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97878U - 一种双工位移载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移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97878U
CN220997878U CN202322809464.4U CN202322809464U CN220997878U CN 220997878 U CN220997878 U CN 220997878U CN 202322809464 U CN202322809464 U CN 202322809464U CN 220997878 U CN220997878 U CN 220997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riving
lifting frame
convey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094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绒
苏建全
张广会
杨泽林
莫伟杰
杜春良
张有聪
谭军彬
潘可可
欧阳奭锐
朱宏望
蒙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iwun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iwun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iwun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iwun Logi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094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97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97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97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移载机,包括底座部件、第一传输部件、第二传输部件,底座部件包括底架和升降架,升降架能够沿底架上下移动;第一传输部件安装于升降架,第一传输部件用于带动货物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输部件安装于底架,第二传输部件用于带动货物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传输部件与底座部件均对应设置有两个,当升降架降下,第二传输部件带动货物在两个第一传输部件之间移动。双工位移载机能够通过第二传输部件将货物在两个第一传输部件之间移动,实现货物在两条平行运输线之间的快速转移分拣。双工位移载机适用于重载输送,能够节省物流仓储分拣中心的使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和用地成本,提高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位移载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工位移载机。
背景技术
物流自动化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为物流自动化输送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输送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顶升移载机是一种用于改变物品输送方向的运输设备,能够将货物从岔道移入主输送线或从主输送线移出至岔道,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货物的直角转弯。现行物流分拣过程中,针对两条平行运输线之间的货物转移需要布置两台顶升移载机,导致用地成本和设备成本的大幅上升,输送效率有限。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两条平行运输线之间货物转移的双工位移载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工位移载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工位移载机包括底座部件、第一传输部件、第二传输部件,所述底座部件包括底架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能够沿所述底架上下移动;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所述第一传输部件用于带动货物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传输部件安装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二传输部件用于带动货物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部件与所述底座部件均对应设置有两个,当所述升降架降下,所述第二传输部件带动货物在两个所述第一传输部件之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部件包括升降驱动件与凸轮,所述升降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所述凸轮的外周壁与所述底架接触,所述升降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凸轮转动以驱动所述升降架沿所述底架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部件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轮座以及导轮装置,所述导轮装置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所述导轮座固定于所述底架,所述导轮装置在所述导轮座内往复移动以引导所述升降架相对于所述底架移动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部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挡板高于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若干传输滚筒,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各所述传输滚筒同步转动以带动货物沿第一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主动链轮,所述传输滚筒的端部安装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链传动带动各所述传输滚筒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部件还包括过渡滚筒,所述过渡滚筒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输部件包括安装架与输送组件,所述安装架同时与两个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背离所述底座部件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输送组件带动货物沿第二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与输送链条,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从动链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尼龙板以支撑所述输送链条,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耐磨条,所述耐磨条开设有供输送链条滑动的限位槽。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改向链轮,所述改向链轮布置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之间,所述改向链轮用于整形所述输送链条的移动轨迹以避让所述第一传输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双工位移载机能够通过第二传输部件将货物在两个第一传输部件之间移动,实现货物在两条平行运输线之间的快速转移,实现货物快速分拣。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工位移载机适用于重载输送,能够节省物流仓储分拣中心的使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和用地成本,提高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图1为双工位移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部件与第一传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传输部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导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传输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第二传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传输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底座部件;110、底架;111、导轮座;120、升降架;121、升降驱动件;122、从动轴;1221、凸轮;123、滚动件;124、挡板;130、导轮装置;131、导轮轮体;1311、限位边沿;132、导轮固定架;1321、导轮安装孔;133、导轮固定座轴;141、侧板;1411、避让缺口;142、横撑;
200、第一传输部件;210、第一驱动件;211、第一主动链轮;212、第一从动链轮;213、被动链轮;220、传输滚筒;230、过渡滚筒;
300、第二传输部件;310、安装架;311、第一安装部;312、第二安装部;313、盖板;320、输送链条;330、第二驱动件;3301、驱动轴;331、第二主动链轮;332、第二从动链轮;333、改向链轮;341、尼龙板;342、耐磨条;351、支腿;352、支腿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中部”、“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物流自动化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为物流自动化输送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输送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顶升移载机是一种用于改变物品输送方向的运输设备,能够将货物从岔道移入主输送线或从主输送线移出至岔道,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货物的直角转弯。现行物流分拣过程中,针对两条平行运输线之间的货物转移需要布置两台顶升移载机,导致用地成本和设备成本的大幅上升,输送效率有限。因此,亟待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两条平行运输线之间货物转移的双工位移载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工位移载机,双工位移载机包括底座部件100、第一传输部件200、第二传输部件300,底座部件100包括底架110和升降架120,升降架120能够沿底架110上下移动;第一传输部件200安装于升降架120,第一传输部件200用于带动货物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传输部件300安装于底架110,第二传输部件300用于带动货物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传输部件与底座部件100均对应设置有两个,当升降架120降下,第二传输部件300带动货物在两个第一传输部件200之间移动。双工位移载机能够通过第二传输部件300将货物在两个第一传输部件200之间移动,实现货物在两条平行运输线之间的快速转移,实现货物快速分拣。本申请所提供的双工位移载机适用于重载输送,能够节省物流仓储分拣中心的使用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和用地成本,提高输送效率。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部件100包括升降驱动件121与凸轮1221,升降驱动件121固定安装于升降架120,凸轮1221的外周壁与底架110接触,升降驱动件121能够驱动凸轮1221转动以驱动升降架120沿底架110上下移动。可以理解,升降驱动件121通过凸轮1221驱动升降架120的移动能够提升升降架120上升或下降的平稳性,保证移载机的可靠运作。可以理解的是,另一些实施例中,底座部件100包括顶升气缸,直接驱动升降架120相对于底架110上下移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底座部件100包括其他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驱动升降架120相对于底座上下移动的结构。
结合附图,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121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轮,底座部件100还包括两个从动轴122,从动轴122的端部安装有从动轮,凸轮1221固定安装于从动轮。凸轮1221对应设置有两个以进一步提升升降架120移动的平稳程度。具体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可以通过链传动、带传动或轮齿啮合等形式连接。另一些实施例中,从动轴122的两端均安装有从动轮,凸轮1221对应从动轮设置有四个。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底座部件100还包括滚动件123,滚动件123可转动地安装于凸轮1221的端部并与底架110滚动接触,将凸轮1221与底架110之间的线性接触改变为滚动接触以减少升降架120升降过程中凸轮1221的磨损。具体地,滚动件123可以设置为滚轮。本实施例中,滚动件123设置为滚动轴承。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部件100还包括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导轮座111以及导轮装置130,导轮装置130安装于升降架120,导轮座111固定于底架110,导轮装置130在导轮座111内往复移动以引导升降架120相对于底架110移动的方向。
结合附图,导轮装置130包括导轮轮体131和导轮固定架132,导轮固定架132由上至下开设有多个导轮安装孔1321以调节导轮轮体131与升降架120之间的安装位置。本实施例中,导轮安装孔1321设置为U型槽以降低导轮轮体131的安装精度。具体地,导轮装置130还包括导轮固定座轴133,导轮固定座轴133安装于导轮固定架132,导轮轮体131转动安装于导轮固定座轴13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导轮轮体131还设置有限位边沿1311以避免导轮轮体131嵌入导轮座111中造成升降架120卡住。
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导向结构还可以被替换为滑轨滑槽或导向杆等形式,以限制升降架120移动的方向,保证第一输送部件的正常升起或降下。另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结构被替换为限位结构,通过限制升降架120相对于底座偏移的幅度以限制升降架120相对于底架110移动的方向。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部件100还包括挡板124,挡板124安装于升降架120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挡板124高于第一传输部件200布置。可以理解的是,挡板124能够阻挡货物沿非预期方向移动并发生坠落。具体地,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底座部件100的挡板124设置于同一侧;另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底座部件100的挡板124分设于两侧。
进一步地,升降架120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布置的两块侧板141,两块侧板141之间通过若干横撑142连接,以保证结构强度。结合附图,本实施例中,侧板141开设有避让缺口1411以布设第二传输部件300,减小双工位移载机的整机体积,节省物流仓储空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部件200包括第一驱动件210和若干传输滚筒220,第一驱动件210驱动各传输滚筒220同步转动以带动货物沿第一方向移动。结合附图,各传输滚筒220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以带动货物沿传输滚筒220的切线方向持续移动。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中,传输滚筒220被替换为履带或其他能够实现货物转移的结构。
结合附图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传输部件200镜像布置,即两个第一驱动件210镜像布置以使得第一传输部件200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双工位移载机的占地空间,节省物流仓储中心的设备成本与用地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10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主动链轮211,传输滚筒220的端部安装有第一从动链轮212,第一驱动件210通过链传动带动各传输滚筒220同步转动。结合附图,部分传输滚筒220的端部安装有被动链轮213,被动链轮213与第一从动链轮212通过链传动连接,以使得第一驱动件210能够间接带动被动链轮213转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主动链轮211直接通过链传动连接第一从动链轮212,从而带动所有传输滚筒220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部件200还包括过渡滚筒230,过渡滚筒230可转动地安装于升降架120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可以理解,设置过渡滚筒230以便于第一传输部件200与物流运输线之间的对接。具体地,当升降架120设置有挡板124,过渡滚筒230与挡板124分设于升降架120的两侧;当升降架120不设置挡板124,升降架120的两侧均设置过渡滚筒23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部件300包括安装架310与输送组件,安装架310同时与两个底架110固定连接,安装架310固定有第二驱动件330,第二驱动件330驱动输送组件带动货物沿第二方向移动。具体地,安装架310布置于升降架120的缺口位置。安装架310的底部连接有若干支腿351,各支腿351均匀布设以支撑安装架310。
本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部件300布置有两个,两个第二传输部件300相对布置以为货物提供均匀的支撑效果,两个第二传输部件300同步运动以带动货物沿第二方向移动。结合附图,两个第二传输部件300所对应的支腿351之间通过支腿连接杆352相连以增加双工位移载机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组件包括第二主动链轮331、第二从动链轮332与输送链条320,第二主动链轮331安装于第二驱动件330的输出端,第二从动链轮332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310,输送链条320带动货物沿第二方向移动。具体地,结合附图,第二驱动件330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轴3301,两个第二传输部件300的第二主动链轮331均安装于驱动轴3301以实现同步转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改向链轮333,改向链轮333布置于第二主动链轮331与第二从动链轮332之间,改向链轮333用于整形输送链条320的移动轨迹以避让第一传输部件200。结合附图,本实施例中,改向链轮333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用于调节输送链条320使输送链条320沿第二方向移动,另一个用于整形输送链条320以避让第一传输部件200及升降架120的布设。
结合附图,安装架310包括第一安装部311和第二安装部312,第二驱动件330安装于第一安装部311且第二驱动件330设置在第一安装部311背离底座部件100的一侧以使得双工位移载机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第二从动链轮332及改向链轮333安装于第二安装部312。结合附图,第二安装部312设置有尼龙板341以支撑输送链条320并降低输送链条320的摩擦噪音;第二安装部312的顶部连接有盖板313,盖板313设置有耐磨条342以减少输送链条320与盖板313之间的摩擦。具体地,耐磨条342还开设有供输送链条320滑动的限位槽,以限制输送链条320的移动轨迹。可以理解,盖板313与第二安装部312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以便于后期的维护拆修。
本申请采用双工位设置,将两个第一驱动件210镜像设置、第二驱动件330布置在外侧以使得双工位移载机的结构更加紧凑,第二传输部件300穿设于两个第一传输部件200之间并通过底座固定于底座部件100,减少机身的厚度,同时能够节省设备安装调试的时间,避免第一传输部件200与第二传输部件300之间发生干涉。底座部件100通过设置导轮装置130与导轮座111使得升降架120的升降更加平稳,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此外,安装架310通过第一安装部311将第二驱动件330布置在外侧以节省内部空间,并在第二安装部312的顶部设置盖板313以便于后期的维护检修,第二安装部312与盖板313上设有尼龙板341与耐磨条342,提高输送链条320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噪音,同时减少了后期部件更换的时间及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专利名称若出现“、”,表示“和”的关系,而不是“或”的关系。例如专利名称为“一种A、B”,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内容为:主题名称为A的技术方案和主题名称为B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部件,所述底座部件包括底架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能够沿所述底架上下移动;
第一传输部件,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所述第一传输部件用于带动货物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传输部件,所述第二传输部件安装于所述底架,所述第二传输部件用于带动货物沿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部件与所述底座部件均对应设置有两个,当所述升降架降下,所述第二传输部件带动货物在两个所述第一传输部件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包括升降驱动件与凸轮,所述升降驱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所述凸轮的外周壁与所述底架接触,所述升降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凸轮转动以驱动所述升降架沿所述底架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轮座以及导轮装置,所述导轮装置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所述导轮座固定于所述底架,所述导轮装置在所述导轮座内往复移动以引导所述升降架相对于所述底架移动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挡板高于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若干传输滚筒,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各所述传输滚筒同步转动以带动货物沿第一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主动链轮,所述传输滚筒的端部安装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链传动带动各所述传输滚筒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部件还包括过渡滚筒,所述过渡滚筒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升降架沿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部件包括安装架与输送组件,所述安装架同时与两个所述底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背离所述底座部件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输送组件带动货物沿第二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与输送链条,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从动链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尼龙板以支撑所述输送链条,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耐磨条,所述耐磨条开设有供输送链条滑动的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工位移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改向链轮,所述改向链轮布置于所述第二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之间,所述改向链轮用于整形所述输送链条的移动轨迹以避让所述第一传输部件。
CN202322809464.4U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双工位移载机 Active CN220997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9464.4U CN220997878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双工位移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9464.4U CN220997878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双工位移载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97878U true CN220997878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086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09464.4U Active CN220997878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双工位移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97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1344U (zh) 一种新型顶升移载机
CN213949741U (zh) 一种顶升移载机中带体的缠绕结构
CN110697320B (zh) 电动顶升移载机及其方法
CN209202110U (zh) 一种山楂烘干用输送系统
CN214003129U (zh) 一种组合式换向顶升输送机
JPS5818295B2 (ja) 互に入り合つて組込まれた2つの軌道を相互に持ち上げる装置
CN113023245A (zh) 一种新型连续循环式升降搬运设备
CN211970872U (zh) 一种顶升移载机
CN220997878U (zh) 一种双工位移载机
KR102436075B1 (ko) 소재이송을 위한 블랭킹 라인용 컨베이어장치
CN113981201B (zh) 堆垛钢板运输系统及热轧板连续热处理方法
CN215325027U (zh) 一种新型连续循环式升降搬运设备
CN114475686B (zh) 钢板运输车及钢板运输系统
CN210557407U (zh) 一种新型轮式输送线
CN208868783U (zh) 一种传送系统用提升装置
CN216271424U (zh) 一种低阻力无积料输送机构
CN213864025U (zh) 一种轻便型顶升移载机
CN201020796Y (zh) 托板换向上架机组
CN214003130U (zh) 一种气动剪刀叉式顶升输送机
CN207810555U (zh) 一种提升装置
CN219750812U (zh) 一种用于循环式提升机的运动机构
CN219750953U (zh) 一种用于循环式提升机的同步带翻转机构
CN107686042A (zh) 乘客传送设备
CN219449113U (zh) 载具用搬运装置
CN218753003U (zh) 一种限位流水输送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