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82954Y - 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82954Y
CN2582954Y CN 02285339 CN02285339U CN2582954Y CN 2582954 Y CN2582954 Y CN 2582954Y CN 02285339 CN02285339 CN 02285339 CN 02285339 U CN02285339 U CN 02285339U CN 2582954 Y CN2582954 Y CN 25829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interlock
locomotive
movable block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853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HO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HO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HO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HO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0228533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829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829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829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包含一前刹车杆、一后刹车杆、一容置于该机车内部的箱体、一容置于该箱体中的前刹止组件以及一容置于该箱体中的后刹止组件。借该前刹车杆拉动该前刹止组件,而对该前轮产生刹止作用。而借该后刹车杆而拉动该后刹止组件,进而对该后轮产生刹止作用,同时,该后刹止组件也会连动该前刹止组件,而同时对该前轮产生刹止作用,因而能有效达到同时对该前、后轮的双重刹止作用。

Description

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装设于一机车中,利用单手操控就能使机车的前、后轮同时刹止的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以控制一机车前、后轮刹止动作的刹车装置,依其连动方式大致区分成左右刹车独立动作、单连动以及双连动等类型。所谓独立动作,也就是说,骑乘者于施压于前刹车杆时,只能对于机车的前轮达刹止作用,而当施压于后刹车杆时,只能对于机车的后轮达刹止作用。因此,当机车于急速行驶中时,骑乘者须同时施压前、后刹车杆,使得前、后轮同时进行刹止动作,始能达有效且安全的刹车目的,并可避免后轮的刹止作用失效而产生机车甩尾等危及骑乘者安全的危险状况。然而,一般骑乘者很少有双手同时进行刹车动作的习惯,使得骑乘者于骑乘机车时潜藏有刹车不适当的安全顾虑。
因此,相关业者则为因应骑乘者长久以来的单手刹车习惯,而于顾及安全的刹车动作的考虑下,则改良研发出相关的单连动、双连动刹车装置。所谓单连动刹车装置,骑乘者只需操控其中一刹车杆,就可达到使双轮同时刹止减速的目的,例如,骑乘者只需施压于后刹车杆,就能使双轮同时刹止减速。另外,所谓双连动刹车装置,也就是说,骑乘者不论是施压于前刹车杆或后刹车杆,皆能达到同时使前、后轮刹止减速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机车的前后煞车连动机构5包含形成有第一空槽511与第二空槽512的分配器51。该分配器51更形成有二相互平行且相对位于第一空槽511的两侧的长槽513,借其中一长槽513能使得第一空槽511与第二空槽512呈相互连通。机车的前后煞车连动机构5更包含一容置于分配器51的第二空槽512内且形成有一滑槽521的前轮煞车滑块52、一容置于第一空槽511内的后轮煞车滑块53,以及一依序经由长槽513而螺设于后轮煞车滑块53上且穿置于前轮煞车滑块52的滑槽521中的连动杆54。该连动杆54具有一螺固于后轮煞车滑块53上的固定端541,以及一穿设于前轮煞车滑块52的滑槽521中的连动端542。当骑乘者夹压机车的后煞车杆(图中未示)时,借第一后煞车线61而使得后轮煞车滑块53往上移动,连动杆54也同步往上连动,因而牵动第二后煞车线62,而对机车的后轮产生刹止作用。同时,当连动杆54的连动端542抵撑于滑槽521的顶部时,前轮煞车滑块52也会被往上连动,因而牵动第二前煞车线72,而对机车的前轮产生刹止作用。而当骑乘者夹压机车的前煞车杆时,借第一前煞车线71而使得前轮煞车滑块52往上移动,因而牵动第二前煞车线72,机车的前轮则产生刹止。此时,由于前轮煞车滑块52于往上移动之际,并不会碰触到连动杆54,因此,后轮煞车滑块53则完全不受动作,机车的后轮则无刹止反应。
为了达到只动作后煞车杆,就能使前、后轮皆产生刹止效应的目的,于后轮煞车滑块53带动连动杆54之际,则需端靠连动杆54的连动端542以带动前轮煞车滑块52,然而,当前轮煞车滑块52被连动杆54所连动时,前轮煞车滑块52同时会施予连动杆54的连动端542一往下反作用力,也就是说,前轮煞车滑块52会以连动杆54的固定端541为支点,以连动杆54的连动端542为施力点,而对连动杆54产生一力矩,由于连动杆54的连动端542的下方并无支撑物,所产生的力矩则容易导致连动杆54的连动端542产生弯折变形,甚至因无法承受形变而断裂,而无法对前轮产生刹止作用。再者,由于连动杆54的固定端541螺设于后轮煞车滑块53上,连动杆54因与前轮煞车滑块52相互顶掣而产生弯折变形时,后轮煞车滑块53上的螺牙可能会产生崩牙现象,而无法有效螺合连动杆54,因而使连动杆54产生松动甚至脱落,而使机车的前后煞车连动机构5完全失去效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设简易、而借由单手操控就能使机车的前、后轮有效地同时刹止的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该机车包含一车体、一控制该车体的行进方向的握把、一设置于该车体上且具有一前刹止单元的前轮,以及一设置于该车体上且具有一后刹止单元的后轮。该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包含一设置于该握把的右侧的前刹车杆、一设置于该握把的左侧的后刹车杆、一设置于该车体中的中空的箱体、一设置于该箱体中的定位组件、一容置于该箱体中的前刹止组件,以及一容置于该箱体中的后刹止组件。该前刹止组件具有一能相对于该箱体作直线式往复运动的前动作块、一开设于该前动作块上的前连动槽、一嵌置于该前连动槽中的第一前连动柱、一开设于该前动作块上的前滑动槽、一穿设于该前滑动槽中的第二前连动柱、一两端分别连接该前刹车杆与该第一前连动柱的第一连接索,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前连动柱与该前轮的前刹止单元的第二连接索。借该前刹车杆拉动该第一连接索,使得与该第一前连动柱连动该前动作块,因而牵动该第二连接索,而使该前刹止单元对该前轮产生刹止作用。该后刹止组件具有一与该定位组件相连结且能相对于该箱体作直线式往复运动的后动作块、二开设于该后动作块上且位于一第一直线上的后连动槽、一开设于该后动作块上而位在平行该第一直线的一第二直线上的后滑动槽、一嵌设于其中一后连动槽中的第一后连动柱、一嵌设于另一后连动槽中的第二后连动柱,一两端分别连接该后刹车杆与该第一后连动柱的第三连接索,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后连动柱与该后轮的后刹止单元的第四连接索,该后滑动槽是正对应于该前刹止组件的前滑动槽,而使得该第二前连动柱同时穿设于该前、后滑动槽中。借该后刹车杆拉动该第三连接索,借该第三连接索而连动该第一后连动柱,因而带动该后动作块,该后动作块则同时连动该第二后连动柱与该第二前连动柱,因而分别牵动该第四、二连接索,进而同时使该后刹止单元对该后轮产生刹止作用,该前刹止单元同时对该前轮产生刹止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机车前后煞车连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动作块位于第二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施压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刹车杆时,使得后动作块位于第一位置而对机车前轮、后轮产生刹止作用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施压于第一较佳实施例前刹车杆时,对机车前轮产生刹止作用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以控制机车的刹止动作。该机车包含车体(图中未示出)、控制车体的行进方向的握把11、一设置于车体上且具有一前刹止单元12的前轮(图中未示出),以及一设置于车体上且具有一后刹止单元13的后轮(图中未示出)。
如图2及图3所示,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2包含一枢接于握把11的右侧而供骑乘者的右手握持的前刹车杆21、一枢接于握把11的左侧而供骑乘者的左手握持的后刹车杆22、一直立设置于车体中的中空的箱体23、一直立设置于箱体23中的定位组件24、一容置于箱体23中的前刹止组件25,以及一容置于箱体23中的后刹止组件26。定位组件24具有二相互平行的轴杆241。
该前刹止组件25具有一穿设固定于其中一轴杆241上而能沿轴杆241的长度方向作直线式往复运动的前动作块251、一开设于前动作块251上半部的前连动槽252、一嵌置于前连动槽252中的第一前连动柱253、一开设于前动作块251下半部而位于前连动槽252下方的前滑动槽254、一可滑移地穿设于前滑动槽254中的第二前连动柱255、一两端分别连接前刹车杆21与第一前连动柱253的第一连接索256,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前连动柱255与前轮的前刹止单元12的第二连接索257。借前刹车杆21拉动第一连接索256,使得与第一前连动柱253连动前动作块251,因而使第二前连动柱255受连动而牵动第二连接索257,而使前刹止单元12对前轮产生刹止作用。
后刹止组件26具有一穿设固定于定位组件24的另一轴杆241上而能沿轴杆241的长度方向作直线式往复位移且受前动作块251夹设的后动作块261、二开设于后动作块261上且位于一第一直线上的后连动槽262、一开设于后动作块261上而位在平行第一直线的一第二直线上的后滑动槽263、一嵌设于上方的后连动槽262中的第一后连动柱264、一嵌设于下方的后连动槽262中的第二后连动柱267、一两端分别连接后刹车杆22与第一后连动柱264的第三连接索265,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后连动柱267与后轮的后刹止单元13的第四连接索266。该后滑动槽263正对应于前刹止组件25的前滑动槽254,而使得第二前连动柱255同时穿设于前、后滑动槽254、263中。
借后刹车杆22拉动第三连接索265,借第三连接索265连动第一后连动柱264,因而带动后动作块261,该后动作块261则同时连动第二后连动柱267与第二前连动柱255,因而分别牵动第四、二连接索266、257,进而同时使后刹止单元13对后轮产生刹止作用,前刹止单元12同时对前轮产生刹止作用。
如图2及图4所示,于机车行进中时,当骑乘者利用左手施力夹压于后刹车杆22时,由于后刹车杆22与握把11的左侧的枢接处设置有一扭力弹簧(图中未示),借该扭力弹簧会施予第三连接索265一向上拉扯力,而使第三连接索265往上抽拉,而借由与第三连接索265相固接的第一后连动柱264而将整个后动作块261往上连动,此时,随着后动作块261往上连动之际,也使第二后连动柱267以及第二前连动柱255往上同步位移,因而分别使第四连接索266与第二连接索257连带被往上扯动,进而分别带动后刹止单元13与前刹止单元12,使得后刹止单元13与前刹止单元13分别对后轮、前轮产生刹止作用。同时,原本位于前滑动槽254底部的第二前连动柱255,如图2所示,会由于后动作块261上移的影响,而转成位在前滑动槽254顶部,如图4所示,然而,该前刹车杆21仍能维持于未受力状态。因此,骑乘者只需以左手操控后刹车杆22,就能使机车前、后轮达到同时刹止的目的。
另一方面,由于前、后刹止单元12、13与前、后轮的枢接处也分别设置有一扭力弹簧(图中未示),因此,当第二连接索257与第四连接索266同时被往上扯动时,借该等扭力弹簧而分别施予往下反拉扯力于第四连接索266与第二连接索257上。而施于第三连接索265上的向上拉扯力,则能与分别施于第四、二连接索266、257上的往下反拉扯力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
由于夹压该后刹车杆22时,该扭力弹簧产生形变而蓄积一抗形变的作用力,因此,当骑乘者停止施力而松放后刹车杆22时,借该扭力弹簧的抗形变作用力而使后刹车杆22自动复位,第三连接索265则被松放,同时,第四连接索266与第二连接索257则会受往下反拉扯力作用而被往下拉回,而且,使第二后连动柱267以及第二前连动柱255也同步往下位移,该后动作块261则受第二后连动柱267与第二前连动柱255连动而向下移动,此时,后刹止单元13与前刹止单元12对于后、前轮所产生的刹止作用则会逐渐降低,而当前、后刹止单元12、13完全复位后,后刹止单元13与前刹止单元12则对后轮、前轮完全不产生刹止作用。
如图5所示,于机车行进中时,当骑乘者利用右手施力夹压于前刹车杆21时,由于前刹车杆21与握把11的右侧的枢接处也设置有一扭力弹簧(图中未示),借该扭力弹簧会施予第一连接索256一向上拉扯力,而使第一连接索256往上抽拉,并借第一前连动柱253而将整个前动作块251往上连动,此时,随着前动作块251往上连动之际,也使第二前连动柱255往上同步位移,第二连接索257因而连带被往上扯动,进而带动前刹止单元12,使得前刹止单元12对前轮产生刹止作用。此时,由于第二前连动柱255被前动作块251连动而于前、后滑动槽254、263中上移之际,第二前连动柱255无法带动后连动块261,因此,整个后刹止组件26并不会动作,而后轮则完全无刹止效应。同样地,设置于前刹止单元12与前轮处的扭力弹簧会施予往下反拉扯力于第二连接索257上。此时,施于第一连接索256上的向上拉扯力则能与施于第二连接索257上的往下反拉扯力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
同理,由于夹压前刹车杆21时,该扭力弹簧产生形变而蓄积一抗形变的作用力,因此,当骑乘者停止施力而松放该前刹车杆21时,借该扭力弹簧的抗形变作用力而使前刹车杆21自动复位,第一连接索256则被松放,同时,第二连接索257则会受往下反拉扯力作用而被往下拉回,而使第二前连动柱255同步往下位移,该前动作块251则受第二前连动柱255连动而向下移动,此时,前刹止单元12对于前轮所产生的刹止作用则会逐渐降低,而当前刹止单元12完全复位后,前刹止单元12则对前轮完全不产生刹止作用。
如图6及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4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仍是用以控制一机车的刹止动作。该机车包含一握把31、一具有一前刹止单元32的前轮(图中未示出),以及一具有一后刹止单元33的后轮(图中未示出)。该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4仍包含一前刹车杆41、一后刹车杆42、一箱体43、一定位组件44、一前刹止组件45,前刹车组件45设有一前动作块451,以及一后刹止组件46。而元件的结构与作用皆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恕在此不再详述。其中不同处在于,该箱体43的一内壁面形成有一供定位组件44突伸的滑移槽431。而定位组件44具有一与后动作块461相固结的定位杆441,以及一供定位杆441轴设且容置于滑移槽431中的滑移座442。因此,当后动作块461相对于箱体43作直线式往复运动时,借滑移座442能确保后动作块461能沿滑移槽431的长度方向而作直线式的上下往复位移。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借前刹车杆拉动前刹止组件,而对前轮产生刹止作用。而且,只借后刹车杆而能同时连动后刹止组件与前刹止组件,就能有效达到同时对前、后轮的双重刹止作用,且装设简易,所以,确实能达到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用以控制一机车的刹止动作,该机车包含一车体、一控制该车体行进方向的握把、一设置于该车体上且具有一前刹止单元的前轮以及一设置于该车体上且具有一后刹止单元的后轮,该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包含一设置于该握把的右侧的前刹车杆、一设置于该握把的左侧的后刹车杆、一设置于该车体中的中空的箱体、一设置于该箱体中的定位组件、一容置于该箱体中的前刹止组件,以及一容置于该箱体中的后刹止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前刹止组件具有一能相对于该箱体作直线式往复运动的前动作块、一开设于该前动作块上的前连动槽、一嵌置于该前连动槽中的第一前连动柱、一开设于该前动作块上的前滑动槽、一穿设于该前滑动槽中的第二前连动柱、一两端分别连接该前刹车杆与该第一前连动柱的第一连接索,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前连动柱与该前轮的刹止单元的第二连接索;该后刹止组件具有一与该定位组件相连结且能相对于该箱体作直线式往复运动的后动作块、二开设于该后动作块上且位于一第一直线上的后连动槽、一开设于该后动作块上而位在平行该第一直线的一第二直线上的后滑动槽、一嵌设于其中一后连动槽中的第一后连动柱、一嵌设于另一后连动槽中的第二后连动柱,一两端分别连接该后刹车杆与该第一后连动柱的第三连接索,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后连动柱与该后轮的后刹止单元的第四连接索,该后滑动槽是正对应于该前刹止组件的前滑动槽,而使得该第二前连动柱同时穿设于该前、后滑动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为二相互平行的轴杆,该二轴杆分别穿设于前、后动作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内壁面形成有一滑移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一可与后动作块相固结的定位杆,以及一供定位杆轴设且容置于前述滑移槽中的滑移座。
CN 02285339 2002-11-05 2002-11-05 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829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85339 CN2582954Y (zh) 2002-11-05 2002-11-05 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85339 CN2582954Y (zh) 2002-11-05 2002-11-05 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82954Y true CN2582954Y (zh) 2003-10-29

Family

ID=33746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8533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82954Y (zh) 2002-11-05 2002-11-05 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82954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22726Y (zh) 一种遥控玩具车
CN2582954Y (zh) 机车单连动刹车装置
CN2581262Y (zh) 机车双连动刹车装置
CN1150049C (zh) 脚踏滑行车
CN105292362B (zh) 自行车前轮驱动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自行车
CN2343136Y (zh) 夹瓦式爬杆机
CN202719052U (zh) 离合器弹簧助力机构
CN2494303Y (zh) 搬运车
CN201172473Y (zh) 往复式齿轮箱驱动装置
CN2712621Y (zh) 电动压力机
CN100429107C (zh) 汽车驾驶操纵装置
CN101088849A (zh) 一种摆动式驱动装置
CN1133558C (zh) 一种微型自行轿车
CN201136575Y (zh) 一种踏板车
CN201037026Y (zh) 变速式动力滑板车
CN2245029Y (zh) 一种三轮车的刹车装置
CN2405848Y (zh) 自行车
CN2339489Y (zh) 一种把式前驱动自行车
CN2152754Y (zh) 自行车液压制动器
CN1299950C (zh) 脚踏滑行车
CN2654467Y (zh) 电瓶三轮车和摩托三轮车的制动装置
CN2559553Y (zh) 齿轮传动式前后驱动自行车
CN201280138Y (zh) 矿用蓄电池电机车手动扳杠制动装置
CN2696288Y (zh) 拖拉机的浮动拉杆操纵系统
CN2185241Y (zh) 无链条线传动无级变速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