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5913U - 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5913U
CN207795913U CN201820102914.2U CN201820102914U CN207795913U CN 207795913 U CN207795913 U CN 207795913U CN 201820102914 U CN201820102914 U CN 201820102914U CN 207795913 U CN207795913 U CN 207795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plate
wheel cylinder
return mechanism
connect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029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海龙
刘成祺
邵桂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029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5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5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59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其中,该制动卡钳总成包括:卡钳本体,卡钳本体内设置有一轮缸;与卡钳本体连接的卡钳支架;设置在卡钳支架上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相对设置,轮缸与第一摩擦片抵触连接;其中,轮缸与第一摩擦片之间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回位部件,回位部件的第一端与轮缸连接,第二端与第一摩擦片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汽车处于制动状态时,该回位部件处于拉伸状态,具有一定的恢复力;当解除制动时,在回位部件的恢复力作用下,开始恢复原状态,并带动第一摩擦片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摩擦片与制动盘迅速分离,从而减小拖滞力矩,降低油耗。

Description

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制动卡钳总成是用来在汽车制动时,钳制住制动盘,从而实现制动。目前,汽车上的制动卡钳总成由卡钳本体、卡钳支架、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组成。其中,卡钳本体内设置有一轮缸,轮缸与内摩擦片相邻,制动盘的边缘部分插设于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之间形成的钳口中。当汽车制动时,压力液体推动轮缸移动,然后轮缸推动内摩擦片向外摩擦片方向移动,减小钳口大小,从而夹紧制动盘,实现制动。当解除制动时,轮缸被设置在轮缸外部的矩形圈拉回原位,但内摩擦片并不能迅速与制动盘分离,而需要靠制动盘旋转甩开内摩擦片,在这个过程中,内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形成接触和拖磨,形成了较大的拖滞力矩,造成了制动拖滞,增加了整车油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在解除制动时存在拖滞力矩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包括:
卡钳本体,所述卡钳本体内设置有一轮缸;
与所述卡钳本体连接的卡钳支架;
设置在所述卡钳支架上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设置,所述轮缸与所述第一摩擦片抵触连接;
其中,所述轮缸与所述第一摩擦片之间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回位部件,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轮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摩擦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位部件为一拉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和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轮缸抵触连接,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背板连接;
所述轮缸内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具有一朝向所述背板的开口,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腔体内,与所述腔体的正对所述背板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正对所述背板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
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为一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凸台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为一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凸台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轮缸的重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背板的重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腔体的正对所述背板的侧壁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背板为一体成型。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技术方案,在轮缸与第一摩擦片之间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回位部件。当汽车处于制动状态时,该回位部件处于拉伸状态,具有一定的恢复力;当解除制动时,液压降低,轮缸回位,并带动回位部件向远离第一摩擦片的方向移动,而在回位部件的恢复力作用下,开始恢复原状态,并带动第一摩擦片向远离制动盘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摩擦片与制动盘迅速分离,从而减小拖滞力矩,降低油耗。此外,该回位部件设置于轮缸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不易被腐蚀,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动卡钳总成的剖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动卡钳总成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卡钳本体;2、轮缸;3、卡钳支架;4、第一摩擦片;5、第二摩擦片;6、回位部件;7、钳口;8、制动盘;9、矩形圈;
201、腔体;202、侧壁;203、第一安装部;
401、摩擦片本体;402、背板;403、第二安装部;
601、回位部件的第一端;602、回位部件的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卡钳总成。
如图1所示,该制动卡钳总成包括:卡钳本体1、卡钳支架3、第一摩擦片4(即内摩擦片)、第二摩擦片5(即外摩擦片)和回位部件6。
其中,卡钳支架3与卡钳本体1连接。第一摩擦片4和第二摩擦片5相对设置在卡钳支架3上,可分别相对卡钳支架3向A方向或B方向滑动。第一摩擦片4和第二摩擦片5之间形成为钳口7,制动盘8的边缘部分插设于该钳口7中。卡钳本体1内设置有一轮缸2,该轮缸2与第一摩擦片4相邻且形成抵触连接。回位部件6设置于轮缸2与第一摩擦片4之间,回位部件6的第一端601与轮缸2连接,第二端602与第一摩擦片4连接。该回位部件6具有一定弹性。
当汽车处于非制动状态时,轮缸2和第一摩擦片4依靠回位部件6的回位力,使得轮缸2与第一摩擦片4相贴合,而第一摩擦片4与制动盘8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如0.2mm)的间隙。当汽车处于制动状态时,压力液体推动轮缸2向B方向(即靠近外摩擦片的方向)移动,进而推动第一摩擦片4与制动盘8接触,同时,第二摩擦片5与会在卡钳本体1的推动下,向A方形(即靠近外摩擦片的方向)移动,并与制动盘8接触,通过第一摩擦片4和第二摩擦片5对制动盘8的夹紧,从而产生制动力,实现制动,此时回位部件6处于拉伸状态,具有一定的恢复力;当解除制动时,液压减小,设置在轮缸2外部的矩形圈9的回位力使得轮缸2回退,由于轮缸2与第一摩擦片4之间有一个回位部件6连接,在回位部件6的恢复力的作用,第二摩擦片5随同轮缸2一起回退,使得第一摩擦片4与制动盘8迅速分离,从而减少了拖滞力矩。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回位部件6为一拉簧。拉簧弹力大、寿命、且耐用。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摩擦片4包括:摩擦片本体401和背板402,背板402与轮缸2相邻并形成抵触连接,回位部件6的第二端602与背板402连接。在汽车处于制动状态时,摩擦片本体401与制动盘8接触。
如图2所示,轮缸2内具有一腔体201。该腔体201具有一朝向背板402的开口,回位部件6的第一端601通过该开口伸入腔体201内,与腔体201正对背板402的侧壁202连接。由图中可看出,回位部件6处于该腔体201内,不占用外部空间,不易被腐蚀,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了使回位部件6与轮缸2和第摩擦片的背板402连接,在腔体201的正对背板402的侧壁202上具有第一安装部203,回位部件6的第一端601与第一安装部203连接;背板40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403,回位部件6的第二端602与第二安装部403连接。
具体地,第一安装部203可以是一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上开设有一通孔,回位部件6的第一端601穿过通孔与凸台结构连接。
具体地,第二安装部403为一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上开设有一通孔,回位部件6的第二端602穿过通孔与凸台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203与腔体201的正对背板402的侧壁202为一体成型;第二安装部403与背板402为一体成型,结构稳定,成型工艺简单。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203位于轮缸2的重心位置,第二安装部403位于背板402的重心位置,这样能够使第一摩擦片4的移动不产生倾斜,增大回位,减少拖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动卡钳总成,在轮缸2与第一摩擦片4之间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回位部件6。当汽车处于制动状态时,该回位部件6处于拉伸状态,具有一定的恢复力;当解除制动时,液压降低,轮缸2回位,并带动回位部件6向远离第一摩擦片4的方向移动,而在回位部件6的恢复力作用下,开始恢复原状态,并带动第一摩擦片4向远离制动盘8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摩擦片4与制动盘8迅速分离,从而减小拖滞力矩,降低油耗。此外,该回位部件6设置于轮缸2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不易被腐蚀,使用寿命长。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上的制动卡钳总成中,在轮缸2与第一摩擦片4之间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回位部件6。当汽车处于制动状态时,该回位部件6处于拉伸状态,具有一定的恢复力;当解除制动时,液压降低,轮缸2回位,并带动回位部件6向远离第一摩擦片4的方向移动,而在回位部件6的恢复力作用下,开始恢复原状态,并带动第一摩擦片4向远离制动盘8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摩擦片4与制动盘8迅速分离,从而减小拖滞力矩,降低油耗。此外,该回位部件6设置于轮缸2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不易被腐蚀,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钳本体,所述卡钳本体内设置有一轮缸;
与所述卡钳本体连接的卡钳支架;
设置在所述卡钳支架上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设置,所述轮缸与所述第一摩擦片抵触连接;
其中,所述轮缸与所述第一摩擦片之间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回位部件,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轮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摩擦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部件为一拉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和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轮缸抵触连接,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背板连接;
所述轮缸内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具有一朝向所述背板的开口,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腔体内,与所述腔体的正对所述背板的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正对所述背板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
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为一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凸台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为一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回位部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凸台结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轮缸的重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背板的重心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腔体的正对所述背板的侧壁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背板为一体成型。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制动卡钳总成。
CN201820102914.2U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95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2914.2U CN207795913U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02914.2U CN207795913U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5913U true CN207795913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69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0291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95913U (zh) 2018-01-22 2018-01-22 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59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7070A (zh) * 2018-09-10 2018-12-1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用电磁式减小拖滞力矩的装置
CN110566612A (zh) * 2019-08-23 2019-12-13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汽车制动卡钳拖滞力矩的结构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7070A (zh) * 2018-09-10 2018-12-1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用电磁式减小拖滞力矩的装置
CN109027070B (zh) * 2018-09-10 2023-08-29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用电磁式减小拖滞力矩的装置
CN110566612A (zh) * 2019-08-23 2019-12-13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汽车制动卡钳拖滞力矩的结构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5913U (zh) 一种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US20150369318A1 (en) Wear detection device for brake pad a disk brake
CN102242784B (zh) 停车制动器
CN102216641B (zh) 盘式制动器卡钳用的衬套和装有这种衬套的盘式制动器
US20150053512A1 (en) Electronic disc brake
CN105041916A (zh) 盘式制动器
DE102006051965A1 (de) Bremsbelaganordnung
CN109253189A (zh) 一种新型卡钳结构
CN208546458U (zh) 一种摩擦片装置及制动器
CN207634561U (zh) 一种低拖滞汽车制动钳
CN203892408U (zh) 一种后制动器结构
CN206988338U (zh) 汽车浮式制动钳及其弹簧片和弹簧组合片
CN101832350B (zh) 双轭板固定钳盘式制动器
CN210290562U (zh) 制动卡钳用回位装置
CN205446488U (zh) 盘式制动器及汽车
CN2926660Y (zh) 工作面曲线形的制动盘
CN2883780Y (zh) 制动器安装板
CN209414470U (zh) 一种新型卡钳结构
CN218817754U (zh) 制动钳回位簧、制动钳及车辆
CN108488273A (zh) 一种摩擦片装置及制动器
KR101892929B1 (ko) 캘리퍼 브레이크
CN219242507U (zh) 一种带报警功能的新型组合式回位机构
KR20170139879A (ko)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220227603U (zh) 微小型epb卡钳总成
CN109773706A (zh) 一种卷门机后壳体的装配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