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8144U - 臂架俯仰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臂架俯仰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8144U
CN220978144U CN202323076026.8U CN202323076026U CN220978144U CN 220978144 U CN220978144 U CN 220978144U CN 202323076026 U CN202323076026 U CN 202323076026U CN 220978144 U CN220978144 U CN 220978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hinged
link
arm suppor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760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俊
宋祖源
李梦凡
何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Wuxin Tunne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Wuxin Tunne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Wuxin Tunne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Wuxin Tunnel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760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8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8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8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臂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臂架上设有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且所述第一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臂架的底端之间;所述基座上设有三角结构的基架,所述臂架的底端与所述基架的顶角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架的一底角点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三角结构的传动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在臂架与基座直接的连杆机构中采用三角结构的传动机构替代直线连杆,从而有效地提高支撑机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臂架俯仰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臂架俯仰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机械的凿岩臂架设计中,通常采用常规的直线连杆机构实现臂架在回转台上的俯仰动作,但传统的直线连杆机构在应对不均匀的力或负载分布时稳定性欠佳,导致臂架的不稳定或倾斜。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直线连杆结构容易发生扭曲或应力集中,降低支撑机构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甚至导致结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供一种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具有良好的支撑稳定性与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与臂架,所述臂架上设有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且所述第一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臂架的底端之间,还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
所述基座上设有三角结构的基架,所述臂架的底端与所述基架的顶角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架的一底角点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三角结构的传动机构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为三角板;
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三角板的顶角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角板的两底角点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角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三角板的顶角点铰接在所述臂架的中线上,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对称铰接在所述三角板的一个底角点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对称铰接在所述三角板的另一个底角点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角板、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三角板对称铰接在所述臂架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三角板上,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另一个所述三角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与第五连杆;
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五连杆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臂架的中线上,两所述第一连杆沿所述臂架的中线对称,两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臂架的中线对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五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沿所述臂架的中线对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连杆和/或所述第四连杆和/或所述第五连杆为刚性件;或
所述第三连杆和/或所述第四连杆和/或所述第五连杆为伸缩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杆为伸缩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伸缩件为液压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臂架与基座直接的连杆机构中采用三角结构的传动机构替代直线连杆,从而有效地提高支撑机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在优选方案中可将传动机构至于臂架内侧,从而有效地避免传动机构外置对外部结构将造成干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臂架俯仰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臂架俯仰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基座1、臂架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基架5、三角板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与第五连杆9。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物理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主要包括基座1、臂架2、第一连杆3与第二连杆4。其中,基座1为回转台,臂架2上设有第一铰接点D与第二铰接点C,且第一铰接点D位于第二铰接点C与臂架2的底端之间,第一铰接点D位于靠近臂架2底端的位置,第二铰接点C位于远离臂架2底端的位置。
基座1上设有三角结构的基架5,臂架2的底端与基架5的顶角点通过第三铰接点A铰接,第一连杆3的第一端与基架5的一底角点通过第四铰接点B铰接,第二连杆4的第一端与第二铰接点C铰接,第一铰接点D、第一连杆3的第二端、第二连杆4的第二端通过三角结构的传动机构相连。采用三角结构的传动机构替代传动的直线连杆,配合三角结构的基架5,有效地提高支撑机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为三角板6。具体地,第一铰接点D与三角板6的顶角点铰接,第一连杆3的第二端、第二连杆4的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五铰接点E、第六铰接点F与三角板6的两底角点铰接。
传动机构具有两种实施方式。
在传动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可仅设置一个三角板6作为传动机构。同时,将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基架5的数量分别设置为沿臂架2中线对称的两个。其中,将臂架2的底端设置为两组沿臂架2中心对称的耳板,在臂架2的内侧顶部中线处设有连接耳板,此时第一铰接点D即位于连接耳板处,第二铰接点C的数量则为两个且沿臂架2的中线对称。
具体地,两组耳板远离第一铰接点D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短的销轴与对应侧的基架5顶角点铰接,两个第一连杆3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侧基架5的底角点通过第四铰接点B铰接,两个第二连杆4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二铰接点C铰接。三角板6的顶角点通过销轴铰接在连接耳板上,两个第一连杆3的第二端则通过第五铰接点E对称铰接在三角板6的一个底角点上,两个第二连杆4的第二端则通过第六铰接点F对称铰接在三角板6的另一个底角点上。
在这一结构设计下,通过两组耳板与两根短的销轴将臂架2铰接在基座1上,相较于直接通过一根长的销轴直接将臂架2铰接在基座1上,短的销轴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与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基座1与臂架2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维护和损坏的风险。同时,由于设置了两组耳板,使得臂架2底端形成一个可安置三角板6的间隔,可将三角板6布置在臂架2内侧,从而避免三角板6外置对外部结构将造成干涉。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动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下也可只设置一组第一连杆3或一组第二连杆4。
在传动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下,可设置两个三角板6作为传动机构。同时,将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基架5的数量分别设置为沿臂架2中线对称的两个。其中,将臂架2的底端设置为两组沿臂架2中心对称的耳板,此时两个第一铰接点D即分别位于对应的耳板上,第二铰接点C的数量则为两个且沿臂架2的中线对称。
具体地,两组耳板远离第一铰接点D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短的销轴与对应侧的基架5顶角点铰接,两个第一连杆3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侧基架5的底角点通过第四铰接点B铰接,两个第二连杆4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二铰接点C铰接。两个三角板6的顶角点通过销轴分别铰接在对应侧耳板的内侧(也可铰接在对应侧耳板的外侧),两个第一连杆3的第二端则通过两个第五铰接点E对称铰接在对应侧三角板6的一个底角点上,两个第二连杆4的第二端则通过两个第六铰接点F对称铰接在对应侧三角板6的另一个底角点上。
在这一结构设计下,通过两组耳板与两根短的销轴将臂架2铰接在基座1上,相较于直接通过一根长的销轴直接将臂架2铰接在基座1上,短的销轴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与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基座1与臂架2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维护和损坏的风险。同时,由于设置了两组耳板,使得臂架2底端形成一个可安置三角板6的间隔,可将三角板6布置在臂架2内侧,从而避免三角板6外置对外部结构将造成干涉。相较于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种实施方式下设置了两个三角板6,进而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动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下也可只设置一组第一连杆3或一组第二连杆4,当第一连杆3或第二连杆4为一组时,第一连杆3或第二连杆4布置在两个三角板6之间,并同时与两个三角板6铰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与第二连杆4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伸缩件,例如油缸、气缸等。通过控制第一连杆3与第二连杆4伸缩,即能驱动臂架2在基座1上俯仰。值得注意的是,也可将第一连杆3与第二连杆4设置为刚性杆件,就通过外部的驱动机构驱动臂架2在基座1上俯仰。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与第五连杆9。其中,第三连杆7的第一端、第四连杆8的第一端与第一铰接点D铰接,第三连杆7的第二端、第一连杆3的第二端与第五连杆9的第一端铰接,第四连杆8的第二端、第二连杆4的第二端与第五连杆9的第二端铰接。
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同样具有两种实施方式。
在传动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与第五连杆9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三连杆7的第一端、第四连杆8的第一端铰接在臂架2的中线上,两第一连杆3沿臂架2的中线对称,两第二连杆4沿臂架2的中线对称。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以及效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在传动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第五连杆9、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沿臂架2的中线对称,在同一侧的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第五连杆9、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构成一组连杆机构。其具体的连接方式以及效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杆7和/或第四连杆8和/或第五连杆9既可设置为刚性件,也可设置为伸缩件,例如油缸、气缸,从而辅助驱动臂架2在基座1上的升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与臂架,所述臂架上设有第一铰接点与第二铰接点,且所述第一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铰接点与所述臂架的底端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
所述基座上设有三角结构的基架,所述臂架的底端与所述基架的顶角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架的一底角点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三角结构的传动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三角板;
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三角板的顶角点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三角板的两底角点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三角板的顶角点铰接在所述臂架的中线上,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对称铰接在所述三角板的一个底角点上,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对称铰接在所述三角板的另一个底角点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个;
两个所述三角板对称铰接在所述臂架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三角板上,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另一个所述三角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与第五连杆;
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五连杆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臂架的中线上,两所述第一连杆沿所述臂架的中线对称,两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臂架的中线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五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沿所述臂架的中线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和/或所述第四连杆和/或所述第五连杆为刚性件;或
所述第三连杆和/或所述第四连杆和/或所述第五连杆为伸缩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或所述第二连杆为伸缩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臂架俯仰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为液压缸。
CN202323076026.8U 2023-11-14 2023-11-14 臂架俯仰支撑机构 Active CN220978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6026.8U CN220978144U (zh) 2023-11-14 2023-11-14 臂架俯仰支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76026.8U CN220978144U (zh) 2023-11-14 2023-11-14 臂架俯仰支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8144U true CN220978144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37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76026.8U Active CN220978144U (zh) 2023-11-14 2023-11-14 臂架俯仰支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8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PI1106925A2 (pt) sistema de conexço fixo para segmentos de coluna de guindaste
US4718519A (en) High lift scissor jack
CN102491199A (zh) 塔式起重机及其平衡臂
CN220978144U (zh) 臂架俯仰支撑机构
CN205151548U (zh) 起重机平衡梁以及起重机
CN201087085Y (zh) 桁架式变截面加长型副起重臂
CN207177086U (zh) 一种可快速装配架设的桁架
CN213738325U (zh) 过渡节、桁架臂及履带起重机
CN202924633U (zh) 起重臂拉杆及包含该起重臂拉杆的塔式起重机
CN202481964U (zh) 桁架臂对接结构,具有其的桁架臂以及桁架臂起重机
CN204416966U (zh) 一种臂架拉索固定装置
WO2023087437A1 (zh) 一种塔机臂架结构
CN217458574U (zh) 一种桁架臂连接装置
CN205151597U (zh) 臂架及起重机
CN217479010U (zh) 一种臂架结构
CN218642331U (zh) 起重机桁架臂和起重机
CN220201234U (zh) 一种鹅头臂
CN217230043U (zh) 一种组合臂节和履带式起重机
CN218320443U (zh) 一种起重机臂架及起重机
CN214004977U (zh) 一种经编机可调式驱动摆臂
CN215101522U (zh) 一种臂架支腿及模块式组合臂架
CN113371622B (zh) 一种起重机
CN217555658U (zh) 臂架系统及起重机
CN114195026A (zh) 一种起重机拉索机构及起重机
CN114772478B (zh) 桁架臂臂节、桁架臂及作业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