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3252U - 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3252U
CN220883252U CN202322925261.1U CN202322925261U CN220883252U CN 220883252 U CN220883252 U CN 220883252U CN 202322925261 U CN202322925261 U CN 202322925261U CN 220883252 U CN220883252 U CN 220883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vable
mold
fixedly connecte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252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小芬
梁长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ihang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ihang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ihang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ihang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252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3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3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3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包括中部抽芯机构、动模侧机构和定模侧机构,所述中部抽芯机构包括抽芯主板,所述抽芯主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油缸,两个油缸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油缸板,油缸板的底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导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结构,便于在一侧单驱动实现动模主体、定模主体和前模行位三者的合模和分模,实现两侧和底部的单驱动一体合模或开模工作,无需三个部位单独利用设备驱动操作,提高操作简便性的同时降低体积,无需采用较大的注塑机,方便在小机台上进行生产和开模工作,且便于在分模后自动快速将长筒胶件从模芯上脱出,无需人员手动操作脱模,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筒胶件脱模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长筒胶件脱模工作中,由于长筒胶件一般较长,导致一般结构的长筒胶件模具较厚,需要配备较大的注塑机,不方便在小机台上进行生产和脱模工作,一般现有的脱模过程需要将两侧的模体分别通过相应的设备进行分离,再对底部模体进行分离,每一模体部分均需要单独的设备驱动,操作繁琐,也由于多驱动设备的应用导致设备整体较大,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包括中部抽芯机构、动模侧机构和定模侧机构,所述中部抽芯机构包括抽芯主板,所述抽芯主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油缸,两个油缸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油缸板,油缸板的底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导柱,抽芯主板滑动套设在四个导柱上,抽芯主板的底部前侧和底部后侧均活动接触有推板,推板的顶部与对应的两个导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抽芯主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推板之间的模芯,设置的模芯用于在长筒胶件内侧定型支撑;
所述动模侧机构包括动模板和固定安装在动模板左侧的动模主体,所述动模主体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行位插机,动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开模控制扣机和第一合模控制扣机,第一合模控制扣机位于两个第一开模控制扣机之间,动模板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两个动模侧导柱和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抽芯主板滑动套设在两个动模侧导柱和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上,第一合模控制扣机和两个第一开模控制扣机均与抽芯主板的顶部活动接触,动模侧塞打螺丝用于对动模板横向移动并在其移动至一定距离口拉动抽芯主板右移;
所述定模侧机构包括定模板和固定安装在定模板右侧的定模主体,定模主体的模槽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前模行位,前模行位位于行位插机的左侧并与行位插机挤压配合,定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开模控制扣机和第二合模控制扣机,第二开模控制扣机与对应的第一开模控制扣机相适配,第二合模控制扣机与第一合模控制扣机相适配,定模板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两个定模侧导柱和两个定模侧塞打螺丝下方,抽芯主板滑动套设在两个定模侧导柱和两个定模侧塞打螺丝上,定模侧塞打螺丝用于对抽芯主板横向导向并在其移动一定距离后对其限位。
优选地,所述行位插机的顶部设置有向左下方倾斜的倾斜面,行位插机的前侧顶部和后侧顶部均设置为凸起结构,前模行位的右侧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斜槽,斜槽的顶部内壁设置为与倾斜面相适配的倾斜截面,斜槽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右侧为开口设置的斜滑槽,斜滑槽与行位插机上对应的凸起结构相适配,利用斜滑槽、倾斜面、凸起结构和斜槽配合,在行位插机左移时能够带动倾斜面对斜槽的倾斜截面挤压,进行驱动前模行位上移进行底部合模工作,行位插机左移时还带动凸起结构滑入对应的斜滑槽内,在行位插机右移时带动其前后侧的凸起结构挤压斜滑槽的底部内壁,进行驱动前模行位下移解除底部合模状态。
优选地,两个所述定模侧导柱位于两个定模侧塞打螺丝上方,第二定位块位于两个定模侧导柱中上方。
优选地,所述抽芯主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T形限位导槽,定模侧塞打螺丝和动模侧塞打螺丝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T形限位导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动模侧塞打螺丝位于两个动模侧导柱之间,第一定位块位于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下方。
优选地,所述模芯位于动模主体和定模主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抽芯主板的顶部呈矩形开设有四个竖导孔,且竖导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导柱的外侧滑动套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通过设置的抽芯主板、模芯、动模主体、行位插机、动模板、第一定位块、动模侧塞打螺丝、定模主体和前模行位配合,能够在一侧单驱动实现动模主体、定模主体和前模行位三者的合模和分模,达到单驱动一体实现两侧和底部的合模或开模工作,无需三个部位单独利用设备驱动操作,提高操作简便性,且相比于左右和底部三侧均设置驱动设备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体积,无需采用较大的注塑机,方便在小机台上进行生产和开模工作;
2、本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通过设置的油缸板、抽芯主板、推板和油缸配合,在分模能够后自动快速将长筒胶件从模芯上脱出,方便自动快速进行脱模,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结构,便于在一侧单驱动实现动模主体、定模主体和前模行位三者的合模和分模,实现两侧和底部的单驱动一体合模或开模工作,无需三个部位单独利用设备驱动操作,提高操作简便性的同时降低体积,无需采用较大的注塑机,方便在小机台上进行生产和开模工作,且便于在分模后自动快速将长筒胶件从模芯上脱出,无需人员手动操作脱模,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部抽芯机构;11、油缸板;12、导柱;13、抽芯主板;14、推板;15、油缸;16、模芯;2、动模侧机构;21、动模主体;22、行位插机;23、动模板;24、第一定位块;25、动模侧导柱;26、动模侧塞打螺丝;27、第一开模控制扣机;28、第一合模控制扣机;3、定模侧机构;31、定模主体;32、前模行位;33、定模板;34、定模侧导柱;35、定模侧塞打螺丝;36、第二定位块;37、第二开模控制扣机;38、第二合模控制扣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包括中部抽芯机构1、动模侧机构2和定模侧机构3,中部抽芯机构1包括抽芯主板13,抽芯主板13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油缸15,两个油缸15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油缸板11,油缸板11的底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导柱12,抽芯主板13滑动套设在四个导柱12上,抽芯主板13的底部前侧和底部后侧均活动接触有推板14,推板14的顶部与对应的两个导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抽芯主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推板14之间的模芯16,设置的模芯16用于在长筒胶件内侧定型支撑;
动模侧机构2包括动模板23和固定安装在动模板23左侧的动模主体21,动模主体21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行位插机22,动模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开模控制扣机27和第一合模控制扣机28,第一合模控制扣机28位于两个第一开模控制扣机27之间,动模板23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24、两个动模侧导柱25和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26,抽芯主板13滑动套设在两个动模侧导柱25和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26上,其中抽芯主板13的右侧开设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动模侧导柱25外侧滑动连接的第一横导槽,抽芯主板13通过两个第一横导槽滑动套设在两个动模侧导柱25上,起到对动模侧导柱25横向滑动导向的效果,第一合模控制扣机28和两个第一开模控制扣机27均与抽芯主板13的顶部活动接触,动模侧塞打螺丝26用于对动模板23横向移动并在其移动至一定距离口拉动抽芯主板13右移;
定模侧机构3包括定模板33和固定安装在定模板33右侧的定模主体31,定模主体31的模槽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前模行位32,前模行位32位于行位插机22的左侧并与行位插机22挤压配合,定模板3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开模控制扣机37和第二合模控制扣机38,第二开模控制扣机37与对应的第一开模控制扣机27相适配,第二合模控制扣机38与第一合模控制扣机28相适配,定模板33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36、两个定模侧导柱34和两个定模侧塞打螺丝35下方,抽芯主板13滑动套设在两个定模侧导柱34和两个定模侧塞打螺丝35上,定模侧塞打螺丝35用于对抽芯主板13横向导向并在其移动一定距离后对其限位。
具体的,行位插机22的顶部设置有向左下方倾斜的倾斜面,行位插机22的前侧顶部和后侧顶部均设置为凸起结构,前模行位32的右侧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斜槽,斜槽的顶部内壁设置为与倾斜面相适配的倾斜截面,斜槽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右侧为开口设置的斜滑槽,斜滑槽与行位插机22上对应的凸起结构相适配,利用斜滑槽、倾斜面、凸起结构和斜槽配合,在行位插机22左移时能够带动倾斜面对斜槽的倾斜截面挤压,进行驱动前模行位32上移进行底部合模工作,行位插机22左移时还带动凸起结构滑入对应的斜滑槽内,在行位插机22右移时带动其前后侧的凸起结构挤压斜滑槽的底部内壁,进行驱动前模行位32下移解除底部合模状态。
进一步的,两个定模侧导柱34位于两个定模侧塞打螺丝35上方,第二定位块36位于两个定模侧导柱34中上方。
进一步的,抽芯主板13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T形限位导槽,定模侧塞打螺丝35和动模侧塞打螺丝26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T形限位导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利用定模侧塞打螺丝35和动模侧塞打螺丝26分别在对应的T形限位导槽内横向滑动,实现横向滑动导向的效果,利用定模侧塞打螺丝35和动模侧塞打螺丝26自身外侧的凸起部位与T形限位槽的竖向侧壁接触时进行卡挡限位工作。
进一步的,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26位于两个动模侧导柱25之间,第一定位块24位于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26下方。
进一步的,模芯16位于动模主体21和定模主体31之间。
进一步的,抽芯主板13的顶部呈矩形开设有四个竖导孔,且竖导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导柱12的外侧滑动套装,起到对导柱12竖向滑动导向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将动模板23与外部注塑机的横向驱动设备连接,合模时,利用注塑机的横向驱动设备驱动动模板23和动模主体21左移,动模板23带动动模侧导柱25和动模侧塞打螺丝26在抽芯主板13上向左位移,动模板23带动第一定位块24移动至与抽芯主板13接触时挤压其向左位移,抽芯主板13左移至与第二定位块36接触时,此时动模主体21左移至与定模主体31合模,此时定模主体31和动模主体21配合对模芯16形成包围合模,其中动模主体21左移合模时还带动行位插机22左移,行位插机22的倾斜面对斜槽的倾斜截面挤压,在挤压力下,进行挤压驱动前模行位32上移进行底部合模工作,行位插机22左移时还带动凸起结构滑入对应的斜滑槽内,实现单驱动一体实现两侧和底部的合模工作,无需三个部位单独利用设备驱动操作,提高操作简便性,且通过单一在右侧驱动进行三个部位合模的方式,相比于左右和底部三侧均设置驱动设备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体积,无需采用较大的注塑机,方便在小机台上进行生产工作;
利用注塑机注塑完成后脱模时,则驱动动模板23使其带动动模主体21首先向右进行脱模,动模板23带动行位插机22向右位移,行位插机22上的凸起结构挤压斜滑槽的底部内壁,在挤压力下,进行驱动前模行位32下移解除底部合模状态,另外动模板23右移时还带动动模侧导柱25和动模侧塞打螺丝26右移,动模侧塞打螺丝26右移一定距离后拉动抽芯主板13向右移动,抽芯主板13在定模侧塞打螺丝35上向右滑动,同时抽芯主板13带动模芯16向右与定模主体31分离,实现单驱动控制动模主体21、定模主体31和前模行位32开模的效果,且通过单一在右侧驱动进行三个部位开模的方式,相比于左右和底部三侧均设置驱动设备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体积,无需采用较大的注塑机,方便在小机台上进行生产和开模工作;
开模后,需要将长筒胶件脱出时,启动两个油缸15驱动油缸板11下移,油缸板11通过四个导柱12带动力推板14下移,将长筒胶件从模芯16上向下推出,实现最终的脱模工作,方便自动快速进行脱模,无需人员手动操作脱模,省时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包括中部抽芯机构(1)、动模侧机构(2)和定模侧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抽芯机构(1)包括抽芯主板(13),所述抽芯主板(13)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油缸(15),两个油缸(15)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油缸板(11),油缸板(11)的底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导柱(12),抽芯主板(13)滑动套设在四个导柱(12)上,抽芯主板(13)的底部前侧和底部后侧均活动接触有推板(14),推板(14)的顶部与对应的两个导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抽芯主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推板(14)之间的模芯(16);
所述动模侧机构(2)包括动模板(23)和固定安装在动模板(23)左侧的动模主体(21),所述动模主体(21)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行位插机(22),动模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开模控制扣机(27)和第一合模控制扣机(28),第一合模控制扣机(28)位于两个第一开模控制扣机(27)之间,动模板(23)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24)、两个动模侧导柱(25)和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26),抽芯主板(13)滑动套设在两个动模侧导柱(25)和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26)上,第一合模控制扣机(28)和两个第一开模控制扣机(27)均与抽芯主板(13)的顶部活动接触;
所述定模侧机构(3)包括定模板(33)和固定安装在定模板(33)右侧的定模主体(31),定模主体(31)的模槽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前模行位(32),前模行位(32)位于行位插机(22)的左侧并与行位插机(22)挤压配合,定模板(3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开模控制扣机(37)和第二合模控制扣机(38),第二开模控制扣机(37)与对应的第一开模控制扣机(27)相适配,第二合模控制扣机(38)与第一合模控制扣机(28)相适配,定模板(33)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36)、两个定模侧导柱(34)和两个定模侧塞打螺丝(35)下方,抽芯主板(13)滑动套设在两个定模侧导柱(34)和两个定模侧塞打螺丝(3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插机(22)的顶部设置有向左下方倾斜的倾斜面,行位插机(22)的前侧顶部和后侧顶部均设置为凸起结构,前模行位(32)的右侧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斜槽,斜槽的顶部内壁设置为与倾斜面相适配的倾斜截面,斜槽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右侧为开口设置的斜滑槽,斜滑槽与行位插机(22)上对应的凸起结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模侧导柱(34)位于两个定模侧塞打螺丝(35)上方,第二定位块(36)位于两个定模侧导柱(34)中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主板(13)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T形限位导槽,定模侧塞打螺丝(35)和动模侧塞打螺丝(26)的外侧分别与对应的T形限位导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动模侧塞打螺丝(26)位于两个动模侧导柱(25)之间,第一定位块(24)位于两个动模侧塞打螺丝(26)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6)位于动模主体(21)和定模主体(3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主板(13)的顶部呈矩形开设有四个竖导孔,且竖导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导柱(12)的外侧滑动套装。
CN202322925261.1U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 Active CN220883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5261.1U CN220883252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25261.1U CN220883252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3252U true CN220883252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25261.1U Active CN220883252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3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83252U (zh) 一种长筒胶件脱模机构
CN219522877U (zh) 螺纹模具脱模机构
CN212795716U (zh) 一种斜顶出模具
CN113752493A (zh) 一种注塑模具交叉斜顶脱倒扣机构
CN209320217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的三级顶出机构
CN201755894U (zh) 电机盖模具接线孔卡槽二次抽芯机构
CN111251549A (zh) 一种一杆多功能的侧向抽芯机构及其抽芯方法
CN216914688U (zh) 一种多孔复杂注塑模具
CN212920273U (zh) 注塑模具多型芯滑动机构
CN220095390U (zh) 电动车灯壳模具型芯侧内脱机构
CN220903995U (zh) 注塑模具四面二次抽芯锁止机构
CN219095809U (zh)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
CN215472754U (zh) 一种具有开模顺序控制扣机的注塑模具
CN111168946B (zh) 汽车线束电气连接盒精密注塑成型模具
CN220429106U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小产品结构制造模具
CN214448148U (zh) 一种连接器的注塑件自切浇口模具
CN220075430U (zh) 一种试剂瓶注塑模具推板式螺纹脱模机构
CN219025726U (zh) 一种金属模具斜向顶杆脱模机构
CN219338460U (zh) 壳体内凹孔脱模机构
CN213891018U (zh) 一种模具
CN212684601U (zh) 侧向抽芯结构
CN217047367U (zh) 一种一模多穴的多向脱模注塑模具
CN213972380U (zh) 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16001293U (zh) 汽车塑料件模具型腔内油缸侧斜抽机构
CN219276551U (zh) 汽车副仪表板骨架上本体模具动模斜顶定模顶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