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9287U - 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9287U
CN220909287U CN202322321003.2U CN202322321003U CN220909287U CN 220909287 U CN220909287 U CN 220909287U CN 202322321003 U CN202322321003 U CN 202322321003U CN 220909287 U CN220909287 U CN 220909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ection
base station
lifting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10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丕梁
李玉华
张开华
诸葛瑞天
赵鑫
赵伟
刘毅
高松
高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10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9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9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9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所公开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底座、行走机构、升降塔以及基站本体,行走机构设于底座的第一侧,升降塔设于底座的第二侧,基站本体设于升降塔的塔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行走机构,可实现底座的灵活转运,从而能够将底座和升降塔快速、便捷的转运至目标区域;再利用升降塔挂设基站本体,升降塔升高将基站本体带至目标高度即可实现通信基站的安装,极大的提升了通信基站的建设效率,从而满足了新建园区、拆迁区域、大型活动现场等特殊区域对通信基站的建设需求,进而保证了无线信号的及时覆盖,提升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通信基站是通过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提供无线信号覆盖,以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基础设施。
对于一些位置比较特殊区域,如:新建园区、拆迁区域、政府储备土地区域、大型建筑施工区域、不允许开挖地基区域、大型活动现场等,运营商要在上述区域内快速建设通信基站的难度相当大,从而导致无线信号无法及时覆盖,致使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移动通信网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以解决在通信基站建设过程中,一些特殊区域存在建站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所公开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包括:底座、行走机构、升降塔以及基站本体;
所述行走机构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侧,所述升降塔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底座相背的两侧;
所述基站本体设于所述升降塔的塔顶;
所述升降塔包括塔体、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塔体包括呈中空的且依次套接的基节、主动节以及至少一个从动节,所述基节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主动节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主动节相对于所述基节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至少与所述从动节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从动节相对于所述主动节伸出或缩回。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包括底座、行走机构、升降塔以及基站本体,行走机构设于底座的第一侧,升降塔设于底座的第二侧。通过在底座上设置行走机构,可实现底座的灵活转运,从而能够将底座和升降塔快速、便捷的转运至目标区域;再利用升降塔挂设基站本体,升降塔升高将基站本体带至目标高度即可实现通信基站的安装,极大的提升了通信基站的建设效率,从而满足了新建园区、拆迁区域、大型活动现场等特殊区域对通信基站的建设需求,进而保证了无线信号的及时覆盖,提升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升降式通信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与升降塔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与升降塔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的附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与升降塔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与升降塔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升降塔的工作原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座、110-底座本体、111-第一驱动机构、120-支撑臂、121-横臂、122-纵臂;
200-行走机构、210-行走轮、220-安装支架;
300-升降塔、310-塔体、311-基节、312-主动节、313-从动节、3131-第一从动节、3132-第二从动节、3133-第三从动节、3134-第四从动节、3135-安装部、320-第一升降机构、321-减速电机、322-滚珠螺母、323-丝杠、330-第二升降机构、331-第一动滑轮、332-第二动滑轮、333-第三动滑轮、334-第四动滑轮、335-第一绳缆、336-第二绳缆、337-第三绳缆、338-第四绳缆;
400-基站本体;
500-吊装机构;
600-第二驱动机构
700-牵引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1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所公开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可以包括底座100、行走机构200、升降塔300以及基站本体400。底座100作为升降式通信基站主要承载部件,可以采用具有多根横梁、纵梁所围成的框架结构,底座100中的横梁、纵梁之间可以采用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实现装配。
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100具有相背第一侧和第二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和第二侧为底座100的上下两侧。行走机构200设于底座100的第一侧,也即底座100的下侧,行走机构200可以为轮式行走机构、履带式行走机构等,行走机构200可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与底座100连接,实现底座100的行走功能,提升了底座100转运的灵活性。在实际使用时,底座100上还可以设置牵引支架700,牵引支架700设置于底座100的前侧,通过铰接的方式与底座100装配,牵引支架700能够便捷的与牵引设备连接,牵引设备可以为拖车、机器人等设备,通过设置牵引支架700能够提升底座100转运的便利性。
升降塔300设于底座100的第二侧,也即底座100的上侧,升降塔300的顶端设置有基站本体400,基站本体400可以采用宏基站或微基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本体400采用微基站,直接安装于升降塔300的塔顶,利用升降塔300自身的可升降功能,将基站本体400升至目标高度即可正常使用,拆卸基站本体400时,只需将升降塔300降低收回即可实现快速拆卸,极大的提升了基站本体400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基站本体400也可采用宏基站,宏基站包括机房和天线,机房可设置于底座100上,也可设置于底座100附近的空地上,天线可设置于升降塔300的塔顶,机房与天线之间通过线缆互连实现通信。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升降塔300包括塔体310、第一升降机构320和第二升降机构330,塔体310包括呈中空的且依次套接的基节311、主动节312以及至少一个从动节313。可以理解的是,基节311、主动节312以及从动节313均采用筒状结构,且基节311、主动节312以及从动节313的内径依次减小,基节311、主动节312以及从动节31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基节311套设于主动节312外侧,主动节312可相对于基节311伸出或缩回,主动节312套设于从动节313外侧,从动节313可相对于主动节312伸出或缩回,从动节313的数量可以根据塔体310的高度设计需求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第一升降机构320与主动节31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主动节312相对于基节311伸出或缩回,第一升降机构320可设置于底座100上,也可设置于基节311底部,第一升降机构320可以为电机、液压升降机等设备。第二升降机构330至少与从动节313连接,用于驱动从动节313相对于主动节312伸出或缩回,第二升降机构330可设置于基节311、主动节312或者从动节313上。采用第一升降机构320和第二升降机构330分别驱动主动节312和从动节313,能够避免出现采用单一升降机构时,升降机构体积过大或者负载过大的问题,提升了升降塔300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上文所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升降式通信基站,通过在底座100上设置行走机构200,可实现底座100的灵活转运,从而能够将底座100和升降塔300快速、便捷的转运至目标区域;再利用升降塔300挂设基站本体400,升降塔300升高将基站本体400带至目标高度即可实现通信基站的安装,极大的提升了通信基站的建设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从而满足了新建园区、拆迁区域、大型活动现场等特殊区域对通信基站的建设需求,进而保证了无线信号的及时覆盖,提升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1所示,底座100可以包括底座本体110和至少一组支撑臂120,支撑臂120设置于底座本体110的侧边,需要说明的是,底座本体110的侧边可以为底座本体110的左右两个侧边,也可为前后两个侧边,支撑臂120主要用于提升底座100的支撑面积,进而提升底座100的稳定性。一组支撑臂120可对称设置于底座本体110的左右两个侧边,也可对称设置于底座本体110的前后两个侧边,能够进一步提升底座100的稳定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底座100上设置两组共计四个支撑臂120,四个支撑臂120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本体110的左右两个侧边。
如图8所示,支撑臂120具体可以包括横臂121和纵臂122,横臂121水平设置,纵臂122竖直设置,纵臂122主要用于支撑于地面,纵臂122通过横臂121与底座本体110连接,从而将地面的支撑力传递至底座本体110。纵臂122和横臂121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而成,也可分别制作后,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装配在一起。横臂121与底座本体110之间可采用插接、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实现装配。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8至图11所示,横臂121与底座本体110可滑动连接,可通过横臂121伸缩的方式提升支撑臂120的支撑面积。横臂121伸缩的方式可以为手动,也可以为自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底座本体110上可以设置第一驱动机构111,第一驱动机构111与横臂121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11可以为电机、气缸等设备。第一驱动机构111自动驱动横臂121沿靠近或远离底座本体110的方向移动,实现支撑臂120的支撑面积调整,可根据施工场地的占地面积、底座100的承载需求等因素对应调节支撑臂120的支撑面积,提升使用的灵活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9所示,升降式通信基站可以包括吊装机构500,吊装机构500设置于底座100的第二侧,与升降塔300同侧设置。吊装机构500包括与底座100可相对转动的旋转支座,以及设置于旋转支座上的吊臂,吊臂通过旋转支座可在底座100上360°转动,吊臂还能利用自身的伸缩性能调整吊装范围。吊装机构500主要用于吊装配重件,需要说明的是,配重件用于放置在支撑臂120上,以提升底座100的稳定性。通过在底座100上设置吊装机构500,节省了叉车、吊车等设备的使用费用,降低了基站的建设成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行走机构200可以采用轮式行走机构200,具体包括行走轮210和安装支架220,行走轮210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或四个以上,在实际使用时,可在底座100下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两个行走轮210,为提升行走轮210安装的稳定性,可在行走轮210与底座100之间设置安装支架220,安装支架220与底座100之间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装配,行走轮210铰接于安装支架22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行走轮210根据功能划分,可分为转向轮和支撑轮,转向轮设置于底座100下侧的前部,为底座100提供一定的转向能够,提升了底座100转运的灵活性。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5和图6所示,升降式通信基站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600,第二驱动机构600分别与底座100以及基节311连接,第二驱动机构600可以为电机、气缸等设备,第二驱动机构600固定在底座100上,同时驱动端与基节311的外侧壁连接,基节311与底座100铰接,并可在第二驱动机构600的驱动下,绕铰接轴在竖立状态和平躺状态之间切换。在实际使用时,可先使基节311处于平躺状态,此时安装高度较低,便于安装基站本体400,施工人员无须爬高,待基站本体400完成安装后,再利用第二驱动机构600将基节311切换至竖立状态,进而执行升降塔300的升高操作。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塔体310可以包括第一从动节3131、第二从动节3132、第三从动节3133以及第四从动节3134,也即从动节313的数量为四个,基节311、主动节312、第一从动节3131、第二从动节3132、第三从动节3133以及第四从动节3134依次套接,组成六节升降结构,单节的长度可以为2m-4m,吞节长度为300mm-500mm。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从动节3131、第二从动节3132以及第三从动节3133均采用筒状结构,且第一从动节3131、第二从动节3132以及第三从动节3133的内径依次减小,第四从动节3134可采用实心结构,也可采用筒状结构。
主动节312套设于第一从动节3131外侧,第一从动节3131可相对于主动节312伸出或缩回;第一从动节3131套设于第二从动节3132外侧,第二从动节3132可相对于第一从动节3131伸出或缩回;第二从动节3132套设于第三从动节3133外侧,第三从动节3133可相对于第二从动节3132伸出或缩回;第三从动节3133套设于第四从动节3134外侧,第四从动节3134可相对于第三从动节3133伸出或缩回。
如图7所示,第一升降机构320可以包括减速电机321、滚珠螺母322以及丝杠323,减速电机321与底座100固定连接,具体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实现装配,丝杠323的一端连接减速电机321的输出端,由于滚珠螺母322和丝杠323具有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特性,滚珠螺母322套设在丝杠323上,减速电机321带动丝杠323旋转,滚珠螺母322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即可在沿丝杠323的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
滚珠螺母322与主动节312靠近底座100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杠323穿设于主动节312以及滚珠螺母322,减速电机321带动丝杠323转动,滚珠螺母322带动主动节312沿丝杠323的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主动节312相对于基节311的伸出或缩回,即可实现塔体310的升降。通过设置第一升降机构320驱动主动节312,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1至图7所示,第二升降机构330可以包括第一动滑轮331、第二动滑轮332、第三动滑轮333、第四动滑轮334、第一绳缆335、第二绳缆336、第三绳缆337以及第四绳缆338。第一绳缆335、第二绳缆336、第三绳缆337以及第四绳缆338可采用钢索、高强度塑料绳索等具有抗拉能力的材质制成。
请参考图7,第一动滑轮331设于主动节312的侧壁,可以在主动节312的侧壁设置避让结构以容纳第一动滑轮331,第一绳缆335绕过第一动滑轮331,且第一绳缆335的两端分别与基节311以及第一从动节3131固定连接,在塔体310升高时,主动节312在第一升降机构320的带动下相对于基节311伸出,同时主动节312带动第一动滑轮331的位置升高,第一绳缆335绕第一动滑轮331运动,第一绳缆335在第一动滑轮331与基节311之间的长度逐渐增加,第一绳缆335在第一动滑轮331和第一从动节3131之间的逐渐减小,于是第二绳缆336带动第一从动节3131相对于主动节312伸出,从而实现主动节312和第一从动节3131的同时伸出,塔体310高度增加。在需要降低塔体310时,只需控制减速电机321反转即可。
同样的,第二动滑轮332设于第一从动节3131的侧壁,第二绳缆336绕过第二动滑轮332,且第二绳缆336的两端分别与主动节312以及第二从动节3132固定连接。在塔体310升高时,第一从动节3131相对于主动节312伸出,同时第一从动节3131带动第二动滑轮332的位置升高,第二绳缆336绕第二动滑轮332运动,第二绳缆336在第二动滑轮332与主动节312之间的长度逐渐增加,第二绳缆336在第二动滑轮332和第二从动节3132之间的逐渐减小,于是第二绳缆336带动第二从动节3132相对于第一从动节3131伸出,塔体310高度增加。
第三动滑轮333设于第二从动节3132的侧壁,第三绳缆337绕过第三动滑轮333,且第三绳缆33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从动节3131以及第三从动节3133固定连接。在塔体310升高时,第二从动节3132相对于第一从动节3131伸出,同时第二从动节3132带动第三动滑轮333的位置升高,第三绳缆337绕第三动滑轮333运动,第三绳缆337在第三动滑轮333与第一从动节3131之间的长度逐渐增加,第三绳缆337在第三动滑轮333和第三从动节3133之间的逐渐减小,于是第三绳缆337带动第三从动节3133相对于第二从动节3132伸出,塔体310高度增加。
第四动滑轮334设于第三从动节3133的侧壁,第四绳缆338绕过第四动滑轮334,且第四绳缆33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从动节3132以及第四从动节3134固定连接。在塔体310升高时,第三从动节3133相对于第二从动节3132伸出,同时第三从动节3133带动第四动滑轮334的位置升高,第四绳缆338绕第四动滑轮334运动,第四绳缆338在第四动滑轮334与第二从动节3132之间的长度逐渐增加,第四绳缆338在第四动滑轮334和第四从动节3134之间的逐渐减小,于是第四绳缆338带动第四从动节3134相对于第三从动节3133伸出,塔体310高度增加。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从动节3132、第三从动节3133、第四从动节3134需要缩回时,只需控制减速电机321反转即可。由于第二升降机构330本身无需电力驱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2至图4所示,第四从动节3134用于连接基站本体400,第四从动节3134背离底座100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3135,安装部3135可以为连接支架、法兰等结构,安装部3135与第四从动节3134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螺栓连接等。安装部3135与基站本体400可拆卸连接,具体可采用卡接、螺栓连接等,能够提升基站本体400的拆装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基节311、主动节312以及从动节313均采用中空筒状结构,基节311和主动节312的壁厚大于从动节313的壁厚,由于基节311和主动节312位于塔体310下部,需要较强的承载能力,可采用壁厚加厚的设计,上部的从动节313可采用正常壁厚,保证强度的情况下降低重量,减少对下部基节311和主动节312的压力,提升了塔体310稳定性。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技术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具体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行走机构(200)、升降塔(300)以及基站本体(400);
所述行走机构(200)设于所述底座(100)的第一侧,所述升降塔(300)设于所述底座(100)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底座(100)相背的两侧;
所述基站本体(400)设于所述升降塔(300)的塔顶;
所述升降塔(300)包括塔体(310)、第一升降机构(320)和第二升降机构(330),所述塔体(310)包括呈中空的且依次套接的基节(311)、主动节(312)以及至少一个从动节(313),所述基节(311)与所述底座(100)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20)与所述主动节(312)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主动节(312)相对于所述基节(311)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升降机构(330)至少与所述从动节(31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从动节(313)相对于所述主动节(312)伸出或缩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包括底座本体(110)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10)的侧边的至少一组支撑臂(120),每个所述支撑臂(120)包括横臂(121)和纵臂(122),所述纵臂(122)通过所述横臂(121)与所述底座本体(1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110)设有第一驱动机构(11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1)与所述横臂(12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横臂(121)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本体(110)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通信基站还包括吊装机构(500),所述吊装机构(50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00)的第二侧,用于吊装配重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00)包括行走轮(210)和安装支架(220),所述安装支架(22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00)的第一侧,所述行走轮(210)铰接于所述安装支架(220)背离所述底座(10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通信基站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60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分别与所述底座(100)以及所述基节(311)连接;
所述基节(31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00)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用于驱动所述基节(311)在竖立状态和平躺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310)包括第一从动节(3131)、第二从动节(3132)、第三从动节(3133)以及第四从动节(3134),所述基节(311)、所述主动节(312)、所述第一从动节(3131)、所述第二从动节(3132)、所述第三从动节(3133)以及所述第四从动节(3134)依次套接;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20)包括减速电机(321)、滚珠螺母(322)以及丝杠(323),所述减速电机(321)与所述底座(100)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螺母(322)与所述主动节(312)靠近所述底座(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323)穿设于所述主动节(312)以及所述滚珠螺母(322),所述丝杠(323)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电机(321)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330)包括第一动滑轮(331)、第二动滑轮(332)、第三动滑轮(333)、第四动滑轮(334)、第一绳缆(335)、第二绳缆(336)、第三绳缆(337)以及第四绳缆(338);
所述第一动滑轮(331)设于所述主动节(312)的侧壁,所述第一绳缆(335)绕过所述第一动滑轮(331),且所述第一绳缆(33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节(311)以及所述第一从动节(3131)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动滑轮(332)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节(3131)的侧壁,所述第二绳缆(336)绕过所述第二动滑轮(332),且所述第二绳缆(3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动节(312)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节(313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动滑轮(333)设于所述第二从动节(3132)的侧壁,所述第三绳缆(337)绕过所述第三动滑轮(333),且所述第三绳缆(33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节(3131)以及所述第三从动节(3133)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动滑轮(334)设于所述第三从动节(3133)的侧壁,所述第四绳缆(338)绕过所述第四动滑轮(334),且所述第四绳缆(33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从动节(3132)以及所述第四从动节(313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从动节(3134)背离所述底座(100)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3135),所述安装部(3135)与所述基站本体(400)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节(311)和所述主动节(312)的壁厚大于所述从动节(313)的壁厚。
CN202322321003.2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Active CN220909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1003.2U CN220909287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1003.2U CN220909287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9287U true CN220909287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1003.2U Active CN220909287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9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42945A1 (zh) 一种安装有可移动式平衡重系统的组塔塔式起重机
CN220909287U (zh) 一种升降式通信基站
CN114751316A (zh) 一种内爬式双平臂抱杆
CN114505829A (zh) 液压油缸翻身辅助装置
CN115650079A (zh) 一种电力组塔的施工设备及其施工工法
CN114572854A (zh) 一种装配式浅圆仓仓顶吊装系统及仓顶吊装方法
CN215516409U (zh) 一种地铁用钢管柱吊装用平台装置
CN210738464U (zh) 回转伸缩式大断面钻臂装置
CN213129328U (zh) 一种擦窗机
CN21194599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运料装置
CN112406974A (zh) 一种水泥电杆液压顶升式运载车辆
CN113023587A (zh) 一种用于电塔组立的移动式塔吊
CN108939559B (zh) 一种车载式天地网碰碰车场地
CN113927566B (zh) 一种建筑专用机械臂
CN212292637U (zh) 一种凿井生产两用提升机
CN214298965U (zh) 无线操控起重装置
CN215516407U (zh) 一种水电站闸门门槽安装起吊装置
CN220432131U (zh) 一种折叠式塔吊大臂施工装置
CN217201750U (zh) 一种内爬式双平臂抱杆
CN219009769U (zh) 塔式起重机
CN213895008U (zh) 一种采用快速牵引机构的塔式起重机
CN218506881U (zh) 一种轨道式翻斗投料小车
CN113800449B (zh) 一种自动化起重机大臂拆装设备
CN216549370U (zh) 一种轮式起重机卷筒本体用的卷收结构
CN215364550U (zh) 架廊机天车及架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