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0802U - 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0802U
CN221070802U CN202323178866.5U CN202323178866U CN221070802U CN 221070802 U CN221070802 U CN 221070802U CN 202323178866 U CN202323178866 U CN 202323178866U CN 221070802 U CN221070802 U CN 221070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winding
drum
wire
winding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788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效聪
王浩
谢万波
高胜利
张卫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Pengrui Haig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Pengrui Haig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Pengrui Haig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Pengrui Haigong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0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0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绕绳卷绕的缺陷,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包括底座、卷绕筒和驱动机构,还包括卷绕筒、导绳件和压绳件,卷绕筒包括筒身、第一筒壁和第二筒壁,导绳件包括导绳圈和导绳孔,压绳件包括均匀件和紧绳件,均匀件包括排线轮和排线驱动,卷绕筒配合导绳件和压绳件,实现钢丝绳卷绕时整齐排列,保证卷绕美观,导绳圈填补钢丝绳缠绕时端部产生间隙,保证钢丝绳排列的平稳和整齐。

Description

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机械领域,通常采用起重设备的起升完成重物的起吊,即通过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卷入和放出实现重物的升降。其中,起重机的起升高度越高,钢丝绳在卷筒上卷绕的圈数就越多;起重的重量越大,所需的钢丝绳的直径和钢丝绳的倍率就越大,卷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量就越大。然而,随着卷筒上卷绕的钢丝绳的圈数越大,就越容易出现跳绳、叠绳等乱绳现象,从而轻则影响到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重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吊机绞车绕绳时通常将钢丝绳从卷筒端部的绳孔穿过,之后启动驱动机构带动钢丝绳随卷筒转动并缠绕在卷筒上。在这个过程中,端部初始的钢丝绳距离卷筒端部侧壁间隙过大,且导致后续旋转操作时不能自动整齐排列缠绕,需要手工压紧才能保证良好的排绳,而这样的操作会导致人员受伤危险系数加大,同时浪费人工,工作效率低;手工压紧时会掌握不好力度损害钢丝绳;第二层钢绳在缠绕到该位置时又会压到间隙内,导致钢丝绳缠绕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绕绳卷绕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包括底座、卷绕筒和驱动机构,所述卷绕筒两端定位转动安装在底座上且由驱动机构控制转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一端,还包括:
卷绕筒,所述卷绕筒包括筒身、第一筒壁和第二筒壁,所述第一筒壁和第二筒壁设置在筒身轴向相对的两端且与筒身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筒壁与第二筒壁外径一致;
导绳件,所述导绳件包括导绳圈和导绳孔,所述导绳孔开设在第一筒壁上,所述导绳圈焊接固定在筒身外侧壁上且设置在筒身上靠近导绳孔的一端;
压绳件,所述压绳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压绳件包括均匀件和紧绳件,所述均匀件设置在卷绕筒一侧上方且沿筒身轴向设置,所述均匀件包括排线轮和排线驱动,所述排线驱动控制排线轮沿筒身轴向滑移,所述紧绳件设置在卷绕筒底部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绕筒配合导绳件和压绳件,实现钢丝绳卷绕时整齐排列,保证卷绕美观;导绳孔实现钢丝绳端部的顺利引入,导绳圈填补钢丝绳缠绕时端部产生间隙,从而使得后圈和下一层的钢丝绳能够整齐的缠绕在卷筒上,保证钢丝绳排列的平稳和整齐;均匀件在钢丝绳卷绕时均匀引导并排列钢丝绳,保证圈与圈直接钢丝绳紧密排列,避免使用人工压整,保证卷绕安全,紧绳件对卷绕后的钢丝绳进行抵紧引导,保证每层钢丝绳的表面平整。
进一步的,所述筒身外侧面设置有引导凹槽,所述引导凹槽呈螺旋状,所述引导凹槽直径大于钢丝绳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筒壁和第二筒壁与筒身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钢丝绳粗细进行卷绕筒的拆卸更换,避免整体加工卷绕筒的机体困难,加工难度小;设置引导凹槽能够引导钢丝绳卷绕,避免跳绳和叠绳等乱绳现象,有助于卷绕操作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壁上延伸有与筒身内径卡接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筒壁上延伸有与筒身内径卡接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筒壁上开设有与底座定位转动安装的转动孔,所述第二筒壁上开设有与驱动机构连接的驱动孔,所述转动孔直径小于驱动孔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与筒身连接固定,增强筒身结构强度也便于筒身与底座和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绳孔沿卷绕方向还延伸有导绳槽,所述导绳槽靠近导绳孔一侧深度大于导绳槽远离导绳孔一侧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过导绳孔的钢丝绳沿导绳槽的方向引导并随转动缠绕,从而实现将钢丝绳卷绕在卷绕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绳圈呈四分之三圆弧状,所述导绳圈包括一体设置的大头部和小头部,所述大头部为方形且长宽均等于钢丝绳直径,所述小头部也为方形且长度等于钢丝绳直径,宽度为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卷绕时钢丝绳呈螺旋状缠绕,因此缠绕端部的间隙为由大到小的圆弧状,导绳圈按照间隙形状设计,能够完美填补间隙且不影响卷绕过程,焊接固定导绳圈也能直接辨别绕绳起始点,增加辨识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驱动包括转动电机、滑动杆和导向杆,所述滑动杆和导向杆并列设置,所述转动电机控制滑动杆转动,所述排线轮套设在滑动杆上且与滑动杆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穿设过排线轮,所述排线轮上开设有轮槽,所述轮槽与排线轮侧壁圆滑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转动带动滑动杆转动,由于排线轮套设在滑动杆上且与滑动杆螺纹连接,且导向杆限定排线轮运动,因此排线轮在滑动杆上滑移,卷绕筒启动后,同步启动转动电机,控制排线轮滑移速度适配卷绕速度,从而能将钢丝绳按照一定间隙紧密排列在卷绕筒上,完成绕绳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驱动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块和调节驱动,所述调节块设置在滑动杆和导向杆的两端,所述滑动杆定位转动安装在调节块上,所述导向杆固定在调节块上,所述调节块由调节驱动控制且竖向滑移设置在底座侧壁上,所述调节驱动设置在底座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卷绕筒上钢丝绳层数的增加,整体卷绕高度也增加,因此操作调节块带动滑动杆、导向杆和转动电机整体向上移动,确保排线轮始终以恒定压力和距离压在钢丝绳上方,避免压力过大损伤钢丝绳。
进一步的,所述紧绳件包括压紧板和抵紧杆,所述压紧板底部与底座铰接,所述抵紧杆设置在压紧板远离卷绕筒一端的下方且与压紧板活动连接,所述抵紧杆为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筒时压紧板始终抵紧在外层钢丝绳表面,通过抵紧杆对钢丝绳表面施加压力,避免钢丝绳卷绕时跳动幅度过大造成跳绳现象,保证卷绕时整齐排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卷绕筒配合导绳件和压绳件,实现钢丝绳卷绕时整齐排列,保证卷绕美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导绳孔实现钢丝绳端部的顺利引入,导绳圈填补钢丝绳缠绕时端部产生间隙,从而使得后圈和下一层的钢丝绳能够整齐的缠绕在卷筒上,保证钢丝绳排列的平稳和整齐。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均匀件在钢丝绳卷绕时均匀引导并排列钢丝绳,保证圈与圈直接钢丝绳紧密排列,避免使用人工压整,保证卷绕安全,紧绳件对卷绕后的钢丝绳进行抵紧引导,保证每层钢丝绳的表面平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卷绕筒;21、筒身;22、第一筒壁;221、转动孔;222、第一凸台;23、第二筒壁;231、驱动孔;232、第二凸台;24、引导凹槽;3、驱动机构;4、导绳件;41、导绳圈;411、大头部;412、小头部;42、导绳孔;421、导绳槽;5、压绳件;6、均匀件;61、排线轮;611、轮槽;62、排线驱动;621、转动电机;622、滑动杆;623、导向杆;624、调节装置;6241、调节块;6242、调节驱动;7、紧绳件;71、压紧板;72、抵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卷绕筒2和驱动机构3,还包括卷绕筒2、导绳件4和压绳件5。卷绕筒2两端定位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驱动机构3控制卷绕筒2转动,导绳件4包括导绳圈41和导绳孔42,导绳圈41套设在筒身21外侧壁,导绳孔42开设在第一筒壁22上,压绳件5设置在底座1上且设置在卷绕筒2底部的左侧。卷绕筒2由驱动机构3驱动并配合导绳件4和压绳件5,实现钢丝绳在卷绕筒2上的整齐排列,保证卷绕美观。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卷绕筒2包括筒身21、第一筒壁22和第二筒壁23,第一筒壁22和第二筒壁23设置在筒身21轴向相对的两端且与筒身21通过螺栓固定,第一筒壁22与第二筒壁23外径一致。第一筒壁22上延伸有第一凸台222与筒身21内径卡接,第二筒壁23上延伸有第二凸台232与筒身21内径卡接,第一筒壁22上开设有转动孔221且与底座1定位转动安装,第二筒壁23上开设有驱动孔231且与驱动机构3连接,转动孔221直径小于驱动孔231直径。第一筒壁22和第二筒壁23与筒身21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钢丝绳粗细进行卷绕筒2的拆卸更换,避免整体加工卷绕筒2的机体困难,加工难度小。设置第一凸台222和第二凸台232与筒身21连接固定,增强筒身21结构强度也便于筒身21与底座1和驱动机构3连接。
筒身21外侧面设置有引导凹槽24,引导凹槽24呈螺旋状,引导凹槽24直径大于钢丝绳直径。设置引导凹槽24能够引导钢丝绳卷绕,避免跳绳和叠绳等乱绳现象,有助于卷绕操作顺利进行。
如图1和图2所示,导绳件4包括导绳圈41和导绳孔42,导绳孔42开设在第一筒壁22上且靠近筒身21外侧壁设置,导绳圈42焊接固定在筒身21外侧壁上且设置在筒身21上靠近导绳孔42的一端。导绳孔42沿卷绕方向还延伸有导绳槽421(图示为左旋卷绕,因此导绳槽421设置在导绳孔42左侧),导绳槽421靠近导绳孔42一侧深度大于导绳槽421远离导绳孔42一侧深度,导绳槽421经过退拔加工后,导绳槽421由左侧深逐渐向右侧变浅,呈流星状,便于钢丝绳的顺利绕出。穿过导绳孔42的钢丝绳沿导绳槽421的方向引导并随转动缠绕,为了减少钢丝绳直接弯折的情况,因此设置导绳槽421缓慢变动方向并缠绕在筒身21上,从而低损耗高安全的实现将钢丝绳卷绕在卷绕筒2上。
导绳圈41呈四分之三圆弧状,导绳圈41包括一体设置的大头部411和小头部412,大头部411为方形且长宽均等于钢丝绳直径,小头部412也为方形且长度等于钢丝绳直径,宽度为5mm。由于卷绕时钢丝绳呈螺旋状缠绕,因此大头部411到小头部412之间的宽度随螺旋角度逐步变化,从而导绳圈41为由大到小的圆弧状,能够完美填补间隙且不影响卷绕过程,焊接固定导绳圈41也能直接辨别绕绳起始点,增加辨识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压绳件5包括均匀件6和紧绳件7,均匀件6设置在卷绕筒2的右侧上方且沿筒身21轴向设置,均匀件6包括排线轮61和排线驱动62,排线驱动62控制排线轮61沿筒身21轴向滑移,紧绳件7设置在卷绕筒2底部左侧。
排线驱动62包括转动电机621、滑动杆622、导向杆623和调节装置624,调节装置624包括调节块6241和调节驱动6242,调节块6241设置在滑动杆622和导向杆623的两端,滑动杆622定位转动安装在调节块6241上,导向杆623固定在调节块6241上,调节块6241由调节驱动6242控制且竖向滑移设置在底座1侧壁上,调节驱动6242设置在底座1侧壁上。滑动杆622和导向杆623并列设置,转动电机621控制滑动杆622转动,排线轮61套设在滑动杆622上且与滑动杆622螺纹连接,导向杆623穿设过排线轮61,排线轮61上开设有轮槽611,轮槽611与排线轮61侧壁圆滑过渡。
转动电机621转动带动滑动杆622转动,由于排线轮61套设在滑动杆622上且与滑动杆622螺纹连接,且导向杆623限定排线轮61运动,因此排线轮61在滑动杆622上滑移,卷绕筒2启动后,同步启动转动电机621,控制排线轮61滑移速度适配卷绕速度,从而能将钢丝绳按照一定间隙紧密排列在卷绕筒2上,完成绕绳操作。随着卷绕筒2上钢丝绳层数的增加,整体卷绕高度也增加,因此操作调节块6241带动滑动杆622、导向杆623和转动电机621整体向上移动,确保排线轮61始终以恒定压力和距离压在钢丝绳上方,避免压力过大损伤钢丝绳。
如图1和图2所示,紧绳件7包括压紧板71和抵紧杆72,压紧板71底部与底座1铰接,抵紧杆72设置在压紧板71远离卷绕筒2一端的下方且与压紧板71活动连接,抵紧杆72为弹性伸缩杆。卷筒时压紧板71始终抵紧在外层钢丝绳表面,通过抵紧杆72对钢丝绳表面施加压力,避免钢丝绳卷绕时跳动幅度过大造成跳绳现象,保证卷绕时整齐排列。为了提升排列效果可以在压紧板71上也对应绕卷的钢丝绳开设对应凹槽。
本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根据钢丝绳粗细和卷绕时紧密度,选择对应筒身21、第一筒壁22和第二筒壁23并将其组装后安装在底座1上,并在筒身21外侧壁焊接导绳圈41;调整导绳孔42位置并将钢丝绳端部固定,调整排线轮61初始位置对应在筒身21靠近导绳孔42的端部;启动驱动机构3和转动电机621,钢丝绳开始卷绕,导绳器填补初始卷绕时的空隙,排线轮61同步滑移运动并引导钢丝绳,压紧板71始终抵紧钢丝绳卷绕的下表面。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包括底座(1)、卷绕筒(2)和驱动机构(3),所述卷绕筒(2)两端定位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且由驱动机构(3)控制转动,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卷绕筒(2),所述卷绕筒(2)包括筒身(21)、第一筒壁(22)和第二筒壁(23),所述第一筒壁(22)和第二筒壁(23)设置在筒身(21)轴向相对的两端且与筒身(2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筒壁(22)与第二筒壁(23)外径一致;
导绳件(4),所述导绳件(4)包括导绳圈(41)和导绳孔(42),所述导绳孔(42)开设在第一筒壁(22)上,所述导绳圈(41)焊接固定在筒身(21)外侧壁上且设置在筒身(21)上靠近导绳孔(42)的一端;
压绳件(5),所述压绳件(5)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压绳件(5)包括均匀件(6)和紧绳件(7),所述均匀件(6)设置在卷绕筒(2)一侧上方且沿筒身(21)轴向设置,所述均匀件(6)包括排线轮(61)和排线驱动(62),所述排线驱动(62)控制排线轮(61)沿筒身(21)轴向滑移,所述紧绳件(7)设置在卷绕筒(2)底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21)外侧面设置有引导凹槽(24),所述引导凹槽(24)呈螺旋状,所述引导凹槽(24)直径大于钢丝绳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壁(22)上延伸有与筒身(21)内径卡接的第一凸台(222),所述第二筒壁(23)上延伸有与筒身(21)内径卡接的第二凸台(232),所述第一筒壁(22)上开设有与底座(1)定位转动安装的转动孔(221),所述第二筒壁(23)上开设有与驱动机构(3)连接的驱动孔(231),所述转动孔(221)直径小于驱动孔(231)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绳孔(42)沿卷绕方向还延伸有导绳槽(421),所述导绳槽(421)靠近导绳孔(42)一侧深度大于导绳槽(421)远离导绳孔(42)一侧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绳圈(41)呈四分之三圆弧状,所述导绳圈(41)包括一体设置的大头部(411)和小头部(412),所述大头部(411)为方形且长宽均等于钢丝绳直径,所述小头部(412)也为方形且长度等于钢丝绳直径,宽度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驱动(62)包括转动电机(621)、滑动杆(622)和导向杆(623),所述滑动杆(622)和导向杆(623)并列设置,所述转动电机(621)控制滑动杆(622)转动,所述排线轮(61)套设在滑动杆(622)上且与滑动杆(622)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623)穿设过排线轮(61),所述排线轮(61)上开设有轮槽(611),所述轮槽(611)与排线轮(61)侧壁圆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驱动(62)还包括调节装置(624),所述调节装置(624)包括调节块(6241)和调节驱动(6242),所述调节块(6241)设置在滑动杆(622)和导向杆(623)的两端,所述滑动杆(622)定位转动安装在调节块(6241)上,所述导向杆(623)固定在调节块(6241)上,所述调节块(6241)由调节驱动(6242)控制且竖向滑移设置在底座(1)侧壁上,所述调节驱动(6242)设置在底座(1)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绳件(7)包括压紧板(71)和抵紧杆(72),所述压紧板(71)底部与底座(1)铰接,所述抵紧杆(72)设置在压紧板(71)远离卷绕筒(2)一端的下方且与压紧板(71)活动连接,所述抵紧杆(72)为伸缩杆。
CN202323178866.5U 2023-11-23 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 Active CN22107080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0802U true CN221070802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2486A (zh) 一种捆草绳生产用绕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1070802U (zh) 一种吊机绞车绕绳用卷筒装置
CN114014194B (zh) 一种往复式导轨立式卷扬机
CN112193926B (zh) 一种光缆生产线上的收线辅助装置
CN110863382A (zh) 一种恒张力放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06598U (zh) 绕线装置
CN211522653U (zh) 一种恒张力放线装置
CN211815144U (zh) 一种恒张力放线装置
CN208922900U (zh) 一种变压器上线装置
CN214639214U (zh) 一种用于铜管放卷的装置
CN114639543B (zh) 变压器线圈绕制的铜线放卷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7867645U (zh) 一种钢箱梁吊运装置
CN216918423U (zh) 一种起重机绞车用绕线装置
CN213230782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放卷机构
CN211664443U (zh) 一种缆绳卷缆张紧器和卷缆系统
CN114314179A (zh) 一种井道电缆线收放装置
CN219906499U (zh) 一种橡胶管加工用合股机
CN215402373U (zh) 一种便于调节操控的端轴式收排放线机
CN220351330U (zh) 一种编织绳分卷用复绕机
CN217148102U (zh) 一种生产电缆的绕线装置
CN216004724U (zh) 一种便于换卷的并丝机
CN214298641U (zh) 一种线缆收卷装置
CN219009654U (zh) 一种用于电梯安装的钢丝绳放绳装置
CN117246828B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张力的编织机放线装置
CN220334416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