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9866U - 空滤分腔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滤分腔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09866U CN220909866U CN202322620355.8U CN202322620355U CN220909866U CN 220909866 U CN220909866 U CN 220909866U CN 202322620355 U CN202322620355 U CN 202322620355U CN 220909866 U CN220909866 U CN 2209098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shell
- air
- silencing cavity
- silen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0279 gene silen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2627 tracheal intub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滤分腔结构,包括上下壳体,下壳体内设有下隔板,下隔板将下壳体分隔为滤芯腔和下消音腔,滤芯腔上部设有滤芯,滤芯向上与上壳体围成净气腔,滤芯下方的滤芯腔形成脏气腔;脏气腔侧壁连接有进气口;下消音腔一侧的下壳体设有出气口;下消音腔内设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的下插管组件,下消音腔向上连接有上插管组件;上插管组件与上壳体围成上消音腔;上插管组件与下壳体顶面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下插管组件与下消音腔处的下壳体侧壁以及底壁相卡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消除两种频率段的噪音。通过螺接结构和卡接结构安装上插管组件和下插管组件,无须焊接连接插管组件,简化连接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是具有消音结构的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连接,二者围成的空腔内设有滤芯;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布置在下壳体和上壳体上,空气由下进入壳体,通过滤芯过滤后由上壳体上的出气口送往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布置在发动机舱中,随着技术的发展,发动机舱中需要布置越来越多的部件,舱内空间日益紧凑。某些车型中受发动机舱内空间的限制,需要将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布置在下壳体上,否则无法装配入发动机舱,如江淮嘉悦A5车型。
空气滤清器需要集成消音腔才具有降噪作用,不同大小(体积)的消音腔能够降低不同频率段的噪音,这就要求空气滤清器的壳体内部空间需要分腔。空气滤清器内部的气流通路经过各消音腔,并与各消音腔相通。与各消音腔相通的气流通路需要单独设计,称为内插管组件。
对于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位于下壳体上的空气滤清器,需要通过焊接谐振腔(消音腔)来实现内插管组件与壳体的连接以及与消音腔相通,连接工序较为麻烦。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设计合适的内插管组件结构,不需要焊接即可方便地实现内插管组件与壳体的连接以及与消音腔相通的作用,适合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位于下壳体上的空气滤清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滤分腔结构,不需要焊接即可方便地实现内插管组件与壳体的连接以及与消音腔相通的作用,适合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位于下壳体上的空气滤清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滤分腔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二者的配合面上设有密封圈;下壳体内设有下隔板,下隔板将下壳体分隔为滤芯腔和下消音腔,滤芯腔上部设有滤芯,滤芯向上与上壳体围成净气腔,滤芯下方的滤芯腔形成脏气腔;脏气腔侧壁连接有进气口;下消音腔一侧的下壳体与进气口相对设有出气口;
下消音腔内设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的下插管组件,下消音腔向上连接有上插管组件;
上壳体内与下隔板相对应设有上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压设有密封条;
上插管组件向上与上隔板和上壳体围成上消音腔,上隔板上设有连通上消音腔与净气腔的连通口;
上插管组件与下壳体顶面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下插管组件与下消音腔处的下壳体侧壁以及底壁相卡接;上消音腔的容积大于下消音腔的容积。
上插管组件包括平面状的消音隔板,消音隔板边缘处设有若干螺接座,螺接座通过螺钉与下壳体顶面相连接;
出气口处的消音隔板上设有连通下消音腔的下开口,下开口外围的消音隔板向上凸起设有上插管,上插管顶部设有若干连通上消音腔的通孔且上插管朝向上隔板的一侧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
下插管组件包括下插管,下插管侧部与出气口相通,下插管向上通过下开口与上插管相连通,下插管侧部设有水平延伸入下消音腔的下横管,下横管末端敞口;
下插管的侧壁以及底壁向外凸起设有插板,下消音腔内壁上设有与插板相对应的插槽,插板插入插槽形成卡接。
滤芯腔侧壁沿周向向内凸起设有支撑台阶,滤芯的周向边缘支撑于支撑台阶上;支撑台阶相对两侧边的中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条,支撑横条向上支撑滤芯。
进气口处的下壳体底壁向下凹陷设有扩大部,扩大部用于增加脏气腔的容积并降低滤阻。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出气侧由上插管组件上下分隔出上消音腔和下消音腔,结构紧凑,通上消音腔和下消音腔能够消除两种频率段的噪音。通过螺接结构和卡接结构安装上插管组件和下插管组件,无须焊接连接插管组件,简化连接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上插管组件结构简单,便于连接。在设计阶段通过控制连通上消音腔的通孔的数量,可以调节上消音腔降噪的频率范围以及降噪效果,以适应不同的车型的噪声特征。
通过(设计阶段)控制下横管的长度和管径,可以调节下消音腔降噪的频率范围以及降噪效果,以适应不同的车型的噪声特征。插板插入插槽形成卡接,不需要焊接,方便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支撑台阶和支撑滤芯能够稳固而方便地支撑滤芯。扩大部能够降低气流通过本实用新型时的滤阻。
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位于下壳体上,满足某些车型发动机舱安装空气滤清器时的空间避让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去掉上盖后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掉上盖和滤芯后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的视角均位于斜上方。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的视角在斜下方;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下插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插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滤分腔结构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二者的配合面上设有密封圈3;下壳体2内设有下隔板4,下隔板4将下壳体2分隔为滤芯腔和下消音腔6,滤芯腔上部设有滤芯7,滤芯7向上与上壳体1围成及上隔板9围成净气腔8,滤芯7下方的滤芯腔形成脏气腔5;脏气腔5侧壁连接有进气口10;下消音腔6一侧的下壳体2与进气口10相对设有出气口11;
下消音腔6内设有与出气口11相连通的下插管组件,下消音腔6向上连接有上插管组件;
上隔板9连接在上壳体1内并与下隔板4相对应,上隔板9与下隔板4之间压设有密封条12,密封条12优选和前述密封圈3一体设置。
上插管组件向上与上隔板9和上壳体1围成上消音腔13,上隔板9上设有连通上消音腔13与净气腔8的连通口14;
上插管组件与下壳体2顶面之间通过螺钉15相连接,下插管组件与下消音腔6处的下壳体2侧壁以及底壁相卡接;上消音腔13的容积大于下消音腔6的容积从而使得上消音腔13能够消除频率段更低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出气侧由上插管组件上下分隔出上消音腔13和下消音腔6,结构紧凑,通上消音腔13和下消音腔6能够消除两种频率段的噪音。通过螺接结构和卡接结构安装上插管组件和下插管组件,无须焊接连接插管组件,简化连接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上插管组件包括平面状的消音隔板16,消音隔板16边缘处设有若干螺接座17,螺接座17通过螺钉15与下壳体2顶面相连接;
出气口11处的消音隔板16上设有连通下消音腔6的下开口18,下开口18外围的消音隔板16向上凸起设有上插管19,上插管19顶部设有若干连通上消音腔13的通孔20且上插管19朝向上隔板9的一侧与所述连通口14相连通。
上插管组件结构简单,便于连接。在设计阶段通过控制连通上消音腔13的通孔20的数量,可以调节上消音腔13降噪的频率范围以及降噪效果,以适应不同的车型的噪声特征。
下插管组件包括下插管21,下插管21侧部与出气口11相通,下插管21向上通过下开口18与上插管19相连通,下插管21侧部设有水平延伸入下消音腔6的下横管22,下横管22末端敞口并与下消音腔6相通;
下插管21的侧壁以及底壁径向向外凸起设有插板23,下消音腔6内壁上设有与插板23相对应的插槽24,插板23插入插槽24形成卡接。
通过(设计阶段)控制下横管22的长度和管径,可以调节下消音腔6降噪的频率范围以及降噪效果,以适应不同的车型的噪声特征。插板23插入插槽24形成卡接,不需要焊接,方便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滤芯腔侧壁沿周向向内凸起设有支撑台阶25,滤芯7的周向边缘支撑于支撑台阶25上;支撑台阶25相对两侧边的中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条26,支撑横条26向上支撑滤芯7。支撑台阶25和支撑滤芯7能够稳固而方便地支撑滤芯7。
进气口10处的下壳体2底壁向下凹陷设有扩大部27,扩大部27用于增加脏气腔5的容积并降低滤阻。扩大部27能够降低气流通过本实用新型时的滤阻。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动车发动机的进气气路上。未过滤的环境空气由进气口10进入脏气腔5,向上经过滤芯7得到过滤。滤后的净气由净气腔8通过上隔板9上的连通口14进入上消音腔13,经过上插管19向下进入下插管21,最终通过出气口11向发动机供气。气流经过上消音腔13和下消音腔6时,在各通孔20以及下横管22的连通作用下,上消音腔13和下消音腔6起到消音降噪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空滤分腔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二者的配合面上设有密封圈;下壳体内设有下隔板,下隔板将下壳体分隔为滤芯腔和下消音腔,滤芯腔上部设有滤芯,滤芯向上与上壳体围成净气腔,滤芯下方的滤芯腔形成脏气腔;脏气腔侧壁连接有进气口;下消音腔一侧的下壳体与进气口相对设有出气口;
其特征在于:下消音腔内设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的下插管组件,下消音腔向上连接有上插管组件;
上壳体内与下隔板相对应设有上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压设有密封条;
上插管组件向上与上隔板和上壳体围成上消音腔,上隔板上设有连通上消音腔与净气腔的连通口;
上插管组件与下壳体顶面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下插管组件与下消音腔处的下壳体侧壁以及底壁相卡接;上消音腔的容积大于下消音腔的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分腔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插管组件包括平面状的消音隔板,消音隔板边缘处设有若干螺接座,螺接座通过螺钉与下壳体顶面相连接;
出气口处的消音隔板上设有连通下消音腔的下开口,下开口外围的消音隔板向上凸起设有上插管,上插管顶部设有若干连通上消音腔的通孔且上插管朝向上隔板的一侧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滤分腔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插管组件包括下插管,下插管侧部与出气口相通,下插管向上通过下开口与上插管相连通,下插管侧部设有水平延伸入下消音腔的下横管,下横管末端敞口;
下插管的侧壁以及底壁向外凸起设有插板,下消音腔内壁上设有与插板相对应的插槽,插板插入插槽形成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滤分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滤芯腔侧壁沿周向向内凸起设有支撑台阶,滤芯的周向边缘支撑于支撑台阶上;支撑台阶相对两侧边的中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条,支撑横条向上支撑滤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滤分腔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口处的下壳体底壁向下凹陷设有扩大部,扩大部用于增加脏气腔的容积并降低滤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20355.8U CN220909866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空滤分腔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20355.8U CN220909866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空滤分腔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09866U true CN220909866U (zh) | 2024-05-07 |
Family
ID=90917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20355.8U Active CN220909866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空滤分腔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09866U (zh) |
-
2023
- 2023-09-26 CN CN202322620355.8U patent/CN2209098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53343B (zh) | 一种汽车用进气道总成及进气机构 | |
CN212003391U (zh) | 一种汽车用三级空气滤清器总成 | |
CN216429800U (zh) | 一种双谐振式空气滤清器 | |
CN220909866U (zh) | 空滤分腔结构 | |
CN109184969B (zh) | 车辆的空滤装置及车辆的进气系统 | |
CN220319701U (zh) | 进气稳压装置及摩托车 | |
CN210374754U (zh) | 一种具有消声过滤功能的热交换器 | |
CN221236798U (zh) | 一种降噪空滤进气管 | |
CN220101403U (zh) | 摩托车、多缸发动机以及空滤器 | |
CN210317546U (zh) | 一种摩托车降噪空滤器 | |
CN213144629U (zh) | 一种远程多级滤清器 | |
CN112177885A (zh) | 消音器、压缩机和冰箱 | |
CN116480502A (zh) | 进气稳压装置及摩托车 | |
CN111643972A (zh) | 一种气体过滤器 | |
CN216554166U (zh) | 空滤出气结构、空气滤清器总成以及车辆 | |
CN220453961U (zh) | 消音装置及燃气热水设备 | |
CN221742728U (zh) |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汽车消声器 | |
JP2002317719A (ja) | エンジンのエアクリーナ | |
CN218392760U (zh) | 一种高效过滤器 | |
CN221610088U (zh) | 空滤器、发动机及摩托车 | |
CN116480499A (zh) | 摩托车、多缸发动机以及空滤器 | |
CN201344079Y (zh) | 沙滩车用空滤器 | |
CN113775446B (zh) |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5566325U (zh) | 具有消声结构的进气弯头总成 | |
CN113107724B (zh) | 一种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