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5868U - 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5868U
CN221035868U CN202322649328.3U CN202322649328U CN221035868U CN 221035868 U CN221035868 U CN 221035868U CN 202322649328 U CN202322649328 U CN 202322649328U CN 221035868 U CN221035868 U CN 221035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pot rack
bottom plate
pot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93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春
陈晓文
方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edsun Gas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edsun Gas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edsun Gas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edsun Gas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93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5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5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5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属于灶具领域,包括:锅架面板,锅架面板的中心向下凹陷,锅架面板的中心设置有面板中心孔;锅架底板,设置在锅架面板的下方,锅架底板的中心向下凹陷,锅架面板和锅架底板同轴设置,锅架面板与锅架底板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锅架底座,设置在锅架底板的下方;燃烧器,设置在面板中心孔内,通过将锅架面板和锅架底板间隔设置形成流道,助燃空气经流道流入燃烧器的空气入口与燃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器内腔,混合后气体由燃烧器的外环火孔和内环火孔流出,由外界的助燃空气二次混合并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锅架面板和锅架底板同时被加热,助燃空气预热,从而提高燃烧器的火焰温度,燃烧释放出的热烟气温度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蓄热式高效锅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效节能、低碳环保是用户对燃气灶的重要需求之一。燃气灶的燃烧器在同样热负荷的前提下,燃气的燃烧已经不能释放更多热量,如何做好燃烧器与锅底的热交换成为各大厂商提高燃烧器热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双层锅支架是现有高效燃气灶采用最多的技术方案,但是由于锅支架的存在,导致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目前针对双层锅支架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将锅架底部与盛液盘之间形成二次预热空气的通道,促进燃气燃烧,提高燃气利用率。在这类改进中,锅架上层面板与锅架下层底板为封闭连接,在两者之间的空气并不流通,虽然阻隔了锅架上层面板的热量向锅架下层底板热量传递,但是锅架下层底板一般放置在燃气灶面板或者盛液盘上,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仅容易引起面板温度升高的问题,还不能充分利用锅架上层面板所聚集的热量。
为此,本申请对双层锅支架进行了改良,降低产品能耗,提高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蓄热式高效锅架,包括:
锅架面板,所述锅架面板的中心向下凹陷,所述锅架面板的中心设置有面板中心孔;
锅架底板,设置在所述锅架面板的下方,所述锅架底板的中心向下凹陷,所述锅架面板和锅架底板同轴设置,所述锅架面板与所述锅架底板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锅架底座,设置在所述锅架底板的下方;
燃烧器,设置在所述面板中心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所述锅架面板的外缘形成有向下的面板外翻边,所述锅架底板的外缘形成有向上的底板外翻边,所述面板外翻边的直径大于所述底板外翻边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所述锅架面板与锅架底板之间设置有面板支承,所述面板支承的一端与锅架面板连接,另一端与锅架底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所述锅架面板的内缘形成有向上的面板内翻边,所述面板内翻边与所述燃烧器在水平方向间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所述锅架底板与所述锅架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承锅架底板的底板支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所述锅架底板的内缘形成有向下的底板内翻边,所述底板内翻边连接有装饰盘,所述锅架底座设置在所述装饰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所述燃烧器的空气入口位于锅架面板与锅架底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所述锅架面板上设置有若干锅支架,所述锅支架呈环状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在本申请中,通过将锅架面板和锅架底板间隔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形成流道,助燃空气经流道流入燃烧器的空气入口与燃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器的内腔,混合后的气体再由燃烧器的外环火孔和内环火孔流出,由外界的助燃空气二次混合并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锅架面板和锅架底板同时被加热,源源不断流入的锅架面板和锅架底板之间的助燃空气被预热,从而提高燃烧器的火焰温度,燃烧释放出的热烟气温度得到提升;同时锅架面板与锅架底板之间由于燃烧器加热形成保温腔,避免了燃烧温度向外逸散,提高了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隐藏装饰盘);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环火喷嘴、引射管、助燃空气和热烟气流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环火喷嘴、引射管、助燃空气和热烟气流动的剖视图。
1-锅架面板、11-面板外翻边、12-面板支承、13-面板内翻边、14-螺钉、2-锅架底板、21-底板外翻边、22-底板内翻边、23-底板支承、3-锅架底座、4-锅支架、5-燃烧器、51-燃烧器外环火孔、52-燃烧器内环火孔、53-燃烧器内环引射管、54-燃烧器外环引射管、6-装饰盘、7-喷嘴、8-助燃空气、81-热烟气、9-燃气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案。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蓄热式节能高效锅架,包括锅架面板1、锅架底板2、锅架底座3、燃烧器5以及装饰盘6,其中锅架面板1的中心向下凹陷,锅架面板1的中心设置有面板中心孔,面板中心孔在锅架面板1上的位置低于锅架面板1的外缘,锅架底板2设置在锅架面板1的下方,锅架底板2的中心向下凹陷,锅架底板2的中心设置有底板中心孔,底板中心孔在锅架底板2上的位置低于锅架底板2的外缘,锅架底板2和锅架面板1同轴设置,并且锅架面板1与锅架底板2在竖直方向间隔一段距离形成流道,助燃空气8可以在流道内进行由边缘向中心的方向进行流动。前述的锅架底座3设置在锅架底板2的下方,用于支撑锅架底座3。燃烧器5设置在面板中心孔中,并且保证燃烧器5的空气入口位于流道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助燃空气8可在流道内自然流动,燃烧器5在燃烧时,助燃空气8通过流道进入燃烧器5内,可燃气则由燃气进气管9进入到燃烧器5内,经过喷嘴7射入燃烧器内环引射管53和燃烧器外环引射管54内,与助燃空气8第一次进行混合后进入燃烧器5的内腔,经过混合后的混合气体经燃烧器内环火孔52和燃烧器外环火孔51流出,混合气体与外界助燃空气8进行二次混合并燃烧产生热烟气81用于加热锅具。在燃烧的过程中,由于燃烧器5靠近锅架面板1和锅架底板2,使得锅架面板1和锅架底板2同时被加热,进而导致流道内流入的助燃空气8在锅架面板1和锅架底板2的热传递作用下被加热,此时锅架面板1与锅架底板2形成了空腔蓄热体,通过对流道内的助燃空气8进行预热,提高了火焰的温度,使得燃烧释放出的热烟气81温度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锅具的热交换效率。
优选地,锅架面板1上设置有至少3个锅支架4。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锅架面板1的外缘形成有向下的面板外翻边11,锅架底板2的外缘形成有向上的底板外翻边21,面板外翻边11的直径大于底板外翻边21的直径,使得锅架面板1在外缘处对锅架底板2形成了半包围的结构,避免了流道中被加热的助燃空气8逆流出流道,使得燃烧温度不易向外逸散,提高了热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避免助燃空气8逆流出流道,锅架面板1和锅架底板2均为台阶状的倒锥型,体现为流道的纵截面为非直线型,而是具有多处弯折(在台阶处形成)的结构,增大了助燃空气8逆流的难度,有助于维持流道内助燃空气8的温度。
优选地,锅架面板1与锅架底板2之间设置有面板支承12,面板支承12一端与锅架面板1连接,另一端与锅架底板2连接,锅架面板1与锅架底板2之间通过面板支承12形成锅架面板1与锅架底板2的纵向间隔。在锅架面板1的内缘形成有向上的面板内翻边13,面板内翻边13与燃烧器5在水平方向间隔一段距离,面板内翻边13可以阻挡烹饪中锅具外溢出的液体流入燃烧器5内,同时有利于助燃空气8补充二次空气。
优选地,面板内翻边13为上小下大的锥台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锅架底板2与锅架底座3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锅架底板2的底板支承23,底板支承23的一端与锅架底板2连接,另一端与锅架底座3连接,锅架底板2与锅架底座3之间利用底板支承23连接,减小了锅架底板2与锅架底座3之间、锅架底座3与灶面之间的热传递,防止热量的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锅架底座3为一矩形框体,底板支承23设置在矩形框体上。底板支承23通过螺栓或锚钉固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锅架底板2的内缘还形成有向下的底板内翻边22,底板内翻边22连接有装饰盘6,锅架底座3设置在装饰盘6上。底板内翻边22与装饰盘6连接,形成半封闭的腔室,避免冷空气流入燃烧器5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架面板(1),所述锅架面板(1)的中心向下凹陷,所述锅架面板(1)的中心设置有面板中心孔;
锅架底板(2),设置在所述锅架面板(1)的下方,所述锅架底板(2)的中心向下凹陷,所述锅架面板(1)和锅架底板(2)同轴设置,所述锅架面板(1)与所述锅架底板(2)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锅架底座(3),设置在所述锅架底板(2)的下方;
燃烧器(5),设置在所述面板中心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面板(1)的外缘形成有向下的面板外翻边(11),所述锅架底板(2)的外缘形成有向上的底板外翻边(21),所述面板外翻边(11)的直径大于所述底板外翻边(2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面板(1)与锅架底板(2)之间设置有面板支承(12),所述面板支承(12)的一端与锅架面板(1)连接,另一端与锅架底板(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面板(1)的内缘形成有向上的面板内翻边(13),所述面板内翻边(13)与所述燃烧器(5)在水平方向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底板(2)与所述锅架底座(3)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承锅架底板(2)的底板支承(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底板(2)的内缘形成有向下的底板内翻边(22),所述底板内翻边(22)连接有装饰盘(6),所述锅架底座(3)设置在所述装饰盘(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5)的空气入口位于锅架面板(1)与锅架底板(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高效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面板(1)上设置有若干锅支架(4),所述锅支架(4)呈环状阵列排布。
CN202322649328.3U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Active CN221035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9328.3U CN221035868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9328.3U CN221035868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5868U true CN221035868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8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9328.3U Active CN221035868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5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0606U (zh) 火锅炉
CN104930555B (zh) 一种采用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燃气灶具
CN103982920A (zh)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CN202267095U (zh) 高能效猛火燃气灶
CN204786593U (zh) 一种采用新型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燃气灶具
CN202253785U (zh) 商用节能灶
CN101556058B (zh) 通风塔式下进风燃气灶
CN221035868U (zh) 一种蓄热式高效锅架
CN117387106A (zh) 一种可预热助燃的锅架
CN203052767U (zh) 一种烟气与空气热交换的燃气灶具锅支架
CN215637169U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14406171U (zh) 锅支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01542395U (zh) 电磁炉燃气炉两用节能锅
CN211451021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炉头及其具有该炉头的灶具
CN208312369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1697125U (zh) 喷火式炉头
CN203731494U (zh)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CN209569771U (zh) 一种方便清洗且燃烧效率高的无线控制灶具
CN101936557A (zh) 锅膛组合排气装置及节能炉灶
CN213577605U (zh) 高效节能大锅灶
CN108386833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9841563U (zh) 燃气炉头和家用大气式燃烧方式燃气灶具
CN218033277U (zh) 一种聚能盘及燃气灶
CN216814259U (zh) 一种带有聚能隔热功能的锅架
CN110186042B (zh) 一种三环火燃烧器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