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01868Y - 改进的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01868Y
CN2501868Y CN 01229549 CN01229549U CN2501868Y CN 2501868 Y CN2501868 Y CN 2501868Y CN 01229549 CN01229549 CN 01229549 CN 01229549 U CN01229549 U CN 01229549U CN 2501868 Y CN2501868 Y CN 250186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bar
strut
bar
coupling assembling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295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树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2295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0186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0186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0186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升降装置,包括下机板、一对第一支撑杆、一对第二支撑杆,该对第一支撑杆与此对第二支撑杆枢接,该对第一支撑杆上与第二支撑杆枢接处的下方设一垫高板,第二支撑杆上与第一支撑杆枢接处与第二支撑杆顶端间分别设置第一及第二挡块,一对连接组件中段分别枢设于二第二支撑杆间,一驱动装置枢接于第一支撑杆与下机板的枢接点附近。本实用新型可缓和平台受汽车力量压制所形成的向下冲力,可省力顶推上方放置汽车的平台。

Description

改进的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尤指一种可省力地顶推上方放置汽车的平台的改进的升降装置。
习用的升降装置1,其是将一第一支撑杆11及一第二支撑杆12交叉枢设,其中,该第二支撑杆12底端为可移动卡制,且以一压缸13的活塞杆14推动第二支撑杆12动作。当压缸13推动第二支撑杆12向上动作时,由于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枢设,因此第一支撑杆11受到第二支撑杆12的带动亦会向上动作,使固设于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顶端放置汽车的平台15受顶推作用而向上移动。
在上述的升降结构中,其整体是以第二支撑杆12的底端为支点,车子重力压迫所形成的抗力点则在第二支撑杆12的顶端处,而压缸13对第二支撑杆12的施力点则为在其二者的结合处,但因该结构的抗力点位于第二支撑杆12顶端处,因此,施力点与支点间的施力臂永远小于抗力点与支点间的抗力臂,使得压缸13必须费较大的施力才能使力量大于抗力,压缸的必须最大推力亦相对提高,形成一种费力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升降装置,借由驱动装置驱动杆末端枢接的连接组件设计,可在升降装置在上升起始状态时,使连接组件上抗力臂的距离小于施力臂的距离,以降低驱动装置的必须最大推力,可省力地顶推上方放置汽车的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为提供一种改进的升降装置,借由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下降至连接组件的下端缘抵顶于第一支撑杆的垫高板时,其是以连接组件抵顶于垫高板处为支点,而因支点至固定轴间的施力臂距离小于驱动装置至支点间的抗力臂距离,因此,在下降至该状态时,车子下压的施力受到较大抗力的对抗缓冲,由于车子的重量较大,即使在抗力臂大于施力臂时,仍会使升降装置继续下降,借此,可形成一缓冲现象,以缓和平台受汽车力量压制所形成的向下冲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升降装置,包括:一下机板,其是置于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下方;一对第一支撑杆,其底端为枢接于下机板的一端上;一对第二支撑杆,该对第一支撑杆与此对第二支撑杆枢接,使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呈交叉状,并将第二支撑杆包含于第一支撑杆内,该第二支撑杆底端设有一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撑杆上与第二支撑杆枢接处的下方处设一垫高板,在第二支撑杆上与第一支撑杆枢接处与第二支撑杆顶端间分别设置一第一挡块及一第二挡块,而一对连接组件中段位置分别枢设于二第二支撑杆之间,另有一驱动装置枢接于第一支撑杆与下机板的枢接点附近,驱动装置的驱动杆则与连接组件的远离端在第一挡块的上方位置枢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进的升降装置,其中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顶端的上方锁设一平台。
前述的改进的升降装置,其中第二支撑杆连接组件的前缘与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枢接点可间隔较大的长度,并将该长度枢接成二段,而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该长度的相对处亦枢接成二段,另在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该长度后二段再交叉枢接。
前述的改进的升降装置,其中升降装置的枢接处均以轴贯穿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上升起始状态时,使连接组件上抗力臂的距离小于施力臂的距离,以降低驱动装置的必须最大推力,并可缓和平台受汽车力量压制所形成的向下冲力,可省力地顶推上方放置汽车的平台。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升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组件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上升时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上升时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上升时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上升时的动作示意图(四)。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下降时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下降时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括一下机板2、一对第一支撑杆3、一对第二支撑杆4、一对连接组件5、一驱动装置6及一平台7,其中,该下机板2是置于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的底端下方,且在第二支撑杆4底端的一端设有一安全装置21,第一支撑杆3的底端则以一轴22与下机板2枢接。
该对第一支撑杆3,在一预定处以一轴31与一对第二支撑杆4枢接,使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以枢接点为中心呈交叉状,并将第二支撑杆4包含于第一支撑杆3内,而第一支撑杆3的轴31与轴22之间附近则设一垫高板32。
该第二支撑杆4,在轴31与后述的平台7之间分别设置一第一挡块41及一第二挡块42,且第一挡块41较接近轴31。
该一对连接组件5,其中段位置分别以固定轴51枢设于二第二支撑杆4之间,其顶面可顶推第一挡块41或第二挡块42。
该驱动装置6,其驱动杆61与连接组件5远离轴51的一端以轴62枢接,且驱动装置6的底端是枢接于下机板2与第一支撑杆3枢接轴22附近。
该平台7,是设于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顶端。
组合时,将升降构造的下机板2锁固于地面8所开设的凹槽81中,使该升降装置构造可完全收合于凹槽81中,请参阅图5,由于在收合状态时,连接组件5的下端缘为放置于第一支撑杆3的垫高板32上,使连接元件5至第一支撑杆3及下机板2的轴22枢接点呈一具角度的倾斜状,请参阅图6,当驱动装置6的驱动杆61渐渐向外推出时,即以连接组件5与第二支撑杆4的固定轴51处为中心,而枢转驱动杆61与第二支撑杆4的轴62枢设处,因连接组件5是枢设于第二支撑杆4上,因此在连接组件5枢转至顶面顶推第二挡块42时,即会带动第二支撑杆4往上动作(请参阅图7)。再请参阅图8,当连接组件5枢转至其顶面顶推第二挡块42时,由于受到第二挡块42抵挡,连接组件5无法再行枢转,故驱动杆61继续推动第二支撑杆4以轴31枢接处为中心往垂直方向动作,但因第二支撑杆4是与第一支撑杆3有一是在轴31的枢接处,且第二支撑杆4底端由一安全装置21卡制,在第二支撑杆4往垂直的方向摆动时,即带动第一支撑杆3亦以轴31枢接处为中心与第二支撑杆4作相对垂直方向的移动。此时,第二支撑杆4底端的安全装置为顺向动作,以固定第二支撑杆4底端的位置。并因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的相对移动,锁设于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顶端的平台7即往上移动,并在某一高度时停止驱动杆61的推出,使平台7位于预定的高度,以进行车辆的维修。
请参阅图9,当欲将平台7往下降时,其是利用轴43枢接的安全装置21脱离,使第二支撑杆4的底端回复至安全装置21最外端的位置,此时,升降装置是以第二支撑杆底端为支点,且车子的力量为压制于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因此,整个施力臂为第二支撑杆顶点至底端的距离,而驱动装置的抗力臂只在第二支撑杆底端至连接组件与驱动装置间的力臂距离,施力处的力臂与力量均较抗力处的力臂与力量大,使平台7上的车辆重量压制驱动杆61缩回使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以二者的轴31枢接处为中心往水平方向动作,由于受到第二挡块42的抵挡,因此连接组件5仍维持其顶面顶推第二挡块42的状态。请参阅图10,当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下降至连接组件5的下端缘抵挡于第一支撑杆3的垫高板32时,该升降装置是以连接组件5与垫高板32的抵挡处为支点,此时,整体的施力点为连接组件与第二支撑杆的枢设处,而抗力点为驱动装置与连接组件的枢接处,因此,抗力臂大于施力臂的距离,可以较大的抗力对抗施力。由于车子的重量较大,即使在抗力臂大于施力臂时,其抗力仍可使升降装置继续下降,借此即形成一缓冲现象,以缓和平台受汽车力量压制所形成的向下冲力。此时,再将并未完全缩回的驱动装置6驱动杆61完全缩回,连接组件5即以固定轴51为中心枢转连接组件5与驱动杆61的轴62枢接处,当连接组件5与驱动杆61间的角度回复至倾斜一小角度时,连接组件5的下端缘为放置于垫高板32上,而因受到第一挡块41的抵挡,因此连接元件5即以该状态放置于垫高板32上,且连结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顶端的平台7则下降至与地面相同的高度,使该升降构造可完全置入地面8所开设的凹槽81中。
借由上述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杆4是与放置汽车的平台7连结,因此第二支撑杆4亦会受到车子重量的力量压迫,而该连结组件5中又以固定轴51与第二支撑杆4连结,换句话说,连结组件5的固定轴51处即为此连结组件5受到车子重力压迫的抗力点。在整体结构的上升起始状态时,该连接组件5下缘顶住垫高板32处是为连接组件5的支点,第二支撑杆4与连接组件5的固定轴51处为车子重量压迫的抗力点,而驱动装置6驱动杆61与连接组件5的枢接处则因驱动装置6驱动杆61对连接组件5此处施力,因此该处则为连接组件5的施力点。因施力点与支点间力臂较抗力点与支点间的抗力臂为长,因此,当驱动装置6对连接组件5施以较小的推力时,即可使力量轻易大于车子重量所产生的抗力,借此,以减少驱动装置6出力时所必须拥有的最大推力。
当然,本实用新型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亦可将第二支撑杆4连接组件5的前缘与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轴31枢接点间隔较大的长度,并将该长度以轴43枢接成二段A、B,而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该长度的相对处亦以轴33枢接成C、D二段,另在第一支撑杆3的D段及第二支撑杆4的B段预定处再行交叉枢接,D段及B段的顶端并锁设有平台7,其是以第一支撑杆3及第二支撑杆4的动作以达到将平台抬升或下降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改进的升降装置,包括:
一下机板,其是置于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下方;
一对第一支撑杆,其底端为枢接于下机板的一端上;
一对第二支撑杆,该对第一支撑杆与此对第二支撑杆枢接,使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呈交叉状,并将第二支撑杆包含于第一支撑杆内,该第二支撑杆底端设有一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支撑杆上与第二支撑杆枢接处的下方处设一垫高板,在第二支撑杆上与第一支撑杆枢接处与第二支撑杆顶端间分别设置一第一挡块及一第二挡块,而一对连接组件中段位置分别枢设于二第二支撑杆之间,另有一驱动装置枢接于第一支撑杆与下机板的枢接点附近,驱动装置的驱动杆则与连接组件的远离端在第一挡块的上方位置枢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顶端的上方锁设一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组件的前缘与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枢接点可间隔较大的长度,并将该长度枢接成二段,而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该长度的相对处亦枢接成二段,另在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该长度后二段再交叉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进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枢接处均以轴贯穿设置。
CN 01229549 2001-07-03 2001-07-03 改进的升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186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29549 CN2501868Y (zh) 2001-07-03 2001-07-03 改进的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29549 CN2501868Y (zh) 2001-07-03 2001-07-03 改进的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01868Y true CN2501868Y (zh) 2002-07-24

Family

ID=33644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2954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1868Y (zh) 2001-07-03 2001-07-03 改进的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0186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4782A (zh) * 2011-10-28 2012-11-14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食用菌生产线用升降台
CN101537988B (zh) * 2009-04-27 2013-05-08 深圳市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叠板台
CN105946053A (zh) * 2016-05-24 2016-09-21 安徽东平木业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防护装置的板材切边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7988B (zh) * 2009-04-27 2013-05-08 深圳市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叠板台
CN102774782A (zh) * 2011-10-28 2012-11-14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食用菌生产线用升降台
CN102774782B (zh) * 2011-10-28 2015-02-04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食用菌生产线用升降台
CN105946053A (zh) * 2016-05-24 2016-09-21 安徽东平木业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防护装置的板材切边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89725U (zh) 汽车检修升降平台
US4467893A (en) Folding fork lift with a multiple telescoping top lift attachment
CN2501868Y (zh) 改进的升降装置
CN211141466U (zh) 双升降随动工作平台
CN211841890U (zh) 升降工作台
CN217102925U (zh) 一种直线滑台自动升降装置
CN2124900U (zh) 结构改良的升降平台车
CN112707335B (zh) 一种自动化升举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3171310U (zh) 一种带有锁紧机构的升降平台
CN111717410B (zh) 一种可变回转点的翻转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26278B (zh) 一种叉车上的货叉
CN211770042U (zh) 一种液压举升系统
CN2816132Y (zh) 高质全液压桩机
CN2786086Y (zh) 可变仰角杠杆助力机构
CN111776705A (zh) 一种输送线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481690Y (zh) 高空作业的垂直升降装置
CN219823533U (zh) 一种升降式卸货平台
CN214653337U (zh) 一种具有辅助启动机构的剪式升降平台
CN215854871U (zh) 一种非对称剪叉式升降装置
CN113772582B (zh) 一种双段举升装置
CN216947859U (zh) 一种桥梁检修设备的折叠升降机构
CN219546585U (zh) 一种多级油缸顶升装置
CN113525221B (zh) 一种具有钢管固定装置的半挂车
CN220334656U (zh) 一种方便移动平衡支架结构
CN215666995U (zh) 一种用于叉车属具的可自动调节伸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