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65324Y - 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65324Y
CN2765324Y CN 200420115850 CN200420115850U CN2765324Y CN 2765324 Y CN2765324 Y CN 2765324Y CN 200420115850 CN200420115850 CN 200420115850 CN 200420115850 U CN200420115850 U CN 200420115850U CN 2765324 Y CN2765324 Y CN 276532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earmounted
preposition
collecting block
part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1158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祥杰
刘宜松
周家民
叶佳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1158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6532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6532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6532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装设于一目标装置上,包括:前置集热块,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该第一面背对于该第二面,并与该目标装置结合;前置导热装置,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结合于该前置集热块,该第二部分延伸自该第一部分,并离开该前置集热块一段距离;前置散热器,结合于该前置导热装置的第二部分;第一热电冷却器,具有冷面及热面,该冷面结合于该前置集热块的第二面;以及第一后置散热模块,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却器的热面。本实用新型可使热电冷却器有效地执行将热快速抽离该目标装置的工作,并且可使得热电冷却器随时都能获得符合需求的电力,长期保持最佳工作效能。

Description

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冷却装置方面的改良,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远程预先散热方式来维持热电冷却器的工作效能的新式热电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中央处理器(CPU)、芯片组(chipset)、或其它容易在工作时产生高热的装置而言,散热处理是一项有关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散热装置是由铝制或铜制的散热器(heat sink)及风扇(fan)所组成的,较新式的散热技术是使用热电冷却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TEC),例如以色列的主动冷却公司(ACTIVE COOL LTD.)在WO 01/69694、WO 02/103505、WO 01/90866、WO 02/097599、WO 03/060676、WO 03/046702等的专利案。
所述的热电冷却器是一种利用]珀耳帖效应(Peltier effect)所制成的电子元件,其具有一冷面及一热面,且在适当的电力供应下,该冷面会将热快速抽送至该热面。在WO 03/046702号案中,由于CPU直接结合在该热电冷却器的冷面,且该热电冷却器的热面结合一散热器,因此,CPU所产生的热会立刻被该热电冷却器抽送至该散热器进行散热。这样的做法,其散热效率虽然优于传统散热装置,但是,这只是在CPU低功率运作期间而已,在CPU高功率运作期间,WO 03/046702号案的散热效率反而低于传统散热装置。这一点在图4所示的曲线C1及曲线C2的比较中得到证明。其中,曲线C1代表传统散热装置的热阻值变化,曲线C2代表WO 03/046702号案的热阻值变化,热阻值越低就表示散热效果越好,反之则是越差。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包括使用相同的CPU及使用相同的风扇于散热器上,且风扇是以4200rpm的速度运转。测试结果是WO 03/046702号案在CPU低功率运作期间的热阻值是低于传统散热装置,但在CPU高功率运作期间的热阻值反而是高于传统散热装置。
在WO 03/060676案中,虽然在CPU与热电冷却器的冷面之间加装了一个散热器,使得CPU所产生的热可以先通过该该散热器处理掉一小部份,剩余的热再由该热电冷却器来处理。然而,由于该散热器受到空间的限制,体积不能太大,这使得可供散热的面积很少,因此,该散热器并无法如预期般地将该CPU的温度降至该热电冷却器能接受的程度,这使得该热电冷却器在CPU高功率运作期间,仍旧需要面对超荷的高温。其结果是该WO 03/060676案在CPU高功率运作期间的散热效率,仍然劣于传统散热装置。
此外,无论是WO O3/046702号案或WO 03/060676案,其所使用的温度检测器都没有与CPU直接接触,这表示控制该热电冷却器供电情形的控制电路,无法正确地获知CPU的功率消耗情形,这将使该热电冷却器无法获得符合需求的电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用以提供高效率散热服务予一目标装置,该目标装置是一种容易在工作时产生高热的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芯片组或其它高功率电子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装设于一目标装置上,其特点在于,包括:一前置集热块,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背对于该第二面,并与该目标装置结合;一前置导热装置,具有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份,该第一部份结合于该前置集热块,该第二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前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一前置散热器,结合于该前置导热装置的第二部份;一第一热电冷却器,具有一冷面及一热面,该冷面结合于该前置集热块的第二面;以及一第一后置散热模块,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却器的热面,用以消散存在于该第二热电冷却器的热面的热。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用以对该前置散热器吹风的风扇。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温度检测器及一控制电路,该温度检测器直接接触该目标装置,该控制电路根据该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决定供应多少电至该第一热电冷却器。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前置导热装置的第一部份埋置于该前置集热块内部,该前置导热装置的第二部份穿置于该前置散热器内部。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前置集热块还具有一第三面,该第三面背对该第一面及第二面。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第二热电冷却器,具有一冷面及一热面,该冷面结合于该前置集热块的第三面;以及一第二后置散热模块,结合于该第二热电冷却器的热面,用以消散存在于该第二热电冷却器的热面的热。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用以对该前置散热器吹风的风扇。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温度检测器及一控制电路,该温度检测器直接接触该目标装置,该控制电路根据该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决定供应多少电至该第一热电冷却器及第二热电冷却器。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一后置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一后置集热块,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器的热面;一第一后置导热管,具有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份,该第一部份结合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该第二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以及一第一后置散热器,结合于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一后置导热管还具有一第三部份,该第三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且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一部份埋置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内部,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及第三部份穿置于该第一后置散热器内部。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二后置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二后置集热块,结合于该第二热电冷器的热面;一第二后置导热管,具有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份,该第一部份结合于该第二后置集热块,该第二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二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以及一第二后置散热器,结合于该第二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二后置导热管的第一部份埋置于该第二后置集热块内部,该第二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穿置于该第二后置散热器内部。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一后置散热模块包括:一第一后置集热块,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器的热面;一第一后置导热管,具有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份,该第一部份结合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该第二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以及一第一后置散热器,结合于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一后置导热管还具有一第三部份,该第三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且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一部份埋置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内部,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及第三部份穿置于该第一后置散热器内部。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风扇,且该前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前置散热鳍片,每两片前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前置信道,该第一后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第一后置散热鳍片,每两片第一后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第一后置信道,该前置信道正对于第一后置信道,且该风扇将风从该前置信道吹向该第一后置信道。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一风扇,且该前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前置散热鳍片,每两片前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前置信道,该第一后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第一后置散热鳍片,每两片第一后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第一后置信道,该第二后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第二后置散热鳍片,每两片第二后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第二后置信道,该前置信道正对于该第一后置信道及第二后置信道,且该风扇将风从该前置信道吹向该该第一后置信道及第二后置信道。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前置导热装置包括多根导热管。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前置导热装置包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该冷却水循环回路依次串连该前置集热块、第一后置散热模块、前置散热器及一泵浦,其内部具有受该泵浦循环推送的冷却水。
上述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点在于,该前置导热装置包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该冷却水循环回路依次串连该前置集热块、前置散热器、及一泵浦,其内部具有受该泵浦循环推送的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前置集热块、前置导热管及前置散热器的组合,快速地将目标装置所产生的热先行处理掉一部份,使得目标装置即使在很高的功率下运作,热电冷却器也不会面临到超负荷的高温,能维持在较低的热阻值,从而使该热电冷却器可以有效地执行将热快速抽离该目标装置的工作。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器是直接接触该目标装置,因此,控制电路能够很正确地知道该目标装置的消耗功率,从而使得热电冷却器随时都能获得符合需求的电力,长期保持最佳工作效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与先前技术在散热特性方面的测试结果;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侧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A-CPU,1-前置集热块,11-第一面,12-第二面
2-前置导热管,21-第一部份,22-第二部份
3-前置散热器,31-前置散热鳍片,32-前置信道
B-风扇
4-第一热电冷却器,41-冷面,42-热面
5-第一后置散热模块,51-第一后置集热块
52-第一后置导热管,521-第一部份
522-第二部份,523-第三部份
53-第一后置散热器
531-第一后置散热鳍片,532-第一后置信道
1a-前置集热块,11a-第一面
12a-第二面,13-第三面
2a-前置导热管,21a-第一部份,22a-第二部份
3a-前置散热器,31a-前置散热鳍片,32a-前置信道
Ba-风扇
4a-第一热电冷却器,41a-冷面,42a-热面
5a-第一后置散热模块
51a-第一后置集热块,52a-第一后置导热管
521a-第一部份,522a-第二部份
53a-第一后置散热器
531a-第一后置散热鳍片,532a-第一后置信道
6-第二热电冷却器,61-冷面,62-热面
7-第二后置散热模块,71-第二后置集热块
72-第二后置导热管,721-第一部份,722-第二部份
73-第二后置散热器,731-第二后置散热鳍片
732-第二后置信道
S-温度检测器,8-控制电路
1b-前置集热块,11b-第一表面,12b-第二表面
2b-冷却水循环回路,3b-前置散热器,4b-热电冷却器
41b-冷面,42b-热面,51b-后置集热块
500-泵浦,1c-前置集热块,11c-第一表面
12c-第二表面,21c-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
22c-第二冷却水循环回路,3c-前置散热器
4c-热电冷却器,41c-冷面,42c-热面
51c-后置集热块,53c-后置散热器
501-第一泵浦,502-第二泵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及该CPU(A),其包括:
一前置集热块1,具有相背对的一第一面11及一第二面12;
三支前置导热管2,每一支各具有一第一部份21及一第二部份22,该第一部份21埋置于该前置集热块1,该第二部份22延伸自该第一部份21,并离开该前置集热块1一段距离;
一前置散热器3,结合于该前置导热管2的第二部份22,且该第二部份22穿置于该前置散热器3的内部,其中,该前置散热器3还包括多个并排的前置散热鳍片31,每两片前置散热鳍片31之间形成一前置信道32;
一风扇B,固定于该前置散热器3,用以将风吹入该些前置信道32;
一第一热电冷却器4,具有一冷面41及一热面42,该冷面41结合于该前置集热块1的第二面12;以及
一第一后置散热模块5,如图3所示,其包括:
一第一后置集热块51,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器4的热面42;
三支第一后置导热管52,每一支各具有一第一部份521、一第二部份522及一第三部份523,该第一部份521结合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51,该第二部份522及第三部份523各延伸自该第一部份521,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51一段距离;
一第一后置散热器53,结合于该第一后置导热管52的第二部份522及第三部份523,且该第二部份522及第三部份523穿置于该第一后置散热器53的内部,其中,该第一后置散热器53还包括多个并排的第一后置散热鳍片531,每两片第一后置散热鳍片531之间形成一第一后置信道532,且该第一后置信道532正对于该前置信道32。
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由于该前置集热块1以适当的方式贴靠于该CPU(A),例如使用常见的CPU扣夹。因此,该CPU(A)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便能够被该前置集热块1吸收,且该热主要是沿着两条路径而快速消散,其一是通过该前置集热块1、前置导热管2、及前置散热器3。另一是通过前置集热块1、热电冷却器4、第一后置集热块51、第一后置导热管52、及第一后置散热器53。由于该前置散热器3是被外移到较远的地方而较无空间上的限制,因此,该前置散热器3可以够独立地发挥其最大散热效能,使得该CPU(A)所产生的热可以很快地先行消散一部份,这表示需要交付该热电冷却器4抽取的热将少掉很多。换句话说,该热电冷却器4比较不会面临到超负荷的高温,这表示即使该CPU(A)在很高的功率下运作,该热电冷却器4仍能维持在较低的热阻值,使得该热电冷却器4可以有效率地执行将热快速抽送至该第一后置散热模块5的工作。
此外,从图4所显示的测试结果中,可以知道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表现比传统散热装置及现有热电冷却装置更佳。其中,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热阻值变化显示在曲线C3,传统散热装置的热阻值变化显示在曲线C1,现有热电冷却装置的热阻值变化显示在曲线C2,在CPU(A)的消耗功率超过60瓦时,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热阻值维持在0.25以下,这表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在CPU(A)高功率运作期间,其散热效率仍远高于传统散热装置及现有热电冷却装置。
请参阅图5至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类似而同样具有一前置集热块1a、三支前置导热管2a、一前置散热器3a、一风扇Ba、一第一热电冷却器4a、及一第一后置散热模块5a。比较特别的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还包括一第二热冷却器6及第二后置散热模块7,且该前置集热块1a具有一第一面11a、一第二面12a及一第三面13,该第二面12a背面对该第一面11a,并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却器4a的冷面41a,该第三面13背面对该第一面11a及该第二面12a,并结合于该第二热电冷却器6的冷面61。其中:
每支前置导热管2a,各具有一第一部份21a及一第二部份22a,该第一部份21a埋置于该前置集热块1a,该第二部份22a延伸自该第一部份21a并穿置于该前置散热器3a的内部,且该前置散热器3a还包括多个并排的前置散热鳍片31a,每两片前置散热鳍片31a之间形成一前置信道32a。
该第一后置散热模块5a,包括:
一第一后置集热块51a,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器4a的热面42a;
两支第一后置导热管52a,每一支各具有一第一部份521a及一第二部份522a,该第一部份521a结合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51a,该第二部份522a延伸自该第一部份521a,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51a一段距离;
一第一后置散热器53a,结合于该第一后置导热管52a的第二部份522a,且该第二部份522a穿置于该第一后置散热器53a的内部,该第一后置散热器53a还包括多个并排的第一后置散热鳍片531a,每两片第一后置散热鳍片531a之间形成一第一后置信道532a,且该第一后置信道532a正对于该前置信道32a。
第二后置散热模块7,包括:一第二后置集热块71,结合于该第二热电冷器6的热面62;
两支第二后置导热管72,具有一第一部份721及一第二部份722,该第一部份721埋置于该第二后置集热块71,该第二部份722延伸自该第一部份721,并离开该第二后置集热块71一段距离;以及
一第二后置散热器73,结合于该第二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且该第二部份722穿置于该第二后置散热器73的内部,其中,该第二后置散热器73还包括多个并排的第二后置散热鳍片731,每两片第二后置散热鳍片731之间形成一第二后置信道732,且该第二后置信道732正对于该前置信道32a。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该第一热电冷却器4a与该第二热电冷却器6是相同的,且该第一后置散热模块5a与该第二后置散热模块7也是相同的。无论如何,在此例子中共使用了两个热电冷却器,两个后置散热模块,因此,可以预期的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散热效率将优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由于该第一后置散热器53所处理的热会多于该前置散热器3,因此,该风扇B所装设的位置,需要能将风从该前置信道32吹向该第一后置信道532。同样的道理,在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后置散热器53a及第二后置散热器73所处理的热会多于该前置散热器3a,因此,该风扇Ba所装设的位置,需要能将风从该前置信道32a吹向该第一后置信道532a及第二后置信道732。这样,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散热效果。
此外,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CPU(A)上装设一温度检测器S,并使该温度检测器S电接一控制电路8,该控制电路8根据该温度检测器S的检测结果,决定供应多少电至该第一热电冷却器4。由于该温度检测器S是直接接触该CPU(A),这使得该控制电路8能够很正确地知悉该CPU(A)的消耗功率,这使得该第一热电冷却器4随时都能获得符合需要的电力。同样的做法,也适用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不再说明。
请参阅图9,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前置集热块1b、一冷却水循环回路2b、一前置散热器3b、一热电冷却器4b、一后置散热模块(只包括后置集热块51b)、以及一泵浦500。该前置集热块1b具有一第一表面11b及第二表面12b,其中该第一表面11b位于该第二表面12b的相反面,且接触相同于上述实施例的CPU(A);且该热电冷却器4b具一冷面41b及热面42b,其中该冷面41b位于该热面42b的相反面,而该冷面41b接触该前置集热块1b的第二表面12b以便将由该前置集热块1b吸收的热从该冷面41b传递至该热面42b,且该后置集热块51b接触该热电冷却器4b的热面42b。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冷却水循环回路2b利用导热金属管来串连该前置集热块1b、后置集热块51b、前置散热器3b、及泵浦500,其内部并具有受该泵浦500循环推送的冷却水。
其中,该冷却水循环回路2b以下列步骤来冷却从该前置集热块1b及该后置集热块51b所吸收的热:1、该泵浦500推送金属管中的低温冷却水至该前置集热块1b处;2、该金属管穿越该前置集热块1b且管中的低温冷却水带走该前置集热块1b中的热而成为中温冷却水;3、该中温冷却水则随即被推送至该后置集热块51b处;4、该金属管穿越该后置集热块51b且管中的中温冷却水带走该后置集热块51b中的热而成为高温冷却水;5、最后,该金属管中的高温冷却水通过该散热器3b散热而成为低温冷却水并推送至该泵浦500,并重复上述步骤。为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本实施例可在该散热器3b处增设相同于上述实施例的风扇B。
请参阅图10,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其结构相似于上述的第三实施例,包括一前置集热块1c、一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21c、一第二冷却水循环回路22c、一前置散热器3c、一后置散热器53c、一热电冷却器4c、一后置集热块51c、一第一泵浦501、以及一第二泵浦502。其中,该前置集热块1c具有一第一表面11c及第二表面12c,而该第一表面11c位于该第二表面12c的相反面,且接触相同于上述实施例之CPU(A)。该热电冷却器4c具一冷面41c及热面42c,该冷面41c位于该热面42c的相反面。该冷面41c接触该前置集热块1c的第二表面12c以便将由该前置集热块1c吸收的热从其冷面41c传递至其热面42c。该后置集热块51c接触该热电冷却器4c的热面42c。
本实施例不同于第三实施之处在于,该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21c利用导热金属管串连该前置集热块1c、前置散热器3c、及第一泵浦501,且该第二冷却水循环回路22c利用导热金属管串连该后置集热块51c、后置散热器53c、及第二泵浦502;并使该导热金属管内部并分别具有受该第一泵浦501及第二泵浦502循环推送的冷却水。
并且,该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21c以下列步骤来冷却从该前置集热块1c所吸收的热:1、第一泵浦501推送金属管中之低温冷却水至该前置集热块1c处;2、该金属管穿越该前置集热块1c且管中的低温冷却水带走该前置集热块1c中的热而成为中温冷却水;3、该中温冷却水随即同过该第一散热器3c散热而成为低温冷却水并推送至该第一泵浦501,并重复上述步骤。
相似地,该第二冷却水循环回路22c以下列步骤来冷却从该后置集热块51c所吸收的热:1、该第二泵浦502推送金属管中的低温冷却水至该后置集热块51c处;2、该金属管穿越该后置集热块51c且管中的低温冷却水带走该后置集热块51c中的热而成为中温冷却水;3、该中温冷却水随即通过该后置散热器53c散热而成为低温冷却水并推送至该第二泵浦502,并重复上述步骤。同样地,为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本实施例可在该前置散热器3c及后置散热器53c处,分别增设相同于上述实施例的风扇B。
另外,上述的前置集热块1、第一后置集热块51a及第二后置集热块71,可以考虑使用铜或铝来制作。该前置导热管2、2a,第一后置导热管52、52a及第二后置导热管72,可以考虑使用常用的导热管(heat pipe)来制作,也可以使用如图9、图10所示的冷却水循环回路来取代。该前置散热鳍片31、31a,第一后置散热鳍片531、531a及第二后置散热鳍片731都可以考虑铝挤型方式来制作,也可以尝试使用铜片或铝片冲压成型。此外,为加强散热效果,还可以考虑在该前置散热鳍片31、31a,第一后置散热鳍片531、531a及第二后置散热鳍片731上加装风扇或加装水冷式散热回路,用以快速散去所接收到的热。至于该第一热电冷却器4、4a及第二热电冷却器6,则可以考虑采用Marlow公司所制造的DT12-6、或Melcor公司所制造的CP 1.4-127-06L。
相对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除了利用热电冷却器将目标装置所产生的热快速抽离之外,更特别的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前置集热块、前置导热管及前置散热器的组合,快速地将目标装置所产生的热先行处理掉一部份,这使得该目标装置即使在很高的功率下运作,该热电冷却器仍旧不会面临到超负荷的高温而仍能维持在较低的热阻值,从而使该热电冷却器可以有效率地执行将热快速抽离该目标装置的工作。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器是直接接触该目标装置,因此,控制电路能够很正确地知道该目标装置的消耗功率,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热电冷却器随时都能获得符合需求的电力,长期保持最佳工作效能。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装设于一目标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前置集热块,具有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背对于该第二面,并与该目标装置结合;
一前置导热装置,具有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份,该第一部份结合于该前置集热块,该第二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前置集热块一段距离;
一前置散热器,结合于该前置导热装置的第二部份;
一第一热电冷却器,具有一冷面及设置于该相对面的一热面,该冷面结合于该前置集热块的第二面;以及
一第一后置散热模块,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却器的热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以对该前置散热器吹风的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温度检测器及一控制电路,该温度检测器直接接触该目标装置,该控制电路根据该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决定供应多少电至该第一热电冷却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置导热装置的第一部份埋置于该前置集热块内部,该前置导热装置的第二部份穿置于该前置散热器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置集热块还具有一第三面,该第三面背对该第一面及第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热电冷却器,具有一冷面及一设置于其相对面的热面,该冷面结合于该前置集热块的第三面;以及
一第二后置散热模块,结合于该第二热电冷却器的热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以对该前置散热器吹风的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温度检测器及一控制电路,该温度检测器直接接触该目标装置,该控制电路根据该温度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决定供应多少电至该第一热电冷却器及第二热电冷却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后置散热模块包括:
一第一后置集热块,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器的热面;
一第一后置导热管,具有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份,该第一部份结合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该第二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以及
一第一后置散热器,结合于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后置导热管还具有一第三部份,该第三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且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一部份埋置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内部,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及第三部份穿置于该第一后置散热器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后置散热模块包括:
一第二后置集热块,结合于该第二热电冷器的热面;
一第二后置导热管,具有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份,该第一部份结合于该第二后置集热块,该第二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二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以及
一第二后置散热器,结合于该第二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
12、根据权利要1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后置导热管的第一部份埋置于该第二后置集热块内部,该第二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穿置于该第二后置散热器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后置散热模块包括:
一第一后置集热块,结合于该第一热电冷器的热面;
一第一后置导热管,具有一第一部份及一第二部份,该第一部份结合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该第二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以及
一第一后置散热器,结合于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该第一后置导热管还具有一第三部份,该第三部份延伸自该第一部份,并离开该第一后置集热块一段距离,且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一部份埋置于该第一后置集热块内部,该第一后置导热管的第二部份及第三部份穿置于该第一后置散热器内部。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风扇,且该前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前置散热鳍片,每两片前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前置信道,该第一后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第一后置散热鳍片,每两片第一后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第一后置信道,该前置信道正对于第一后置信道,且该风扇将风从该前置信道吹向该第一后置信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风扇,且该前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前置散热鳍片,每两片前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前置信道,该第一后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第一后置散热鳍片,每两片第一后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第一后置信道,该第二后置散热器包括多个并排的第二后置散热鳍片,每两片第二后置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一第二后置信道,该前置信道正对于该第一后置信道及第二后置信道,且该风扇将风从该前置信道吹向该该第一后置信道及第二后置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置导热装置包括多根导热管。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置导热装置包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该冷却水循环回路依次串连该前置集热块、第一后置散热模块、前置散热器及一泵浦,其内部具有受该泵浦循环推送的冷却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置导热装置包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该冷却水循环回路依次串连该前置集热块、前置散热器、及一泵浦,其内部具有受该泵浦循环推送的冷却水。
CN 200420115850 2004-11-30 2004-11-30 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532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15850 CN2765324Y (zh) 2004-11-30 2004-11-30 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15850 CN2765324Y (zh) 2004-11-30 2004-11-30 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65324Y true CN2765324Y (zh) 2006-03-15

Family

ID=36168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11585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65324Y (zh) 2004-11-30 2004-11-30 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65324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289A (zh) * 2011-05-25 2012-07-11 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耦合模块的温控散热系统
CN103375979A (zh) * 2012-04-16 2013-10-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冷凝和热交换装置、烘干设备以及干衣设备
CN109841585A (zh) * 2019-03-28 2019-06-04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计及运行工况的大功率igbt模块风冷散热片
CN110335853A (zh) * 2019-08-15 2019-10-15 河北冠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gbt用散热结构
CN110820922A (zh) * 2019-10-29 2020-02-21 进佳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自供电建材组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289A (zh) * 2011-05-25 2012-07-11 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耦合模块的温控散热系统
CN103375979A (zh) * 2012-04-16 2013-10-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冷凝和热交换装置、烘干设备以及干衣设备
CN103375979B (zh) * 2012-04-16 2016-01-2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冷凝和热交换装置、烘干设备以及干衣设备
CN109841585A (zh) * 2019-03-28 2019-06-04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计及运行工况的大功率igbt模块风冷散热片
CN109841585B (zh) * 2019-03-28 2021-03-30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计及运行工况的大功率igbt模块风冷散热片
CN110335853A (zh) * 2019-08-15 2019-10-15 河北冠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gbt用散热结构
CN110820922A (zh) * 2019-10-29 2020-02-21 进佳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自供电建材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2932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1076241A (zh) 电子设备
JP4720688B2 (ja) 電子制御装置の冷却装置
CN1320357A (zh) 对其内容纳有发热元件的箱体进行冷却的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TW200829144A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thereof
CN2765324Y (zh) 具有远程预先散热功能的热电冷却装置
CN102404972A (zh) 散热装置
CN1851610A (zh) 伸展式散热装置
CN102446877A (zh) 一种半导体散热装置
CN203444409U (zh) 散热器
KR100908333B1 (ko) 발포금속을 이용한 방열장치
CN112286325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置散热器
JP4391351B2 (ja) 冷却装置
CN201035493Y (zh) 无噪声液冷计算机机箱
CN206430294U (zh)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机房散热系统
CN2713641Y (zh) 散热装置
CN1893037A (zh) 散热系统
CN207674760U (zh) 一种风冷型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4954896U (zh) 贴片型半导体电子制冷片散热风扇
CN211979597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强化降温的平板电脑主板
CN1681113A (zh) 热管式散热器
CN210042686U (zh) 一种双重散热的散热模组
CN214960746U (zh) 半导体电子制冷片散热风扇
CN215269294U (zh) 一种辅助功率器件的高导热元件
CN221081843U (zh) 一种避免pcb局部温度过高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15

Termination date: 201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