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6990U -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6990U
CN221036990U CN202322805220.9U CN202322805220U CN221036990U CN 221036990 U CN221036990 U CN 221036990U CN 202322805220 U CN202322805220 U CN 202322805220U CN 221036990 U CN221036990 U CN 221036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orifice plate
main body
hole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052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一郎
缪寿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enghao Cool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enghao Cool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enghao Cool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enghao Cool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052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6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6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6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包括集流管主体,所述集流管主体的侧壁开设有扁管安装孔,所述扁管安装孔贯通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扁管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扁管,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孔板,所述孔板的外径和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内径相等,所述孔板的内部开设有内孔。通过设置孔板,且孔板两侧分别设置焊接部和穿刺部,通过穿刺部穿刺进入到穿刺孔的内部,利用穿刺部和穿刺孔相互挤压,直至焊接部的外侧弧面也将和集流管主体的外表面平齐,并通过焊接,能够完成集流管主体和孔板的固定连接,孔板的边缘处会和集流管主体的内壁相互抵紧,有效规避制冷剂从缝隙中流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是空调系统中的关键组件,由两个集流管和连通两个集流管的扁管以及扁管表面的翅片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通过一个集流管的进口到该集流管的颞部,然后进入到扁管内,在扁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利用视频和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制冷剂进入集流管后,由于集流管和扁管阻力的圆心,在距离集流管进口越远位置的扁管内进入的制冷剂就越少,从而导致制冷剂分布不均匀,圆心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为解决该制冷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常在集流管内设置孔板,利用孔板内孔径的大小,从而对部分制冷剂进行阻挡,使得制冷剂更均匀的扩散到集流管内,进而进入到扁管内进行热交换。但是,现有的孔板是冲压件,冲压过程中,可能导致孔板发生变形,导致孔板和集流管内壁之间不能完全接触,使得制冷剂从间隙中流出,影响热交换效果。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包括集流管主体,所述集流管主体的侧壁开设有扁管安装孔,所述扁管安装孔贯通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扁管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扁管,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孔板,所述孔板的外径和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内径相等,所述孔板的内部开设有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板的边缘处一体冲压成型有焊接部和穿刺部,所述焊接部和所述穿刺部分别位于所述内孔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焊接部的内径长度是所述孔板圆周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板的表面开设有孔板安装孔和穿刺孔,所述孔板安装孔和所述穿刺孔分别位于所述集流管主体的两侧,所述穿刺部卡接于所述穿刺孔的内部,所述焊接部卡接于所述孔板安装孔的内部,且所述焊接部的外侧弧面和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焊接部和所述集流管主体之间焊接,所述穿刺部的外侧弧面和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穿刺部和所述集流管主体之间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穿刺部的上下表面均呈斜面设置,所述穿刺孔的上下侧面也均呈斜面设置,且所述穿刺孔上下侧面的斜率绝对值小于所述穿刺部上下表面的斜率绝对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穿刺孔和所述扁管安装孔位于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同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孔板安装孔和所述扁管安装孔位于所述集流管主体的同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孔板,且孔板两侧分别设置焊接部和穿刺部,通过穿刺部穿刺进入到穿刺孔的内部,利用穿刺部和穿刺孔相互挤压,直至焊接部的外侧弧面也将和集流管主体的外表面平齐,并通过焊接,能够完成集流管主体和孔板的固定连接,孔板的边缘处会和集流管主体的内壁相互抵紧,有效规避制冷剂从缝隙中流过,而变形的孔板的穿刺部是无法卡入到穿刺孔的内部时,可以及时发现对孔板进行更换,避免出现孔板的边缘处无法和管内壁完全接触的情况,保证热交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扁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及内部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内孔板反装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中孔板的俯视图;
图5为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中孔板的安装平面图。
图中:1、集流管主体;2、扁管安装孔;3、孔板;31、焊接部;32、穿刺部;4、内孔;5、孔板安装孔;6、穿刺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包括集流管主体1,集流管主体1的侧壁开设有扁管安装孔2,扁管安装孔2贯通集流管主体1的内部和外部,扁管安装孔2的内部安装有扁管,集流管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孔板3,孔板3的外径和集流管主体1的内径相等,孔板3的内部开设有内孔4。
优选的,孔板3的边缘处一体冲压成型有焊接部31和穿刺部32,焊接部31和穿刺部32分别位于内孔4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焊接部31的内径长度是孔板3圆周的一半,能够使孔板3从孔板安装孔5内安装到集流管主体1的内部。
优选的,孔板3的表面开设有孔板安装孔5和穿刺孔6,孔板安装孔5和穿刺孔6分别位于集流管主体1的两侧,穿刺部32卡接于穿刺孔6的内部,焊接部31卡接于孔板安装孔5的内部,且焊接部31的外侧弧面和集流管主体1的外表面平齐,焊接部31和集流管主体1之间焊接,穿刺部32的外侧弧面和集流管主体1的外表面平齐,穿刺部32和集流管主体1之间焊接。
优选的,穿刺部32的上下表面均呈斜面设置,穿刺孔6的上下侧面也均呈斜面设置,且穿刺孔6上下侧面的斜率绝对值小于穿刺部32上下表面的斜率绝对值,使得穿刺部32和穿刺孔6能够相互挤压,便于孔板3能够安装到预定位置,而孔板3的边缘处会和集流管主体1的内壁相互抵紧。
在一种实施例中,穿刺孔6和扁管安装孔2位于集流管主体1的同一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孔板安装孔5和扁管安装孔2位于集流管主体1的同一侧。
在安装孔板3时,可以将穿刺孔6和扁管安装孔2设置在同一侧,这样可以先在集流管主体1的扁管安装孔2内先安装扁管,然后将孔板3从孔板安装孔5内安装到集流管主体1的内部,而将孔板安装孔5和扁管安装孔2设置在同一侧时,需要先安装孔板3,然后安装扁管,可以根据生产线安装顺序,选择孔板安装孔5的方向,使得加工过程更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孔板3,且孔板3是采用从孔板安装孔5处安装到集流管主体1的内部,并通过穿刺部32穿刺进入到穿刺孔6的内部,而由于穿刺孔6上下侧面的斜率绝对值是小于穿刺部32上下表面的斜率绝对值,当需要将穿刺孔6穿刺进入穿刺孔6时,使得穿刺部32上下表面需要和穿刺孔6的上下面进行挤压,直至穿刺部32的外侧弧面和集流管主体1的外表面平齐后,此时焊接部31的外侧弧面也将和集流管主体1的外表面平齐,接着进行焊接,完成集流管主体1和孔板3的固定连接,并将集流管主体1表面多余的焊料打磨处理,保证集流管主体1表面的平整性,且由于穿刺部32是能够穿刺卡入到穿刺孔6的内部的,并且穿刺部32和穿刺孔6相互挤压后,使得孔板3能够安装到预定位置,孔板3的边缘处会和集流管主体1的内壁相互抵紧,而当在安装孔板3时,穿刺部32无法卡入到穿刺孔6的内部时,说明该孔板3在冲压过程中变形,可以及时发现进行更换,避免出现孔板3的边缘处无法和管内壁完全接触的情况,有效规避制冷剂从缝隙中流过。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包括集流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主体(1)的侧壁开设有扁管安装孔(2),所述扁管安装孔(2)贯通所述集流管主体(1)的内部和外部,所述扁管安装孔(2)的内部安装有扁管,所述集流管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孔板(3),所述孔板(3)的外径和所述集流管主体(1)的内径相等,所述孔板(3)的内部开设有内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3)的边缘处一体冲压成型有焊接部(31)和穿刺部(32),所述焊接部(31)和所述穿刺部(32)分别位于所述内孔(4)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31)的内径长度是所述孔板(3)圆周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3)的表面开设有孔板安装孔(5)和穿刺孔(6),所述孔板安装孔(5)和所述穿刺孔(6)分别位于所述集流管主体(1)的两侧,所述穿刺部(32)卡接于所述穿刺孔(6)的内部,所述焊接部(31)卡接于所述孔板安装孔(5)的内部,且所述焊接部(31)的外侧弧面和所述集流管主体(1)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焊接部(31)和所述集流管主体(1)之间焊接,所述穿刺部(32)的外侧弧面和所述集流管主体(1)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穿刺部(32)和所述集流管主体(1)之间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32)的上下表面均呈斜面设置,所述穿刺孔(6)的上下侧面也均呈斜面设置,且所述穿刺孔(6)上下侧面的斜率绝对值小于所述穿刺部(32)上下表面的斜率绝对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孔(6)和所述扁管安装孔(2)位于所述集流管主体(1)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安装孔(5)和所述扁管安装孔(2)位于所述集流管主体(1)的同一侧。
CN202322805220.9U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Active CN221036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5220.9U CN221036990U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5220.9U CN221036990U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6990U true CN221036990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7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05220.9U Active CN221036990U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6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80448U (zh) 一种换热器结构
CN204165288U (zh)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
CN221036990U (zh)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
CN109405360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车热泵空调的单排室内冷凝器
CN210101256U (zh) 一种换热器及汽车空调系统
CN220339188U (zh)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CN220083753U (zh) 一种三介质换热器
CN102840784A (zh) 散热圆管及换热器
CN210035958U (zh) 一种蒸发器的新型分液装置
CN201203308Y (zh) 汽车空调用平行流冷凝器
CN203385243U (zh) 车用空调蒸发器
CN210123213U (zh) 新型的单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11084507U (zh) 汽车空调平行流蒸发器
CN205843133U (zh) 大巴空调使用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19347421U (zh) 一种带d型铝管水室的低温散热器
CN220038815U (zh) 一种空调平行流冷凝换热器
CN113280648A (zh) 一种换热器及装配方法
CN216592328U (zh) 微通道换热器、热泵空调器
CN219284015U (zh)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202747695U (zh)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
CN210035943U (zh) 一种汽车空调蒸发器芯体
CN214274673U (zh) 一种汽车空调圆集管冷凝器全新铆接结构
CN216897773U (zh) 蒸发器以及空调
CN219714141U (zh) 一种分集流结构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CN215830874U (zh) 一种方便装配的油冷器用油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