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6716U - 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06716U
CN221006716U CN202322549400.5U CN202322549400U CN221006716U CN 221006716 U CN221006716 U CN 221006716U CN 202322549400 U CN202322549400 U CN 202322549400U CN 221006716 U CN221006716 U CN 221006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vibration
hole
support plat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494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立全
闵忠国
孙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494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06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06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06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振动工装包括:底座,底座用于将振动工装固定到振动台上;立板,立板具有两个,两个立板分别垂直连接于底座的相对两侧;支撑板,支撑板具有多个,多个支撑板连接于两个立板之间,且多个支撑板沿振动工装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振动工装的高度方向垂直于底座;支撑板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与固定控制器的转接支架配合;安装孔的孔口位于支撑板的平行于高度方向的侧面上。

Description

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新能源汽车大军中,由于环保、低噪音、舒适性、经济、易保养等优点,电动汽车的发展尤为突出。
电池包及其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包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池包来满足整车的输出功率、能量管理机用电安全等功能。电池包控制系统通常包括1个BMU(主控制器)和3个BCU(从控制器),且1个BMU(主控制器)和3个BCU(从控制器)沿电池包的高度方向排布。为了验证各控制器及其内部零部件是否满足汽车的标准强度要求,需要对控制器进行振动试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连接结构,将上述控制器安装到振动台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能够营造BMU和BCU在整包中的实际装配环境。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动工装,用于车辆电池包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将所述振动工装固定到振动台上;立板,所述立板具有两个,两个立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且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振动工装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振动工装的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与固定控制器的转接支架配合;所述安装孔的孔口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平行于所述高度方向的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支撑板中距离所述底座最近的支撑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底座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转接支架配合的安装孔;其中,所述转接支架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板及底座的数量之和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工装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与两个所述立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背板还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及底座具有平行于所述振动工装的长度方向的长边缘,且所述支撑板具有平行于所述振动工装的宽度方向的宽边缘;所述支撑板对应于两个所述宽边缘的侧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立板,所述支撑板对应于其中一个长边缘的侧面朝向所述背板,所述支撑板对应于两个长边缘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安装孔;所述立板的底端以及背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对应于两个长边缘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安装孔;其中,所述背板设置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供所述转接支架与所述安装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背板的侧面具有多个预设区域,多个所述预设区域沿所述振动工装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各所述预设区域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所述背板设置有多个所述避让部,多个所述避让部与所述支撑板上的各预设区域分别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振动工装还包括:转接支架,所述转接支架具有安装主体部及固定部,所述安装主体部用于与所述控制器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部的边缘,所述固定部设置有第一过孔,且所述固定部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部翻折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过孔能够与相应的安装孔相对,所述第一过孔中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还与相应的安装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主体部(151)与所对应的支撑板(13)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固定部(152)的部分沿远离所述安装主体部(151)的方向逐渐朝向所所述支撑板(13)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振动工装的高度方向,所述固定孔用于将所述振动工装固定到所述振动台上,多个所述固定孔靠近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且多个所述固定孔沿所述底座的周长方向间隔分布;其中,与所述底座配合的转接支架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供所述固定孔露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及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立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减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与所述立板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板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振动设备,包括:振动台以及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工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振动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将所述振动工装固定到振动台上;立板,所述立板具有两个,两个立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且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振动工装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振动工装的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支撑板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与固定控制器的转接支架配合;安装孔的孔口位于支撑板的平行于高度方向的侧面上。这样,在对电池包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也即BMU和BCU进行振动试验时,既能够营造BMU和BCU在整包中的实际装配环境,又方便BMU和BCU的反复拆装,同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适配不同规格或型号的BMU或BCU。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控制器在电池包中的排布示意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工装及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工装及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振动工装;11-底座;11a-固定孔;11b-第一减重孔;12-立板;12a-第二减重孔;13-支撑板;13a-安装孔;13b-预设区域;14-背板;141-避让部;15-转接支架;151-安装主体部;152-固定部;1521-第一段;1522-第二段;1523-第三段;15a-第一过孔;15b-避让孔;
2-控制器;21-BMU;22-BCU。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振动工装,在对电池包控制系统中的BMU和BCU进行振动试验时,既能够营造BMU和BCU在整包中的实际装配环境,又方便BMU和BCU的反复拆装,同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适配不同的项目产品。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工装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其中,图中的箭头Z用于示意上方,上下方向为振动工装的高度方向,箭头X用于示意前方,前后方向为振动工装的宽度方向,箭头Y用于示意右侧,左右方向为振动工装的长度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工装,用于车辆电池包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还可以用于具有其它控制功能的控制器。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振动工装1,包括:底座11,底座11用于将振动工装1固定到振动台上;立板12,立板12具有两个,两个立板12分别连接于底座11的相对两侧;支撑板13,支撑板13具有多个,多个支撑板13连接于两个立板12之间,且多个支撑板13沿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垂直于底座11;支撑板13设置有安装孔13a,安装孔13a用于与固定控制器2的转接支架15配合;安装孔13a的孔口位于支撑板13的平行于高度方向的侧面上。
底座11可以为矩形板体,底座11上可以开设有固定孔11a,固定孔11a可以为沿垂直于底座11的方向(也即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贯穿的通孔,固定孔11a中可以穿设有螺栓,该螺栓能够与振动台上的孔配合,从而将底座11与振动台螺接,将振动工装1与振动台可拆卸连接。其中,固定孔11a可以具有多个,以提高振动工装1的安装可靠性。多个固定孔11a可以间隔分布。
为了提高振动工装1的结构紧凑性,固定孔11a可以靠近底座11的边缘设置,固定孔11a可以靠近底座11的至少两个相对的边缘设置。举例来说,底座11具有相对的两个长边缘和相对的两个宽边缘,底座11的长边缘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底座11的宽边缘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宽度方向;固定孔11a可以靠近两个长边缘设置,或者,固定孔11a可以靠近两个宽边缘设置,又或者,固定孔11a可以靠近两个长边缘及其中一个宽边缘设置,再或者,固定孔11a可以靠近两个宽边缘及其中一个长边缘设置。当然,固定孔11a的具体分布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此处只是举例说明。
立板12垂直于底座11设置,且立板12可以与底座11固定连接。立板12具有两个,两个立板12可以分别靠近底座11的两个宽边缘设置,立板12可以为矩形板体,这样,既能够提高振动工装1的强度,又能够使得布局更为紧凑。
立板12具体可以与底座11可拆卸连接,在长途运输时,能将立板12与底座11拆离,降低运输难度,且在立板12或底座11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能够降低维护成本。示例性的,底座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立板12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第一通孔和螺纹孔的轴向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穿设在第一通孔中的螺栓能够与立板12底端的螺纹孔配合,从而将立板12与底座11螺接。在其它示例中,立板12也可以与底座11焊接固定。
两个立板12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板13,多个支撑板13可以沿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支撑板13用于间接的支撑待试验的控制器2,多个支撑板13分别对应于一控制器2。
支撑板13可以与立板12可拆卸连接。在立板12或支撑板13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能够降低维护成本。示例性的,立板1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通孔,支撑板13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孔口位于支撑板13上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宽度方向的侧面上,第二通孔和螺纹孔的轴向可以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穿设在第二通孔中的螺栓能够与支撑板13上的螺纹孔配合,从而将支撑板13与立板12螺接。在其它示例中,支撑板13也可以与立板12焊接固定。
支撑板13设置有安装孔13a,安装孔13a用于间接固定待试验的控制器2。支撑板13可以为矩形板体。支撑板13具有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的侧面,其中两个侧面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另外两个侧面可以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安装孔13a的孔口可以位于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这样能够设置较多的安装孔13a,便于提高控制器2的安装可靠性。
由于受振动工装1在高度方向的操作空间的限制,若是直接将控制器2安装到支撑板13上,拆装难度较大。因此,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转接支架15,待试验的控制器2安装到转接支架15上,转接支架15能够通过螺栓与安装孔13a配合,从而将待试验的控制器2可拆卸的安装到振动工装1上。
示例性的,转接支架15可以为折弯状结构,使得转接支架15的部分能够位于支撑板13的上方并固定控制器2,且使得转接支架15的另一部分能够弯折至与支撑板13侧面的安装孔13a相对。
转接支架15与控制器2可拆卸连接。例如,转接支架15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三通孔,控制器2上设置有第四通孔,螺栓可以穿过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并与螺母配合,将控制器2与转接支架15螺接。其中,不同规格或型号的控制器2,其第四通孔的位置不同,因此,可以为不同规格或型号的控制器2分别配置转接支架15,而无需为不同规格或型号的控制器2专门设置整个振动工装1,使得本实施例的振动工装1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利于降低振动试验的成本。
转接支架15也与支撑板13可拆卸连接,这样,在转接之间或支撑板13发生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转接支架15上可以开设有第五通孔,穿设于第五通孔中的螺栓能够与安装孔13a配合,将转接支架15与支撑板13螺接。其中,为不同规格或型号选的控制器2配置的转接支架15所开设的第五通孔均与支撑板13上的安装孔13a对应,这样,在对不同规格或型号选的控制器2进行振动试验时,只更换对应的转接支架15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工装1,包括:底座11,底座11用于将振动工装1固定到振动台上;立板12,立板12具有两个,两个立板12分别连接于底座11的相对两侧;支撑板13,支撑板13具有多个,多个支撑板13连接于两个立板12之间,且多个支撑板13沿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垂直于底座11;支撑板13设置有安装孔13a,安装孔13a用于与固定控制器2的转接支架15配合;安装孔13a的孔口位于支撑板13的平行于高度方向的侧面上。这样,在对电池包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2也即BMU 21和BCU 22进行振动试验时,既能够营造BMU 21和BCU 22在整包中的实际装配环境,又方便BMU 21和BCU 22的反复拆装,同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适配不同规格或型号的BMU 21或BCU 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4所示,多个支撑板13中距离底座11最近的支撑板13,与底座1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底座11的侧面设置有与转接支架15配合的安装孔13a;转接支架15的数量与支撑板13及底座11的数量之和相等。这样,使得振动工装1能够同时对较多的控制器2进行振动试验。
示例性的,支撑板13可以具有三个,位于上方的支撑板13可以通过转接支架15支撑固定BMU 21,剩下两个支撑板13及底座11可以分别通过转接支架15支撑固定三个BCU22,这样,能够模拟BMU 21和BCU 22在电池包里的具体排布,从而提高振动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其它示例中,支撑板13也可以具有两个或三个以上,具体根据控制器2的数量进行设置,其中控制器2的数量是指BMU 21和BCU 22数量之和。
请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振动工装1的强度,振动工装1还包括:背板14,背板14与两个立板12可拆卸连接,且背板14还与底座11可拆卸连接。另外,背板14还与多个支撑板13可拆卸连接,或者背板14与支撑板13不连接。这样,在支撑板13或底座11发生损坏时,无需将背板14一起更换,只需要更换掉损坏的部件即可。
示例性的,支撑板13及底座11具有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的长边缘,且支撑板13及底座11具有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宽度方向的宽边缘。
背板14的底面可以与底座11的上表面接触,且背板14的底面与底座11的上表面上靠近其中一个长边缘的部分接触。底座11上开设有第六通孔,背板14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第六通孔的轴向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轴向,穿设于第一通孔中的螺栓能够与背板14底部的螺纹孔配合,从而将背板14与底座11螺接。另外,底座11对应于两个长边缘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3a。
背板14可以与支撑板13对应于其中一个长边缘的侧面相对应。在背板14与支撑板13可拆卸连接时,背板14上可以设置有第七通孔,支撑板13上设置有螺纹孔,第七通孔及螺纹孔的轴向可以垂直于振动工装1的轴向,例如第七通孔及对应的螺纹孔的轴向可以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宽度方向,穿设于第七通孔中的螺栓能够与支撑板13上的螺纹孔配合,从而将背板14与各支撑板13螺接。另外,支撑板13对应于两个宽边缘的侧面分别连接于立板12。支撑板13对应于两个长边缘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3a。
在一些示例中,支撑板13朝向背板14的侧面具有多个预设区域13b,多个预设区域13b沿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各预设区域13b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3a;背板14设置有多个避让部141,多个避让部141与支撑板13上的各预设区域13b分别对应;这样,能够避免构成避让部141的孔或槽开设的过大而导致背板14的强度降低。
例如,每个支撑板13朝向背板14的侧面具有两个预设区域13b,每个预设区域13b内设置有两个安装孔13a,则背板14上设置有与各支撑板13的各预设区域13b分别对应的避让部141。当然,预设区域13b也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预设区域13b内的安装孔13a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预设区域13b的数量以及预设区域13b内安装孔13a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
支撑板13背离背板14的侧面的安装孔13a的分布可以与支撑板13朝向背板14的侧面的安装孔13a的分布相同或不同。例如,支撑板13背离背板14的侧面的安装孔13a可以沿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间隔且均匀分布。
背板14设置有避让部141,避让部141用于为转接支架15与安装孔13a配合提供空间,以免背板14干涉转接支架15与支撑板13的连接,进一步降低待试验的控制器2的安装难度。在安装转接支架15的过程中,对应于支撑板13上的安装孔13a的各避让部141,不仅能够供安装孔13a露出,且能够为转接支架15与支撑板13的侧面相配合的部分运动到位提供空间。示例性的,对应于最上方的支撑板13上的安装孔13a的避让部141可以为具有上开口的槽,对应于其余支撑板13上的安装孔13a的避让部141可以为孔,背板14的底部且靠近底座11上的安装孔13a的区域也开设有槽状的避让部141。
背板14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还分别与两个立板12的表面接触,且两个立板12可以分别设置有第八通孔,背板14的侧部设置有螺纹孔,第八通孔及螺纹孔的轴向可以垂直于振动工装1的轴向,例如第八通孔及对应的螺纹孔的轴向可以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从而将背板14与立板12螺接。
在其它实施例中,背板14也可以与底座11、立板12及支撑板13中的至少一个焊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至图7,转接支架15包括:安装主体部151及固定部152,安装主体部151用于与控制器2可拆卸连接,固定部152连接于安装主体部151的边缘,且固定部152的至少部分相对于安装主体部151翻折设置,固定部152设置有第一过孔15a,第一过孔15a中穿设有螺栓,螺栓还与相应的安装孔13a配合,将转接支架15与支撑板13螺接。
其中,安装主体部151大致呈矩形,安装主体部151可以位于相应支撑板13的上侧以支撑控制器2,安装主体部151沿振动工装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可以与控制器2沿该方向的尺寸相等。在安装主体部151沿沿振动工装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支撑板13沿该方向的尺寸时,固定部152可以自安装主体部151的边缘向支撑板13的相应边缘延伸,且固定部152伸出支撑板13的相应边缘的部分向下翻折设置以能够与支撑板13的相应侧面配合,使得固定部152上的第一过孔15a能够与该支撑板13上的相应安装孔13a相对。在其它示例中,在安装主体部151沿沿振动工装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等于支撑板13沿该方向的尺寸时,则固定部152向下翻折设置,使得固定部152上的第一过孔15a能够与该支撑板13上的相应安装孔13a相对。
可选的,安装主体部151与支撑板13之间可以具有第二间距,以避让连接转接支架15与控制器2的螺栓的头部或与螺栓配合的螺母。相应的,固定部152上自安装主体部151的边缘延伸至支撑板13的相应边缘的部分可以倾斜设置,使得固定部152靠近支撑板13的相应边缘的区域能够与支撑板13接触,使得支撑板13更可靠的支撑转接支架15及控制器2。
示例性的,固定部152可以包括第一段1521、第二段1522和第三段1523,第一段1521连接于安装主体部151,第一段1521沿远离安装主体部151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使得第二段1522能够与支撑板13或底座11靠近边缘的部分接触,也即第二段1522能够搭设在支撑板13或底座11靠近边缘的部分上,第三段1523相对于第二段1522翻折设置,第三段1523能够与支撑板13或底座11的侧面贴合,使得位于第三段1523上的第一过孔15a能够与该支撑板13或底座11上的相应安装孔13a相对。其中,第一段1521、第二段1522和第三段1523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位于安装主体部151朝向背板14的一侧的固定部152可以设置有用于避让背板14的避让缺口,以免干涉背板14与支撑板13的连接。也即,在安装主体部151朝向背板14的一侧对应于背板14上的避让部141的区域连接有固定部152,其余区域构成避让背板14的避让缺口。以背板14对应于一支撑板13设置有两个避让部141为例,则位于安装主体部151朝向背板14的一侧的固定部152可以具有两个,两个固定部152分别对应于两个避让部141,两个固定部152之间则构成避让缺口。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底座11的其中一个长边缘伸出支撑板13的长边缘一定距离,因此,与底座11配合的转接支架15上对应于该长边缘的固定部152的尺寸可以相对较大,使得该固定部152上的第一过孔15a能够与底座11上的相应安装孔13a配合。
另外,在底座11的部分固定孔11a靠近底座11的长边缘,且底座11的该长边缘伸出支撑板13的长边缘一定距离时,与底座11配合的转接支架15的固定部152还设置有避让孔15b,避让孔15b用于供固定孔11a露出。其中,避让孔15b可以为长孔,避让孔15b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振动工装1的宽度方向,使得避让孔15b的长度大于固定孔11a沿该方向的尺寸,另外,避让孔15b沿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也大于固定孔11a沿该方向的尺寸,以免转接支架15干涉底座11与振动台的拆装操作。
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3及底座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重孔11b;第一减重孔11b可以为矩形孔,第一减重孔11b的中心可以为支撑板13或底座11的中心重合。其中,第一减重孔11b的设置需避让支撑板13或底座11上的其它结构。
请参照图2及图3,两个立板1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减重孔12a。两个立板12上可以分别设置两个第二减重孔12a,两个第二减重孔12a可以分别位于立板12上对应于相邻两个支撑板13之间的区域,以免第二减重孔12a干涉支撑板13与立板12的连接结构。而且,第二减重孔12a还能够为取放振动工装1提供操作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设备,基座、立板12、支撑板13及背板14都可以采用较轻的铝合金制成,且上述部件相互独立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便于长途运输,且便于后续更换损坏的部件,降低维护成本;而且,基座、立板12及支撑板13均采用减重设计,利于降低振动工装1的自重。
而且,本实施例设置有转接支架15,通过转接支架15将待试验的控制器2固定到相应的支撑板13上,在同时对多个控制器2进行试验时,能够降低控制器2的安装难度,且能够设置不同的转接之间来适配不同规格或型号的控制器2,而无需专门为不同规格或型号的控制器2设计整个振动工装1,使得振动工装1具有一定通用性,能够降低振动试验的成本。
另外,本实施例通过对各个部件的合理设计,能够把振动工装1的高度控制在260毫米,且提升振动工装1的固有频率至1000赫兹以上,避免振动工装1因共振引起振动试验失准。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振动设备,包括:振动台以及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振动工装1,振动工装1与振动设备可拆卸连接。其中,振动工装1的结构、功能及实现过程与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振动工装1相同或相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可以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本实施例中所指示的技术特征数量。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等术语的特征,可以明确或者隐含地表示该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词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或者两个及以上,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实施例中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实施例中另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或者限定,否则实施例中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和“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等;当然,还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通过中间媒介进行间接连接,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振动工装(1),用于车辆电池包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1),所述底座(11)用于将所述振动工装(1)固定到振动台上;
立板(12),所述立板(12)具有两个,两个立板(12)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底座(11)的相对两侧;
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13)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板(12)之间,且多个所述支撑板(13)沿所述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Z)间隔分布,所述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11);
其中,所述支撑板(13)设置有安装孔(13a),所述安装孔(13a)用于与固定控制器(2)的转接支架(15)配合;所述安装孔(13a)的孔口位于所述支撑板(13)的平行于所述高度方向(Z)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工装(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板(13)中距离所述底座(11)最近的支撑板(13),与所述底座(1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底座(11)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转接支架(15)配合的安装孔(13a);
其中,所述转接支架(15)的数量与所述支撑板(13)及底座(11)的数量之和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工装(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14),所述背板(14)与两个所述立板(1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背板(14)还与所述底座(1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及底座(11)具有平行于所述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Y)的长边缘,且所述支撑板(13)具有平行于所述振动工装(1)的宽度方向(X)的宽边缘;
所述支撑板(13)对应于两个所述宽边缘的侧面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立板(12),所述支撑板(13)对应于其中一个长边缘的侧面朝向所述背板(14),所述支撑板(13)对应于两个长边缘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安装孔(13a);
所述立板(12)的底端以及背板(14)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底座(11)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11)对应于两个长边缘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安装孔(13a);
其中,所述背板(14)设置有避让部(141),所述避让部(141)用于供所述转接支架(15)与所述安装孔(13a)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朝向所述背板(14)的侧面具有多个预设区域(13b),多个所述预设区域(13b)沿所述振动工装(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各所述预设区域(13b)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13a);
所述背板(14)设置有多个所述避让部(141),多个所述避让部(141)与所述支撑板(13)上的各预设区域(13b)分别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15)包括:安装主体部(151)及固定部(152),所述安装主体部(151)用于与所述控制器(2)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部(152)连接于所述安装主体部(151)的边缘,所述固定部(152)设置有第一过孔(15a),且所述固定部(152)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安装主体部(151)翻折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过孔(15a)能够与相应的安装孔(13a)相对,所述第一过孔(15a)中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还与相应的安装孔(13a)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部(151)与所对应的支撑板(13)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固定部(152)的部分沿远离所述安装主体部(151)的方向逐渐朝向所所述支撑板(13)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1a),所述固定孔(11a)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振动工装(1)的高度方向,所述固定孔(11a)用于将所述振动工装(1)固定到所述振动台上,多个所述固定孔(11a)靠近所述底座(11)的边缘设置,且多个所述固定孔(11a)沿所述底座(11)的周长方向间隔分布;
其中,与所述底座(11)配合的转接支架(15)设置有避让孔(15b),所述避让孔(15b)用于供所述固定孔(11a)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及底座(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重孔(11b);
和/或,两个所述立板(1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减重孔(12a)。
10.一种振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台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工装(1)。
CN202322549400.5U 2023-09-18 2023-09-18 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 Active CN221006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9400.5U CN221006716U (zh) 2023-09-18 2023-09-18 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9400.5U CN221006716U (zh) 2023-09-18 2023-09-18 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06716U true CN221006716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26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49400.5U Active CN221006716U (zh) 2023-09-18 2023-09-18 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06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1481A (zh) 一种电动矿用车的电池安装装置
CN211291924U (zh) 用于电池包振动、冲击试验的电池包固定装置
CN221006716U (zh) 振动工装及振动设备
CN105571804A (zh) 电动汽车电池振动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10744927U (zh) 一种测功机上的电机固定装置
CN215680867U (zh) Bms安装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CN105666373A (zh) 一种方便拆卸可调节的座椅夹具
CN206163568U (zh) 电动车电池固定装置
CN210533651U (zh) 一种用于振动测试固定产品的通用型装置
CN216449133U (zh) 动力电池振动测试用固定夹具和组合夹具
CN210591715U (zh) 电气安装组合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115402418B (zh) 车辆前舱结构
CN10293562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耐久性实验用夹具
CN220525269U (zh) 高压箱振动冲击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CN210733997U (zh)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集成固定装置
CN219029108U (zh) 电池换装装置及车辆
CN214189822U (zh) 一体化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15644817U (zh) 电池模组的支撑装置及电池包
WO2018188229A1 (zh) 储能单元的可调节安装组件
CN217672489U (zh) 汽车用高压继电器分配盒
CN217505147U (zh) 动力电池模组振动测试固定装置及测试装置
CN217879615U (zh) 车载雷达振动测试工装
CN213212263U (zh) 动力电池组合支架及工程机械
CN220063338U (zh) 一种电池振动测试工装和振动测试结构
CN221350459U (zh) 电池铝巴振动测试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