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31494U -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 Google Patents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31494U
CN203731494U CN201420047635.2U CN201420047635U CN203731494U CN 203731494 U CN203731494 U CN 203731494U CN 201420047635 U CN201420047635 U CN 201420047635U CN 203731494 U CN203731494 U CN 203731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on
insulation loop
cumulative heat
cumulative
water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476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0476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31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31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314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包括有聚能隔热环、弹簧顶托装置以及炉头燃烧器和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可上下活动的安装在炉头燃烧器周围或下方。优点是:在弹簧顶托装置作用下聚能隔热环上的凸起,始终贴合在锅体的底部,使聚能隔热环的口沿部分与不同形状锅体的锅底均保持恒定的高度间隙,保证聚能隔热环在锅体下部的聚能隔热效果,使部分热能由锅底和聚能隔热环口沿部分的间隙向上对锅体周围加热,对炉头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合理高效的分配,同时采用热传导系数低的耐高温隔热远红外材料,不仅大幅度降低炉头对周围的热辐射,降低灶具周围的环境温度,还使得灶具的热效率大幅提高,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具的聚能隔热,具体说是一种可以将燃烧器产生的热能集聚并可以为燃烧器进风的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中普遍使用的燃气灶,大多数采用上进风方式,为灶具燃烧器补充新鲜空气,由于燃烧器在燃烧时,空气是由燃烧器周围和上方进行补充,在燃烧器的中心位置形成接近真空状态,造成燃烧器中心位置火焰缺氧火力小,不完全燃烧,燃烧效率低,燃烧器火焰的高温区域位于锅体周围不在锅体中心区域,大量热能扩散在锅体和燃烧器的周围,使燃气灶具的工作效率不足百分之六十(国家标准GB16410《家用燃气灶具》规定,嵌入式灶具热效率大于50%),严重浪费能源,一氧化碳排放超标,危害环境,危害健康。
同时由于难以充分补充氧气,也使目前的嵌入式灶具的燃烧器燃烧功率小,不符合中国家庭急火爆炒的烹饪习惯,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和香味在烹饪中大量流失。
并且炉架高度普遍为五到六公分,使得灶具燃烧产生的大量热能由燃烧器周围扩散到灶具周围,炉头对锅体这样的敞开式加热燃烧,造成将近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燃烧热量由炉头周围散发到周围空气中,炉头真正直接对锅底和锅体加热的热能利用不到百分之六十,大大降低燃烧器或炉头的工作效率,不仅造成热能的巨大浪费,也使得灶具周围环境恶化。
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灶具炉头隔热装置,由于无法和灶具炉架兼容、无法和灶具水盘兼容、无法适用于平底锅和尖底锅、稳定性差、外观差,不耐高温,外侧无法进风不能在嵌入式灶具上使用,产品难以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无法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燃烧器产生的热能集聚并可对炉头或燃烧器的热能进行合理分配,高效环保的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包括有聚能隔热环、弹簧顶托装置以及炉头燃烧器和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可上下活动的安装在炉头燃烧器的周围或下方,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可上下活动的安装在水盘上方;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的底部带有中心孔或底部进风孔或圆周侧面设有外侧进风孔,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同时设有底部中心孔和底部进风孔或和同时设有底部中心孔和外侧进风孔或同时设有底部中心孔和底部进风孔及外侧进风孔。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包括有聚能隔热环、带有进风孔的水盘、炉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安装在带有水盘进风孔(14)的水盘(4)或炉架上,炉头燃烧器(1)通过水盘进风孔(14)补充氧气,或通过聚能隔热环(2)外侧设置的外侧进风孔补充氧气,或通过聚能隔热环(2)与下方水盘之间的空隙补充氧气,或通过水盘进风孔和聚能隔热环(2)上的外侧进风孔同时补充氧气,或通过水盘进风孔和聚能隔热环(2)与下方水盘之间的空隙同时补充氧气;
所述的水盘为平面形状或下沉式;所述的下沉式水盘的圆周面为圆筒形或为斜面呈喇叭状;
所述的平面形状水盘或下沉式水盘为独立安装或与灶具台面一体。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包括有聚能隔热环、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炉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18)由内圈和外圈组成,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安装在灶具台面(19)中,其内圈和外圈的上部高于灶具台面(19),同时外圈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内圈侧面设有内圈侧面进风孔,或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内圈底部设有内圈底部进风孔,或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内圈侧面和内圈底部同时进风孔;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中炉头燃烧器的下方,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设置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内侧底部的上方;
所述的炉头燃烧器通过聚能隔热环上的底部或外侧进风孔,经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上内侧的内圈侧面或底部进风孔由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外侧的通风孔,从灶具台面上方补充氧气。
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上方设有锅架。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为由上层聚能隔热环(2)或位于上层的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和下层聚能隔热环(13)组成上下双层分体结构或上下双层一体结构,所述的上下双层分体结构聚能隔热环中位于上层的聚能隔热环(2)或上层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盖放或卡放或者是插入在下层聚能隔热环(13)的上部;所述的位于上层的聚能隔热环(2)或位于上层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和下层聚能隔热环(13)之间设置有弹簧顶托装置;
所述的下层聚能隔热环(13)的外侧设置有下层进风孔,氧气通过下层进风孔进入位于其上方的聚能隔热环(2)或上层的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底部或侧面进风孔,为炉头燃烧器提供氧气,或通过聚能隔热环外侧进风孔为炉头燃烧器的提供氧气.,或氧气通过聚能隔热环外侧进风孔和下层进风孔及聚能隔热环(2.)底部进风孔,为炉头燃烧器同时提供氧气.;
所述的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的圆周面为圆筒形或为斜面呈喇叭状。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底面的中间部分呈向上凸起的圆形凸台(7),同时圆形凸台(7)的侧面设有内侧进风口(8),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底面的中间向上凸起圆形凸台部分的外侧呈斜面,同时圆形凸台的斜面上设有进风口。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上设可供炉架上方或炉架上方前端插入或穿过的插槽,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圆周面上方设置有锅架,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圆周面外侧设置有炉架。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其侧面周围或底部下方的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下沉式水盘中炉头燃烧器的周围或下方,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其环状底部直接卡放在水盘中间的凸台周围或环状槽中,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设置安装在炉架3内侧的上部,其下方与水盘之间保留有进风间隙;
所述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下沉式水盘中炉头燃烧器的周围或下方的聚能隔热环,其圆周面上方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支钉或凸台。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采用金属材料或耐高温隔热材料或远红外陶瓷材料或陶瓷材料制造;
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外层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内层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造或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或陶瓷材料制造的双层复合材料结构;
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外层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内层采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陶瓷材料制造,内外层之间再嵌入耐高温隔热材料;
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外层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内层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造,同时耐高温隔热材料内侧上设置有远红外材料;
或所述的采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或陶瓷材料制造的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内侧和底部或外围和底部设有耐高温隔热材料;
或所述的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造或陶瓷材料制造的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内侧和底部或外围和底部设置有远红外材料或远红外陶瓷材料;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呈圆筒状或喇叭状或侧面呈碗状的圆弧形,或其上半部分圆周面呈喇叭形或上半部分侧面呈碗状的圆弧形或其上半部分圆周直径大于下半部分圆周直径、或上下两部分均为不同大小圆筒状,在聚能隔热环不同形状或不同大小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圆周上采用斜面连接或圆弧形连接或直角连接;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圆周底部和聚能隔热环的底部底面之间采用圆弧形连接或斜面连接或直角连接,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底部底面均带有中心孔。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其上方向外的翻边盖放在下沉式水盘或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上方;或所述的圆周面为斜面呈喇叭状的聚能隔热环直接贴合或摆放在下沉式水盘呈喇叭状的圆周斜面上,或所述的圆周面为斜面呈喇叭状的聚能隔热环直接贴合或摆放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内圈呈喇叭状的圆周斜面上。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的优点是:
聚能隔热环在底部或侧面设弹簧顶托装置作用下,聚能隔热环上的凸起,始终贴合在锅体的底部,从而使聚能隔热环的口沿部分与不同形状锅体的锅底均保持恒定的高度间隙,不仅保证聚能隔热环在锅体下部的聚能隔热效果,同时也使得的炉头燃烧的部分热能由锅底和聚能隔热环的口沿部分的间隙向上对锅体的周围加热,从而对炉头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合理高效的分配,避免目前炉头的敞开式燃烧加热,造成将近百分之三十的燃烧热量由炉头周围散发到周围空气中,炉头真正直接对锅底和锅体加热的热能不到百分之六十,大大提高炉头的加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节能环保。相对于目前各类炉头隔热装置,浮动式聚能隔热环不仅可以对各种不同形状的锅底和锅体进行聚能隔热,并同时将炉头对锅底和锅体加热的燃烧热能进行最合理的分配。克服了目前的炉头隔热装置不能同时适用于平底锅与尖底锅以及其它形状的不同锅体。同时克服了目前上进风灶具燃烧效率低,中心火焰缺氧造成的火力小,不完全燃烧,燃烧器高温区不在锅体中心区域,一氧化碳排放超标,危害环境,严重浪费能源的难题。使炉头燃烧器产生的高温区集中在锅体下部中心区域,大幅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节能环保。
由于采用热传导系数低的耐高温隔热材料和远红外陶瓷材料,聚能隔热环不仅大大减少了炉头热能对炉头周围的热辐射,降低灶具台面以及灶具周围的环境温度,还使得灶具的热效率大幅提高,节能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中所示为聚能隔热环位于炉头燃烧器的周围下方的应用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聚能隔热环和炉头燃烧器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聚能隔热环带有中心孔的底面和其圆周之间采用圆弧形连接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聚能隔热环带有中心孔的底面和其圆周之间采用斜面连接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可上下活动的安装炉头燃烧器的下方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1中聚能隔热环的中间部分为向上凸起的圆形凸台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聚能隔热环的中间凸台部分的外侧呈斜面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1中聚能隔热环上半部分呈喇叭形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1中聚能隔热环上下两部分不同大小圆筒形之间采用直角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中所示为聚能隔热环的侧面设有进风口的应用示意图。
图2-1为聚能隔热环的底部设有进风口的应用示意图。
图2-2为聚能隔热环的底部和外侧面同时设有进风口的应用示意图。
图2-3为聚能隔热环上方设有炉架插槽的应用示意图。
图2-4为炉架上方前端位于聚能隔热环上方的炉架槽内的应用示意图。
图2-5为聚能隔热环圆周面上方设有多个小型凸起的应用示意图。
图2-6为聚能隔热环圆周面上方设有锅架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聚能隔热环下方设置下层聚能隔热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聚能隔热环和其下方下层聚能隔热环上下一体双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3-2为上下一体双层聚能隔热环上设有锅架的示意图。
图4为聚能隔热环在带有进风孔的水盘上的示意图。
图4-1为图4中水盘进风孔位于中心炉头外侧下方示意图。
图4-2为图4中水盘进风孔位于中心炉头和外侧炉头之间示意图。
图5为聚能隔热环安装在下沉式水盘中间凸台外侧示意图。
图5-1为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下沉式水盘上方示意图。
图6为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中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炉头燃烧器下方的示意图。
图6-1为安装有聚能隔热环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进风示意图。
图6-2为聚能隔热环安装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上方示意图。
图6-3为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中聚能隔热环上方设有锅架示意图。
图6-4为圆周呈喇叭状的聚能隔热环安装在下方同时为喇叭状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内圈圆周面上的示意图。
图7为下沉式聚能隔热环设置在下层聚能隔热环上方的示意图。
图7-1为图7中下沉式聚能隔热环和下层聚能隔热环上下分体的示意图。
图7-2为图7-1中下沉式聚能隔热环上方设置有锅架的示意图。
图7-3为图7-2中下沉式聚能隔热环上方设置有锅架的示意图。
图8为聚能隔热环设置安装在炉架内侧上部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图1-4中所示,灶具水盘4中聚能隔热环2可上下活动的安装炉头燃烧器1的下方,同时聚能隔热环底部下方设置有弹簧7,炉架3上方前端位于聚能隔热环2上的插槽10中(参见图2-3和2-4),聚能隔热环2的侧面设侧面进风孔5。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的在底部弹簧顶托装置作用下,聚能隔热环上方的支钉或凸台11(参见图2-4),始终贴合在炉头燃烧器上方被加热的锅体底部,从而使聚能隔热环的口沿部分与锅体的锅底保持恒定的高度间隙,保证聚能隔热环在锅体下部的聚能隔热效果,使得的炉头燃烧的部分热能由锅底和聚能隔热环口沿部分的间隙向上对锅体的周围加热,而大部分的热能始终被保持在聚能隔热环内锅体的底部对锅体进行加热,从而对炉头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合理高效的分配,大幅减少热能由炉头燃烧器四周向周围的扩散,避免目前炉头的敞开式燃烧加热,造成将近百分之三十的燃烧热量由炉头周围散发到周围空气中,炉头燃烧器真正直接对锅底和锅体加热的热能不到百分之六十。大大提高炉头的加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节能环保。
应用中,弹簧顶托装置可以安装在聚能隔热环的侧面周围或底部下方的周围或底部下方的中心部分。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可以呈圆筒状或喇叭状或侧面呈碗状的圆弧形,或聚能隔热环上半部分圆周面呈喇叭形(参见图1-7)或上半部分侧面呈碗状的圆弧形或聚能隔热环上下两部分均为不同大小圆筒状之间采用直角连接(参见图1-8),应用中,在聚能隔热环不同形状或不同大小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圆周上采用斜面连接或圆弧形连接或直角连接。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底部可以设带有中心孔的底面,底面和聚能隔热环下方的圆周之间可以为圆弧形连接(图1-2)或斜面连接(图1-3)或直角连接(图1-1)。
应用中,可以在底部底面上设中心孔的聚能隔热环侧面设置侧面进风孔5(参见图2),也可在聚能隔热环底部底面中心孔周围设置底部进风孔9(参见图2-1),或者同时在聚能隔热环侧面和底部设置进风孔(参见图2-2)。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的底面中间部分可以为向上凸起的圆形凸台7,同时圆形凸台7的侧面设有内侧进风孔8(参见图1-5)或聚能隔热环的底面中间向上凸起圆形凸台7部分的外侧可以呈斜面,同时圆形凸台7的斜面上设有内侧进风孔8(参见图1-6)。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采用金属材料或耐高温隔热材料或远红外陶瓷材料或陶瓷材料制造;
或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外层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内层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造或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或陶瓷材料制造的双层复合材料结构;
或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外层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内层采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陶瓷材料制造,内外层之间再嵌入耐高温隔热材料;
或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外层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内层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造,同时耐高温隔热材料内侧上设置有远红外材料;
或采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或陶瓷材料制造的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内侧和底部或外围和底部设有耐高温隔热材料;
或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造或陶瓷材料制造的聚能隔热环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内侧和底部或外围和底部设置有远红外材料或远红外陶瓷材料;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的上部可以设有锅架12(参见图2-6)。
实施例2
参见图3,图中所示,双层聚能隔热环为由上层的聚能隔热环2和下层聚能隔热环13组成上下双层分体结构,上下双层分体结构双层聚能隔热环中位于上层的聚能隔热环2卡放或者是插入在下层聚能隔热环13的上部,两者之间同时设置有弹簧顶托装置;并且下层聚能隔热环13的外侧设置有下层进风孔。
应用中氧气通过下层聚能隔热环13上设置的下层进风孔进入位于其上方的聚能隔热环2.底部进风孔,由炉头燃烧器的内侧中心为其提供氧气.。
应用中,位于上层的聚能隔热环2的外侧也可设外侧进风孔,氧气通过聚能隔热环的外侧进风孔为炉头燃烧器提供氧气.,或者氧气通过聚能隔热环外侧进风孔和下层聚能隔热环13上设置的下层进风孔及聚能隔热环2的.底部进风孔,为炉头燃烧器的内侧和外侧同时提供氧气.。
应用中,双层结构聚能隔热环的上下层也可以是上下一体结构(参见图3-1);一体结构的双层聚能隔热环可以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可上下活动的安装在炉头燃烧器的周围或下方周围或底部下方的中心部分,或者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可上下活动的安装在水盘上方,或者通过其环状底部直接卡放在下沉式水盘中间的凸台上或环状槽中。
应用中,上部的聚能隔热环2上可以设有可供炉架上方或炉架上方前端插入或穿过的插槽(和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
由于采用对炉头燃烧器的中心火焰和外围火焰按比例分别供氧,克服了目前大多数炉头燃烧器在燃烧工作时中心火焰严重缺氧,不能完全燃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大幅提高中心火焰的燃烧功率和燃烧效率。充分适应各种不同种类的炉头燃烧器的进风燃烧,便于普及应用,节能环保。
应用中,可以在水盘上设水盘进风孔,由水盘进风孔通过聚能隔热环的底部进风孔为上方的炉头燃烧器供氧,同时在聚能隔热环的底部进风孔或水盘进风孔的上方设环状挡水圈,防止异物由水盘进风孔进入灶具内部。
应用中,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下沉式水盘中炉头燃烧器的周围或下方的双层聚能隔热环,其圆周面上方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支钉或凸台;由于聚能隔热环上的支钉或凸台,始终贴合在炉头燃烧器上方被加热的锅体底部,从而使聚能隔热环的口沿部分可以与不同形状锅体的锅底均保持恒定的高度间隙,对炉头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合理高效的分配(和实施例1中描述相同)。
应用中,上下一体双层聚能隔热环上部可以设置有锅架(参见图3-2)。
应用中,位于上层的聚能隔热环2上部的圆周直径可以大于其下部的圆周直径(和实施例1中描述相同),或位于上层的聚能隔热环2上部的圆周直径可以大于位于其下方的下层聚能隔热环13圆周直径。
应用中,上层聚能隔热环采用的材料和形状及功能均和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
实施例3
参见图4,图中所示,聚能隔热环2安装在水盘4上,水盘4上带有水盘进风孔14,炉头燃烧器1通过下方水盘进风孔14补充氧气,或通过聚能隔热环2外侧设置的进风孔补充氧气,或通过水盘进风孔和聚能隔热环2上外侧的进风孔同时补充氧气。
由于采用了水盘进风孔和聚能隔热环外侧进风孔对炉头燃烧器的侧面和下方同时供氧,使炉头燃烧器的中心火焰和外围火焰都得到了充分供氧,保障二者都充分燃烧,克服了目前大多数炉头燃烧器在燃烧工作时中心火焰严重缺氧,不能完全燃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大幅提高中心火焰的燃烧功率和燃烧效率。
应用中可以在水盘进风孔的上方设环状挡水圈15,防止异物由水盘进风孔进入灶具内部。应用中,聚能隔热环2可以通过其环状底部直接卡放在下沉式水盘中间的凸台上或环状槽中。应用中,聚能隔热环也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水盘上方或炉头燃烧器下方。
应用中,水盘进风孔通过灶具台面或面板或水盘上设置的通风孔进风。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采用的材料和形状及功能均和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
实施例4
参见图5,图中所示,聚能隔热环的环状底部设置在下沉式水盘中的凸台17上,通过聚能隔热环上的进风孔为炉头燃烧器补充氧气,位于炉头燃烧器下方下沉式水盘上的进风孔同时为炉头燃烧器补充氧气。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可以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下沉式水盘中炉头燃烧器的下方。应用中,下沉式水盘内圆周面的下方可以和其底面为斜面连接或直角连接或圆弧形连接。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也可以直接贴合或摆放在下沉式水盘内的圆周面上,图5中所示,下沉式水盘圆周面和其底面为斜面连接呈喇叭状,呈喇叭状的聚能隔热环直接贴合或摆放在下沉式水盘呈喇叭状的圆周斜面上。
应用中,可以在聚能隔热环上方设向外的翻边,聚能隔热环通过其上方向外的翻边盖放在下沉式水盘上部的口沿上。
应用中,下沉式水盘可以与灶具台面一体。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采用的材料和形状及功能均和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
下沉式水盘内圆周面的下方和其底面的连接方式和实施例1中所述的聚能隔热环下方的圆周与其底面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实施例5
参见图6,图中所示,由内圈和外圈组成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18安装在灶具台面19中,其内圈和外圈的上部高于灶具台面19,同时外圈上设有通风孔,内圈侧面设置有内圈侧面进风孔或内圈底部设置有内圈底部进风孔或同时设有内圈侧面进风孔和内圈底部进风孔(图6-1所示),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中炉头燃烧器的下方。
应用中,炉头燃烧器通过聚能隔热环上的外侧进风孔或底部进风孔经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中的侧面内圈进风孔或内圈底部进风孔通过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外侧的通风孔,由灶具台面上方补充氧气(图中箭头为气流方向)。
应用中,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外圈上的通风孔上方可设挡水。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可直接设置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内圈上方(图6-2所示)。
应用中,设置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内圈上方的聚能隔热环上方可设置有锅架12(图6-3所示)。
应用中,锅架也可直接设置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上方。
应用中,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内圈圆周面可以和其底面为斜面连接或直角连接或圆弧形连接。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也可以直接贴合或摆放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内圈的圆周面上;图6-4中所示,圆周面为斜面呈喇叭状的聚能隔热环直接贴合或摆放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内圈圆周面和其底面为斜面连接呈喇叭状的圆周斜面上。
应用中,可以在全进风聚能隔热环上方设向外的翻边,聚能隔热环通过其上方向外的翻边盖放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上部的口沿上。
应用中,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可以与灶具台面一体。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采用的材料和形状及功能均和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
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内圈圆周面的下方和其底面的连接方式和实施例1中所述的聚能隔热环下方的圆周与其底面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实施例6
参见图7,图中所示,下层聚能隔热环13上方设置有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下层聚能隔热环13卡放在水盘凸起17上,在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的外围和底部设有耐高温隔热材料21,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可以采用耐高温陶瓷或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
应用中,通过设置在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的外围和底部的耐高温隔热材料可以将炉头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基本上集聚在锅体下方,同时通过远红外陶瓷材料的特性可以增加灶具的发热效率,并且陶瓷材料相对于金属材料更加耐高温,不容易在高温条件下氧化、变形,保证聚能隔热环的外观不发生改变,并且便于清洁。
应用中,下层聚能隔热环13上方设置的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可以为上下分体或上下一体。
实施例7
参见图8,图中所示,聚能隔热环2设置安装在炉架3内侧的上部,其下方与水盘之间保留有进风间隙,炉头燃烧器通过此间隔间隙补充氧气。
应用中,炉架可以与聚能隔热环一体。
应用中,炉架下方内侧卡放在水盘凸起台阶上。
应用中,聚能隔热环采用的材料和形状及功能均和实施例1中所述相同。

Claims (10)

1.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包括有聚能隔热环、弹簧顶托装置以及炉头燃烧器和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可上下活动的安装在炉头燃烧器的周围或下方,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可上下活动的安装在水盘上方;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的底部带有中心孔或底部进风孔或圆周侧面设有外侧进风孔,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同时设有底部中心孔和底部进风孔或同时设有底部中心孔和外侧进风孔或同时设有底部中心孔和底部进风孔及外侧进风孔。 
2.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包括有聚能隔热环、带有进风孔的水盘、炉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安装在带有水盘进风孔(14)的水盘(4)或炉架上,炉头燃烧器(1)通过水盘进风孔(14)补充氧气,或通过聚能隔热环(2)外侧设置的外侧进风孔补充氧气,或通过聚能隔热环(2)与下方水盘之间的空隙补充氧气,或通过水盘进风孔和聚能隔热环(2)上的外侧进风孔同时补充氧气,或通过水盘进风孔和聚能隔热环(2)与下方水盘之间的空隙同时补充氧气; 
所述的水盘为平面形状或下沉式;所述的下沉式水盘的圆周面为圆筒形或为斜面呈喇叭状; 
所述的平面形状水盘或下沉式水盘为独立安装或与灶具台面一体。 
3.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包括有聚能隔热环、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炉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18)由内圈和外圈组成,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安装在灶具台面(19)中,其内圈和外圈的上部高于灶具台面(19),同时外圈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内圈侧面设有内圈侧面进风孔,或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内圈底部设有内圈底部进风孔,或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内圈侧面和内圈底部同时设有进风孔;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中炉头燃烧器的下方,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设置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内侧底部的上方; 
所述的炉头燃烧器通过聚能隔热环上的底部或外侧进风孔,经全进风下沉式水盘上内侧的内圈侧面或底部进风孔由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外侧的通风孔,从灶具台面上方补充氧气。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上方设有锅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为由上层聚能隔热环(2)或位于上层的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和下层聚能隔热环(13)组成上下双层分体结构或上下双层一体结构,所述的上下双层分体结构聚能隔热环中位于上层的聚能隔热环(2)或上层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盖放或卡放或者是插入在下层聚能隔热环(13)的上部; 
所述的下层聚能隔热环(13)的外侧设置有下层进风孔,氧气通过下层进风孔进入位于其上方的聚能隔热环(2)或上层的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底部或侧面进风孔,为炉头燃烧器提供氧气,或通过聚能隔热环外侧进风孔为炉头燃烧器的提供氧气.,或氧气通过聚能隔热环外侧进风孔和下层进风孔及聚能隔热环(2.)底部进风孔,为炉头燃烧器同时提供氧气.; 
所述的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的圆周面为圆筒形或为斜面呈喇叭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底面的中间部分呈向上凸起的圆形凸台(7),同时圆形凸台(7)的侧面设有内侧进风口(8),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底面的中间向上凸起圆形凸台部分的外侧呈斜面,同时圆形凸台的斜面上设有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上设可供炉架上方或炉架上方前端插入或穿过的插槽,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圆周面上方设置有锅架,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圆周面外侧设置有炉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其侧面周围或底部下方的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下沉式水盘中炉头燃烧器的周围或下方,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其环状底部直接卡放在水盘中间的凸台周围或环状槽中,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设置安装在炉架(3)内侧的上部,其下方与水盘之间保留有进风间隙; 
所述通过弹簧顶托装置安装在下沉式水盘中炉头燃烧器的周围或下方的聚能隔热环,其圆周面上方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支钉或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采用金属材料或耐高温隔热材料或远红外陶瓷材料或陶瓷材料制造; 
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外层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内层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造或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或陶瓷材料制造的双层复合材料结构; 
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外层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内层采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内外层之间再嵌入耐高温隔热材料; 
或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外层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内层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造,同时耐高温隔热材料内侧上设置有远红外材料; 
或所述的采用远红外陶瓷材料制造或陶瓷材料制造的聚能隔热环(2)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内侧和底部或外围和底部设有耐高温隔热材料; 
或所述的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造或陶瓷材料制造的聚能隔热环(2)或下沉式聚能隔热环(20)内侧和底部或外围和底部设置有远红外材料或远红外陶瓷 材料;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呈圆筒状或喇叭状或侧面呈碗状的圆弧形,或其上半部分圆周面呈喇叭形或上半部分侧面呈碗状的圆弧形或其上半部分圆周直径大于下半部分圆周直径、或上下两部分均为不同大小圆筒状,在聚能隔热环不同形状或不同大小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圆周上采用斜面连接或圆弧形连接或直角连接; 
所述的聚能隔热环(2)圆周底部和聚能隔热环的底部底面之间采用圆弧形连接或斜面连接或直角连接,所述的聚能隔热环底部底面均带有中心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能隔热环通过其上方向外的翻边盖放在下沉式水盘或全进风下沉式水盘的上方;或所述的圆周面为斜面呈喇叭状的聚能隔热环直接贴合或摆放在下沉式水盘呈喇叭状的圆周斜面上,或所述的圆周面为斜面呈喇叭状的聚能隔热环直接贴合或摆放在全进风下沉式水盘内圈呈喇叭状的圆周斜面上。 
CN201420047635.2U 2013-03-07 2014-01-21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1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047635.2U CN203731494U (zh) 2013-03-07 2014-01-21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24097.8 2013-03-07
CN201320124097 2013-03-07
CN201320595609 2013-09-13
CN201320595609.9 2013-09-13
CN201420047635.2U CN203731494U (zh) 2013-03-07 2014-01-21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31494U true CN203731494U (zh) 2014-07-23

Family

ID=5120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4763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31494U (zh) 2013-03-07 2014-01-21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314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920A (zh) * 2013-03-07 2014-08-13 李孝龙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CN105352001A (zh) * 2015-10-29 2016-02-24 东莞市正幸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集热隔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920A (zh) * 2013-03-07 2014-08-13 李孝龙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CN105352001A (zh) * 2015-10-29 2016-02-24 东莞市正幸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集热隔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0606U (zh) 火锅炉
CN103982920A (zh)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CN205119173U (zh) 一种灶具聚能隔热环
CN203731494U (zh) 浮动式进风隔热聚能环保灶具
CN202371757U (zh) 生物质直燃炉
CN204962895U (zh) 燃气灶陶瓷防热节能组合锅撑
CN203286592U (zh) 多功能柴煤两用节能炉灶
CN108006624B (zh) 燃气灶具的集热罩及应用有该集热罩的燃烧器
CN201983314U (zh) 储热式节能炉圈
CN201916957U (zh) 家用集成灶的燃烧烟气独立排放装置
CN206330150U (zh) 一种偏心炉具
CN105361726B (zh) 一种超薄烧烤炉
CN202166097U (zh) 一种燃气灶热水器
CN210921507U (zh) 一种高效的节能炉锅架结构
CN202328268U (zh) 双火环猛火炉
CN109519975B (zh) 一种具有引导燃烧烟气排放的燃气灶
CN103162313B (zh) 生物质直燃炉
CN2912454Y (zh) 速热节能蒸锅
CN205783096U (zh) 一种节能炉芯专用盖
CN202371759U (zh) 秸秆柴草炉
CN219913151U (zh) 一种用于燃气加热装置的自热侧锅
CN212565910U (zh) 一种聚能盘及燃气灶
CN203068556U (zh) 蒸汽湿燃全热式升降节能灶燃烧盘装置
CN201072171Y (zh) 节能炉架
CN201767794U (zh) 电热烧烤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