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0308U - 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10308U
CN220910308U CN202322748142.3U CN202322748142U CN220910308U CN 220910308 U CN220910308 U CN 220910308U CN 202322748142 U CN202322748142 U CN 202322748142U CN 220910308 U CN220910308 U CN 220910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lamping
active return
brak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481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俊涛
邓继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Brake Systems Su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Brake Systems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Brake Systems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Brake Systems Su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481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10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10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10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中,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包括活塞、驱动螺母、驱动螺杆和主动回位弹性件。活塞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槽,活塞套装于驱动螺母上,驱动螺母外壁上设有第二卡接槽;驱动螺杆匹配驱动螺母;主动回位弹性件的一端嵌装于第二卡接槽内,另一端嵌装于第一卡接槽内,活塞在主动回位弹性件的作用下跟随驱动螺母一起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在制动器解除驻车制动后,活塞在主动回位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及时与驱动螺母一起回位,减少活塞回位的响应时间,降低车辆起步时车轮可能出现拖滞和噪声的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控式制动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控式制动器内的活塞主要依靠防尘罩和密封圈的弹性相变形成的拉力实现回位功能。然而,活塞响应时间过长,其若不能及时回位,车辆起步时车轮可能会出现拖滞和噪声的风险,给客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能够利用主动回位弹性件使得活塞及时回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包括:
活塞,所述活塞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槽;
驱动螺母,所述活塞套装于所述驱动螺母上,所述驱动螺母外壁上设有第二卡接槽;
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匹配所述驱动螺母;
主动回位弹性件,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的一端嵌装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另一端嵌装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所述活塞在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的作用下跟随所述驱动螺母一起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螺母外壁上设有活塞防转块,所述活塞防转块匹配所述活塞内壁上设有第三卡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防转块为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多边形结构的所述活塞防转块的外壁包括平面结构与弧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与所述弧面结构相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拉伸部,所述拉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以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驱动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直线型的直线卡接杆,所述第二卡接槽包括第一直线槽,所述第一直线槽平行于所述驱动螺母的轴线,所述直线卡接杆匹配所述第一直线槽,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驱动螺母和活塞装配完成后,所述直线卡接杆插接于所述第一直线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槽还包括套装槽,所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套装杆,所述套装杆匹配所述套装槽,所述套装槽与所述驱动螺母的径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为金属材质的金属杆,弯折后的所述金属杆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拉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拉伸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直线型的防呆杆,所述活塞内壁上设有第四卡接槽,所述防呆杆匹配所述第四卡接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利用主动回位弹性件卡接于活塞与驱动螺母之间,在制动器解除驻车制动后,活塞在主动回位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及时与驱动螺母一起回位,减少活塞回位的响应时间,使用了具有该主动回位活塞组件的线控式制动器的车辆,能够降低车辆起步时车轮可能出现拖滞与噪声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中的驱动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中的主动回位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沿驱动螺母轴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沿驱动螺母径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活塞;20、驱动螺母;210、活塞防转块;211、平面结构;212、弧面结构;220、第二卡接槽;221、套装槽;222、第一直线槽;30、驱动螺杆;40、主动回位弹性件;410、第一卡接部;411、直线卡接杆;412、防呆杆;420、第二卡接部;430、拉伸部;431、拉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10、驱动螺母20、驱动螺杆30和主动回位弹性件40。
其中,所述活塞10套装于所述驱动螺母20上,所述驱动螺杆30匹配所述驱动螺母20,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40的一端嵌装于所述驱动螺母20外壁第二卡接槽,另一端嵌装于所述活塞10内壁第一卡接槽,所述活塞10在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40的作用下跟随所述驱动螺母20一起运动。
也就是说,利用主动回位弹性件40连接活塞10与驱动螺母20,使得活塞10和驱动螺母20连接为一个整体,确保驻车机构脱离驻车状态时,活塞10能在主动回位弹性件40的作用下与驱动螺母20一起回位,减少活塞10回位的响应时间,降低车辆起步时车轮可能出现拖滞和噪声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螺母20头部一端有活塞防转块210,所述活塞防转块210匹配所述活塞10内部活塞防转内壁特征即第三卡接槽(图中未显示)。
活塞10套装于驱动螺母20上时,活塞10内部活塞防转内壁特征匹配活塞防转块210,以在活塞10的轴向上限定活塞10与驱动螺母20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防转块210为多边形结构。多边形结构的活塞防转块210能够防止驱动螺母20沿活塞10轴向进行转动。
优选地,多边形结构的所述活塞防转块210的外壁包括平面结构211与弧面结构212,所述平面结构211与所述弧面结构212相间设置。
如图2所示,平面结构211与弧面结构212相间设置的活塞防转块210外壁,进一步防止驱动螺母20沿活塞10轴向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40包括第一卡接部410、第二卡接部420和拉伸部430,所述拉伸部430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410与第二卡接部420之间,所述第一卡接部410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220,所述第二卡接部420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以连接所述活塞10与所述驱动螺母20。
主动回位弹性件40套装于驱动螺母20外壁上设有的第二卡接槽220内,也就是说,主动回位弹性件40的第一卡接部410卡接于第二卡接槽220内。主动回位弹性件40的第二卡接部420卡接于活塞10内壁上的第一卡接槽内。在活塞10回位过程中,活塞10外壁与卡钳活塞缸内壁存在摩擦力的作用,通过主动回位弹性件40使活塞10与驱动螺母20形成连接,可克服活塞10外壁与卡钳活塞缸内壁存在摩擦力,以使得活塞10与驱动螺母20形成整体运动,也即活塞10跟随驱动螺母20一起回位,减少活塞10回位的响应时间,降低车辆起步时车轮可能出现拖滞和噪声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卡接部410包括直线型的直线卡接杆411,所述第二卡接槽220包括第一直线槽222,所述第一直线槽222平行于所述驱动螺母20的轴线,所述直线卡接杆411匹配所述第一直线槽222,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40、驱动螺母20和活塞10装配完成后,所述直线卡接杆411插接于所述第一直线槽222内。
第二卡接槽220还包括套装槽221,第一卡接部410还包括套装杆,套装杆套装于套装槽221内,并使得直线卡接杆411插入第一直线槽222内,套装槽221垂直于驱动螺母20的轴向,第一直线槽222平行于驱动螺母20的轴线,也即当第一卡接部410卡接于第二卡接槽220内时,套装槽221与套装杆从驱动螺母20的径向方向限定活塞10与驱动螺母20之间的位置,而直线卡接杆411插入第一直线槽222内,可以从轴向限定主动回位弹性件40的转动,提高活塞10与驱动螺母2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卡接部410中的套装杆、第二卡接部420和拉伸部430均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主动回位弹性件40具有较佳的回弹效果。弧形结构的第二卡接部420卡接于弧形结构的第一卡接槽内,提高主动回位弹性件40与活塞10之间的卡接效果,进一步提高活塞10与驱动螺母20之间的连接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40为金属材质的金属杆,弯折后的所述金属杆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410、第二卡接部420和拉伸部430。
金属材质的主动回位弹性件40具有较好的弹性,第一卡接部410、第二卡接部420和拉伸部430通过金属杆折弯后形成,也即第一卡接部410、第二卡接部420和拉伸部430一体成型,进一步提高主动回位弹性件40的回弹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拉伸部43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拉伸点431。拉伸点431也即金属杆弯折后形成的折弯点,当驱动螺母20与活塞10之间存在力的作用时,拉伸点431发生形变,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拉伸点431能够提高主动回位弹性件40形变后的回弹效果,进一步提高活塞10和驱动螺母20之间的连接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卡接部410还包括直线型的防呆杆412,所述活塞10内壁上还设有第四卡接槽(图中未显示)即活塞防转内壁特征,所述防呆杆412匹配第四卡接槽即所述活塞10防转内壁特征。
第一卡接槽的部分区域形成第四卡接槽,基于活塞10内壁为椭圆形的防转结构,在将主动回位弹性件40套装于第一卡接槽上的时候会存在位置不准确的现象。将第二卡接部420的部分区域设置成直线型的防呆杆412可限定第二卡接部420套装于活塞10时的套装位置,提高第二卡接部420卡接于活塞10上的位置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主动回位弹性件40与活塞10之间的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当驻车机构解除驻车状态时,在主动回位弹性件40的作用下活塞10能够及时跟随驱动螺母20回位,减少活塞10回位的响应时间,降低车辆起步时车轮可能出现拖滞和噪声的风险。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塞,所述活塞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槽;
驱动螺母,所述活塞套装于所述驱动螺母上,所述驱动螺母外壁上设有第二卡接槽;
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匹配所述驱动螺母;
主动回位弹性件,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的一端嵌装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另一端嵌装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内,所述活塞在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的作用下跟随所述驱动螺母一起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母外壁上设有活塞防转块,所述活塞防转块匹配所述活塞内壁上设有第三卡接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防转块为多边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多边形结构的所述活塞防转块的外壁包括平面结构与弧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与所述弧面结构相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包括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拉伸部,所述拉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以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驱动螺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直线型的直线卡接杆,所述第二卡接槽包括第一直线槽,所述第一直线槽平行于所述驱动螺母的轴线,所述直线卡接杆匹配所述第一直线槽,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驱动螺母和活塞装配完成后,所述直线卡接杆插接于所述第一直线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槽还包括套装槽,所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套装杆,所述套装杆匹配所述套装槽,所述套装槽与所述驱动螺母的径向平行。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回位弹性件为金属材质的金属杆,弯折后的所述金属杆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拉伸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拉伸点。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直线型的防呆杆,所述活塞内壁上设有第四卡接槽,所述防呆杆匹配所述第四卡接槽。
CN202322748142.3U 2023-10-13 2023-10-13 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Active CN220910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8142.3U CN220910308U (zh) 2023-10-13 2023-10-13 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8142.3U CN220910308U (zh) 2023-10-13 2023-10-13 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10308U true CN220910308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48142.3U Active CN220910308U (zh) 2023-10-13 2023-10-13 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10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3441B2 (en) Spreader spring
US8397880B2 (en) Pad retraction device
CN101035997A (zh) 摩擦元件和盘式制动器
US20160076611A1 (en) High-Low Pad Retraction Spring
JP6147484B2 (ja) 突起を有するシール溝
CN220910308U (zh) 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主动回位活塞组件
US5657837A (en) Caliper support mechanism
CN219623115U (zh) 低拖滞电子制动钳及电子驻车制动器
CN207795913U (zh) 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CN220850499U (zh) 用于线控式制动器的活塞组件
CN210661143U (zh) 一种车辆驻车系统
CN110371091B (zh) 一种车辆驻车系统
CN210290562U (zh) 制动卡钳用回位装置
US20070120303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113738795A (zh) 卡钳制动器摩擦片回位机构、卡钳制动器及汽车
US5515946A (en) Brake unit for a bicycle
CN220581564U (zh) 一种卡簧、制动系统及汽车
CN216009319U (zh) 一种弹簧片
CN220770011U (zh) 制动器及车辆
CN218031171U (zh) 一种碟刹卡钳
EP0697536B1 (en) Disc brake caliper support
CN215444845U (zh) 一种制动卡钳和车辆
CN220286266U (zh) 一种制动钳
CN217107936U (zh) 一种离合器总泵装置及汽车
CN217898601U (zh) 回位弹簧片、制动器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