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6108915A - 屏蔽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屏蔽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6108915A
CN86108915A CN198686108915A CN86108915A CN86108915A CN 86108915 A CN86108915 A CN 86108915A CN 198686108915 A CN198686108915 A CN 198686108915A CN 86108915 A CN86108915 A CN 86108915A CN 86108915 A CN86108915 A CN 86108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manufacture method
shielding conductor
coatings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198686108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田重雄
宇田郁二朗
铃木静夫
蝦名悟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02839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S6214331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02839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S6214331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02839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S6214331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02839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72773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4395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S6218091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4397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S6218091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86108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8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1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passing through or dipping in a liquid bath; by spra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包括:由绝缘材料覆盖的绞合导体或用金属线或金属箔的结合覆盖该线制备的屏蔽单根绝缘绞线,用绝缘涂料涂覆该线,并固化所说的涂料,从而形成一层绝缘薄膜。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涉及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配线的屏蔽线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用屏蔽金属线或金属箔覆盖绞合绝缘线芯,用绝缘涂料涂于金属线或金属箔上并固化涂料以达到护套和绝缘的目的的屏蔽线制造方法。
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配线的屏蔽线包括单根绞线或多根在其上织绕或编织金属线或金属箔的绞线和绝缘护层。也就是说,屏蔽线是由导体线芯,线芯绝缘,屏蔽金属线或金属箔和护套绝缘构成。
由于近来的电气或电子设备趋于小型化和性能的改进,急切的需要实际应用的屏蔽线尽可能的细和轻。本发明人发明了在制造绝缘绞合线的工艺过程中,通过涂覆并固化绝缘涂料形成绝缘薄膜从而获得薄膜绝缘绞线,该方法代替了挤压成型。由涂覆并固化绝缘涂料而获得的薄膜绝缘绞线用作为屏蔽线芯使所制成的屏蔽线尽可能的细和轻。
本发明人进一步努力来改进屏蔽线,使之更细更轻。其中改进的方法包括在通常为挤压而形成护套绝缘之处涂覆绝缘涂料并使之固化,由此获得的屏蔽线具有较薄的绝缘层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细线和轻线的要求。可是,当使用溶剂型绝缘涂料时,涂覆涂料后必需加热涂料蒸发溶剂,或使之与高聚合树脂反应。在加热涂料过程中,封闭于屏蔽金属线或金属箔周围的空气膨胀,由此在涂覆薄膜中形成通常的泡沫。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免于粗糙和形成泡沫的护套绝缘薄膜的屏蔽线的制造方法。
上述目的是由下列特征的工艺过程而获得。
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屏蔽线制造方法的一个特征包括屏蔽单根绝缘绞线或屏蔽由绝缘材料覆盖绞合导体的并有金属线或金属箔而制备的绞线,在绞线上涂覆非溶剂型涂料并由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来固化涂料,而由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来固化涂料可以防止在薄膜层中产生泡沫。该特征还包括了除去薄膜层中的气泡。
屏蔽线制造方法的另一个特征包括提供屏蔽线或类似线以形成最薄的薄膜层,并应用毛毡或辊子涂覆并固化热固型的绝缘涂料,由此防止在薄膜层中产生泡沫。
屏蔽线的制造方法还有一个特征包括对于屏蔽金属线或类似线在涂覆绝缘涂料之前先涂上溶剂,涂覆并固化热固型的涂料,由此防止在薄膜层中产生泡沫。
屏蔽线的制造方法更进一步的特征包括对于屏蔽金属线或类似线,在形成最薄的薄膜层时,涂覆并固化热固型的绝缘涂料,此时涂料的粘度在30℃时是300CPS或以下,由此防止在薄膜层中产生泡沫。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屏蔽线截面图,
图2是在护套绝缘薄膜中包含有空气泡的屏蔽线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具有的减压室的涂料箱的剖视图,
图4和图5分别是由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屏蔽线截面图。
包括了上述特征的本发明将在下面详细的描述。
对于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屏蔽线的制造方法所进行的尝试按照工艺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在单根绝缘绞线或多根绞线上缠绕屏蔽金属线或金属箔,涂覆非溶剂型涂料并由紫外线或电子束对金属线或金属箔在室温下进行照射来固化涂料,而由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来固化涂料把空气限于在图1中所示出的间隙5中,并且再涂覆并固化相同或不同种类的绝缘涂料,从而获得所需的薄膜厚度和屏蔽绝缘线。按照上述工艺过程,将不会出现由于屏蔽线内的空气膨胀而在薄膜中形成泡沫并获得可实际应用的屏蔽线。
上述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的特征,将在下面详细的加以描述。
上述方法的一个特征是当涂覆在屏蔽金属上的涂料由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而固化时,在那里涂覆的涂料在固化之前使屏蔽线通过加热烘箱除去薄膜中的小气泡,并且由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来固化涂料,当由照射而固化的涂料应用模具或毛毡而涂于绕在绝缘绞线上的屏蔽金属上时,即使经过模具或类似物的挤压,在涂料薄膜中仍存在小气泡,如果在上述情况下照射紫外线或电子束,具有小气泡的固化薄膜问题就会出现,由此获得的小气泡是不需要的,因为它们增加了电气特性的变化,这样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图2是含有气泡的屏蔽绝缘线的截面图,当照射而固化的涂料在连续操作中供给箱体时,气泡逐渐地混入涂料中,当待涂覆物通向涂料时,由于涂覆物表面的空气由涂料所包围,于是产生了气泡,就通常的热固型涂料来说,由于在涂覆之后在烘箱中加热,导致了在固化和涂料粘度减小之前包含在薄膜中的气泡膨胀,从而使气泡上升到表面并且消失。
可是,就照射固化涂料来说,涂覆后立即进行固化使得在此期间没有时间使气泡上升到表面,因此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在待涂覆物用照射固化涂料覆盖之后降低涂料粘度的方法,确实地加热物体到一定程度使得气泡上升到表面,然后由照射来固化涂料,该方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所获得的屏蔽绝缘线中的薄膜不含泡沫,为达到降低涂料粘度和使气泡上升到表面的目的所采取的加热是随着制造条件而变化,例如,涂料的粘度温度特性,薄膜厚度,物体的线速度以及类似的条件,然而,通常在1m~2m长的烘箱内令人满意的温度是在100℃~250℃的范围内,屏蔽绝缘线本身的温度最好是在60℃~150℃的范围内,如果温度太高时,限于屏蔽金属线之间的间隙中或箔中的空气要膨胀并且被迫入薄膜中,涂覆照射固化涂料的次数将随着所需薄膜厚度变化,并且首先涂覆涂料的厚度是在大约10~20μm范围内,当涂料粘度由于加热而降低时,即使还含有气泡也将会消失。
上述方法的另一个特征是在照射固化涂料箱下面安装真空室,使物体通过时得到涂覆,由于物体通过了真空室,因此除去了物体周围的空气,从而防止了气泡混入涂料箱中的照射固化涂料,并且由于物体引入照射固化涂料箱,使得用照射固化涂料涂覆的物体不含气泡。
在按照本发明进行涂覆之后,加热烘箱就不必要了。为了防止产生的气泡进入液体箱,本发明人安装了可减压的室体,例如,真空室,在其下面的液体箱随着涂覆物体而除去空气,并使进入液体箱的物体在其表面没有空气。就真空室中的压力减小的程度而言,如果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允许进入涂料箱的气泡量将减少到一定程度,然而由于减小压力达到150mmHg或以下,使薄膜几乎不含气泡,于是就可得到具有稳定的电气特性的屏蔽绝缘线,在所减压力大于150mmHg时,薄膜就会含有少量气泡。弹性密封件如橡皮必须安置在涂料箱和真空室之间,因为由于压力的进一步减小,使涂料明显地从上面的涂料箱吸入真空室,而用于涂覆物体通过的小孔必须尽可能的小来防止密封件的变形,因为由于减压会产生吸力。此外,由于压力的减小,为防止气体从用于涂覆物体通过的底部小孔透入真空室将采用防范措施,例如,弹性材料如橡皮将安装在真空室的底部,由于充分利用了其弹性缩小了孔的尺寸并且防止了空气的透入。由于把补强板放到弹性材料的底部来增强阻止减压时的吸力可以有效的保持减压度。在补强板上开的孔通常将尽可能的小。
绞合导体通过真空室的时间愈长,除去由绞合导体携带的空气量愈大,由本发明人实施的经验所获得的结果证明5~10Cm长的真空室是令人满意的。
图3示出了安装有真空室11的涂料箱7,绞合导体送入涂料箱,其中涂覆物体10在送入涂料箱7之前要先经过真空室11。真空泵12使得可以减小压力达到150mmHg或以下。标号13和14分别表示密封件和补强板。
真空室的安装极大的减少了包含在涂料箱中的气泡量,并且也防止了气泡包含在涂覆并固化的薄膜中。
由于绝缘涂料可以由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来固化,那么它可以用聚酯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醇酯,聚丙烯酸氨酯,环氧丙烯酸酯,硅氧烷丙烯酸酯,聚丁二烯-丙烯酸酯,三聚氰胺丙烯酸酯,多烯或聚硫醇,不饱和聚酯等制成,并以单一物质或它们的混合物的形式来应用。
光敏剂必须添加到上述的化合物中,由紫外线照射而固化,作为光敏剂象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正丁基醚的苯偶姻烷基醚类,象二乙氧基乙酰苯的乙酰苯衍生物类,戊基酯类以及许多已知的光敏剂均可使用。
本发明人继续进行试验并且确定了一种防止气泡产生的方法,因为即使应用了溶剂型热固绝缘涂料在屏蔽金属线中也会有空气,这种情形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屏蔽绝缘金属线或金属箔绕在绝缘绞线上,并用溶剂型绝缘涂料来涂覆,然后进行固化,于是得到了屏蔽绝缘线,当应用模具来涂覆绝缘涂料时,所有模具的直径要比待涂覆物的外径大,既然如此,涂料厚厚地涂覆在绞线之间,因此,屏蔽金属之间的气体由于它的膨胀和包含在绝缘涂料的溶剂的蒸发使得很容易产生气泡,实际上,由于一些故障而导致断线或质量降低,因此不可能持续的生产,如果直径近似等于待涂覆物外径的模具用于涂覆极薄的绝缘涂料时,它将迅速的磨损并且物体和模具之间不均匀的磨擦力应归结于物体外径的变化,如此不可能制得均匀涂层。
按照本发明,当在屏蔽线制造过程中形成极薄的绝缘薄膜时,溶剂型热固绝缘涂料应用毛毡或辊子来薄薄的涂覆,然后热固化来防止气泡的产生。
需要强调的是如此涂覆的热固绝缘涂料填补了屏蔽金属线之间或在金属箔中的空隙,如果借助于毛毡或辊子在屏蔽金属线之间涂覆涂料的数量是如此确定的以致符合AC≤1/2AB(见图4),限于屏蔽金属线间的空气膨胀以致很容易从结构中排出,在如此条件下,通过实验证实在薄膜中不产生气泡。
当绝缘涂料涂覆于图4示出的AB部分时,最好涂覆2~5次,然后依据所需薄膜厚度应用模具来进一步涂覆,在涂覆物体的外表面上形成2~4μm厚的薄膜时,如果模具能有效地用于涂覆,那么涂料涂覆的总次数和加热能够尽量的减少,这种工艺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如果试图只应用毛毡或辊子涂覆的方法来获得约20~25μm厚的薄膜,涂覆涂料的次数超过10~15次,如果根据毛毡或辊子的方法要涂覆较厚涂料时,那么在长度方向上的薄膜厚度将趋于不均匀,因此必须薄薄的涂覆,必须涂覆涂料的次数意味着允许钩在烘箱中的线段量将受到限制,因此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即在实际生产中的生产率将会降低,在借助了毛毡或辊子而在金属线上形成避免气泡的薄膜之后,即使涂覆涂料时应用模具也不会产生气泡,因而,提高了实际生产率。
按照本发明毛毡的材料可以是呢绒,聚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偏氯乙烯,人造纤维等中的任意一种,它们的密度最好是约0.20~0.60g/Cm3。关于模具的形状和材料的质量,应用通常可对漆包线进行涂覆绝缘涂料的模具制成,换句话说,可以应用超硬金属,超硬金刚石,蓝宝石,人造金刚石,天然金刚石等来制成合适形状的孔,而对于辊子涂覆,通常也可应用其制造漆包线的方法。
本发明用来提供一种优良质量的并且薄膜中不含气泡的屏蔽绝缘线的一个附加特征是在绞合绝缘线上缠绕屏蔽金属线或金属箔以后并在涂覆和加热热固型绝缘涂料之前给待涂覆物涂覆溶剂,就是说,由于对物体涂覆溶剂来弄湿屏蔽金属线的表面,那么涂覆溶剂型热固绝缘涂料并烘烤涂料,使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这种方法使形成不含气泡的薄膜成为可能,并对工业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泡沫为什么会减少的原因考虑如下:当屏蔽金属线或金属箔用溶剂弄湿时,在屏蔽金属线之间的气体部分地被溶剂所取代,因此气体从结构中排出或另外应用后一种方法中的绝缘涂料加入到屏蔽金属线之间的部分并且由此绝缘涂料代替了所含气体,因此,要考虑消除因加热而导致气体膨胀的泡沫,可是,在后一种方法中涂覆溶剂和绝缘涂料,它们彼此是可以溶解的,这一点是重要的。
特别是,具有不同沸点的各种甲酚酸,二甲苯,甲苯,石脑油的混合物以及类似物通常用于聚乙烯醇缩甲醛,聚氨基甲酸酯,聚酯或聚酯酰亚胺的绝缘涂料,另一方面,对于用于耐热绕线的聚酰胺酰亚胺或聚酰亚胺涂料,吡咯烷酮作为主要溶剂,它可以有选择地应用具有不同沸点的二甲苯,甲苯,石脑油作为稀释剂。
在屏蔽金属上预涂溶剂可以是上述的溶剂的单一物质的形式或是它们的混合物,但最好是用树脂和包含在涂料中的溶剂混合而形成的混合物,溶剂可以应用浸入溶剂的毛毡来涂覆于屏蔽金属上,或应用辊子涂覆方法,或把待涂覆物浸于溶剂箱中并用毛毡或类似物均匀地擦拭。
本发明进一步是用来提供一种获得优良质量的并其不含气泡的屏蔽绝缘线的方法,当绝缘涂料涂于待涂覆物并固化形成最薄层时,热固型涂料的粘度小于300CPS(在30℃或以下的测量温度下,用B型粘度表测量的),它是用毛毡或辊子进行涂覆的,并且不止一次进行烘烤,然后涂覆绝缘涂料并固化一次以上。
当涂覆并烘烤绝缘涂料时,引起泡沫主要是(1)在屏蔽金属间的空隙中存在的气体,和(2)用于绝缘涂料的溶剂蒸发造成的,本发明人已经查明了事实,在上述原因(1)的情况下,提供应用毛毡或辊子来薄薄涂覆热固型绝缘涂料的方法使得在屏蔽金属和绝缘绞合线之间空隙中存在的气体排出并防止了起泡沫。
本发明人进一步进行了实验并证实热固型绝缘涂料的粘度是与薄膜中的泡沫有关,尤其是,首先涂覆的热固型绝缘涂料的粘度更与薄膜中的泡沫有紧密的关系,也就是说,已经表明必须加以考虑的不仅是首先涂覆涂料的厚度,而且还有它的粘度。
涂于待涂覆物的热固型绝缘涂料的粘度在涂料放入烘箱加热时暂时降低,而且,在空隙中存在的气体的体积膨胀并且被迫通过涂料从结构中排出,在那时的粘性强度与抵抗从结构中排出气体的粘性强度相对应。
当粘度高时,很难容许气体从结构中排出并趋于产生气泡,即使允许气体从中排出,缺点是如果粘度高时不管表面张力也很难使表面平坦,本发明人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绝缘涂料的粘度(在30℃时,由B型粘度表测出)最好是低于300CPS,更好是200CPS,再更好的是100CPS,由此来降低泡沫的出现。
热固绝缘涂料的低粘度在烘箱中进一步降低,因此,使膨胀气体很容易从结构中排出,并且由于结构中排出气体而使得涂料表面平坦坚固耐用,这是由于低粘度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上述事实也已经通过本发明人所进行的实验证实了。当热固型绝缘涂料的粘度是300CPS或以下时,用于在屏蔽金属线之间形成最薄的薄膜层在图4中示出了,已经证实了即使绝缘涂料同时涂于部分A和B上也不会产生气泡。
当在首先涂覆了涂料后再涂覆绝缘涂料时,使得应用热固型绝缘涂料的粘度高于用于第一次涂料的粘度成为可能,原因是在屏蔽金属线之间空隙中存在的大部分气体可以从结构中排出,即使在薄膜中存在的气体也将可以从第一次涂覆而形成的薄膜中排出并由此不会成为泡沫,可是,在进行两次涂覆和固化绝缘涂料过程中或以后,如果涂料薄膜极厚或它的粘度太高,就会由于溶剂的蒸发而在薄膜中出现不需要的泡沫,当在第一次涂覆之后应用毛毡来涂覆绝缘涂料时,它的粘度最好是低于约700CPS并当应用模具来涂覆时,粘度要低于5000CPS。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屏蔽绝缘线截面图。
由于可以调节涂料的粘度而使任何普通的绝缘涂料可用于本发明,可是,有必要根据所需特性来选择涂料种类,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用于屏蔽线的护套绝缘是由涂覆并固化绝缘涂料而形成的用来代替挤压成型,那么护套绝缘应制得较薄并相应的使屏蔽线最后的总外径细和重量轻,当护套绝缘是由挤压成型而制得的,薄膜厚度通常要超过0.3mm,而绝缘涂料的应用使得制成0.005mm均匀厚度的薄膜成为可能。但是,当涂覆并固化绝缘涂料而形成该护套绝缘时,那么就要使护套绝缘牢固地附着于屏蔽金属线或箔上,这样在投入实际应用时,就会出现在它的端部分离薄膜困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屏蔽金属线的表面涂覆润滑剂或用薄膜来覆盖绕合屏蔽金属线由此来改进在端部的薄膜分离特性是可能的。
本发明的实例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参考例(1)
七根0.127mm的绞合导体用氯乙烯树脂由挤压成型来形成0.27mm厚的薄膜覆盖,编织屏蔽金属线(0.05mm×35)并由挤压成型形成0.40mm厚的护套绝缘。最后的屏蔽线外径是1.83mm。
比较例(1)
该例的制造过程除了下列事实以外是与参考例(1)相同的:
氯乙烯树脂涂料(具有甲基酮,石脑油的溶剂)是应用模具涂覆并由烘烤而固化,由此制成了厚度为0.06mm的护套绝缘,因此最后获得的屏蔽线外径是1.15mm,在薄膜表面可以看到气泡。
例(1-1)
该例的制造方法除了下列事实以外是与比较例(1)的方法相同:
用于护套绝缘,紫外线固化型涂料(原料聚合物:聚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polyester    urethane    acrylate    origomer),反应稀释剂: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乙烯基吡咯烷酮,光启动剂:苯偶姻乙醚)是应用模具涂覆并用紫外线照射而固化的,由此形成0.06mm厚的护套绝缘,最后获得的屏蔽线外径是1.15mm,在薄膜的表面看不到气泡。
例(1-2)
该例的制造方法除了下列事实以外与参考例(1)或例(1-1)的方法相同:
绞合导体由用于例(1-1)中的紫外线固化型涂料覆盖,它是由紫外线照射而固化的,使得制成了具有0.05mm厚薄膜的绝缘绞线,然后在绝缘绞线上缠绕屏蔽线并形成与例(1-1)中相同的护套绝缘,由此获得最后的屏蔽线外径是0.72mm。
例(1-3)
该例的制造方法除了下列事实以外与例(1-2)的方法相同:
屏蔽金属线用紫外线固化型涂料覆盖并通过1.5m长,温度保持在230℃的烘箱,然后涂料由紫外线照射而固化,在护套绝缘中不会含气泡。
例(1-4)
该例的制造方法除了下列事实以外是与例(1-3)的方法相同:
待涂覆物在形成护套绝缘之前通过压力减至50mmHg的真空室,用由紫外线照射而固化的涂料涂覆,然后对其固化,在护套绝缘中没有观测到气泡。
比较例(2-1)
七根0.127mm的绞合导体用由挤压成型的氯乙烯树脂来覆盖形成0.27mm厚的绝缘膜并且编织屏蔽金属线(0.05mm×35),然后用聚酯绝缘涂料(它的浓度是40%)应用模具联合涂覆,应用并烘烤的涂料的号码是7,这样获得了具有0.05mm厚护套绝缘的屏蔽线,在它的表面上观测到少许的泡沫。
比较例(2-2)
该例的制造方法除了下列事实以外是与比较例(2-1)的方法相同:
应用呢绒毛毡涂覆并烘烤聚酯绝缘涂料(浓度约20%),涂料涂覆20次获得了0.05mm厚的护套绝缘薄膜,在其表面没有观测到少许泡沫。
例(2)
该例的制造方法除了下列事实以外与比较例(2-1)的方法相同:
绞合导体由挤压成型来绝缘,并在其上缠绕编织的屏蔽金属线,然后应用呢绒毛毡涂覆并烘烤聚酯绝缘涂料(浓度:20%)三次,然后应用模具对其涂覆并烘烤聚酯绝缘涂料(40%)四次,这样获得具有0.05mm厚的护套绝缘的屏蔽线没有少许泡沫。
比较例(3)
七根0.127mm的绞合导体用氯乙烯树脂由挤压成型而覆盖形成0.27mm的薄膜,对其编织金属线(0.05mm×35),进而用聚酯绝缘涂料(溶剂:间甲酚,石脑油)由模具联合涂覆并由烘烤而固化,形成0.06mm厚的薄膜。
在表面上出现少许泡沫。
例(3)
该例的制造方法除了下列事实以外与比较例(3)的方法相同:
由石脑油和乙二醇二丁醚组成的溶剂应用毛毡涂覆于屏蔽金属线的表面,然后涂覆并烘烤聚酯绝缘涂料,在薄膜的表面没有观察到泡沫。
比较例(4)
七根0.127mm的绞合导体用氯乙烯树脂由挤压成型而覆盖,形成0.27mm的薄膜,并对其编织金属线(0.05mm×35),进而应用呢绒毛毡来结合涂覆尼龙66绝缘涂料(浓度20%;粘度1,400CPS)并烘烤,涂覆并烘烤涂料15次,形成了具有0.045mm的薄膜的屏蔽金属线,在薄膜的表面观测到少许泡沫。
例(4)
该例的制造方法除了以下事实以外是与比较例4的方法相同:
首先涂覆并烘烤的尼龙66绝缘涂料调整到浓度13%和粘度130CPS,然后再应用与比较例(4)中相同的绝缘涂料,在薄膜中没有观测到少许泡沫。

Claims (9)

1、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取的步骤是:由绝缘材料覆盖的绞合导体或由金属线或金属箔的结合来覆盖该线而制备的单根屏蔽绝缘绞线,用绝缘涂料涂覆所说的金属线或所说的金属箔,并固化所说涂料形成一层绝缘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中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绝缘涂料是非溶剂型的,并由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而固化的涂料,在涂覆后由紫外线或电子束来固化该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进一步包括了下列步骤:在涂覆之后和固化之前,将绝缘绞线通过加热烘箱来去除在所说薄膜中的气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在屏蔽步骤之后,将绝缘绞线通过真空室用以除去所说屏蔽金属线或金属箔周围的气体,并在涂覆步骤之前将绝缘绞线引入含有所说紫外线或电子束照射固化涂料的涂料箱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说的用于电气或电子设备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说真空室中的压力减至150mmHg或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屏蔽步骤之后,应用毛毡或辊子在所说金属线或金属箔上涂覆所说的热固型绝缘涂料,并在形成最薄的薄膜时固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在屏蔽步骤之后并在涂覆和固化所说热固型涂料之前,用溶剂来涂覆金属线或金属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说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溶剂和所说的热固型涂料是互相可溶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屏蔽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屏蔽步骤之后,在所说金属线或所说金属箔上涂覆粘度为300CPS或以下的热固型绝缘涂料,并在形成最薄的薄膜时固化。
CN198686108915A 1985-12-16 1986-12-16 屏蔽线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861089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0283952A JPS62143318A (ja) 1985-12-16 1985-12-16 電気・電子機器用シ−ルド線の製造方法
JP60283950A JPS62143316A (ja) 1985-12-16 1985-12-16 電気・電子機器用シ−ルド線の製造方法
JP60283949A JPS62143315A (ja) 1985-12-16 1985-12-16 電気・電子機器用シ−ルド線の製造方法
JP283952/85 1985-12-16
JP283950/85 1985-12-16
JP60283948A JPH0727737B2 (ja) 1985-12-16 1985-12-16 電気・電子機器用シ−ルド線の製造方法
JP283948/85 1985-12-16
JP283949/85 1985-12-16
JP2439586A JPS62180911A (ja) 1986-02-05 1986-02-05 電気・電子機器用シ−ルド線の製造方法
JP24397/86 1986-02-05
JP2439786A JPS62180913A (ja) 1986-02-05 1986-02-05 電気・電子機器用シ−ルド線の製造方法
JP24395/86 1986-02-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8915A true CN86108915A (zh) 1987-07-29

Family

ID=27549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198686108915A Pending CN86108915A (zh) 1985-12-16 1986-12-16 屏蔽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0227000A3 (zh)
KR (1) KR870006593A (zh)
CN (1) CN861089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015A (zh) * 2010-07-01 2012-01-11 马力军 微波烘焙线圈、电线绝缘方法
US8146171B2 (en) 2008-02-26 2012-04-03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Digital garment using digital band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D4092C1 (ro) * 2009-09-24 2011-08-31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олдовы Instalaţie de turnare a microfirului
MD4100C1 (ro) * 2009-09-24 2011-09-30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олдовы Procedeu de confecţionare a unui rezistor din condu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8261B (en) * 1980-02-01 1984-02-15 Felten & Guilieaume Carlswerk Electrical conductor wires insulated with varnish hardenable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
CA1195744A (en) * 1983-04-15 1985-10-22 Hugh A. Edwards Method of producing leaky coaxial cable
DE3587183T2 (de) * 1984-06-14 1993-07-0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isolierten verseilten elektrischen draht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6171B2 (en) 2008-02-26 2012-04-03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Digital garment using digital band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2315015A (zh) * 2010-07-01 2012-01-11 马力军 微波烘焙线圈、电线绝缘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870006593A (ko) 1987-07-13
EP0227000A2 (en) 1987-07-01
EP0227000A3 (en) 1989-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14466A (en) Fire-resistant plenum cab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4647474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 insulated twisted electric wire
US11348704B2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insulated electric wire and insulated electric wire
DE112018003812B4 (de) Isolierter elektrischer Draht
CN1255229A (zh) 具有耐冲击涂层的电缆
CN1795517A (zh) 发泡同轴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DE2261686A1 (de) Bandagierband fuer elektrische leiter
HUE035895T2 (en) Gas blocking cabl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CN86108915A (zh) 屏蔽线的制造方法
DE112019006772T5 (de) Isolierter elektrischer draht, verkabel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eines isolierten elektrischen drahts
CH365769A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ischen Leiterisolation
CN108352221B (zh) 绝缘电线和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12219341A (zh) 电动机的电绝缘系统和其制造方法
US2011019519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ltraviolet cross-linked foam insulated wire
DE4323229C2 (de) Leiterkabel mit einer Silicon-imprägnierten Glasfaser-Ummantelung
EP0271990A2 (en) An insulated wire comprising a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coating
JP4405337B2 (ja) 極細同軸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122120B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gewickelten, festen elektrischen Leiterisolation
DE3304715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laengswasserdichter kabel und leitungen
KR102541364B1 (ko) 전장용 부품의 단열을 위한 우레탄·실리콘 복합체 제조방법
CN1007468B (zh) 制造绝缘绞电线的方法
JPS62180911A (ja) 電気・電子機器用シ−ルド線の製造方法
EP2483893A1 (de) Beschichtete isolationsfolien für elektrische maschinen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zu
CN110164599B (zh) 电缆和电缆的制造方法
EP0080138A1 (de) Verfahren zur Imprägnierung umsponnener Drähte und Litzen durch Extrusion von Thermoplast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