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3619U - 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3619U
CN220913619U CN202322899328.9U CN202322899328U CN220913619U CN 220913619 U CN220913619 U CN 220913619U CN 202322899328 U CN202322899328 U CN 202322899328U CN 220913619 U CN220913619 U CN 220913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radiating
base
cpu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993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杭彬
陈纯彬
谢晓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yang Fe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yang Fe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yang Fe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yang Fengying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3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3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底座、散热片以及散热管,散热底座中设置有安装腔体,散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腔体而与散热底座连接,所述散热片分别装配在所述散热管的两端上,所述散热管至少与散热底座相连接部分的两侧面呈平面设置,通过将散热管至少位于散热底座中的部分设置为方形结构,使得相邻的两组散热管之间通过设置在散热管两侧的平面相互贴合设置,可进一步缩小多组依次排列的散热管形成的散热底面的横向长度,相较于现有的散热器,相同数量的散热管的情况下,方形结构的散热管更集中于主板CPU区域的核心发热区,散热区域较为集中,使得多组散热管均能发挥散热功能,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CPU散热器主要用于CPU散热,电脑CPU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及时的散发热量可避免因电脑发热而导致死机,也可以保护CPU不被烧毁,散热器对CPU的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CPU散热器通常设置有多组散热管,多组散热管沿着散热底座的安装腔体依次排列设置,现有的CPU散热器的散热管为圆形结构,这便会导致多组依次排列的散热管形成的底部的横向长度大于电脑CPU的横向长度,散热管组的左右两侧通常会超出主板CPU区域的核心发热区,散热区域较为分散,散热管组左右两侧部分发挥的散热效果较差,造成散热资源浪费,故,需对现有的CPU散热器作出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背景技术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设计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底座、散热片以及散热管,所述散热底座中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腔体而与散热底座相连接,所述散热片分别装配在所述散热管的两端上,所述散热管至少与散热底座相连接部分的两侧面呈平面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底座包括上散热座、下散热座,所述上散热座上设置有上凹槽,所述下散热座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上散热座与下散热座相对合形成安装腔体。
其中,相邻两组所述散热管通过设置在其一散热管侧面上的平面与设置在另一散热管侧面上的平面相贴合而依次相贴合排列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管至少与散热底座相连接部分朝下的一面设置有下平面部。
其中,所述下散热座下凹槽的底面呈平面设置,所述散热管的下平面部与下散热座下凹槽的底面相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管至少与散热底座相连接部分朝上的一面设置有上平面部。
其中,所述上散热座上凹槽的底面呈平面设置,所述散热管的上平面部与上散热座上凹槽的底面相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管的直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
其中,所述上凹槽的横向长度相匹配于所述下凹槽的横向长度。
其中,设置于所述散热管两侧面的平面分别与散热底座的下凹槽底面趋于垂直设置或相互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散热管至少位于散热底座中的部分设置为方形结构,使得相邻的两组散热管之间通过设置在散热管两侧的平面相互贴合设置,可进一步缩小多组依次排列的散热管形成的散热底面的横向长度,相较于现有的散热器,相同数量的散热管的情况下,方形结构的散热管更集中于主板CPU区域的核心发热区,散热区域较为集中,使得多组散热管均能发挥散热功能,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散热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散热管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散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散热底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散热底座;11-安装腔体;12-上散热座;13-下散热座;14-上凹槽;15-下凹槽;2-散热片;3-散热管;31-下平面部;32-上平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如图1-9所示,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底座1、散热片2以及散热管3,所述散热底座1中设置有安装腔体11,所述散热管3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腔体11而与散热底座1相连接,所述散热片2分别装配在所述散热管3的两端上,所述散热管3至少与散热底座1相连接部分的两侧面呈平面设置,相邻的两组散热管之间通过设置在散热管两侧的平面相贴合而相互贴合设置,可进一步缩小多组依次排列的散热管形成的散热底面的横向长度,使得散热管集中于主板CPU区域的核心发热区,使多组散热管均能发挥散热功能,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其中,所述散热底座1包括上散热座12、下散热座13,所述上散热座12上设置有上凹槽14,所述下散热座13设置有下凹槽15,所述上散热座12与下散热座13相对合形成安装腔体11,散热底座起到导热的作用。
其中,在所述上散热座位于所述上凹槽的两侧设置有让位部,所述下散热座嵌设在所述上散热座的让位部中。
其中,所述散热管为多组,多组所述散热管依次相贴合排列而形成有散热底面。
其中,所述散热管的左端面为左平面部,所述散热管的右端面为右平面部,相邻两组所述散热管通过左平面部与右平面部相贴合而相贴合排列设置。
其中,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左侧面与内右侧面呈平面设置,所述散热管的左平面部与安装腔体的内左侧面相贴合设置,所述散热管的右平面部与安装腔体的内右侧面相贴合设置。
其中,相邻两组所述散热管3通过设置在其一散热管3侧面上的平面与设置在另一散热管3侧面上的平面相贴合而依次相贴合排列设置,使得散热管更集中于主板CPU区域的核心发热区,可进一步缩小多组依次排列的散热管形成的散热底面的横向长度,使多组散热管均能发挥散热功能,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其中,所述散热管3至少与散热底座1相连接部分朝下的一面设置有下平面部31。
其中,所述下散热座13下凹槽15的底面呈平面设置,所述散热管3的下平面部31与下散热座13下凹槽15的底面相贴合设置,使得散热管的底面更集中于CPU区域的核心发热区,且与核心发热区的接触面积更大,提升散热性能。
其中,所述散热管3至少与散热底座1相连接部分朝上的一面设置有上平面部32。
其中,所述上散热座12上凹槽14的底面呈平面设置,所述散热管3的上平面部32与上散热座12上凹槽14的底面相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管3的直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使得散热管更集中于主板CPU区域的核心发热区,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其中,所述上凹槽14的横向长度相匹配于所述下凹槽15的横向长度。
其中,设置于所述散热管3两侧面的平面分别与散热底座1的下凹槽15底面趋于垂直设置或相互垂直设置,使得散热管更集中于主板CPU区域的核心发热区,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本申请通过将散热管至少位于散热底座中的部分设置为方形结构,使得相邻的两组散热管之间通过设置在散热管两侧的平面相互贴合设置,可进一步缩小多组依次排列的散热管形成的散热底面的横向长度,相较于现有的散热器,相同数量的散热管的情况下,方形结构的散热管更集中于主板CPU区域的核心发热区,散热区域较为集中,使得多组散热管均能发挥散热功能,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底座、散热片以及散热管,所述散热底座中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腔体而与散热底座相连接,所述散热片分别装配在所述散热管的两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至少与散热底座相连接部分的两侧面呈平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包括上散热座、下散热座,所述上散热座上设置有上凹槽,所述下散热座设置有下凹槽,所述上散热座与下散热座相对合形成安装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散热管通过设置在其一散热管侧面上的平面与设置在另一散热管侧面上的平面相贴合而依次相贴合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至少与散热底座相连接部分朝下的一面设置有下平面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散热座下凹槽的底面呈平面设置,所述散热管的下平面部与下散热座下凹槽的底面相贴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至少与散热底座相连接部分朝上的一面设置有上平面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散热座上凹槽的底面呈平面设置,所述散热管的上平面部与上散热座上凹槽的底面相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直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槽的横向长度相匹配于所述下凹槽的横向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散热管两侧面的平面分别与散热底座的下凹槽底面趋于垂直设置或相互垂直设置。
CN202322899328.9U 2023-07-12 2023-10-27 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Active CN22091361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9199 2023-07-12
CN202321829199X 2023-07-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3619U true CN220913619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2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99328.9U Active CN220913619U (zh) 2023-07-12 2023-10-27 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3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1676B (zh) 散热装置
CN220913619U (zh) 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CN205693973U (zh) 一种pcb板组件
CN210038688U (zh) 一种散热模组
CN205030038U (zh) 一种风冷散热器
CN216488024U (zh) 电路板组件和服务器
CN201319722Y (zh) 散热器的风扇固定装置
CN211064010U (zh) 具有高散热性能的散热模组
CN207836056U (zh) 一种多层组合散热片
CN203225981U (zh) 高效率散热器
CN220796725U (zh) 一种改进的散热片组及散热器
CN201869494U (zh) 一种散热片
CN215819263U (zh) 可组合的散热模组及使用该模组的散热设备
CN214751768U (zh) 一种风扇内置的cpu散热器
CN218548419U (zh) 散热组件
CN211317014U (zh) 组合式散热片装置
CN212696391U (zh) 一种5g传输用散热结构件
CN213210958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散热器
CN219958174U (zh) 一种卧式cpu散热器结构
CN220121825U (zh) 一种改进的散热片及散热器
CN217951525U (zh)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液冷回路连接头
CN218633247U (zh) 一种用于母线槽连接器的副侧板
CN216414934U (zh) 一种用于散热管群间能量交换的散热器结构
CN219577704U (zh) 一种ptc发热元件的导热结构
CN218888880U (zh) 一种具有引流结构的散热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