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6389U - 塔吊底架和塔吊 - Google Patents

塔吊底架和塔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6389U
CN220976389U CN202322305115.9U CN202322305115U CN220976389U CN 220976389 U CN220976389 U CN 220976389U CN 202322305115 U CN202322305115 U CN 202322305115U CN 220976389 U CN220976389 U CN 220976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tower crane
arm
main body
bal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51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臻
刘圣平
谢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51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6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6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6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塔吊领域,公开了一种塔吊底架和塔吊。其中,塔吊底架包括:底架主体,所述底架主体的顶面设有沿横向间隔的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平衡重,固定在所述平衡重固定位上;和平衡索,所述平衡索的下端与所述平衡重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平衡索的上端用于与塔吊的平衡臂形成固定连接。通过在塔吊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塔吊底架,可以使得塔身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只承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不承受弯矩,使较低强度的塔身即可满足塔吊的功能需求,即降低了塔身的自重,也降低了塔吊整机的成本。

Description

塔吊底架和塔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吊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塔吊底架和塔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底架式塔式起重机,就是在底架上架设一台常规的台式起重机,其塔身中心与底架中心重合,平衡重安装在平衡臂上。而将平衡重安装在平衡臂上,塔身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时,需要承受弯矩,对塔身强度有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种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底架和塔吊,能够使得塔身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只承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不承受弯矩,使较低强度的塔身即可满足塔吊的功能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塔吊底架,其包括:
底架主体,所述底架主体的顶面设有沿横向间隔的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
平衡重,固定在所述平衡重固定位上;和
平衡索,所述平衡索的下端与所述平衡重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平衡索的上端用于与塔吊的平衡臂形成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架主体包括主体下座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下座的上方的主体支撑平台,所述平衡重固定位和所述塔身固定位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平台的台面上,所述平衡重固定位和所述塔身固定位分别位于所述主体下座的中轴线的横向两侧。
可选地,所述底架主体还包括连接所述主体下座和所述主体支撑平台的水平回转机构,所述主体下座的中轴线与所述水平回转机构的回转轴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主体支撑平台的中轴线沿横向偏离所述回转轴线,所述平衡重固定位和所述塔身固定位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平台的台面的横向两端。
可选地,所述底架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下座的底部的支脚机构和/或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塔吊,其包括:
上述的塔吊底架,
塔身,所述塔身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塔身固定位;以及
平衡臂和起重臂,分别连接在所述塔身的上部的横向两侧,所述平衡臂与所述平衡索的上端形成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塔吊形成为所述起重臂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的平臂式塔吊。
可选地,所述塔身的顶端高于所述平衡臂和所述起重臂设置,所述平臂式塔吊还包括塔顶限位索,所述塔顶限位索依次连接所述起重臂的外端、所述塔身的顶端和所述平衡臂的外端设置,所述平衡索的上端与所述平衡臂的外端形成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塔吊形成为所述起重臂能够上下摆动的动臂式塔吊。
可选地,所述平衡臂和所述起重臂分别连接在所述塔身的顶端的横向两侧,所述动臂式塔吊包括变幅牵引索和连接在所述塔身的顶端支架,所述变幅牵引索依次连接所述起重臂的外端、所述顶端支架的顶端和所述平衡臂的外端设置,所述平衡索的上端与所述平衡臂的外端形成固定连接。
通过在塔吊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塔吊底架,将平衡重设于底架主体上,通过平衡索连接平衡臂和平衡重,塔身中心和平衡重分别位于底架主体的两侧,如此一来,平衡重和塔身所设置在塔吊底架上的位置有所改变,可以使得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只承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不承受弯矩,使较低强度的塔身即可满足塔吊的功能需求,即降低了塔身的自重,降低了整体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塔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塔吊形成为平臂式下回转塔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塔吊形成为动臂式塔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塔吊形成为动臂式塔吊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塔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底架主体 2 平衡重
3 平衡索 4 塔身
5 平衡臂 6 起重臂
8 顶端支架 9 变幅牵引索
11 主体下座 12 主体支撑平台
13 水平回转机构 14 支脚机构
15 行走机构
7a 第一塔顶限位索 7b 第二塔顶限位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吊底架,其包括:底架主体1、平衡重2和平衡索3。具体地,底架主体1的顶面设有沿横向间隔的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分别设于底架主体1的顶面的两侧。平衡重2固定在平衡重固定位上。平衡索3的下端与平衡重2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平衡索3的上端用于与塔吊的平衡臂5形成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平衡索3连接平衡臂5和平衡重2。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平衡重2安装在平衡臂5上(参照图5),通过采用本实施例的塔吊底架,将平衡重2设于底架主体1上,通过平衡索3连接平衡臂5和平衡重2,塔身4所摆放的位置也有改变,塔身4中心和平衡重2分别位于底架主体1的两侧,如此一来,可以使得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塔身4只承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不承受弯矩,使较低强度的塔身4即可满足塔吊的功能需求,即降低了塔身4的自重,也降低了整体的制作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底架主体1包括主体下座11和设置在主体下座11的上方的主体支撑平台12,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设置在主体支撑平台12的台面上,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分别位于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的横向两侧。如此设置,平衡重2和塔身4安装在主体支撑平台12的台面上时,分别位于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的横向两侧,同时,平衡重2所在一侧与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的距离比塔身4所在一侧与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的距离远,以使得塔吊底架两侧能保持平衡。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架主体1还包括连接主体下座11和主体支撑平台12的水平回转机构13,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与水平回转机构13的回转轴线重合。此时,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分别位于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以及水平回转机构13的回转轴线的横向两侧。设置有水平回转机构13可以为塔吊底架增加回转支撑,使得主体支撑平台12可绕回转轴线进行旋转,以使得安装在主体支撑平台12上的平衡重以及塔身也能旋转,使得塔吊形成为下回转塔吊。
在一种实施例中,主体支撑平台12的中轴线沿横向偏离回转轴线,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分别设置在主体支撑平台12的台面的横向两端。此时,塔身固定位的位置与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的距离比平衡重固定位与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的距离近,以确保塔身4和平衡重2安装在主体支撑平台12上后,能使得所连接的平衡臂5和起重臂6能保持平衡。
在一种实施例中,底架主体1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下座11的底部的支脚机构14和/或行走机构15。设置在主体下座11的底部的可以是支脚机构14或行走机构15,也可以是支脚机构14或和行走机构15同时设置在主体下座11的底部。
当设置在主体下座11的底部的是支脚机构14时,支脚机构14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塔吊整体能稳定支撑在地面上。此时,塔吊自身是不具备有行走功能,需要借助其他工具辅助才能完成移动的。
当设置在主体下座11的底部的是行走机构15时,既能将底架主体1支撑起来,也能使得塔吊具备可以行走的功能,此时,塔吊形成为移动式塔吊。
当设置在主体下座11的底部的是支脚机构14和行走机构15时,当需要固定支撑在地面上时,伸出支脚机构14,当需要移动塔吊时,可以将支脚机构14收起并切换至行走机构15,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切换至相应的机构,满足实时工况所需。
本实用新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吊,其包括:上述的塔吊底架、塔身4以及平衡臂5和起重臂6。在塔吊中采用上述的塔吊底架,可以使得塔吊具备上述的塔吊底架的各特征。具体地,塔吊底架上设置有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塔身4的底端固定在塔身固定位,平衡臂5和起重臂6分别连接在塔身4的上部的横向两侧,平衡臂5与平衡索3的上端形成固定连接,平衡索3的下端与平衡重2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平衡重2固定在平衡重固定位上,从而通过平衡索3连接平衡臂5和平衡重2。
通过在塔吊中采用上述的塔吊底架,可以使得塔吊的平衡重2设置在塔吊底架的底架主体1上,塔身4设置在塔吊底架上的位置也有所改变,塔身4中心和平衡重2分别位于底架主体1的两侧,通过平衡索3连接平衡臂5和平衡重2,平衡臂5和起重臂6分别连接在塔身4的上部的横向两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塔身4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只承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不承受弯矩,使较低强度的塔身4就能满足塔吊的功能需求,即降低了塔身4的自重,也降低了塔吊整机的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塔吊形成为起重臂6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的平臂式塔吊。平臂式塔吊的起重臂6保持在一定的位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进行上下摆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塔身4的顶端高于平衡臂5和起重臂6设置,平臂式塔吊还包括第一塔顶限位索7a和第二塔顶限位索7b,第一塔顶限位索7a连接塔身4的顶端与起重臂6的外端设置,第二塔顶限位索7b连接塔身4的顶端与平衡臂5的外端设置,平衡索3的上端与平衡臂5的外端形成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塔吊的各部分保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同时,平臂式塔吊可以包括有水平回转机构13,连接在主体下座11和主体支撑平台12之间,使得平臂式塔吊形成为平臂式下回转塔吊(如图2所示)。平臂式塔吊还可以包括有支脚机构14和/或行走机构15,当平臂式塔吊的主体下座11的底部为支脚机构14时,平臂式塔吊可以通过支脚机构14支撑固定在地面上,当平臂式塔吊的主体下座11的底部为行走机构15时,可以使得平臂式塔吊具备行走功能,使得平臂式塔吊形成为平臂式移动式塔吊。具体的设置根据实际所需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塔吊形成为起重臂6能够上下摆动的动臂式塔吊。此时起重臂6可以根据工作所需进行上下摆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平衡臂5和起重臂6分别连接在塔身4的顶端的横向两侧,动臂式塔吊包括变幅牵引索9和连接在塔身4的顶端支架8,变幅牵引索9依次连接起重臂6的外端、顶端支架8的顶端和平衡臂5的外端设置,平衡索3的上端与平衡臂5的外端形成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平衡臂5不会随起重臂6的上下摆动而进行上下摆动,而塔身4的顶端支架8会随起重臂6的上下摆动进行适当的摆动。
同时,动臂式塔吊可以包括有水平回转机构13,连接在主体下座11和主体支撑平台12之间,使得动臂式塔吊具备回转功能,动臂式塔吊形成为动臂式下回转塔吊。动臂式塔吊同样还可以包括有支脚机构14和/或行走机构15,当动臂式塔吊的主体下座11的底部为支脚机构14时,动臂式塔吊可以通过支脚机构14支撑固定在地面上,当动臂式塔吊的主体下座11的底部为行走机构15时,可以使得动臂式塔吊具备行走功能,使得动臂式塔吊形成为动臂式移动式塔吊。具体的设置根据实际所需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塔吊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底架包括:
底架主体(1),所述底架主体(1)的顶面设有沿横向间隔的平衡重固定位和塔身固定位;
平衡重(2),固定在所述平衡重固定位上;和
平衡索(3),所述平衡索(3)的下端与所述平衡重(2)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平衡索(3)的上端用于与塔吊的平衡臂(5)形成固定连接;
所述底架主体(1)包括主体下座(11)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下座(11)的上方的主体支撑平台(12),所述平衡重固定位和所述塔身固定位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平台(12)的台面上,所述平衡重固定位和所述塔身固定位分别位于所述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的横向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主体(1)还包括连接所述主体下座(11)和所述主体支撑平台(12)的水平回转机构(13),所述主体下座(11)的中轴线与所述水平回转机构(13)的回转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吊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平台(12)的中轴线沿横向偏离所述回转轴线,所述平衡重固定位和所述塔身固定位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支撑平台(12)的台面的横向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主体(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下座(11)的底部的支脚机构(14)和/或行走机构(15)。
5.一种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塔吊底架,
塔身(4),所述塔身(4)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塔身固定位;以及
平衡臂(5)和起重臂(6),分别连接在所述塔身(4)的上部的横向两侧,所述平衡臂(5)与所述平衡索(3)的上端形成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形成为所述起重臂(6)沿水平方向延伸布置的平臂式塔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4)的顶端高于所述平衡臂(5)和所述起重臂(6)设置,所述平臂式塔吊还包括第一塔顶限位索(7a)和第二塔顶限位索(7b),所述第一塔顶限位索(7a)连接所述塔身(4)的顶端与所述起重臂(6)的外端,所述第二塔顶限位索(7b)连接所述塔身(4)的顶端与所述平衡臂(5)的外端,所述平衡索(3)的上端与所述平衡臂(5)的外端形成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形成为所述起重臂(6)能够上下摆动的动臂式塔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臂(5)和所述起重臂(6)分别连接在所述塔身(4)的顶端的横向两侧,所述动臂式塔吊包括变幅牵引索(9)和连接在所述塔身(4)的顶端支架(8),所述变幅牵引索(9)依次连接所述起重臂(6)的外端、所述顶端支架(8)的顶端和所述平衡臂(5)的外端设置,所述平衡索(3)的上端与所述平衡臂(5)的外端形成固定连接。
CN202322305115.9U 2023-08-25 2023-08-25 塔吊底架和塔吊 Active CN220976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5115.9U CN220976389U (zh) 2023-08-25 2023-08-25 塔吊底架和塔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5115.9U CN220976389U (zh) 2023-08-25 2023-08-25 塔吊底架和塔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6389U true CN220976389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0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5115.9U Active CN220976389U (zh) 2023-08-25 2023-08-25 塔吊底架和塔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6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8360B (zh) 一种安装有可移动式平衡重系统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CN103145052A (zh) 可移动环轨式起重机
CN103832933B (zh) 一种带有副臂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CN220976389U (zh) 塔吊底架和塔吊
CN110745715A (zh) 一种汽车起重机
CN202296907U (zh)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JP2002507530A (ja) リングリフトクレーン
CN2863755Y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平台内拉杆调平装置
CN213265421U (zh) 一种防止货物晃动的门式起重机
CN110886242B (zh) 山区悬索桥隧道锚洞内复合索鞍安装方法
CN111115466B (zh) 一种便于保持重心的起重吊车
CN203474321U (zh) 一种用于组立输电线路铁塔的塔式起重机
CN220886797U (zh) 塔式起重机
CN210084789U (zh) 一种土建施工中的小型吊升机
CN111483931A (zh) 一种臂架组件和起重机
CN207581226U (zh) 一种工程门式起重机
CN217076785U (zh) 一种双臂轨道式起重机
CN220564169U (zh) 塔吊
CN212712475U (zh) 一种组合式桅杆起重机吊臂组件
CN218621813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架桥机
CN217398314U (zh) 双桁架臂及作业机械
CN108249327A (zh) 一种起重机支腿升降结构
CN220766333U (zh) 塔式起重机
CN219009769U (zh) 塔式起重机
CN117088274A (zh) 塔式起重机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