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85049Y -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85049Y
CN2585049Y CN 02285227 CN02285227U CN2585049Y CN 2585049 Y CN2585049 Y CN 2585049Y CN 02285227 CN02285227 CN 02285227 CN 02285227 U CN02285227 U CN 02285227U CN 2585049 Y CN2585049 Y CN 258504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energy
heat accumulation
ring
accumula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852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胜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852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8504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8504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8504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包括一燃烧器本体,其上方容置一具有多个小焰孔的红外线陶瓷板;一环框,是由上框及下框构成而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上周缘,其内部形成中空的环状排气通道,上框顶面高于红外线陶瓷板,并由顶面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内环面,内环面上设有多个排气孔;环框的外侧面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充分运用传热特性,达到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

Description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充分运用传热特性,达到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背景技术
一般瓦斯炉大都是使用本生式燃烧器,即瓦斯从喷嘴以一定压力喷出,并以当时的动能从空气中吸引燃烧用空气的一部分(一次空气)在混合管中混合,而窜出焰孔燃烧时再取得二次空气。然而,这种二次混合的本生式燃器存在焰火乱窜、安全性及燃烧效率等问题。
其次,另一种红外线瓦斯燃烧器的结构如图1、2所示,其是在燃烧器本体1的上方,放置一红外线陶瓷板11,并利用一环盖12予以定位。此种红外线燃烧器是通过喷嘴喷出的瓦斯量,把必要的空气全部作为一次空气吸引,其混合气经文氏管式混合管到达本体,并在红外线陶瓷板11表面的众多小焰孔13燃烧,由于板上的焰孔整个面积大,燃烧器内压只有0.05~0.2Hg,故能吸引大量的一次空气。
当红外线瓦斯炉推出时,由于其热效能较本生式高,而畅销一时,但不久人们对其就冷淡下来,究其原因如下:
1、红外线瓦斯炉其所产生的热气如图3所示,会由炉架14的缝隙扩散出来,形成热流扩散,并沿锅体成辐射扩散,而这种红外线的辐射热较之本生式燃烧器所产生的热流,更令人难耐,尤其是夏天,常会使家庭主妇热得受不了。
2、此外,红外线燃烧器的热能,通过炉架14四周辐射出来,更是一种热能的散失,也是瓦斯能源的耗损。
3、该红外线陶瓷板11的耗损率太大,亦即其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易龟裂而无法使用必须更新,究其原因,当瓦斯关闭时,红外线陶瓷板11四周受到外部空气的冷却,而温度急速下降,由于经常性的热胀冷缩,且收缩速度过快,导致陶瓷板11的内部结构受到挤压或拉张,因此,使用寿命都不长,增加成本;故,很多家庭主妇被迫舍弃红外线瓦斯炉,而又使用原先的本生式瓦斯炉。
另,热传导大致有四种形式:①传导传热②对流传热③放射传热(辐射热)④蓄热传热(热能累积);其中“对流传热”又分为自然对流传热与强制对流传热二种;特别是,传热现象很少单独发生,常常是以两种或三种形式同时发生。所以,如何充分将传热特性运用在红外线燃烧器上,以摒除或降低前述红外线瓦斯炉存在的缺点,进而达到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则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红外线燃烧器存在的热能损耗大,热效能利用率低,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充分运用传热特性,达到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燃烧器本体,其上方容置一具有多个小焰孔的红外线陶瓷板;一环框,是由上框及下框构成而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上周缘,其内部形成中空的环状排气通道,上框顶面高于红外线陶瓷板,并由顶面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内环面,内环面上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环框的外侧面设有出气口。
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上框的内环面在排气孔下方设有向内凸伸的V状沟槽,该沟槽底面外侧设有多个溢流孔。
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下框内环上方形成凸缘面,借助该凸缘面跨置在燃烧器本体的周缘上方。
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上框与下框是成型一体。
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下框是与燃烧器本体一体成环沟状。
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下框的内环端是套置于本体外周缘的凸缘面上。
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出气口是设于环框的上框外侧面。
前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中出气口是设于环框的下框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充分运用传热特性,达到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红外线燃烧器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红外线燃烧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现有红外线瓦斯炉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框另一方向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框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可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燃烧器本体      11红线外陶瓷板
12环盖           13小焰孔
14支架           15周缘边
16凸缘面
2环框            21上框
22下框           23气流通道
24出气口         25凸缘面
211顶面          212内环面
213排气孔        214沟槽
215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4并配合图5、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其包括:
一燃烧器本体1,其上方容置一具有多个小焰孔13的红外线陶瓷板11;
一环框2,是由上框21及下框22构成而设置在燃烧器本体1的上周缘,其内部形成中空的环状排气通道23,上框21顶面211高于红外线陶瓷板11,其由顶面211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内环面212,内环面212上设有多个排气孔213;
环框2的外侧面设有出气口24。
又,前述上框21的内环面212在排气孔213下方设有向内凸伸的V状沟槽214,沟槽214底面外侧设有多个溢流孔215。
该环框2设置在燃烧器本体1上周缘的一可行实施例,是在下框22内环上方形成凸缘面25,以跨置在燃烧器本体1的周缘边15上方。使其组合成图7所示的状态,该下框22可先套置在燃烧器本体1周缘,上框21再置于下框22上方,而结合成一环框2形态;或者,可先将上、下框21、22结合成一体后,再置于燃烧器本体1上方,或是利用翻砂制作,使上、下框21、22成型一体亦可,而该上框21是凸伸于炉台表面3,并作为锅体(图中未示)的支架。
再者,前述环框2除了顺利将热气导引外,其另一功效是红外线陶瓷板11表面在800~850℃成红热时,约可获得30~40%放射效率,再经由环框2时热能会热累积加上红外线辐射,而具有聚热功能,以提高热能利用率,进而达到节省瓦斯能源的功效。
进一步,当瓦斯关闭时,红外线陶瓷板11开始降温,此时环框2尚有蓄热功能,不会使红外线陶瓷板11温度下降过快,以降低热胀冷缩对陶瓷板本体内部结构分子的破坏。尤其是,当红外线陶瓷板11仅使用中央圆心炉火的低速火力时,还可防止陶瓷板11中央与周缘的温差过大,而使热胀冷缩的均匀性差异过大。故,具聚热及蓄热功能的环框2,亦可降低红外线陶瓷板11的龟裂,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此外,在环框内环面212向内凸伸所设的V形沟槽214,兼具有支架功能,且可防止汤汁溢流时流入红外线陶瓷板11表面,并借助溢流孔215而流入排气通道23,且该溢流孔215平时亦是一种排气孔;因此,红外线陶瓷板11不易沾染汤汁,不仅使瓦斯炉整体更美观,且又易于清理。
请再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环框2,其中的下框22亦可设成与燃烧器本体1成型一体的环沟状。或是如图9所示,该下框22的内环端221是套置于本体外周缘的凸缘面16上,则皆可使上、下框21、22组合后形成环状排气通道23。
另,前述的出气口24除可设于上框21外侧面,亦可如图9所示,是设于下框22的外侧面,以配合瓦斯炉整体设计多样性。例如实施于图10及图11所示的瓦斯炉,其中图10所示的瓦斯因有并列的炉头,而图11则是一种卤素炉形态,炉头是设于玻璃面板3’底面,因此出气口24适用于图9所示设在下框22的外侧面,然后再在出气口24连接一排气管(图中未示)至炉后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环框2设计,已考虑到各种不同形态的瓦斯炉,除前述的台炉型式,其亦可实施于流理台的嵌炉,或是营业用诸如涮锅等所用的炉台。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该上框21的顶面211是置于炉面3上,并可作为锅体放置的支架使用,且上框21的倾斜内环面212供放置预定孔径的撑架26a或26b,以配合各种不同锅体使用。
故,本实用新型借助环框2配合红外线燃烧器的特殊设计,将热移动现象的传导、对流、辐射及蓄热等作用充分利用,而具有最高的热效能利用率,并提供较佳烹煮环境,且可提高陶瓷板使用寿命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构造,为昔所无,且确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并具可供产业利用价值;完全符合新型专利要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燃烧器本体,其上方容置一具有多个小焰孔的红外线陶瓷板;
一环框,是由上框及下框构成而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上周缘,其内部形成中空的环状排气通道,上框顶面高于红外线陶瓷板,并由顶面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内环面,内环面上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环框的外侧面设有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的内环面在排气孔下方设有向内凸伸的V状沟槽,该沟槽底面外侧设有多个溢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内环上方形成凸缘面,借助该凸缘面跨置在燃烧器本体的周缘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与下框是成型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是与燃烧器本体一体成环沟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的内环端是套置于本体外周缘的凸缘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是设于环框的上框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是设于环框的下框外侧面。
CN 02285227 2002-11-12 2002-11-12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8504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85227 CN2585049Y (zh) 2002-11-12 2002-11-12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85227 CN2585049Y (zh) 2002-11-12 2002-11-12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85049Y true CN2585049Y (zh) 2003-11-05

Family

ID=33746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852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85049Y (zh) 2002-11-12 2002-11-12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8504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6901A (zh) * 2017-07-14 2017-11-21 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质气化可燃气的稳定环保燃烧方法及环保型燃烧腔
CN111288501A (zh) * 2020-02-13 2020-06-16 燕山大学 一种面积可调的防回火高效红外线燃气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6901A (zh) * 2017-07-14 2017-11-21 南京林业大学 生物质气化可燃气的稳定环保燃烧方法及环保型燃烧腔
CN111288501A (zh) * 2020-02-13 2020-06-16 燕山大学 一种面积可调的防回火高效红外线燃气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85049Y (zh)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CN202253785U (zh) 商用节能灶
CN1501024A (zh) 聚热型节能红外线燃烧器
CN109869767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3052767U (zh) 一种烟气与空气热交换的燃气灶具锅支架
CN104534466A (zh) 节能灶炉头
CN211502984U (zh) 一种反射板
CN201016494Y (zh) 一种取暖炉
CN109869765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1628281U (zh) 一种用于燃器具上的环保节能支撑装置
CN201259250Y (zh) 节能减排燃气灶
CN201110546Y (zh) 一种新型燃气灶燃烧器
CN2275688Y (zh) 燃烧器
CN201072171Y (zh) 节能炉架
CN2814184Y (zh) 炉具设备
CN209445359U (zh) 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及应用其的炉灶
CN218033277U (zh) 一种聚能盘及燃气灶
CN202024375U (zh) 具有火焰导板的集热节能燃气灶
CN221035868U (zh) 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CN201344560Y (zh) 一种节能取暖炉
CN103047689A (zh) 蒸汽湿燃全热式升降节能灶贮水灶堂装置
CN2497176Y (zh) 带防尘板节煤炉
CN2466555Y (zh)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0624587U (zh) 可自动回收余热的高效节能燃烧炉
CN2315867Y (zh) 节能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