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2604U - 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2604U
CN220972604U CN202323032458.9U CN202323032458U CN220972604U CN 220972604 U CN220972604 U CN 220972604U CN 202323032458 U CN202323032458 U CN 202323032458U CN 220972604 U CN220972604 U CN 220972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clamping
moving mechanism
air cylinder
lower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324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lite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lite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lite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lite Zhu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324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2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2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2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metal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包括上刀移动机构、上刀抓臂机构、下刀移动机构及下刀抓臂机构;上刀抓臂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施力件、受力件及接触开关;下刀抓臂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气缸、夹爪及对射式光电开关。该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实现自动排刀代替人工排刀,节约时间及人力成本,提高排刀精度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排刀装置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
背景技术
分切机是一种将宽幅纸张、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常用于造纸机械、电线电缆云母带及印刷包装机械。分切机主要的运用于:无纺布、云母带、纸张、绝缘材料及各种薄膜材料分切、特别适宜于窄带的分切,其主要有刀具模组、导轮组件、移动组件、转动组件和调整组件组成,导轮组件放卷卷料到达刀具模组,刀具模组分切加工后收卷成多个小段的卷料,现有的分切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调整组件只有自动前后移动分切动作,分切刀的具体分切位置需要人工把刀预先安装到指定位置上,然后才能分切,此种人工排刀方式的缺陷在于切刀不能左右移动,且相邻分切刀之间的距离无法精准的把控,当改变加工原料时或更改分切位置时,需要人工重新进行拆卸安装进行排刀,人工排刀耗时长,使用不灵活、便捷,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实现自动排刀代替人工排刀,节约时间及人力成本,提高排刀精度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包括安装于分切机上横梁的上刀移动机构、活动安装于上刀移动机构的上刀抓臂机构、安装于分切机下横梁的下刀移动机构及活动安装于下刀移动机构的下刀抓臂机构;
上刀抓臂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施力件、受力件及接触开关,第一气缸经由安装支架安装于上刀移动机构,第一气缸驱动连接施力件,受力件固定安装于上刀座,接触开关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并用于控制第一气缸启动;
施力件包括嵌入部,受力件设置有用于容设嵌入部的梯形凹槽,梯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排刀方向相垂直,施力件用于驱动受力件移动以带动上刀移动排刀;
下刀抓臂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气缸、夹爪及对射式光电开关,第二底座安装于下刀移动机构,第二气缸安装于第二底座并驱动连接夹爪,夹爪用于夹持下刀,对射式光电开关安装于夹爪上并用于控制第二气缸启动。
具体地,上刀移动机构与下刀移动机构的结构相同,上刀移动机构包括电机、皮带直线模组及滑动件,电机驱动连接皮带直线模组以驱动滑动件移动,皮带直线模组平行设置于上横梁上,滑动件滑动设置于皮带直线模组上,安装支架安装于滑动件上。
具体地,皮带直线模组的两端均设置有光电感应器,滑动件设置感应开关,感应开关触发光电感应器以识别滑动件是否复位/到达最大行程位置。
具体地,施力件还包括平板部,平板部与嵌入部为一体式结构,嵌入部为自平板部的中间向外凸设形成与受力件的梯形凹槽相适配的梯形凸块,第一气缸的驱动杆固定连接于嵌入部。
具体地,受力件还包括触发部,触发部位于梯形凹槽的上方,触发部用于触发接触开关。
具体地,上刀抓臂机构还包括两个圆柱销,两个圆柱销贯穿于平板部且分别位于嵌入部的两侧,圆柱销用于对施力件进行导向作用。
具体地,夹爪包括夹持部与本体部,夹持部用于伸入下刀的凹槽中以夹持下刀,本体部连接于第二气缸的活动手指上,夹持部突出于本体部靠近下刀的一侧。
具体地,夹持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两个第一侧面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侧面,两个第二侧面之间经由端面连接,两个第一侧面的延伸夹角的角度小于两个第二侧面的延伸夹角的角度。
具体地,本体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活动手指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且共轴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用于供对射式光电开关的光信号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包括上刀移动机构、上刀抓臂机构、下刀移动机构及下刀抓臂机构;上刀抓臂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施力件、受力件及接触开关;下刀抓臂机构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气缸、夹爪及对射式光电开关。对上刀进行自动排刀时,上刀移动机构带动上刀抓臂机构移动,接触开关识别到受力件而将信号传输至自动排刀装置系统中,从而控制第一气缸驱动施力件抵止接触受力件,上刀移动机构带动上刀抓臂机构移动,从而将上刀带到指定位置;对下刀进行自动排刀时,下刀移动机构带动下刀抓臂机构移动,对射式光电开关识别到下刀而将信号传输至自动排刀装置系统中,从而控制第二气缸驱动夹爪夹持下刀,下刀移动机构带动下刀抓臂机构移动,从而将下刀带到指定位置。该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实现自动排刀代替人工排刀,节约时间及人力成本,提高排刀精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刀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刀抓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下刀抓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夹爪与第二气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下刀抓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下刀抓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夹爪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上刀移动机构 2—上刀抓臂机构 3—下刀移动机构
4—下刀抓臂机构 11—电机 12—皮带直线模组
13—滑动件 14—感应开关 15—光电感应器
21—第一气缸 22—施力件 23—受力件
24—接触开关 25—安装支架 26—圆柱销
27—第一底座 28—调压阀 29—节流阀
41—第二底座 42—第二气缸 43—夹爪
44—对射式光电开关45—滑轨 46—滑块
47—第一连接块 48—第二连接块 49—保护罩
221—嵌入部 222—平板部 231—梯形凹槽
232—触发部 411—第一支架 412—第二支架
413—分叉结构 414—调高孔 421—活动手指
422—第二通孔 431—夹持部 432—本体部
433—第一侧面 434—第二侧面 435—端面
436—第一通孔 437—连接柱 438—垫圈
43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包括安装于分切机上横梁的上刀移动机构1、活动安装于上刀移动机构1的上刀抓臂机构2、安装于分切机下横梁的下刀移动机构3及活动安装于下刀移动机构3的下刀抓臂机构4;分切机的上刀经由上刀座安装于上横梁的导轨上,并由气动刹车组件对其进行固定,下刀则安装于气涨轴上。
请参阅图3所示,上刀抓臂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1、施力件22、受力件23及接触开关24,第一气缸21经由安装支架25安装于上刀移动机构1,第一气缸21驱动连接施力件22,受力件23固定安装于上刀座,接触开关24安装于安装支架25上并用于控制第一气缸21启动;对上刀进行自动排刀时,上刀移动机构1带动上刀抓臂机构2移动,接触开关24识别到受力件23而将信号传输至自动排刀装置系统中,从而控制第一气缸21驱动施力件22抵止接触受力件23,上刀移动机构1带动上刀抓臂机构2移动,从而将上刀带到指定位置,由气动刹车将该上刀固定;第一气缸21驱动施力件22远离受力件23,上刀移动机构1带动上刀抓臂机构2移动到下一把上刀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3所示,施力件22包括嵌入部221,受力件23设置有用于容设嵌入部221的梯形凹槽231,梯形凹槽231的长度方向与排刀方向相垂直,即梯形凹槽231的两侧槽壁分别在排刀方向的两端,梯形凹槽231的宽度自槽口向槽底逐渐减小,施力件22用于驱动受力件23移动以带动上刀移动排刀;嵌入部221嵌入梯形凹槽231后,通过抵止推动梯形凹槽231的两侧槽壁实现带动受力件23移动,从而达到上刀移动排刀的目的。
请参阅图4所示,下刀抓臂机构4包括第二底座41、第二气缸42、夹爪43及对射式光电开关44,第二底座41安装于下刀移动机构3,第二气缸42安装于第二底座41并驱动连接夹爪43,夹爪43用于夹持下刀,对射式光电开关44安装于夹爪43上并用于控制第二气缸42启动。第二气缸42采用平行开闭型气缸,夹爪43安装于第二气缸42的活动手指421上,对射式光电开关44随夹爪43活动,可进一步提高夹爪43的定位精确度和第二气缸42的状态控制,性能更稳定、更可靠。对射式光电开关44的发射器不断发出光信号被接收器接收,第二气缸42处于张开状态;当两个夹爪43移动到需要调整位置的下刀处时,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被下刀遮挡,接收器接收不到光信号则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至自动排刀装置系统,从而控制第二气缸42的两个活动手指421闭合,使夹爪43夹住下刀。
对下刀进行自动排刀时,下刀移动机构3带动下刀抓臂机构4移动,对射式光电开关44识别到下刀而将信号传输至自动排刀装置系统中,从而控制第二气缸42驱动夹爪43夹持下刀,下刀移动机构3带动下刀抓臂机构4移动,从而将下刀带到指定位置,气涨轴充气膨胀将该下刀固定;第二气缸42驱动夹爪43放开下刀,下刀移动机构3带动下刀抓臂机构4移动到下一把下刀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上刀移动机构1与下刀移动机构3的结构相同,上刀移动机构1包括电机11、皮带直线模组12及滑动件13,电机11驱动连接皮带直线模组12以驱动滑动件13移动,皮带直线模组12平行设置于上横梁上,滑动件13滑动设置于皮带直线模组12上,安装支架25安装于滑动件13上。下刀移动机构3的皮带直线模组12安装于下横梁上,第二底座41安装于下刀移动机构3的滑动件13上。上刀移动机构1与下刀移动机构3的驱动原理相同,电机11驱动皮带直线模组12使得滑动件13能够往复滑动,从而来带动上刀抓臂机构2/下刀抓臂机构4往复移动,以此达到自动排刀的目的。
请参阅图2所示,皮带直线模组12的两端均设置有光电感应器15,滑动件13设置感应开关14,感应开关14触发光电感应器15以识别滑动件13是否复位/到达最大行程位置。皮带直线模组12两端的光电感应器15分别对应滑动件13的起始位与最大行程位,感应开关14随滑动件13移动,当滑动件13到达最大行程位时,感应开关14触发该位置的光电感应器15,从而使电机11不再驱动滑动件13继续向前移动,避免滑动件13超程;当感应开关14随滑动件13移动到起始位时,感应开关14触发该位置的光电感应器15,系统识别到滑动件13已复位,控制电机11不再驱动滑动件13继续移动。
请参阅图3所示,施力件22还包括平板部222,平板部222与嵌入部221为一体式结构,嵌入部221为自平板部222的中间向外凸设形成与受力件23的梯形凹槽231相适配的梯形凸块,第一气缸21的驱动杆固定连接于嵌入部221。施力件22的嵌入部221设计成梯形,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便于嵌入部221进入受力件23的梯形凹槽231内。
请参阅图3所示,受力件23还包括触发部232,触发部232位于梯形凹槽231的正上方,触发部232用于触发接触开关24。接触开关24位于嵌入部221的正上方,当上刀抓臂机构2移动至接触开关24识别到触发部232时,接触开关24将信号传输至系统,从而控制第一气缸21驱动施力件22靠近受力件23至嵌入部221嵌入梯形凹槽231内。触发部232与接触开关24的位置设计能够提高施力件22与受力件23的对准精度,从而使嵌入部221精准嵌入梯形凹槽231内,达到快速、精准的抓取效果。
请参阅图3所示,上刀抓臂机构2还包括两个圆柱销26,两个圆柱销26贯穿于平板部222且分别位于嵌入部221的两侧,圆柱销26用于对施力件22进行导向作用。平板部222设置有两个通孔,圆柱销26的一端固定于安装支架25上,另一端活动贯穿于通孔,当施力件22移动时,圆柱形可对其进行导向作用,从而提高施力件22的移动稳定性。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夹爪43包括夹持部431与本体部432,夹持部431用于伸入下刀的凹槽中以夹持下刀,本体部432连接于第二气缸42的活动手指421上,夹持部431突出于本体部432靠近下刀的一侧。夹持部431为夹爪43一侧凸出设置的棱角,夹持部431用于伸入下刀的凹槽中以夹持下刀,夹持部431的最大宽度小于夹爪43主体的宽度,以增加夹爪43的受力强度,从而提高夹持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432与夹持部431为一体式结构,以第二气缸42的活动方向为正视方向时,本体部432的正视结构为倒置的“T”形,本体部432的上部的最大厚度大于下部的厚度,上部的最小厚度小于或等于下部的厚度,且本体部432上部的左/右视结构为梯形,上部与下部的连接处为梯形的长底边,夹持部431的长度等于本体部432上部的长度,夹持部431的整体比本体部432细,解决现有的下刀排刀组件中持刀棒受力强度不高的问题,从而提高下刀抓臂机构4的夹持稳定性。
在自动排刀过程中,第二气缸42驱动夹爪43相互靠近,以使夹持部431伸入下刀的V形凹槽内从而夹住下刀,自动排刀装置控制驱动下刀抓臂机构4移动,从而将下刀移动到指定位置。该自动排刀装置的下刀抓臂机构4,设置夹爪43代替持刀棒,可增加受力强度,设置夹持部431以适配下刀的V形凹槽,两方面提高下刀抓臂机构4对下刀的夹持稳定性,从而提高下刀的排刀精确度。
请参阅图5所示,夹持部43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侧面433与第二侧面434,两个第一侧面433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侧面434,两个第二侧面434之间经由端面435连接,两个第一侧面433的延伸夹角的角度小于两个第二侧面434的延伸夹角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以下刀的V形凹槽两侧槽壁之间的夹角为90°为例,两个第一侧面433之间的延伸夹角为90°,两个第二侧面434之间的延伸夹角为100度。要注意的是,上述两个夹角的角度不一定为90°和100°,可根据实际的下刀的V形凹槽进行角度设计。夹爪43夹持下刀时,两个第一侧面433分别与下刀的V形凹槽的侧槽壁相贴合,两个第二侧面434形成导角便于夹持部431进入V形凹槽,端面435抵住V形凹槽的底壁,以避免对V形凹槽的底壁形成压痕。
请参阅图4所示,对射式光电开关44安装于夹爪43的本体部432,对射式光电开关44与夹爪43的移动中心切线重合,即夹爪43与对射式光电开关44同位移动,使对射式光电开关44与夹爪43在排刀方向上没有位移差,当对射式光电开关44一识别到下刀的凹槽时,自动排刀装置无需再移动,手指气缸42可以直接驱动夹爪43夹住下刀,可适用于排刀距离窄、排刀比较密集的场景。
请参阅图5所示,本体部432设置有第一通孔436,活动手指421设置有与第一通孔436连通且共轴的第二通孔422,第一通孔436与第二通孔422用于供对射式光电开关44的光信号通过,避免夹爪43和活动手指421遮挡光信号而影响对射式光电开关44的工作。
请参阅图3所示,上刀抓臂机构2还包括第一底座27及调压阀28,第一底座27安装于滑动件13上并用于支撑调压阀28,调压阀28用于调节第一气缸21内的气压;上刀抓臂机构2还包括一个节流阀,节流阀安装于第一气缸21的进气口,调压阀28连通于节流阀与外界气源。
请参阅图4所示,下刀抓臂机构4还包括调压阀28及两个节流阀29,调压阀28经由支架安装于第二底座41上。调压阀28与节流阀29设置在第二气缸42的同一侧,调压阀28经由支架安装于第二底座41上,调压阀28用于调节第二气缸42内的气压,两个节流阀29分别连通于第二气缸42的两个进气口,节流阀29用于连通外界气源设备。第二气缸42的两个进气口分别为S进气口与O进气口,S进气口连接的节流阀29经由气管连通于调压阀28的进气口,调压阀28的出气口经由气管连通于外界的气源设备,O进气口连接的节流阀29经由气管连通于外界的气源设备,S进气口进气时控制活动手指421闭合以使夹爪43夹住下刀,调压阀28可通过控制气压来控制活动手指421的闭合程度而调节夹爪43的夹持力度,O进气口进气时控制活动手指421张开以使夹爪43放开对下刀的夹持。
请参阅图1与图5所示,上刀抓臂机构2及下刀抓臂机构4分别还包括保护罩49,保护罩49经由螺丝安装于底座上并用于遮罩调压阀28与节流阀29,保护罩49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用于暴露调压阀28开关的小孔。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所示,还包括第一支架411及第二支架412,第一支架411垂直安装于第二底座41上,第二支架412安装于第一支架411上,第二支架412的上端设置有分叉结构413,分叉结构413用于安装对射式光电开关44。第一支架411位于手指气缸42远离调压阀28的另一侧,对射式光电开关44与夹爪43之间在排刀方向上具有位移差,当对射式光电开关44识别到下刀凹槽时,自动排刀装置还要再移动一点距离,使对射式光电开关44识别到下刀边缘,手指气缸42才会驱动夹爪43夹住下刀。这种设置比较适合排刀距离宽的场景,好处在于对射式光电开关44的安装会更加稳固,不随夹爪43移动就不容易松动。
请参阅图6所示,还包括第二支架412还设置有调高孔414,调高孔414为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的长孔,调高孔414用于调节第二支架412的安装高度以调节对射式光电开关44的高度。第二支架412经由螺栓贯穿调高孔414来安装到第一支架411上,当需要对不同直径的下刀进行排刀时,可通过调整螺栓在调高孔414内的位置来调整第二支架412的高度,从而使对射式光电开关44的高度能识别到下刀。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7所示,还包括滑轨45与两个滑块46,滑轨45设置于底座上且与第二气缸42的活动方向相平行,滑轨45位于第二气缸42远离节流阀29的一侧,两个滑块46滑动安装于滑轨45上,滑轨45的长度大于底座的宽度且大于第二气缸42的驱动行程,以避免滑块46脱离滑轨45。
请参阅图7所示,还包括第一连接块47与第二连接块48,夹爪43的底部经由螺丝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47,第一连接块47经由螺丝固定安装于滑块46上,夹爪43的本体部432下部经由螺丝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48的内侧,第二连接块48经由螺丝连接于第二气缸42的活动手指421的外侧。第二气缸42驱动活动手指421张开或闭合时,活动手指421带动滑块46在滑轨45上移动,从而带动夹爪43松开或夹持下刀。
本实施例通过在夹爪43与活动手指421之间的驱动连接中设置滑轨45与滑块46,能够增加夹爪43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夹爪43的夹持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8所示,本体部432与夹持部431为分体式结构,夹持部431设置有连接柱437,本体部432设置有安装孔,连接柱437活动容设与安装孔内,连接柱437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螺接螺母以使夹持部431与本体部4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431的长度小于本体部432上部的长度,连接柱437位于夹持部431的长度中点,连接柱437的轴线高度等于分切机用于安装下刀的气涨轴的轴线高度。安装孔远离下刀的一端的内径大于其中间段的内径且小于其靠近下刀的一端的内径,以方便夹持部431嵌入安装且具有活动空间。
请参阅图8所示,还包括垫圈438与弹簧439,垫圈438套设于连接柱437上并用于对螺母进行限位,弹簧439容设于安装孔内并套设于连接柱437上,弹簧439的两端分别抵住垫圈438及夹持部431。安装孔中间段的内径要大于连接柱437的外径,才可使弹簧439套在连接柱437外,螺母的外径小于垫圈438的外径且大于垫圈438的内径,以使垫圈438能够对夹持部431的活动起到限位作用。夹爪43不夹持下刀时,弹簧439处于正常形态;当夹爪43夹持下刀时,夹持部431先伸入接触下刀的凹槽,第二气缸42的活动手指421还在继续闭合收紧,夹持部431挤压弹簧439压缩变形,直至下刀被夹紧;排刀结束后,夹爪43放开下刀,弹簧439恢复变形使夹持部431复位。弹簧439的弹性作用使得夹爪43夹紧下刀时有一个缓冲过程,可避免下刀因夹爪43夹太紧而造成磨损或变形。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包括安装于分切机上横梁的上刀移动机构(1)、活动安装于上刀移动机构(1)的上刀抓臂机构(2)、安装于分切机下横梁的下刀移动机构(3)及活动安装于下刀移动机构(3)的下刀抓臂机构(4);其特征在于:
上刀抓臂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21)、施力件(22)、受力件(23)及接触开关(24),第一气缸(21)经由安装支架(25)安装于上刀移动机构(1),第一气缸(21)驱动连接施力件(22),受力件(23)固定安装于上刀座,接触开关(24)安装于安装支架(25)上并用于控制第一气缸(21)启动;
施力件(22)包括嵌入部(221),受力件(23)设置有用于容设嵌入部(221)的梯形凹槽(231),梯形凹槽(231)的长度方向与排刀方向相垂直,施力件(22)用于驱动受力件(23)移动以带动上刀移动排刀;
下刀抓臂机构(4)包括第二底座(41)、第二气缸(42)、夹爪(43)及对射式光电开关(44),第二底座(41)安装于下刀移动机构(3),第二气缸(42)安装于第二底座(41)并驱动连接夹爪(43),夹爪(43)用于夹持下刀,对射式光电开关(44)安装于夹爪(43)上并用于控制第二气缸(42)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刀移动机构(1)与下刀移动机构(3)的结构相同,上刀移动机构(1)包括电机(11)、皮带直线模组(12)及滑动件(13),电机(11)驱动连接皮带直线模组(12)以驱动滑动件(13)移动,皮带直线模组(12)平行设置于上横梁上,滑动件(13)滑动设置于皮带直线模组(12)上,安装支架(25)安装于滑动件(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皮带直线模组(12)的两端均设置有光电感应器(15),滑动件(13)设置有感应开关(14),感应开关(14)触发光电感应器(15)以识别滑动件(13)是否复位/到达最大行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力件(22)还包括平板部(222),平板部(222)与嵌入部(221)为一体式结构,嵌入部(221)为自平板部(222)的中间向外凸设形成与受力件(23)的梯形凹槽(231)相适配的梯形凸块,第一气缸(21)的驱动杆固定连接于嵌入部(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受力件(23)还包括触发部(232),触发部(232)位于梯形凹槽(231)的上方,触发部(232)用于触发接触开关(2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刀抓臂机构(2)还包括两个圆柱销(26),两个圆柱销(26)贯穿于平板部(222)且分别位于嵌入部(221)的两侧,圆柱销(26)用于对施力件(22)进行导向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爪(43)包括夹持部(431)与本体部(432),夹持部(431)用于伸入下刀的凹槽中以夹持下刀,本体部(432)连接于第二气缸(42)的活动手指(421)上,夹持部(431)突出于本体部(432)靠近下刀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部(43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侧面(433)与第二侧面(434),两个第一侧面(433)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侧面(434),两个第二侧面(434)之间经由端面(435)连接,两个第一侧面(433)的延伸夹角的角度小于两个第二侧面(434)的延伸夹角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部(432)设置有第一通孔(436),活动手指(421)设置有与第一通孔(436)连通且共轴的第二通孔(422),第一通孔(436)与第二通孔(422)用于供对射式光电开关(44)的光信号通过。
CN202323032458.9U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 Active CN220972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32458.9U CN220972604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32458.9U CN220972604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2604U true CN220972604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58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32458.9U Active CN220972604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2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7340B (zh) 夹紧装置
CN215699518U (zh) 一种具有压力监测并导向型压装装置
CN113523769B (zh) 一种具有压力监测并导向型压装机构
CN220972604U (zh) 一种分切机的自动排刀装置
EP0155900A2 (en) Contouring method and machine for printed circuits
CN213080738U (zh) 一种铣削夹紧装置
CN220972605U (zh) 一种自动排刀装置的下刀抓臂机构
CN214300531U (zh) 一种断线检测切线系统
CN213165438U (zh) 一种机械手夹具及机器人
CN110103164B (zh) 定位装置
CN219310237U (zh) 切槽夹持固定装置及其切槽机
CN219337743U (zh) 一种可调节式夹爪机构
CN113618375B (zh) 一种具有压力监测并导向型压装装置
CN216151469U (zh) 一种定位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CN219189412U (zh) 一种数控机床自动定位夹具
CN111570924B (zh) 一种新型五金加工机械及其加工方法
CN112260030B (zh) 一种气动式电线端子压线机
CN218595464U (zh) 夹具角度调节组件及多夹具工装
CN215727294U (zh) 一种试样夹持装置
KR102662939B1 (ko) 센터링 바이스
CN116652068B (zh) 一种数控弹簧机用无凸轮刀架
CN218194117U (zh) 一种切断刀片的加工磨削夹具
CN219521897U (zh) 一种车门限位器加工夹具
CN219986934U (zh) 一种可兼容不同型号产品的工装
CN215401671U (zh) 立扣钉扣机及其立扣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