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4409U - 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64409U
CN221064409U CN202323083490.XU CN202323083490U CN221064409U CN 221064409 U CN221064409 U CN 221064409U CN 202323083490 U CN202323083490 U CN 202323083490U CN 221064409 U CN221064409 U CN 221064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frame
line
support
san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834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宪金
王亚平
杨俊杰
王开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ity Rongchang District Jinyi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ity Rongchang District Jinyi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ity Rongchang District Jinyi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ity Rongchang District Jinyi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834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64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64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64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分布于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两侧的第一转运线和第二转运线以及用于承载砂箱的若干个承载板,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第一转运线和第二转运线首尾衔接形成输送回路;第一输送线的中部设有一均匀填砂机构,均匀填砂机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台输送机构,所有输送机构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架体、并排且转动设置在两个架体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以及与架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所有输送辊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二输送线由若干台首尾衔接的输送机构构成;第一转运线和第二转运线结构一致并呈对称布置,砂箱可实现循环输送,且每台输送机构具有一动力机构,保障持续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背景技术
在砂型铸造过程中,首先将干石英砂填入砂箱中,将由型砂制成的砂模埋入干石英砂内,然后将铁水浇注在砂模内,浇注成型后,将砂模损毁,将工件取走。在工件取走后的砂箱内,干砂、破碎的砂模以及浇注形成的钢砂等掺杂在一起,砂箱需要进行处理才能继续使用。
传统的循环输送过程中,整条输送轨道上往往排布几十个砂箱,只单纯依靠其中一端的推送油缸作为动力,油缸负载增加,油缸使用寿命降低,严重时甚至出现油缸超载现象,容易导致整条生产线瘫痪,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一条输送线只在一端设置有推送油缸作为动力,容易造成油缸超载导致生产线瘫痪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包括平行并呈间隔布置的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平行设置并对应分布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两侧且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垂直的第一转运线和第二转运线以及承载砂箱后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第一转运线和第二转运线上输送移动的若干个承载板,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第一转运线和第二转运线首尾衔接形成输送回路;
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中部设有一均匀填砂机构,所述均匀填砂机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台输送机构,所有所述输送机构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架体、并排且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架体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以及与所述架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所有所述输送辊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线由若干台首尾衔接的输送机构构成;
所述第一转运线和所述第二转运线结构一致并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转运线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布置的车轨以及能够沿着所述车轨布置方向往复移动的转运车,所述转运车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转运车移动的转运驱动组件以及一用于驱动砂箱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转运车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转运车的砂箱输送方向垂直,而所述转运车的砂箱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均匀填砂机构包括支撑主体、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上方的输送组件以及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下方的振动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主体上端两侧的第一侧支撑和第二侧支撑、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侧支撑和所述第二侧支撑转动连接的若干个传送辊以及驱动所有所述传送辊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若干个所述传送辊沿砂箱传输方向间隔并排设置;
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的若干个高度调节件、连接在所有高度调节件上端并容纳在所述第一侧支撑和所述第二侧支撑的间隙之间且位于所述传送辊下方的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下端的振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端并呈间隔排布的若干个支撑筋,所述高度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架高度;
在俯视投影面上,每相邻两个所述传送辊之间容置有一个所述支撑筋,当所述支撑架升高高度后,所述支撑筋一端能够从所述传送辊的间隙中穿出,且穿出后的穿出端顶面高于所述传送辊的传送表面而低于所述第一侧支撑以及所述第二侧支撑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通过垫板与所述高度调节件顶面连接的支撑框、设于所述支撑框中轴线处的连接架以及若干个设于所述连接架两侧的加强件;所述连接架包括顶面与所述支撑框顶面处于同一水平位且沿所述支撑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板以及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下方的连接座,若干个所述支撑筋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并沿砂箱的输送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所述支撑筋两端端面均与所述支撑框外表面处于同一水平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支撑和所述第二侧支撑结构对称,所述第一侧支撑包括下端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架外侧的多个立柱、与所有所述立柱上端连接并沿砂箱输送方向设置的主架体、与所述主架体连接的若干个轴承座以及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沿所述主架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布且与内部相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分布于所述主架体朝向所述传送辊的一侧侧面上,若干个所述轴承座一一对应装配在所述安装孔的一侧,且所述轴承座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孔中心在正投影面上重叠,每一个所述传送辊第一端端部处的轴接段与所述第一侧支撑上的轴承相配合,而第二端端部处的轴接段与所述第二侧支撑上的轴承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车轨包括两条间隔并呈平行布置的轨道以及沿着两条所述轨道布置方向间隔排布并设于所述轨道下方的若干个轨道支撑,所述轨道包括上接触部、固接在上接触部下端的中支撑部以及与所述中支撑部下端固接的下支撑部,所述下支撑部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接触部的宽度,上接触部、中支撑部以及下支撑部在正投影面上呈工字型结构;所述轨道支撑包括下垫板、重叠在所述下垫板上表面的上垫板以及设于所述上垫板上端以用于锁定轨道的锁定件,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之间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所述上垫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下支撑部的定位槽,并在所述定位槽两侧分别通过螺栓螺接有锁定件用于将所述下支撑部压紧于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还包括与所述车轨接触的下车架和设于所述下车架上端的上车架;所述下车架包括具有若干个能够与所述车轨滑动配合的车轮的下车体以及与所述下车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移动的转运驱动组件;所述上车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上车体、并排且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上车体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以及与所述上车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所有所述输送辊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有所述输送辊均包括辊体以及对应连接在所述辊体两侧的限位辊,两个所述限位辊之间形成有一与所述承载板相适配的输送空间以用于将所述承载板限位于所述输送空间中,且砂箱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车轮的行走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辊还包括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辊连接的轴杆,所述轴杆第一端伸出所述限位辊外部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轴杆第二端装配在所述辊体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轴杆的轴心与所述限位辊和所述辊体的轴心均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限位辊包括输送部以及固设于所述输送部一侧并靠近所述上车体分布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输送部的中心重叠,并且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输送部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板包括板体、设于所述板体下端并呈间隔分布的底支撑以及设于所述板体上端以用于承托砂箱的承台,所述底支撑外侧与所述限位部侧壁相接触,所述底支撑底面与所述输送部的输送表面相接触,所述底支撑具有一沿长度方向向外贯通的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承台包括与所述板体上端螺接的底面板、连接在所述底面板上端的承托框以及连接在所述承托框上端的顶面板,所述顶面板朝向砂箱输送方向的两侧侧边分别形成有一加固部,所述加固部自所述顶面板边缘沿长度方向凸伸形成,两个所述加固部呈对称设置,每一个所述加固部均设有一可与砂箱插接的加固插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结构一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多个输送机构排列形成能够运输砂箱的输送线,而转运车作为转运承载板和砂箱方向的机构,同样可以自动行走和自动完成转移输送工作,整个循环输送线,不再依靠单一动力进行承载输送工作,以避免出现超载现象从而出现输送线瘫痪的情况。其二,在均匀填砂机构位置进行出砂和填砂,向高度调节件内注入气体,让支撑架升高高度,顶起砂箱,再启动振动电机,对砂箱进行振动,使得砂箱内的型砂能够均匀扩散,做到填充更均匀,自动化实现均匀填砂,节约人力和时间,工作更高效。其三,通过位于辊体两侧的限位辊形成输送空间,而承载板两侧被限位辊中的限位部所限制,在输送过程中,第一驱动单元带动输送辊绕自身轴心转动后,承载板承载着砂箱始终在两个限位部之间移动,保持方向正确不偏移,方便输送空间对准各段输送线操作转运,即使是长线输送,砂箱也能稳定移动传输不偏移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均匀填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主架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组件与传送辊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连接有振动机构后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转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装置承托有砂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轨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板与输送辊处于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输送线、100A-输送机构、110A-架体、110C-第一驱动组件、111C-双联齿轮、1111C-一级传动齿轮、1112C-二级传动齿轮、112C-驱动电机、113C-链条、100B-均匀填砂机构、110B-支撑主体、111-底支撑、112-立支撑、113-侧支部、120B-输送组件、121-第一侧支撑、1211-立柱、1212-主架体、1213-轴承座、122-第二侧支撑、123-传送辊、130B-振动组件、131B-高度调节件、1310B-垫板、132B-支撑架、1320B-支撑框、1321B-连接架、13210B-连接板、13211B-连接座、133B-加强件、134B-振动机构、135B-支撑筋、200-第二输送线、300-第一转运线、400-第二转运线、500-车轨、510-轨道、511-上接触部、512-中支撑部、513-下支撑部、520-轨道支撑、521-下垫板、5210-侧垫板、5211-支撑主架、522-上垫板、523-锁定件、600-转运车、610-下车架、611-车框体、6110-侧支板、6111-支柱、6112-把手、612-加强机构、612A-加强筋、612B-加强板、613-车轮、614-转运驱动组件、614A-车轴、614B-第二驱动单元、620-上车架、621-上车体、622-输送辊、6220-辊体、6221-限位辊、6221A-输送部、6221B-限位部、623-第二驱动组件、6233-第一驱动单元、630-承载板、631-板体、632-底支撑、6320-中空腔、633-承台、6331-底面板、6332-承托框、6333-顶面板、6333A-加固部、6333B-加固插销、700-拖链、800-行走挡块、900-砂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包括平行并呈间隔布置的第一输送线100和第二输送线200、平行设置并对应分布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00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00两侧且与所述第一输送线100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00垂直的第一转运线300和第二转运线400以及承载砂箱900后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线100、第二输送线200、第一转运线300和第二转运线400上输送移动的若干个承载板630,第一输送线100、第二输送线200、第一转运线300和第二转运线400首尾衔接形成输送回路。所述第一输送线100的中部设有一均匀填砂机构100B,所述均匀填砂机构100B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台输送机构100A,所有所述输送机构100A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架体110A、并排且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架体110A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622以及与所述架体110A连接以用于驱动所有所述输送辊622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110C。所述第二输送线200由若干台首尾衔接的输送机构100A构成。所述第一转运线300和所述第二转运线400结构一致并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转运线300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线100和所述第二输送线200布置的车轨500以及能够沿着所述车轨500布置方向往复移动的转运车600。所述转运车600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转运车600移动的转运驱动组件614以及一用于驱动砂箱900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623,所述转运车60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转运车600的砂箱900输送方向垂直,而所述转运车600的砂箱900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机构100A的输送方向一致。
以上结构,输送回路达到循环输送砂箱900目的,围绕循环输送回路,可以在均匀填砂机构100B一侧布置出砂工位,合适位置布置浇注工位等等,节约车间空间。不需要人工一一处理砂箱900,节约人力和时间。而且两条输送线实现砂箱900的输送均是通过若干台输送机构100A排列构成,每一台输送机构100A均设有第一驱动组件110C,动力充足,降低超载情况出现,保障输送持续稳定进行。
第一输送线100和第二输送线200的所有输送机构100A中的驱动电机112C均布置在循环回路内部,有效利用了循环回路内部的中空空间,节约占地面积。而且驱动电机112C如果布置在输送线外侧,会向外部突出,加工时很容易与加工工人发生磕碰,造成加工不便。
请参阅图2和图3,均匀填砂机构100B包括支撑主体110B、与支撑主体110B连接的输送组件120B和振动组件130B。所述输送组件120B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主体110B上端两侧的第一侧支撑121和第二侧支撑122、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侧支撑121和所述第二侧支撑122转动连接的若干个传送辊123以及驱动所有所述传送辊123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若干个所述传送辊123沿砂箱900传输方向间隔并排设置。所述振动组件130B包括与所述支撑主体110B连接的若干个高度调节件131B、连接在所有高度调节件131B上端并容纳在所述第一侧支撑121和所述第二侧支撑122的间隙之间且位于所述传送辊123下方的支撑架132B、设于所述支撑架132B下端的振动机构134B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架132B上端并呈间隔排布的若干个支撑筋135B,所述高度调节件131B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架132B高度。
在俯视投影面上,每相邻两个所述传送辊123之间容置有一个所述支撑筋135B。当所述支撑架132B高度升高后,所述支撑筋135B一端能够从所述传送辊123的间隙中穿出,且穿出后的穿出端顶面高于所述传送辊123的输送表面而低于所述第一侧支撑121和所述第二侧支撑122的表面。将本设备两端对准输送线,且放置在倒砂机械出砂口的下方,启动第三驱动组件后,传送辊123转动后,可承接输送线上传送来的砂箱900,并将砂箱900输送到出砂口下方对准出砂口进行填充型砂,填充完成后,通过高度调节件131B升高支撑架132B高度,连接在支撑架132B上端的支撑筋135B从传送辊123的间隙中穿出顶起砂箱900,由于穿出端顶面高于所述传送辊123输送表面而低于所述第一侧支撑121和所述第二侧支撑122的表面,砂箱900与支撑筋135B连接位置还是被限制在第一侧支撑121和第二侧支撑122之间,对砂箱900起到限位作用。启动振动机构134B对砂箱900进行振动,通过振荡方式让砂箱900内型砂均匀扩散,不需要人工去冲捣或者局部填充,提升工作效率,完成填充后,转动的传送辊123还可将砂箱900输送到下一级输送线上进行后续加工,节约时间以及人工,实用性强。
所述支撑主体110B包括底支撑632111、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支撑632111边角位置处的多个立支撑112以及朝向所述底支撑632111外部延伸形成以用于对应与所述第一侧支撑121或者所述第二侧支撑122下端连接的多个侧支部113,所述立支撑112顶面与所述高度调节件131B底面连接。底支撑632111优选采用工字钢焊接形成一个长方形框体结构,底部支撑稳定牢固。
为了节约制作时间以及降低生产难度,所述第一侧支撑121和所述第二侧支撑122结构对称。所述第一侧支撑121包括下端与所述支撑主体110B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架132B外侧的多个立柱1211、与所有所述立柱1211上端连接并沿砂箱900传输方向设置的主架体1212、与所述主架体1212连接的若干个轴承座1213以及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轴承座1213内的轴承。沿所述主架体1212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布且与内部相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分布于所述主架体1212朝向所述传送辊123的一侧侧面上。若干个所述轴承座1213一一对应装配在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其中每一轴承座1213部分伸进所述安装孔内,并通过螺栓将轴承座1213与主架体1212螺接在一起,而所述轴承座1213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孔中心在正投影面上重叠。每一个所述传送辊123第一端端部处的轴接段与所述第一侧支撑121上的轴承配合连接,而第二端端部处的轴接段与所述第二侧支撑122上的轴承配合连接,降低摩擦,使得传送辊123顺畅转动输送砂箱900。
请参阅图5和图6,若干个所述传送辊123中,其中一个被限定为主动辊,其余所述传送辊123均作为从动辊,所述主动辊第一端部的轴接段与所述轴承的内圈配合连接后穿出所述安装孔外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传送辊123第一端且设于所述主架体1212内的若干个双联齿轮111C、与其中一个所述双联齿轮111C连接并位于主架体1212外的驱动电机112C以及与所述双联齿轮111C啮合且设于所述主架体1212内的若干条链条113C,传送辊123的第一端的轴接段与轴承连接后再伸进安装孔内与位于主架体1212内的双联齿轮111C连接。所有所述双联齿轮111C以及所有所述链条113C均装配在所述主架体1212内后,可对实现传动的精密部件即双联齿轮111C和链条113C进行保护,以免型砂掉落造成第三驱动组件的磨损,从而影响第三驱动组件的正常使用。
与所述主动辊连接的所述双联齿轮111C被限定为主动齿轮,其余所述双联齿轮111C均为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分别通过两条对应的所述链条113C连接,而每两个相邻所述从动齿轮之间又通过一条链条113C连接。双联齿轮111C包括一邻近所述安装孔分布的一级传动齿轮1111C以及位于一级传动齿轮1111C一侧并远离所述安装孔分布的二级传动齿轮1112C,驱动电机112C与主动齿轮连接后,主动齿轮上的一级传动齿轮1111C和二级传动齿轮1112C各啮合一条链条113C,两条链条113C再分别与对应设置在主动齿轮两侧的从动齿轮啮合,这两个从动齿轮剩余的一级传动齿轮1111C或者二级传动齿轮1112C再通过链条113C与相邻的从动齿轮啮合,这样依次通过链条113C连接,做到驱动电机112C带动所有传送辊123实现同步转动,达到自动化输送砂箱900的目的,方便铸件加工使用。
为了节约加工成本,主架体1212和架体110A的结构一致,而第一驱动组件110C的结构与第三驱动组件结构一致,第一驱动组件110C中的双联齿轮111C对应安装在输送辊622的轴杆上,有助于降低装配难度。
所述高度调节件131B为空气弹簧,空气弹簧接通气源,向空气弹簧内注气即可使得空气弹簧升高带动支撑架132B升高顶起砂箱900,顶起后的砂箱900与传送辊123分离,方便实现砂箱900振动。空气弹簧减充气体,高度调节件131B的高度降低,砂箱900可回到传送辊123上继续进行传输。
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支撑架132B包括通过垫板1310B与所述高度调节件131B顶面连接的支撑框1320B、设于所述支撑框1320B中轴线处的连接架1321B以及若干个设于所述连接架1321B两侧的加强件133B。所述连接架1321B包括顶面与所述支撑框1320B顶面处于同一水平位且沿所述支撑框1320B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板13210B以及固接在所述连接板13210B下方的连接座13211B,若干个所述支撑筋135B垂直于所述连接板13210B并沿砂箱900的传输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所述支撑筋135B两端端面均与所述支撑框1320B外表面处于同一水平位。所有所述加强件133B均为梯形板,若干个所述加强件133B均沿所述连接座13211B长度方向间隔排布,面积最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13211B侧壁连接而另一相对端与所述支撑框1320B侧壁连接,所述连接座13211B底面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振动机构134B。连接座13211B类似于一个船型结构,这样的结构以及梯形加强件133B,都能有加强中部强度的作用,提升支撑筋135B支撑强度以支撑砂箱900,以减少支撑架132B变形。
振动机构134B优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振动后,支撑架132B相当于镂空结构,底部的底支撑632111也为中空的框体,便于排出掉落的多余型砂。
均匀填砂机构100B工作过程如下:将本机构置于两台输送机构100A之间,并放置在倒砂机械出砂位置的下方,砂箱900从上一输送机构100A上传送过来后,出砂口向砂箱900内倒砂,完成填充后,向高度调节件131B(空气弹簧)内注入气体,使得空气弹簧升高高度,带动支撑架132B升高,支撑筋135B上的砂箱900被顶起远离传送辊123,振动机构134B启动对砂箱900进行振动,这样可以实现自动化让型砂在砂箱900内均匀扩散,完成型砂的均匀填充。结束振动后,将高度调节件131B内的空气外排,可以降低支撑架132B高度,直至砂箱900与传送辊123接触,启动第三驱动组件可自动将砂箱900输送到下一输送机构100A上。整个过程不但达到了让型砂在砂箱900内均匀填充的目的,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提升了工作效率,还省时省力。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车轨500包括两条间隔并呈平行布置的轨道510以及沿着两条所述轨道510布置方向间隔排布并设于所述轨道510下方的若干个轨道510支撑。请参阅图11,所述轨道510包括上接触部511、固接在上接触部511下端的中支撑部512以及与所述中支撑部512下端固接的下支撑部513,所述下支撑部513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接触部511的宽度,上接触部511、中支撑部512以及下支撑部513在正投影面上呈工字型结构,工字钢结构,材料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所述轨道510支撑包括下垫板521、重叠在所述下垫板521上表面的上垫板522以及设于所述上垫板522上端以用于锁定轨道510位置的锁定件523,所述上垫板522和所述下垫板521之间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所述上垫板522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下支撑部513的定位槽,并在所述定位槽两侧分别通过螺栓螺接有锁定件523用于将所述下支撑部513压紧于所述定位槽中。在车间布置车轨500时,地面打螺栓孔,通过螺栓将轨道510支撑与地面连接,轨道510再利用锁定件523压紧固定。这样布置的车轨500,简单易装配,便于拆装移动位置,而且拆卸后地面整洁无凸起异物,不影响车间继续加工生产。
所述转运车600还包括位于所述车轨500上方的下车架610以及设于所述下车架610上端的上车架620。所述下车架610包括具有若干个能够与所述车轨500滑动配合的车轮613的下车体以及与所述下车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车轮613移动的转运驱动组件614。所述上车架62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上车体621、并排且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上车体621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622以及与所述上车体621连接以用于驱动所有所述输送辊622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623。所有所述输送辊622均包括辊体6220以及对应连接在所述辊体6220两侧的限位辊6221,两个所述限位辊6221之间形成有一与所述承载板630相适配的输送空间以用于将所述承载板630限位于所述输送空间中,且砂箱90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车轮613的行走方向垂直,另外准运车上的输送方向与输送机构100A的砂箱900输送方向一致。在将砂箱900从一输送线上转运到另一输送线上的过程中,每一个砂箱900的制作均在承载板630上完成,若干个承载板630可在转运车600的输送空间以及各个输送线上移动。输送空间上物料的端口对准上一段输送线的下料位置,输送空间与承载板630相适配,输送空间在上一段输送线下料(转运车600上料)过程中能够引导承载板630的方向,顺利让承托有砂箱900的承载板630处于不偏移方向并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状态进入输送空间内。转运车600承载有砂箱900后进行转运时,启动转运驱动组件614让车轮613沿着车轨500布置方向驶向另一段输送线,直至输送空间对准下一段输送线的上料位置进行上料(准运车下料),由于限位辊6221形成的输送空间可始终将承载板630限位在其内部,对准下料时输送辊622移动过程中,承载有砂箱900的承载板630仍然能够不偏移方向并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对准下一段输送线上料。利用输送辊622实现砂箱900由一段输送线到另一段输送线的转运时,承托有砂箱900的承载板630,带着砂箱900一同在输送空间内移动,由于被限位辊6221限制位置,因此砂箱900始终会保持正确方向的移动,不会发生跑偏现象,因而方便对准各输送线进行上物料或者下物料。
所述下车体包括车框体611以及设于车框体611中部的加强机构612,所述车框体611其中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把手6112,不装配车轨500,车轮613也能在地面行驶,地面行驶时,把手6112有助于更方便的掌握转运车600方向。
请参阅图12,所述车框体611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分别一一螺接有一侧支板6110,所述侧支板6110向靠近所述车轨500的方向延伸,每一个所述侧支板6110均具有一悬空设置在所述车轨500上方的安装腔,每个所述安装腔内装配有底面与所述车轨500顶面(上接触部511)相接触的支柱6111,车轮613在轨道510上行走过程中,不单单只依靠车轮613进行支撑,还能够通过支柱6111提供支撑,提升移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加强机构612包括设置在车框体611中部的加强筋612A以及设置在所述加强筋612A两侧的若干个加强板612B,加强机构612能够提升转运车600下部支撑强度,支撑稳定性更佳。
请参阅图12,转运驱动组件614包括至少两个穿设在车框体611上的车轴614A以及与车轴614A连接以用于驱动车轮613行走的第二驱动单元614B,每根车轴614A均通过轴承座1213与车框体611连接,车轴614A两端对应套接在轴承座1213内的轴承中后向车框体611外部方向延伸并与设于车框体611外的车轮613连接。轴承座1213装配在车框体611外侧,而其中一个车轴614A与车轮613连接后继续向远离车框体611方向延伸直至与第二驱动单元614B连接,第二驱动单元614B可以是电机,电机驱动车轴614A绕自身轴心旋转,从而带动车轮613在轨道510上沿着轨道510布置方向往返移动。在两条轨道510之间设有两对行走挡块800,每对行走挡块800中的两个行走挡块800分别对应分布于靠近轨道510端部位置处,行走挡块800是用于限制车轮613位置以阻止车轮613脱轨。
位于所述转运驱动组件614同一侧的所有所述下垫板521均一一对应连接有一设于所述下垫板521一侧的侧垫板5210,沿着所述侧垫板5210设置方向设有一连接在侧垫板5210上端的支撑主架5211,所述支撑主架5211形成有一用于将拖链700装配在内的装配槽,连接电线或者各种管路均容置在拖链700中,由拖链700进行牵引和保护,使得车间环境更整洁有序,且更美观。
所述输送辊622还包括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辊6221连接的轴杆,所述轴杆第一端伸出所述限位辊6221外部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23连接,所述轴杆第二端装配在所述辊体6220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轴杆的轴心与所述限位辊6221和所述辊体6220的轴心均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驱动组件623带动轴杆旋转,从而使得辊体6220和限位辊6221同步旋转实现承载板630的传送。
请参阅图13和图14,所述限位辊6221包括输送部6221A以及固设于所述输送部6221A一侧并靠近所述上车体621分布的限位部6221B,所述限位部6221B与所述输送部6221A的中心重叠,并且所述限位部6221B的外径大于所述输送部6221A外径。所述承载板630包括板体631、设于所述板体631下端并呈间隔分布的底支撑632111以及设于所述板体631上端以用于承托砂箱900的承台633,所述底支撑632111外侧与所述限位部6221B侧壁相接触,所述底支撑632111底面与所述输送部6221A的输送表面相接触,所述底支撑632111具有一沿长度方向向外贯通的中空腔6320,中空腔6320有利于减轻承载板630自重。当承载板630在输送空间内时,移动时,底支撑632111底面通过输送部6221A带动移动,外径最大的限位部6221B底支撑632111的外侧进行限位,避免移动时偏转方向,便于对准生产线完成上下料。
两个所述上车体621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轴承座1213,结构一致的两个所述上车体621分别被限定为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结构一致,能够有助于降低生产以及装配难度。所述第一车体和所述第二车体上的轴承座1213均通过内部的轴承一一对应与所述轴杆的第一端套接,所述轴杆第一端沿其轴线方向向所述第一车体方向延伸并穿设于所述第一车体上以与所述第一车体内的第二驱动组件623连接。
请参阅图14,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23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架体110A内且一一对应与所述轴杆第一端连接的双联齿轮111C,若干条与所述双联齿轮111C啮合的链条113C以及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轴杆连接并分布于所述第一架体110A外部的第一驱动单元6233。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6233连接的轴杆被限定为主动轴,装配在所述主动轴上的所述双联齿轮111C被限定为主动齿轮,其余所述轴杆被限定为从动轴,而装配在所述从动轴上的双联齿轮111C被限定为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分别通过两条所述链条113C与对应分布在所述主动齿轮两侧的从动齿轮连接,而所有所述从动齿轮中,每两条相邻设置的所述从动齿轮均通过一条链条113C连接。第一驱动单元6233可以是电机,依靠电机旋转带动作为主动齿轮的双联齿轮111C旋转,而两个分别位于主动齿轮两侧的双联齿轮111C又通过链条113C与相邻的双联齿轮111C连接,这样依次连接后的所有双联齿轮111C能够被同步带动旋转,从而实现输送辊622旋转,做到传输承载板630以及砂箱900的目的。实际上,第二驱动组件623的结构与第一驱动组件110C和第三驱动组件的结构一致,可互换使用,节约加工成本,降低装配难度。
请参阅图15和图16,所述承台633包括与所述板体631上端螺接的底面板6331、连接在所述底面板6331上端的承托框6332以及连接在所述承托框6332上端的顶面板6333,所述顶面板6333朝向所述砂箱900输送方向的两侧侧边分别形成有一加固部6333A,所述加固部6333A自所述顶面板6333边缘沿长度方向凸伸形成。两个所述加固部6333A呈对称设置,每一个所述加固部6333A均设有一可与砂箱900插接的加固插销6333B。利用加固插销6333B与砂箱900对应的插孔插接,可以提升承托砂箱900时的支撑稳定性,以防砂箱900输送过程中出现位移情况。
采用以上第一转运线300或者第二转运线400,一、通过位于辊体6220两侧的限位辊6221形成输送空间,而承载板630两侧被限位辊6221中的限位部6221B所限制,在输送过程中,第一驱动单元6233带动输送辊622绕自身轴心转动后,承载板630承载着砂箱900始终在两个限位部6221B之间移动,保持方向正确不偏移,方便输送空间对准各段生产线操作转运。二、若干个承载板630能够在输送空间以及生产系上循环移动传送砂箱900,顶面板6333设计有加固插销6333B,使得可以更稳定牢固的承托住砂箱900,输送过程中砂箱900更稳定牢固。三、轨道510底部通过多个轨道510支撑进行支撑,通过螺栓将轨道510支撑与地面连接,拆装方便便于更换车轨500位置,而且拆下后地面无凸起异物,不影响使用。四,其中一个轨道510的一侧设计有拖链700容纳各种连接电线或者管路,使得车间线路更整洁美观不凌乱。
本输送线:其一,多个输送机构100A排列形成能够运输砂箱900的输送线,而转运车600作为转运承载板630和砂箱900方向的机构,同样可以自动行走和自动完成转移输送工作,整个循环输送线,不再依靠单一动力进行承载输送工作,以避免出现超载现象从而出现输送线瘫痪的情况。其二,在均匀填砂机构100B位置进行出砂和填砂,向高度调节件131B内注入气体,让支撑架132B升高高度,顶起砂箱900,再启动振动电机,对砂箱900进行振动,使得砂箱900内的型砂能够均匀扩散,做到填充更均匀,自动化实现均匀填砂,节约人力和时间,工作更高效。其三,通过位于辊体6220两侧的限位辊6221形成输送空间,而承载板630两侧被限位辊6221中的限位部6221B所限制,在输送过程中,第一驱动单元6233带动输送辊622绕自身轴心转动后,承载板630承载着砂箱900始终在两个限位部6221B之间移动,保持方向正确不偏移,方便输送空间对准各段输送线操作转运,即使是输送线布置较长的长线输送,砂箱900能够稳定输送并保持不偏移方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并呈间隔布置的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平行设置并对应分布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两侧且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垂直的第一转运线和第二转运线以及承载砂箱后能够在所述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第一转运线和第二转运线上输送移动的若干个承载板,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第一转运线和第二转运线首尾衔接形成输送回路;
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中部设有一均匀填砂机构,所述均匀填砂机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台输送机构,所有所述输送机构均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架体、并排且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架体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以及与所述架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所有所述输送辊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线由若干台首尾衔接的输送机构构成;
所述第一转运线和所述第二转运线结构一致并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转运线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布置的车轨以及能够沿着所述车轨布置方向往复移动的转运车,所述转运车包括一用于驱动所述转运车移动的转运驱动组件以及一用于驱动砂箱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转运车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转运车的砂箱输送方向垂直,而所述转运车的砂箱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填砂机构包括支撑主体、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上方的输送组件以及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下方的振动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主体上端两侧的第一侧支撑和第二侧支撑、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侧支撑和所述第二侧支撑转动连接的若干个传送辊以及驱动所有所述传送辊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若干个所述传送辊沿砂箱传输方向间隔并排设置;
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的若干个高度调节件、连接在所有高度调节件上端并容纳在所述第一侧支撑和所述第二侧支撑的间隙之间且位于所述传送辊下方的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下端的振动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端并呈间隔排布的若干个支撑筋,所述高度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架高度;
在俯视投影面上,每相邻两个所述传送辊之间容置有一个所述支撑筋,当所述支撑架升高高度后,所述支撑筋一端能够从所述传送辊的间隙中穿出,且穿出后的穿出端顶面高于所述传送辊的传送表面而低于所述第一侧支撑以及所述第二侧支撑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通过垫板与所述高度调节件顶面连接的支撑框、设于所述支撑框中轴线处的连接架以及若干个设于所述连接架两侧的加强件;所述连接架包括顶面与所述支撑框顶面处于同一水平位且沿所述支撑框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板以及固接在所述连接板下方的连接座,若干个所述支撑筋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并沿砂箱的输送方向等间距间隔排布,所述支撑筋两端端面均与所述支撑框外表面处于同一水平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撑和所述第二侧支撑结构对称,所述第一侧支撑包括下端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架外侧的多个立柱、与所有所述立柱上端连接并沿砂箱输送方向设置的主架体、与所述主架体连接的若干个轴承座以及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沿所述主架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布且与内部相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分布于所述主架体朝向所述传送辊的一侧侧面上,若干个所述轴承座一一对应装配在所述安装孔的一侧,且所述轴承座的中心与所述安装孔中心在正投影面上重叠,每一个所述传送辊第一端端部处的轴接段与所述第一侧支撑上的轴承相配合,而第二端端部处的轴接段与所述第二侧支撑上的轴承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轨包括两条间隔并呈平行布置的轨道以及沿着两条所述轨道布置方向间隔排布并设于所述轨道下方的若干个轨道支撑,所述轨道包括上接触部、固接在上接触部下端的中支撑部以及与所述中支撑部下端固接的下支撑部,所述下支撑部的宽度大于所述上接触部的宽度,上接触部、中支撑部以及下支撑部在正投影面上呈工字型结构;所述轨道支撑包括下垫板、重叠在所述下垫板上表面的上垫板以及设于所述上垫板上端以用于锁定轨道的锁定件,所述上垫板和所述下垫板之间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所述上垫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下支撑部的定位槽,并在所述定位槽两侧分别通过螺栓螺接有锁定件用于将所述下支撑部压紧于所述定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还包括与所述车轨接触的下车架和设于所述下车架上端的上车架;所述下车架包括具有若干个能够与所述车轨滑动配合的车轮的下车体以及与所述下车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移动的转运驱动组件;所述上车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上车体、并排且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上车体之间的若干个输送辊以及与所述上车体连接以用于驱动所有所述输送辊绕自身轴心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有所述输送辊均包括辊体以及对应连接在所述辊体两侧的限位辊,两个所述限位辊之间形成有一与所述承载板相适配的输送空间以用于将所述承载板限位于所述输送空间中,且砂箱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车轮的行走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还包括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辊连接的轴杆,所述轴杆第一端伸出所述限位辊外部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轴杆第二端装配在所述辊体内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轴杆的轴心与所述限位辊和所述辊体的轴心均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限位辊包括输送部以及固设于所述输送部一侧并靠近所述上车体分布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输送部的中心重叠,并且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输送部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板包括板体、设于所述板体下端并呈间隔分布的底支撑以及设于所述板体上端以用于承托砂箱的承台,所述底支撑外侧与所述限位部侧壁相接触,所述底支撑底面与所述输送部的输送表面相接触,所述底支撑具有一沿长度方向向外贯通的中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包括与所述板体上端螺接的底面板、连接在所述底面板上端的承托框以及连接在所述承托框上端的顶面板,所述顶面板朝向砂箱输送方向的两侧侧边分别形成有一加固部,所述加固部自所述顶面板边缘沿长度方向凸伸形成,两个所述加固部呈对称设置,每一个所述加固部均设有一可与砂箱插接的加固插销。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结构一致。
CN202323083490.XU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Active CN221064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83490.XU CN221064409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83490.XU CN221064409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64409U true CN221064409U (zh) 2024-06-04

Family

ID=9124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83490.XU Active CN221064409U (zh) 2023-11-14 2023-11-14 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64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1344U (zh) 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
CN201086997Y (zh) 链条输送机
CN215356165U (zh) 一种钢材浇铸连铸机
CN213386107U (zh) 一种用于装料卸料的辊台
CN206813838U (zh) 一种移动带式输送机的驱动装置
CN206088060U (zh) 一种全自动提升移载机
KR101290361B1 (ko) 냉각상의 제품 이송장치
CN221064409U (zh) 一种砂箱循环输送线
CN110282418B (zh) 一种模具转运用吊装直线运输装置
CN117104758A (zh) 全滚筒输送系统
CN114435853B (zh) 车架三排链输送结构
CN216613825U (zh) 一种轧机压上液压缸更换装置
CN215433173U (zh) 一种铸锻件毛刺打磨自动线
CN214494979U (zh) 裸包玻璃装卸货柜液压传动装置
CN205034652U (zh) 一种重型链式输送机及其输送链条
CN204938395U (zh) 一种油压升降叠板输送机
CN221184634U (zh) 一种砂箱转运装置
CN210527558U (zh) 一种顶升移载机
CN207107667U (zh) 一种移动带式输送机驱动结构
CN112794048A (zh) 一种脱模搬运生产线
CN202175397U (zh) 悬挂输送机中的双小车上料装置
CN111731332A (zh) 一种投料小车
CN112061674A (zh) 供杯输送装置
CN219566709U (zh) 一种铁托盘箱的可转向链条输送装置
CN220996429U (zh) 模组转运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