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9188U -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9188U
CN220339188U CN202321376598.5U CN202321376598U CN220339188U CN 220339188 U CN220339188 U CN 220339188U CN 202321376598 U CN202321376598 U CN 202321376598U CN 220339188 U CN220339188 U CN 220339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tube
welding
sheet
plates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65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唐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65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9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9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9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包括翅片,翅片包括多个片板和多个焊接板,多个片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片板之间均连接有焊接板,片板与焊接板呈夹角衔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包括扁管和上述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多个焊接板均焊接于扁管。本实用新型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具有更大的焊接面积,焊接起来更加方便,传热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换热器领域中,微通道散热器以其高换热系数、高性价比等优势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都是采用将微通道扁管插接入集流管中,并在集流管上连通联接进出口管,让冷媒自进口管流至集流管再分流入扁管,在扁管微通道流至集流管,最后从集流管流入出口管,在扁管外设置散热翅片帮助散热。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扁管和翅片焊接在一起,但是现有的焊接结构焊接时普遍存在焊接困难的问题,焊接效果不好,从而还会导致后续的传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具有更大的焊接面积,焊接起来更加方便,焊接效率高,而且焊接处的传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将具有更大焊接面积的焊接板焊接于扁管,焊接起来更加方便,焊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包括:
翅片,所述翅片包括多个片板和多个焊接板,多个所述片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片板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焊接板,所述片板与所述焊接板呈夹角衔接。
可选地,多个所述片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片板垂直于所述焊接板。
可选地,所述片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片板具有排水部,所述排水部沿第三方向凸出于所述焊接板,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片板与所述焊接板之间首尾相连形成波浪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翅片表面具有凹凸状纹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包括扁管和上述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所述扁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焊接板均焊接于所述扁管。
可选地,所述片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扁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扁管的数量和所述翅片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扁管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扁管之间均焊接有所述翅片。
可选地,所述扁管和所述翅片均为铝合金制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现有的翅片与扁管的焊接处为点状或线状,接触面积小,焊接起来并不方便,而在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结构中,翅片与扁管的焊接处为板状,加大了和扁管的接触面积,焊接起来更加方便,同时也加大了扁管传热给翅片的面积,传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扁管;20、翅片;21、片板;22、排水部;23、焊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应用于换热设备中,例如应用于在除湿机、冰箱、冷柜、制水机、空调等制冷系统中,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使用。在使用时,换热器的换热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分配器和集流管,冷媒从分配器进入,均匀分配至各换热结构中,经翅片20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冷媒从集流管中集中流出。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应用于换热器的换热结构中,主要应用于扁管10与翅片20之间的焊接。
在现有的换热结构中,翅片20焊接于扁管10,而翅片20大多为弧形片,因此扁管10与翅片20的焊接处一般都比较小,只有圆弧与扁管10表面的切点,在焊接时容易出现翅片20移位的问题,焊接起来比较困难,扁管10与翅片20的焊接处较小,扁管10与翅片20的传热面积小,导致传热效果不好,热交换效率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包括翅片20,翅片20包括多个片板21和多个焊接板23,多个片板2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片板21之间均连接有焊接板23,多个焊接板23均用于焊接在扁管10上。
具体地,为了便于说明和简化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左右方向为第一方向,前后方向为第二方向,上下方向为第三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以焊接在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扁管10为例,即以焊接在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扁管10为例,多个片板21沿左右方向间隔地设置,相邻两个片板21之间连接有焊接板23,即在一个焊接板23中,该焊接板23的左端与一个片板21连接,该焊接板23的右端与另一个片板21连接,翅片20整体看起来沿左右方向延伸,翅片20整体主要通过焊接板23焊接于扁管10的外表面,与现有的焊接结构的焊接处只有圆弧与扁管10表面的切点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采用了焊接板23来将整个翅片20焊接在扁管10上,加大翅片20和扁管10的接触面积,焊接面积加大,避免焊接时容易出现翅片20移位的问题,更有利于焊接,同时也加大了扁管10传热给翅片20的面积,传热效果更好,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片板21与焊接板23之间的夹角为90度,具体地,多个片板21之间相互平行,多个片板21均垂直于焊接板23,每个片板21都是竖直设置,每个焊接板23都是水平设置,焊接时片板21均垂直于扁管10,而焊接板23则与扁管10平行且紧紧地贴在扁管10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焊接面就是焊接板23上具有较大面积的表面,与现有的焊接结构的焊接处只有圆弧与扁管10表面的切点相比,加大翅片20和扁管10的接触面积,焊接面积加大,避免焊接时出现翅片20移位的问题,更有利于焊接,而且传热面积也由切点变成了一整个大的平面,传热的效果更好,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片板21与焊接板23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夹角衔接,例如15度、30度等,片板21的间距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尺寸,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翅片20的散热效果,片板21之间的间距范围设置为1.0mm-6.0mm之间,如此,能够保证片板21的设置数量,又能够保证片板21之间能够具有足够的间距以进行各自的散热,即能够保证翅片20的总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果。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片板21的间距范围为1.0mm、2.0mm、3.0mm、4.0mm、5.0mm以及6.0mm等数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片板21的间距也可以设置为此范围内的其他尺寸,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片板21的间距的数值为2.0cm,如此,保证了在成型出片板21后,该间距中的片板21能够进行有效的散热,同时又能够保证在扁管10上成型出足够数量的片板21,以保证整体的散热效果。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即沿左右方向,片板21的厚度范围为0.1-0.15mm,通过该厚度设置,保证每一片片板21的结构强度,便于每一片片板21的成型,同时又能够保证扁管10上的片板21的成型数量。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片板21的厚度为0.1mm、0.11mm、0.12mm、0.13mm、0.14mm以及0.15mm等数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片板21的厚度也可以设置为此范围内的其他尺寸,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片板21的厚度的数值为2.0cm,如此,保证了在成型出片板21后,片板21的结构强度以及散热面积,保证散热效果,能够进行有效的散热,同时又能够保证在扁管10上成型出足够数量的片板21。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片板21的宽度范围为2.0-15.0mm,通过设置该宽度范围的片板21,便于成型出片板21,同时,保证片板21的散热面积,以使片板21具有足够的散热效果。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片板21的宽度为2.0mm、3.0mm、5.0mm、8.0mm、10.0mm以及15.0mm等数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片板21的宽度也可以设置为此范围内的其他尺寸,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片板21的宽度的数值为5.0cm,如此,保证了在成型出片板21后,片板21的散热面积,保证散热效果,能够进行有效的散热,同时又能够使得在成型出片板21时合理的节约基材用量,以达到节约原材料,降低材料成本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片板21沿第二方向延伸,片板21整体形状为片状的长方体,片板21较长的侧边沿前后方向延伸,片板21较短的侧边沿上下方向延伸,片板21具有排水部22,排水部22沿第三方向凸出于焊接板23,即排水部22的一端与片板21的主体连接,排水部22的另一端沿上下方向延伸。
更具体的是,片板21为一块矩形板状物,在焊接时,片板21在第二方向的宽度会大于扁管10的宽度,即片板21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会大于扁管10的宽度,而多出来的部分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排水部22,可以理解的是,排水部22与片板21的主体会形成一个类似于L型的弯折结构,排水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对于一个片板21,片板21沿上下两个方向均延伸出排水部22,片板21的上下两端均可以形成一个凹状结构,焊接时,凹状结构可以使翅片20能够更加方便地放置在扁管10上,而且也可以更加稳定地将翅片20放置在扁管10上,即能够卡在扁管10上,避免焊接时出现翅片20移位的问题,更有利于焊接,焊接起来更加方便,焊接效率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相邻的片板21与焊接板23之间首尾相连形成波浪状结构,具体地,以其中一个翅片20为例,首先,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焊接效果,翅片20的两端均为焊接板23,能够更稳定地焊接在扁管10上,然后位于最左侧的焊接板23的右端与一块片板21的上端连接,该片板21的下端与另一块焊接板23的左端连接,而另一块焊接板23的右端则又与另一块片板21连接,以此类推,相邻的片板21与焊接板23之间首尾相连形成波浪状结构,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能够起到良好的传热效果,而且加工起来也十分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翅片20表面具有凹凸状纹路,可以加强与空气气流的接触,提高换热效果,提高热交换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器包括换热结构,换热结构包括扁管10和翅片20,扁管10沿第一方向延伸,翅片20则焊接于扁管10上,更具体的是,扁管10沿左右方向延伸,翅片20焊接于扁管10,翅片20整体看起来也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翅片20通过焊接板23焊接于扁管10。
与现有换热结构的扁管10与翅片20的焊接处只有圆弧与扁管10表面的切点相比,本实用新型换热结构的扁管10与翅片20的焊接处采用了焊接板23来将整个翅片20焊接在扁管10上,加大翅片20和扁管10的接触面积,焊接面积加大,避免焊接时容易出现翅片20移位的问题,更有利于焊接,同时也加大了扁管10传热给翅片20的面积,传热效果更好,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扁管10中设有冷媒流道,通过在扁管10中设置冷媒流道,以用于供冷媒进行流通,从而和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在扁管10焊接翅片20,与一体成型的方式相比,通过焊接的方式生成换热结构具有更高的容错率,具有更高的成型效率,提升了整个换热结构的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了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扁管10中的冷媒流道通过隔板形成,即形成微通道,为了保证冷媒的换热效率,设置每一个微通道的截面积相等,如此,能够保证每一条微通道内的冷媒在流动过程中具有相同的流动阻力,保证换热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换热结构的换热效率,在扁管10内设置的隔板可以沿扁管10的宽度方向交错设置,即沿前后方向交错设置,使得冷媒在扁管10内流动时增加在扁管10内的紊流,相比冷媒在冷媒流道中直接沿直线流动的方式,相交错设置的隔板可以增加管腔内冷媒流动的紊流,使扁管10中流动的冷媒可以充分的交汇融合,冷媒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多次改变流动方向,提高冷媒流动的变化性和复杂性,便于降低冷媒在扁管10内的流速,能够延长冷媒在扁管10内滞留的时间,便于提高扁管10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扁管10的数量和翅片20的数量均为多个,即换热结构具有多个,多个扁管10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扁管10之间均焊接有翅片20,具体地,多个扁管10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而相邻两个扁管10之间均焊接有翅片20,即对于一个翅片20来说,该翅片20的上方焊接有扁管10,该翅片20的下方也焊接有扁管10,而对于一个扁管10来说,该扁管10的上表面焊接有翅片20,该扁管10的下表面也焊接有翅片20,从而形成换热器的主要换热结构,扁管10的数量和翅片20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可以加大换热结构在热交换时的换热面积,换热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地,当冷媒在换热器中流动时,冷媒可以在每一层的换热结构中单层流动,也可以在多层的换热结构中进行多层流动。
当冷媒进行单层流动时,多层的换热结构的进口连接分配器,多层换热结构的出口连接集流管,冷媒经分配器从每一个换热结构的入口流入,从每一个换热结构的出口流至集流管内,以实现冷媒在扁管10内的流动换热;当冷媒在多层的换热结构中进行多层流动时,冷媒需要转弯从一层中的换热结构依次流质相邻的换热部,因此,此时换热器不仅需要包括分配器和集流管,还需要包括连接管,连接管连通于每相邻的两个换热结构之间,从而通过设置连接管的方式,扁管10不需要折弯,能够降低散热翅片20的成型难度,散热翅片20不需要折弯,以缓解散热翅片20折弯时发生变形的问题。
具体地,当本实施例的换热器为双层流动时,指的是,每相邻的两个换热结构作为一个冷媒流动组合,冷媒从分配器流入一根扁管10的入口端,从该根扁管10中流到出口端进行流出,经过连接管转弯后,再从另一根扁管10的入口端流动到出口端,并流向集流器进行汇集。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媒还可为三流程、四流程等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做出调整。
如此,在通过扁管10进行热交换时,在工作过程中,冷媒从分配器进入,经过毛细管均匀的分配至各根扁管10中,经翅片20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媒后从集流管集中流出,从而达到对空气的换热效果,以及通过翅片20进行散热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与现有的焊接结构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采用了焊接板23来将整个翅片20焊接在扁管10上,扁管10的上下表面都具有翅片20,即都通过焊接板23来实现翅片20与扁管10的焊接。
与现有换热结构的扁管10与翅片20的焊接处只有圆弧与扁管10表面的切点相比,如果是通过切点焊接,要在扁管10的上下表面均焊接翅片20,因为焊接点小,焊接时会更容易出现移位的问题,焊接起来比只焊接一个翅片20要更加困难,本实用新型换热结构的扁管10与翅片20的焊接处采用了焊接板23来将整个翅片20焊接在扁管10上,加大翅片20和扁管10的接触面积,焊接面积加大,即使在一个扁管10上焊接两个翅片20,也不容易出现翅片20移位的问题,而且接触面积更大,更有利于焊接微通道换热器中的扁管10与翅片20,大大提高了焊接的效率,同时也加大了扁管10传热给翅片20的面积,传热效果更好,提高热交换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片板21设置为直形片,从而便于多个换热结构累加为换热器,在进行多个换热结构的相互累加时,便于相邻的换热结构的翅片20和翅片20之间累加,或者便于相邻的换热结构之间的扁管10和翅片20之间的累加,此时翅片20能够接收相邻的换热结构的压力,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片板21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焊接板23,同样能实现焊接的效果,也同样能传递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片板21之间相互平行,多个片板21均垂直于扁管10,焊接板23平行于扁管10,具体地,每个片板21均垂直于扁管10,而焊接板23则紧紧地贴在扁管10的表面,片板21与焊接板23形成一个L型结构,焊接时,整个翅片20可以更加稳定地摆放在扁管10上,或者说扁管10也可以更加稳定地摆放在翅片20的焊接板23上,L型设计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避免后期焊接时出现移位的问题,焊接稳定性更好,更有利于焊接,提高焊接效率,而且焊接板23紧贴扁管10表面,确保焊接板23整体都能够接收扁管10的热量,加大了扁管10传热给翅片20的面积,传热效果更好,提高热交换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片板2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扁管10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具体地,片板21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扁管1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侧面看,片板21的宽度大于扁管10的宽度,在换热的过程中,翅片20的片板21上会有冷凝水,可能会积聚在扁管10的上下表面,而片板21宽于扁管10,片板21上的冷凝水更容易滴落,更有利于冷凝水的排出。
更具体的是,由于换热结构应用于换热设备时,例如应用于空调时,设置于空调的进风口处,用于对空调的进风口流入的风流进行换热。在制冷的过程中,换热结构作为蒸发器使用,扁管10中通入冷媒,冷媒的温度较低,此时整个换热结构的温度较低,流经的气流中夹带的水蒸气会在换热结构的表面发生冷凝而产生冷凝水,为避免冷凝水在扁管10的表面结霜而影响后期的换热使用效果,片板21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扁管1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即片板21在前后方向至少一端凸出于扁管10,具体地,当设置片板21只有一端凸出于扁管10时,该凸出端设置位于空调进风口的迎风面,如此,当在片板21上形成冷凝水后,水滴能够依据自身重力沿片板21进行流下,减少水滴沿着片板21的表面流动至扁管10上的量,减少在扁管10上凝结成霜的几率,从而保证了整个换热结构的使用有效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设置片板21的两端均凸出于扁管10,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片板21上凝结的水滴流动至扁管10上的几率,进一步地的提升了换热结构的换热有效性。
更具体的是,当片板21沿前后方向凸出于扁管10的端部时,片板21上凝结的水滴以重力向下流动时,水的重力作用向下流动的量大于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沿着片板21往扁管10的表面流动的量,从而达到减小水流在扁管10表面的流经量,达到降低扁管10表面的结霜风险。相对于当片板21沿沿前后方向和扁管10的端部进行大致齐平时,片板21上凝结的水滴以重力向下流动时,此时水流需要流经扁管10后才能继续向下流动,从而增加了扁管10表面结霜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片板21沿第三方向延伸形成排水部22,排水部22沿第二方向设于扁管10的侧面,具体地,片板21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排水部22,从侧面看,片板21为一块矩形板状物,其宽度大于扁管10的宽度,而多出来的部分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排水部22,可以理解的是,排水部22与片板21的主体类似于L型的弯折结构,排水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对于一个片板21,片板21沿上下两个方向均延伸出排水部22,片板21的上下两端均可以形成一个凹状结构,焊接时,凹状结构可以使翅片20能够更加方便地放置在扁管10上,而且也可以更加稳定地将翅片20放置在扁管10上,即能够卡在扁管10上,避免焊接时出现翅片20移位的问题,更有利于焊接,焊接起来更加方便,焊接效率高。
具体地,扁管10设于凹状结构内,且每相邻的两个换热结构的翅片20依次衔接,如此,在热交换的过程中,翅片20上产生水珠时,一个换热结构上的翅片20上的水珠能够依重力流动至相邻的换热结构的翅片20上,减少了水珠流动至扁管10上的量,从而降低了扁管10上结霜的风险。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换热结构的翅片20之间具有微小的间距,从而降低每一个换热部件的生产精度,以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效果。
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中的每相邻的两个换热结构之间的翅片20的相互衔接是指,上一层的翅片20的底部和下一层的翅片20的顶部依次衔接。此外,为了保证上一层的翅片20的底部和下一层的翅片20的顶部依次衔接,凹状结构的高度和扁管10的高度刚好适配,如此,能够将扁管10刚好放置于凹状结构内。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导水效果和传热效果,在上述翅片20内设置凹状结构的换热结构的累加的基础上,每相邻的两层的翅片20焊接连接,如此,相互连接的翅片20不仅可以实现水珠的顺畅流动,还能够实现翅片20之间的热量传递,当多层换热结构换热不均时,能够实有助于多层换热结构的热量的散出。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对于相邻的两个片板21,其中一个片板21的排水部22向上延伸,另一个片板21的排水部22向下延伸,便于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扁管10在第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排水部22,具体地,扁管10的前后两侧均有排水部22,排水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片板21沿前后方向至少有一端凸出于扁管10来形成排水部22的方式,在扁管10的前后方向均设有排水部22,当在换热结构的表面具有水珠冷凝时,水珠能够根据自身的重力向下流动,减少了水珠流动至扁管10上的几率,如此,降低了扁管10表面结霜的风险,从而提升了整个换热结构在换热过程中的使用有效性。
在本实施例中,扁管10和翅片20均为铝合金制件,具体地,通过将铝带滚齿轧制成形,采用铝合金制件,导热效果更好,而且便于焊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扁管翅片焊接方法,主要基于放热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翅片20放置于扁管10上,使焊接板23与扁管10外表面接触;
S2、在扁管10外表面与焊接板23的连接处放置放热焊剂;
S3、放热焊剂发生放热反应产热,对焊接板23与扁管10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具体地,在步骤S1中,先将焊接板23和扁管10的外表面打磨干净,确保彼此之间能够完全紧贴,能够保证焊接的效果。
更具体的是,在步骤S2中,在扁管10的外表面预留一定的结构特征,例如凹槽,然后将放热焊剂放置在凹槽中,放热焊剂为氧化铜和铝粉的混合粉末,利用金属化合物化学反应热作为热源,从而实现焊接,连接点为分子结合,没有接触面,没有机械应力,焊接效果更好。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放热焊剂也可以是其他金属氧化物和铝粉的混合粉末。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氧化铜和铝粉的混合粉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反应产生液态的铜流动连接翅片20和扁管10,从而完成焊接,进行焊接时,无需外接电源或热源,简单,方便。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翅片,所述翅片包括多个片板和多个焊接板,多个所述片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片板之间均连接有所述焊接板,所述片板与所述焊接板呈夹角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片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片板垂直于所述焊接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片板具有排水部,所述排水部沿第三方向凸出于所述焊接板,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片板与所述焊接板之间首尾相连形成波浪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表面具有凹凸状纹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板之间的间距范围设置为1.0mm-6.0mm。
7.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扁管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扁管翅片焊接结构,所述扁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焊接板均焊接于所述扁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板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扁管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数量和所述翅片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扁管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扁管之间均焊接有所述翅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和所述翅片均为铝合金制件。
CN202321376598.5U 2023-05-31 2023-05-31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Active CN220339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6598.5U CN220339188U (zh) 2023-05-31 2023-05-31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6598.5U CN220339188U (zh) 2023-05-31 2023-05-31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9188U true CN220339188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5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6598.5U Active CN220339188U (zh) 2023-05-31 2023-05-31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9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3271B2 (en) Microchannel flat tube an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CN201803630U (zh) 热挤压平行流扁管
CN220339188U (zh)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CN209744774U (zh) 换热器、换热组件和换热系统
CN218645809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换热装置
CN217383369U (zh) 换热器
CN113720175A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13546405U (zh) 一种口琴管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WO2013003375A1 (en) Micro-port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CN205843141U (zh) 一种冰箱平行流管侧壁冷凝器
CN111721036B (zh) 换热器
CN220649203U (zh) 换热器
CN108507236B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084507U (zh) 汽车空调平行流蒸发器
CN108344210B (zh) 提高换热效率的平行流换热系统
CN110094901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06919467U (zh) 一种防掉片平行流冷凝器
WO2021077895A1 (zh) 扁管、微通道换热器以及空调
CN2188731Y (zh) 冰箱蒸发器
CN220772012U (zh) 一种扁管、扁管换热器以及空调
CN219955722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16592328U (zh) 微通道换热器、热泵空调器
CN220649204U (zh) 一种扁管、扁管换热器以及空调
CN203550347U (zh) 一种防掉片平行流冷凝器
CN217109793U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