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64941Y -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64941Y
CN2664941Y CN 200320100646 CN200320100646U CN2664941Y CN 2664941 Y CN2664941 Y CN 2664941Y CN 200320100646 CN200320100646 CN 200320100646 CN 200320100646 U CN200320100646 U CN 200320100646U CN 2664941 Y CN2664941 Y CN 266494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pless speed
box
exhaust
moutain
b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201006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子荣
何昭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3201006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6494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6494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6494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包含:一无级变速系统,以及;一包覆无级变速系统的变速箱,该变速箱的前端部设有进气口,后端部设有排气口,且该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导管,该排气口处设有排气导管,该进气导管及该排气导管是与该无级变速系统设置于车体的一侧边,并露出于车体盖外。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水份、异物及灰尘进入变速箱内,且可达到方便组立维修的功效以及减少其他零组件配置的困难性。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全地形车1,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车架11、转向机构12、前轮13、乘坐部14、后轮15、引擎16及无级变速系统2所构成,该车架11的前方枢设有转向机构12,该转向机构12的下方设有一组前轮13,而车架11的上方设有乘坐部14,乘坐部14的下方为引擎16,该引擎16通过曲轴带动无级变速系统2,该无级变速速系统2接设有一组后轮15,而全地形车1作动时,是将外界导入的新鲜空气和燃油混合为油气后,再将油气输入引擎16内燃爆产生动力,而推动活塞做高速往复运动,以连动的曲轴带动皮带变速机构来驱动后轮15的转动,后轮15则带动前轮13同步转动,来达到行进的目的。
请参阅图2,全地形车1的无级变速系统2,是将皮带变速机构21容置于一变速箱22内,该皮带变速机构21包含有一设置于该曲轴161上的滑动盘211、一设置于该曲轴161上而位于该滑动盘211一侧的驱动盘212、一设置于该曲轴161上而位于该滑动盘211另一侧的斜板213、一受限制容置于该滑动盘211与该斜板213间的配重滚珠214、一能将动力传递至后轮的被动轴215、设置于该被动轴215上的被动盘216、一固定于该被动轴215上的离合器217、一传动皮带218。其中,该滑动盘211与该驱动盘212形成一皮带变速机构21的主动盘。该传动皮带218的一端是位在该驱动盘212与该滑动盘211之间,另一端则位在该被动盘216之间;该变速箱22则设有进气口221及排气口222,该进气口221装设有进气导管223,而排气口222则装设有排气导管224。
车辆引擎16的燃烧室中,利用燃爆所产生的动力,会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因而带动曲轴161转动,而该滑动盘211与该驱动盘212则会同步旋转,因而带动被动盘216的转速加快,而透过该离合器217驱使该被动轴215加快转速,而增加车辆的行进速度。此时皮带变速机构21运转时所产生高热,须利用外界的冷空气由进气导管223经由进气口221进入变速箱22中,使皮带变速系统21中的机件冷却,热空气再由排气口222经由排气导管224排出至外界,以避免皮带变速机构21因高温过热而造成损坏。
次请参阅图3,习知的全地形车1的无级变速系统2冷却结构的配置,是将变速箱22的进气导管223及排气导管224设置于全地形车1的车架11上方,因此,当车辆欲作外观及其它配件变更设计时,会受进气导管223及排气导管224设置的影响,造成车辆在作上述变更设计时,会受到限制及提高其变更设计的困难度,且车体下方已无多余空间配置其它零组件[例如置物箱、补机类(电瓶、油箱、空气滤清器)…],如欲设置其它构件,仅能将进气导管223及排气导管224向下延伸,然而,全地形车1的车体总高有其限制,且全地形车1于海边或野外骑乘时,进气导管223及排气导管224必须设置于适当高度,以防止泥沙、异物及水分进入变速箱22内,因此,如欲设置其它构件而将进气导管223及排气导管224向下延伸设置,对于皮带变速机构容易造成损坏,另外,习知的全地形车1由于是将变速箱22的进气导管223及排气导管224设置于全地形车1的车架11正上方,当机件进行维修时,须从车体上方的承座部14或车盖,一一向下拆卸零件,以进行维修或保养,造成组立维修的不便以及增加其它零组件配置的困难性。
通过上述可知,习知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由于是配置于车体的正下方,使得车辆于变更设计时受到限制及提高其困难度,且增加组立维修时的不便以及其它零组件配置的困难性,故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可防止水份、异物及灰尘进入变速箱内,且将进、排气导管设置于车架外侧,并露出于车体盖外,可达到方便组立维修的功效及减少其它零组件配置的困难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包含:
一无级变速系统,以及;
一包覆无级变速系统的变速箱,该变速箱的前端部设有进气口,后端部设有排气口,且该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导管,该排气口处设有排气导管,其特征在于:
该进气导管及该排气导管是与该无级变速系统设置于车体的一侧边,并露出于车体盖外。
所述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气导管设有一进气箱。
所述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气导管设有一排气箱。
所述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排气箱是设置于挡泥板的下方,被该挡泥板所遮蔽。
所述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排气箱的高度是高于引擎排气管的排气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利用进、排气箱的设计,可有效防止水份、异物及灰尘进入变速箱内,且进、排气导管设置于车架外侧,并露出于车体盖外,可达到方便组立维修的功效以及减少其它零组件配置的困难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全地形车的立体图。
图2是习知变速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习知全地形车的变速系统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全地形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系统的冷却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变速系统的冷却结构与挡泥板结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6B、6C是图6A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配合
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如习知是由车架3、转向机构4、前轮5、乘坐部6、后轮7、引擎8及无级变速系统9所构成,该车架3设有车体盖31,该车体盖31的外侧延设有前后挡泥板A、B,并于前方枢设有转向机构4,该转向机构4的下方设有一组前轮5,而车架3的上方设有乘坐部6,乘坐部6的下方为一引擎8,该引擎8通过曲轴带动无级变速系统9,该无级变速速系统9接设有一组后轮7。
次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系统9的冷却结构,其主要是由变速箱91、进气导管92及排气导管93所构成,该变速箱91设有进气口911及排气口912,而变速箱91内所设的皮带变速机构与习知相同,故不再赘述。
该进气导管92为一向上弯折的中空管体,一端是装设于变速箱91的进气口911上,而进气导管92的另一端则设置有一进气箱921,该进气箱921为具有一开口922的盒体,该开口922是朝向于车体的中心,且进气箱921位于开口922的二侧设有固定装置923。
该排气导管93同样为一向上弯折的中空管体,一端是装设于变速箱91的排气口912上,而排气导管93的另一端则设置有一排气箱931,该排气箱931为具有一开口932的盒体,该开口932是朝向于车体的中心,且排气箱931位于开口932的二侧及排气导管93设有固定装置933。
再请参阅图6A、6B、6C,本实用新型无级变速系统9的冷却结构于组装时,是装设于车体的一侧边,并露出于车体盖31外,该进气导管92往引擎前方延伸至前挡泥板A下方,以螺固组件924将进气箱921的固定装置923锁固于前挡泥板A下方的凸柱A1,又,该排气导管93往引擎后方延伸至后挡泥板B下方,同样以螺固组件934将排气箱931的固定装置933锁固于后挡泥板B下方的凸柱B1,并使进气箱921及排气箱931的位置高于排气管C的排气尾管上且位于车架3的外侧。
当车辆于海边或潮湿的地面行驶时,由于进气箱921及排气箱931的位置高于排气管C的排气尾管,可避免水分由进、排气导管92、93进入变速系统9内,造成皮带变速系统的损坏,而利用进、排气箱921、931设置于前后挡泥板A、B的下方及进、排气箱921、931的开口922、923的设计,可防止异物及灰尘进入变速箱内,且进、排气导管92、93设置于车架3外侧,并露出于车体盖31外,可减少其它零组件配置的困难性,增加外观造型变化的多样性,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可于车架3的前方或坐垫下方设置一置物箱D,或将前灯E装置于前盖F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是设置于车架3的一侧边,并露出于车体盖31外,使本实用新型无须拆卸任何车体构件,即可进行维修动作,达到方便组立维修的功效以及减少其它零组件配置的困难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利用进、排气箱的设计,可有效防止水份、异物及灰尘进入变速箱内,且进、排气导管设置于车架外侧,并露出于车体盖外,可达到方便组立维修的功效以及减少其它零组件配置的困难性,已较习用者增进功效,显已具有进步性的要件。

Claims (5)

1、一种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包含:
一无级变速系统,以及;
一包覆无级变速系统的变速箱,该变速箱的前端部设有进气口,后端部设有排气口,且该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导管,该排气口处设有排气导管,其特征在于:
该进气导管及该排气导管是与该无级变速系统设置于车体的一侧边,并露出于车体盖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气导管设有一进气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气导管设有一排气箱。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箱、排气箱是设置于挡泥板的下方,被该挡泥板所遮蔽。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箱、排气箱的高度是高于引擎排气管的排气口。
CN 200320100646 2003-11-17 2003-11-17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66494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00646 CN2664941Y (zh) 2003-11-17 2003-11-17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00646 CN2664941Y (zh) 2003-11-17 2003-11-17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64941Y true CN2664941Y (zh) 2004-12-22

Family

ID=34339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20100646 Expired - Lifetime CN2664941Y (zh) 2003-11-17 2003-11-17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64941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0001A (zh) * 2007-11-06 2009-05-13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车辆的无段变速系统的冷却装置
CN102256825A (zh) * 2008-12-22 2011-11-23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0001A (zh) * 2007-11-06 2009-05-13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车辆的无段变速系统的冷却装置
CN101430001B (zh) * 2007-11-06 2013-12-04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车辆的无段变速系统的冷却装置
CN102256825A (zh) * 2008-12-22 2011-11-23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车辆
CN102256825B (zh) * 2008-12-22 2014-09-10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0153C (zh) 两轮摩托车中的后轮悬架结构
RU2654264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для воздухозаборника двигателя снегохода
JPH10291420A (ja) エンジンの動力伝達装置
CN104520554A (zh) 骑乘式车辆的发动机
CN1120112C (zh) 辅助动力自行车
CN1139513C (zh) 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两轮车
CN1284032A (zh) 车辆的驱动车轮组件
JPH1179052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パワーユニット配置構造
CN1159517C (zh) 车辆用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CN2664941Y (zh)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US20080134675A1 (en) Monocylindrical hybrid powertrai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361355A (zh) 主架型两轮摩托车的发动机
EP3354874A1 (en) Exhaust assembly, exhaust system, and power pack for a vehicle
CN101028844B (zh)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CN102555790B (zh) 带式无级变速装置
CN2908925Y (zh) 全地形车无级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CN1045568C (zh) 二轮摩托车
CN1081558C (zh) 车辆的动力装置的冷却结构
JP2024031912A (ja) 内燃エンジンを備える自動車
CN1118406C (zh) 机动两轮车的动力单元
JP2024031918A (ja) 内燃エンジンおよび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変速機を備える自動車
JP2024031914A (ja) 水素駆動内燃エンジンを備える自動車
CN100469613C (zh) 摩托车的空气滤清器
CN1174893C (zh) 摆动式动力机组
JP2652060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