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8492U - 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8492U
CN221078492U CN202322574439.2U CN202322574439U CN221078492U CN 221078492 U CN221078492 U CN 221078492U CN 202322574439 U CN202322574439 U CN 202322574439U CN 221078492 U CN221078492 U CN 221078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tape
inspection
disc
track
electron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744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在辉
陈校晟
黄嘉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ke B Plu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ke B Plu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ke B Plu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ke B Plu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8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8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涉及电子元器件质检技术领域,包括:载料机构,载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两侧的一放料盘和一收料盘,放料盘和收料盘通过一载带轨道相连通,装有待检元件的载带由放料盘放卷后经载带轨道被收料盘收卷;检验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靠近放料盘的一侧;封合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靠近收料盘的一侧;换料区,设置于检验机构与封合机构之间;计数机构,分别设置于换料区的两侧,且计数机构朝向于载带轨道设置;控制台,分别与检验机构、封合机构和计数机构之间电连接。有益效果:实现了待检元件的装载、检验、替换和封合等一系列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同时还具有计数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质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
背景技术
功率电感作为一种基本电子元件,因其体积小、成本低、屏蔽性能优秀、可靠性高、效率高、高饱和特性以及适用于高密度表面安装等特性,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领域涵盖移动通讯、计算机、汽车电子、高分辨电视、广播卫星等,逐渐成为电感市场的主流。
在电感产品的测试包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外观的检验。现有的检验方式主要是通过工装支架固定载带进行收料或放料,然后使用台式显微镜对载带内的电感产品进行检验。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载带上的产品进行表面与背面的检验需要两次操作,使用现有的工装或设备会影响整体的检验效率。此外,人为因素较大,可能会导致载带损伤,从而增加不良成本。
其次,如果产品外观存在缺陷,需要更换产品。更换后,必须对载带的替换区域进行重新封装。目前常用的封装方法是使用电烙铁封合或将载带重新装在测包机上进行封合,但这种方法的返工返修效率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感质检返修装置,具有自动收放料功能,对产品表面及背面外观同时检验,对不良品更换后重新封合,且具有计数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包括:
一载料机构,所述载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两侧的一放料盘和一收料盘,所述放料盘和所述收料盘通过一载带轨道相连通,装有待检元件的载带由所述放料盘放卷后经所述载带轨道被所述收料盘收卷;
一检验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靠近所述放料盘的一侧;
一封合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靠近所述收料盘的一侧;
一换料区,设置于所述检验机构与所述封合机构之间;
一计数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换料区的两侧,且所述计数机构朝向于所述载带轨道设置;
一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检验机构、所述封合机构和所述计数机构之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载料机构还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一第一转动轴与所述放料盘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台之间电连接;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一第二转动轴与所述收料盘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台之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检验机构包括:
第一检验机构,所述第一检验机构的检验端朝向所述载带轨道的上方设置;
第二检验机构,所述第二检验机构的检验端朝向所述载带轨道的下方设置。
优选地,所述检验机构还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二检验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两侧,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台之间电连接;
反光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检验机构和所述光源之间。
优选地,所述封合机构包括:
热封刀,所述热封刀与一气缸相连接,且所述热封刀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的正上方且刀口朝向所述载带轨道;
所述控制台分别与所述热封刀和所述气缸之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热封刀的侧面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控制台之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计数机构包括:
第一计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换料区靠近所述检验机构的一侧;
第二计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换料区和所述封合机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载带沿所述收料盘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计数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计数传感器为递增计数;以及
所述载带沿所述放料盘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计数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计数传感器为递减计数。
优选地,还包括:
限位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放料盘和所述收料盘处,且所述限位轮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下方。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压料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一侧,且所述压料机构的压料端延伸至所述载带轨道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或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有效地实现了待检元件的装载、检验、替换和封合等一系列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同时还具有计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检验机构所在一侧(去掉检测机构区域工作台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11、载带轨道;12、载带;21、放料盘;22、收料盘;23、第一电机;24、第二电机;31、第一检验机构;32、第二检验机构;33、光源;34、反光镜;4、换料区;51、热封刀;52、气缸;53、加热管;6、压料滚轮;71、第一计数传感器;72、第二计数传感器;8、限位轮;9、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包括:
一载料机构,载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两侧的一放料盘21和一收料盘22,放料盘21和收料盘22通过一载带轨道11相连通,装有待检元件的载带12由放料盘21放卷后经载带轨道11被收料盘22收卷;
一检验机构,设置于工作台1上靠近放料盘21的一侧;
一封合机构,设置于工作台1上靠近收料盘22的一侧,用于对不合格的待检元件换料重新检验合格后进行重新封合;
一换料区4,设置于检验机构与封合机构之间,用于对检验不合格的待检元件经换料区4进行换料处理;具体来说,由人为执行,通过用镊子或者刀片等类似的薄片状工具将对应的封合膜翘起来去除,替换不合格品后返回检验机构进行重新检验;
一计数机构,分别设置于换料区4的两侧,且计数机构朝向于载带轨道11设置;
一控制台9,分别与检验机构、封合机构和计数机构之间电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的左侧设有放料盘21,右侧设有收料盘22。工作台1盖板上沿放料盘21和收料盘22连线方向开设有一条横向贯通的载带轨道11,载带轨道11的宽度与载带12的宽度相近,但不小于载带12的宽度,以防止载带12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纵向偏移。
进一步的,载带轨道11沿线设有检验机构、换料区4和封合机构。其中,载带轨道11为上下贯穿构造。至少在检验机构区域的轨道需要上下贯穿设计,使得检验机构能够对产品背面进行检验。其他部分的轨道贯穿或不贯穿均可。
在使用过程中,装有待检元件的载带12首先装于放料盘21中,经过检验工序,若检验合格则直接由收料盘22进行收卷;若检验不合格(即不良品)则进行换料,然后经返回检验合格再重新封合等工序后,最终由右侧的收料盘22进行收卷。
检验机构与控制台9之间通过电连接,由检验机构采集待检元件表面以及背面的图像,然后传输至控制台9进行检验。控制台9还与封合机构之间电连接,当存在不良品的情况时,先于换料区4进行待检元件的更换,检验合格后由封合机构进行重新封合。
进一步的,换料区4可以设计为一个宽度大于载带轨道11的凹槽,用于临时存放替换下来的不良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料区4设置在靠近检验机构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换料和重新检验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换料区4设定参照点,并将该参照点与检验机构的距离差转换成第一计数传感器71上显示的序号差,可以准确地通过第一计数传感器71的计数判断不良品是否抵达换料区4的参照点,由人为将不良品对应区域的封合膜进行去除,然后使用镊子或者刀片等类似的薄片状的夹取工具将不良品进行替换,再按照事先记录的不良品序号退回至检验机构进行重新检验,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流程。
进一步的,载带12上的每一个电感在测试包装后都对应封有一层独立的封合膜。当检测到待检元件不合格时,只需要在换料区4用镊子或者刀片等类似的薄片状工具将对应的封合膜翘起来去除,替换不合格品后返回检验机构进行重新检验,合格后最终由封合机构进行重新封合。
进一步的,工作台1上还设有计数机构,且该计数机构朝向于载带轨道11,可以实时、准确地对通过的产品进行计数,避免了人工计数的误差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有效地实现了待检元件的装载、检验、替换和封合等一系列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同时还具有计数功能。
进一步的,待检元件可以是诸如电感之类的电子元器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载料机构还包括:
第一电机23,第一电机23通过一第一转动轴与放料盘21可转动连接,第一电机23与控制台9之间电连接;
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通过一第二转动轴与收料盘22可转动连接,第二电机24与控制台9之间电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3连接放料盘21,用于驱动放料盘21转动,从而在载带12的牵引下带动收料盘22转动;第二电机24连接收料盘22,用于驱动收料盘22转动,从而在载带12的牵引下带动放料盘21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电机23设于放料盘21的一侧并通过转动轴与放料盘21相连接,控制台9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3,从而带动放料盘21进行逆时针转动,此时收料盘22在载带12的牵引下做逆时针从动,载带12自收料盘22所在一侧向放料盘21所在一侧做反向移动,从而实现在换料区4更换不良品后,通过载带轨道11反转运动,将更换后的元件返回至检验机构处进行检测,实现质检返修功能。
进一步的,第二电机24设于收料盘22的一侧并通过转动轴与收料盘22相连接;控制台9通过控制第二电机24,可带动收料盘22进行顺指针转动,此时放料盘21做顺时针从动,载带12自放料盘21所在一侧向收料盘22所在一侧做正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23和第二电机24不同时工作。正常检验时,第二电机24保持工作状态;若出现不良品时,更换电感元件后需启动第一电机23将载带12方向运送至检验机构处进行重新检验,然后再启动第二电机24,重新进入正常检验过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检验机构包括:
第一检验机构31,第一检验机构31的检验端朝向载带轨道11的上方设置;
第二检验机构32,第二检验机构32的检验端朝向载带轨道11的下方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载带轨道11的上方设置第一检验机构31,用于对待检元件的表面进行检测;同时在载带轨道11的下方设置第二检验机构32,用于对待检元件的背面进行检测,实现对待检元件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全面性。
进一步的,第一检验机构31或者第二检验机构32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一定角度的调节,调试时可将两者设置于同一竖直方向上,即采集的图像为同一个序号的待检元件产品的表面与背面,有效避免了不同序号的产品检验结果混淆的情况,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第一检验机构31和第二检验机构32采用现有的外观检相机实现,通过外观检相机对待检元件的表面和背面分别进行高清晰度拍摄,然后,图像处理软件将接收到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对比标准模型,识别出产品上的缺陷,如划痕、破损、变形、颜色异常等,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实现快速、准确的电感器表面外观检测,而且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检测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采用了数字化的检测方式,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检验机构检测处出不合格的产品将在换料区4根据相应产品序号进行不合格产品的换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带轨道11可设置在工作台1的盖板表面或工作台1上方。进一步的,当载带轨道11直接设置在工作台1盖板表面时,第二检验机构32需设置于工作台1的内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检验机构还包括:
光源33,光源33与第二检验机构32相对设置于载带轨道11的两侧,光源33与控制台9之间电连接;
反光镜34,设置于第二检验机构32和光源33之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光源33和反光镜34,可以对待检元件的背面进行补光,尤其是当载带轨道11直接设置在工作台1盖板表面时,这种设计能够有效解决盖板遮挡导致的光线不足问题。
更进一步的,光源33优选采用环形光源33,从而实现对待检测电感的边缘以及高度变化进行更准确显示,确保图像采集更精准,从而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封合机构包括:
热封刀51,热封刀51与一气缸52相连接,且热封刀51位于载带轨道11的正上方且刀口朝向载带轨道11;
控制台9分别与热封刀51和气缸52之间电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热封刀51和气缸52,并将其与控制台9电连接,实现了对载带12的精确封合。热封刀51位于载带轨道11正上方,刀口朝向载带轨道11,可以直接对载带12进行热封;气缸52位于热封刀51远离载带轨道11的一侧且与热封刀51相连接,控制台9通过控制气缸52来驱动热封刀51向下贴合至载带12表面,对载带12进行重新封合,使得封合过程更为精确,提高了封合效果。同时,由于热封刀51和气缸52与控制台9电连接,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封合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热封刀51的侧面连接有加热管53,加热管53与控制台9之间电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热封刀51侧面连接有加热管53,通过控制台9对加热管53进行控制,可以实现热封刀51的快速预热,大大节省了预热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控制台9可以精确地控制加热管53的加热程度,确保热封刀51达到适宜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热封效果,提高封口质量,减少产品的不良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计数机构包括:
第一计数传感器71,设置于换料区4靠近检验机构的一侧;
第二计数传感器72,设置于换料区4和封合机构之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上还设有计数传感器,且该计数传感器朝向于载带轨道11,可以实时、准确地对通过的待检元件的产品数量进行记录,避免了人工计数的误差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记录不良品的序号以及对不良品区域的载带12进行重新封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检验机构和封合机构的前端均设有一个计数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数传感器可以设定为延迟计数,即根据计数传感器与检验机构或封合机构的距离进行适当延迟计数,从而保证在产品进入检验机构或封合机构时,计数传感器的计数始终与实际的产品数量相一致,避免因计数误差导致的不良品序号记录错误和总数统计错误。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当第一个待检元件产品进入检验机构或封合机构时,计数传感器计数为“1”,便于不良品序号以及最终产生总数的记录。
进一步的,计数传感器与控制台9之间电连接,可以实时将计数信息反馈给控制台9,使得生产过程更为清晰,便于管理和控制,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实时掌握生产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策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载带12沿收料盘22方向运动时,第一计数传感器71和第二计数传感器72为递增计数;以及
载带12沿放料盘21方向运动时,第一计数传感器71和第二计数传感器72为递减计数。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限位轮8,分别设置于工作台1靠近放料盘21和收料盘22处,且限位轮8位于载带轨道11的下方。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内还设有限位轮8,限位轮8优选为设置两个,两个限位轮8分别设于工作台1靠近放料盘21和收料盘22处,且位于载带轨道11的下方。进一步的,载带12穿入载带轨道11时,载带12下端搭设于限位轮8的上方,对载带12下端进行限位,由此保证载带12在移动过程中水平高度的一致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若干压料机构,分别设置于载带轨道11的一侧,且压料机构的压料端延伸至载带轨道11的正上方。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载带轨道11的侧边设有若干压料机构,压料机构的压料端延伸至载带轨道11正上方。当载带12穿入载带轨道11经过压料机构处时,压料端对载带12上端进行限位,由此保证载带12在移动过程中水平高度的一致性以及移动平稳性,
进一步的,压料机构的压料端优选采用压料滚轮6实现。在检验机构以及封合机构的前后端均设有该压料滚轮6,保证载带12在载带轨道11上移动时的平稳性,从而保证检验机构对图像采集的稳定性以及封合机构的封合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示的机构的前后端,其中前端为该机构靠近放料盘21的一侧或一端,后端为该机构靠近收料盘22的一侧或一端。
于上述较佳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质检返修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装有待检元件的载带12装入放料盘21中,载带12的放料端穿过限位轮8、压料滚轮6、载带轨道11后与收料盘22相连接;
S2、将载带12内的待检元件移动至检验机构所在区域内,启动光源33对电感表面进行补光,然后通过第一检验机构31和第二检验机构32分别采集电感表面及背面图像对电感外观进行检验;
S3,检验合格后,载带12由收料盘22进行收卷。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步骤S2中若出现电感外观检验不合格时,则还包括返修步骤:
A1,将不合格品所在的载带12移动至换料区4进行换料,然后返回检验机构重新检验,直至检验合格后随载带12移动至后续工序;
A2,记录换料区4域的产品序号,并对封合机构进行预热,对应序号的载带12移动至封合机构处后进行重新封合,完成返修工序。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例中,当载带12沿收料盘22方向运动时,第一计数传感器71和第二计数传感器72为递增计数;当载带12沿放料盘21方向运动时,第一计数传感器71和第二计数传感器72为递减计数。由于更换不良品后需要将更换的电感返回至检验机构进行重新检验,因而第一计数传感器71和第二计数传感器72选用具备“正向递增逆向递减”功能的传感器,便于后续封合机构对替换的产品进行重新封合,减少出错的概率,保证质检和返修的准确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载料机构控制载带的收放料,相对于传统的通过工装固定进行收放料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载带的损伤;同时,本装置能对电感产品的表面及背面外观同时进行检验,从而提升了检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本装置实现了检验、换料、封合流程的一体化,当更换产品后,由热封刀进行封合,相比简单工具封合(如电烙铁)或二次重新装入测包机封合,能够避免由于封合不良、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载带12损伤等不良成本的产生,从而大幅提升了返修良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载料机构,所述载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两侧的一放料盘和一收料盘,所述放料盘和所述收料盘通过一载带轨道相连通,装有待检元件的载带由所述放料盘放卷后经所述载带轨道被所述收料盘收卷;
一检验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靠近所述放料盘的一侧;
一封合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靠近所述收料盘的一侧;
一换料区,设置于所述检验机构与所述封合机构之间;
一计数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换料区的两侧,且所述计数机构朝向于所述载带轨道设置;
一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检验机构、所述封合机构和所述计数机构之间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机构还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一第一转动轴与所述放料盘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台之间电连接;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一第二转动轴与所述收料盘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控制台之间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机构包括:
第一检验机构,所述第一检验机构的检验端朝向所述载带轨道的上方设置;
第二检验机构,所述第二检验机构的检验端朝向所述载带轨道的下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机构还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二检验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两侧,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台之间电连接;
反光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检验机构和所述光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合机构包括:
热封刀,所述热封刀与一气缸相连接,且所述热封刀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的正上方且刀口朝向所述载带轨道;
所述控制台分别与所述热封刀和所述气缸之间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刀的侧面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所述控制台之间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机构包括:
第一计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换料区靠近所述检验机构的一侧;
第二计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换料区和所述封合机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沿所述收料盘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计数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计数传感器为递增计数;以及
所述载带沿所述放料盘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计数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计数传感器为递减计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放料盘和所述收料盘处,且所述限位轮位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压料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载带轨道的一侧,且所述压料机构的压料端延伸至所述载带轨道的正上方。
CN202322574439.2U 2023-09-21 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 Active CN22107849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8492U true CN221078492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179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lling carrier tapes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205364826U (zh) 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
CN104597634A (zh) 光学检测机
TW201715197A (zh) 用於元件操控裝置的成像傳感器
CN108398079A (zh) 一种汽车内精密零件尺寸自动全检装置
CN111438080A (zh) 一种背光检测收料一体机
CN221078492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质检返修装置
CN108515329A (zh) 汽车头灯自动装配系统
CN217237794U (zh) 一种多方位外观检测装置
CN113376156B (zh) 模具全自动检测装置
CN203688935U (zh) 光学检测机
TWI468676B (zh) Semiconductor element appearance inspection classification machine
CN219799191U (zh) 一种缺陷检测设备
CN112804830A (zh) 全自动aoi检测贴片机
CN116818782A (zh) 一种用于检测镜头类外观缺陷的aoi检测设备
CN219201398U (zh) 电池缺陷检测设备
CN217277778U (zh) 适用于多侧面同时检查的外观检查机
CN113573568B (zh) 摄像头芯片维修用贴片装置
CN211593982U (zh) 便于上下料的aoi检测装置
CN208276457U (zh) 汽车头灯自动装配系统
CN208187946U (zh) 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
CN108254385B (zh) 纳米级自动光学检测系统
CN219675864U (zh) 一种用于检测镜头类外观缺陷的aoi检测设备
CN220920064U (zh) 一体化lcd异物检测与下料设备
CN218382455U (zh) 视觉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