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336403U - 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36403U
CN221336403U CN202322923223.2U CN202322923223U CN221336403U CN 221336403 U CN221336403 U CN 221336403U CN 202322923223 U CN202322923223 U CN 202322923223U CN 221336403 U CN221336403 U CN 221336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straightening
tray
tensioning
load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232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余明
李贵长
毛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232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36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36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36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包括用于装载满料料盘的第一料盘装载机组、用于装载空料盘的第二料盘装载机组、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之间的涨紧机构、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和涨紧机构之间的第一校直机构、以及设在涨紧机构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之间的第二校直机构。本申请将满料料盘上缠绕的钢丝依次经过第一校直机构、涨紧机构和第二校直机构后缠绕在空料盘上,对螺旋筋进行校直和涨紧处理后重新缠绕,且在重新缠绕过程中第一校直机构和第二校直机构都会沿料盘的轴向移动,重新绕线后的料盘上的钢丝校直、排线整齐,不存在上层钢丝被挤压在下层、以及钢丝S型的弯曲情况,提升料盘的排线效果,减少断丝次数。

Description

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桩行业,特别是涉及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管桩行业中,笼筋产线滚焊机工位是笼筋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笼筋滚焊生产效率是笼筋产线生产效率的瓶颈之一。滚焊机中配置有可转动的料盘,料盘上缠绕有螺旋筋(即钢丝),滚焊机用于将料盘上的螺旋筋螺旋滚焊在笼筋的主筋的外周。
目前,滚焊机在螺旋箍筋的滚焊过程中,因料盘上缠绕的钢丝的多种缺陷,会出现频繁断丝的不良现象。据统计,料盘上钢丝的断丝次数平均到每个料盘断丝约为5次/盘。螺旋筋断丝后,操作工需先将笼筋上的断丝料头处折弯后钩在主筋上,再将料盘上的断丝牵引到笼筋主筋上并折弯钩牢主筋,操作繁琐。螺旋筋的每次断丝,熟练操作工平均处理约需2分钟才可恢复生产。每个料盘上的螺旋筋的量可生产约12条的笼筋,折算到每条笼筋因断丝需增加约50秒的滚焊工序生产时间,非常不利于提升笼筋滚焊生产效率。
经分析,滚焊过程中频繁断丝的原因主要为:1、料盘上螺旋筋的排线不整齐,上层钢丝往往会被挤压在下层;2、料盘上的钢丝不直,有“S型”的弯曲情形。如此,现有料盘的排线效果较差,导致在滚焊过程中频繁断丝。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提升料盘的排线效果,减少断丝次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包括第一料盘装载机组、第二料盘装载机组、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之间的涨紧机构、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和涨紧机构之间的第一校直机构、以及设在涨紧机构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之间的第二校直机构;
所述第一料盘装载机组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都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机座、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机座的卡盘机构、以及安装于第一机座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与卡盘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卡盘机构用于装卸料盘;
所述第一校直机构和第二校直机构都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机座、沿料盘轴向可移动地安装于第二机座的校直组件、以及安装于第二机座的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移动驱动机构与校直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涨紧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三机座、数个都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机座的绕线轮、以及安装于第三机座的涨紧驱动机构,数个所述绕线轮中至少有一个绕线轮为可运动地安装于第三机座的涨紧绕线轮,所述涨紧驱动机构与涨紧绕线轮传动连接,驱动所述涨紧绕线轮向靠近或远离其余绕线轮的方向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料盘装载机组、第一校直机构、涨紧机构、第二校直机构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沿料盘的径向依次并排。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料盘装载机组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沿料盘的轴向并排,所述第一校直机构、涨紧机构和第二校直机构沿料盘的径向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的同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卡盘机构包括主卡盘、活动卡盘、以及卡盘驱动组件,所述主卡盘包括与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卡盘端板、至少一个固定于卡盘端板的卡盘轴板、以及固定于卡盘端板的连接板,所述活动卡盘沿料盘径向可移动地安装于连接板,所述卡盘驱动组件安装于连接板、并与活动卡盘传动连接,所述卡盘轴板和活动卡盘沿料盘的周向分布、并都用于和料盘的内孔孔壁相抵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卡盘驱动组件包括沿料盘径向延伸的调节螺杆、以及固定在调节螺杆内端的转动手轮,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连接板中,所述调节螺杆的外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卡盘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机座的旋转驱动源、以及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机座中的卡盘转轴,所述旋转驱动源与卡盘转轴相连,所述卡盘转轴与卡盘端板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卡盘转轴上固定有连接隔套,所述卡盘转轴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卡盘端板上固设有卡盘轴套部,所述卡盘轴套部套设在卡盘转轴上,所述限位螺母、卡盘轴套部和连接隔套依次抵紧。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校直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臂、安装于第一安装臂的第一校直轮组、与第一安装臂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臂、以及安装于第二安装臂的第二校直轮组,所述移动驱动机构与第一安装臂或第二安装臂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包括水平校直通道、以及数个间隔分布在水平校直通道上下两侧的第一校直轮,数个所述第一校直轮都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臂;
所述第二校直轮组包括竖向校直通道、以及数个沿料盘轴向间隔分布在竖向校直通道两侧的第二校直轮,数个所述第二校直轮都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臂。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移动驱动源、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机座中的传动丝杆、与传动丝杆螺纹配合的传动螺母、以及传动连接座,所述移动驱动源与传动丝杆相连,所述传动螺母和传动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校直组件固定在传动连接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移动驱动源为电机,所述传动丝杆为往复丝杆,所述移动驱动源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往复丝杆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绕线轮有两个,另一个绕线轮为具有固定转动轴线的固定绕线轮;所述涨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连接接头、摆动杆、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三机座中的涨紧转轴、摆动臂、以及摆动轮轴,所述驱动气缸安装在第三机座上,所述连接接头安装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接头铰接、另一端与涨紧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臂的一端与涨紧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摆动轮轴固定连接,所述涨紧绕线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摆动轮轴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涨紧驱动机构还包括安装在第三机座上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对准连接接头。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涨紧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校直机构与涨紧绕线轮之间的第一导向轮组、以及设置在固定绕线轮和第二校直机构之间的第二导向轮组,所述第一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都包括数个导向轮,数个导向轮都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三机座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将满料料盘和空料盘分别装载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上,将满料料盘上缠绕的钢丝依次经过第一校直机构、涨紧机构和第二校直机构后缠绕在空料盘上,对螺旋筋进行校直和涨紧处理后重新缠绕,且在重新缠绕过程中第一校直机构和第二校直机构都会沿料盘的轴向移动,避免上层钢丝被挤压在下层。如此,重新绕线后的料盘上的钢丝校直、排线整齐,不存在上层钢丝被挤压在下层、以及钢丝S型的弯曲情况,很大程度地提升了料盘的排线效果,减少断丝次数,最终提升滚焊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并省略了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第一料盘装载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省略第一防护罩后在其余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第一料盘装载机组装载料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主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为图1中第一校直机构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涨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为图10省略第二防护罩后在其余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为本申请中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二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俯视图,并省略了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
图16为图15的主视图。
图17至图19为图13中第一校直机构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3中涨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并省略了第二防护罩。
元件标号说明
101 第一料盘装载机组
102 第二料盘装载机组
103 涨紧机构
104 第一校直机构
105 第二校直机构
21 第一机座
22 卡盘机构
23 旋转驱动机构
231 旋转驱动源
232 卡盘转轴
233 主动齿轮
234 从动齿轮
235 连接隔套
236 限位螺母
237 轴承座
24 主卡盘
241 卡盘端板
242 卡盘轴板
243 连接板
244 限位翼缘
245 限位挡块
246 加强筋板
247 导向槽
248 卡盘轴套部
25 活动卡盘
251 导向板
252 连接罩
26 卡盘驱动组件
261 调节螺杆
262 转动手轮
263 连接挡块
27 第一防护罩
28 检修盖板
31 第二机座
32 校直组件
321 第一安装臂
322 第二安装臂
323 第一校直轮
324 第二校直轮
33 移动驱动机构
331 移动驱动源
332 传动丝杆
333 传动连接座
34 联轴器
35 直线导轨组件
41 第三机座
42 涨紧驱动机构
421 驱动气缸
422 连接接头
423 摆动杆
424 涨紧转轴
425 摆动臂
426 摆动轮轴
427 位移传感器
43 涨紧绕线轮
44 固定绕线轮
45 固定轮轴
46 第二防护罩
47 弹簧
48 第一导向轮组
49 第二导向轮组
50 满料料盘
60 空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用于将满料料盘50上的钢丝(即螺旋筋)重新缠绕到空料盘60上。为便于叙述,下述实施例中,将料盘的轴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料盘的水平径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将料盘的竖直径向定义为上下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或者如图13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包括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之间的涨紧机构103、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涨紧机构103之间的第一校直机构104、以及设在涨紧机构103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之间的第二校直机构105。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用于装载满料料盘50,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用于装载空料盘60;或者,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用于装载空料盘60,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用于装载满料料盘50;下述以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用于装载满料料盘50、以及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用于装载空料盘60为例说明。重新缠绕满料料盘50上的钢丝时,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所装载的满料料盘50上的钢丝先后经过第一校直机构104、涨紧机构103和第二校直机构105后,再缠绕在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所装载的空料盘60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或者如图13至图16所示,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主要结构相同,都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机座21、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机座21的卡盘机构22、以及安装于第一机座21的旋转驱动机构23,旋转驱动机构23与卡盘机构22传动连接,驱动卡盘机构22转动,卡盘机构22用于装卸料盘,进而带动各自装载的料盘一起转动。
如图1至图3所示、或者如图13至图16所示,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的主要结构相同,都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机座31、沿料盘轴向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第二机座31的校直组件32、以及安装于第二机座31的移动驱动机构33,移动驱动机构33与校直组件32传动连接,驱动校直组件32前移或后移。
如图1至图3所示、或者如图13至图16所示,涨紧机构103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三机座41、数个都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机座41的绕线轮、以及安装于第三机座41的涨紧驱动机构42,数个绕线轮中至少有一个绕线轮为可运动地安装于第三机座41的涨紧绕线轮43,涨紧驱动机构42与涨紧绕线轮43传动连接,驱动涨紧绕线轮43向靠近或远离其余绕线轮的方向运动。
上述冷拔钢丝排线机组用于螺旋筋的重新排线时,将缠绕满钢丝的满料料盘50装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的卡盘机构22上,将空料盘60装在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卡盘机构22上,将满料料盘50上的钢丝牵引出后,将钢丝依次穿过第一校直机构104、涨紧机构103和第二校直机构105后,最后将钢丝缠绕在空料盘60上。之后,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的旋转驱动机构23驱动其卡盘机构22和满料料盘50转动,进行主动放卷;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旋转驱动机构23驱动其卡盘机构22和空料盘60转动,进行主动收卷;与此同时,第一校直机构104的移动驱动机构33驱动其校直组件32前移或后移,使第一校直机构104的校直组件32的前后位置匹配满料料盘50上钢丝的放卷点的前后位置;同样地,第二校直机构105的移动驱动机构33驱动其校直组件32前移或后移,使第二校直机构105的校直组件32的前后位置匹配空料盘60上钢丝的收卷点的前后位置;并且,涨紧机构103作用于钢丝,使钢丝按设定张力缠绕到空料盘60上。因此,本申请能够对满料料盘50上的钢丝进行校直和涨紧处理后进行重新缠绕,最终使钢丝按设定张力有序地缠绕到空料盘60上,避免空料盘60上出现上层钢丝被挤压在下层、以及钢丝S型弯曲等不良情况,使重新绕线后的料盘上的钢丝校直、排线整齐,大幅提升料盘的排线效果,减少断丝次数,最终提升滚焊机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中,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第一校直机构104、涨紧机构103、第二校直机构105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排列方式有多种,使得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具有多个实施例。下述提供冷拔钢丝排线机组的两个优选实施例。
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第一校直机构104、涨紧机构103、第二校直机构105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沿料盘的径向从左到右依次并排,则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一为直线式结构。当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用于装载满料料盘50、以及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用于装载空料盘60时,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一实现从左向右满料料盘50到空料盘60的重新缠绕。当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用于装载空料盘60、以及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用于装载满料料盘50时,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一实现从右向左满料料盘50到空料盘60的重新缠绕。
如图1至图3所示,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一中,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的前侧可布置焊接机。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第一校直机构104、涨紧机构103、第二校直机构105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优选结构如下叙述。
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
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中卡盘机构22的结构优选为:如图4至图7所示,卡盘机构22包括主卡盘24、活动卡盘25、以及卡盘驱动组件26,主卡盘24包括与旋转驱动机构23传动连接的卡盘端板241、至少一个固定于卡盘端板241的卡盘轴板242、以及固定于卡盘端板241的连接板243,活动卡盘25沿料盘径向可移动地安装于连接板243,卡盘驱动组件26安装于连接板243、并与活动卡盘25传动连接,卡盘轴板242和活动卡盘25沿料盘的周向分布、并都用于和料盘的内孔孔壁相抵接。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卡盘24上的卡盘轴板242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卡盘端板241上侧的左右两侧;活动卡盘25分布在主卡盘24的下侧。
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在装卸料盘时,通过卡盘驱动组件26驱动活动卡盘25的移动,能够使活动卡盘25远离料盘的内孔孔壁或靠近料盘的内孔孔壁;当活动卡盘25远离料盘的内孔孔壁时,能够方便地将料盘套装在卡盘轴板242和活动卡盘25上、或者将料盘从卡盘轴板242和活动卡盘25上取下;当活动卡盘25靠近料盘的内孔孔壁时,卡盘轴板242和活动卡盘25都抵紧料盘的内孔孔壁,由此将料盘固定在主卡盘24和活动卡盘25上,从而方便且快捷地装卸料盘,有利于满料料盘50的拆线重绕作业。另外,将料盘移动至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处,或者将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上的料盘移走,可通过吊装料盘来实现。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活动卡盘25的移动方向为上下移动。卡盘驱动组件26的优选结构为:卡盘驱动组件26包括沿料盘径向上下延伸的调节螺杆261,调节螺杆261螺纹连接在连接板243中,调节螺杆261的外端(即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卡盘25中。转动调节螺杆261时,调节螺杆261相对于连接板243上移或下移,带动活动卡盘25一起上移或下移,相应地使活动卡盘25远离料盘的内孔孔壁、或靠近料盘的内孔孔壁。优选地,调节螺杆261的转动可以由电机驱动,也可以手动驱动;本实施例中,卡盘驱动组件26还包括转动手轮262,转动手轮262固定在调节螺杆261的内端(即上端),操作工手动旋转转动手轮262,来手动驱使调节螺杆261转动,降低料盘装载机组的制造成本。
优选地,如图4所示,调节螺杆261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挡块263,活动卡盘25的内周面上焊接固定有连接罩252,连接罩252与活动卡盘25之间形成有安装腔,调节螺杆261可转动地穿设在连接罩252中,连接挡块263可转动地容置在安装腔中,由此将调节螺杆261的下端与活动卡盘25相连,使活动卡盘25随调节螺杆261上移或下移,但活动卡盘25不随调节螺杆261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卡盘端板241主体上为圆形板结构。卡盘轴板242和活动卡盘25都为圆弧板,该圆弧板匹配于料盘的内孔。卡盘端板241设有沿料盘径向向外突出于卡盘轴板242的限位翼缘244,卡盘轴板242远离卡盘端板241的一端的外周面上固定有限位挡块245,限位翼缘244和限位挡块245沿料盘的轴向相对设置、并用于分别抵挡在料盘的两端,由此对料盘形成轴向限位,可靠地防止料盘从主卡盘24上脱离出。卡盘端板241与卡盘轴板242之间、以及卡盘端板241与连接板243之间都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板246,提高主卡盘24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如图4和图7所示,卡盘端板241的下端开设有沿活动卡盘25移动方向上下延伸的导向槽247,活动卡盘25上固设有导向板251,导向板251可移动地设在导向槽247中、且两者滑动配合,对活动卡盘25的上下移动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中旋转驱动机构23的结构优选为:如图4至图6所示,旋转驱动机构23包括固定于第一机座21的旋转驱动源231、以及通过轴承座237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机座21中的卡盘转轴232,旋转驱动源231与卡盘转轴232相连,卡盘转轴232与卡盘端板241同轴线,卡盘转轴232与卡盘端板241相连。如此,旋转驱动源231驱动卡盘转轴232转动时,转动带动主卡盘24转动,主卡盘24带动活动卡盘25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套设在卡盘轴板242和活动卡盘25上的料盘旋转。
优选地,如图5所示,旋转驱动源231为伺服电机,旋转驱动机构23还包括固定在旋转驱动源231的电机轴上的主动齿轮233、以及固定在卡盘转轴232上的从动齿轮234,主动齿轮233与从动齿轮234相啮合,旋转驱动源231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卡盘转轴232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卡盘转轴232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连接隔套235,该连接隔套235通过轴承座237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机座21中;同时,卡盘转轴23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236,卡盘端板241上固设有卡盘轴套部248,卡盘轴套部248套设在卡盘转轴232上,限位螺母236、卡盘轴套部248和连接隔套235依次抵紧,实现主卡盘24在卡盘转轴232上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主卡盘24和活动卡盘25的检修。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机座21上固定有第一防护罩27,旋转驱动机构23被罩盖在第一防护罩27内,起到防护的作用。第一防护罩27的上端通过合页连接有检修盖板28,通过打开检修盖板28,方便旋转驱动机构23的检修作业。
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
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中校直组件32的优选结构为:如图8和图9所示,校直组件32包括第一安装臂321、安装于第一安装臂321的第一校直轮组、与第一安装臂321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臂322、以及安装于第二安装臂322的第二校直轮组,移动驱动机构33与第一安装臂321或第二安装臂322传动连接。第一校直轮组包括左右延伸的水平校直通道、以及数个间隔分布在水平校直通道上下两侧的第一校直轮323,数个第一校直轮323都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臂321。第二校直轮组包括上下延伸的竖向校直通道、以及数个沿料盘轴向间隔分布在竖向校直通道前后两侧的第二校直轮324,数个第二校直轮324都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臂322。通过第一校直轮组和第二校直轮组对钢丝进行两个方向的校直,提高校直效果。优选地,第二机组固定于第一机组,即第一校直机构104安装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的右边侧,第二校直机构105安装在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左边侧。
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中移动驱动机构33的优选结构为:如图8和图9所示,移动驱动机构33包括移动驱动源331、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机座31中的传动丝杆332、与传动丝杆332螺纹配合的传动螺母、以及传动连接座333,移动驱动源331与传动丝杆332相连,传动螺母和传动连接座333固定连接,校直组件32固定在传动连接座333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臂321固定在传动连接座333上。移动驱动源331通过丝杆螺母机构驱动校直组件32前移或后移。第二机座31与传动连接座333之间还设有前后延伸的直线导轨组件35,为传动连接座333的前后移动提供导向。
优选地,移动驱动源331为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传动丝杆332为往复丝杆,移动驱动源331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334与往复丝杆相连。当移动驱动源331驱动校直组件32从料盘的前端后移到后端时,往复丝杆自动换向,使校直组件32从料盘的后端前移到前端,即走一个料盘的轴向宽度,往复丝杆换向一次,实现了无需伺服电机换向来实现校直组件32往复换向的效果,控制更精确,换向柔和,排线效果更好。
优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校直机构104中,移动驱动机构33设置在第二机座31朝向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的左端面上;第二校直机构105中,移动驱动机构33设置在第二机座31朝向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右端面上。
涨紧机构103
如图11和图12所示,绕线轮有两个,一个绕线轮为上述涨紧绕线轮43,另一个绕线轮为具有固定转动轴线的固定绕线轮44。优选地,涨紧机构103包括固定轮轴45,固定轮轴45前后延伸、并固定在第三机座41中,固定绕线轮44通过深沟球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轮轴45上。
涨紧驱动机构42的优选结构为:如图11和图12所示,涨紧驱动机构42包括驱动气缸421、连接接头422、摆动杆423、通过深沟球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三机座41中且前后延伸的涨紧转轴424、摆动臂425、以及摆动轮轴426,驱动气缸421安装在第三机座41的后端面上,连接接头422安装在驱动气缸421的活塞杆的端部,摆动杆423的下端与连接接头422铰接,摆动杆423的上端与涨紧转轴424的后端固定连接,涨紧转轴424的前端与摆动臂425的上端固定连接,摆动臂425的下端与摆动轮轴426固定连接,涨紧绕线轮43通过深沟球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摆动轮轴426上。如此,驱动气缸421的工作压力设定好后,当缠绕在涨紧绕线轮43和固定绕线轮44之间的钢丝过紧或过松时,驱动气缸421的活塞杆移动,通过摆动杆423驱动涨紧转轴424转动,涨紧转轴424通过摆动臂425驱使摆动轮轴426和摆动轮轴426上的涨紧绕线轮43偏摆一个角度,由此调节钢丝的张力,匹配于卡盘机构22的转速。
优选地,如图12所示,涨紧驱动机构42还包括安装在第三机座41上的位移传感器427,位移传感器427对准连接接头422,实现闭环控制。如图10所示,涨紧机构103还包括通过合页铰接于第三机座41的第二防护罩46,涨紧驱动机构42被收拢在第二防护罩46内。如图11所示,涨紧机构103还包括弹簧47,弹簧47的一端固定于第三机座41,弹簧47的另一端与第二防护罩46的内壁相连,对第二防护罩46施加朝外的作用力,方便第二防护罩46的打开操作,打开时更加省力。
进一步地,如图10至图12所示,涨紧驱动机构4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校直机构104与涨紧绕线轮43之间的第一导向轮组48、以及设置在固定绕线轮4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之间的第二导向轮组49,第一导向轮组48和第二导向轮组49都包括数个导向轮,数个导向轮都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三机座4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轮组48和第二导向轮组49都包括四个导向轮;其中两个导向轮分布在第二防护罩46的外部、且前后布置,后侧导向轮绕左右延伸的轴线转动,前侧导向轮绕上下延伸的轴线转动;另外两个导向轮分布在第二防护罩46的内部、且左右布置,两者都绕前后延伸的轴线转动。
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二
如图13至图16所示,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沿料盘的轴向前后并排,第一校直机构104、涨紧机构103和第二校直机构105沿料盘的径向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右边侧。优选地,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共用一套第一机组,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共用一套第二机组,第二机组和第三机组都固定在第一机组上,则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二为整体式结构。采用整体式布局方式,将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集成到一个机座上,实现更节省占地面积的目的。另外,当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用于装载满料料盘50、以及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用于装载空料盘60时,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二实现从前向后满料料盘50到空料盘60的重新缠绕。当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用于装载空料盘60、以及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用于装载满料料盘50时,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二实现从后向前满料料盘50到空料盘60的重新缠绕。
如图13至图16所示,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二中,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结构相同,但各部件之间错开设置,而非对称;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的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的前侧可布置焊接机。
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二中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结构与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一中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结构的区别在于: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共用一个第一防护罩27,该共用的第一防护罩27上铰接有两个检修盖板28,一个检修盖板28对准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的旋转驱动机构23,另一个检修盖板28对准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旋转驱动机构23。
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二中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的结构与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一中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的结构的区别在于:如图17至图19所示,移动驱动机构33设置在第二机座31的底部。
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二中涨紧机构103的结构与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实施例一中涨紧机构103的结构的区别在于:如图20所示,第一导向轮组48和第二导向轮组49仅包括设置分布在第二防护罩46的内部的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左右布置、且都绕前后延伸的轴线转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现了冷拔丝料卷的拆卷并重新缠绕,缠绕后的料盘上的钢丝整齐有序,无“S型”弯曲,无上层钢丝被挤压在下层的情况,减少滚焊机螺旋箍筋滚焊过程中的断丝次数,提升滚焊机生产效率。另外,上述冷拔钢丝排线机组的两个实施例在重新排线时,排线完成一次后,取下重新缠绕后的满料料盘50,原满料料盘50即为空料盘60,之后仅需再安装一个待重新排线的满料料盘50即可,如此可以降低料盘的安装次数,提高料盘的重新排线效率。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之间的涨紧机构(103)、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涨紧机构(103)之间的第一校直机构(104)、以及设在涨紧机构(103)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之间的第二校直机构(105);
所述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都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机座(21)、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机座(21)的卡盘机构(22)、以及安装于第一机座(21)的旋转驱动机构(23),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3)与卡盘机构(22)传动连接,所述卡盘机构(22)用于装卸料盘;
所述第一校直机构(10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都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机座(31)、沿料盘轴向可移动地安装于第二机座(31)的校直组件(32)、以及安装于第二机座(31)的移动驱动机构(33),所述移动驱动机构(33)与校直组件(32)传动连接;
所述涨紧机构(103)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三机座(41)、数个都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机座(41)的绕线轮、以及安装于第三机座(41)的涨紧驱动机构(42),数个所述绕线轮中至少有一个绕线轮为可运动地安装于第三机座(41)的涨紧绕线轮(43),所述涨紧驱动机构(42)与涨紧绕线轮(43)传动连接,驱动所述涨紧绕线轮(43)向靠近或远离其余绕线轮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第一校直机构(104)、涨紧机构(103)、第二校直机构(105)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沿料盘的径向依次并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沿料盘的轴向并排,所述第一校直机构(104)、涨紧机构(103)和第二校直机构(105)沿料盘的径向设置在第一料盘装载机组(101)和第二料盘装载机组(102)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机构(22)包括主卡盘(24)、活动卡盘(25)、以及卡盘驱动组件(26),所述主卡盘(24)包括与旋转驱动机构(23)传动连接的卡盘端板(241)、至少一个固定于卡盘端板(241)的卡盘轴板(242)、以及固定于卡盘端板(241)的连接板(243),所述活动卡盘(25)沿料盘径向可移动地安装于连接板(243),所述卡盘驱动组件(26)安装于连接板(243)、并与活动卡盘(25)传动连接,所述卡盘轴板(242)和活动卡盘(25)沿料盘的周向分布、并都用于和料盘的内孔孔壁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驱动组件(26)包括沿料盘径向延伸的调节螺杆(261)、以及固定在调节螺杆(261)内端的转动手轮(262),所述调节螺杆(261)螺纹连接在连接板(243)中,所述调节螺杆(261)的外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卡盘(25)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3)包括固定于第一机座(21)的旋转驱动源(231)、以及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机座(21)中的卡盘转轴(232),所述旋转驱动源(231)与卡盘转轴(232)相连,所述卡盘转轴(232)与卡盘端板(24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转轴(232)上固定有连接隔套(235),所述卡盘转轴(232)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236),所述卡盘端板(241)上固设有卡盘轴套部(248),所述卡盘轴套部(248)套设在卡盘转轴(232)上,所述限位螺母(236)、卡盘轴套部(248)和连接隔套(235)依次抵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组件(32)包括第一安装臂(321)、安装于第一安装臂(321)的第一校直轮组、与第一安装臂(321)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臂(322)、以及安装于第二安装臂(322)的第二校直轮组,所述移动驱动机构(33)与第一安装臂(321)或第二安装臂(322)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校直轮组包括水平校直通道、以及数个间隔分布在水平校直通道上下两侧的第一校直轮(323),数个所述第一校直轮(323)都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臂(321);
所述第二校直轮组包括竖向校直通道、以及数个沿料盘轴向间隔分布在竖向校直通道两侧的第二校直轮(324),数个所述第二校直轮(324)都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臂(3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机构(33)包括移动驱动源(331)、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机座(31)中的传动丝杆(332)、与传动丝杆(332)螺纹配合的传动螺母、以及传动连接座(333),所述移动驱动源(331)与传动丝杆(332)相连,所述传动螺母和传动连接座(333)固定连接,所述校直组件(32)固定在传动连接座(33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源(331)为电机,所述传动丝杆(332)为往复丝杆,所述移动驱动源(331)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334)与往复丝杆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有两个,另一个绕线轮为具有固定转动轴线的固定绕线轮(44);所述涨紧驱动机构(42)包括驱动气缸(421)、连接接头(422)、摆动杆(423)、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三机座(41)中的涨紧转轴(424)、摆动臂(425)、以及摆动轮轴(426),所述驱动气缸(421)安装在第三机座(41)上,所述连接接头(422)安装在驱动气缸(421)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摆动杆(423)的一端与连接接头(422)铰接、另一端与涨紧转轴(4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动臂(425)的一端与涨紧转轴(4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摆动轮轴(426)固定连接,所述涨紧绕线轮(43)可转动的安装在摆动轮轴(426)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驱动机构(42)还包括安装在第三机座(41)上的位移传感器(427),所述位移传感器(427)对准连接接头(42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拔钢丝排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驱动机构(4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校直机构(104)与涨紧绕线轮(43)之间的第一导向轮组(48)、以及设置在固定绕线轮(44)和第二校直机构(105)之间的第二导向轮组(49),所述第一导向轮组(48)和第二导向轮组(49)都包括数个导向轮,数个导向轮都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三机座(41)上。
CN202322923223.2U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 Active CN221336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3223.2U CN221336403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3223.2U CN221336403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36403U true CN221336403U (zh) 2024-07-16

Family

ID=9184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23223.2U Active CN221336403U (zh) 2023-10-30 2023-10-30 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36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710375A (ja) リール上にケーブルを均等に巻くためのケーブル巻き機構
JP3120613B2 (ja) 遠隔操縦車両
CN110844706A (zh) 收卷机构和卷线装置
CN112573301A (zh) 一种移动式电缆收放车
CN221336403U (zh) 一种冷拔钢丝排线机组
CA2007970C (en) Continuously balance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elongate materials
CN110329845A (zh) 一种绕线装置及绕线车
CN206782997U (zh) 一种支撑装置及包括该支撑装置的收线机
CN211644162U (zh) 收卷机构和卷线装置
CN221216622U (zh) 一种料盘排线机
CN212799059U (zh) 一种倒筒车
CN110817564A (zh)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CN216662063U (zh) 一种高速铁路无轨电缆放线车
CN100551570C (zh) 用于轧制或拉制长产品的盘绕设备和方法
JP3488128B2 (ja) 搭載式ワイヤコイルを備える省スペース伸線機
CN210117105U (zh) 一种无轴式磁粉制动放线装置
CN210735879U (zh) 一种牵引绳盘
CN211594548U (zh) 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用盘线装置
JPS6026557A (ja) ビ−ムに取付けられた巻心への巻付機
US4518126A (en) Take-up mechanism
CN216945713U (zh) 一种可旋转的收放卷机
CN220160903U (zh) 一种带套筒轧制的卷取装置
JP3701789B2 (ja) 巻取装置の線叩き防止構造
CN219900557U (zh) 一种线切割机的自动绕丝装置
CN220300014U (zh) 一种放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