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4329U - 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4329U
CN220974329U CN202323174414.XU CN202323174414U CN220974329U CN 220974329 U CN220974329 U CN 220974329U CN 202323174414 U CN202323174414 U CN 202323174414U CN 220974329 U CN220974329 U CN 220974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haped
reinforcing
longitudinal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744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照鲁
李喜付
王飞
陈增合
尚进强
王永强
马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1744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4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4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4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涉及动力浮桥车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纵梁一和纵梁二,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下部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车架内侧。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强度,满足动力浮桥车复杂路况下的强度和承载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浮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背景技术
动力浮桥车是一种集桥、带动力的舟、车于一体的应急救援设备,可以在陆上行走和水中航行,以便人员和车辆的交通,动力浮桥车主要由桥头车和舟桥船组成,桥头车是动力舟桥的核心部件,通过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舟桥船的运动它负责将舟桥船连接起来,舟桥船是搭建桥梁的基本单元,它们可以通过桥头车的控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座完整的桥梁,在搭建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和固定,以确保桥梁的稳定和安全;动力浮桥车具有陆上水中机动性好、架设速度快、载重量大、架桥机械化程度高、架设作业人员少的优点,尤其适合在强渡时使用。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车架强度,动力浮桥车用车架的车架为双层纵梁形式。
但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动力浮桥车的使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必须适应越野路况,同时要求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扭强度,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纵梁形式的车架不能满足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动力浮桥车的车架不能满足强度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具有较高的强度,满足复杂路况的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包括纵梁一和纵梁二,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下部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车架内侧。通过在双层梁结构的纵梁一和纵梁二外侧设置翻边结构的加强梁能够提升车架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扭强度,满足复杂路况的使用要求,适合动力浮桥车使用。
进一步的,沿车辆行驶方向,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段、过渡段和后段,两个所述前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后段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过渡段之间的距离递减,所述加强梁覆盖所述后段的区域。
进一步的,沿车辆行驶方向,所述加强梁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前部、所述中部和所述后部的下侧均设置有所述翻边,所述前部外侧以及所述前部的翻边上均设置有悬架横梁安装孔,所述前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中部和所述后部,所述前部上设置有上装设备安装孔。通过在前部设置悬架横梁安装孔和上装设备安装孔能够增加加强梁的功能,使其具有安装相应部件的作用,提升了加强梁的集成化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的下部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向下方延伸,所述凸出部的两端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之间均设置有过渡圆角,所述凸出部设置有撑板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通过设置撑板安装孔和所述支座安装孔能够进一步提升加强部的集成化程度,同时通过过渡圆角能够避免应力集中。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横梁、中横梁和尾横梁,所述中横梁设置有多个,所述中横梁为拱型梁,所述中横梁向上凸出。通过设置多个横梁以及采用拱型的中横梁有利于提高车架总成的抗扭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为拱型梁,所述前横梁向下凸出。将前横梁向下凸出便于留出相应的空间安装发动机等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尾横梁呈箱体结构,所述尾横梁包括两个L型梁体一,所述L型梁体一上设置有减重孔一,两个所述L型梁体一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C型结构,所述尾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一。尾横梁通过采用箱型结构和支撑板能够提升尾横梁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之间还设置有飞机梁,所述飞机梁位于所述尾横梁和其相邻的所述横梁之间,所述飞机梁包括两个背靠背连接的槽型钢,所述槽型钢的型腔内设置有推力杆托架。通过在飞机梁上设置推力杆托架增加了飞机梁的作用,提升了飞机梁的集成化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之间还设置有箱型梁,所述箱型梁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横梁之间,所述箱型梁包括两个L型梁体二,所述L型梁体二上设置有减重孔二,所述箱型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二。通过设置箱型梁进一步增强车架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呈C型结构且横跨所述箱型梁,所述加强横梁的一端设置有备胎架,所述加强横梁的另一端设置有油缸支座。通过设置加强横梁一方面提成车架的强度,另一方面便于安装备胎和油缸。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通过在双层梁结构的纵梁一和纵梁二外侧设置翻边结构的加强梁能够提升车架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扭强度,满足复杂路况的使用要求,适合动力浮桥车使用;通过在前部设置悬架横梁安装孔和上装设备安装孔能够增加加强梁的功能,使其具有安装相应部件的作用,提升了加强梁的集成化程度;通过设置支撑板安装孔和所述支座安装孔能够进一步提升加强部的集成化程度,同时通过过渡圆角能够避免应力集中;通过设置多个横梁以及采用拱型的中横梁有利于提高车架总成的抗扭强度;将前横梁向下凸出便于留出相应的空间安装发动机等部件;尾横梁通过采用箱型结构和支撑板能够提升尾横梁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作用;通过在飞机梁上设置推力杆托架增加了飞机梁的作用,提升了飞机梁的集成化程度;通过设置箱型梁进一步增强车架强度;通过设置加强横梁一方面提成车架的强度,另一方面便于安装备胎和油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尾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飞机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箱型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梁一;2、纵梁二;3、加强梁;301、前部;302、中部;303、后部;304、凸出部;305、过渡圆角;306、翻边;4、加强板;5、中横梁;6、箱型梁;601、连接板二;602、L型梁体二;603、减重孔二;7、加强横梁;8、飞机梁;801、槽型钢;802、推力杆托架;9、尾横梁;901、连接板一;902、L型梁体一;903、支撑板;904、减重孔一;11、备胎架;16、前横梁;17、悬架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包括纵梁一1、纵梁二2、加强板4和加强梁3;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板4,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梁3,加强梁3下部设置有翻边306,翻边306朝向车架内侧,具体地,沿车辆行驶方向,纵梁一1和纵梁二2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段、过渡段和后段,两个前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后段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过渡段之间的距离递减,加强梁3覆盖后段的区域,由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后部303区域为上装位置,受力较大,因此将加强梁3设置在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后段区域。通过在双层梁结构的纵梁一1和纵梁二2外侧设置翻边306结构的加强梁3能够提升车架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扭强度,满足复杂路况的使用要求,适合动力浮桥车使用。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增加加强梁3的作用,提升其集成化程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沿车辆行驶方向,加强梁3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部301、中部302和后部303,前部301、中部302和后部303的下侧均设置有翻边306,前部301外侧以及前部301的翻边306上均设置有悬架横梁安装孔,前部301的高度大于中部302和后部303,前部301上设置有上装设备安装孔;中部302的下部设置有凸出部304,具体地,凸出部304位于中部302的后端位置,且设置有凸出部304的位置不设置翻边306,凸出部304向下方延伸,凸出部304的两端与前部301和后部303之间均设置有过渡圆角305,凸出部304设置有撑板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通过设置悬架横梁安装孔、撑板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能够使得加强梁3安装悬架横梁17、撑板和中间支座,同时通过过渡圆角305能够避免应力集中。
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提升车架强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横梁16、中横梁5和尾横梁9,中横梁5设置有多个,中横梁5为拱型梁,中横梁5向上凸出,通过设置多个横梁以及采用拱型的中横梁5能够形成箱体式闭合结构,有利于提高车架总成的抗扭强度,提升了车辆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前横梁16为拱型梁,前横梁16向下凸出,将前横梁16向下凸出便于留出相应的空间安装发动机等部件;尾横梁9呈箱体结构,尾横梁9包括两个L型梁体一902,两个L型梁体一902焊接连接,L型梁体一902上设置有减重孔一904,两个L型梁体一902之间设置有支撑板903,支撑板903位于尾横梁9内部,支撑板903呈C型结构,支撑板903采用槽钢制造,为了避让开L型梁体一902的折弯部,支撑板903上设置有豁口,尾横梁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一901,连接板一901与纵梁一1或纵梁二2螺栓连接,尾横梁9通过采用箱型结构和内置支撑板903能够提升尾横梁9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作用;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还设置有飞机梁8,飞机梁8位于尾横梁9和其相邻的中横梁5之间,飞机梁8包括两个背靠背连接的槽型钢801,飞机梁8两端设置有连接板三,连接板三为整体式结构有利于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还设置有箱型梁6,箱型梁6位于相邻的两个中横梁5之间,箱型梁6包括两个焊接连接的L型梁体二602,L型梁体二602上设置有减重孔二603,箱型梁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二601;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横梁7,加强横梁7呈C型结构且横跨箱型梁6。
如图1和图5所示,为了提升车架的集成化程度,飞机梁8的槽型钢801的型腔内设置有推力杆托架802,加强横梁7的一端设置有备胎架11,加强横梁7的另一端设置有油缸支座,L型梁体二602可以安装底盘制动件、支架件及电器件。
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双层梁结构的纵梁一1和纵梁二2外侧设置翻边306结构的加强梁3能够提升车架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扭强度,满足复杂路况的使用要求,适合动力浮桥车使用;
2、通过在前部301设置悬架横梁安装孔和上装设备安装孔能够增加加强梁3的功能,使其具有安装相应部件的作用,提升了加强梁3的集成化程度;
2、通过设置撑板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能够进一步提升加强部的集成化程度,同时通过过渡圆角305能够避免应力集中;
3、通过设置多个横梁以及采用拱型的中横梁5有利于提高车架总成的抗扭强度;
4、将前横梁16向下凸出便于留出相应的空间安装发动机等部件;
5、尾横梁9通过采用箱型结构和支撑板903能够提升尾横梁9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作用;
6、通过在飞机梁8上设置推力杆托架802增加了飞机梁8的作用,提升了飞机梁8的集成化程度;
7、通过设置箱型梁6进一步增强车架强度;
8、通过设置加强横梁7一方面提成车架的强度,另一方面便于安装备胎和油缸。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包括纵梁一(1)和纵梁二(2),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板(4),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梁(3),加强梁(3)下部设置有翻边(306),翻边(306)朝向车架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沿车辆行驶方向,纵梁一(1)和纵梁二(2)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段、过渡段和后段,两个前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后段之间的距离,两个过渡段之间的距离递减,加强梁(3)覆盖后段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沿车辆行驶方向,加强梁(3)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部(301)、中部(302)和后部(303),前部(301)、中部(302)和后部(303)的下侧均设置有翻边(306),前部(301)外侧以及前部(301)的翻边(306)上均设置有悬架横梁安装孔,前部(301)的高度大于中部(302)和后部(303),前部(301)上设置有上装设备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中部(302)的下部设置有凸出部(304),凸出部(304)向下方延伸,凸出部(304)的两端与前部(301)和后部(303)之间均设置有过渡圆角(305),凸出部(304)设置有撑板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横梁(16)、中横梁(5)和尾横梁(9),中横梁(5)设置有多个,中横梁(5)为拱型梁,中横梁(5)向上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前横梁(16)为拱型梁,前横梁(16)向下凸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尾横梁(9)呈箱体结构,尾横梁(9)包括两个L型梁体一(902),L型梁体一(902)上设置有减重孔一(904),两个L型梁体一(902)之间设置有支撑板(903),支撑板(903)呈C型结构,尾横梁(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一(90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还设置有飞机梁(8),飞机梁(8)位于尾横梁(9)和其相邻的中横梁(5)之间,飞机梁(8)包括两个背靠背连接的槽型钢(801),槽型钢(801)的型腔内设置有推力杆托架(8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还设置有箱型梁(6),箱型梁(6)位于相邻的两个中横梁(5)之间,箱型梁(6)包括两个L型梁体二(602),L型梁体二(602)上设置有减重孔二(603),箱型梁(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二(60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横梁(7),加强横梁(7)呈C型结构且横跨箱型梁(6),加强横梁(7)的一端设置有备胎架(11),加强横梁(7)的另一端设置有油缸支座。
CN202323174414.XU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Active CN220974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74414.XU CN220974329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174414.XU CN220974329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4329U true CN220974329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0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174414.XU Active CN220974329U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4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0419U (zh) 一种自卸汽车车架总成
CN112810697A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103010315B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通道的加强结构
CN220974329U (zh) 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CN111661153B (zh) 一种整体框式h型轻载货汽车车架总成
CN109109899B (zh) 一种大吨位窄轨隧道工程重载列车转向架构架
CN21279708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地板总成及驾驶室白车身
CN104590377B (zh) 一种车架
CN204488940U (zh) 一种集成型车身骨架
CN219790289U (zh) 一种液压全轮转向矿用底盘
CN201769895U (zh) 地下服务车的后车架
CN109080702B (zh) 一种轻卡车架前横梁与纵梁的加强连接方法
CN214451307U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112896317A (zh) 一种短轴距车架总成及安装方法
CN219584285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和汽车
CN219544891U (zh) 一种公共汽车底盘框架结构
CN201211897Y (zh) 扩缩厢式半挂车的底盘与车身骨架结构
CN213109519U (zh) 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
CN221023858U (zh) 一种超重型汽车横梁式前接梁
CN220615948U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114148363B (zh) 轨道车辆及其端部底架
CN214267771U (zh) 一种纯电动微型货车车架总成
CN212267636U (zh) 一种用于罐车的新型车架
CN221049786U (zh) 车身中部结构及车辆
CN221068006U (zh) 车身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