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09283Y - 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09283Y
CN2809283Y CN 200520110723 CN200520110723U CN2809283Y CN 2809283 Y CN2809283 Y CN 2809283Y CN 200520110723 CN200520110723 CN 200520110723 CN 200520110723 U CN200520110723 U CN 200520110723U CN 2809283 Y CN2809283 Y CN 280928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fan
cor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107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世仁
庄馥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Global W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107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0928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0928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0928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结构改良,在基座的中央处设有具容置空间的轴管,并在轴管的容置空间上、下二侧分别设有具有穿孔的上盖及下盖,容置空间内收容具有轴孔的轴承,并在轴管的内壁面或轴承的外壁面处设沟槽,轴芯则穿设于轴承的轴孔内呈一定位,并使上盖与轴承顶部间形成有甩油空间,而下盖与轴承底部间则形成储油空间,且轴芯的导引槽是位于轴承与储油空间之间,当轴芯旋转时,可藉由导引槽将储油空间内的润滑油导入轴承及轴芯上,并使润滑油在沿轴芯往上流动至甩油空间内,以离心力作用将润滑油甩至沟槽处后回流至储油空间内形成一循环,达到润滑轴承、轴芯且润滑油不致往外泄漏之目的。

Description

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的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易于风扇防尘、循环回油及润滑轴承及轴芯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技不断的创新进步,而在计算机主机内部所使用的CPU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因此利用散热风扇辅助CPU散热,已成为必须的设备,风扇的使用主要在以其轴芯与轴承的搭配产生高速的旋转,因此对于轴承的基本要求是使用寿命长、噪音低、低功率损耗、散热效果好,则轴承要能发挥其散热及维持其使用寿命,即必须保持轴芯与轴承之间的良好润滑效果,及降低因旋转作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因此在风扇的轴承与轴芯之间,都会加注有润滑油,以供轴芯旋转时具有较佳的润滑;现有的风扇轴芯A(如图7所示),是在外围设有导油沟槽A1,且轴芯A是穿设于轴承B中,并使轴芯A和轴承B同时置入于套筒C的中心孔C1内,当轴芯A与轴承B旋转作动时,其轴芯A的导油沟槽A1会将油槽C2内的润滑油往上吸汲,以全面润滑轴承B,但现有的轴芯A与轴承B的结构设计,仍存在有诸多的缺失。
如图7所示:
1、油槽C2是设置在套筒C底部,当风扇正放时,油槽C2中的润滑油仅沉淀在油槽C2内,由于轴芯A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油槽C2中的润滑油无法顺着轴芯A向上攀升,使润滑油无法有效进入轴芯与轴承之间的间隙进行润滑,使油槽C2形同虚设。
2、油槽C2是设置在套筒C的底部,而轴芯A的导油沟槽A1则是位于轴承B的中央处,当轴芯A旋转时,其轴芯A的导油沟槽A1无法有效将油槽C2内的润滑油往上吸汲,进而使得油槽C2内的润滑油无法进入轴芯与轴承之间的间隙内加以润滑。
3、上述现有的套筒C顶端是开放式的,若风扇在包装、运送、组装、使用等过程中,均有可能使风扇横向或颠倒放置,则使套筒C底部的油槽C2中的润滑油顺着轴芯A与轴承B之间的间隙向外流出,以及轴芯A在转动时,因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以致流动于轴芯A表面的润滑油容易甩出套筒C外,进而导致油槽C2中的润滑油减少且润滑功效降低,而导致轴芯A与轴承B的润滑效果不佳,且外部异物、灰尘或杂质也易于进入,而使得轴芯A及轴承B处产生油垢,进而造成轴芯A在旋转时不顺畅而磨擦损坏,使得整体的使用寿命缩短。
上述关于风扇轴芯、轴承之结构装置,在使用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实有待予以改善,此即为本创作者及从事此行业者改良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轴管的容置空间上、下二侧分别设有具有穿孔的上盖及下盖,且容置空间内为收容有具有轴孔的轴承,并使轴管的内壁面或轴承的外壁面处设有沟槽,而轴承与上盖间形成有甩油空间,轴承与下盖间则形成有储油空间,当轴芯依序穿设于上盖的穿孔、轴承的轴孔及下盖的穿孔内呈一定位时,其轴芯表面剖设的导引槽是在位于储油空间与轴承之间,当轴芯高速旋转时,可将借导引槽将润滑油夹带至轴芯及轴承处,再借离心力作用将润滑油呈辐射方向甩开至甩油空间内,最后润滑油透过甩油空间内所设的导流定位肋的导引,将润滑油沿着沟槽回流至储油空间内形成一循环,使润滑油同步润滑轴承及轴芯的同时不会往外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轴承底部与下盖间的储油空间内可进一步设置有弹性多孔含油体,当润滑油循环回流至储油空间时,其弹性多孔含油体可将润滑油所夹带的杂质、细屑予以过滤,以保持润滑剂的洁净,进而达到润滑油最佳的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在于:轴芯与上盖的穿孔间的间隙处与轴芯与下盖的穿孔间的间隙处可进一步填入固态油,当基座不论呈横向倾倒放置或是上下颠倒放置时,不致造成容置空间内的润滑油外流溢出,防止润滑油尽数流出而造成轴芯旋转不顺畅、磨擦损坏,且可同时防止外部的灰尘、异物、细屑等进入容置空间内,避免产生油垢,以保持润滑油洁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由基座及轴芯所组成;其中该基座的中央处设有具有容置空间的轴管,并在容置空间上、下二侧分别设有具有穿孔的上盖及下盖,而容置空间内则收容有具有轴孔的轴承,且轴承与上盖间形成有甩油空间,并在轴管的内壁面或轴承的外壁面处设有沟槽,而轴承与下盖间则形成有储油空间;及该轴芯是置入轴管的容置空间内的,且轴芯依序穿设于上盖的穿孔、轴承的轴孔内及下盖的穿孔内而呈一定位。该甩油空间内设有导流定位肋。该轴芯一侧剖设有导引槽,且导引槽是位于轴承及储油空间之间。该轴芯末端处设有可供限位垫圈嵌设的限位槽,而远离限位槽另侧则连设有扇叶。该上盖与轴管是一体成型制成的。该下盖与基座是一体成型制成的。该轴芯与上盖的穿孔间的间隙处与轴芯与下盖的穿孔间的间隙处填入固态油。该轴承是多孔性由能吸收及释放润滑油的材质制成的。该储油空间设置有弹性多孔含油体,在弹性多孔含油体中央处设有透孔,弹性多孔含油体套设在轴芯上,弹性多孔含油体是海绵或具吸附液体的材质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轴芯2的导引槽21设置,是位于储油空间17及轴承14的轴孔141之间,并透过轴芯2的导引槽21的毛细结构所产生的虹吸现象,可直接将润滑油打入轴芯2及轴承14的相邻间隙内,进而达到使润滑油快速循环及同时润滑轴芯、轴承的功效。
2、本实用新型的轴承14及上盖12间所形成的甩油空间16,透过轴芯2旋转时的离心力,可将流动在轴芯2上的润滑油甩至甩油空间16内,再借甩油空间16内的导流定位肋161导引,将润滑油导引至沟槽15处,再回流至储油空间17内,进而形成一良好的循环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储油空间17内可进一步设置有弹性多孔含油体18,在轴芯2旋转时,可直接带动弹性多孔含油体18缓慢的释放出润滑油来润滑轴芯2,且同时提供储油空间17内更大的储油量以延长保油、润滑的效果,以达到长期润滑轴芯2及轴承14,并延长风扇寿命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储油空间17内可进一步设置有弹性多孔含油体18,以大量储存润滑油并加以吸含,以避免基座1横向或颠倒放置时,使润滑油在上盖12的穿孔121处尽数流出,而丧失轴芯2润滑的功效。
5、本实用新型的轴芯2与上盖12的穿孔121之间的间隙处与轴芯2与下盖13的穿孔131间的间隙处可进一步填入固态油,当基座1不论呈横向倾倒放置或是上下颠倒放置时,不致造成容置空间110内的润滑油外流溢出,防止润滑油尽数流出而造成轴芯2旋转不顺畅、磨擦损坏,而影响轴芯2的转速并增加噪音,且可同时防止外部的灰尘、异物、细屑等进入容置空间110内,避免产生油垢,以保持润滑油洁净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立体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之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7是现有技术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基座的立体局部剖面图、侧视剖面图及局部放大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保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由基座1及轴芯2所组成,其中:
该基座1的中央处设有一轴管11,并在轴管11内形成有容置空间110,而容置空间110上、下二侧分别设有具有穿孔121、131的上盖12及下盖13,且容置空间110内另收容具有轴孔141的轴承14,并在轴承14的外壁面或轴管11的内壁面处分别设有沟槽15,另在轴承14与上盖12间形成有甩油空间16,其甩油空间16内设有导流定位肋161,而轴承14底部则与下盖14之间另形成有储油空间17。
该轴芯2是置入基座1的轴管11内,并在轴芯2一侧剖设有导引槽21,并使轴芯2的导引槽21位于轴承14及储油空间17之间,另在轴芯2末端处设有可供限位垫圈221嵌设的限位槽22,而远离限位槽22的另侧则连设有扇叶23。
如图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及局部放大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上述构件在组构时,先将轴承14置入于轴管11的容置空间110内,再将轴芯2依序穿设于上盖12的穿孔121、轴承14的轴孔141及下盖13的穿孔131内呈一定位,最后将限位垫圈221扣在轴芯2的限位槽22内,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装,以此结构设计,可直接在轴管11的容置空间110内填入有润滑油,便可使其储油空间17内具有大量润滑油,当扇叶2转动时,即可同时带动轴芯2旋转,即可透过轴芯2的导引槽21的毛细结构所产生的虹吸现象,将储油空间17内的润滑油汇集于导引槽21内,并对轴芯2及轴承14加以润滑,再借轴芯2的高速旋转,可带动润滑油往上流动攀升,至轴承14顶部时,可透过轴芯2的离心力旋转,使得润滑油沿着切线方向甩入甩油空间16内,再透过导流定位肋161将润滑油导至轴管11的内壁面及轴承14的外壁面处的沟槽15上,最后,润滑油便沿着沟槽15顺流而下,而后回到储油空间内17内形成一循环,使润滑油易于重复循环流动且不易外泄。
如图5、6所示,为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及局部放大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储油空间17内可进一步设置有具透孔181的弹性多孔含油体18,此弹性多孔含油体18可为海棉或具吸附液体的材质所制成,增加其储油量,当润滑油循环回流至储油空间17内时,其弹性多孔含油体18可将润滑油所夹带的杂质、细屑予以过滤,并保持润滑油的洁净,进而达到长期润滑轴芯及轴承、洁净保油的功效。
另外,上述的轴芯2与上盖12的穿孔121间的间隙处与轴芯2与下盖13的穿孔131间的间隙处可进一步填入固态油,当基座1不论呈横向倾倒放置或是上下颠倒放置时,不致造成容置空间110内的润滑油外流溢出,以防止润滑油尽数流出而造成轴芯2旋转不顺畅、磨擦损坏,且可同时防止外部的灰尘、异物、细屑等进入容置空间110内,避免产生油垢,进而保持润滑油洁净的目的。

Claims (9)

1.一种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由基座及轴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中央处设有具有容置空间的轴管,并在容置空间上、下二侧分别设有具有穿孔的上盖及下盖,而容置空间内则收容有具有轴孔的轴承,且轴承与上盖间形成有甩油空间,并在轴管的内壁面或轴承的外壁面处设有沟槽,而轴承与下盖间则形成有储油空间;该轴芯置入轴管的容置空间内,轴芯依序穿设于上盖的穿孔、轴承的轴孔内及下盖的穿孔内呈一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甩油空间内设有导流定位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芯一侧剖设有导引槽,且导引槽是位于轴承及储油空间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芯末端处设有可供限位垫圈嵌设的限位槽,而远离限位槽另侧则连设有扇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与轴管是一体成型制成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盖与基座是一体成型制成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芯与上盖的穿孔间的间隙处与轴芯与下盖的穿孔间的间隙处填入固态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承是多孔性由能吸收及释放润滑油的材质制成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储油空间设置有弹性多孔含油体,在弹性多孔含油体中央处设有透孔,弹性多孔含油体套设在轴芯上,弹性多孔含油体是海绵或具吸附液体的材质制成的。
CN 200520110723 2005-06-24 2005-06-24 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0928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10723 CN2809283Y (zh) 2005-06-24 2005-06-24 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10723 CN2809283Y (zh) 2005-06-24 2005-06-24 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09283Y true CN2809283Y (zh) 2006-08-23

Family

ID=36925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107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09283Y (zh) 2005-06-24 2005-06-24 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0928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0299A (zh) * 2012-03-16 2012-08-29 深圳市锦固鸿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耐高温耐磨损纳米轴承风扇
CN106641178A (zh) * 2015-11-02 2017-05-10 株式会社三共制作所 辊齿轮凸轮机构
CN110410345A (zh) * 2019-07-18 2019-11-05 风下电机(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直流无刷散热风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0299A (zh) * 2012-03-16 2012-08-29 深圳市锦固鸿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耐高温耐磨损纳米轴承风扇
CN106641178A (zh) * 2015-11-02 2017-05-10 株式会社三共制作所 辊齿轮凸轮机构
CN106641178B (zh) * 2015-11-02 2021-02-05 株式会社三共制作所 辊齿轮凸轮机构
CN110410345A (zh) * 2019-07-18 2019-11-05 风下电机(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直流无刷散热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5443B2 (en) Bearing device
CN201250898Y (zh) 齿轮箱轴承刮油润滑结构
CN2809283Y (zh) 风扇防尘、回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
CN106194816A (zh) 单级立式离心泵稀油润滑装置
US20070098310A1 (en) Oil-suspending and oil-retaining bearing
CN201526664U (zh) 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
CN201202954Y (zh) 主轴轴承油润滑装置
JP2007192309A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CN201818771U (zh) 带轴承润滑油路的变速箱
CN202646128U (zh) 一种泵用循环润滑散热轴承油箱
CN2809284Y (zh) 风扇保油及润滑的改良结构
JPH0647171Y2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油冷却構造
US20070071374A1 (en) Motor oil leakage protection structure
CN214466000U (zh) 一种高铁齿轮箱车轴轴承润滑结构
CN101101052A (zh) 一种齿轮箱用轴承自润滑装置
CN207278842U (zh) 具有润滑油自动集油分配功能的轻量化齿轮箱体
CN214617549U (zh) 大直径低速滑动轴承机械润滑装置
CN214534075U (zh) 一种带有储油结构的轴承保持架
TWM284772U (en) Improved dust-preventing, oil-returning and lubricating fan structure
CN109611373A (zh) 一种立式泵稀油自润滑轴承体
CN206513717U (zh) 一种油润滑滑动轴承
CN211599503U (zh) 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轴承齿轮箱
CN208900688U (zh) 立式螺伞齿轮箱润滑结构
CN109731680B (zh) 一种铁屑渗油装置
CN208381131U (zh) 一种具备润滑油回流结构的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