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3201U -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73201U CN220973201U CN202322091254.6U CN202322091254U CN220973201U CN 220973201 U CN220973201 U CN 220973201U CN 202322091254 U CN202322091254 U CN 202322091254U CN 220973201 U CN220973201 U CN 2209732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ching
- seat
- hole
- ejection mechanism
- ejector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包括顶针板、后模板和设置于后模板上的配合孔,顶针板上连接有配合部,配合部与配合孔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中通过设置配合部,减少现有顶杆在顶出产品时空行程距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具顶出产品时顶杆的空行程距离长而影响产品顶出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模具结构中的脱模机构一般包括顶针、顶杆、顶针板、导柱/导套、复位杆等部件组成,其中顶针是安装固定于顶针板上的,顶杆与注塑模具的后模板滑动配合。脱模时,后模板保持位置固定,利用动力机构推动顶杆滑动,顶杆前端穿过后模板上设置的配合孔后与顶针板相抵,顶针板在顶杆的作用力下推动顶针滑动,使得顶针顶出注塑产品,完成脱模过程。
现有顶杆虽然能够推动顶针板以及顶针移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顶杆需要先穿过后模板上的配合孔后才能与顶针板接触并推动顶针板,而后模板的厚度一般较大,因此顶杆前端穿过后模板时有较大距离的空行程,造成产品顶出时间延长,影响产品顶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模具顶出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顶出产品时顶杆的空行程距离长而影响产品顶出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包括顶针板、后模板和设置于后模板上的配合孔,顶针板上连接有配合部,配合部与配合孔滑动配合。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是:后模板上的配合孔用于与现有技术中的顶杆配合,当产品被顶出前,顶针板朝向后模板移动至近端极限位置,此时顶针板与后模板处于最小距离状态,由于顶针板与后模板之间连接有与配合孔滑动配合的配合部,当顶针板位于移动至靠近后模板的近端极限位置时,配合部处于插入到配合孔的状态,在顶出产品时,顶杆相对后模板滑动而插入配合孔时,顶杆的前端可以快速与配合部接触相抵,在配合部的作用力下,顶针板可以快速被顶杆顶动而完成产品脱模过程。因此本方案中由于配合部的存在,配合部可以位于配合孔内对顶杆和顶针板起到中间传递作用,有效减少了顶杆推动顶针板时空行程距离,从而缩短产品顶出时间,提升产品顶出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配合部包括固定连接于顶针板上朝向后模板侧面的配合座。
本方案中是将配合座固定连接于顶针板上,使得配合座可以跟随顶针板一起移动,配合座能够与顶针板保持相对位置固定,使得配合座能够准确且稳定地与后模板上的配合孔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配合部的长度值为L,顶针板朝向后模板移动至近端极限位置时,顶针板朝向后模板的侧面与后模板背离顶针板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D,L小于等于D。
本方案中,当顶针板移动至位于后模板近端极限位置时,由于L的值小于等于D,可以避免配合座远离顶针板的一端插入配合孔后凸出后模板远离顶针板一侧的侧面,防止配合座与模具上其他结构碰撞而损坏模具。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配合座远离顶针板的一端设有锁孔,配合座靠近顶针板的一端设有与锁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过孔,顶针板上设有与过孔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过孔的直径小于锁孔的直径。
本方案中,在配合座远离顶针板的一端设置锁孔,可以将现有技术中的螺钉由锁孔插入过孔,由于锁孔的直径大于过孔的直径,因此可以方便地将配合座固定于顶针板上,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不会对顶针板原有的结构造成影响。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配合座呈圆柱状。
本方案中,配合座整体呈圆柱状,能与配合孔方便地配合,结构简单且加工方便。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配合座与配合孔之间的间隙为2-3mm,D与L的差值为1-1.2mm。
顶针板与模具其他部件的 精度控制主要有导柱/导套完成,本方案中,将配合座与配合孔之间的间隙设置为2-3mm,留有较大间隙,减小精度配合要求,从而降低加工要求,减小制造成本;同时,将D与L的差值设置为1-1.2mm,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配合座的端部凸出后模板之外而造成碰撞损伤,又能使配合座与现有顶杆之间的距离较小,从而在顶杆顶出产品时快速与配合座接触,有效提升产品顶出的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配合座与配合孔之间的间隙为2mm,D与L的差值为1mm。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锁孔靠近后模板的一端设有导向圆角。
本方案中,通过在锁孔靠近后模板的一端设置导向圆角,可以在现有技术中顶杆的前端设置于锁孔配合的凸起,依靠导向圆角的导向作用,使顶杆的前端快速且准确地与配合座形成连接配合,从而稳定地推动顶针板移动,更加稳定地完成产品顶出操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配合部的数量与配合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
本方案中,配合部的数量与配合孔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每个顶杆均能对应设置一个配合部,从而在利用顶杆推动顶针板移动时,通过多个配合部的同时作用,可以使顶针板更加平稳地推动顶针完成顶出产品的操作,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配合部与顶针板之间连接有缓冲垫。
本方案中,通过缓冲垫可以对顶针板受到配合座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使顶针板更加平稳地推动顶针顶出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针板距离下模板位置最近的正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配合座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配合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顶针板1、后模板2、配合孔201、顶杆3、配合座4、锁孔401、过孔402、导向圆角403。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包括顶针板1和位于顶针板1下方的后模板2,后模板2上开有多个配合孔201,配合孔201与现有技术中的顶杆3配合,使用时,顶杆3可以由后模板2的底部向上穿过配合孔201,然后顶杆3的前端与顶针板1的底端接触并相抵,推动顶针板1向上移动而使顶针板1带动现有技术中的顶针等向上移动,完成产品顶出操作。
结合图2和图3,顶针板1与后模板2之间连接有配合部,配合部的数量与配合孔20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配合部为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顶针板1底部上的配合座4,配合座4整体呈圆柱状,配合座4的外壁可以与配合孔201滑动配合,且配合座4与配合孔201之间的间隙为2-3mm,本实施例中优选配合间隙为2mm;当顶针板1向下移动到下极限位置的靠近后模板2的近端极限位置时,顶针板1底部与后模板2底部之间的距离为D,而配合座4的长度为L,L小于等于D,本实施例中限定D与L的差值为1-1.2mm,优选差值为1mm,使得顶针板1向下移动到下极限位置时,配合座4的底端仍然位于配合孔201内,避免配合座4的底端凸出到配合孔201之外而与顶杆3碰撞损伤。
如图3所示,配合座4的底端开有向上延伸的锁孔401,而配合座4的顶端开有向下与锁孔401同轴设置且连通的过孔402,图2中顶针板1的底部开有与过孔402配合的螺纹孔,当固定配合座4时,只需将螺钉穿过锁孔401,螺钉的杆身穿过过孔402后与螺纹孔固定,螺钉的头部留在锁孔401内,方便地将配合座4固定于顶针板1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当需要顶出注塑成型后的产品时,现有技术中的顶杆3在外力作用下向上移动,顶杆3的前端靠近并与配合座4的底端接触抵紧,随着顶杆3继续向上移动,顶杆3通过配合座4推动顶针板1向上移动,从而使顶针板1推动现有技术中的顶针等结构向上移动,最终将产品顶出。
如果未设置配合座4,顶杆3的前端需穿过整个配合孔201才能推动顶针板1移动,而顶杆3前端在配合孔201内移动时无法与顶针板1接触而推动顶针板1移动,延长了产品顶出的时间。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配合座4,在顶出产品前,配合座4位于配合孔201内,当顶杆3开始顶出产品时,只需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就能推动顶针板1向上移动,从而更加快速地完成产品顶出操作,有效提升产品成型的效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锁孔401的底端开有导向圆角403,导向圆角403的尺寸为0.5×0.5mm。对应的,可以在现有技术中顶杆3的前端设置凸台,凸台的厚度为0.5mm,凸台的边缘开有与导向圆角403配合的配合圆角,利用导向圆角403与配合圆角的配合关系,在顶杆3前端靠近并与配合座4的底端接触时,导向圆角403可以对顶杆3与配合座4的连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顶杆3与配合座4可以快速且稳定地连接,以便顶杆3更加稳定地对配合座4以及顶针板1施加推力。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在配合座4与顶针板1之间设有缓冲垫,利用缓冲垫可以对配合座4施加至顶针板1的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使得顶针板1能够更加平稳地滑动而推动顶针顶出产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包括顶针板、后模板和设置于后模板上的配合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与后模板之间连接有配合部,配合部与配合孔滑动配合,所述配合部包括固定连接于顶针板上朝向后模板侧面的配合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的长度值为L,顶针板朝向后模板移动至近端极限位置时,顶针板朝向后模板的侧面与后模板背离顶针板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D,L小于等于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座远离顶针板的一端设有锁孔,配合座靠近顶针板的一端设有与锁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过孔,顶针板上设有与过孔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过孔的直径小于锁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座呈圆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座与配合孔之间的间隙为2-3mm,D与L的差值为1-1.2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座与配合孔之间的间隙为2mm,D与L的差值为1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靠近后模板的一端设有导向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的数量与配合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与顶针板之间连接有缓冲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91254.6U CN220973201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91254.6U CN220973201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73201U true CN220973201U (zh) | 2024-05-17 |
Family
ID=91042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91254.6U Active CN220973201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73201U (zh) |
-
2023
- 2023-08-04 CN CN202322091254.6U patent/CN2209732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973201U (zh) |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 | |
CN211763194U (zh) | 细小斜顶机构及其模具 | |
CN208428590U (zh) | 一种内置模具二次强脱结构 | |
CN216400384U (zh) | 一种注塑件加工用注塑模具 | |
CN217553033U (zh) | 产品强脱模顶出装置 | |
CN212920279U (zh) | 二次顶出式模具 | |
CN210308872U (zh) | 一种汽车车灯卡线结构二次顶出机构 | |
CN220741998U (zh) | 一种防止行位下顶出碰撞的结构 | |
CN210911000U (zh) | 侧抽芯机构 | |
CN209903838U (zh) | 一种空间受限的司筒顶出机构 | |
CN216032262U (zh) | 一种模具 | |
CN219543904U (zh) | 一种后模斜抽芯结构 | |
CN205735822U (zh) | 一种推块成型模具 | |
CN212764532U (zh) | 一种具有行位与铲基的后模 | |
CN217968197U (zh) | 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21233034U (zh) | 一种配合模具顶出机构及二次分型模具 | |
CN220052748U (zh) | 汽车门槛注塑模具直顶斜顶组合式顶出抽芯机构 | |
CN221518661U (zh) | 一种应用于注塑机的顶针 | |
CN217891726U (zh) | 水室配件产品二次顶出结构 | |
CN215703675U (zh) | 二次脱模模具 | |
CN218749028U (zh) | 一种前模辅助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 | |
CN216182488U (zh) | 一种直顶驱动滑块同步抽芯机构及模具 | |
CN219028340U (zh) | 一种具有斜孔抽芯机构的模具 | |
CN221873044U (zh) | 一种扇叶注塑模具的二顶结构 | |
CN217021336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定模出斜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