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7808U -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7808U
CN220907808U CN202322439633.XU CN202322439633U CN220907808U CN 220907808 U CN220907808 U CN 220907808U CN 202322439633 U CN202322439633 U CN 202322439633U CN 220907808 U CN220907808 U CN 220907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double
fabric
layer
w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96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玉碧
陈力群
许贻东
刘鸿瑞
蒲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Haiti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Haiti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Haiti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Haiti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24396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7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7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7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是由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交织而成,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包括正面和反面,所述正面设有由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由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编织而成,所述反面设有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由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面料具有双面双层不同外观效应、生物可降解特性,以及干爽透气、亲肤抗敏、抗菌抗螨、无异味、抗起毛起球和良好尺寸稳定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
背景技术
春夏季POLO衫、T恤等针织服装,针织服装面料所需求的功能性是越来越全面;如若市面上一些面料具有触感干爽、透气透湿等良好服用舒适性能,一些面料具有亲肤护肤、抑菌防螨、不致敏、抗紫外、无味消臭、难燃等各种功能特性,还有一些面料具备天然纤维材料、循环再生用纤维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绿色生态健康环保,是如今时代的诉求和发展趋势之一;而且,衣服是接触我们人体时间最长的生活用品,人的生活也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面料具有健康环保舒适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不可获缺的趋势;但是,市面上的面料大多无法兼具上述多种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面料及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该面料不仅具有特殊双面双层不同外观花色效应和具有触感干爽、透气透湿等良好服用舒适性能,且兼具亲肤护肤、抑菌防螨、不致敏、抗紫外、无味消臭、难燃的功能,还具有天然再生的环保功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是由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交织而成;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包括具有正面和反面的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设有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面料本体的反面设有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所述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由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编织而成,所述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由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编织而成。
所述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是由凸显条纹和凹陷条纹交替配置而成,所述凸显条纹具有两个连续设置的正面线圈纵行;所述凹陷条纹是由第一凹陷条纹和第二凹陷条纹交替配置而成,所述第一凹陷条纹的正面线圈纵行上交替配置有平整外观效应的两个横列成圈线圈和八个横列成圈线圈一隔一穿插在点状针孔外观效应的三个横列集圈线圈;第二凹陷条纹的正面线圈纵行上交替配置有平整外观效应的两个横列成圈线圈和十二个横列成圈线圈一隔一穿插在点状针孔外观效应的一个横列集圈线圈。
所述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是由两个连续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单面编织纬平针组织的双层正面线圈纵行和一个单面编织纬平针组织的双层正面线圈纵行交替配置而成。
所述面料本体为罗纹型复合组织,罗纹型复合组织的排针配置为单针单列集圈与单面成圈编织交替配置。
所述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的用纱重量比为49%:51%;
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的平方米克重为175-185g/m2
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在双面集圈与成圈交织时的平均长度为24.6-24.8cm,在单面成圈编织时的平均长度为23-23.2cm;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的平均长度为23-23.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面料具有双面双层效应:采用罗纹排针配置的单面编织结构设计以及6针针筒针中每3针有1针轮流集圈、成圈交替编织与不工作、成圈交替编织组合而成的结构设计,其中:单面编织结构设计使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完全处于织物的一面(反面、内层);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完全处于织物的另一面(正面、外层);而且,每3针针筒针中有一针轮流集圈、成圈交替编织与不工作、成圈交替编织组合而成的结构设计,使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一面仅为平纹的平整外观;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一面在外观上显示纵向凹凸条纹,且在凹陷条纹处交替配置平整外观和针孔外观效应;使得本实用新型面料具有两面不同原料性质、不同外观设计花型的双面双层效应;
2、本实用新型面料为百分之百聚乳酸材质,具有100%可生物降解特性:采用的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的用纱重量比为48%-50%:50-52%,该聚乳酸聚酯纤维采用玉米、红薯等农品,能够100%生物降解,回归自然环境中,更环保;而且,面料原材料是采用聚乳酸天然纤维,具有抗紫外线、无味消臭、难燃等特性,且面料采用较高密度的双面编织结构,提高面料抗紫外线功能;另外,植物糖分经由乳酸菌发酵而成的聚乳酸具有天然的弱酸性pH=6~6.5;和人体表面PH基本一样,具有天然的亲肤抗敏,抗菌抗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面料采用聚乳酸所织造的针织服装面料,不仅有棉纤维天然再生、亲肤护肤、不致敏的特点,有涤纶长丝的干爽、单向导湿的特点,还能兼顾到抑菌防螨、抗紫外、无味消臭的特点;这样功能性俱全的面料可谓是给我们带来舒适体验的同时,也能使我们人体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
3、本实用新型面料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聚乳酸长丝的染色最高温度110℃,成定最高温度130℃,预定最高温度130℃;相比较于涤纶长丝染色最高温度130℃,成定最高温度140℃要低,预定最高温度180℃;整个染整流程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要更加短;消耗的资源更加的少,更加低碳环保;
4、本实用新型面料兼具透气干爽和良好服用舒适性能:罗纹排针配置的双层织物组织结构赋予面料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整块面料采用百分之白的聚乳酸长丝,赋予面料良好的触感和干爽透气特性,结合针孔点状结构设计,增加面料透气性能;而且,面料内层采用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面料外层采用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内外侧F数的差异使得里层纤维间缝隙大,使得内层缝隙更加大,水分能够快速被外层吸收,导湿速度快,具有干爽导湿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的正面(外层)具有凹凸条纹和点状针孔效应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的反面(内层)具有平纹外观效应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面料实物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面料实物反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面料正面10;面料反面20;凸出条纹11;凹陷条纹12;横列成圈线圈14、16;横列集圈线圈13、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是由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交织而成;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包括具有正面10和反面20的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10设有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面料本体的反面20设有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所述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由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编织而成,所述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由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面料具有双面双层不同外观效应、生物可降解特性,以及干爽透气、亲肤抗敏、抗菌抗螨、无异味、抗起毛起球和良好尺寸稳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是由凸显条纹11和凹陷条纹12交替配置而成,所述凸显条纹11具有两个连续设置的正面线圈纵行;所述凹陷条纹12是由第一凹陷条纹和第二凹陷条纹交替配置而成,所述第一凹陷条纹的正面线圈纵行上交替配置有平整外观效应的两个横列和八个横列成圈线圈交替形成14和点状针孔外观效应的三个横列集圈线圈交替形成13;第二凹陷条纹的正面线圈纵行上交替配置有平整外观效应的两个横列和十二个横列成圈线圈交替形成16和点状针孔外观效应的一个横列集圈线圈交替形成15。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是由两个连续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单面编织纬平针组织的双层正面线圈纵行和一个单面编织纬平针组织的双层正面线圈纵行交替配置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面料本体为罗纹型复合组织,罗纹型复合组织的排针配置为单针单列集圈与单面成圈编织交替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的平方米克重为175-185g/m2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的用纱重量比为48%-50%:50-52%;优选地,所述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的用纱重量比为49%: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面料具有双面双层效应:采用罗纹排针配置的单面编织结构设计以及6针针筒针中每3针有1针轮流集圈、成圈交替编织与不工作、成圈交替编织组合而成的结构设计,其中:单面编织结构设计使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完全处于织物的一面(反面、内层);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完全处于织物的另一面(正面、外层);而且,每3针针筒针中有一针轮流集圈、成圈交替编织与不工作、成圈交替编织组合而成的结构设计,使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一面仅为平纹的平整外观;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一面在外观上显示纵向凹凸条纹,且在凹陷条纹处交替配置平整外观和针孔外观效应;使得本实用新型面料具有两面不同原料性质、不同外观设计花型的双面双层效应;
2、本实用新型面料为百分之百聚乳酸材质,具有100%可生物降解特性:采用的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的用纱重量比为48%-50%:50-52%,该聚乳酸聚酯纤维采用玉米、红薯等农品,能够100%生物降解,回归自然环境中,更环保;而且,面料原材料是采用聚乳酸天然纤维,具有抗紫外线、无味消臭、难燃等特性,且面料采用较高密度的双面编织结构,提高面料抗紫外线功能;另外,植物糖分经由乳酸菌发酵而成的聚乳酸具有天然的弱酸性pH=6~6.5;和人体表面PH基本一样,具有天然的亲肤抗敏,抗菌抗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面料采用聚乳酸所织造的针织服装面料,不仅有棉纤维天然再生、亲肤护肤、不致敏的特点,有涤纶长丝的干爽、单向导湿的特点,还能兼顾到抑菌防螨、抗紫外、无味消臭的特点;这样功能性俱全的面料可谓是给我们带来舒适体验的同时,也能使我们人体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
3、本实用新型面料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聚乳酸长丝的染色最高温度110℃,成定最高温度130℃,预定最高温度130℃;相比较于涤纶长丝染色最高温度130℃,成定最高温度140℃要低,预定最高温度180℃;整个染整流程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要更加短;消耗的资源更加的少,更加低碳环保;
4、本实用新型面料兼具透气干爽和良好服用舒适性能:罗纹排针配置的双层织物组织结构赋予面料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整块面料采用百分之白的聚乳酸长丝,赋予面料良好的触感和干爽透气特性,结合针孔点状结构设计,增加面料透气性能;而且,面料内层采用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面料外层采用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内外侧F数的差异使得里层纤维间缝隙大,使得内层缝隙更加大,水分能够快速被外层吸收,导湿速度快,具有干爽导湿特性。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针织织造工序和后整理工序,其中,所述针织织造工序的编织方法为:
在筒径34英寸、机号为28针/英寸、总针数2952的双面圆纬机上,采用3个针道的针筒针和1个针道的针盘针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双面圆纬机进行编织;其中,构成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的一个完全组织的最小循环为6纵行×32横列,其中:6纵行由3针道6枚针筒针和一针道6枚针盘针间隔排列而成,32横列由针筒周围32路成圈系统数配置而成,其中,
1个完全组织的6枚针筒针排列方式为ABBCBB,6枚针盘针的排列方式为AAAAAA,其中A表示高踵针,B表示低踵针,C表示中踵针;
1个完全组织的32路成圈系统穿纱方式为:第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路穿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第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路穿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
1个完全组织的32路成圈系统三角配置方式为:第1、3、5、11、13、15路针筒针A对应集圈,针筒针B和C对应不工作,针盘针A对应成圈;第21、27路针筒针C对应集圈,针筒针A和B对应不工作,针盘针A对应成圈;第7、9、17、19、23、25、29、31路针筒针A、B、C对应不工作,针盘针A对应成圈;第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路针筒针A、B、C对应成圈,针盘针A对应不工作;
表1为1个完全组织的三角和穿纱配置表
其中:穿纱配置对应为:1表示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2表示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
三角配置符号说明:表示针盘针成圈,“Δ”表示针筒针成圈,“∩”表示针筒针集圈,“—”表示针盘针或针筒针不工作;
其中: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在双面集圈与成圈交织时的平均长度为24.6-24.8cm,在单面成圈编织时的平均长度为23-23.2cm;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的平均长度为23-23.2cm。
本实用新型面料的毛坯织物横密:63-64线圈纵行/5cm,纵密:100-101线圈横列/5cm,平方米克重为100-105g/m2,下机门幅为232cm。
所述后整理工序包括:理布→缝头→翻布→精炼→第一次水洗→脱水→剖幅→预定型→缝边→聚乳酸染色→还原洗→酸洗→第二次水洗→冷洗→脱水→开幅理布→成品定型→打卷→成品检验检测;其中,
精炼工艺:按照浴比为1:10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启动主泵;从染色机的附加缸依次朝染色机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0.5%的TF129K去油稀释溶液,注料时长为5分钟,然后再循环运行5分钟后;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5%的SF-66浴中柔软剂稀释溶液和0.5%的纯碱稀释溶液,注料时长为2分钟,然后再循环运作3分钟后;放入织物循环运作3分钟后,升温到60℃,每分钟升温3℃,循环运行20分钟;然后降温到40℃进行溢流水洗;溢流水洗到30℃排液;
预定型工艺:采用中国台湾力根拉幅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加工,加入浸轧清水,控制轧余率为60~62%,第一节到第十节烘箱的设定温度分别是: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烘箱风机转速设定为1600转/分,控制车速为20米/分,落布温度控制在50℃以下;
染聚乳酸工艺:按照浴比1:10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启动主泵;从染色机的附加缸依次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5%的SF-66浴中柔软剂稀释溶液;循环运行3分钟后,放入织物循环运行;循环运行5分钟后,朝染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024%的分散荧光黄10GG,朝染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08%的分散蓝R-B1,朝染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2.1%的分散彩蓝B-BS;循环运行5分钟后,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5%的冰醋酸HAC稀释溶液;循环3分钟后,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1%的高温匀染剂TF212E稀释溶液;循环运行3分钟后启动染色程序,再循环5分钟后,以2.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温至80℃,保温5分钟;以1℃/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10℃,保温30分钟;之后,以1℃/分钟降温至100℃,保温5分钟;然后以1.5℃/分钟降温至80℃取样对色;颜色确认后排液;
还原洗工艺:按照浴比1:10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启动主泵和还原清洗程序,从染色机的附加缸依次朝染色机的缸内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8%的酸性净洗剂DM1510A稀释溶液和1%的防沾色清洁剂WD稀释溶液;循环运行2分钟后,以3℃/分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到80℃保温循环运行20分钟;保温20分钟后溢流洗至60℃排液;
酸洗工艺:按照浴比1:10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注入占面料重量比为0.3%的冰醋酸HAC稀释溶液;启动主泵60℃循环洗10分钟后排液;
第二次水洗工艺:按照浴比1:10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启动主泵,50℃循环洗5分钟后排液;
冷洗工艺:按照浴比1:10朝亚矶L型高温高压双液流染色机的缸中注入冷水,启动主泵和冷洗程序,室温循环冷洗5分钟后排液;再重复第二次冷洗工艺一次;然后出布。
成品定型工艺:采用中国台湾力根拉幅定型机对半成品进行定型加工;按已校正的浸轧工艺配方配制浸轧溶液;配制浸轧溶液的重量按照浸轧后的布面带液总量、浸轧槽容积,进行计算和配制量控制;浸轧液配方为:5g/L的3746B亲水助剂和5g/L的DM-3701亲水助剂;中国台湾力根拉幅定型机的浸轧槽内加入100L配制好的溶液,控制轧余率为60~62%;第一到第十节烘箱的温度分别设定为: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130℃,控制烘箱风机转速为1600转/分,控制车速为20米/分,落布温度控制在50℃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下机幅宽克重:按要求的成品幅宽克重进行生产控制,其它工序如常规工艺;制得的光坯布的门幅150cm,织物平方米克重175-185g/m2
本实用新型面料的制备工艺简单:该面料在上二下四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双面圆纬机上即可编织,后整理工艺流程短,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在标准状态下静置48小时后,参照标准测试该织物的吸湿快干等服用性能,对应标准与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织物性能测试结果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7)

1.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是由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交织而成;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包括具有正面和反面的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正面设有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面料本体的反面设有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所述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由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编织而成,所述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由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编织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凹凸条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是由凸显条纹和凹陷条纹交替配置而成,所述凸显条纹具有两个连续设置的正面线圈纵行;所述凹陷条纹是由第一凹陷条纹和第二凹陷条纹交替配置而成,所述第一凹陷条纹的正面线圈纵行上交替配置有平整外观效应的两个横列成圈线圈和八个横列成圈线圈一隔一穿插在点状针孔外观效应的三个横列集圈线圈;第二凹陷条纹的正面线圈纵行上交替配置有平整外观效应的两个横列成圈线圈和十二个横列成圈线圈一隔一穿插在点状针孔外观效应的一个横列集圈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纹的正面线圈织物层是由两个连续的罗纹型排针配置的单面编织纬平针组织的双层正面线圈纵行和一个单面编织纬平针组织的双层正面线圈纵行交替配置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为罗纹型复合组织,罗纹型复合组织的排针配置为单针单列集圈与单面成圈编织交替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和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的用纱重量比为49%: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的平方米克重为175-185g/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75D/7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在双面集圈与成圈交织时的平均长度为24.6-24.8cm,在单面成圈编织时的平均长度为23-23.2cm;所述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中的每100个线圈内的75D/32F细旦百分之百聚乳酸长丝的平均长度为23-23.2cm。
CN202322439633.XU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 Active CN220907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9633.XU CN220907808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9633.XU CN220907808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7808U true CN220907808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20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9633.XU Active CN220907808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7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3341B (zh) 吸湿快干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42274B (zh) 一种超轻凉感双面纬编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4265955U (zh) 一种丝光绒经编面料
CN108625031B (zh) 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双面纬编方格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2030329B (zh) 一种中空起毛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05615B (zh) 一种五层结构中空竖条双色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08162A (zh) 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纬编双面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1058168A (zh) 一种具有吸湿排汗和持续凉感功能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11172646A (zh) 斜纹梭织凉感面料
CN113249859B (zh) 五明治网眼面料的编织方法
WO2022121174A1 (zh) 一种皮毛一体布及生产工艺
CN112226889A (zh) 一种纬编单面多彩变色运动面料及生产工艺
CN108642689B (zh) 一种双面效应的纬编保暖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CN220907808U (zh)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
CN112048815A (zh) 一种防勾丝挺阔3-12f弹性间隔组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17127303A (zh) 一种双层效应的聚乳酸纬编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13403736B (zh) 一种单向导湿毛巾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11897256U (zh) 斜纹梭织凉感面料
CN219342477U (zh) 一种双层效应的生物可降解纬编面料
CN219342478U (zh) 一种隐横条网眼效应的生物可降解单面纬编面料
CN220952337U (zh) 一种双层效应的高吸湿高蒸发纬编面料
CN209915064U (zh) 一种保暖舒适的运动针织上衣
CN220952336U (zh) 一种双层效应的石墨烯抗菌纬编面料
CN112226890A (zh) 一种纬编单面结构针孔透气运动面料及生产工艺
CN220364668U (zh) 一种新型起绒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