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72476U - 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72476U
CN220972476U CN202322623879.2U CN202322623879U CN220972476U CN 220972476 U CN220972476 U CN 220972476U CN 202322623879 U CN202322623879 U CN 202322623879U CN 220972476 U CN220972476 U CN 220972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melt
rod
melt adhesive
bas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38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小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ka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ka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ka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ka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38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72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72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72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设置有输送机构和分切机构,工作台上分别设置有输送台和分切台,分切机构包括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的基座,基座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基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板,摆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远离摆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与基座转动连接,摆动板远离第一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料板,下料板的底部连接有分切刀。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转动柄转动,转动柄每转动一周,通过第一转杆带动第二转杆实现一次抬升的,第二转杆抬升时,转动连接于摆动板另一端的下料板带动分切刀对热熔胶棒进行连续性定量分切。

Description

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熔胶棒切割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
背景技术
热熔胶棒主要用于粘接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牢固作用,使用时对热熔胶棒进行加热,热熔胶受热熔化,从而将物体之间粘接一起,热熔胶棒也广泛用于家庭中,很多使用热熔胶在使用前需要切断成一定长度,现在人们大多使用剪刀或者刀片直接切断,其切断的长度各不相同,切割速度较慢,影响了后续热熔胶棒的实际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849707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的热熔胶棒的切割装置,包括管体、螺杆和观察窗,观察窗设置在管体的左侧表面,且观察窗表面设置有刻度线,管体的左侧固定有螺母,螺杆螺接于螺母内,管体的右侧下端安装有变压器,管体的右侧上端开设有刀槽,刀槽内竖向贯穿有刀片。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管体,使管体内连接有挡块,在切割热熔胶棒时可以根据需要切割的长度调节螺杆使挡块位于固定位置,然后可以使用刀片切断热熔胶棒,使装置能够连续快速切割出指定长度的热熔胶棒。
现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通过控制转动柄转动,转动柄每转动一周,通过第一转杆带动第二转杆实现一次抬升的,第二转杆抬升时,转动连接于摆动板另一端的下料板带动分切刀对热熔胶棒进行连续性定量分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有输送机构和分切机构,所述工作台上分别设置有输送台和分切台,所述分切机构包括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基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通过驱动件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杆远离摆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槽口,所述摆动板远离第一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在槽口内沿X轴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下料板的底部连接有分切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转动柄转动,转动柄带转轴以及固定于转轴另一端的第二转杆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为转动连接,第二转杆转动时,带动与第二转杆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杆在摆动板的限制下做升降运动,摆动板的中间位置通过设置有连接杆实现与基座的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摆动板转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当第一转杆远离第二转杆的一端进行抬升时,由于杠杆原理,与摆动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下料板在基座上开设的槽口内沿槽口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此时,可通过下料板上连接的分切刀对通过输送机构进行输送的热熔胶棒进行分切,当第一转杆远离第二转杆的一端进行下降时,与摆动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下料板在基座上开设的槽口内抬升,通过转动转动柄,带动转轴转动,从而控制下料板上连接的分切刀对热熔胶棒进行连续性定量分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内穿设有转轴,所述第二转杆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柄为其中一种驱动方式,操作者通过带动转动柄转动,转动柄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固定于转轴另一端的第二转杆转动,也可通过其他方式驱动转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口的内部相对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下料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移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口内相对开设的限位槽与下料板两端固定连接的移动板配合对下料板做进一步的限制,以提升下料板的移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输送台两侧的第一传输轮和第二传输轮,所述第一传输轮和第二传输轮上均开设有输送槽口,所述第一传输轮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二传输轮的底部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以及第一传输轮同步转动,由于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因此,主动轮转动时,带动与从动轮固定连接的第二传输轮在工作台上做相对运动,热熔胶棒通过第一传输轮和第二传输轮上开设的输送槽口进行传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切台上设置有尺寸标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切台上尺寸标识的设置便于在分切的过程中对热熔胶棒的分切尺寸进行观察和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两侧相对设置有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主要起支撑作用,以保持工作台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切刀与下料板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切刀与下料板可拆卸连接可便于操作者对分切刀进行拆卸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控制驱动件配合输送机构对输送的热熔胶棒进行连续性定量分切,以提升切割速度的同时,还能实现定量分切,分切效率高;
2、分切刀与下料板可拆卸连接可便于操作者对分切刀进行拆卸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输送台;2、支撑架;3、工作台;4、基座;5、尺寸标识;6、分切台;7、第二转杆;8、第一转杆;9、摆动板;10、连接杆;11、下料板;12、分切刀;13、转动柄;14、第二传输轮;15、第一传输轮;16、主动轮;17、从动轮;18、移动板;1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如图1-4所示,包括工作台3,工作台3设置有输送机构和分切机构,工作台3上分别设置有输送台1和分切台6,分切台6上设置有尺寸标识5,工作台3的底部两侧相对设置有支撑架2。
分切机构包括与工作台3固定连接的基座4,基座4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远离基座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板9,摆动板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8,,第一转杆8远离摆动板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7,第二转杆7与基座4转动连接,基座4上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内部相对开设有限位槽,下料板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移动板18,摆动板9远离第一转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料板11,下料板11在槽口内沿X轴做直线往复运动,下料板11的底部连接有分切刀12,分切刀12与下料板11可拆卸连接。
第一转杆8通过驱动件进行驱动,基座4内穿设有转轴19,第二转杆7与转轴19固定连接,转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柄13。
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输送台1两侧的第一传输轮15和第二传输轮14,第一传输轮15和第二传输轮14上均开设有输送槽口,第一传输轮15通过电机进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6,第二传输轮14的底部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与主动轮16啮合的从动轮17。
工作原理:通过带动转动柄13转动,转动柄13带转轴19以及固定于转轴19另一端的第二转杆7以转轴19为中心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转杆8和第二转杆7为转动连接,第二转杆7转动时,带动与第二转杆7转动连接的第一转杆8在摆动板9的限制下做升降运动,摆动板9的中间位置通过设置有连接杆10实现与基座4的连接,连接杆10的一端与摆动板9转动连接,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基座4转动连接,当第一转杆8远离第二转杆7的一端进行抬升时,由于杠杆原理,与摆动板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下料板11在基座4上开设的槽口内沿槽口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此时,可通过下料板11上连接的分切刀12对通过输送机构进行输送的热熔胶棒进行分切,当第一转杆8远离第二转杆7的一端进行下降时,与摆动板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下料板11在基座4上开设的槽口内抬升,通过转动转动柄13,带动转轴19转动,从而控制下料板11上连接的分切刀12对热熔胶棒进行连续性定量分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包括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设置有输送机构和分切机构,所述工作台(3)上分别设置有输送台(1)和分切台(6),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机构包括与工作台(3)固定连接的基座(4),所述基座(4)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远离基座(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摆动板(9),所述摆动板(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8),所述第一转杆(8)通过驱动件进行驱动,所述第一转杆(8)远离摆动板(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7),所述第二转杆(7)与基座(4)转动连接,所述基座(4)上开设有槽口,所述摆动板(9)远离第一转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料板(11),所述下料板(11)在槽口内沿X轴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下料板(11)的底部连接有分切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内穿设有转轴(19),所述第二转杆(7)与转轴(19)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的内部相对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下料板(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移动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输送台(1)两侧的第一传输轮(15)和第二传输轮(14),所述第一传输轮(15)和第二传输轮(14)上均开设有输送槽口,所述第一传输轮(15)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6),所述第二传输轮(14)的底部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与主动轮(16)啮合的从动轮(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台(6)上设置有尺寸标识(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的底部两侧相对设置有支撑架(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刀(12)与下料板(11)可拆卸连接。
CN202322623879.2U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 Active CN220972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3879.2U CN220972476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3879.2U CN220972476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72476U true CN220972476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5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3879.2U Active CN220972476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72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04596A (zh) 一种钢板加工用自动切割机
CN220972476U (zh) 一种热熔胶棒分切机构
CN204159972U (zh) 一种金属棒割料机
CN216990085U (zh) 一种剪板机
CN209478285U (zh) 切卷机用切刀装置
CN210100169U (zh) 一种离心海绵双向自动切割装置
CN217096578U (zh) 一种具有激光标记功能的锯切加工中心
CN213679009U (zh) 一种纸板生产用横切机
CN214937556U (zh) 一种红糖加工用切块装置
CN210286195U (zh) 一种全自动精密旋转裁切装置
CN213381896U (zh) 一种泡绵平切机
CN210387779U (zh) 应用于切角机的双锯切装置
CN209289540U (zh) 一种碳化硅陶瓷配料用切割装置
CN214557032U (zh) 一种打簧机切断和卸料系统
CN220903753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自动切割运转一体机
CN212636897U (zh) 一种包装印刷用切边机构
CN212144686U (zh) 连续剪切快速摆动的剪板机
CN213257355U (zh) 一种配电箱生产用剪板机
CN220389919U (zh) 一种新型环保建筑材料轻质砖的自动分切设备
CN220972515U (zh) 一种装饰装修用板材的切割装置
CN211278713U (zh) 一种眼镜盒裁边机
CN220660264U (zh) 一种带有抛光功能的陶瓷产品生产装置
CN219466266U (zh) 一种定位精准的血糖试纸滚切机构
CN214988383U (zh) 一种自动测量式横剪机
CN218709970U (zh) 一种玻璃切割机用刀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