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1601Y - 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861601Y CN2861601Y CN 200520106325 CN200520106325U CN2861601Y CN 2861601 Y CN2861601 Y CN 2861601Y CN 200520106325 CN200520106325 CN 200520106325 CN 200520106325 U CN200520106325 U CN 200520106325U CN 2861601 Y CN2861601 Y CN 286160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op structure
- time
- cocycle
- hole
- covering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创作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设于一滑座,滑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通孔与一下通孔,本创作的循环装置包含复数上循环结构、复数中循环结构与复数下循环结构,每一上循环结构为一体成型,包含一上隔片、一第一上半套管与一上保持器,而穿设于上通孔,每一中循环结构为一体成型,包含一中隔片、一第一下半套管、一中保持器与一第二上半套管,而穿设于上通孔与下通孔,每一下循环结构为一体成型,包含一下隔片、一第二下半套管与一下保持器,而穿设于下通孔,复数链带穿设于设在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与下循环结构,两端盖分别设于滑座的两端,固定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与下循环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循环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可避免产生组合断面差,可避免链带于线性滑轨运作时发生不顺畅与断裂,以提升线性滑轨的运作效率。
背景技术:
按,目前线性滑轨的种类众多,使用也相当普及,但是习知现行滑轨的链带循环装置组设繁杂,容易形成组合断面,而影响链带运动的顺畅度,甚至会发生链带断裂的情形,且因组设繁杂故亦会降低组装效率,即影响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1,其为习知线性滑轨的分解图;如图所示,习知线性滑轨包含一滑座10,其装设有一链带循环装置,链带循环装置包含有复数隔片套管、一上保持器32、两中保持器33、34、两下保持器35、36与两端盖41、42,滑座1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通孔12、14与一下通孔16、18;复数隔片套管包含有一第一隔片套管21、一第二隔片套管22、一第三隔片套管23与一第四隔片套管24,第一隔片套管21穿设于滑座10一侧的上通孔12与下通孔16的一端,第二隔片套管22则穿设于滑座10另一侧的上通孔14与下通孔18的一端,即第一隔片套管21与第二隔片套管22分别设于滑座10的两侧的一端,第三隔片套管23与第四隔片套管24则相对设于滑座10的两侧的另一端。
隔片套管21、22、23、24皆包含有一隔片25与两半套管26,隔片25设有上导引槽与下导引槽,每一隔片套管21、22、23、24的隔片25与半套管26是为一体成型,第一隔片套管21的两半套管26分别穿设于上通孔12与下通孔16的一端,而第三隔片套管23的两半套管26分别穿设于上通孔12与下通孔16的另一端,使第一隔片套管21与第三隔片套管23的半套管26相配合,同于上述第二隔片套管22与第四隔片套管24的两半套管26亦穿设于上通孔14与下通孔18的两端,使第二隔片套管22与第四隔片套管24的半套管26相配合,复数链带50则分别穿设于隔片套管21、22、23、24的两半套管26。
第一中保持器33的一端插设于第一隔片套管21的隔片25所设的一中限位槽27,而第一中保持器33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三隔片套管23的隔片25所设的一中限位槽29,而第二中保持器34的两端同于上述,分别插设于第二隔片套管22的隔片25与第四隔片套管24的隔片25,第一下保持器35与第二下保持器36的一端分别插设于端盖42所设的下限位槽43、44,而第一下保持器35与第二下保持器36的另一端则分别插设于端盖41相对所设的下限位槽,上保持器32的一端则分别插设于端盖42所设的上限位槽45、46,而上保持器32的另一端则分别插设于端盖41相对所设的上限位槽。
然而,习用线性滑轨的链带循环装置于组合时,容易产生组合断面,如图2所示,第一中保持器33装设于第一隔片套管21的隔片25后,第一中保持器33与隔片25之间有组合断面差,如此,链带50于运动时,容易因组合断面差而发生运动不顺畅的问题,影响线性滑轨的正常运作,且如图所示,因组合断面差位于链带50转弯之处,故影响更为明显,此外甚至会因为组合断面差过大使得链带50卡勾于组合断面,而因拉扯产生断裂,倘若能解决组合断面差的问题,则会使链带于运动时更为顺畅,且可避免发生链带50断裂的情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可避免循环装置于组设时,产生组合断面差,避免链带与滑轨之间产生卡勾的情形,以提高链带运动的顺畅度且可降低链带发生断裂的情形,进而提升线性滑轨的使用效率,如此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是于链带转弯处无组合断面差,可避免链带于运动时,发生运动不顺畅及断裂的问题,进而增加线性滑轨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组装简单,可提高组装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设于线性滑轨的一滑座,滑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通孔与一下通孔,本实用新型的循环装置包含分别设于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两端的复数上循环结构、复数中循环结构与复数下循环结构,线性滑轨的复数链带穿设于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与下循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结构尚包含两端盖,分别设于滑座的两端,固定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与下循环结构,每一上循环结构皆为一体成型,包含有一上隔片、一第一上半套管与一上保持器,第一上半套管插设于上通孔,每一中循环结构皆为一体成型,包含有一中隔片、一第一下半套管、一第二上半套管与一中保持器,第一下半套管与第二上半套管分别穿设于上通孔与下通孔,每一下循环结构亦为一体成型,包含有一下隔片、一第二下半套管与一下保持器,第二下半套管穿设于下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可以在链带运动时,避免发生运动不顺畅及断裂的问题,进而增加线性滑轨的使用效率。且其组装简单,可以提高组装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线性滑轨的分解图;
图2为习知循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下循环结构与端盖的组装示意图;
图6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组设步骤的组装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滑座 12上通孔 14上通孔
16下通孔 18下通孔 21第一隔片套管
22第二隔片套管 23第三隔片套管 24第四隔片套管
25隔片 26半套管 27中限位槽
29中限位槽 32上保持器 33第一中保持器
34第二中保持器 35第一下保持器 36第二下保持器
41第一端盖 42第二端盖 43下限位槽
44下限位槽 45上限位槽 46上限位槽 50链带
55滑轨 60滑座 62上通孔
63上通孔 65下通孔 66下通孔
68螺孔 70第一上循环结构 71上隔片
72第一上半套管 723固定槽 73上保持器
733固定槽 75第二上循环结构 76上隔片
77第一上半套管 773固定槽 78上保持器
783固定槽 80第三上循环结构 81上隔片
82第一上半套管 823固定柱 83上保持器
833固定柱 85第四上循环结构 86上隔片
87第一上半套管 873固定柱 88上保持器
883固定柱 90第一中循环结构 91中隔片
92下导引片 93上导引片 94第一下半套管
943固定槽 95第二上半套管 953固定槽
96中保持器 963固定槽 98第二中循环结构
99中隔片 100下导引片 101上导引片
102第一下半套管 1023固定槽 103第二上半套管
1033固定槽 104中保持器 1043固定槽
105第三中循环结构 106中隔片 107下导引片
108上导引片 109第一下半套管 1093固定柱
110第二上半套管 1103固定柱 111中保持器
1113固定柱 112第四中循环结构 113中隔片
114下导引片 115上导引片 116第一下半套管
1163固定柱 117第二上半套管 1173固定柱
118中保持器 120第一下循环结构 121下隔片
122第二下半套管 1223固定槽 123下保持器
1233固定槽 125第二下循环结构 126下隔片
127第二下半套管 1273固定槽 128下保持器
1283固定槽 130第三下循环结构 131下隔片
132第二下半套管 1323固定柱 133下保持器
1333固定柱 135第四下循环结构 136下隔片
137第二下半套管 1373固定柱 138下保持器
1383固定柱 140第一端盖 141上限位槽
142上限位槽 143下限位槽 144下限位槽
145上容置槽 146上容置槽 147下容置槽
148下容置槽 150第二端盖 160链带
170第一防尘片 175螺孔 180第二防尘片
185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3与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与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装设于一滑轨55的一滑座60,滑座6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通孔62、63与一下通孔65、66,而本实用新型的循环装置包含有复数上循环结构、复数中循环结构、复数下循环结构、一第一端盖140与一第二端盖150,复数上循环结构、复数中循环结构与复数下循环结构穿设于上通孔62、63与下通孔65、66,复数上循环结构、复数中循环结构与复数下循环结构则穿设有链带160,第一端盖140与第二端盖150设于滑座60的两端,固定上循环结构、中循环结构与下循环结构。
复数上循环结构包含有一第一上循环结构70、一第二上循环结构75、一第三上循环结构80与一第四上循环结构85,第一上循环结构70与第二上循环结构75分别穿设于滑座60两侧的上通孔62、63的一端,第三上循环结构80与第四上循环结构85则分别设于上通孔62、63的另一端,亦即第一上循环结构70与第二上循环结构75分别穿设于滑座10两侧的一端,而第三上循环结构80与第四上循环结构85则穿设于滑座60两侧的另一端。
上循环结构70、75、80、85分别包含一上隔片71、76、81、86,上隔片71、76、81、86的两端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一上半套管72、77、82、87和一上保持器73、78、83、88,即上隔片71、76、81、86分别与第一上半套管72、77、82、87和上保持器73、78、83、88形成为一体,第一上半套管72、77、82、87分别穿设于上通孔62、63的两端,上循环结构70、75的第一上半套管72、77与上保持器73、78分别设有一固定槽723、773、733、783(如图6所示),而上循环结构80、85的第一上半套管82、87与上保持器83、88设有一固定柱823、873、833、883(如图8所示),固定柱823、873、833、883插设于固定槽723、773、733、783。
复数中循环结构包含一第一中循环结构90、一第二中循环结构98、一第三中循环结构105与一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第一中循环结构90穿设于滑座10一侧的上通孔62与下通孔65的一端,而第二中循环结构98则穿设于滑座10另一侧的上通孔63与下通孔66的一端,即第一中循环结构90与第二中循环结构98设于滑座10的一端并和第一上循环结构70和第二上循环结构75相配合,同上述第三中循环结构105与第四中循环结构112分别穿设于滑座10两侧的上通孔62、63与下通孔65、66的另一端,即设于滑座10的另一端且和第三上循环结构80和第三上循环结构85相配合。
此外,中循环结构90、98、105、112分别包含一中隔片91、99、106、113,中隔片91、99、106、113分别包含有一下导引片92、100、107、114,下导引片92、100、107、114分别延伸设有一上导引片93、101、108、115,即下导引片92、100、107、114与上导引片93、101、108、115形成为一体,下导引片92、100、107、114分别和上隔片71、76、81、86相配合,另外下导引片92、100、107、114的一端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一下半套管94、102、109、116,第一下半套管94、102分别穿设于上通孔62、63的一端,而与第一上半套管72、77相配合,第一下半套管109、116则穿设于上通孔62、63的另一端,而与第一上半套管82、87相配合。
上导引片93、101、108、115的一端则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二上半套管95、103、110、117,而下导引片92、100、107、114与上导引片93、101、108、115的另一端之间是延伸设有一中保持器96、104、111、118,中隔片91、99、106、113分别与第一下半套管94、102、109、116和第二上半套管95、103、110、117及中保持器96、104、111、118为形成为一体,此外中循环结构90、98的第一下半套管94、102与第二上半套管95、103及中保持器96、104分别设有一固定槽943、1023、953、1033、963、1043(如图6所示),而中循环结构105、112的第一下半套管109、116与第二上半套管110、117及中保持器111、118相对设有固定柱1093、1163、1103、1173、1113(如图8所示,而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的中保持器118的固定柱图未示),以相配合。
复数下循环结构包含一第一下循环结构120、一第二下循环结构125、一第三下循环结构130与一第四下循环结构135,第一下循环结构120与第二下循环结构125分别设于滑座10两侧的下通孔65、66的一端,而第三下循环结构130与第四下循环结构135则分别设于下通孔65、66的另一端,亦即第一下循环结构120与第二下循环结构125分别设于滑座10两侧的一端,且分别和第一中循环结构90与第二中循环结构98相配合,而第三下循环结构125与第四下循环结构130则穿设于滑座60两侧的另一端,且和第三中循环结构105与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相配合。
下循环结构120、125、130、135分别包含一下隔片121、126、131、136,下隔片121、126、131、136分别可与上导引片93、101、108、115相配合,此外下隔片121、126、131、136的两端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二下半套管122、127、132、137与一下保持器123、128、133、138,即下隔片121、126、131、136分别与第二下半套管122、127、132、137及下保持器123、128、133、138形成为一体。
第二下半套管122、127分别穿设于滑座60两侧的下通孔65、66的一端,即设于滑座60的一端并且和第一第二上半套管95、103相配合,而第二下半套管132、137同于上述,分别插设于下通孔65、66的另一端并与第二上半套管110、117相配合,下循环结构120、125的第二下半套管122、127与下保持器123、128分别设有一固定槽1223、1273、1233、1283(如图6所示),而下循环结构130、135的第二下半套管132、137与下保持器133、138则相对设有一固定柱1323、1373、1333、1383(如图8所示),以相互配合。
第一端盖140设有上限位槽141、142与下限位槽143、144,如图5所示,上循环结构70、75的上保持器73、78的一端与下循环结构120、125的下保持器123、128的一端分别插设于第一端盖140的上限位槽141、142与下限位槽143、144,而第二端盖150同于第一端盖140相对设有两上限位槽与两下限位槽,供上循环结构80、85的上保持器83、88的一端与下循环结构130、135的下保持器133、138的一端插设。
第一端盖140更设有上容置槽145、146与下容置槽147、148,上容置槽145用于容置第一上循环结构70的上隔片71与第一中循环结构90的下导引片92,上容置槽146则用于容置第二上循环结构75的上隔片76与第二中循环结构98的下导引片100,下容置槽147则用于容置第一中循环结构90的上导引片93与第一下循环结构120的下隔片121,而下容置槽148则用于容置第二中循环结构98的上导引片101与第二下循环结构125的下隔片126。
而,第二端盖150同于第一端盖140亦相对设有两上容置槽与两下容置槽,以分别容置第三上循环结构80的上隔片81与第三中循环结构105的下导引片107、第四上循环结构85的上隔片86与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的下导引片114、第三中循环结构105的上导引片108与第三下循环结构130的下隔片131、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的上导引片115与第四下循环结构135的下隔片136。
另外,端盖140、150、中循环结构90、98、105、112及滑座60分别各设有至少一螺孔68,以藉由复数螺丝螺设于螺孔68,将端盖140、150、中循环结构90、98、105、112螺设于滑座10的两端,如此可稳固的将循环装置设置于滑座60,此外端盖140、150的外侧更分别设有一第一防尘片170与一第二防尘片180,防尘片170、180亦分别设有螺孔175、185,以藉由螺丝分别锁固于端盖140、150。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设步骤的组装示意图;于组设本实用新型循环装置至滑座60时,首先如图6所示,分别将第一中循环结构90与第二中循环结构98先穿设于滑座60两侧的上通孔62、63与下通孔65、66,之后分别将第一上循环结构70、第二上循环结构75分别穿设于上通孔62、63,且将第一下循环结构120与第二下循环结构125分别穿设于下通孔65、66;之后,如图7所示,将第一端盖140锁固于滑座60的一端,以固定第一上循环结构70、第二上循环结构75、第一中循环结构90、第二中循环结构98、第一下循环结构120与第二下循环结构125。
接着,如图8所示,藉由滑座60另一端的上通孔62、63与下通孔65、66而分别将链带160穿设于第一上循环结构70、第二上循环结构75、第一中循环结构90、第二中循环结构98、第一下循环结构120与第二下循环结构125;然后,分别将第三上循环结构80、第三中循环结构105与第三下循环结构130组设为一体(如图9所示),而组设为一体的方法可藉由粘贴的方式,或是分别在第三上循环结构80、第三中循环结构105与第三下循环结构130设置相对应的固定柱与固定槽,将固定柱插设于固定槽,使第三上循环结构80、第三中循环结构105与第三下循环结构130组设为一体,第四上循环结构85、第四中循环结构112与第四下循环结构135亦同于上述组设为一体(如图9所示)。
接着,如图9所示,将组设为一体的第三上循环结构80、第三中循环结构105、第三下循环结构130与第四上循环结构85、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第四下循环结构135,分别穿设于上通孔62、63与下通孔65、66,让复数链带160分别置于第三上循环结构80、第三中循环结构105、第三下循环结构130与第四上循环结构85、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第四下循环结构135,且使第三上循环结构80、第三中循环结构105、第三下循环结构130的固定柱823、833、1093、1103、1113、1323、1333(请参阅图8),分别对应插设于第一上循环结构70、第一中循环结构90、第一下循环结构120的固定槽723、733、943、953、963、1223、1233(请参阅图6),以相组设为一体。
而,第四上循环结构85、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第四下循环结构135的固定柱873、883、1163、1173、1373、1383(请参阅图8,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的中保持器118的固定柱图未示),分别插设于第二上循环结构75、第二中循环结构98、第二下循环结构125相对应的固定槽773、783、1023、1033、1043、1273、1283(请参阅图6),以组设为一体。
此外,为了避免链带160于上述组设过程产生些微扭曲,使得链带160于运动时,发生不顺畅的问题,可于上述组设完成后,藉由拉动位于穿设滑轨55之处的部份链带160,以调整链带160的位置,如此即可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高链带160于运动时的顺畅度。
然后如图10所示,将第二端盖150锁固于滑座60,以固定第三上循环结构80、第四上循环结构85、第三中循环结构105、第四中循环结构112、第三下循环结构130与第四下循环结构135,接续再分别将第一防尘片170与第二防尘片180锁固于第一端盖140与第二端盖15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循环装置包含有复数上循环结构、复数中循环结构与复数下循环结构,而分别穿设于滑座两侧的通孔的两端,设于滑座的两端,每一循环结构皆包含有隔片、半套管与保持器,且为一体成型,如此保持器与隔片之间即不会产生组合断面差的问题,尤其是在链带转弯处不会有组合断面差,如此可提高链带于运动时的顺畅度,亦可避免链带发生断裂的情形,且于组装时只需将复数上循环结构、复数中循环结构与复数下循环结构分别插设于滑座两端,相互插设配合即可,组装简易,可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原理的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装设于该线性滑轨的一滑座,该滑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上通孔与一下通孔,其特征在于,该循环装置包含有:
复数上循环结构,分别穿设于该上通孔的两端,每一该上循环结构皆包含有一上隔片,该上隔片的两端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一上半套管与一上保持器,该第一上半套管穿设于该上通孔;
复数中循环结构,分别穿设于该上通孔与该下通孔的两端,每一该中循环结构皆包含有一中隔片,该中隔片的一端延伸设有一第一下半套管与一第二上半套管,该中隔片的另一端延伸设有一中保持器,该第一下半套管与该第二上半套管分别穿设于该上通孔与该下通孔;
复数下循环结构,分别穿设于该下通孔的两端,每一该下循环结构皆包含有一下隔片,该下隔片的两端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二下半套管与一下保持器,该第二下半套管穿设于该下通孔;
一第一端盖,设于该滑座的一端,固定该上循环结构、该中循环结构与该下循环结构;
一第二端盖,设于该滑座的另一端,固定该上循环结构、该中循环结构与该下循环结构;
其中,复数链带分别穿设在设于该上通孔与该下通孔的该上循环结构、该中循环结构与该下循环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上循环结构包含一第一上循环结构、一第二上循环结构、一第三上循环结构与一第四上循环结构,该第一上循环结构与该第二上循环结构设于该上通孔的一端,该第三上循环结构与该第四上循环结构设于该上通孔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循环结构与该第二上循环结构的该第一上半套管与该上保持器分别设有至少一固定槽,该第三上循环结构与该第四上循环结构的该第一上半套管与该上保持器分别相对设有至少一固定柱,该固定柱插设于该固定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中循环结构包含一第一中循环结构、一第二中循环结构、一第三中循环结构与一第四中循环结构,该第一中循环结构与该第二中循环结构设于该上通孔与该下通孔的一端,该第三中循环结构与该第四中循环结构设于该上通孔与该下通孔的另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中循环结构与该第二中循环结构的该第一下半套管、该第二上半套管与该中保持器分别设有至少一固定槽,该第三中循环结构与该第四中循环结构的该第一下半套管、该第二上半套管与该中保持器分别相对设有至少一固定柱,该固定柱插设于该固定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下循环结构包含一第一下循环结构、一第二下循环结构、一第三下循环结构与一第四下循环结构,该第一下循环结构与该第二下循环结构设于该下通孔的一端,该第三下循环结构与该第四下循环结构设于该下通孔的另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循环结构与该第二下循环结构的该第二下半套管与该下保持器分别设有至少一固定槽,该第三下循环结构与该第四下循环结构的该第二下半套管与该下保持器分别相对设有至少一固定柱,该固定柱插设于该固定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循环结构的该中隔片包含有一下导引片,该下导引片延伸设有一上导引片,该下导引片与该上导引片的一端分别延伸设有该第一下半套管与该第二上半套管,该下导引片与该上导引片的另一端间延伸设有该中保持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盖与该第二端盖分别设有复数容置槽,分别容置该上隔片、该中隔片与该下隔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盖与该第二端盖分别设有复数上限位槽与复数下限位槽,该复数上循环结构的该上保持器的两端,分别插设于该第一端盖与该第二端盖的该上限位槽,该复数下循环结构的该下保持器的两端,分别插设于该第一端盖与该第二端盖的该下限位槽。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盖、该第二端盖、该中循环结构与该滑座分别各设有至少一螺孔,复数螺丝螺设于该螺孔,将该第一端盖、该第二端盖与该中循环结构螺设于该滑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盖与该第二端盖的外侧分别设有一防尘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循环结构的该上隔片、该第一上半套管与该上保持器是一体成型,该中循环结构的该中隔片与该第一下半套管、该第二上半套管与该中保持器是一体成型,该下循环结构的该下隔片、该第二下半套管与该下保持器是一体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106325 CN2861601Y (zh) | 2005-08-25 | 2005-08-25 | 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20106325 CN2861601Y (zh) | 2005-08-25 | 2005-08-25 | 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861601Y true CN2861601Y (zh) | 2007-01-24 |
Family
ID=3765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201063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61601Y (zh) | 2005-08-25 | 2005-08-25 | 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861601Y (zh) |
-
2005
- 2005-08-25 CN CN 200520106325 patent/CN286160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70320A (zh) | 制造电池盒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09749B (zh) | 混合少齿差渐开线齿轮行星传动机构及装置 | |
CN1900574A (zh) | 挤压空心铝合金面板以及生产该面板的方法 | |
CN1781761A (zh) | 车辆用容器保持装置 | |
CN2861601Y (zh) | 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 | |
CN1425097A (zh) | 嵌接块 | |
CN101028876A (zh) | 栈板结构 | |
CN1028725C (zh) | 拉深成型机 | |
CN1834496A (zh) | 柔性丝杠自动啮合快速调距机构 | |
CN2835394Y (zh) | 梁柱接头结构 | |
CN101076430A (zh) | 具有线性导向器装置的工作机械及线性导向器更换方法 | |
CN2571986Y (zh) | 一种伸缩梯 | |
CN2821282Y (zh) | 行星变速器及控制装置 | |
CN2839721Y (zh) | 线性滑轨的链带循环装置 | |
CN2831536Y (zh) | 连接器的铆压装置 | |
CN2772941Y (zh) | 一种自行车货架与固定装置 | |
CN200946628Y (zh) | 滚柱型线性滑轨的循环装置改良 | |
CN2837410Y (zh) | 改变空间设计的组合结构 | |
CN2638916Y (zh) | 轮圈冲孔机夹持装置 | |
CN200959706Y (zh) | 直组式热传递的散热装置 | |
CN2629062Y (zh) | 固定胶框组 | |
CN2889033Y (zh) | 围栏的展开收折装置 | |
CN2808469Y (zh) | 工作桌 | |
CN2606965Y (zh) | 集成电路连接器 | |
CN2760142Y (zh) | 一种带衔吊的高跨距及高承载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24 Termination date: 2010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