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00306Y - 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00306Y
CN2700306Y CN 200420067805 CN200420067805U CN2700306Y CN 2700306 Y CN2700306 Y CN 2700306Y CN 200420067805 CN200420067805 CN 200420067805 CN 200420067805 U CN200420067805 U CN 200420067805U CN 2700306 Y CN2700306 Y CN 270030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ressure
unit
rail groove
groove seat
jack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678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RUI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RUI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RUI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RUI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678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0030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0030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0030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包含一叠放于该地表面上的基座单元、一可升降地位在该基座单元上方的承载单元,及多数设置于该基座单元与该承载单元间的油压升降单元。每一油压升降单元具有一支撑架、一能输出一向上推举作用力予该支撑架的主油压件,以及一能输出一垂直推举作用力予该承载单元的辅油压件。利用该主、辅油压件相配合作动,以让承载单元能顺畅且迅速地向上抬升,整体举升速度快,且整体于收合状态时相当薄、轻巧,可有效提升整体装配使用便利性与移动便利性。

Description

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压升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现有油压升降装置1是用以对货品进行纵向升降载运作业,并包含一设置于一地面21的凹坑20中的基座11(如图2所示)、二设置于该基座11相反两侧的升展架12、一设置于该二升展架12顶端且用以承载货品的升降台13,以及一能施予该二升展架12一向上推举作用力的油压缸14。利用控制该油压缸14的作动,能驱使该二升展架12相对该基座11在一撑展位置与一收合位置间移动,借以连动该升降台13于一预定扬程内进行升降运动,将所承载货品搬运至适当高度处。
于该收合位置(如图2所示)时,该升降台13下降至该凹坑20中而贴近于该基座11上方,其顶面并近乎与该地面21齐平,该升降台13顶面与该基座11底面相配合界定出一约略等于该凹坑20深度的最小高度。此时,使用者即能利用一拖板车23将待载运的货品转载至该升降台13上。
接着,使用者再控制该油压缸14作动,以施予该二升降架该向上推举作用力,让该二升展架12渐进地撑展升高至该撑展位置(如图1所示),该升降台13即被连动升高而远离该基座11,借以将承载于该升降台13上的货品举升至预定高度位置,以进行下一道转载搬运作业。
然而,该油压升降装置1于实际使用上,存在有下列问题:
1.需额外挖凿凹坑20,装设施工繁琐,且移动性受限:
于该升展架12下折叠收至该收合位置时,受限于该油压缸14的机械配置需求以及施力设计考量,该升降台13与该基座11相配合形成的最小高度通常约有300~350公厘(mm)。倘若直接将该油压升降装置1置放于厂房地面21上,可想而知的,其于未使用时所形成的庞大占物体积(即升降台13的台面面积×最小高度)与视觉障碍应会对厂房内的其他平面作业进行造成罣碍,且突兀的高度会影响拖板车23转载货品的顺畅度。因此,一般会额外挖凿凹坑20以供该基座11放置,借由凹坑20的深度以隐藏该油压升降装置1具有的最小高度,让该油压升降装置1于未使用时是收置于凹坑20中,以降低其他平面作业的不便利性。
也就因此,于该油压升降装置1装配的前,还必须额外进行凿坑,相对增添于装设施工上的繁琐与不便利性。再者,一旦面临厂房迁址而该油压升降装置1需随的迁移此状况时,进一步的填坑复原与异地凿坑此繁复作业更是可以预期的,导致该油压升降装置1于施工装配作业上显得相当繁琐与耗工不便,相对限制其移动性。
2.整体举升速率不佳:
前述所提及该升展架12交叉收叠至该收合位置时,受限于该油压缸14的机械配置与作动需求,该升降台13与该基座11相配合形成该最小高度。主要是为确保该油压缸14于作动时能施予该二升展架12有效的斜向上推举作用力,于该推举作用力的垂直分力与水平分力共同配合作用下,以驱使该二升展架12顺畅地直立向上撑展开来,因此,该油压缸14于未作动时必须固定呈一倾斜状态,以致于每一升展架12于该收合位置时仍呈交叉折叠状(如图2所示)而非为完全水平摆放状。
然即便如此,只靠该油压缸14于单一施力点上进行顶推作用,以将该二升展架12、该升降台13与货品向上推举,对于该油压缸14造成相当大的工作负荷,而且,亦使整体举升速度较为缓慢。
3.货品转载不便:
另外,将该基座11设置于凹坑20中,于升展架12位于收合位置而让该升降台13趋近于地面21高度时,反而造成拖板车23无法顺利推进入该升降台13下方,而难以将货品顺利转载至该升降台13上此情形。因此,必须先于该升降台13上加装长条垫块22(如图2所示),以营造出能供拖板车23推入的工作空间,始能让货品转载堆放于长条垫块22上,继而举升至预定高度位置。相形增添于货品转载上的不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举升速度快、薄型、装配使用便利,且移动方便的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包含一基座单元、一位在该基座单元上方的可升降的承载单元,以及多数设置于该基座单元与该承载单元间的油压升降单元,每一油压升降单元具有一两端分别顶抵该承载单元与基座单元的支撑架,以及一能输出一向上推举作用力予该支撑架的主油压件,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单元是叠置于一地表面上,并具有多数间隔并列且相配合界定出多数工作通道的框形轨槽座,该多数油压升降单元是分别与该多数框型轨槽座相对应设置,每一油压升降单元更具有一能输出一垂直推举作用力予该承载单元的辅油压件,该支撑架两端分别顶抵该承载单元与所相对应的框型轨槽座。
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承载单元具有多数分别对应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框形轨槽座上方的载台。
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多数油压升降单元是分别位在呈相对应载台与框形轨槽座间,每一油压升降单元的升降架具有一第一支条,以及一与该第一支条截腰式枢接设置的第二支条,该第一支条具有一枢设于所相对应框形轨槽座上的枢接底端,以及一相反于该枢接底端且可往复滑移地顶抵设置于所相对应载台底面的滑动顶端,该第二支撑架具有一可往复滑移地顶抵设置于该框形轨槽座的滑动底端,以及一相反于该滑动底端且枢设于该载台底面的枢接顶端。
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油压升降单元更具有二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支条的滑动顶端相反两侧的第一滑轮,以及二分别设置于该第二支条的滑动底端相反两侧的第二滑轮。
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单元更具有多数分别两两成对地设置于该多数框形轨槽座相反两内侧处的轨条。
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承载单元更具有多数分别两两成对地设置于该多数载台底面相反两内侧处的滑条。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是利用该主、辅油压件相配合作动,以驱使支撑架能顺畅且迅速地将该承载单元向上推举,整体举升速度快。同时,致使支撑架能完全收合呈水平横卧状,让该承载单元近乎叠贴于该基座单元上,有效缩减整体的最小高度而显得薄巧,不需额外凿坑配置,有效提升整体装配使用便利性,相对促进可异位使用的移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现有油压升降装置。
图2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该油压升降装置是收合设置于一地面的凹坑中,供承载于一拖板车上的货物转载。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支撑架是位在一升展位置。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该支撑架是位在一收合位置。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该支撑架由该收合位置朝该升展位置的初始。
图7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工作通道能供一油压拖板车直接驶入。以及
图8是一转载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工作通道能供该油压拖板车直接驶入,便于货物转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如图3与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的该较佳实施例,是可异位地置放于一地面6上,并包含一叠放于该地面6上的基座单元3、一位在该基座单元3上方且能相对该基座单元3于一预定距离间进行升降移动的承载单元4,以及三设置于该基座单元3与该承载单元4间的油压升降单元5。该基座单元3具有三间隔并列且相配合界定出二工作通道32的框形轨槽座31,以及六分别两两成对地设置于该三框形轨槽座31相反两内侧处的轨条33(图3中只显现出三个)。
该承载单元4具有三分别对应位于该基座单元3的框形轨槽座31上方的载台41,以及六分别两两成对地设置于该三载台41底面相反两内侧处的滑条42(图3中只显现出二个)。本实施例中,该三载台41所配合构成的平面面积约为1350mm×1500mm。
该三油压升降单元5是分别对应设置于相对应该三框形轨槽座31与该三载台41间。每一油压升降单元5具有一两端分别顶抵于所相对应载台41与框形轨槽座31的支撑架51、一能输出一斜向上推举作用力予该支撑架51的主油压件52、一固定于该框形轨槽座31上且能输出一垂直向上推举作用力予该载台41的辅油压件53、二第一滑轮54,以及二第二滑轮55。该支撑架51具有一第一支条511,以及一与该第一支条511截腰式枢接的第二支条512。该第一支条511具有一枢接于所相对应框形轨槽座31上的枢接底端513,以及一相反于该枢接底端513且可往复滑移地顶抵于所相对应载台41底面处的滑动顶端514。该第二支条512具有一可往复滑移地顶抵于该框形轨槽座31处的滑动底端515,以及一相反于该滑动底端515且枢接于该载台41底面的枢接顶端516。该二第一滑轮54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支条511的滑动顶端514相反两侧,并能沿该二轨条33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横向滑移。该二第二滑轮55分别设置于该第二支条512的滑动底端515相反两侧,并能沿该二滑条42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横向滑移。本实施例中,该主、辅油压件52、53是油压缸,由于油压缸作动机制原理系属现有机械技艺,恕于此不再详述。
如图4所示,利用该主、辅油压件52、53所施予的推举作用力,配合第一、二滑轮54、55分别于轨条33与滑条42上滑移滚动,以驱使该支撑架51相对该框形轨槽座31在一升展位置与一降收位置间作动。于该升展位置时,该支撑架51开展呈交叉直立状,并连动该载台41远离该框形轨槽座31而上升该预定距离。本实施例中,载台41所能进行升降作动的最大预定距离(即为扬程)约为七百七十五公厘(mm)。而当载台41上升该最大预定距离时,载台41顶面与框形轨槽座31底面(即地面6)相配合界定出一约为九百公厘的最大高度H。
如图5所示,于该降收位置时,该支撑架51收合呈完全水平横卧状,且该第二支条512是框合于该第一支条511外,同时该支撑架51连动该载台41下降该预定距离,使其叠置于该框形轨槽座31上。本实施例中,于该降收位置时,该载台41顶面与框形轨槽座31底面相配合界定出一约为一百二十五公厘的最小高度h。
于使用该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时,是利用一控制器7(见图3)以控制油压升降单元5的主、辅油压件52、53的作动状态。如图7与图8所示,当欲将一油压拖板车8所承载货物(如图7与图8中的假想线所示)转载至呈降收状态的该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上时,直接将该油压拖板车8的堆货结构对准地推驶入该基座单元3的工作通道32中,让货物顺利地转载至该载台41上,再将油压拖板车8拉驶离该基座单元3。
接着,由该控制器7控制主、辅油压件52、53启动。而于支撑架51欲自该降收位置往该升展位置向上举升的初始阶段,主油压件52持续施予支撑架51一斜向上推举作用力,而辅油压件53则施予载台41底面一垂直向上推举作用力(如图6所示),利用初始的多重施力模式以提供载台41与支撑架51最大举升动能,让载台41与支撑架51能克服初始静物状态而顺畅地往上举升。而待载台41已上升一定距离而脱离辅油压件53的最大作用高度范畴时,接续则端赖主油压件52持续施予支撑架51推举作用力,让支撑架51逐渐向上撑展呈直立交叉状而连动该载台41上升达预定距离后,随即利用该控制器7停止主、辅油压件52、53作动,即能将所载运货物抬升至所要求的预定高度处。
因此,该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于实际使用上能发挥下列优点:
1.装配便利性佳,且易地迁移弹性大:
于支撑架51位在收合位置时,第一、二支条511、512呈内外水平套叠状态,其整体高度只呈现如第二支条512的高度,致使承载单元4近乎叠合于该基座单元3上,整体最小高度h(约一百二十五公厘)相当小而显得薄型轻巧,占物空间小,有效降低对于其他平面作业的阻碍程度,因而适合直接架置于厂房地面6上,不须如现有油压升降装置1(见图2)于装配时须先繁琐地进行地面6凿孔施工,所以整体装配便利性佳,且于后续搬迁易位上相当简易,有效改善现有油压升降装置1需于装设地处钻孔施工,整体于装配施工上相当繁琐,且其移动性相对受限等问题。
2.举升速率佳:
再者,于载台41欲从静止状态转而逐渐向上抬升的初始,是利用主油压件52施予支撑架51一斜向上推举作用力,同时配合辅油压件53施予载台41底面一垂直向上推举作用力,载台41于由静转动的上升初始,即能以较大、施力均匀的推举作用力与较大的加速度向上抬升,借由较大加速度作用与惯性作用下,能有效降低后续过程中主油压件52的作动阻力,相对让载台41能迅速且顺畅地持续举升,整体举升速率佳,有效改善现有油压升降装置1只仰赖该油压缸14的单薄推举力量,造成升降台13举升速度缓慢的问题。
3.货运转载便利性佳:
另外,参阅图7与图8,由于该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整体于收合未使用状态时所呈现高度小而相当薄巧,只略高于油压拖板车8高度,有利于油压拖板车8直接推驶入基座单元3的工作通道32中,进而让油压拖板车8所载运货物能顺利地转载于载台41上,货运转载便利性极佳,有效改善现有油压升降装置1的升降台13是齐平于地面21,需先加装长条垫块22以另外营造供拖板车23驶入的空间,造成转载便利性差等问题。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利用主、辅油压件52、53相配合作动,以驱使支撑架51与载台41能顺畅且迅速地向上推举,整体举升速度佳。同时,整体的最小高度小而显得薄型轻巧,不需额外凿坑配置,有效提升整体装配便利性,相对促进可异位使用的移动便利性,所以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包含一基座单元、一位在该基座单元上方的可升降的承载单元,以及多数设置于该基座单元与该承载单元间的油压升降单元,每一油压升降单元具有一两端分别顶抵该承载单元与基座单元的支撑架,以及一能输出一向上推举作用力予该支撑架的主油压件,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单元是叠置于一地表面上,并具有多数间隔并列且相配合界定出多数工作通道的框形轨槽座,该多数油压升降单元是分别与该多数框型轨槽座相对应设置,每一油压升降单元更具有一能输出一垂直推举作用力予该承载单元的辅油压件,该支撑架两端分别顶抵该承载单元与所相对应的框型轨槽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承载单元具有多数分别对应设置于该基座单元的框形轨槽座上方的载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多数油压升降单元是分别位在呈相对应载台与框形轨槽座间,每一油压升降单元的升降架具有一第一支条,以及一与该第一支条截腰式枢接设置的第二支条,该第一支条具有一枢设于所相对应框形轨槽座上的枢接底端,以及一相反于该枢接底端且可往复滑移地顶抵设置于所相对应载台底面的滑动顶端,该第二支撑架具有一可往复滑移地顶抵设置于该框形轨槽座的滑动底端,以及一相反于该滑动底端且枢设于该载台底面的枢接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油压升降单元更具有二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支条的滑动顶端相反两侧的第一滑轮,以及二分别设置于该第二支条的滑动底端相反两侧的第二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单元更具有多数分别两两成对地设置于该多数框形轨槽座相反两内侧处的轨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承载单元更具有多数分别两两成对地设置于该多数载台底面相反两内侧处的滑条。
CN 200420067805 2004-05-28 2004-05-28 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0030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67805 CN2700306Y (zh) 2004-05-28 2004-05-28 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67805 CN2700306Y (zh) 2004-05-28 2004-05-28 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00306Y true CN2700306Y (zh) 2005-05-18

Family

ID=34777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678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00306Y (zh) 2004-05-28 2004-05-28 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0030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647A (zh) * 2019-01-18 2020-07-28 赖建豪 电动升降手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3647A (zh) * 2019-01-18 2020-07-28 赖建豪 电动升降手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9424Y (zh) 移板机
CN109437056A (zh) 一种防止倾倒的堆垛机机器人
CN2700306Y (zh) 可移动式油压升降装置
CN21192261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打桩装置
CN102220815A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115196517B (zh) 一种船舶转运货物的提升设备
CN111284990A (zh) 一种节省空间型堆垛机构
CN2040084U (zh) 架空行走式堆货机
CN212981311U (zh) 一种立体仓库堆垛车用重载微动升降装置
CN217971640U (zh) 鱼巢砖制备系统中的叠板机
CN220503892U (zh) 一种地基静载试验用多功能地锚装置
CN218753695U (zh) 一种叠式存取料机构
CN217263125U (zh) 一种袋装饲料平整码垛设备
CN202000712U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2560702Y (zh) 四驱线性同步转向的停车单元结构
CN113006446B (zh) 一种多功能施工平台
CN219314470U (zh) 一种码垛机用升降装置
CN218465279U (zh) 一种简易式货梯
CN220867009U (zh) 地轨式电动三维升降平台
CN219859478U (zh) 一种可控链条本册堆叠运输机构
CN218371510U (zh) 一种剪叉式升降机
CN214938859U (zh) 一种便携式铁路工务钢轨跨线装置
CN219031020U (zh) 一种包装箱生产加工用纸板堆叠装置
CN218878055U (zh) 一种移动式物流仓储箱
CN219175230U (zh) 一种港航工程施工用水上打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