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3289U -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3289U
CN220883289U CN202322684863.2U CN202322684863U CN220883289U CN 220883289 U CN220883289 U CN 220883289U CN 202322684863 U CN202322684863 U CN 202322684863U CN 220883289 U CN220883289 U CN 220883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oling
pipeline
pip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848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虎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Huiy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Huiy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Huiy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Huiy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848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3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3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3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内部布设有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排列设置,且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在冷却液循环管道上,本申请通过在上模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管道组,即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通过将冷却液经过冷却液循环管道的作用,经过进口分别进入到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的内部,对塑料成品的上表面进行降温处理,并将携带有热量的冷却液经过出口进行流出,此过程节省了降温时间的同时,能够直接将余热进行快速吸收,减小因为降温时间太长导致的塑料成品质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用于制造塑料制品的管件工具,将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中,并在冷却固化后形成所需要形状的设备,注塑模具通过由两个或多个零件组成,包括模具芯和模具腔,将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腔内部固化,形成塑料成品。
其中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为了加速塑料材料的固化,所以在模具中设置有冷却系统,例如在申请号为201921717807.1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并具体公开了在两个侧板的对立面分别安装有散热风扇,在上模具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在上模具的内部设置与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连通冷却流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是同时从外部和内部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此时,当塑料成品固化成型后,将上模和下模进行分离,此时塑料成品内部具有一定的余温,此时塑料成品被抵压在上模上,远离下模,塑料成品的上方进行降温,塑料成品的下表面处于常温状态,造成塑料成品的降温效果不平衡,导致生成塑料成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上模和下模分离时,由于塑料成品内部的余热存在,使得塑料成品需要继续降温,常温冷却会加长冷却时间,上模降温会使得塑料成品降温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配合设置,上模内部布设有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排列设置,且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在冷却液循环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上模上固定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冷却空腔,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安装在冷却空腔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第一组管道组包括第一冷却管道,第一冷却管道端部连接有第一纵向管道,第一纵向管道端部连接斜管,斜管端部连接第二纵向管道,第二纵向管道端部连接第一横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第二组管道组包括第二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端部通过连接端头连接竖管,竖管连接有第二横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上模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块,下模上设置有用于和第一感应块感应分离的第二感应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下模内部排列设置有第三冷却管道,第三冷却管道平行排列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在上模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管道组,即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通过将冷却液经过冷却液循环管道的作用,经过进口分别进入到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的内部,对塑料成品的上表面进行降温处理,并将携带有热量的冷却液经过出口进行流出,此过程中,能够解决当上模和下模进行分离时,由于单纯的使用上模降温,上模降温的功率较低,导致降温时间较长,从而影响余热吸收,致使塑料成品降温不均匀的问题,此过程能够快速的对塑料成品进行降温,节省了降温时间的同时,能够直接将余热进行快速吸收,减小因为上下表面问题差异时间过长导致的塑料成品质量问题。
2、本申请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纵向管道和第二纵向管道,使得斜管所处的高度低于竖管所处的高度,用于实现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的排列连接,此过程中,通过将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在接触位置的架设布置,可以实现对冷却空腔内部管道的均匀布设,避免将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对称分别设置,导致的降温不充分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管道位置示意图。
图中:1、上模;2、冷却系统;3、下模;4、隔板;5、顶部管道;6、冷却空腔;7、第一感应块;8、第二感应块;9、第一冷却管道;10、第二冷却管道;11、连接端头;12、竖管;13、斜管;14、第三冷却管道;15、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包括上模1和下模3,其中上模1和下模3滑动配合,当上模1和下模3贴合时,形成注塑空腔,将塑料材料熔化后灌入注塑空腔内,通过在上模1和下模3上设置的冷却系统2对塑料材料进行固化成型,得到成品塑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却系统2分别设置在上模1和下模3上,用于在冷却系统工作时,同时对上模1和下模3通入冷却液,通过上模1和下模3的热传导,将塑料材料中的热量进行传导吸附,从而对塑料材料进行固化处理,此过程解决了常有的通过上模1或者下模3上设置一组冷却管道,导致塑料成品的热量传导不均匀,导致塑料成品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
在上模1上通过设置隔板4用于和下模3形成注塑腔,其中隔板4上开设有冷却空腔6,在冷却空腔6的内部布设有顶部管道5,在下模3的内部也布设有底部管道,在降温固化时,通过对顶部管道5和底部管道分别进行启动,通过通入冷却液,对成品的底面和上面均进行降温处理,使得在初步降温时,保证成品在快速降温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由于成品上表面和下表面降温不同步导致的成品质量出现问题的现象发生。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顶部管道5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管道组,即在上模1上设置有两组管道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启动的管道组,即在上模1和下模3为了保证降温稳定性时,所以当下模3上的底部管道启动时,启动第一组管道组,第二组管道组闲置,使得底部管道和第一组管道匹配启动,对塑料成品进行降温处理,当上模1和下模3分离时,此时塑料成品远离下模3,仅仅通过第一组管道组的启动,使得塑料成品的降温效果可能出现偏差,所以此时启动第二组管道组,使得通过加大对塑料成品上表面的降温效果,可以直接将塑料成品底部的热量进行传导吸收,从而能够实现快速降温的原理,减少对成品质量影响的可能性。
此过程中,第一组管道组包括第一冷却管道9,第二组管道组包括第二冷却管道10,此时第一冷却管道9和第二冷却管道10连接在上模1的管道连接口,用于实现冷却液的进入。
在第一冷却管道9的端部通过连接端头11连接第一纵向管道,在第一纵向管道的端部通过连接端头11连接斜管13,在斜管13的端部通过连接端头11连接第二纵向管道,在纵向管道的端部通过连接端头11连接第一横管;在第二冷却管道10的端部通过连接端头11连接竖管12,其中竖管12通过连接端头11连接第二横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纵向管道和第二纵向管道,使得斜管13所处的高度低于竖管12所处的高度,用于实现第一冷却管道10和第二冷却管道9的排列连接,此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冷却空腔6的均匀布设。
其中底部管道包括第三冷却管道14,其中第三冷却管道14通过弯管15进行连接,形成平行设置的多组第三冷却管道14,从而实现对塑料成品底部的降温处理。
进一步的,在上模1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块7,在下模3上设置有第二感应块8,其中第一感应块7和第二感应块8感应配合。
具体的,当第一感应块7和第二感应块8感应分离时,停止底部管道,此时启动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利用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提高对塑料成品上表面冷却的功率,从而能够实现对上模1和下模3的位置感应,便于对注塑成品的降温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上模1和下模3进行合模,对上模1和下模3形成的注塑空腔灌入熔化的塑料原料,随后启动冷却系统2对塑料原料进行降温处理;
具体的,通过顶部管道5和底部管道的同时启动,对塑料成品进行降温处理,为了保证塑料成品上下表面的降温保持一致,所以此过程中,通过采用第一组管道组的启动,以及第三冷却管道14的启动,使得第一冷却管道9和第三冷却管道14的同时冲入冷却液,对塑料成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降温处理,此时由于第一冷却管道9和第三冷却管道14的排布密度大致相同,所以能够进一步实现塑料成品的上下表面的降温保持一致;
当第一感应块7和第二感应块8感应分离时,即此时下模3上的顶出组件将塑料成品从下模3上顶出,此时塑料成品远离第三冷却管道14,由于塑料成品的材料性质较为稳定,但是塑料成品的内部仍有余热,此时通过同时启动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使得塑料成品上表面被快速降温,塑料成品内部的余热进行快速吸收,从而能够在保证塑料成品中余热的同时,保证塑料成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包括上模(1)和下模(3),所述上模(1)和下模(3)配合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内部布设有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所述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排列设置,且所述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在冷却液循环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固定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上设置有冷却空腔(6),所述第一组管道组和第二组管道组安装在冷却空腔(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管道组包括第一冷却管道(9),所述第一冷却管道(9)端部连接有第一纵向管道,所述第一纵向管道端部连接斜管(13),所述斜管(13)端部连接第二纵向管道,所述第二纵向管道端部连接第一横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管道组包括第二冷却管道(10),所述第二冷却管道(10)端部通过连接端头(11)连接竖管(12),所述竖管(12)连接有第二横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块(7),所述下模(3)上设置有用于和第一感应块(7)感应分离的第二感应块(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内部排列设置有第三冷却管道(14),所述第三冷却管道(14)平行排列设置。
CN202322684863.2U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 Active CN220883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4863.2U CN220883289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4863.2U CN220883289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3289U true CN220883289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84863.2U Active CN220883289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3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64190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06748981U (zh) 一种快速注塑成型模具
CN108890998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20883289U (zh)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冷却系统
CN210969717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多色注塑模具
CN209937572U (zh) 一种笔记本散热底座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5434781U (zh) 双层热流道式塑料围板箱底座模具
CN214082589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108162340A (zh) 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2242015U (zh) 一种便于快速注料的注塑模具
CN210791829U (zh) 具有大包围嵌入冷却镶块的汽车仪表台注塑模
CN109822830B (zh) 一种轨距挡板注塑模具模芯及镶柱
CN212171128U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
CN220373851U (zh) 塑料储物箱无飞边注塑成型模具
CN219133079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20946542U (zh) 深孔件加工注塑模具
CN219583413U (zh) 无刷电机上下支座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19133052U (zh) 多腔壳体注塑模具
CN115447061B (zh) 一种高温性能好韧性高的pp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工艺
CN220946536U (zh) 一种用于精密塑胶零件加工成型模具的冷却机构
CN219055153U (zh) 四导柱塑胶模架
CN217573890U (zh) 一种模具进胶用定向引流装置
CN215151187U (zh) 快速成型塑料发泡模具
CN216506466U (zh) 一种可快速成型的塑胶模具
CN210061816U (zh) 一种复印机盖制备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