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49338Y - 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49338Y
CN2449338Y CN 00255169 CN00255169U CN2449338Y CN 2449338 Y CN2449338 Y CN 2449338Y CN 00255169 CN00255169 CN 00255169 CN 00255169 U CN00255169 U CN 00255169U CN 2449338 Y CN2449338 Y CN 244933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
burning
memory
assembly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25516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havior Technical Comput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havior Technical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havior Technical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Behavior Technical Computer Corp
Priority to CN 0025516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4933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4933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4933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只读内存(ROM)自动烧录装置,包括有一个略呈直立状的支撑托板,在托板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料槽道,其内可插入一根IC棒,而由一移料机构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其移入至烧录座内。烧录座可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进行该组件的资料烧录及测试作业。资料烧录完成后即由移料机构将其送入一移动座内,由其将该组件依据分类移送至多个出料槽中。如此可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依序对多个只读内存组件进行资料烧录,并加以分类而移送至各自所属类别的出料IC棒内。

Description

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只读内存(ROM)的自动烧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针对多个只读内存依序做自动化资料烧录的自动烧录装置。
随着个人计算机及相关计算机化产品的不断发展,各种内存的需求不断地增加,特别是只读内存,其相对于动态随意出入内存(DRAM)及静态随意出入内存(SRAM)有着较佳的大量资料记忆性能,因此,虽然无法在电路运作的过程中,直接提供资料的刷新(FRESH)及重新记录功能,但足以提供大量的资料固定储存功能,从而使其于电子电路的应用范畴相当广阔,诸如计算机主机板中的开机线路的BIOS系统、电视游戏器的游戏卡匣。
由于商业市场需求的增加,只读内存的生产量也随之增加。然而,伴随而来的困扰则是,长期以来,该只读内存的资料烧录或烧录后的测试过程,皆以人工为之,导致生产效率普遍较低及资料烧录品质不佳的问题发生,从而无法有效地提升产量及降低制造成本,对于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业界极需要有一种自动化装置,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对大量的只读内存作资料烧录及烧录后的测试,并依照烧录及测试结果,将这些只读内存组件根据其种类、性能加以分类,以供应用在不同的电子装置或设备中。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要提供一种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用以进行大量只读内存的自动化资料烧录及烧录后的测试作业,以提高资料烧录效率,并避免人工烧录所可能发生的人为疏失。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以计算机操控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以进行一贯自动化的资料烧录及烧录后的测试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再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的只读内存烧录装置,其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依序对大量的只读内存做快速而自动化的大量资料烧录,并依据每一个只读内存的烧录及测试结果加以分类,以供使用在不同的应用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包括有一个略呈直立状的支撑托板,在托板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料槽道,其内可插入一根IC棒,使得IC棒内的待烧录只读内存组件可在重力的作用下依序下降,而由一移料机构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其移入至烧录座内。烧录座可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进行该组件的资料烧录作业,并依据测试结果将该组件加以归类。资料烧录完成后即由移料机构将其送入一移动座内,由其将该组件依据分类移送至多个出料槽中,并使分类相关者经由其导入至出料用的中空IC棒内。如此可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依序对多个只读内存组件作资料烧录及测试,并将它们加以分类而移送各自的类别的出料IC棒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自动烧录装置可用以进行大量只读内存的自动化资料烧录及烧录后的测试作业,以提高资料烧录效率,并避免人工烧录所可能发生的人为疏失;并可进行一贯自动化的资料烧录及烧录后的测试作业;且能依据每一个只读内存的烧录及测试结果加以分类,以供使用在不同的应用上。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文中将配合附图以一个较佳实施例来解说本实用新型,但此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范例,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在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的前视图;
图2是类同于图1的前视图,其中,显示进料槽道与烧录座间的结构;
图3是是图2中所示的进料槽道烧录座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中的各进料导槽及移料机构的外观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分解视图,显示移料机构与移动轨道间的结构;
图7为一侧视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中移料机构的吸引器与烧录座间的结构;
图8为类同于图7的侧视图,但显示移料机构的吸引器预备吸引进料槽道及烧录座上的只读内存组件;
图9为类同于图7的侧视图,显示移料机构的两吸引器分别向下吸引进料槽道及烧录座上的只读内存组件;
图10为一侧视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移料机构的两吸引器在吸引只读内存组件后作纵向位移的状态;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中的只读内存分类装置及其相关的出料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
10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    12机台
14托板                    16进料槽道
20IC棒                    22只读内存
24烧录座                  26控制单元
28贯穿通道                30止挡块
32移料机构                34移动轨道
38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
40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
41基板                    41’基座
411支柱                   42吸引器
42’吸引器                44分类装置
50出料槽                  20’IC棒
51微动开关                52移动座
54电动马达                56直线状轨道
58通道                    60止挡销
62传感器                  70触控显示板
71指示灯                  72启动开关
下文中将配合附图,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首先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其中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10,本实用新型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10包含有一机台12,其上架设有一片倾斜设置的烧录装置支撑托板14。托板14相对于机台12略呈直立方式设置,以便利用倾斜重力来进行进料作业,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说明。
托板14具有一表面,其上设置有数个长条状的进料槽道16,均系贴附在托板14的表面上,并沿着托板14向上延伸。每一进料槽道16内均具有一个沿着该槽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而贯穿的的通道,可供IC棒20插入其内。在此首先要说明的是,在芯片或是电子组件包装上,一般常是将许多个芯片(在本实用新型中,这些芯片即是只读内存22,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以重叠方式依序安置在一根中空管内,而此中空管一般即称为“IC棒”。
在每一进料槽道16的下端均设有一烧录座24,可供将待烧录及测试的只读内存22依序地置入其内,以进行所需的资料烧录及烧录后的测试动作。烧录座24与一控制单元26相连接,以便在控制单元26的控制下进行相关的资料烧录及烧录后的测试作业,同时由控制单元26根据烧录后的测试结果来将该只读内存22加以分类。此控制单元26可以是一个具有中央处理器的控制组件,例如可程序逻辑控制器(PLC)。此控制单元26不仅用以控制及进行只读内存22的资料烧录及烧录后的测试作业,同时也用以控制待烧录组件的进料作业及测试完成的组件的分类及出料作业。
参阅图2和图3所示,其中分别显示出进料槽道16的结构。如前所述,每一个进料槽道16均具有一个随之延伸的贯穿通道28,可供内装有只读内存22的IC棒20插入其内,由于进料槽道16是略呈直立状设置的,因此在IC棒20插入其内后,IC棒20即同样略呈直立状态,使得IC棒20内的各只读内存22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进料槽道16依序向下滑移。如图2及图3中所可清楚看到的,在每一进料槽道16的下端处均有一个止挡块30,以供将只读内存22挡住,使它们的向下滑移动作能停止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即称为进料准备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设置方式,此止挡块30的位置系在烧录座24的上方,如图2及图3中所示,因此所有的待烧录的只读内存22均会暂停在烧录座24上方的进料准备位置上。为清楚起见,在图2及图3中虽然显示出IC棒20,但是并未显示出待烧录的只读内存22。
请再配合图5及图6所示,每一进料槽道16均设有一个移料机构32,其包含有一移动轨道34,固定在支撑托板14上,在此移动轨道34上设置有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38,可提供沿着第一方向的线性运动。在此,第一方向是指平行于进料槽道16的长度的方向(即縰向)。移料机构32另包含有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并设置在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38上,而可由其带动而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此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本身亦可提供沿着第二方向的线性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此第二方向是垂直于第一方向,并且是垂直于支撑托板14的平面。
上述的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向下连接一基板41,该基板41两侧嵌置于上述的移动轨道34上,可使基板41随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受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38驱动而同步作第一方向的位移。并且,该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再向下连接有一基座41’,该基座41’与基板41间则以若干个支柱411(如图6所示)支撑,以使基座41’可受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的第二方向位移驱动,而作第二方向的位移。在该基座41’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数对吸引器42及42’,它们可随着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38和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的动作而在第一和第二方向上移动。吸引器42及42’与一真空源(图未显示)相连通,因而可产生真空吸引力。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38和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可以是任何能提供线性运动的已知装置、例如气压缸或是其它类似的装置。
移料机构32被设置成可在控制单元26的控制下,将吸引器42及42’沿着第二方向朝向托板14移动,且此数对吸引器42及42’之间的间距恰使其在接近托板14时,其中一个面对着紧邻在止挡块30上方的进料准备位置的第一个只读内存22(亦即位在进料槽道16最下方的只读内存22),而其中另一个则面对着烧录座24,因此可以利用其真空吸力将烧录座24内的烧录及测试完成的组件和止挡块30上方进料准备位置上的第一个待烧录组件同时吸附而移出,其详细的操作说明,在下文中将有详细的说明。
请再参阅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上述各对吸引器42及42’,在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的控制下带动该基座41’向下,使该吸引器均吸附只读内存组件时(如图9所示),可再利用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38将吸引器42及42’其上所吸附的只读内存组件沿着与托板14平行的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将该待烧录的组件移动至测烧录座24上,同时也将已烧录及测试完成的组件移送至分类装置44(参见图11所示及下文的说明)内。
移料机构32的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38、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40和吸引器42、42’的动作均由控制单元26加以控制,以便能进行待烧录组件的进料作业和已烧录及测试组件的出料作业。
当位在止挡块30上方的进料准备位置上的第一个只读内存组件被移料机构32移走后(如图10所示),其上方的第二个只读内存组件即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移至止挡块30(即进料准备位置)处,以供下一次进料时移送至烧录座24内。
以下配合图1、图2、图4和图11来说明分类装置44,如图11中所最清楚显示的,数个分类装置44分别对应上述的各烧录座24,其下方则包含有多个出料槽50。在使用上,这些出料槽50可以依需要同时使用,也可以选择性地仅使用其中的数个。每一个出料槽50均具有一个下方出口,可供一根空的IC棒20’插入其内,以接收分类后的烧录及测试完成的只读内存组件。而该分类方式可以是就烧录及测试结果正常与异常两种来加以区分,或者是以资料烧录类别来加以区分。且每一个出料槽50均可对应于某一种性能类别的只读内存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图1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个烧录座24仅使用及对应到其中的五个出料槽50,而这五个出料槽50每一者内均插入一根空的IC棒20’,代表着所烧录及测试出来的只读内存组件将会依烧录及照测试结果分成五个类别。
在每一出料槽50内均设有一微动开关51,以供感应IC棒20’插入其内,此微动开关51是与控制单元26相连通,可供控制单元26确认插入有IC棒20’的出料槽50。每一个分类装置44另包含有一个移动座52,其可在控制单元26的控制下做平移运动,而可移动至各出料槽50的入口处,也可分别停留在各进料槽道16对应的烧录座24的下方(出料准备位置),从而可供移料机构32将已测试完成的只读内存组件移送至其内。移动座52的平移运动可由任何适当的已知线性运动装置来进行,例如由电动马达54所带动而沿着一条直线状轨道56移动。
移动座52内设有一个贯穿的的通道58,可供只读内存组件置入并停留在其内。在通道58内设有一止挡销60,可将只读内存组件阻挡于移动座52的通道58内,使得该只读内存组件可随着移动座52移动至适当的出料槽50处。止挡销60可在控制单元26的控制下缩回,以使得只读内存组件可自通道58内滑出,因而可在移动座52移至适当的出料槽50处时,将只读内存组件排放至该出料槽50内,进而进入至其内所插置的IC棒20’内。
止挡销60可以是由例如电磁阀或是气压缸所加以操作,而该电磁阀或气压缸则由控制单元26加以控制。
在每一出料槽50上均设有一传感器62,用以侦测只读内存组件通过该出料槽50,如此可对进入该出料槽50而装入至其相关的IC棒20’内的只读内存组件的数量加以计算,并可在该IC棒20’装满时通知控制单元26,停止进一步的动作,直到工作人员更换新的空IC棒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该传感器62最好是一种光电传感器,其可在每一个只读内存组件通过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以供计数之用,同时可在IC棒20装满时产生一个阶梯函数信号,以供通知控制单元26。
在操作上,只读内存组件在各进料槽道16的烧录座24内进行资料烧录测试完毕并由移料机构32加以移送至移动座52内后,控制单元26即根据资料烧录及测试结果控制移动座52将该只读内存组件移动至相对应的类别的出料槽50上,并缩回止挡销60,以使只读内存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入该出料槽50内,进而进入相关分类的IC棒20’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最好在每一进料槽道16对应的烧录座24上设置有测感器(图未显示),以侦测其内是否有待烧录及测试的只读内存组件。此测感器可以是一种光电式的测感器,包括有发光组件和光感组件,分别设置在烧录座24的二相对侧上。
另外,在托板14上可以设置相关的测量仪表,例如用来显示及输入操作命令的触控显示板70、指示操作状态的指示灯71等,以及此烧录装置的启动开关72及操作指示灯等等。这些均是一般人士所知悉的,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范用的实施例,并非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内容,因此不应藉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为除以上所述外,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可能的变化或应用,而这些只要是属于下面申请专利范围内者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所请求加以保护的。

Claims (11)

1.一种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
一支撑托板,具有一个略呈直立状态的表面;
至少一个进料装置,设置在支撑托板的表面上,可供容纳多个待测的只读内存组件,并将这些待烧录组件依序沿着支撑托板的表面由重力的作用而移动至一个进料准备位置上;
一个烧录座,设置在与该至少一个进料装置相配合的位置上,以供自该进料装置内依序一个接一个地接收该待烧录只读内存组件,来进行该组件的资料烧录及烧录后的测试作业;
一个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资料烧录及测试作业的进行;
一移料机构,具有一个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和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安装在第一方向线性移位装置上,而受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的控制而作平行支撑托板的方向的第一方向位移,而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下方则结合有数对吸引器,藉以由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的第一方向移动控制而对应至进料装置的进料准备位置及烧录座上,并经由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的垂直于支撑托板表面的方向的第二方向位移,而使吸引器可分别自进料准备位置及烧录座吸取待烧录与已烧录、测试完成的只读内存组件,并再藉由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及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的动作使该吸引器所吸取的待烧录及已烧录、测试完成的只读内存组件分别放置于烧录座及一个出料准备位置上;以及
至少一分类装置,包含有多个出料槽,具有一入口及一出口,该出口设置成可供一个烧录及测试完成的只读内存组件的接收棒连接至其上,以接收烧录及测试完成的组件,一个移动座可在该出料准备位置及多个出料槽的入口之间移动,以供自移料机构的吸引器上接收已烧录及测试完成的只读内存组件,并在该控制单元依据该组件的资料烧录及测试结果的控制下,移动至这些出料槽的相关一类别的入口处,以将该组件送入至该出料槽内,进而移入至其相关分类的只读内存接收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料装置包含有一个沿着支撑托板的表面设置而略呈直立状的进料槽道,其内可以上下叠置的方式容纳多个待烧录的只读内存组件,而该进料准备位置则是由一个固定在该进料槽道内的止挡块所界定,这些待烧录的只读内存组件可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靠贴于该止挡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料机构包含有一移动轨道,以供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设置;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则结合于一基板上,该基板两端嵌置于移动轨道上,以随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作第一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料机构的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下方结合有一基座,其与基板间以若干支柱连接,并供各吸引器结合于其前、后端,以使吸引器可受第一方向线性移动装置及第二方向线性移动装置控制而作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只读内存组件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料机构的吸引器连通至一个真空压力源,可在该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来吸取或释放只读内存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类装置的移动座具有通道,通道具有一入口,用以自移料机构上接收其所释放出来已烧录及测试完成的只读记忆体组件,以及一出口,用以将该只读内存组件释放至相关的出料槽内,该通道内设有一可回缩的止挡销,可将只读内存组件暂时保留于该通道内,该止挡销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缩回来使只读内存组件能够通过该通道,进而自其出口释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出料槽的出口均设有一个微动开关,可在该已烧录及测试完成只读内存组件的接收棒连接至该出口时被启动,而传送一个相关的信号至该控制元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出料槽每一者内均设有一个只读内存组件通过测感器,可侦测出每一只读内存组件通过该出料槽,进而计算送入该出料槽内的只读内存组件的数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感器包含有一光电式测感器,可在每一只读内存组件通过时产生一脉冲信号,以供做为只读内存组件计数用,并可在其相关的只读内存组件容器装满只读内存组件后,发出一个满载信号给控制单元,以停止已烧录及测试好的组件的出料配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烧录座中包含有光电式测感器,与该控制单元相连通,以供侦测烧录座内是否有待烧录及测试的只读内存组件存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出料槽并排排列,而使它们的入口成为直线对齐设置,而其中该分类装置的移动座可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沿着一个轨道做直线运动而移至任一出料槽的入口处。
CN 00255169 2000-11-09 2000-11-09 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4933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55169 CN2449338Y (zh) 2000-11-09 2000-11-09 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55169 CN2449338Y (zh) 2000-11-09 2000-11-09 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49338Y true CN2449338Y (zh) 2001-09-19

Family

ID=33612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25516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49338Y (zh) 2000-11-09 2000-11-09 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4933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105A (zh) * 2008-08-22 2010-02-24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c烧录装置
CN103282992A (zh) * 2010-12-17 2013-09-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CN104915231A (zh) * 2015-05-29 2015-09-16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烧写程序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105A (zh) * 2008-08-22 2010-02-24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c烧录装置
CN101656105B (zh) * 2008-08-22 2014-10-08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c烧录装置
CN103282992A (zh) * 2010-12-17 2013-09-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CN103282992B (zh) * 2010-12-17 2015-11-25 欧姆龙株式会社 多光轴光电传感器
CN104915231A (zh) * 2015-05-29 2015-09-16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烧写程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53841B1 (ko) 전자 부품 분류 장치 및 전자 부품 분류 방법
US5093984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loader/unloader
CN101088634B (zh) 预烧分拣机及使用该预烧分拣机的分拣方法
CN103071627B (zh) 一种全自动晶粒检测分选一体设备
CN101412027B (zh) 晶片自动测试分类机
CN106311632B (zh) 集成电路芯片多轨多测位并联测试分选装置
CN207592289U (zh) 一种电芯分选机
CN210614402U (zh) 多工位芯片测试分选机
CN108051727A (zh) 指纹芯片电性能测试装置
CN107310939B (zh) 一种电池片全自动分选机
CN110126445A (zh) 一种丝网印刷生产线
CN2449338Y (zh) 只读内存自动烧录装置
CN107185856A (zh) 一种cob光组件自动测试分选机
CN102540038A (zh) 一种全自动led光源模块的分选测试设备及其分选测试方法
CN112604983A (zh) Ic芯片检测装置
CN201903623U (zh) 一种全自动led光源模块的分选测试设备
CN100385455C (zh) 磁性智能卡片的分拣系统
CN1916641A (zh) 电子元件的测试系统
CN108807049A (zh) 一种光电开关自动组装整形检测排出设备及方法
CN202765823U (zh) 新型托盘进料出料装置
CN107984206A (zh) 智能电表总装线及应用其的工作方法
CN107632500A (zh) 一种全自动曝光机
CN106269587A (zh) 集成电路芯片直背式测试分选机自动收料装置
KR100833607B1 (ko) 트랜스퍼 피드 및 그 트랜스퍼 피드를 구비한 캡슐검수장치
CN115980392A (zh) 一种片式电容器测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