來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 3的慑撼。______________ 而可以提高通用性。不需要使用長尺寸之特別的噴墨頭, 藉由使用多個習知的規格品,可以降低成本。由於長尺寸 的噴墨頭的製造良率極低,因此成爲價格昂貴的零件,但 -81 - (77) (77)200302167 相對於此,由於短尺寸的噴墨頭的製造良率高,因此在本 發明使用多個後即成爲一長尺寸的噴墨頭,而能夠大幅地 降低成本。 此外,更且,藉由適當地設定例如並排配列噴墨頭 42 1的配置方向及數目,用於排出之噴嘴的數目及間隔( 將噴嘴隔1個或多個來使用,而能夠調節成畫素的間距) ,因此即使對於尺寸及畫素的間距或配列不同的彩色濾光 片,也能夠因應於用於排出濾光元件材料1 3的領域,而 φ 可以提高通用性。又,由於讓噴墨頭傾斜,且並排配置在 相對於主掃描方向呈交差的方向上,因此,噴墨頭列以及 用來保持其之卡匣不會大型化,而連液滴排出裝置的整個 裝置也不致於大型化。 又,由於配設多個的噴墨頭42 1,因此即使是例如排 出到母基板1 2之表面的領域寬廣的情形以及對同一位置 重覆地排出的情形,並不需要讓噴墨頭42 1移動多次,且 不需要形成特別的噴墨頭,而能夠以簡單的構成容易地排 φ 出濾光元件材料1 3。更且,由於不是讓卡匣4 2 6整個傾 斜,而是讓各噴墨頭42 1分別傾斜,因此,位在接近於母 基板1 2之一側的噴嘴466與位在距母基板1 2最遠之一側 的噴嘴466的距離則較讓卡匣426整個傾斜的情形爲小, 而能J句縮1藉厘—生2A J沿_著母基板1 移動的掃_並時_______ 間。 更且,藉著多個的噴墨頭421使用具有相同噴嘴數目 的相同形狀者,因此即使是以1種的噴墨頭42 1,藉由適 -82- (78) (78)200302167 當的配列也能夠因應用於排出液體的領域,可以簡化構造 ,能夠提高製造性以及降低成本。 又,由於在噴嘴4 6 6的配列方向分別大略呈平行的狀 態下讓多個的噴墨頭421配設在卡匣426而構成頭單元 420,因此當例如噴嘴466的配列方向大約爲直列狀而呈 平行時,則噴嘴466的配列領域變寬廣,而能夠將濾光元 件材料1 3排出到寬廣範圍,且可以提高排出效率。又, 當在噴墨頭42 1的移動方向上呈並列狀態而平行時,則可 φ 以從不同的噴墨頭421將濾光元件材料13重覆排出到1 個位置,而容易使在排出領域的排出量得以平均化,且可 以得到安定且良好的描晝效果。 更且,在從噴嘴466將瀘光元件材料13排出到母基 板12的過程的前後,由於可藉由漏點檢測單元487來檢 測排出狀態,因此可以檢測出在即將排出或剛排出用來描 畫的濾光元件1 3後的狀態,而能夠確實地辨識排出狀態 ,可以確實地防止漏點的情形而得到良好的描畫效果。此 φ 外,也可以只在排出之前或之後的其中一個時點來進行。 又’由於在頭單元420的主掃描方向側配設有漏點檢 測單元4 8 7,因此爲了要檢測濾光元件材料1 3的排出狀 態而要讓頭單元4 2 0移動的距離可縮短,且可以繼續朝著 排-也爲_主掃描立農慕屬—一能夠有效率地進行漏點_|測一 的簡單的構造。 此外,由於將噴墨頭42 1以點對稱方式配設成2列, 因此能將用來供給濾光元件材料13的供給管478設在頭 -83- (79) (79)200302167 單元420的附近,而容易進行裝置的組裝以及保養管理。 更且,用來控制噴墨頭421的電氣配線442的配線是從頭 單元4 2 0的兩側開始,因此能夠防止電氣雜訊對於電氣配 線4 4 2所造成的影響’而能夠得到一*良好且安定的描畫效 果。 更且,由於將多個的噴墨頭42 1配設在長方形狀的印 刷基板4 3 5的一端側,而另一端側設置連接器4 4 1,因此 即使是將多個配線在直線上,連接器44 1也不會造成干擾 φ ,除了得以小型化外,在主掃描方向也不會形成不存在噴 嘴466的位置,而能夠得到連續的噴嘴466的配列情形, 並不需要使用長尺寸之特別的噴墨頭。 此外,由於連接器44 1以點對稱方式配設在相對側, 因此能夠防止電氣雜訊在連接器44 1部分所造成的影響, 而可以得到一良好且安定的描畫效果。 另一方面,噴嘴本體464在使其長邊方向相對於掃描 方向X以所設定的角度傾斜,而讓位在作爲相對於爲沿 €1 著母基板12的表面相對移動之移動方向的掃描方向X呈 垂直方向之副掃描方向 Y上的噴嘴間距,能夠與在作爲 被排出到母基板1 2之表面之點位置的濾光元件形成領域 7中的副掃描方向 Y上的元件(element)間距爲相同的 間著羅描方爲_ χ的直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而形成噴嘴板 (Nnozzle plate) 465,因此即使爲了對應 於被描晝成點狀的濾光元件3之元件間距而相對於母基板 1 2的表面呈傾斜時,則只需選擇多個,例如2個的噴嘴 -84- (80) (80)200302167 4 6 6位在沿著掃描方向χ的直線上之對應的噴嘴板4 6 5, 則可以共用噴嘴本體4 64,而不需要爲了要因應描畫而個 別製造噴墨頭421,因此可以降低成本。 此外’該些實施形態的作用效果,若在上述各實施形 態中具有相同的構造時’則具有對應的相同的作用效果。 (有關使用EL元件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實施形態) 接著’請參照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 φ 法。此外,光電裝置則針對使用EL顯示元件之主動矩陣 型的顯示裝置。又,在說明該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之前先 說明所製造出來之顯示裝置的構造。 (顯示裝置的構造) 圖37爲表示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製造裝置中之有機 EL裝置之一部分的電路圖。圖38爲表示顯示裝置之畫 素領域之平面構造的放大平面圖。 φ 亦即,在圖37中,501爲使用爲有機EL裝置之EL 顯示元件的主動矩陣型的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5 0 1則在 作爲基板的透明的顯示基板5 02上分別配線有多個的掃描 線5 03,在相對於該些掃描線5 03呈交差的方向上延伸的 多個的信號線_ JU i IS該些信號線5 Q i呈並列延_雜的._ 多個的共同供電線5 0 5。此外,則在掃描線5 0 3與信號線 5 04的各交點設置畫素領域5 0 1 A。 針對信號線504設置具有移位暫存器、移位器、視頻 -85- (81) (81)200302167 線、類比開關的資料側驅動電路5 07。又,針對掃描線 5 03設置具有移位暫存器以及移位器的掃描側驅動電路 5 0 8。此外’則在各晝素領域5 〇 1 A分別設有經由掃描線 5 03在聞極被供給掃描信號的開關薄膜電晶體509,將經 由該開關薄膜電晶體5 09從信號線5 04所供給的畫像信號 加以儲存且保持的積蓄電容cap,在閘極供給有由該積蓄 電容cap所保持之畫像信號的電流薄膜電晶體5〗〇,當經 由該電流薄膜電晶體510在電氣上連接到共用供電線5〇5 φ 時,驅動電流會從共用供電線505流入的畫素電極5 1 1、 以及被挾入到該畫素電極5 1 1與反射電極5 1 2之間的發光 元件5 1 3。 根據該構造,當掃描線5 03被驅動而使切換薄膜電晶 體5 0 9成爲ON時,則此時的信號線5 04的電位被保持在 積蓄電容cap,根據該積蓄電容cap的狀態來決定電流薄 膜電晶體5 1 0的ON · OFF狀態。此外,經由電流薄膜電 晶體5 1 0的通道,電流會從共用供電線5 0 5流到畫素電極 φ 5 1 1,更且,電流則通過發光元件5 1 3流到反射電極5 1 2 。藉此,發光元件5 1 3則根據流經此的電流量而發光。 在此,畫素領域5 0 1 A,則如除了反射電極5 1 2及發 光元件5 1 2以外之狀態之放大平面圖的圖3 8所示’平面 狀態呈長卞形的書極5 1 1的_ 4邊則爲_信_號^線5 〇4二共 一 用供電線5 0 5、掃描線3 0 3以及未圖不的其他的畫素電極 5 1 1用的掃描線5 0 3所包圍。 -86- (82) (82)200302167 (顯示裝置的製造過程) 接著則說明製造利用上述EL顯示元件之主動矩陣型 之顯示裝置的製造順序的流程。圖3 9至圖4 1爲表示利用 顯示元件之主動矩陣型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之順序的製 造過程斷面圖。此外,藉由排出液滴來形成EL發光層的 '液滴排出裝置及掃描方法則與先前所述的實施形態相同。 (前處理) φ 首先,如圖39 (A)所示,針對透明的顯示基板502 ,因應所需,將TEOS (tetraethoxysilane)或氧氣等當作 原料氣體,藉由電漿 CV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法形成厚度約2000〜5 000 A之矽氧化膜的未圖示的底層 保護膜。接著,將顯示基板5 02的溫度設定在大約350 °C,藉由電漿CVD法,在底層保護膜的表面形成約3 00〜 7〇〇 A之爲非晶質的矽膜的半導體膜520a。之後,針對半 導體膜520a實施雷射退火或固相成長法等的結晶化過程 φ ,而將半導體膜5 20a結晶化成多矽膜。在此,雷射退火 法則例如使用準分子雷射,是一光束的長尺寸爲約400nm 的線光束 (line beam),輸出強度約200m J/cm2。有關線 光束則是進行掃描而使相當於在該短尺寸方向中之雷射強 度 分_能^1於各領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如圖39 (B)所示,針對半導體膜520a實施圖 案化而形成島狀的半導體膜520b。在設有該半導體膜 5 20b的顯示基板502的表面,則以TEOS或氧氣等作爲原 -87- (83) (83)200302167 料氣體,而藉由電漿CVD法形成厚度約600〜1500 A的 爲矽氧化膜或氮化膜的閘絕緣膜5 2 1 a。此外,半導體膜 5 2 0b成爲電流薄膜電晶體5 10的通道領域以及源極•汲 極領域,但在不同的斷面位置也形成成爲開關薄膜電晶體 5 09的通道領域以及源極•汲極領域的未圖示的半導體膜 。亦即,在圖39至圖41所示的製造過程中,雖然是同時 形成二種的開關薄膜電晶體5 09以及電流薄膜電晶體5 1 0 ,但由於是依據相同的順序來形成,因此在以下的說明中 φ 只針對電流薄膜電晶體5 1 0來說明,而省略對於開關薄膜 電晶體5 09的說明。 之後,如圖39 (c)所示,在藉由噴濺法形成作爲鋁 、鉅、鉬、鈦、鎢等的金屬膜的導電膜後則實施圖案處理 ,而形成圖3 8所示的閘極5 1 0 A。在此狀態下打入高溫的 鋰離子,而在半導體膜5 20b相對於閘極510A會呈自我 整合地形成源極•汲極領域 510a、510b。此外,未導入 雜質的部分則成爲通道領域5 1 0c。 φ 接著,如圖39 (D)所示,在形成好層間絕緣膜522 後,則形成接觸孔 (c ο n t a c t h ο 1 e) 5 2 3,5 2 4,而將中繼電 極5 26,5 2 7埋入到該些接觸孔5 23,524內。 更且,如圖39 (E)所示,在層間絕緣膜522上形成 信號線5 ΏΑ二置線」_ 0 5以及掃描線_5」)丄_ _(在圖______ 未表示)。此時,信號線5 04、共用供電線5 0 5以及掃描 線5 03的各配線並不限定於作爲配線之必要的厚度,可以 被形成爲非常的厚。具體地說,可將各配線形成爲例如1 -88- (84) (84)200302167 〜2 // m左右的厚度。在此,中繼電線5 2 7與各配線也可 以在同一過程中被形成。此時,中繼電極5 2 6則由後述的 ITO膜所形成。 此外,則如覆蓋各配線的上面般地形成層間絕緣膜 5 3 0,而在與中繼電極526對應的位置形成接觸孔5 3 2。 如掩埋該接觸孔5 3 2內部般地形成ITO膜,針對該ITO 膜實施圖案化處理,在爲信號線5〇4,共用供電線5 0 5以 及掃描線5 0 3所包圍的一定位置則形成在電氣上與源極· 汲極領域5 1 0 a連接的畫素電極5 1 1。 在此,在圖39 (E)中,爲信號線5 04以及共用供電 線5 0 5所挾持的部分則相當於選擇性配置光學材料的一定 位置。此外,在該一定位置與其周圍之間則藉由信號線 5 〇 4以及共用供電線5 0 5形成段差5 3 5。具體地說則是形 成在一定位置較其周圍爲低之凹狀的段差5 3 5。 (EL發光材料的排出) 接著,則藉由噴墨方式將爲機能性液狀體的EL發光 材料排出到已實施上述之前處理的顯示基板502。亦即, 如圖4〇 (A)所示,在讓已實施了上述前處理的顯示基板 5 〇2的上面朝著上方的狀態下,利用噴墨方式,亦即上述 各寘1形態的裝置排出成相當於發光元—件―1 40之„下 層部分之正孔形成層5 1 3 A,而作爲溶於爲機能性液狀體 之溶媒的作爲溶液狀之前驅體的光學材料540A,而選擇 性地塗佈在爲段差5 3 5所包圍之一定位置的領域內。 - 89- (85) (85)200302167 所排出之用來形成正孔注入層513A的光學材料540A ,則使用爲四氫苯硫酚的聚苯乙烯、1,1 ·雙-1 4 - N, N-二甲苯基胺基苯基、三(8-羥基喹啉酚)鋁作爲共 聚物的前驅體。 此外’在排出時,具有流動性的液狀體的光學材料 5 40A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的隔壁,則與排出濾光元件材 料13的情形同樣地由於流動性高,因此會有向平面方向 擴展的傾向,但由於形成有段差5 3 5以包圍經塗佈的位置 ,因此只要光學材料540A之1次的排出量不會極端的大 量,均可以防止光學材料540A越過段差535而擴展到一 定位置的外側。 此外’如圖4〇 (B)所示,藉由加熱或光照射等讓液 狀的光學材料540A的溶媒蒸發,而在畫素電極511上形 成固體的薄的正孔注入層513A。反覆該圖40 (A) , (B) 必要的次數,而如圖40 (C)所示形成足夠厚度的正孔注 入層5 1 3 A 〇 接著’如圖41 (A)所示,在讓顯示基板5 02的上面 朝上的狀態下,藉由噴墨方式,亦即,利用上述反實施形 態之裝置,將用於在發光元件5 1 3之上層部分形成有機半 導體膜513B而溶於作爲機能性液體的溶媒的爲溶液狀的 有機肩親一—5—4卫I 篮地塗佈 在爲段差5 3 5所包圍之一定位置的領域內。此外,對於該 光學材料54〇B,如上所述,則與排出光學材料540A的情 形同樣地可防止其越過段差5 3 5而擴展到一定位置的外側 (86) (86)200302167 所排出之用來形成有機半導體膜513B的光學材料 540B具有氰基聚苯乙儲、聚苯乙燒、聚院基苯、2,3,6 ,7-四氫-11-羰基-1Η·5Η·11Η(1)苯並吡喃 [6, 7’8-ij] — D奎嗪-10-竣酸、1,1_ 雙- (4-N,N-二 甲苯基胺基苯基)環己烷、2-13.4’-二羥苯基)-3,5 ,7-三羥基-1-苯並吡喃鏺高氯酸酯、三(8-羥基喹 咐酚)鋁、2,3,6,7-四氫-9-甲基-11-羰基-1H· · 5Η·11Η(1)苯並吡喃 [6,7,8- ij] -喹嗪、芳香二胺 衍生物 (TDP)、氧D坐一聚體 (OXD)、气oxyazol衍生 物 (PBD)、二苯乙烯基伸烯丙基衍生物 (DSA)、喹啉 酣系金屬錯合物、苯並D奎琳酌鼓錯合物 (Bebq)、三苯 胺衍生物 (MTDATA)、聯苯乙烯衍生物、吡唑啉二聚體 、紅螢烯、喂吖啶酮、三唑衍生物、聚苯、聚烷基苐、聚 烷基噻吩、甲亞胺鋅、錯合物、樸啉鋅錯合物、苯甲噁唑 鋅錯合物、菲繞啉銪錯合物等。 接著,如圖4 1 (B)所示,藉由加熱或光照射等讓光 學材料540B的溶媒蒸發,而在正孔注入層513A上形成 固體的薄的有機半導體膜513B。反覆該圖41 (A) , (B) 必要的次數,如圖4 1 (C)所示形成足夠厚度的有機半導 體膜—5 1 3 B二―^^―正―孔注入—層―5 1 3 A以及直機半導體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3B構成發光元件513。最後,如圖41 (D)所示,在顯 市基板502的整個表面或呈條狀地形成反射電極512而製 造出顯示裝置5 0 1。 -91 - (87) (87)200302167 在圖3 7至圖4 1所示的實施形態中,藉由實施與上述 各實施形態同樣的噴墨方式可以享受到同樣的作用效果。 更且,在選擇性地塗佈機性液狀體之際,可以防止其流出 到周圍,而可以高精度地實施圖案。 此外,在圖3 7至圖4 1的實施形態中,雖然是說明以 彩色,顯示爲主之EL顯示元件的主動矩陣型的顯示裝置 ,但是也可以如圖42所示,將圖3 7至圖4 1所示的構成 應用在單色顯示的顯示裝置。 亦即,有機半導體膜513B也可以均勻地形成在顯示 基板5 02的整面。但是爲了要防止串擾(crosstalk),由 於不得不選擇性地將正孔注入層5 1 3 A配置在每個一定位 置’因此利用段差來塗佈極爲有效。此外,在該圖42中 ,則針對與圖3 7至圖4 1所示的實施形態相同的構造附加 相同的符號。 又’使用E L顯示元件的顯示裝置並不限於主動矩陣 型’也可以是例如如圖43所示之被動(passive)矩陣型 的顯示裝置。圖43爲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製造裝置中的 EL裝置,圖43 (a)爲表示多個的第!匯流排配線550 、與在和其呈垂直相交之方向上所配設的多個的第2匯流 排配線5 6 0之配置關係的平面圖,圖4 3 (B)爲同一 (a ) 圖-的—麗 43 中,對於與圖 37 M 1L^41 所示之實施形態相同的構造則附加相同的符號,且省略重 覆的s兌明。又’細微的製造過程,由於是與圖3 7至圖4 1 所示之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其圖示以及說明。 -92 - (88) (88)200302167 在該圖43所示的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乃如包圍配 置發光元件513之一定位置般地例如配設Si02等的絕緣 膜5 7 0,藉此,在一定位置與其周圍之間形成段差5 3 5。 因此’當選擇性地塗佈機能性液狀體時,則可以防止其流 到周圍,而能夠高精度地實施圖案。 更且,主動矩陣型的顯示裝置並不限於圖3 7至圖4 1 所示之實施形態的構成。亦即,可以是例如圖44所示的 構成、圖4 5所示的構成,圖4 6所示的構成,圖4 7所示 的構成’圖4 8所示的構成,或圖4 9所示的構成中的其中 一個的構成。 圖48所不的顯75裝置是一藉著利用畫素電極511來 形成段差535而能夠高精度地實施圖案者。圖44爲在製 造裝置之製造過程之途中的階段的斷面圖,其前後的階段 由於大約與上述圖3 7至圖4 1所示之實施形態相同,因此 省略其圖示以及說明。 在該圖4 4所示的顯示裝置,則將畫素電極5 1 1形成 較通常爲厚,藉此在與其周圍之間形成段差5 3 5。亦即, 在該圖4 4所示的顯示裝置中,則形成以後才塗佈光學材 料的畫素電極5 1 1會變得較其周圍爲高而形成凸形的段差 。此外,則與上述圖3 7至圖4 1所示的實施形態同樣地藉 由填墨-方式排嚴座^成柜皇發光元件513之下層農分 的正孔注入層513A而爲前驅體的光學材料54〇A,且將其 塗佈在畫素電極5 1 1的上面。 但是則與上述圖3 7至圖4 1所示的實施形態的情形不 -93- (89) (89)200302167 同’是在讓顯示基板5 02上下顛倒的狀態下,亦即,在讓 已塗佈有光學材料54〇A的畫素電極511的上面朝下的狀 態下排出光學材料540A加以塗佈。藉此,光學材料540A 則藉由重力與表面張力而積存在畫素電極511的上面(在 圖44中爲下面),而不會擴展到其周圍。因此,若是藉 由加熱及光照射等而固化時,則可以形成與圖40 (B)同 樣的薄的正孔注入層5 1 3 A,若反覆實施則形成正孔注入 層513A。藉由同樣的手法形成有機半導體膜513B。因此 φ ’利用凸形的段差可以高精度地實施圖案。以外不限於重 力與表面張力,也可以利用離心力等的慣性力來調整光學 材料540Α,540Β的量。 圖4 5所示的顯示裝置爲主動矩陣型的顯示裝置。圖 4 5係表在用來製造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之途中的階段中 的斷面圖,在其前後的階段,由於與圖3 7至圖4 1所示的 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其圖示以及說明。 在該圖45所示的顯示裝置,首先在顯示基板5〇2上 · 形成反射電極5 1 2,而在該反射電極5 1 2上則如包圍著之 後要配置發光元件513之一定位置般地形成絕緣膜5 70。 藉此形成在一定位置會較其周圍爲低之凹狀的段差535。 此外,則與上述圖3 7至圖4 1所示之實施形態同樣地 ,藉由以噴,方式選徵性地機i性液—姐光學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0A、540B排出到爲段差5 3 5所包圍的領域內加以塗佈 而形成發光元件5 1 3。 另一方面,在剝離用基板5 8 0上,則經由剝離層5 8 1 -94- (90) (90)200302167 而形成掃描線5 03、信號線5 04、畫素電極511、開關薄 膜電晶體5 0 9、電流薄膜電晶體5 1 0以及層間絕緣膜5 3 〇 。最後,則將從剝離用基板5 8 0上的剝離層5 8 1所剝離的 構造轉印到顯示基板5 02上。 在該圖4 5所示的實施形態中,可以減輕在將光學材 料54〇A,54〇B塗佈在掃描線503信號線5〇4、畫素電極 511、開關薄膜電晶體5 09、電流薄膜電晶體510以及層 間絕緣膜5 3 0時所造成的傷害。此外,也能夠適用在被動 $ 矩陣型的顯示元件。 圖4 6所示的顯示裝置是一主動矩陣型的顯示裝置。 圖46爲在製造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之途中之階段中的斷 面圖,而在前後的階段,由於與圖3 7至圖4 1所示的實施 形態相同,因此省略其圖示以及說明。 在該圖4 6所示的顯示裝置係利用層間絕緣膜5 3 0而 形成凹狀的段差5 3 5者。因此不會特別增加新的過程,而 能夠利用層間絕緣膜5 3 0,可以防止製造過程之大幅的複 φ 雜化。此外,除了以Si02形成層間絕緣膜5 3 0外,也針 對其表面照射紫外線、或〇2、CF3、Ar等的電漿,之後, 則讓晝素電極5 1 1的表面露出,而選擇地排出液狀的光學 材料54〇 A、54 0B加以塗佈。藉此,可沿著層間絕緣膜 5 3 0 分布情形,而H學一材料 5JLQA ________________ 、5 4〇B則藉由段差5 3 5與層間絕緣膜5 3 0的撥液性等兩 者的作用而容易積留在一定位置。 圖4 7所示的顯示裝置則是藉由使經塗佈爲液狀體的 -95- (91) (91)200302167 光學材料之一定位置的親水性相對於其周圍的親水性爲強 ,因此所塗佈的光學材料540 A,540B不會擴展到周圍。 圖47爲在用來製造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之途中之階段中 的斷面圖,而在其前後的階段,由於與圖3 7至圖4 1所示 的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其圖示以及說明。 在該圖47所示的顯示裝置,則是在形成好層間絕緣 膜5 3 0後,在其上面形成非晶矽層590。非晶矽層590由 於其撥水性較形成畫素電極5 1 1的ITO爲強,因此在此形 成一畫素電極5 1 1的表面的親水性較其周圍的親水性爲強 的撥水性•親水性的分佈情形。此外,則與上述圖3 7至 圖41所示的實施形態同樣地,藉著以噴墨方式將液狀體 的光學材料5 40 A、540B選擇性地朝著畫素電極5 1 1的上 面排出而加以塗佈而形成發光元件5 1 3,最後則形成反射 電極5 1 2。 此外,針對在該圖47所示的實施形態,也可以適用 在被動矩陣型的顯示元件。更且,如圖4 5所示的實施形 態,也可以包含一將經由剝離層5 8 1而形成在剝離用基板 5 8 0上的構造轉印到顯示基板5 02的過程。 此外,撥水性•親水性的分佈情形也可以藉由金屬、 或陽極氧化膜、聚醯亞胺或氧化矽等的絕緣膜、或其他材 料所形成一。此外-^^被·勘矩陣型的顯示疟I·由第丄屢 流排配線5 50所形成,若爲主動矩陣型的顯示元件,則可 由掃描線 5 0 3、信號線 5 04、畫素電極5 1 1、絕緣膜 5 3 0 或遮光層6b所形成。 -96- (92) (92)200302167 圖48所示的顯示裝置並非是利用段差5 3 5或撥液性 •親液性的分佈等來提局圖案化精度,而是利用由電力所 產生的吸引力及排斥力來提高圖案化精度。圖48爲在用 來製造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之途中之階段的斷面圖,而在 其前後的階段,由於與圖3 7至圖4 1所示的實施形態相同 ,因此省略其圖示以及說明。 在該圖4 8所示的顯示裝置,在驅動信號線5 0 4及共 用供電線5 0 5的同時,藉由對未圖示的電晶體適當地作 φ NO· OFF切換,則形成一畫素電極511成爲負電位,而 層間絕緣膜5 3 0成爲正電位的電位分佈情形。此外,則藉 由噴墨方式,將帶正電的液狀的光學材料540A選擇性地 排出到一定位置而塗佈形成。藉此,由於讓光學材料 5 40 A帶電,因此不只是自發分極,連帶電電荷也可以加 以利用,更能夠提高圖案化的精度。 此外,在該圖48所示的實施形態中,也能夠適用於 被動矩陣型的顯示元件。更且,如圖4 5所示的實施形態 φ 所示,也可以包含一將經由剝離層5 8 1而形成在剝離用基 板5 8 0上的構造轉印到顯示基板5 02的過程。 又,雖然是針對畫素電極5 1 1與其周圍之層間絕緣膜 53〇兩者給予電位,但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如圖49所 示,—屬電_ 5丄^給_$電位,而只對麗閏絕緣暖 給予正電位,而讓液狀的光學材料540A帶正電加以塗佈 〇 根據在該圖49所示的構成,即使是在塗好後,由於 -97- (93) (93)200302167 液狀的光學材料54〇A能夠確實地維持在帶正電的狀態, 藉由與周圍之層間絕緣膜5 3 〇之間的排斥力,能夠更確實 地防止液狀的光學材料5 4 0 A流出到周圍。 (有關使用EL元件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的其他的實施形 態) 接著請參照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 之其他實施形態。以下光電裝置利用使用EL顯示元件之 主‘動矩陣型的顯示裝置乙點則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且其 電路構成也與圖3 7所示之先前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相同 (顯示裝置的構成) 圖55 (a)爲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的平面模式圖, 圖55 (b)爲沿著圖55 (a)之A- A線的斷面模式圖。如 該些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83 1具備有由玻璃等 所構成的透明的基體83 2,配置成矩陣狀的發光元件 '以 及封止基板。在基板8 3 2上所形成的發光元件則藉由後述 的晝素電極、機能層、以及陰極842所形成。 基體8 3 2例如是玻璃等的透明基板,而被規劃成位於 基板一8 3 2之中央的·s 3 2 a、以及位在基45 832_的 周緣而配置在顯示領域8 3 2 a的外側的非顯示領域8 3 2b。 顯示領域83 2a是一藉由被配置成矩陣狀的發光元件 所形成的領域,可說是一有效顯示領域。又’在顯示領域 -98- (94) 200302167 的外側成非顯示領域8 3 2b。此外,則在非顯示領域83 2b 形成與顯示領域832a相鄰的假(dummy)顯示領域83 2d 又,如圖55 (b)所示,在由發光元件及bank部所構 成的發光元件部84 1與基體8 3 2之間備有電路元件部844 。而在該電路元件部844具備有上述的掃描線、信號線、 保持電容、開關用的薄膜電晶體、驅動用的薄膜電晶體 923 等。 又,陰極842則連接到一其一端被形成在基體832上 的陰極用配線8 4 2,而該配線的一端部被連接到柔性基板 8 3 5上的配線8 3 5 a。又,配線8 3 5 a則連接到在柔性基板 8 3 5上所設的驅動1C 8 3 6 (驅動電路)。 又,如圖55 (a)以及圖55 (b)所示,在電路元件部 844的非顯示領域8 3 2b配設有電源線903 (90 3 R、903 G、 903B) 〇
又,在顯示領域832a之圖55 (a)中的兩側則設有上 述的掃描側驅動電路905、905。該掃描側驅動電路905、 90 5係設在位於假領域83 2d之下側的電路元件部844內 。更且,在電路元件844內則設有連接到掃描側驅動電路 905、90 5的驅動電路用控制信號配線905a與驅動電路用 電源~1己線-9-仏5b—-------------------—一 ----------- ------ 更且,在顯示領域83 2 a之圖55 (a)中的上側則配置 有檢查電路906。藉由該檢查電路906可以在製造途中或 出貨時檢查顯示裝置的品質、缺陷。 -99- (95) (95)200302167 又,如圖55 (b)所示,在發光元件部841上設有封 止部8 3 3。該封止部8 3 3是由被塗佈在基體8 3 2的封止樹 脂603 a、以及罐封止基板604所構成。封止樹脂603是 由熱硬化樹脂或紫外線硬化樹脂等所構成,又特別最好是 使用爲熱硬化樹脂的1種的環氧樹脂。 該封止樹脂603則呈環狀塗佈在基體8 32的周圍,例 如以微分散器 (Microdispenser)等加以塗佈。該封止樹 脂6〇3是用來接合基體832與封止蓋604,而防止水或氧 從基體8 3 2與蓋封止基板604之間侵入到蓋封止基板604 內部,以防止在陰極842或發光元件部841內所形成之未 圖示的發光層發生氧化。 蓋封止基板604是由玻璃或金屬所構成,而經由封止 樹脂603被接合到基體83 2,在其內側設有用來收容顯示 元件840的凹部604a。又,在凹部604a設有用來吸收水 、氧氣等的收氣劑(getter) 605,而能夠吸收侵入到罐封 止基板6 0 4之內部的水或氧。此外,也可以省略該收氣劑 60 5 〇 接著,圖56則表示顯示裝置中之顯示領域的斷面構 造的放大圖。在該圖56中表示有3個的畫素領域A。該 顯示裝置則是藉由將已形成好TFT等之電路等的電路元 件部成直摄能層9 1 0的發光元性部8 4 1依座積 層在基體832上而構成。 在該顯示裝置831中,從機能層910發射到基體832 側的光,在透過電路元件部844以及基體8 3 2而射出到基 -100- (96) (96)200302167 體8 3 2的下側(觀測者側)的同時,從機能層9 1 0發射到 基體8 3 2之相反側的光則被陰極8 4 2所反射,而透過電路 元件部8 4 4以及基體8 3 2而射出到基體8 3 2的下側(觀測 者側)。 此外,藉由陰極842使用透明的材料,可將來自陰極 側的光射出。透明的材料可以使用ITO、Pt、Ir、Ni或Pd 。膜厚最好是設爲7 5 nm左右,又更好是設成較該膜厚爲 薄。 在電路元件部844,則在基體83 2上形成由矽氧化膜 所構成的底層保護膜83 2c,在該底層保護膜83 2c上形成 由多晶矽所構成的島狀的半導體膜94 1。此外,則藉由將 高濃度P離子打入到半導體膜941而形成源極領域941a 以及汲極領域94 1 b。此外,未導入P的部分則成爲通道 領域9 4 1 c。 更且,則在電路元件部844形成用來覆蓋底層保護膜 8 3 2c及半導體膜941之透明的閘絕緣膜942,而在閘絕緣 膜 942上形成由 Al、Mo、Ta、Ti、W等所構成的閘極 943 (掃描線901),在閘極943及閘絕緣膜942上形成透 明的第1層間絕緣膜944a與第2層間絕緣膜944b。閘極 943則設在與半導體膜941之通道領域941c呈對應的位 。------ —---------———. .…——- --- 又,形成貫穿第1、第2層間絕緣膜944a、944b而 分別連接到半導體膜941之源極、汲極領域941a、94 1b 的接觸孔945、946。 -101 - (97) (97)200302167 此外,在第2層間絕緣膜94 4 b上則實施圖案化形成 一定形狀之由ITO等所構成的透明的畫素電極91 1,其中 一個的接觸孔9 4 5則連接到該畫素電極9 1 1。 又,另一個的接觸孔946則連接到電源線903。 如此一來,在電路元件部844形成連接到各畫素電極 911之驅動用的薄膜電晶體923。 此外,雖然在電路元件部844也形成上述之保持電容 以及開關用的薄膜電晶體912,但是在圖56中則省略掉 該些的圖示。 接著,如圖56所示,發光元件部841是以分別積層 在多個畫素電極911.........上的機能層910,位於各畫素 電極9 1 1與機能層9 1 0之間而用來驅隔各機能層9 1 0的堆 積部912、以及在機能層910上所形成的陰極842爲主體 而構成。而藉由該些畫素電極(第1電極)911、機能層 910以及陰極842 (對向電極(電極))而構成發光元件。 在此,畫素電極9 1 1例如由ITO所形成,而實施圖案 化成由平面來看大約呈矩形。該畫素電極9 1 1的厚度最好 是在50〜200nm的範圍,又,更好是150nm左右。在各 畫素電極9 1 1.........之間具備有堆積部9 1 2。 堆積部912,如圖56所示,是由位於基體83 2側的 無機層91 2a (第L堆歡屨各與離開基體上3 2之幕機 物堆積層912b (第2堆積層)積層而構成。 無機物堆積層,有機物堆積層 (912a,912b)則形成 越上畫素電極911的周緣部之上。由平面來看,畫素電極 -102- (98) (98)200302167 911的周緣與無機物堆積層912a乃呈平面地重疊被配置 。又,有機物堆積層912b亦如此,乃與晝素電極911的 一部分呈平面地重疊被配置。又,無機物堆積層9 1 2a則 較有機物堆積層更靠近畫素電極9 1 1的中央側被形成。如 此般,藉著無機物堆積層912a的各第1積層部912e形成 在畫素電極9 1 1的內側,而形成與畫素電極9 1 1之形成位 置呈對應的下部開口部912c。 又,在有機物堆積層912b形成上部開口部912d。該 上部開口部912d則對應於畫素電極91 1的形成位置以及 下部開口部912c而設。上部開口部912d,如圖56所示 乃形成較下部開口部9 1 2c爲寬,但較畫素電極9 1 1爲狹 窄。又也有上部開口部9 1 2 d的上部的位置與畫素電極 9 1 1的端部大約形成在相同位置的情形。此時,如圖5 6 所示,則成爲一有機物堆積層9 1 2b的上部開口部9 1 2d的 斷面呈傾斜的形狀。 此外,在堆積層9 1 2,則藉著讓下部開口部9 1 2c以 及上部開口部912d連通而形成貫穿無機物堆積層912a以 及有機物堆積層的開口部9 1 2g。 又,無機物堆積層912a最好例如是由Si02、Ti02等 的無機材料所形成。該無機物堆積層912a的膜厚最好是 在5 0〜1Ό 0 n m j勺範週,—!蘇| _1 匾不足_50nm ,則由於無機物堆積層9 1 2 a會變得較後述的正孔注入/輸 送層爲薄,而無法確保正孔注入/輸送層的平坦性’因此 並不好。又,若膜厚超過20 0 nm時,則由於由下部開口 -103- (99) (99)200302167 部912c所造成的段差會變大,而無法確保積層在正孔注 入/輸送層上之後述的發光層的平坦性,因此並不好。 更且,有機物堆積層912b係由丙烯酸樹脂、聚醯亞 胺樹脂等的具有耐熱性、耐溶媒性的材料所形成。該有機 物堆積層912b的厚度最好是在0.1〜3.5//m的範圍,更 好是2//m左右。若厚度不足〇.l//m,則由於有機物堆積 層9 1 2 b會變得較後述的正孔注入/輸送層以及發光層的合 計厚度爲薄,而使得有發光層從上部開口部912d溢出的 顧慮,因此並不好。又,若膜厚超出3.5 // m時,則由於 由上部開口部9 1 2d所造成的段差會變大,而無法確保在 有機物堆積層912b上所形成的陰極842的有效範圍,因 此並不好。又,若是將有機物堆積層912b的厚度設成2 // m以上時,由於可以提高與驅動用的薄膜電晶體923的 絕緣效果,因此會更好。 又,在堆積部9 1 2則形成有呈現親液性的領域以及呈 現撥液性的領域。 呈現親液性的領域爲無機物堆積層912a的第1積層 部9 1 2 e以及畫素電極9 1 1的電極面9 1 1 a,該些領域則藉 由以氧氣作爲處理氣體的電漿處理而將表面處理成親液性 。又,呈現撥液性的領域則是上部開口部9 1 2d的壁面以 及有—機物堆積-層-9 1 2的上掘一 9」基領域.觀藉由』^四 氟化碳作爲處理氣體的電漿處理而將表面實施氟化處理 ( 處理成撥液性)。此外,有機物堆積層則是由含有氟共聚 物的材料所形成。 -104- (100) (100)200302167 接著,如圖56所示,機能層910是由被積層在畫素 電極91 1上的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以及鄰接於正孔注 入/輸送層910a上而形成的發光層910b所構成。此外, 也可以形成鄰接於發光層910b而具有電子注入輸送層等 之功能的其他的機能層。 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除了將正孔注入到發光層910b 的功能外,也具有將正孔在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0a內部輸 送的功能。藉著將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設在畫素電極 911與發光層910b之間,可以提高發光層910b的發光效 率、壽命等的元件特性。又,在發光層910b中,從正孔 注入/輸送層9 10a所注入的正孔與從陰極842所注入的電 子會在發光層中再度結合而發光。 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是由位在下部開口部912c內 而形成在畫素電極面911a上的平坦部910al、以及位在 上部開口部912d內而形成在無機物堆積層的第1積層部 9 1 2 e上的周緣部9 1 0 a 2所構成。又,正孔注入/輸送層 9 1 0 a則根據構造只形成在畫素電極9 1 1上,且無機物堆 積層910a之間(下部開口部910c)(也有只形成在上述平 坦部的形態)。 該平坦部910al的厚度爲一定,例如50〜70nm的範 當形成周緣部910a2時,周緣部910a2除了會位在第 1積層部9 1 2 e上外,也會與上部開口部9 1 2 d的壁面,亦 即,有機物堆積層912b密接。又,周緣部910a2的厚度 -105- (101) (101)200302167 ,則愈接近電極面9 1 1 a側愈薄,而愈離開電極面9 1 1 a愈 增加,而在接近下部開口部9 1 2 d的壁面處成爲最厚。 之所以將周緣部9 1 2 a2形成如上述般的形狀的理由則 是因爲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是由在將正孔注入/輸送層 形成材料以及含有極性溶媒的第1組成物排出到開口部 9 1 2內後才除去極性溶媒而形成者,而極性溶媒的揮發主 要是發生在無機物堆積層的第1積層部912e上,且正孔 注入/輸送層形成材料會集中地濃縮。析出在該第1積層 φ 部912e上之故。 又,發光層910b是跨越在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的 平坦部 9 1 0 a 1以及周緣部 9 1 0 a 2上而形成,在平坦部 912al上的厚度爲50〜80nm的範圍。 發光層 910b具有發光成紅色 (R)的紅色發光層 910bl、發光成綠色 (G)的綠色發光層910b2、以及發光 成青色 (B)的青色發光層 91 0b3等 3種,各發光層 9 1 0 b 1〜9 1 0 b 3則呈線條狀配置。 6 如上所述,由於正孔注入/輸送層 9 1 0a的周緣部 910a2密接於上部開口部912d的壁面(有機物堆積層 912b),因此,發光層910b並未直接與有機物堆積層 9 12b接觸。可藉由周緣部91 0a2來阻止成爲雜質而含於 有機物堆積19 1 2b中|水會移到藝观,而防止____ 發光層910b因爲水而發生氧化。 又,由於在無機物堆積層的第1積層部912e上形成 厚度不均勻的周緣部910a2,因此,周緣部910a2會因爲 -106 - (102) (102)200302167 第1積層部9 1 2 e而與畫素電極9 1 1呈絕緣,而使得正孔 不會從周緣部91〇a2注入到發光層910b。藉此,來自晝 素電極9 1 1的電流只會流到平坦部9 1 2 a 1,可以將正孔從 平坦部 912al均勻地輸送到發光層910b,除了可以只讓 發光層910b的中央部分發光外,也能夠使發光層910b中 的發光量成爲一定。 又,由於無機物堆積層912a較有機物堆積層912b更 朝畫素電極9 1 1的中央側延伸,因此,藉由該無機物堆積 層9 1 2 a可以將畫素電極9 1 1與平坦部9 1 0 a 1的接合部分 的形狀加以修整,而能夠抑制各發光層9 1 Ob之間之發光 強度的變動。 更且,由於畫素電極911的電極面911a以及無機物 堆積層的第1積層部912 e呈現親液性,因此,機能層 910會均勻地與畫素電極911以及無機物堆積層912a密 接,使得機能層9 1 0在無機物堆積層9 1 2 a上不會變得太 薄,而能夠防止晝素電極911與陰極842發生短路。 又,由於有機物堆積層912b的上面91 2f以及上部開 口部9 1 2 d壁面呈現撥液性,因此,機能層9 1 0與有機物 堆積層91 2b的密接性會變低,而使得機能層910不會從 開口部912g跑出。 輸送層.成材料可例如i乙 烯二羥基噻吩等的聚噻吩衍生物與苯乙烯硕酸的混合物 (PEDOT/PSS)的分散液。又,發光層910b的材料則可以 將例如二萘嵌苯系色素、香豆素系色素、若丹明系色素、 -107- (103) 200302167 例如蛇麻、二萘嵌苯、9,1 0 -二苯蒽、四苯基丁二 尼羅紅、香豆素6等摻雜到例如聚苐衍生物、聚苯衍 、聚乙烯基咔唑、聚噻吩衍生物、或該些的高分子材 〇 接著,陰極842則形成在發光元件部841的整面 與晝素電極9 1 1成對,發揮讓電流流到機能層9 1 0的 。該陰極842例如由鈣層與鋁層積層而形成。此時, 是將位在接近於發光層側的陰極設爲工作函數低者, 是在此形態下可以發揮與發光層910b直接接觸而將 注入到發光層910b的作用。又,爲了要讓氟化鋰能 由發光層的材料而有效率地發光,可以在發光層910 極842之間形成LiF。 此外,紅色以及綠色的發光層910bl,910b2不 氟化鋰,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材料。因此,此時,只有 (B)發光層910b3是由氟化鋰所形成的層,其他的紅 及綠色的發光層91 Obi、910b2可以積層氟化鋰以外 西。又,也可以不在紅色以及綠色的發光層 910 9 10b2形成氟化鋰,而只形成鈣。 此外,氟化鋰的厚度例如最好是在2〜5nm,又 好是在2mm左右。又,鈣的厚度例如最好是在2〜 ^ 叉一,更好愚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又,用來形成陰極842的鋁,由於是要用來將從 層9 10b發出的光反射到基體832側,因此除了 A1膜 可以由Ag膜、A1與Ag的積層膜等所構成。又,其 燦、 生物 料者 ,而 作用 最好 特別 電子 夠藉 與陰 限於 青色 色以 的東 b 1 ' ,更 5 0 n m 發光 ,也 厚度 -108- (104) (104)200302167 最好例如是100〜lOOOnm的範圍,又,更好是200nm左 右。 又,可以在銘膜上設置由SiO、Si02、SiN等所構成 的防止氧化用的保護層。 此外,將封止蓋604配置在如此所形成的發光元件上 。如圖5 5 (b)所示,藉由封止樹脂6 0 3來接著封止蓋 604而形成顯示裝置831。 (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接著請參照圖面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製造 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8 3 1之製造方法,例如具備有 (1)堆積(bank)部形成過程,(2)電漿處理過程(包 含親液化過程以及撥液化過程),(3 )正孔注入/輸送層 形成過程(機能層形成過程),(4)發光層形成過程(機 能層形成過程),(5)對向電極形成過程,以及 (6) 封止過程。此外,製造方法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因應所 需削減或是追加其他的過程。 (1 成氧程------- --- 堆積部形成過程是一將堆積部堆積部912形成在基體 8 3 2之一定的位置的過程。堆積部9 1 2是將無機物堆積層 912a形成作爲第1堆積層,而形成有機物堆積層912b作 -109- (105) (105)200302167 爲第2堆積層。以下則說明形成方法。 (1) - 1無機物堆積層的形成 首先’如圖57所示,在基體上之一定的位置形成無 機物堆積層912a。形成無機物堆積層912a的位置則是位 在第2層間絕緣膜144b上以及電極(在此爲畫素電極) 91 1上。此外,第2層間絕緣膜144b乃被形成在已配置 了薄膜電晶體、掃描線、信號線等色電路元件部844上。 無機物堆積層912a例如可以使用Si02、Ti02等的無 機物膜作爲材料。該些材料則例如藉由C VD法、被覆 (coat)法、噴濺法、蒸鍍法等而形成。 更且,無機物堆積層912a的膜厚最好是50〜2 OOnm 的範圍,又,更好是1 50nm。 無機物堆積層9 1 2則是藉由在層間絕緣膜9 1 4以及畫 素電極9 1 1的整面形成無機物膜,之後,則藉由光石印法 等針對無機物膜實施圖案化,而形成具有開口部的無機物 堆積層9 1 2。開口部則對應於畫素電極9 1 1之電極面9 1 1 a 的形成位置,而如圖57所示設有下部開口部912c。 此時,無機物堆積層91 2a則與畫素電極91 1的周緣 部(一部分)重疊而形成。如圖57所示,藉著使畫素電 極無機物象積層-形成 物堆積層9 1 2 a,可以控制發光層9 1 0的發光領域。 (1) _ 2有機物堆積層912b的形成 -110- (106) (106)200302167 接著形成作爲第2堆積層的有機物堆積層912b。 如圖58所示,在無機物堆積層912a上形成有機物堆 積層912b。有機物堆積層912b使用丙烯酸樹脂、聚醯亞 胺樹脂等之具有耐熱性、耐溶劑性的材料。利用該些材料 ,藉由光石印技術等針對有機物堆積層912b實施圖案化 而形成。此外,在實施圖案時,則在有機物堆積層912b 形成上部開口部912d。上部開口部912d則設有與電極面 9 1 1 a以及下部開口部9 1 2c呈對應的位置。 上部開口部9 1 2d,如圖5 8所示,最好是較形成在無 機物堆積層912a的下部開口部912c爲寬。更且,有機機 物堆積層912b最好是一具有推拔的形狀,有機物堆積層 的開口部則較畫素電極9 1 1的寬度爲狹窄,而在有機物堆 積層912b的最上面,則如與畫素電極91 1的寬度大約相 同寬度地形成有機物堆積層。藉此,包圍無機物堆積層 9 12a之下部開口部912c的第1積層部912e則形成較有 機物堆積層9 1 2b更朝畫素電極9 1 1的中央側延伸。 如此般,藉著讓形成在有機物堆積層9 1 2b的上部開 口部912d,與形成在無機物堆積層912a的下部開口部 912c連通,而形成貫穿無機物堆積層912a以及有機物堆 積層9 1 2 b的開口部9 1 2 g。 ^的厚度最龙是14〜-^ // m的範圍,又,更好是2 // m左右。之所以設成此一範 圍的理由如下。 亦即,當未滿〇. 1 // m時,則有機物堆積層9 1 2b會變 -111 - (107) (107)200302167 得較後述的正孔注入/輸送層以及發光層之合計厚度爲薄 ,而使得發光層910b會從上部開口部912d跑出,因此並 不好。又,當厚度超過3 . 5 // m時,則由上部開口部9 1 2d 所造成的段差會變大,而變得無法確保在上部開口部 912d中之陰極842的有效範圍,因此並不好。又,若是 將有機物堆積層912b的厚度設在2/zm以上,由於可以 提高陰極8 4 2與驅動用的薄膜電晶體1 2 3的絕緣,因此並 不好。 (2)電漿處理過程 接著在電漿處理過程中,其目的則是在於使畫素電極 9 1 1的表面活性化、以及對堆積部9 1 2的表面進行表面處 理。特別是活性化過程的主要目的在於洗淨畫素電極9 1 1 (ITO),更且則在於調整工作函數。更者,則進行畫素電 極91 1之表面的親液化處理(親液化過程)、堆積部912 表面的撥液化處理(撥液化過程)。 該電漿處理過程例如大致上分成(2) - 1預加熱過程 ,(2)- 2活性化處理過程(親液化過程),(2) - 3撥 液化處理過程(親液化過程)、以及(2) - 4冷卻過程。 此外,並不限於該些過程,也可以因應所需來削減、追加 過…^^°--------------- 首先,圖59爲表示在電漿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電漿 處理裝置。 圖59所示的電漿處理裝置850是由預加熱處理過程 -112- (108)200302167 851 、第 1 理室854 搬送裝置 置8 5 5作. 首先 預加: 進行。此: 來的基體 在預, 。亦即,: ,而在各 漿處理實. 而在撥液 理室854 藉由搬送 送層形成 以下 預加 室851中 的溫度爲 熱器安裝 基台與基 電漿處理室852、第2電漿處理室853、冷卻處 、以及將基體832搬送到各處理室851〜854的 8 5 5所構成。各處理室8 5 1〜8 5 4則是以搬送裝 爲中心配置成放射狀。 說明利用該些裝置之槪略過程。 熱過程則是在圖59所示的預加熱處理室851中 外,藉由該處理室851將從堆積部形成過程搬過 8 3 2加熱到所設定的溫度。 加熱過程後,則進行親液化過程以及撥液化過程 基體依序被搬到第1、第2電漿處理室852、853 自的處理室852,853中,在堆積部912進行電 施親液化。在該親液化處理後進行撥液化處理。 化處理後將基體搬送到冷卻處理室,而在冷卻處 中將基體冷卻到室溫爲止。在該冷卻過程後,則 裝置將基體搬送到作爲下一過程的正孔注入/輸 過程。 則詳細地說明各過程。 熱過程則在預加熱處理室8 5 1中進行。在該處理 ,則將包含堆積部9 1 2的基體8 3 2加熱到所設定 止0 432的加熱在處理室8S4內,— 到載置有基體8;32的基台,而藉由該加熱器對該 體8 3 2進行加熱。此外,也可以採用其他的方法
-113 (109) (109)200302167 在預加熱處理室8 5 1中將基體8 3 2加熱到例如7 0 °C 〜80 °C的範圍。該溫度是一在作爲下一過程之電漿處理 中的處理溫度’配合下一過程事先將基體8 3 2加熱,以消 除基體8 3 2的溫度變動情形。 假設沒有實施預加熱過程,則基體8 3 2會從室溫被加 熱到上述溫度,而在從過程開始到過程結束爲止之電漿處 理過程中常常會溫度一邊變動而一邊進行處理。因此,基 體溫度一邊變動一邊進行電漿處理很有可能會使得有機 EL元件的特性變得不均勻。因此爲了要將處理條件維持 在一定,且得到均勻的特性,則要進行預加熱。 在此,在電漿處理過程中,當在將基體83 2載置在第 1、第2電漿處理裝置8 52、8 5 3內的試料基台上的狀態下 進行親液化過程或撥液化過程時,則最好是讓預加熱過程 大約與要連續進行親液化過程或撥液化過程之試料基台 8 5 6的溫度成爲一致。 在此,藉著事先將基體8 3 2實施預加熱到可以使在第 1、第2電漿處理裝置8 5 2、8 5 3內的試料基台上昇的溫度 ,例如70〜80 °C,即使是針對多個基體連續地進行電漿 處理,也可以使剛開始處理後與處理即將結束前的電漿處 理條件大約設成一定。藉此,可以使基體8 3 2的表面處理 條件物的沾溼 性得以均一化,而可以製造出具有一定品質的顯示裝置。 又,藉由事先將基體832實施預加熱,可以縮短在以 後的電漿處理中的處理時間。 -114- (110) (110)200302167 (2) - 2活性化處理(親液化過程) 接著則在第1電漿處理室5 2中進行活性化處理。活 性化處理則包含有調整、控制在畫素電極9〗丨中的工作函 數、淸洗畫素電極表面、以及晝素電極表面的親液化過程 〇 親液化過程則是進行在大氣環境中將氧氣當作處理氣 體的電漿處理(〇2電漿處理)。圖60則表示第1電漿處 理的模式圖。如圖60所示,包含有堆積部912的基體 832則被載置在內藏加熱電熱器的試料基台856上,在基 體8 3 2的上側,則依據間隙間隔〇 · 5〜2 m m左右的距離將 電漿放電放電電極8 5 7配置成面向基體83 2。基體83 2則 藉由試料基台856 —邊被加熱,而一邊以所設定的搬送速 度將試料基台8 5 6朝著圖示箭頭方向搬送,在此期間則對 基體8 3 2照射電漿狀態的氧。 〇 2電漿處理條件則例如是在電漿功率1 0 0〜8 0 0 kW、 氧氣流量500〜100m£/min、板搬送速度0.5〜10mm/sec 、基體溫度70〜90 °C的條件下進行。此外,根據試料基 台8 5 6所進行的加熱則主要是爲了讓被預加熱的基體8 3 2 進行保溫。 -蕃由該〇2電策$口圖卷4 .揚呆—極9 ULM-電極面911a、無機物堆積層912a、第1積層部912e、以 及有機物堆積層9 1 2b的上部開口部9 1 2d的壁面以及上面 則實施親液處理。藉由該親液處理可將羥基導入到各面而 -115- (111) (111)200302167 賦予親液性。 在圖6 1中,乃以一點虛線來表示經過親液處理的部 分。 此外,該〇2電漿處理不只是賦予親液性,也要進行 上述之對作爲畫素電極之ITO表面的淸洗以及調整工作函 數。 (2) - 3撥液處理過程(撥液化過程) 接著,在第2電漿處理室8 5 3中,撥液化過程則是在 大氣環境中將四氟化碳當作處理氣體而進行電漿處理 (CF4電漿處理)。第2電漿處理室85 3的內部構造則與 圖6 0所示之第1電漿處理室8 5 2的內部構造相同。亦即 ,基體832則藉由試料基台一邊被加熱,而一邊以所設定 的搬送速度來搬送試料基台,在此期間則針對基體8 3 2照 射電漿狀態的四氟化碳。 CF4電漿處理的條件則例如是在電漿功率1〇〇〜 800 kW、四氟化碳氣體流量50〜100J /min、基體搬送速 度0.5〜1 020mm/Sec、基體溫度70〜90 °C的條件下進行 。此外,藉由加熱基台的加熱,則與第1電漿處理室8 5 2 的情形同樣地,其主要是爲了要讓被預加熱的基體8 3 2進 行保 °— -— -------- ---- 此外,處理氣體不限於四氟化碳,也可以使用其他之 氟碳化合物系的氣體。 藉由CF4電漿處理,如圖62所示,上部開口部912d -116- (112) (112)200302167 壁面以及有機物堆積層的上面912f則實施撥液處理。藉 此撥液處埋將氟基導入到各面而賦予撥液性。在圖62中 則以二點虛線來表示呈現撥液性的領域。構成有機物堆積 層9 1 1b的丙烯酸酸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等的有機物則藉 由照射電漿狀態的氟碳化合物來容易被撥液化。又,具有 藉由〇2電漿實施完者容易被氟化的特徵,而對於本實施 形態特別有效。 雖然畫素電極911的電極面911a以及無機物堆積層 912a的第1積層部912e多少會受到該CF4電漿處理的影 響,但卻不會對沾溼性帶來影響。在圖62中,則以一點 虛線來表示呈現親液性的領域。 -117- 1 - 4冷卻過程 接著冷卻過程則利用冷卻處理室8 5 4,而將爲了電漿 處理而被加熱的基體8 3 2冷卻到管理溫度爲止。而此則是 一用來冷卻到作爲以後的過程之液滴排出過程(機能層形 成過程)的管理溫度爲止的過程。 該冷卻處理室8 54具有用來配置基板83 2的葉片,而 該葉片成爲一爲了要冷卻基體82 2而內藏有水冷裝置的構 造。 2 -—典基罂到室溫或· 所設定的溫度(例如進行液滴排出過程的管理溫度)爲止 ,則在下一個的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過程中可以使基體 8 3 2的溫度成爲一定,而在基體8 3 2沒有溫度變化的均一 (113) 200302167 的溫度下進行下一過程。因此,藉由增加 均勻地形成由液滴排出法等的排出手法所 例如當要排出含有用來形成正孔注7 的第1組成物時,可以以一定的容積連續 物,而能夠均勻地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 在上述的電漿處理過程中針對材質不 層912b以及無機物堆積層912a,藉由依 處理與CF4電漿處理,可以容易在堆積部 的領域與撥液性的領域。 此外,在電漿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電 限於圖5 9所示者,也例如可以使用圖63 裝置8 6 0。 圖 63所示的電漿處理裝置 860是 861、第1電漿處理室862、第2電漿處 處理室8 64、以及將基體832搬送到各處 的搬送裝置865所構成。各處理室861〜 搬送裝置8 6 5的搬送方向兩側(圖中箭頭 該電漿處理裝置860,則與圖59所 置8 5 0同樣地將從堆積部形成過程所搬來 搬送到預加熱處理室861,第1、第2電 8 6 3處8 64,而當备虞Jffi—— 室— 同樣的處理後,則將基體832搬送到下一 輸送層形成過程。 又,上述電漿裝置也可以不是在大氣 該冷卻過程可以 排出的材料。 、/輸送層的材料 地排出第1組成 同的有機物堆積 序進行〇2電漿 9 1 2設置親液性 漿處理裝置則不 所示的電漿處理 由預加熱處理室 理室8 6 3、冷卻 理室86 1〜864 8 6 4則被配置在 方向兩側)。 示的電漿處理裝 的基體8 3 2依序 漿處理室862、 完與上-述 -個的正孔注入/ 壓下的裝置,也 -118- (114) (114)200302167 可以利用真空下的電漿裝置。 (3)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過程(機能層形成過程) 在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過程中’在排出液滴時乃使 用液滴排出裝置,將含有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材料的第1 組成物(組成物)排出到電極面9 1 1 a上。之後則進行乾 燥處理以及熱處理’在晝素電極911上以及無機物堆積層 9 1 2 a上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0 a。此外,在此將已形成 有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的無機物堆積層912a稱爲第1 積層部9 1 2 e。 包括該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過程在內之以後的過程 則最好是在沒有水、氧氣的環境下。例如最好是氮氣環境 、氦氣環境等的惰性氣體環境。 此外,正孔注入/輸送層912a也有未被形成在第1積 層部91 2e上的情形。亦即,也有只在晝素電極91丨上形 成正孔注入/輸送層的情形。 藉由排出液滴的排出方法則如下所述。 適合應用在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液滴 排出頭’則可以使用具備有與先前之實施形態之圖2 3所 示的頭單元42〇大致相同的基本構造的頭單元920 (參照 圖^-募旦一^~1^^—與上述的頭單^ Q9Q的酉己g胃 形最好是如圖6 4所示般的配置。 圖63所示的液滴排出裝置則具備有與圖23所示者大 約同樣構造的頭單兀920。又,符號lii5爲用來載置基 -119- (115) (115)200302167 體832的基台、符號1116爲將基台ι115導引到圖中X 軸方向(主掃描方向)的導軌。又,頭單元920則經由支 撐構件1111而藉由導軌1113可以移動在圖中γ軸方向 (副掃描方向)。更且,頭單元920可以在圖中Θ軸方向 旋轉,能夠使噴墨頭92 1相對於主掃描方向傾斜一定的角 度。 圖64所示的基體832爲一在母基板配置了多個晶片 的構造。亦即,1個晶片的領域相當於1個顯示裝置。在 此雖然形成3個顯示領域8 3 2 a,但不限於此。例如當針 對基體8 3 2上之左側的顯示領域8 3 2 a塗佈組成物時,則 可以藉由導軌1113讓頭Η朝圖中左側移動,而一邊掃描 基體8 3 2 —邊實施塗佈。接著讓頭92 1朝圖中右側移動, 而針對基體之中央的顯示領域8 3 2 a塗佈組成物。即使是 對於位在右端的顯示領域8 3 2 a也與上述相同。 此外,頭單元920以及圖64所示的液滴排出裝置則 不只是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過程,也可以使用在發光層 形成過程。 圖65爲表示讓噴墨頭921掃描基體83 2的狀態。如 圖65所示,噴墨頭921乃一邊朝著沿著圖中X方向的方 向相對移動而一邊排出第1組成物,但此時噴嘴η的配列 方跑一鼠描立斑._ (沿—u^s囱的 呈傾斜的狀態。如此般,藉著讓噴墨頭92 1中之噴嘴η的 配列方向相對於主掃描方向呈傾斜配置,可以讓噴嘴間距 對應於畫素領域Α的間距。又,藉著調整傾斜角度可以 -120- (116) (116)200302167 對應於任何晝素領域A的間距。 接著則說明讓噴墨頭92 1掃描而在各畫素領域A形 成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的過程。在該過程中則具備有 (1)噴墨頭921進行1次掃描的方法,(2)噴墨頭921 進行多次掃描,且在各掃描中使用多個噴嘴的方法,(3) 噴墨頭92 1進行多次掃描,且針對各掃描使用個別的噴嘴 的方法的3個過程。以下則依序說明(1) 〜 (3)的方 法。 (1)噴墨頭921進行1次掃描的方法 圖66爲表示藉由噴墨頭921的1次掃描而在各畫素 領域A 1.........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0 a時之過程的過 程圖。圖66 (a)表示在噴墨頭921從圖65的位置沿著圖 示X方向掃描後的狀態,圖66 (b)是表示從圖66 (a) 所不的狀態’在噴墨頭9 2 1稍微朝圖示X方向掃描的同 時,也朝著圖示γ方向的相反方向位移的狀態,圖66 (c) 是表示從圖66 (a)所示的狀態,在噴墨頭92 i稍微朝圖 示X方向掃描的同時,也朝著圖示γ方向位移的狀態。 又’圖69爲晝素領域A以及噴墨頭的斷面模式圖。在圖 66中則表示有設在噴墨頭921的一部分,而以符號nl a〜 η 3 b旅肩^患」雇虞」〜迹6—値噴嘴由的其中3個喧嘴 nla、n2a、n3a,則被配置成當噴墨頭921朝圖示X方向 移動時會分別位在各晝素領域A1〜A3上,而剩下來的3 個噴嘴nlb、n2b、n3b則被配置成當噴墨頭921朝著圖示 -121 - (117) (117)200302167 x方向移動時會位在相鄰的畫素領域A 1〜A 3之間。 在圖66 (a)中,在形成在噴墨頭921的各噴嘴之中 ,則從3個噴嘴η 1 a〜n3 a排出含有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 材料的第1組成物A1〜A3。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雖 然是讓噴墨頭9 2 1掃描而排出第1組合物,但也可以藉 由讓基體832掃描。更且,即使是藉著讓噴墨頭921與 基體8 3 2相對地移動,也能夠排出第〗組成物。此外,以 後利用液滴排出頭的過程則與上述相同。 根據噴墨頭92 1的排出則如下所述。亦即,如圖66 U)以及圖69所示,讓形成在噴墨頭921的噴嘴nal〜 n 3 a面向電極面911a配置,而從噴嘴nla〜n3a排出最初 的第1組成物的液滴91 Ocl。畫素領域A1〜A3則由用來 規劃畫素電極9 1 1與該畫素電極9 1 1的周圍的堆積部9 1 2 所形成,而從噴嘴nla〜n3a控制針對該些畫素領域A1〜 A3的每1滴的液量之最初的第1組成物的液滴9 1 0c 1。 接著’如圖66 (b)所示,藉著在該噴墨頭921朝圖 不X方向稍微作掃描的同時,讓其朝圖示γ方向之相反 方向位移’可以讓噴嘴nib〜n3b位在各畫素領域A1〜 A3上。此外,則從各噴嘴η 1 b〜n3 b將第1組成物的第2 滴的液滴9 1 0 c 2朝畫素領域A 1〜A 3排出。 異具-’麗—省—禾藉—著t—讓噴墨頭92 1朝著 圖示X方向稍微掃描外,也讓其朝圖示γ方向位移,可 以讓噴嘴nla〜n3a再度位在各畫素領域A1〜A3上。此 外,則從各噴嘴η 1 a〜η3 a將第1組成物的第3滴的液滴 -122- (118) (118)200302167 9 10c3朝晝素領域A1〜A3排出。 如此一來’藉者讓噴墨頭921 —邊沿著圖示X方向 掃描,一邊沿著圖示Y方向稍微位移,可以從2個噴嘴 依序將第1組成物的液滴排出到一個畫素領域A。針對一 個畫素領域A所排出之液滴的數目雖然例如是在6〜20 滴的範圍,但該範圍可因爲畫素的面積而不同,因此,比 該範圍多或少都沒關係。排出到各畫素領域(電極面 9 1 1 a上)的第1組成物的總量則是根據下部、上部開口 部9 12c、9 12d的大小’想要形成之正孔注入/輸送層的厚 度,在第1組成物中之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材料的濃度 等來決定。 如此般,當藉由1次的掃描來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 時,則由於在每次排出第1組成物時要切換噴嘴,且分別 從2個噴嘴將第1組成物排出到各畫素領域A1〜A3,因 此相較於以往以1個噴嘴對1個畫素領域A排出多次的 情形,由於噴嘴間之排出量的變動會抵消,而使得在各畫 素電極9 1 1.........中之第1組成物的排出量的變動會變小 ,而能將以同一膜厚來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藉此能夠 將各畫素的發光量保持爲一定,而製造出具有優越之顯示 品質的顯示裝置。 ——噴墨頭9 在每次掃描時i 用多個噴嘴的方法。 圖67爲表示藉由噴墨頭921掃描3次而在各畫素領 域A 1.........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0 a時之過程的過程 -123- (119) (119)200302167 圖。圖67 (a)爲在藉由噴墨頭921作第1次掃描後的狀 態,圖67 (b)表示在作第2次掃描後的狀態,圖42 (c) 表示在作第3次掃描後的狀態。 在第1次掃描時,在圖66所示之噴墨頭921之各噴 嘴中,讓噴嘴nla〜n3a面向各畫素領域A1〜A3而排出 第1組成物的最初的液滴91 Ocl,更且,讓噴墨頭921朝 副掃描方向稍微位移,且讓噴嘴nib〜n3b面向各畫素領 域A1〜A3而排出第1組成物的第2滴的液滴910c2。藉 此,如圖67 (a)所示,將2個液滴910cl,910c2排出到 各畫素領域 A1〜A3。各液滴910cl,910c2,則如圖67 (a)所示,可以彼此間隔排出或是重疊排出。 接著,在第2次的掃描中,則與第1次同樣地讓噴嘴 nla〜n3a面向各畫素領域A1〜A3而排出第1組成物的 第3滴的液滴910c3,更且,讓噴墨頭921朝副掃描方向 稍微位移,而從噴嘴nib〜n3b排出第1組成物的第4滴 的液滴91〇C4。藉此,如圖67 (b)所示,更將2個液滴 9 1〇c3、90 1C4排出到各畫素領域A1〜A3。此外,第3滴 以及第4滴的液滴910c3、910c4,如圖67 (b) 所示,可 以讓第1滴以及第2滴的液滴910c 1、910 c2不重疊地排 出、或是重疊地排出。 —更^^^第j與第1、2攻的懷嚴里 樣地讓噴嘴nl a〜n3a面向各畫素領域A1〜A3而排出第 1組成物的第5滴的液滴9 1 0 c 5,更且,則讓噴墨頭9 2 1 朝副掃描方向稍微位移,而從噴嘴n 1 b〜π3 b排出第1組 -124- (120) (120)200302167 成物的第6滴的液滴9 1 0 c 6。藉此,如圖6 7 (c)所示’ 將2個液滴910c5、910c6排出到各畫素領域A1〜A3。 此外,第5滴以及第6滴的液滴,如圖67 (c)所示’可 以不與其他的液滴910cl〜910c4重疊排出、或是重疊排 出。 如此般,在藉由多次的掃描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時 ,則在每次掃描時要進行切換噴嘴,而分別從2個噴嘴排 出第1組成物,相較於以往以1個噴嘴針對1個畫素領域 A排出多次的情形,由於在噴嘴之間的排出量的變動會抵 消,因此,在各畫素領域9 1 1.........中之第1組成物的排 出量的變動會變小,而能夠以同一膜厚形成正孔注入/輸 送層。藉此,可將各畫素的發光量維持在一定,而製造出 具有優越顯示品質的顯示裝置。 (3)噴墨頭921多次掃描,且每次掃描時使用個別的 噴嘴的方法 圖68爲表示藉由噴墨頭921掃描2次,而在各畫素 領域A 1.........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0 a時之過程的過 程圖。圖68 (a)爲在藉由噴墨頭921進行完第1次掃描 後的狀態,圖68 (b)爲在第2次掃描後的狀態,更且, 圖6 8 (c)爲在進行完第1、2次掃描後的其他的狀態。 掃描在-凰上6_街示之嗅墨瓸921之名_ 噴嘴中,讓噴嘴nla〜n3a面向各晝素領域A1〜A3,而 依序排出第1組成物之最初的液滴9 10 c 1、第2、3滴的 液滴910c2、910c3。藉此,如圖66 (a)所示,將3個液 -125- (121) (121)200302167 滴910cl、910c2、910c3排出到各畫素領域A1〜A3。各 液滴910cl、910c2、910c3如圖66 (a)所示可以互相間 隔排出、或是互相重疊排出。 接著在作第2次掃描時,讓噴墨頭9 2 1朝副掃描方向 稍微位移’讓噴嘴nib〜r^b面向各晝素領域Ai〜A3, 且依序排出第1組成物的第4、5、6滴的液滴9 1 0 c 4、 910c5、910c6。藉此,如圖68 (b)所示,更將3個的液 滴910c4、9 10c5、9 10c6排出到各畫素領域Ai〜A3。此 外,第 4〜6滴的液滴 910c4、910c5、910c6,如圖 68 (b)所示,可以如可塡補第1〜3滴之液滴910cl〜910c3 之間般地排出、或是與第1〜3滴的液滴9 1 0 c 1〜9 1 0 c 3 呈重疊地排出。 更且,圖6 8 (c)表示在作第1、2次的掃描後的其他 的狀態。在圖68 (c)中,有關將掃描次數設成2次;在 第1次的掃描中排出第1〜3滴的液滴,而在作第2次掃 描時,則讓噴墨頭92 1位移,而從其他的噴嘴排出第4〜 6滴的液滴乙點則與圖68 (a)以及(b)的情形相同。而 其與圖68 (a)以及 (b)的不同點則在於各液滴的排出位 置不同。亦即,在圖68 (c)中,藉由第1次的掃描,將 液滴91〇cl〜910c3排出到各畫素領域A1〜A3之圖中下 半 - M-M fe-JI—2—-翁 '液滴 9 10Q^〜_ 9 1 0 C 6排出到各畫素領域A 1〜A 3之圖中上半部的領域。 此外,在圖6 7以及圖6 8中,雖然針對一個畫素領域 A所排出的液滴的數目分別設爲6滴,但也可以是6〜20 -126- (122) (122)200302167 滴的範圍,又,該範圍可因爲晝素的面積而不同,因此, 比該範圍多或少都沒關係。排出到各晝素領域(電極面 9 11 a上)的第1組成物的總量則是根據下部、上部開口 部9 1 2 c ' 9 1 2 d的大小’想要形成之正孔注入/輸送層的厚 度’在第1組成物中之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材料的濃度 等來決定。 如此般’當藉由多次的掃描來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 時’則由於在每次掃描時要切換噴嘴,且分別從2個噴嘴 將第1組成物排出到各晝素領域A1〜A3,因此相較於以 往以1個噴嘴對1個畫素領域A排出多次的情形,由於 噴嘴間之排出量的變動會抵消,而使得在各畫素電極9 1 1 .........中之第1組成物的排出量的變動會變小,而能將以 同一膜厚來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藉此能夠將各畫素的 發光量保持爲一定,而製造出具有優越之顯示品質的顯示 裝置。 此外,在噴墨頭92 1進行多次掃描時,可以讓噴墨頭 921的掃描方向每次在同一方向、或是相反方向。 如圖6 9所示,從噴墨頭92 1所排出的第1組成物的 液滴9 1 〇c,最後會擴展到經過親液處理的電極面9 1 1 a以 及第1積層部912 e上,而被塡充在下部、上部開口部 9 12c、9 1Jd內。即1第_ 1組^搜偏離所設宙 的排出位置而排出到上面912f上,上面912f也不會被第 1組成物液滴9 1 0c所沾溼,而被撥開的第1組成物9 1 0c 則滑入到上部開口部9 1 2c、9 1 2d內。 -127- (123) (123)200302167 在此所使用的第1組成物可以使用將例如聚乙烯二羥 基噻吩 (PEDOT)等的噻吩衍生物與聚乙烯硕酸 (PSS) 等的混合物溶解在極性溶媒中的組成物。極性溶媒可以例 如是異丙醇 (IPA)、正丁醇、τ - 丁內酯、N-甲基吡 咯烷酮 (NMP) 、1,3- 二甲基-2· 咪唑啉 (DMI) 以 及其衍生物、乙酸卡必醇酯、乙酸丁基卡必醇酯、等的乙 酸乙二醇酯類。 更具體的第1組成物的組成則可以是PEDOT/PSS混 合物(PEDOT/PSS= 1: 20) : 22.4 重量% 。PSS: 1.44 重 量 % IAP: 1 0 重量 % 、NMP: 27 重量。/〇 、DMI: 50 重量 % 。此外,第1組成物的粘度最好是2〜20cps左右,又, 更好是4〜12cps。 藉著使用上述的第1組成物,在排出噴嘴H2不會發 生堵塞,而能夠安定地排出。 此外,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材料,針對紅(R)、綠 (G)、青 (B)的各發光層910bl〜910b3可以使用同一 材料或是針對各發光層改變。 接著,則進行圖70所示的乾燥過程。藉由進行乾燥 過程,針對排出後的第1組成物實施乾燥處理,讓在第1 組成物中的極性溶媒蒸發而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 霞^行乾燥處1時,則在第^成物液滴__91 〇c中的 極性溶媒的蒸發主要是發生在接近於無機物堆積層9 1 2a 以及有機物堆積層9 1 2b處,隨著極性溶媒的蒸發,正孔 注入/輸送層形成材料會被濃縮而析出。 -128- (124) (124)200302167 藉此,如圖70所示,在第1積層部912e上形成由正 孔注入/輸送層形成材料所構成的周緣部9 1 0a2。該周緣部 910a2則與上部開口部912d的壁面(有機物堆積層912b) 密接’其厚度在接近於電極面9 1 1 a的一側薄,而在離開 電極面9 1 1 a的一側,亦即,接近於有機物堆積層9 1 2b的 一側變厚。 又,在與此同時,即使是在電極面911a上,也藉由 乾燥處理讓極性溶媒蒸發,藉此,在電極面9 1 1 a上形成 由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材料所構成的平坦部91 Oal。由於 在電極面911a上極性溶媒的蒸發速度幾乎一樣,因此, 正孔注入/輸送層的形成材料會均勻地被濃縮在電極面 911a上,藉此形成厚度均勻的平坦部910a。 如此般形成由周緣部9 1 0a2以及平坦部9 1 0a 1所構成 的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 此外,也可以不在周緣部91 0a2,而只在電極面91 la 上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 上述的乾燥處理例如是在氮氣環境中,在室溫下將壓 力例如設在133.3〜13.3Pa (1〜O.lTorr)左右來進行。 當壓力急劇地下降時,由於第1組成物液滴9 1 0c會突然 沸騰,因此並不好。又,當將溫度設成高溫時會導致極性 溶平坦的膜。因此最好是 3 0 °C 〜8 0 °C的範圍。 在乾燥處理後,藉著實施在氮氣中,最好是在真空中 ,在200 t下加熱1〇分鐘左右的熱處理可以除去殘留在 -129- (125) 200302167 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0 a內的極性溶媒或水,因此很 在上述的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過程中,若所 第1組成物液滴910c充滿於下部、上部開口部 9 1 2 d內時,則第1組成物在經過撥液處理的有機 層9 1 2b會被撥開而滾落到下部、上部開口部9 1 2c 內。藉此,所排出的第1組成物液滴9 10 c必然會 下部、上部開口部9 1 2c、9 1 2d內’而在電極面9 1 ] 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
又,若根據上述的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過程 可以讓針對各畫素領域A之最初排出的第1組成 滴910cl接觸到有機物堆積層912b的壁面912h, 該液滴會從壁面912h滾落到第1積層部912e以及 9 11a,而讓第1組成物的液滴910c優先沾溼畫 9 1 1的周圍而擴展,能夠均勻地塗佈第1組成物, 能夠以大約均一的膜厚來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C (4)發光層形成過程 其次,發光層形成過程是由表面改質過程、發 式材枓排出過程以及乾燥過程所構成。 首先,爲了要改善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的表 地乃進行表面暫渦稈。該渦程刖如下所詳沭。接 與上述的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過程相同,藉由液 法將第2組成物排出到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0a上。 針對所排出的第2組成物實施乾燥處理(以及熱處 好。 排出的 9 12c、 物堆積 > 912d 充塡在 ί a形成 ,由於 物的液 因此, 電極面 素電極 藉此, 光層形 面的質 荖,則 滴排出 之後, 理), -130- (126) (126)200302167 而在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上形成發光層910b。 接著,發光層形成過程則是在藉由液滴排出法將含有 發光層形成材料的第 2組成物排出到正孔注入/輸送層 9 10a上後實施乾燥處理,而在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上形 成發光層910b。 圖7 1表示液滴排出方法的槪略內容。如圖46所示, 讓噴墨頭431與基體83 2相對移動,而從在噴墨頭上所形 成的排出噴嘴排出含有各色(例如在此爲青色(B)) 發 光層形成材料的第2組成物。 在排出之際,讓排出噴嘴面向位在下部、上部開口部 910c、912d內的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一邊該噴墨頭 9 2 1與基體8 3 2相對地移動,一邊排出第2組成物。從排 出噴嘴所排出的液量則控制每滴的液量。從排出噴嘴排出 液量被控制的液(第2組成物液滴91 0e),而將第2組 成物液滴9 1 0 e排出到正孔注入/輸送層9丨〇 a上。 發光層形成過程則與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過程同樣 地藉由多個噴嘴針對1個畫素領域排出第2組成物。 亦即’與圖66、圖67以及圖68所示的情形同樣地 讓噴墨頭921掃描,而在各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上形 成發光層9 1 〇b。在該過程中則具備有(4)噴墨頭921進 行1次擔描翁^描,曰 在各掃描中使用多個噴嘴的方法,(6)噴墨頭921進行 多次的掃描’且每次掃描使用個別的噴嘴的方法等3種過 程。以下則簡單地說明(4) 〜(6)的方法。 -131 - (127) (127)200302167 (4 )噴墨頭92 1進行1次掃描的方法 在此方法中’與圖66的情形同樣地,藉著噴墨頭 921掃描1次而在畫素領域(正孔注入/輸送層91〇a上) 形成發光層。亦即,與圖66(a)同樣地,讓噴墨頭921 的噴嘴nla〜n3a面向各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配置,而 從噴嘴η 1 a〜n3 a排出最初的第2組成物的液滴。接著則 與圖66 (b)同樣地,在該噴墨頭92〗朝著至掃描方向稍 微作掃描的同時,也讓其朝著副掃描方向的相反方向位移 ’藉此讓噴嘴nib〜n3b位在各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上 ’而從各噴嘴η 1 b〜η 3 b排出第2組成物的第2滴的液滴 。更且’則與圖66 (c)同樣地,在該液滴排出頭H5朝著 至掃描方向稍微作掃描的同時,也讓其朝著副掃描方向位 移,藉此該掃描nla〜n3a再度位於各正孔注入/輸送層 9 10a上,而從各噴嘴nla〜n3a將第2組成物的第3滴的 液滴朝各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0 a排出。 如此般’藉者該噴墨頭921沿著主掃描方向一邊作掃 描,而一邊沿著副掃描方向位移,可以針對一個晝素領域 A (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從2個噴嘴依序排出第2組成 物的液滴。針對一個晝素領域所排出的液滴的數目雖然例 如可以設成6〜_ _2_0滴I範暴St篇圍會因爲畫氣的面-積而不同,可以比該範圍爲多或是少都沒關係。排出到各 晝素領域(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之第2組成物的總量 則根據下部、上部開口部9 1 2 c、9 1 2 d的大小,想要形成 -132- (128) (128)200302167 之發光層的厚度,在第2組成物中的發光層形成材料的濃 度等而決定。 如此般,在藉由1次的掃描來形成發光層時,由於在 每次排出第2組成物時要切換噴嘴,而針對畫素領域從2 個噴嘴排出第2組成物,因此相較於以往針對一個晝素領 域以1個噴嘴排出多次的情形,在噴嘴之間之排出量的變 動會抵消,因此,在各畫素領域中之第2組成物的變動會 變小,而能夠以同一膜厚來形成發光層。藉此,能夠維持 各畫素的發光量爲一定,而製造出具有優越之顯示品質的 顯不裝置。 (5)噴墨頭921進行多次掃描,且在每次掃描時使用多個 噴嘴的方法 在該方法中,首先與圖67 (a)同樣地,第1次的掃 描,讓噴嘴nl a〜n3a面向各畫素領域A1〜A3而排出第 2組成物的最初的液滴,更且,讓噴墨頭9 2 1朝副掃描方 向稍微位移,且讓噴嘴nib〜n3b面向各畫素領域A1〜 A3而排出第2組成物的第2滴的液滴。藉此,如圖67 U)所示,將2個液滴排出到各畫素領域A1〜A 3。各液 滴則如圖6 7 (a)所示,可以彼此間隔排出或是重疊排出 接著,在第2次的掃描中,則與第1次同樣地讓噴嘴 nl a〜n3a面向各畫素領域A1〜A3而排出第2組成物的 第3滴的液滴,更且,讓噴墨頭92 1朝副掃描方向稍微位 -133- (129) (129)200302167 移,而從噴嘴nib〜n3b排出第2組成物的第4滴的液滴 。藉此,如圖67 (b)所示,更將2個液滴排出到各晝素 領域。此外,第3滴以及第4滴的液滴,如圖67 (b)所 示,可以讓第1滴以及第2滴的液滴不重疊地排出、或是 重疊地排出。 更且,在第3次的掃描中,則與第1、2次的情形同 樣地讓噴嘴η 1 a〜n3 a面向各畫素領域而排出第2組成物 的第5滴的液滴,更且,則讓噴墨頭92 1朝副掃描方向稍 微位移,而從噴嘴nib〜n3b排出第2組成物的第6滴的 液滴。藉此,如圖67 (c)所示,將2個液滴排出到各畫 素領域。此外,第5滴以及第6滴的液滴,如圖67 (c) 所示,可以不與其他的液滴重疊排出、或是重疊排出。 如此般,在藉由多次的掃描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時 ,則在每次掃描時要進行切換噴嘴,而分別從2個噴嘴排 出第2組成物,相較於以往以1個噴嘴針對1個畫素領域 A排出多次的情形,由於在噴嘴之間的排出量的變動會抵 消,因此,第2組成物的排出量的變動會變小,而能夠以 同一膜厚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藉此,可將各畫素的發 光量維持在一定,而製造出具有優越顯示品質的顯示裝置 (6)噴墨頭9〗1多次掃描,且每次掃描時使用個別的噴嘴 的方法 在該方法中,首先與圖68同樣地,在第1次掃描時 -134- (130) (130)200302167 ,該噴墨頭921的噴嘴nl a〜n3a面向各畫素領域而依序 排出第2組成物之最初的液滴以及第2、3滴的液滴。藉 此,如圖68 (a)所示,將3個液滴排出到各晝素領域。 各液滴如圖68 (a)所示可以互相間隔排出、或是互相重 疊排出。 接著在作第2次掃描時,讓噴墨頭92 1朝副掃描方向 稍微位移,讓噴嘴η 1 b〜ri3 b面向各畫素領域,且依序排 出第2組成物的第4、5、6滴的液滴。藉此,如圖68 (b) 所示,更將3個的液滴排出到各畫素領域。此外,第4〜 6滴的液滴,可以如可塡補第1〜3滴之液滴之間般地排 出、或是與第1〜3滴的液滴呈重疊地排出。 更且,其他的方法則與圖68 (c)同樣地,可以藉由 第1次的掃描將液滴排出到各畫素領域的一半的領域,且 藉由第2次的掃描將液滴排出到各畫素領域的另一半的領 域。 此外,雖然針對一個畫素領域A所排出之液滴的數 目分別設爲6滴,但也可以是6〜20滴的範圍,又,該 範圍可因爲晝素的面積而不同,因此,比該範圍多或少都 沒關係。排出到各畫素領域(電極面9 1 1 a上)的第2組 成物的總量則是根據下部、上部開口部9 1 2c、9 1 2d的大 小,想要形成之正孔注入/输送層的厚度在紅_^1 中之正孔注入/輸送層形成材料的濃度等來決定。 如此般,當藉由多次的掃描來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 時,則由於在每次掃描時要切換噴嘴,且分別從2個噴嘴 -135- (131) (131)200302167 將第1組成物排出到各晝素領域,因此相較於以往以1個 噴嘴對1個畫素領域A排出多次的情形,由於噴嘴間之 排出量的變動會抵消,而使得在各畫素領域中之第2組成 物的排出量的變動會變小,而能將以同一膜厚來形成正孔 注入/輸送層。藉此能夠將各畫素的發光量保持爲一定’ 而製造出具有優越之顯示品質的顯示裝置。 又,發光層910b的材料,可以使用將二萘嵌苯系色 素、香豆素 (coumarin)系色素、若丹明 (Rhodamine) 系色素例如蛇麻、二萘嵌苯、9,1 0-二苯蒽甲苯基丁二 烯、尼羅紅、香豆素6在例如聚苐衍生物、聚苯衍生物、 聚乙烯基咔唑、聚噻吩衍生物、或該些的高分子材料而成 者。 非極性溶媒最好使用不溶於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0a者 ,例如可以是環己基苯、二氫苯並呋喃、三甲基苯、四甲 基苯等。 藉著使用該非極性溶媒作爲發光層9 1 Ob的第2組成 物,可以在不讓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再溶解的情形下來 塗佈第2組成物。 如圖7 1所示,所排出的第2組成物9 1 0e則會擴展到 正孔注入/輸送層9 1 〇a上而充滿於下部、上部開口部9 1 2c 、912d內。另一方面,在凰過撥液處理渦的上面912f上 ,即使第1組成物9 1 0e偏離所設定的排出位置而被排出 到上面912f上,上面912f也不會被第2組成物910e弄 溼,而第 2組成物會滾落到下部、上部開口部 9 1 2 c、 -136- (132) (132)200302167 9 1 2d 內。 接著’在結束將第2組成物排出到所設定的位置後, 藉者針對排出後的第2組成物液滴9 1 0 e實施乾燥處理而 形成發光層9 1 0 b 3。亦即,藉由乾燥該在第2組成物中的 非極性溶媒蒸發,而形成圖72所示的青色(B)發光層 9 1 0b3。此外,在圖72中雖然是只表示1個發光成青色的 發光層,但是由圖55以及其他的圖可知,本來發光元件 係被形成爲矩陣狀,而形成有未圖示的多個的發光層(對 應於青色)。 接著,如圖7 3所示,利用與上述的青色 (B)發光 層910b3的情形同樣的過程來形成紅色 (R)發光層 9 1 0 b 1,最後則形成綠色 (G)發光層9 1 0 b 2。 此外,發光層9 1 Ob的形成順序並不限於上述的順序 ,也可以根據任何的順序來形成,例如可以根據發光層形 成材料來決定形成的順序。 又,發光層的第2組成物的乾燥條件,當爲青色 9 1 0 b 3時,則設成例如是在氮氣環境中,室溫下,將壓力 設成133.3〜13.3Pa (1〜O.lTorr) 左右進行5〜10分鐘 的條件。當壓力太低時,第2組成物會突然沸騰,因此並 不好。又,當溫度設成高溫時,則非極性溶媒的蒸發速度 會加快,而使得H多ϋ層形』材料附I基上_部開—口部 9 12 d的壁面,因此並不好,最好是設在3 0 °C 〜8 0 °C 的範圍。 又,當爲綠色發光層910b2以及紅色發光層bl時, 137- (133) (133)200302167 由於發光層形成材料的成分較多,因此最好讓其儘其乾燥 ’例如可將在40 t下吹附氮氣的處理進行5〜1 0分鐘。 其他的乾燥的手段可以是遠紅外線照射法、高溫氮氣 吹附法等。 如此般在晝素電極911上形成正孔注入/輸送層910a 以及發光層910b。 (5)對向電極(陰極)形成過程 接著在對向電極形成過程中,如圖74所示,在發光 層910b以及有機物堆積層912b的整面形成陰極842 (對 向電極)。此外,陰極842可由將多數的材料積層而形成 ,例如最好是在接近於發光層的一側形成工作函數小的材 料,例如使用C a、B a等,又,也可以根據材料而在下層 形成薄薄的LiF等。又,在上部側(封止側)可以使用工 作函數較下部側爲高的材料,例如A1。 該些的陰極842最好是例如藉由蒸鍍法、噴濺法、 CVD法等來形成。又,特別是以蒸鍍法來形成可以防止 熱對於發光層910b的損傷。 又,LiF也可以只形成在發光層9 1〇b上,更可以對 應於所設定的顏色而形成。例如可以只形成在青色 (B) 發光虫篇_ i構成煎層1 2上_|1| 與其他的紅色 (R)發光層以及綠色 (G)發光層91 〇bl 、9 1 0 b 2 丰g ί妾。 又,陰極842的上部最好使用由蒸鍍法、噴濺法、 -138- (134) (134)200302167 CVD法等所形成的A1膜、Ag膜等。又,其厚度例如最好 是在100〜lOOOnm的範圍,又,特別最好是200〜500nm 左右。又,在陰極842上,爲了要防止氧化,也可以設置 Si02、SiN等的保護層。 (6)封止過程 最後,封止過程則是一藉由封止樹脂3 a來封止已形 成有發光元件的基體8 3 2與封止基板3 b的過程。例如將 由熱硬化樹脂或紫外線硬化樹脂所構成的封止樹脂3 a塗 佈在基體83 2的整面,而將封止用基板3b積層在封止樹 脂3 a上。藉由該過程,而基體8 3 2上形成封止部3 3。 封止過程最好是在氮、氬、氦等的惰性氣體的環境下 進行。當在大氣下進行時,若是在陰極842產生如針孔 (pin hole)等的缺陷時,由於會有水或氧等從該缺陷部分 侵入到陰極842而導致陰極842氧化的顧慮,因此並不好 〇 更且,除了將陰極842連接到圖55所示之基板5的 配線35a外,也將電路元件部44的配線連接到驅動1C 3 6 ,藉此可得到本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3 1。 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實施與上述各實施形態同樣的 噴墨,可以享L受到同樣的作甩更且在墓嚴^ 地塗佈機能性液狀體之際,由於利用多個的噴嘴針對1個 機能層排出液狀體,因此會抵消掉噴嘴間之排出量的變動 ,而使得在各電極間之變動變小,能夠使得各機能層的膜 -139- (135) (135)200302167 厚一致。藉此,可以製造出各畫素的發光量得以均句而具 有優越之顯示品質的顯示裝置。 (其他的實施形態) 以上雖然是舉最佳的實施形態來說明本發明,但本發 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也包含有以下所示的變形 ,在可以達成本發明之目的的範圍內能夠設定成其他任何 的具體的構造以及形狀。 亦即,在例如圖9以及圖1 0所示的彩色濾光片的製 造裝置中,雖然是該噴墨頭22朝主掃描方向X移動而讓 母基板12作主掃描,而藉由副掃描驅動裝置21讓母基板 1 2移動,藉由噴墨頭2 2對母基板12作副掃描,但也可 以相反地藉由母基板12的移動實施主掃描,而藉由噴墨 頭22的移動實施副掃描。更且,也可以在不讓噴墨頭22 移動的狀態下讓母基板1 2移動、或是讓雙方相對地朝相 反方向移動等至少讓其中一者相對地移動,而讓噴墨頭 22沿著母基板1 2的表面相對地移動的構造。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是使用一利用壓電元件的 撓彎變形而排出墨水之構造的噴墨頭42 1,但也可以使用 其他任意構造的噴墨頭,例如藉著由加熱所產生的氣泡而 排忠之方 。_____ — _________— _ __ 更且,在圖22至圖32所示的實施形態中,噴墨頭 42 1雖然是大約以相等的間隔在大約一直線上設置2列的 噴嘴,但不限於2列,也可以設成多列。又,也可以不是 -140- (136) (136)200302167 相等間隔,也可以不成列地配設在直線上。 此外,使用在製造上的液滴排出裝置1 6、40 1並不限 於彩色濾光片1或液晶裝置101、EL裝置201,也可以 使用在FED (Filld Emission Display) 等的電子放出裝置 、PDP (Plasma Display Panel)、電氣泳動裝置,亦即, 將含有荷電粒子之作爲機能性液狀體的墨水排出到各畫素 之隔壁間的凹部,將電壓施加在如從上下挾持各畫素般被 配設之電極間,讓荷電粒子偏於其中一個電極側而各畫素 進行顯示的裝置、薄型的布朗管、CRT (Cathode- Ray Tube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等具有基板(基材),而有在 其上方的領域形成一定層之過程的各種的光電裝置。 本發明的裝置及方法是一具有包含光電裝置之基板( 基材)的顯示器,而在可利用將液滴排出到該基材之過程 的各種裝置的製造過程。例如爲了要形成印刷電路基板的 電氣配線,藉由噴墨方式將液狀金屬或導電性材料,含有 金屬的塗料等排出而形成的構造,藉由噴墨方式將在基板 上所形成之微細的微透鏡 (microlens)排出而形成光學 元件的構造,藉由噴墨方式只將在基板上的光阻劑塗佈在 必要的部分而排出的構造,藉由噴墨方式在塑膠等的透光 性基板等排出形成可讓光產生亂射的凹部及微小白圖案等 而彤农龙屬如試藥檢查裝置等船藉由噴墨方 式將RNA排出到呈矩陣狀配列在DNA晶片上之spike spoe而製作螢光標識探針,該其混成在DNA晶片上等藉 由噴墨方式將試料或抗體、DNA等排出到在基材上規劃 -141 - (137) (137)200302167 出來之點狀的位置而形成生物晶片(biochip)的構造。 又,液晶裝置101可以是在畫素具備有TFT等的電 晶體或TFD之主動元件的主動矩陣液晶面板等形成包圍 畫素電極的隔壁6,而藉由噴墨方式將墨水排出到由該隔 壁6所形成之凹部而形成彩色濾光片1的構造,藉由噴墨 方式將由色材以及導電材混合而成者當作墨水排出到畫素 電極上,而將形成在畫素電極上的彩色濾光片1當作導電 性彩色濾光片而形成的構造,藉由噴墨方式排出形成用來 保持基板間之間距的間隔粒的構造等之構成液晶裝置1 0 1 之電氣光學系統的任一部分。 更且,不限於彩色濾光片1,也可以使用在EL裝置 201等之其他的任一光電裝置、EL裝置201可以是將對 應於R、G、B的3色的EL形成爲帶狀的線條型或如上所 述在各畫素具備有用來控制流經發光層之電流的電晶體的 主動矩陣型的顯示裝置、或是被動矩陣型等之任一構造。 此外,組入有上述各實施形態之光電裝置的電子機器 並不限於圖50所示的個人電腦490,也可以是圖51所示 之行動電話 491 或 PHS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等 之攜帶型電話機、電子 PDA、傳呼機、POS (Point Of Sales)終端機、1C卡、迷你光碟播放機、液晶投影機、 EWS (Engineer_in^g„ Woxk^S_^_tation)、女書處理機、電視機 、視窗 (View Finder)型或顯示器直視型的攝影機、電 子桌上型計算機、導般裝置、備有接觸面板的裝置、時鐘 、遊戲機器等的各種的電子機器。 -142- (138) (138)200302167 此外,當例如在噴墨頭2 2設置3列以上的噴嘴4 6 6 ’而多個噴嘴466位在沿著掃描方向X所假想的直線上 時,則至少從2個以上的噴嘴4 6 6排出。 此外,在本發明中,位在沿著相對地掃描噴墨頭22 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的多個的噴嘴4 6 6,則並不需要其 開口要在相同的狀態下位在假想直線上,也可以在假想直 線上讓噴嘴466的開口部分交錯;而只要位在直線上即可 。亦即,一個噴嘴466,假想直線相交於開口之偏於右側 的部分,而另一個噴嘴466,假想直線則相交於開口偏於 左側的部分。 即使是如此偏離,被排出物中之排出預定位置的領域 寬度會擴大,而在不是排出預定位置的部分實施撥水處理 ,而從預定位置偏離的液滴,則藉由撥水作用移動到預定 位置、或在排出預定位置實施親水處理,而讓偏離的液滴 移動到預定位置、或在排出預定位置的邊界形成隔壁、或 將預定位置形成爲凹部,而讓偏離的液滴也移動到溝內, 而只要具有能將偏離排出的液滴的跑出部分之後加以除去 的過程就沒有問題。但是位在假想之直線上的多個噴嘴最 好其開口在該直線上以實質上相同的形狀相交。 此外,在本發明中,除了配列在噴墨頭42 1之端部之 一定稹岀噴nm韩-,即使是位基卓域的噴_屬_ 群也可以設定爲非排出噴嘴。亦即’讓頭4 6 6傾斜’使在 掃描方向上之噴嘴4 6 6的配列間距大約與被排出物之排出 預定位置的配列間距相同或是設成整數倍的關係’此時, -143- (139) (139)200302167 位在不是排出預定位置的噴嘴466可以設定爲非排出噴嘴 。例如,即使是除了噴嘴列之端部領域以外的中央領域’ 也可以設定成隔1個或隔2個等的排出噴嘴配列間距。至 於非排出噴嘴,則可藉由個別對驅動其之壓電振動元件加 以驅動來控制。 又,同樣地,當設置3列以上的噴墨頭22,而多個 噴墨頭22的噴嘴466位於沿著掃描方向X的直線上時, 則至少從2個以上的噴嘴4 6 6排出。 φ 其他在實施本發明時之具體的構造以及順序,則只要 是能夠達成本發明的目的,也可以採用其他的構造以及順 序。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表示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 形態之主要過程的平面圖。 圖2爲表示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之其他實 φ 施例之主要過程的平面圖。 圖3爲表示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之又一其 他實施例之主要過程的平面圖。 圖4爲表示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之又一其 他實暴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5爲表示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一實施形態以及成 爲其基礎之母基板之一實施形態的平面圖。 圖6中(a)爲表示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一實施形 -144 - (140) (140)200302167 態的平面圖,(b)爲表示成爲其基礎之母基板之一實施 形態的平面圖。 圖7爲利用圖6 (a)之VII- VII線的斷面部分,以模 型方式來表示彩色濾光片之製造過程的說明圖。 圖8爲表示在彩色濾光片中之R、G、B3色之畫素像 素 (Pixel)的配列例的說明圖。 圖9爲作爲本發明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裝置,本發明 之液晶裝置之製造裝置以及本發明之EL裝置之製造裝置 之各製造裝置之主要部分的液滴排出裝置之一實施形態的 立體圖。 圖10爲將圖9之裝置之主要部分加以放大表示的立 體圖。 圖11爲將作爲圖10之裝置之主要部分的噴墨頭加以 放大表示的立體圖。 圖1 2爲噴墨頭之改變例的立體圖。 圖13爲噴墨頭的內部構造圖,(a)爲部分切開立體 圖’ (b)爲沿著(a)之J- J線的斷面構造。 圖1 4爲噴墨頭之其他的改變例的平面圖。 圖15爲表示在圖9之噴墨頭裝置中所使用之電氣控 制系統的方塊圖。 統所埶行,鸩制的流程 的流程圖。 圖17爲噴墨頭之又一其他改變例的立體圖。 圖1 8爲本發明之液晶裝置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 -145- (141) (141)200302167 的過程圖。 圖1 9爲以分解狀態來表示由本發明之液晶裝置之製 造方法所製造之液晶裝置的一例的立體圖。 圖2〇爲沿著圖19的IX- IX線來表示液晶裝置之斷 面構造的斷面圖。 圖21爲表示本發明之EL裝置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 形態的過程圖。 圖22爲與圖21的過程圖呈對應之EL裝置的斷面圖 〇 圖23爲表示本發明之彩色瀘光片之製造裝置之液滴 排出裝置的液滴排出處理裝置而將一部分切開的立體圖。 圖24爲表示同上之液滴排出裝置之頭單元的平面圖 〇 圖2 5爲同上的側面圖。 圖26爲同上的正面圖。 圖27爲同上的斷面圖。 圖28爲表示同上之頭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29爲表示同上之噴墨頭的分解立體圖。 圖3 0爲用於說明排出同上之噴墨頭之濾光元件 (filter element)材料之動作的說明圖。 遍3 1爲用於說明同卜之噴墨頭之生材料之 出量的說明圖。 圖3 2爲用於說明同上之噴墨頭之配設狀態的槪略圖 -146- (142) (142)200302167 圖3 3爲用於說明同上之噴墨頭之配置狀態而部分地 加以放大的槪略圖。 圖34爲表示當傾斜角度相對於同上之噴墨頭之相對 移動方向爲不同時之噴嘴的開口狀態的平面圖。 圖35爲表示由同上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裝置所製造 之彩色濾光片的模型圖,(A)爲彩色濾光片的平面圖, (B)爲 (A) 的X- X線斷面圖。 圖3 6爲用於說明製造同上之彩色濾光片之順序之製 φ 造過程斷面圖。 圖37爲表示利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EL顯示元件 之顯不裝置之一部分的電路圖。 圖38爲表示同上之顯示裝置之畫素領域之平面構造 的放大平面圖。 圖39爲表示在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之前處理 中之順序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圖40爲表示在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之EL發 φ 光材料之排出的順序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圖41爲表示在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之EL發 光材料之排出的順序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圖42爲表示利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EL顯示元件 之顯柔面凰。 - _________ 圖43爲表示利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EL顯示元件 之顯示裝置之晝素領域的構造的放大圖,(A)爲平面構 ^ (B)爲(A)的B-B線斷面圖。 -147- (143) (143)200302167 ® 44爲表示製造利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EL顯示 兀件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H 45爲表示製造利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EL顯示 兀件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I 46爲表示製造利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EL顯示 7ϋ件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_ 47 示製造利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EL顯示 兀件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_ 48示製造利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EL顯示 元件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圖49爲表示製造利用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el顯示 元件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過程的製造過程斷面圖。 圖50爲表示作爲具備有同上之光電裝置之電氣機器 的個人電腦的立體圖。 圖51爲表示作爲具備有同上之光電裝置之電氣機器 的行動電話的立體圖。 圖5 2爲習知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的一例的說明 圖5 3爲用於說明習知之彩色濾光片之特性的說明圖 〇 暴:在名^凰之濾光片之製造裝置i 製造之彩色濾光片之液晶裝置的斷面構成圖。 圖5 5爲表示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其他形態之顯示裝 置的說明圖’ (a)爲顯不裝置的平面f吴式圖’ (b)爲 -148- (144) (144)200302167 沿著 (a)之AB線的斷面模式圖。 圖56爲同上之顯示裝置之主要部分的說明圖。 圖57爲用於說明同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圖 〇 圖5 8爲用於說明同上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圖 〇 圖59爲在製造同上之顯示裝置時所使用之電漿處理 裝置之一例的平面模式圖。 φ 圖60爲表示圖59所示之電漿處理裝置之第1電漿處 理室之內部構造的模式圖。 圖6 1爲用於說明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 圖。 圖62爲用於說明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 圖。 圖63爲表示在製造同上之顯示裝置時所使用之電漿 處理裝置之其他例子的平面模式圖。 圖64爲表示在製造同上之顯示裝置時所使用之液滴 排出裝置的平面圖。 圖6 5爲表示噴墨頭相對於基體之配置狀態的平面圖 〇 示在_噴墨1_掃_描1次座JE孔-注入/_ 輸送層時之過程的過程圖。 圖67爲表示在藉由噴墨頭掃描3次來形成正孔注入/ 輸送層910a時之過程的過程圖 -149 - (145) (145)200302167 圖68爲表示在藉由噴墨頭掃描2次來形成正孔注入/ 輸送層9 1 0 a時之過程的過程圖。 圖69爲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光電裝置之其他形態之顯 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圖。 圖7 0爲用於說明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 圖。 圖7 1爲用於說明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 圖。 圖7 2爲用於說明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 圖。 圖73爲用於說明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 圖。 圖7 4爲用於說明同上之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過程 圖。 元件對照表 1:彩色濾光片 2:基板 3 :濾光元件 4 :保護膜 ----------- 7:濾光元件形成領域 8:液滴 11:彩色濾光片形成領域
-15CU (146) (146)200302167 1 2 :母基板 1 3 :濾光元件材料 14:蓋 1 6 :液滴排出裝置 1 7 :頭位置控制裝置 1 8 :基板位置控制裝置 1 9 :母基板 2 1 :副掃描驅動裝置 22:噴墨頭 23:基板供給裝置 24:控制裝置 2 7 : 噴嘴 2 8 :噴嘴列 29:噴嘴板 3 1 :振動板 3 2 :分隔構件 3 3 : 墨水室 3 4 :儲液部 3 6 :墨水供給孔 3 7 :墨水供給裝置 ~-------------------------- 3 9 :墨水加壓體 4 1 : 壓電元件 42a , 42b:電極 200302167 (147) 4 4: α馬達 46 : /3馬達 48 : Ζ馬達 49 : 機台 5 1: 0馬達 52: X導軌 53 : X滑塊 54: Υ導軌 56: Υ滑塊 57: 基板收容部 58: 機械臂 59: 基台 6 1: 昇降軸 62 : 第1臂 63 : 第2臂 64 : 吸著墊 66: 電腦主機部 67: 輸入裝置 68 : CRT顯示器 69 : CPU _70^ ^胃訊記憶媒體 72 : 頭驅動電路 73 : :輸出入介面 74 : :匯流排 -152- (148)200302167 76:罩住裝置 77:淸潔裝置 7 8 : 電子秤 8 1 :頭用攝影機 82:基板用攝影機 1 〇 1 :液晶裝置 102:液晶面板
1 0 3 a、1 0 3 b :液晶驅動用IC
104: FPC 106:照明裝置 107a:第1基板 1 0 7 b :第2基板 1 0 8 : 密封材 109:導通材 1 1 1 a : 基材
1 1 2 :反射膜 1 1 3 :絕緣膜 114a: 第1 電極 1 1 6 a :配向膜 1 1 7 a :偏光板 Η 8 : ft色濾光片__________________ — 1 1 9 :間隔件 114b: 第2電極 1 2 1 :開口 -153- (149) (149)200302167 122: ACF 123:樹脂薄膜 1 2 4 :晶片構件 1 2 6 ·. 電路 1 2 7 :金屬配線端子 1 3 1 :外部連接端子 132:導光體 132b:光射出面 1 3 3 :擴散片 1 3 4 :反射片 136: LED 137: LED 基板 1 3 8 :緩衝材 20 1: EL 裝置 2 02 :畫素電極 203 R: R色發光層 203 G: G色發光層 203B: B色發光層 2 0 5 :堆積部 2 2 0 :正孔注入層 4 0 5 R二4 0 5 G、4 0 5—B:液滴棑出處珲裝置 4 2 0 : 頭單元 422:熱無塵室 423:液滴排出處理裝置本體 -154- (150) (150)200302167 424: X軸氣壓滑台 425:主掃描驅動裝置 42 6: 卡匣 427:副掃描驅動裝置 4 3 0 :頭本體部 4 3 1 :墨水供給部 43 3 : 頭裝置 4 3 5 :印刷基板 4 3 6 :電氣零件 4 3 7 : 窗部 4 3 8 :流通路徑 443:墨水導入部 444:定位銷部 4 4 5 :筒部 4 4 6 :卡止爪部 448:連結部 449:密封構件 4 5 1 :保持器 4 5 2 :壓電振動元件 4 5 3 :貫通孔 45 6: 連通孔,____ 4 5 7 :爪部 4 5 8 :卡合孔 4 6 0 :流路形成板 (151) (151)200302167 461:噴嘴溝 4 6 2 : 開口部 4 6 7 :儲液部 468:液體供給路徑 4 7 8 :供給管 4 8 1 :擦拭單元 4 8 2:墨水系統 4 8 3: 墨水槽 5 0 1 :主動矩陣型顯示裝置 5 02:顯示基板 5 0 3 : 掃描線 5 0 4 :信號線 5 0 5 :共同供電線 5 0 7 :資料側驅動電路 5 0 8 :掃描側驅動電路 5 09:開關薄膜電晶體 5 1 0 :電流薄膜電晶體 5 1 1 :畫素電極 5 1 2 :反射電極 5 1 3 A :正孔注入層 5 3 0:層間絕緣膜_ 5 3 2 :接觸孔 5 3 5 :段差 5 40 A:光學材料 (152) (152)200302167 5 8 0 :剝離用基板 5 8 1 :剝離層 5 9 0 : 非晶矽層 6 0 3 :封止樹脂 604:蓋封止基板 6 0 5 :收氣劑 7 0 0 :液晶設備 701主動元件基板 7 0 2 :液晶層 7 0 3 :濾光元件 704:保護膜 70 5 : 電極層 7 0 6 :隔壁 707:濾光元件形成領域 7 1 4 :基板 7 1 5 a,7 1 5 b :相位差板 7 1 6 a :偏光板 7 1 6 b :偏光板 7 1 8 :對向電極 7 1 9 a,7 1 9 b :配向膜 73 2:遽素意極 — 7 4 1 :彩色濾、光片基板 7 4 2 :透光基板 7 5 0 :液晶面板 (153) (153)200302167 7 5 1 :彩色濾光片 8 3 1 :顯示裝置 8 3 2 :基板 8 3 2 a :顯示領域 8 3 2 b :非顯示領域 8 3 3 :封止部 8 3 5 :柔性基板 841:發光元件部 844:電路元件部 850:電漿處理裝置 8 5 1 :預加熱處理室 852:第1電漿處理室 853:第2電漿處理室 8 5 4 :冷卻處理室 8 5 5:運送裝置 9 10a2:周緣部 91 1 :畫素電極 9 1 1 a : 電極面 912a:無機物堆積層 9 12b:有機物堆積層 90^4不部開口部—— 9 1 2 e ·.第1積層部 941:半導體膜 942:閘絕緣膜 (154) (154)200302167 9 4 3 :閘極 9 4 4 a,9 4 4 b :第1、第2層間絕緣膜 -159-

Claims (1)

  1. (1) (1)200302167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液滴排出頭,其主要是一讓設有用來排出液 狀體的多個噴嘴的面相對於被排出面而移動,而從上述噴 嘴將上述液狀體排出到上述被排出物上的液滴排出頭,其 特徵在於: 在讓該液滴排出頭朝向相對於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呈 斜向交差的狀態下,在上述多個噴嘴中之至少位於中央部 分而被用於排出上述液狀體的噴嘴,則被配置成使多個的 開口位在沿著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 2 . —種排出裝置,其特徵在於: 具備有: 第1項的液滴排出頭; 用於保持該液滴排出頭的保持機構及; 讓該保持機構以及被排出物中的至少其中一者相對於 上述被排出物移動的移動機構。 3 . —種排出裝置,其特徵在於: 具備有: 設有用於排出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的多個的噴嘴的液 滴排出頭; 讓該液滴排出頭之設有上述噴嘴的面面向被排出物, 而 的保持機 ---------- 讓該保持機構以及上述被排出物中的至少其中一者相 對地移動的移動機構, 上述液滴排出頭則爲上述保持機構所保持以使得其中 -160- (2) (2)200302167 在上述多個噴嘴中至少位在中央部分而用於排出上述液狀 體的至少2個以上的噴嘴位在沿著上述相對地移動的方向 所假想的直線上。 4 . 一種排出裝置,其特徵在於: 設有多個用於排出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的噴嘴的液滴 排出頭; 讓該液滴排出頭面向被排出物,且將多個並排配置的 保持機構及; 讓該保持機構以及上述被排出物中的至少其中一者相 對地移動的移動機構, 上述多個的液滴排出頭被配置在上述保持機構而使得 其中在該些液滴排出頭中之至少2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之 用於排出上述液狀體的至少一部分位在沿著上述相對地移 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之排出裝置,其 中上述液滴排出頭係將多個的噴嘴配列成多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排出裝置,其中上述噴 嘴的配列方向係被保持機構保持在相對於上述相對地移證j 的方向呈斜向交差的狀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排出裝置,至少2個以 上的液滴排岀眉-分别在相對地移動的方向上被 與其他的液滴排出頭呈部分地重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排出裝置,在上述液滴 排出頭中,將所配列的噴嘴中位在端部附近的所定領ί或@ -161 - (3) 200302167 噴嘴設定爲非排出噴嘴,而 上述液滴排出頭的多個的噴 移動的方向呈斜向交差之所 於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呈交 在上述多列的液滴排出 排出頭中的非排出噴嘴,則 配置的其他列內的液滴排出 嘴被配置成位在上述相對地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出頭的噴嘴被配列成多列, 將上述多個的液滴排出 出頭的非排出噴嘴與其他的 位在沿著上述相對移動的方 及一個的液滴排出頭的排出 滴排出噴嘴的排出噴嘴及非 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噴嘴,在相對於上述相對移 嘴的開口的配列間距,則被 的方向呈直交方向上之上述 間距大約相同或是大略爲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排出頭,則將該些液滴排出 多個的上述液滴排出頭則是在 嘴被配列在相對於上述相對地 定的方向的狀態下,沿著相對 差的方向排列成多列加以配置 頭中,位在1列內之上述液滴 與在上述相對移動之方向上所 頭中用於排出液狀體的排出噴 移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 8項之排出裝置,上述液滴排 頭配置成存在有一個的液滴排 液滴排出頭的多列的排出噴嘴 向所假想的直線上的狀態、以 噴嘴及非排出噴嘴與其他的液 排出噴嘴位在沿著上述相對移 狀態。 2項之排出裝置,上述多個的 動的方向呈直交的方向上之噴 配列成和在與上述相對地移動 被排出物上的排忠預定位遣的 整數倍。 4項之排出裝置,多個的液滴 頭相對於被排出物沿著相對移 -162- (4) (4)200302167 動的方向呈交差的所定的方向依序排歹U而被配置在保持機 構,而多個的液滴排出頭則分別被傾斜配置在與該些液滴 排出頭所排列配置之所定的方向示同的方向’亦即’與上 述相對移動的方向呈斜向交差的方向上。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排出裝置,在上述液滴 排出頭所配列的多個的噴嘴,則將位在配列之端部之所定 領域的噴嘴設定爲非排出噴嘴,且上述多個的液滴排出頭 被配置成多列,在一列內所設置的液滴排出頭與在其他列 內所配置的液滴排出頭,其位置則被配置成在上述相對移 動方向上彼此重疊, 在相對於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呈直交的方向上的噴嘴 的配列,則將上述多個的液滴排出頭配置成在上述多個的 液滴排出頭彼此之間實質上呈連續。 1 3 . —種排出裝置,其特徵在於: 從在上述第1項之液滴排出頭中之沿著上述相對移動 方向所假想之直線上的不同的噴嘴針對被排出物之所設定 的同一位置分別排出。 14. 一種光電裝置之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 爲一備有第2項之排出裝置之光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上述被排出物爲形成有EL發光層的基板, 翼上述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_頭相對於上jr基板一濞相 對地移動,一邊從上述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中的所設定 的噴嘴,將含有EL發光材料的液狀體排出到上述基板上 ,而在上述基材上形成發光層。 -163- (5) (5)200302167 15. —種光電裝置之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 爲一備有第2項之排出裝置之光電裝置之製造裝置, 上述被排出物爲用來挾持液晶之一對的基板的其中一 個, 讓上述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相對於上述基板一邊相 對地移動,一邊從上述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中的所設定 的噴嘴,將含有彩色濾光片材料的液狀體排出到上述基板 上,而在上述基材上形成彩色瀘光片。 1 6 . —種彩色濾光片之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 爲一備有第2項之排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的製造裝置 上述被排出物爲一已形成有呈現不同顏色之彩色濾光 片的基板, 讓上述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相對於上述基板一邊相 對地移動,一邊從上述液滴排出頭中之所設定的噴嘴,將 含有彩色瀘光片材料的液狀體排出到上述基板上,而在上 述基材上形成彩色爐光片。 1 7 . —種光電裝置,其特徵在於: 爲一備有設有多個電極的基板,以及對應於上述電極 而設在該基板上的多個EL發光層的光電裝置, 孤來排岀含_有光之液狀體的多個的噴 嘴的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則是在讓具有上述噴嘴的面 面向上述基板的狀態下,相對於該基板一邊相對地移動, 而一邊從設在上述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的噴嘴中位在沿 -164- (6) (6)200302167 著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之至少2個以上的不同的噴嘴’將 上述液狀體排出到上述基板上之所設定的同一位置而形成 上述EL發光層。 18. —種光電裝置,其特徵在於: 爲一備有基板,以及在該基板上所形成之不同顏色的 彩色濾光片的光電裝置, 設有用來排出含有所定顏色之濾光片材料之液狀體的 多個的噴嘴的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則是在讓具有上述 噴嘴的面面向上述基板的狀態下,相對於該基板一邊相對 地移動,而一邊從設在上述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的噴嘴 中位在沿著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之至少2個以上的不同的 噴嘴,將上述液狀體排出到上述基板上之所設定的同一位 置而形成上述彩色濾光片。 1 9 . 一種彩色濾光片,其特徵在於: 爲一在基板上可呈現不同顏色的彩色濾光片, 設有用來排出含有所定顏色之濾光片材料之液狀體的 多個的噴嘴的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則是在讓具有上述 噴嘴的面面向上述基板的狀態下,相對於該基板一邊相對 地移動,而一邊從設在上述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的噴嘴 中位在沿著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之至少2個以上的不同的 噴嘴」上—述樓狀售徘sm-基板上之所設產的既二^ 置而形成。 2 0. —種排出方法,其特徵在於: 讓設有用來排出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的多個噴嘴的1 -165- (7) (7)200302167 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在面向被排出物的狀態下相對於上 述被排出物相對地移動, 從在設在上述1個液滴排出頭的噴嘴中位在沿著上述 相對移動之方向的至少2個以上的不同噴嘴將上述液狀體 排出到上述被排出物的所設定的同一位置。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排出方法,其中上述 液滴排出頭乃將多個並排配置,至少從2個以上的液滴排 出頭中位在上述相對移動之方向的不同噴嘴,將液滴排出 到被排出物之所設定的同一位置。 22. —種排出方法,其特徵在於: 讓設有用來排出具有流動性之液狀體的多個噴嘴的多 個液滴排出頭,在該些液滴排出頭的上述噴嘴面向被排出 物的狀態下相對於上述被排出物相對地移動, 在上述多個液滴排出頭中的至少2個以上不同的液滴 排出頭,讓多個噴嘴的至少一部分位在沿著上述相對移動 的方向,而從不同的噴嘴分別將上述液狀體排出到上述被 排出物的所設定的同一位置。 2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 其中上述液滴排出頭乃將多個噴嘴配置成多列,從爲位在 噴嘴列的至少中央部分,且配列在不同列內的噴嘴,而用 來塞排I液狀體既墳^,將上述液;出 被排出物之所設定的同一位置。 2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 其中上述液滴排出頭中之噴嘴的配列方向相對於上述相對 -166- (8) (8)200302167 移動的方向呈斜向交差的狀態下,從液滴排出頭的噴嘴將 液狀體排出到被排出物。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 設在至少2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中之一者的多個的噴嘴, 在與設在其他液滴排出頭的多個的噴嘴在上述相對的移動 方向上部分重疊的狀態下,從液滴排出頭中的噴嘴將液狀 體排出到被排出物。 2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 在上述液滴排出頭的噴嘴中之位在端部附近的所定領域部 分的噴嘴設定爲非排出噴嘴, 多個的液滴排出頭,則在上述液滴排出頭的多個噴嘴 被配列在相對於針對上述被排出物相對移動的方向呈斜向 交差之所設定的方向上的狀態下,乃沿著相對於上述相對 移動的方向呈交差的方向配置成多列, 在上述多列的液滴排出頭的1列內之上述液滴排出頭 中的非排出噴嘴列,則與在被配置在上述相對的移動方向 上的其他列內的液滴排出頭中用來排出液狀體的排出噴嘴 ,在被配置成位在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的 狀態下,從液滴排出頭中的噴嘴,將液狀體排出到被排出 物。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排出方法,其中上述 液滴排出頭的噴嘴配列成多列,上述多個液滴排出頭乃被 配置成使得一個液滴排出頭的非排出噴嘴與其他的液滴排 出頭的多列的排出噴嘴位在沿著上述相對移動方向所假想 -167- (9) (9)200302167 的直線上的狀態、以及使一個液滴排出頭的排出噴嘴及非 排出噴嘴與其他的液滴排出頭的排出噴嘴及非排出噴嘴位 在沿著上述相對移動方向所假想的直線上的狀態, 從液滴排出頭中的不同的噴嘴分別將上述液狀體排出 到上述被排出物之所設定的同一位置。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 在相對於上述相對移動方向呈垂直相交之方向上之噴 嘴的開口的配列間距大約和在與上述相對移動之方向呈垂 直相交之方向上的上述被排出物上的排出預定位置相同或 大約爲其整數倍, 而從液滴排出頭中的噴嘴將液狀體排出到被排出物。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 多個液滴排出頭,該些液滴排出頭乃沿著相對於被排出物 相對移動的方向呈交差之所設定的方向依序排列而配置在 保持機構,且多個液滴排出頭則分別位於與該些液滴排出 頭並排配置之所定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而呈傾斜配置在與 上述相對的移動方向呈斜向交差的方向上, 從液滴排出頭中的噴嘴將液狀體排出到被排出物。 3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或第2 2項之排出方法, 被配列在上述液滴排出頭的多個噴嘴,其中位在一列 之端部4所-定屬域翁塵嘴乃被設定-爲非排迅春廟,____ 多個的液滴排出頭乃並列配置成多列,而被配置在其 中一列內的液滴排出頭與被配置在其他列的液滴排出頭則 被配置成在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彼此發生重疊 -168- (10) (10)200302167 的位置關係,而上述多個的液滴排出頭則被配置成在相對 於上述相對移動的方向呈垂直相交的方向上的噴嘴的配列 在上述多個液滴排出頭彼此之間實質上呈連續, 而從液滴排出頭中的噴嘴將液狀體排出到被排出物。 31. —種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爲一藉由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來排出液狀體 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 上述液狀體含有EL發光材料,上述被排出物爲基板 ’讓上述液滴排出頭在沿著上述基板的表面的狀態下一邊 相對地移動,一邊從上述噴嘴將上述液狀體適當地排出到 上述基板上的所設定位置而形成EL發光層。 32. —種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爲一藉由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來排出液狀體 之光電裝置之製造方法, 上述液狀體含有濾光片材料,上述被排出物爲基板, 讓上述液滴排出頭在沿著上述基板的表面的狀態下一邊相 對地移動’一邊從上述噴嘴將上述液狀體適當地排出到上 述基板上的所設定位置而形成彩色濾光片。 3 3 · —種彩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爲一藉由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來排出液狀體 之乐少-色濾「光-片-之製造方法, 上述液狀體含有濾光片材料,上述被排出物爲基板, 讓上述液滴排出頭在沿著上述基板的表面的狀態下一邊相 對地移動’一邊從上述噴嘴將上述液狀體適當地排出到上 -169- (11) (11)200302167 述基板上的所設定位置而形成彩色濾光片。 34. —種具備基材之元件,其特徵在於: 爲一具有基材、與具備有由將具有流動性的液狀體排 出到該基材上而形成之一定層的基材的元件, 設置有用來排出上述液狀體的多個噴嘴的1個以上的 液滴排出頭,則在讓具有上述噴嘴的面面向上述基材的狀 態下相對於該基材一邊相對地移動,一邊從位在沿著該相 對的移動方向之上述1個以上的液滴排出頭的上述多個噴 嘴中的至少2個以上不同的噴嘴,將上述液狀體排出到上 述基材上之所設定的一定位置而形成上述一定層。 35. —種具備有基材之元件之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 具備有第2項的排出裝置,上述被排出物爲元件的基 材, 在形成在上述基材上的過程中,則從上述多個的液滴 排出頭將液狀體排出到上述基材上而形成一層層。 36. 一種具備有基材之元件之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 藉由第20項或第22項之排出方法,將液狀體排出到 作爲上述被排出物的基材上,而將一定層形成在上述基材 h 〇____ —______________ — -170-
TW092101853A 2002-01-30 2003-01-28 Liquid drop discharge head, discharge method and discharge device; electro 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olor filter,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TW58043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21732 2002-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2167A true TW200302167A (en) 2003-08-01
TW580437B TW580437B (en) 2004-03-21

Family

ID=27654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1853A TW580437B (en) 2002-01-30 2003-01-28 Liquid drop discharge head, discharge method and discharge device; electro 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olor filter,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921148B2 (zh)
KR (2) KR100690520B1 (zh)
CN (3) CN1931581B (zh)
TW (1) TW5804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1148B2 (en) * 2002-01-30 2005-07-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drop discharge head, discharge method and discharge device; electro 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olor filter,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incorporating backing,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US7200254B2 (en) * 2002-02-14 2007-04-03 Ngk Insulators, Ltd. Probe reactive chip, sample analy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3241208A (ja) * 2002-02-19 2003-08-27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液晶滴下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パネル製造装置
JP3838964B2 (ja) 2002-03-13 2006-10-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能性素子基板の製造装置
JP2004066133A (ja) * 2002-08-07 2004-03-04 Seiko Epson Corp 製造システム、そ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966294B2 (ja) * 2003-03-11 2007-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04277238A (ja) * 2003-03-17 2004-10-07 Seiko Epson Corp 連続処理装置および連続処理方法
US20060228533A1 (en) * 2003-04-16 2006-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harging solu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pattern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or produc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discharging solu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1658342B1 (en) * 2003-08-25 2010-05-12 Dip Tech. Ltd. Ink for ceramic surfaces
JP2005100724A (ja) * 2003-09-24 2005-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05123083A (ja) * 2003-10-17 2005-05-12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塗布組成物および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JP3835449B2 (ja) * 2003-10-29 2006-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塗布方法と液滴塗布装置及びデバイス並びに電子機器
US20050095367A1 (en) * 2003-10-31 2005-05-05 Babiarz Alec J. Method of noncontact dispensing of viscous material
JP4289172B2 (ja) * 2004-02-19 2009-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吐出装置
KR20050082464A (ko) * 2004-02-19 2005-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물 분사 장치
JP4502664B2 (ja) * 2004-02-24 2010-07-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KR20060047348A (ko) 2004-05-11 2006-05-18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적 토출 장치, 전기 광학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액적 토출방법
CN100383566C (zh) * 2004-05-19 2008-04-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制法、电光学装置及其制法、电子仪器
US7402374B2 (en) * 2004-05-31 2008-07-22 Fujifil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lored image formation
JP3925527B2 (ja) * 2004-10-01 2007-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パネルの製造方法、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0863244B1 (ko) * 2004-10-07 2008-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헤드 마운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잉크젯 프린트 장치.
JP2006114588A (ja) * 2004-10-13 2006-04-27 Nippon Mektron Ltd 可撓性回路基板の処理方法
WO2006054421A1 (ja) * 2004-10-28 2006-05-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84701B2 (en) * 2004-12-30 2009-09-08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es for printing laye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printing apparatuses for performing the processes
US20060144332A1 (en) * 2005-01-04 2006-07-06 Sweeney Joseph D Controlled flow of source material via droplet evaporation
US7791561B2 (en) 2005-04-01 2010-09-07 Prysm, Inc. Display systems having screens with optical fluorescent materials
US7474286B2 (en) 2005-04-01 2009-01-06 Spudnik, Inc. Laser displays using UV-excitable phosphors emitting visible colored light
US7733310B2 (en) 2005-04-01 2010-06-08 Prysm, Inc. Display screens having optical fluorescent materials
US8089425B2 (en) 2006-03-03 2012-01-03 Prysm, Inc. Optical designs for scanning beam display systems using fluorescent screens
US7994702B2 (en) 2005-04-27 2011-08-09 Prysm, Inc. Scanning beams displays based on light-emitting screens having phosphors
US8000005B2 (en) * 2006-03-31 2011-08-16 Prysm, Inc. Multilayere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scanning beam display systems
JP2006326541A (ja) * 2005-05-30 2006-12-07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方法、ヘッドユニット、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487889B2 (ja) * 2005-09-12 2010-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層形成方法
JP4920935B2 (ja) * 2005-09-13 2012-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剤吐出装置
CN101430396B (zh) * 2005-11-11 2011-08-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出方法及彩色滤光器的制法、电光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DE102005060786A1 (de) * 2005-12-16 2007-06-28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Inkjet-Druckeinrichtung
JP4757628B2 (ja) * 2005-12-27 2011-08-24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70073158A (ko) * 2006-01-04 2007-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프린팅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US8138075B1 (en) 2006-02-06 2012-03-20 Eberlein Dietmar 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flat panel devices
JP4438800B2 (ja) * 2006-02-13 2010-03-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US7884816B2 (en) 2006-02-15 2011-02-08 Prysm, Inc. Correcting pyramidal error of polygon scanner in scanning beam display systems
US8451195B2 (en) 2006-02-15 2013-05-28 Prysm, Inc. Servo-assisted scanning beam display systems using fluorescent screens
KR20070082386A (ko) * 2006-02-16 2007-08-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헤드의 노즐들로부터 토출되는 잉크 액적들의 양을균일하게 하기 위한 잉크 액적들의 정규화 방법
KR101257839B1 (ko) * 2006-02-20 2013-04-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잉크젯 방식을 이용한 컬러 필터의 제조방법
JP2007244977A (ja) * 2006-03-15 2007-09-27 Seiko Epson Corp 液状体配置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JP2007307547A (ja) * 2006-04-17 2007-11-29 Seiko Epson Corp 機能膜の形成方法、電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1378912B (zh) 2006-09-19 2010-12-08 株式会社理光 油墨、墨盒、喷墨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定影温度控制设备
JP2008094044A (ja) * 2006-10-16 2008-04-24 Seiko Epson Corp ヘッド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液状体の吐出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US8013506B2 (en) 2006-12-12 2011-09-06 Prysm, Inc. Organic compounds for adjusting phosphor chromaticity
JP5046006B2 (ja) * 2007-03-30 2012-10-10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7697183B2 (en) 2007-04-06 2010-04-13 Prysm, Inc. Post-objective scanning beam systems
RU2442197C2 (ru) * 2007-05-17 2012-02-10 Призм, Инк. Многослойные экраны со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ими полосками для систем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со сканирующим лучом
JP4396732B2 (ja) * 2007-06-01 2010-0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配置方法、ヘッド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556430B2 (en) 2007-06-27 2013-10-15 Prysm, Inc. Servo feedback control based on designated scanning servo beam in scanning beam display systems with light-emitting screens
US7878657B2 (en) 2007-06-27 2011-02-01 Prysm, Inc. Servo feedback control based on invisible scanning servo beam in scanning beam display systems with light-emitting screens
US20090167816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Icf Technology Limited. Ink jet method for forming patterned layer on substrate
US8191995B2 (en) * 2009-12-31 2012-06-05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nthead for thermal inkjet printing and the printing method thereof
KR101193196B1 (ko) 2010-07-07 2012-10-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516249B2 (ja) * 2010-09-02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CN102368140B (zh) * 2010-09-30 2013-03-20 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显影方法及显影设备
US10051156B2 (en) 2012-11-07 2018-08-1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rrelation and gloss mark images
US11141752B2 (en) 2012-12-27 2021-10-12 Kateeva, Inc. Techniques for arrayed printing of a permanent layer with improved speed and accuracy
EP3434483A1 (en) * 2012-12-27 2019-01-30 Kateeva, Inc. Techniques for print ink volume control to deposit fluids within precise tolerances
KR20230169406A (ko) 2012-12-27 2023-12-15 카티바, 인크. 정밀 공차 내로 유체를 증착하기 위한 인쇄 잉크 부피 제어를 위한 기법
US11673155B2 (en) 2012-12-27 2023-06-13 Kateeva, Inc. Techniques for arrayed printing of a permanent layer with improved speed and accuracy
US9118870B2 (en) * 2013-09-18 2015-08-25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US9319557B2 (en) 2013-09-18 2016-04-19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US9100592B2 (en) 2013-09-18 2015-08-0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US9088736B2 (en) 2013-09-18 2015-07-2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US9106847B2 (en) 2013-09-18 2015-08-1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US9083896B2 (en) 2013-09-18 2015-07-1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US9193201B2 (en) 2013-09-18 2015-11-2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color shifting or gloss effect
KR102007618B1 (ko) 2013-12-12 2019-10-21 카티바, 인크. 두께를 제어하기 위해 하프토닝을 이용하는 잉크-기반 층 제조
WO2015155953A1 (ja) 2014-04-10 2015-10-15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9674391B1 (en) 2015-11-25 2017-06-06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esaw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seesaw gloss effect
US9516190B1 (en) 2015-11-25 2016-12-06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esaw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seesaw gloss effect
US9756212B2 (en) 2015-11-25 2017-09-05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esaw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seesaw gloss effect
US9674392B1 (en) 2015-11-25 2017-06-06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esaw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seesaw gloss effect
US9538041B1 (en) 2015-11-25 2017-01-03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esaw gloss effect and recording medium with seesaw gloss effect
CN105572857A (zh) * 2015-12-17 2016-05-11 华南师范大学 电润湿油墨填充方法、填充器件及填充装置
US9614995B1 (en) 2016-05-02 2017-04-0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vector based correlation marks and vector based gloss effect image patterns for rendering on a recording medium
US9661186B1 (en) 2016-06-02 2017-05-23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gloss effect image patterns on a recording medium
US9781294B1 (en) 2016-08-09 2017-10-03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micro gloss effect image patterns on a recording medium
CN107344151A (zh) * 2017-06-19 2017-11-1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涂胶方法及设备
KR102652755B1 (ko) * 2018-04-09 2024-04-01 세메스 주식회사 액적 토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100305B (zh) * 2018-07-13 2022-02-18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液体分散系的数字化物质信息获取装置及方法
CN109309170B (zh) * 2018-09-26 2020-07-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14028B2 (en) 2018-09-27 2020-07-14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backlight
US10877314B2 (en) 2018-09-27 2020-12-29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backlight
KR101942690B1 (ko) * 2018-10-22 2019-01-25 양형근 약액 혼합 저장 탱크
KR20220014383A (ko) 2020-07-24 2022-02-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잉크젯 분사방법, 잉크젯 분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패널 제조방법
CN114114973B (zh) * 2020-09-01 2024-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双片生产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KR20230005004A (ko) * 2021-06-30 2023-01-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색변환 기판용 모기판 및 이의 색변환 기판의 검사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46633B2 (ja) * 1989-02-08 1998-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US6164746A (en) * 1993-09-24 2000-1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olor filter, display device,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device, ink-jet head unit adjust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ink-jet head unit
JP3159919B2 (ja) * 1995-08-01 2001-04-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及び着色むらの低減方法
JPH0949920A (ja) 1995-08-04 1997-02-18 Canon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製造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カラーフィルタ
JPH0973012A (ja) * 1995-09-06 1997-03-18 Canon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3115549B2 (ja) * 1996-09-30 2000-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及び補助部材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反り調整方法
JP3459811B2 (ja) 1996-09-30 2003-10-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3899566B2 (ja) * 1996-11-25 2007-03-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H10260307A (ja) * 1997-03-17 1998-09-29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6843937B1 (en) * 1997-07-16 2005-01-1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for an organic EL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c EL element
JP3941169B2 (ja) 1997-07-16 2007-07-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US6394578B1 (en) * 1998-09-02 2002-05-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duction process of color filt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color filter produced b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nk-jet head
JP3919356B2 (ja) * 1998-09-09 2007-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液晶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0089020A (ja) 1998-09-10 2000-03-31 Canon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とその製造方法、該カラーフィルタを用いた液晶素子
JP2001228320A (ja) * 2000-02-21 2001-08-24 Canon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6921148B2 (en) * 2002-01-30 2005-07-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drop discharge head, discharge method and discharge device; electro 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olor filter,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incorporating backing,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115834A (ko) 2005-12-08
KR100804543B1 (ko) 2008-02-20
US6921148B2 (en) 2005-07-26
CN1435318A (zh) 2003-08-13
CN1931581A (zh) 2007-03-21
CN1931581B (zh) 2011-07-13
KR20030065347A (ko) 2003-08-06
TW580437B (en) 2004-03-21
US7384126B2 (en) 2008-06-10
US20030184613A1 (en) 2003-10-02
CN100354132C (zh) 2007-12-12
CN1741694A (zh) 2006-03-01
KR100690520B1 (ko) 2007-03-09
US20050231564A1 (en) 2005-10-20
CN1741694B (zh) 201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302167A (en) Liquid drop discharge head, discharge method and discharge device; electro optical device, color filter and device incorporating backing,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558508B (en) Discharge method and its apparatus, electro-optic devi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device, color filt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filter, device with substrat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device
JP3922177B2 (ja) 成膜方法、成膜装置、液滴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991315B2 (en) Ejecting method and ejecting apparatus
TWI277023B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US7101440B2 (en) Ejecting method an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2273869A (ja) 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ならびに基材を有するデバイス、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02273868A (ja) 材料の吐出装置、及び吐出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液晶装置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el装置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ら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る電子機器
JP2004230660A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ならびに基材を有するデバイス、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09093189A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3307613A (ja) 成膜方法、成膜装置、液滴吐出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を備えた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509469B2 (ja) 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ならびに基材を有するデバイス、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07185603A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液状体の吐出方法、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カラー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el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310234A (ja) 有機el装置、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