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55145U - 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5145U
CN220955145U CN202322157223.6U CN202322157223U CN220955145U CN 220955145 U CN220955145 U CN 220955145U CN 202322157223 U CN202322157223 U CN 202322157223U CN 220955145 U CN220955145 U CN 220955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ssembly
handle
base
hand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72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浩臣
沈鸿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572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5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5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5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该复位侧门把手包括:底座;开关组件,设于底座,用于解锁车门;手柄组件,可转动连接于底座;复位组件,包括弹性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被配置为能够在手柄组件被推动时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弹性件用于在手柄组件被推动时储能,且在推力去除后带动手柄组件复位;触发件,连接于第一齿轮或者第二齿轮。通过上述设置,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弹性件和触发件设置在任意合适的位置,可以减少车辆侧向的空间占用,可以在较小空间的范围内到达最大化的减小手柄组件转动过程中的力值变化,使操作更加舒适。

Description

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门把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所有的侧门开启都需要用到门把手,通过拉门把手可以将车门拉开,其中门把手的复位结构均为扭簧/弹片等弹性机构件直接作用在手柄上,使手柄完成复位。
相关技术中,复位结构存在占用空间大,装配困难,而增大Y向空间,同时手柄由初始位置作动到目标位置过程中的力值变化大,操作不适,若要减小该力值变化量,则弹簧需要增加圈数,同时弹簧中径需要增加,且弹簧在安装时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该复位侧门把手通过齿轮传动方案,可以在较小空间的范围内到达最大化的减小手柄组件转动过程中的力值变化,使操作更加舒适,以至少部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位侧门把手,包括:
底座;
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用于解锁车门;
手柄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复位组件,包括弹性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手柄组件被推动时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手柄组件被推动时储能,且在推力去除后带动所述手柄组件复位;以及
触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或者第二齿轮,在推动所述手柄组件转动时用于触发所述开关组件以解锁所述车门。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径尺寸。
可选地,所述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阻尼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或者第二齿轮,用以控制所述手柄组件在推动时的转动速度和/或回复时的转动速度。
可选地,所述阻尼组件构造为齿轮阻尼器,包括齿轮部和与所述齿轮部连接的阻尼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具有操作口的容纳腔;
所述手柄组件具有隐藏位置和触发位置,在所述隐藏位置,所述手柄组件能够转动至所述操作口;在所述触发位置,所述手柄组件能够由所述操作口向所述容纳腔内转动,使得所述触发件能够触发所述开关组件以解锁车门。
可选地,所述复位组件和/或所述开关组件和/或阻尼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通过转轴一铰接于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转轴二和转动套设于所述转轴二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手柄组件连接的花键部,以及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部;所述第一齿轮和/或所述触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部远离所述花键部。
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一,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一,所述转轴一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复位组件和所述阻尼组件分别设于第一方向上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通过转轴一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转轴一的一端,所述转轴一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三齿轮;
所述阻尼组件构造为齿轮阻尼器,包括齿轮部和与所述齿轮部连接的阻尼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触发件和所述开关组件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分别设于第一方向上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
其中,一个所述触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另一个所述触发件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
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底座抵接配合并能够限定所述手柄组件的隐藏位置的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被配置为能够对所述手柄组件提供一作用力,使得所述手柄组件抵接并贴合于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可解锁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或者所述第二齿轮,用以限定所述手柄组件的转动。
可选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微动开关或者霍尔传感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门,所述车门包括门体和如上述的复位侧门把手。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的复位侧门把手,将复位组件构造为弹性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推动手柄组件相对于底座转动,使得第一齿轮或者第二齿轮能够带动触发件转动而触发开关组件,用以解锁车门,并能够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弹性件带动手柄组件复位。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弹性件和触发件设置在任意合适的位置,可以减少车辆侧向的空间占用,同时,通过齿轮传动方案,可以在较小空间的范围内到达最大化的减小手柄组件转动过程中的力值变化,使操作更加舒适,以至少部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正视结构图。
图4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截面图。
图5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后视结构图。
图6是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结构图。
图7是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截面图。
图8是本公开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内部结构图。
图9是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正视结构图。
图12是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截面图。
图13是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内部结构图。
图14是基于图13的截面图。
图15是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内部结构图,其中,隐藏手柄组件。
图16是图15中的I部放大图。
图17是本公开再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连接件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复位侧门把手的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座;101-容纳腔;200-开关组件;300-手柄组件;310-显示灯;320-限位结构;410-弹性件;420-第一齿轮;430-第二齿轮;440-第三齿轮;500-触发件;600-转轴一;700-阻尼组件;800-连接件;810-花键部;820-转动部;900-锁止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对应轮廓的内、外;其中,X表示第一方向。另外,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1至图1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位侧门把手,包括:底座100;开关组件200,设于底座100,用于解锁车门;手柄组件300,可转动连接于底座100;复位组件,包括弹性件410、第一齿轮420和第二齿轮430;第一齿轮420被配置为能够在手柄组件300被推动时转动;第一齿轮420与第二齿轮430啮合,弹性件410的一端与第二齿轮430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00连接;弹性件410用于在手柄组件300被推动时储能,且在推力去除后带动手柄组件300复位;以及触发件500,连接于第一齿轮420或者第二齿轮430,在推动手柄组件300转动时用于触发开关组件200以解锁车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的复位侧门把手,将复位组件构造为弹性件410、第一齿轮420和第二齿轮430,通过推动手柄组件300相对于底座100转动,使得第一齿轮420或者第二齿轮430能够带动触发件500转动而触发开关组件200,用以解锁车门,并能够通过第一齿轮420、第二齿轮430和弹性件410带动手柄组件300复位。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第一齿轮420、第二齿轮430、弹性件410和触发件500设置在任意合适的位置,可以减少车辆侧向的空间占用,同时,通过齿轮传动方案,可以在较小空间的范围内到达最大化的减小手柄组件300转动过程中的力值变化,使操作更加舒适,以至少部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410可以为弹簧、弹片等,对应于转动结构来说,优选为扭簧,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扭簧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430,另一端连接于底座100,例如,通过第二齿轮430的正向转动以储能,在复位过程中,通过使得第二齿轮430反向转动带动手柄组件300复位。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组件300设有显示灯310,用于提示使用者并能够显示手柄组件300的位置,方便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开关组件200配置为在触发件500与开关组件200抵接时接触启动或者在解发件到达预设位置时感应启动。
在一实施例中,开关组件200包括微动开关或者霍尔传感器,触发件500可以随第一齿轮420或者第二齿轮430的转动而转动,当转动至触发微动开关或者霍尔传感器的位置时,微动开关或者霍尔传感器能够控制车门的锁止结构解锁车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齿轮420可以与手柄组件300和底座100的转动轴线同轴布置,以平稳的转动并驱动第二齿轮43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齿轮420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齿轮430的外径尺寸。由于第一齿轮420的布置通常会更加靠近车门的外表面,为了减少Y向空间占用,即减少车向侵入的空间,所以将第一齿轮420设置为小于第二齿轮430的外径尺寸,使得手柄组件300和底座100的转动轴线的布置更加靠近车门的外表面,减小Y向空间(车辆的左右方向的空间)占用,方便适配造型。
如图2、图6及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设于底座100的阻尼组件700,阻尼组件700可以连接于第一齿轮420或者第二齿轮430,用以控制手柄组件300在推动时的转动速度和/或回复时的转动速度。
其中,阻尼组件700可以连接于第一齿轮420或者第二齿轮430,也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连接结构连接于手柄组件300,可以在推动手柄组件300时提供阻尼,提高操作体验感。也可以在手柄组件300复位过程中提供阻尼,使得手柄组件300能够缓慢复位,避免直接撞击底座100。另外,阻尼组件700还可以为双向阻尼结构,即在推动和复位时均能够提供阻尼,除上述的优点外,还可以防止非人为操作因触发开关组件200而解锁车门。
阻尼组件700可以采用合意合适的阻尼件,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700构造为齿轮阻尼器,包括齿轮部和与齿轮部连接的阻尼部,齿轮部与第一齿轮420啮合。
如图4、图7及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0包括具有操作口的容纳腔101;手柄组件300具有隐藏位置和触发位置,在隐藏位置,手柄组件300能够转动至操作口;在触发位置,手柄组件300能够由操作口向容纳腔101内转动,使得触发件500能够触发开关组件200以解锁车门。
其中,手柄组件300在隐藏位置时,能够遮挡在操作口,随着人手的推动,手柄组件300向容纳腔101内部翻转,在达到触发位置时,手柄组件300带动第一齿轮420、第二齿轮430和触发件500转动以触发开关组件200,用以实现车门的解锁。需要说明的是,手柄组件300还包括开门位置(即手柄组件向内翻转的极限位置),且开门位置相对于触发位置更加靠内,即当手柄组件300内翻至触发位置时,车门已经解锁,这时,手柄组件300在推力作用下可以继续向内翻动至开门位置,人手可以向外拉动以打开车门。由上述可知,手柄组件300可以包括三个位置,即隐藏位置、触发位置和开门位置,并由操作口向容纳腔101的内部依次布置。
上述复位组件、开关组件200和阻尼组件700可以设置在任意合适的位置,用以减少车门或车辆Y向空间占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组件和/或开关组件200和/或阻尼组件700设于底座100的外部。复位组件、开关组件200和阻尼组件700的至少一些设置于底座100的容纳腔101的外部,以减少容纳腔101的空间占用,为了进一步方便各组件的布置以及容纳腔101内的空间,复位组件、开关组件200和阻尼组件700可以均设置在底座100的容纳腔101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组件300通过转轴一600铰接于底座100。
其中,转轴一600可以为一个长轴,且该转轴一600的至少两端分别铰接于底座100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即转轴一600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方向上操作口的相对两侧,并由两侧穿出用于与第一齿轮420连接。另外,手柄组件300第一方向上的中部还可以通过该转轴一600与底座100铰接,即铰接于操作口上方的底座100。
需要说明的是,该转轴一600也可以包括多个子转轴,其中,手柄组件300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可以分别通过一个子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100,手柄线件的第一方向上的中部也可以通过一个子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100的操作口的上方侧壁。可以理解的是,手柄组件300可以通过两侧的子转轴连接于第一齿轮420。
如图13至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转轴二和转动套设于转轴二的连接件800;连接件800包括与手柄组件300连接的花键部810,以及与底座100转动连接的转动部820;第一齿轮420和/或触发件500固定连接于转动部820远离花键部810。
其中,转轴二也可以为一长轴,具体可以为圆柱轴,连接件800可转动套设于转轴二,且连接件800包括花键部810和转动部820,手柄组件300固定连接在该花键部810,底座100上设有与转动部820配合的转动孔,转动部820转动连接于该转动孔,且该转动部820穿出该转动孔后,其远离花键部810的一端可以连接第一齿轮420或者触发件500,使得第一齿轮420和触发件500能够与手柄组件300同步转动,触发件500能够与开关组件200配合,用于触发开关组件200。弹性件410通过第二齿轮430、第一齿轮420作用于手柄组件300,用于手柄组件300的复位。该方案中,转轴二可以不随手柄组件300一起转动,也可以实现手柄组件300带动第一齿轮420和触发件500的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转轴二与第一方向上操作口的相对两侧之间分别设置连接件800,以使得手柄组件300能够更平稳地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组件300固定连接于转轴一600,第一齿轮420固定连接于转轴一600,转轴一600转动连接于底座100。其中,转轴一600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截面形状,且分别固定连接于手柄组件300和第一齿轮420,触发件500可以固定连接于该转轴一600,也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齿轮420。在该方案中转轴一600能够与手柄组件300一起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420、第二齿轮430和触发件500的转动。例如,转轴一60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或者角度大于180度的扇形。当然,也可以构造为圆形,在与上述的各组件连接的位置构造为非圆形结构从而实现固定连接,同时还能够实现与底座100的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组件和阻尼组件700分别设于第一方向上底座100的相对两侧。其中,复位组件和阻尼组件700可以分别设置在操作口的相对两侧,方便两个组件的位置布置。
其中,手柄组件300通过转轴一600转动连接于底座100;第一齿轮420设于转轴一600的一端,转轴一600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三齿轮440;阻尼组件700构造为齿轮阻尼器,齿轮阻尼器包括齿轮部和与齿轮部连接的阻尼部,齿轮部与第三齿轮440啮合。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复位组件和阻尼组件700可以设置在第一方向上底座100的同一侧,即操作口的两侧,例如,阻尼组件700为齿轮阻尼器时,第一齿轮420在与第二齿轮430啮合的同时,还可以与齿轮阻尼器,以提供阻尼。
触发件500可以连接于第二齿轮430并随第二齿轮430一起转动,用以触发与之对应布置的开关组件200,也可以实现车门的解锁。
如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触发件500和开关组件200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分别设于第一方向上底座100的相对两侧;其中,一个触发件500连接于第一齿轮420,另一个触发件500连接于第三齿轮440。其中,开关组件200采用两个的冗余设置,两个开关组件200分别与对应的触发件500相配合,用于车门的解锁。即每个开关组件200对应于一个触发件500,且均能够在触发件500的触发下以解锁车门,采用上述冗余设置的好处是,当其中一个开关组件200故障时,另一个开关组件200也可以实现车门的解锁,减少车门解锁故障的机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开关组件200可以仅为一个,设于底座100的任意一侧,能够满足通过触发件500触发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组件300包括用于与底座100抵接配合并能够限定手柄组件300的隐藏位置的限位结构320。
为了限定手柄组件300的隐藏位置,即避免手柄组件300由操作口处凸出车门的外表面,如图14所示,手柄组件300包括用于限定手柄组件300的隐藏位置的限位结构320。限位结构320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结构进行设计,例如,可以是设于手柄组件300的平台或者凸台,在手柄组件300转动至隐藏位置时,该平台或者凸台能够抵接于操作口处的容纳腔101的内壁,实现对手柄组件300的位置限位,以保障手柄组件300的外表面不凸出于车门的外表面,例如,手柄组件300的外表面与车门的外表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连接于第二齿轮430的配重块(图中未示出),配重块被配置为能够对手柄组件300提供一作用力,使得手柄组件300的限位结构320抵接并贴合于底座100。其中,配重块可以连接于第二齿轮430距离其转动中心预设距离的任意位置,提供一力矩,使得第二齿轮430能够对第一齿轮420施加一与弹性件410作用方向相对的作用力,通过第一齿轮420作用于手柄组件300,从而使得手柄组件300紧紧贴合于底座100并保持在隐藏位置。当车辆转弯、或者加减速时,手柄组件300会受到一定的加速度,可能会离开隐藏位置,由于配重块的设计,避免手柄组件300与底座100分离,或者碰撞而影响使用体验。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侧门把手还可以包括锁止机构900,锁止机构900被配置为能够可解锁地连接于第一齿轮420或者第二齿轮430,用以限定手柄组件300的转动。其中,锁止机构900可以设置于底座100,且锁止机构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结构进行构造,例如,插销、止挡块、止挡板等,可以与第一齿轮420或者第二齿轮430配合以限定齿轮的转动,当手柄组件300受到一定的加速度时,也能够避免手柄组件300转动。
如图18所示,在又一些实施例中,锁止机构900可以与第三齿轮440可解锁地连接,在锁止机构900与第三齿轮440连接时,第三齿轮440的转动被锁止,与第三齿轮440连接的手柄组件300的转动也被锁止,在两者解锁时,第三齿轮440可以转动,手柄组件300也可以转动。
基于减轻汽车风阻要求设计了隐藏式门把手,为了进一步减轻风阻,手柄组件300在隐藏位置时,手柄组件300的外表面不凸出于车门的外表面。其中,该手柄组件300在隐藏位置时,在该操作口处,手柄组件300的外表面可以与车门的外表面平齐,也可以稍微低于车门的外表面,有利于减少风阻。需要说明的是,车门的外表面通常是车门装饰板,该车门装饰板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弧形面,手柄组件300的外表面也可以为平面或者弧形(例如,可以在操作口处构造为与车门装饰板弧度相同或者相似),提高整车的美观性。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门,该车门包括门体和上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复位侧门把手安装于门体上,用于车门的开启,因此,该车门也具有上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的所有优点,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因此,该车辆也具有车门的所有优点,这里不再赘述。其中,该车辆还可以包括控制组件、用于车门解锁和锁止的执行组件,例如,包括驱动组件和锁舌,用于与复位侧门把手配合动作,实现车门的锁止与解锁。
本公开的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该复位侧门把手通过人手推动手柄组件300相对于底座100朝向车内翻转,翻转过程中手柄组件300带动第一齿轮420旋转,同时,第一齿轮420带动第二齿轮430旋转,第二齿轮430在旋转时同步压缩弹簧,当松开手时,弹簧反向传递力矩给第二齿轮430,第二齿轮430通过第一齿轮420使得手柄组件300回到初始位置。在些过程中,触发件500通过在手柄被推动过程中,触发开关组件200,实现车门的解锁,阻尼组件700可以在推动过程中和/或复位过程中提供阻尼,以提高使用体验。另外,配重块还能够使得手柄组件300在隐藏位置时始终紧贴底座100,避免因车辆的行驶而与底座100撞击而产生异动及噪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8)

1.一种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底座,用于解锁车门;
手柄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复位组件,包括弹性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手柄组件被推动时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手柄组件被推动时储能,且在推力去除后带动所述手柄组件复位;以及
触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或者第二齿轮,在推动所述手柄组件转动时用于触发所述开关组件以解锁所述车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阻尼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或者第二齿轮,用以控制所述手柄组件在推动时的转动速度和/或回复时的转动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构造为齿轮阻尼器,包括齿轮部和与所述齿轮部连接的阻尼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具有操作口的容纳腔;
所述手柄组件具有隐藏位置和触发位置,在所述隐藏位置,所述手柄组件能够转动至所述操作口;在所述触发位置,所述手柄组件能够由所述操作口向所述容纳腔内转动,使得所述触发件能够触发所述开关组件以解锁车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和/或所述开关组件和/或阻尼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通过转轴一铰接于所述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转轴二和转动套设于所述转轴二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手柄组件连接的花键部,以及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部;所述第一齿轮和/或所述触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部远离所述花键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一,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一,所述转轴一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和所述阻尼组件分别设于第一方向上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通过转轴一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转轴一的一端,所述转轴一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三齿轮;
所述阻尼组件构造为齿轮阻尼器,包括齿轮部和与所述齿轮部连接的阻尼部,所述齿轮部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和所述开关组件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分别设于第一方向上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
其中,一个所述触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另一个所述触发件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底座抵接配合并能够限定所述手柄组件的隐藏位置的限位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被配置为能够对所述手柄组件提供一作用力,使得所述手柄组件抵接并贴合于所述底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侧门把手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可解锁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或者所述第二齿轮,用以限定所述手柄组件的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微动开关或者霍尔传感器。
17.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包括门体和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位侧门把手。
1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门。
CN202322157223.6U 2023-08-10 2023-08-10 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Active CN220955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7223.6U CN220955145U (zh) 2023-08-10 2023-08-10 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7223.6U CN220955145U (zh) 2023-08-10 2023-08-10 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5145U true CN220955145U (zh) 2024-05-14

Family

ID=9101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7223.6U Active CN220955145U (zh) 2023-08-10 2023-08-10 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5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19894B1 (en) Lost motion cam actuating device
CN108222713A (zh) 调平的开启控制装置
US7905521B2 (en) Multi-point sliding door latch
CN108252572A (zh) 插芯锁
CN220955145U (zh) 复位侧门把手、车门和车辆
KR100747227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아웃사이드 핸들
CN113431449B (zh) 一种具有儿童锁功能的汽车门锁电动开启支链
CN112267776A (zh) 一种翻转式手动把手
CN209924679U (zh) 一种汽车门外把手的隐藏式结构
CN208137634U (zh) 插芯锁
CN215632336U (zh) 隐藏式车门把手
CN210152455U (zh) 一种车门锁具组件及车门
CN220285532U (zh) 隐藏式车门把手、车门及车辆
CN213391662U (zh) 门控开关组件及炉具
EP3783173B1 (en) A vehicle door comprising a power child lock device
CN219492004U (zh) 门把手和车辆
CN111779367A (zh) 一种机电分离的电动锁体
CN212376461U (zh) 一种机电分离的电动锁体
CN216588174U (zh) 机械隐藏把手及汽车
CN105370116B (zh) 滑移门锁机构
KR20070008237A (ko) 인사이드 핸들 모듈
CN214996861U (zh) 一种防误锁结构及车门锁
CN114687621B (zh) 用于电动滑门的锁装置、电动滑门总成和车辆
CN218715932U (zh) 一种可快速开锁的锁体
CN215520443U (zh) 滑门门锁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