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1347U - 一种复合机床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机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1347U
CN220881347U CN202322645363.8U CN202322645363U CN220881347U CN 220881347 U CN220881347 U CN 220881347U CN 202322645363 U CN202322645363 U CN 202322645363U CN 220881347 U CN220881347 U CN 220881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tool
vertical
lifting
parts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453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茹雁
刘智远
杨灿忠
裘刘烽
崔威
周靖江
祝佳杰
汤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ATIAN CNC MACHINE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ATIAN CNC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ATIAN CNC MACHINE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ATIAN CNC MACHINE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453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1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1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1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包括机床底座,所述机床底座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被配置为可沿着横向和/或纵向数控进给,所述机床底座上位于工作台的两侧分别固设有立座,所述立座中设有可升降的升降座,每个升降座上均设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被配置为立式主轴箱、卧式主轴箱或车铣复合主轴箱中的任意一种;以工作台所在面为基准,所述主轴箱最大升降高度为650mm‑3050mm,使得所述主轴箱能够加工高度范围在600‑3000mm的零件;两个立座的上端之间固设有箱型梁。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零件装夹次数、能加工超高零件、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机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机床结构。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加工设备,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好的特点。按照加工方式,机床通常可以分为立式机床、卧式机床和龙门机床,立式机床与龙门机床通常对零件顶面进行加工,立卧机床零件高度一般在600mm范围内,龙门机床虽然能够加工高度较大的零件,但是其体积大,而且无法对超高零件的侧面加工;而且很多零件通常都会存在多个加工面,这就导致需要对零件进行反复装夹,零件每次装夹均会产生误差,从而影响加工效率与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用于加工高度在600-3000mm范围内的零件,能有效减少零件装夹次数、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复合机床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包括机床底座,所述机床底座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被配置为可沿着横向和/或纵向数控进给,所述机床底座上位于工作台的两侧分别固设有立座,所述立座中设有可升降的升降座,每个升降座上均设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被配置为立式主轴箱、卧式主轴箱或车铣复合主轴箱中的任意一种;以工作台所在面为基准,所述主轴箱最大升降高度为650mm-3050mm,使得所述主轴箱能够加工高度范围在600-3000mm的零件;两个立座的上端之间固设有箱型梁。
待加工零件安装在工作台上,通过两组主轴箱(安装刀具后)分别对零件不同的侧面进行加工,从而减少零件的装夹次数,减小多次装夹产生的误差,省去了多次装夹的时间,从而有效的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同时两个立柱与箱型梁构成稳定的框架结构,使得该种机床能够加工高度尺寸在600-3000mm,即可用于加工超高零件,对于超高零件而言,由于尺寸较大,反复装夹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减少装夹次数能够更加显著的提升加工精度。
作为优选,两个立座对称分布在工作台移动方向的两侧。
作为优选,两个主轴箱中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卧式主轴箱。
作为优选,所述工位台上设有用于驱动零件高速旋转和/或零件分度的回转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回转装置为齿盘回转工作台、数控回转工作台、气动回转工作台、液压回转工作台、车铣回转工作台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立座内设有竖向分布的空腔,所述升降座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立座的内端两侧均设有竖向分布的滑轨,所述升降座上设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立座的内端上侧固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轴端设有用于驱动升降座的竖向丝杆。
作为优选,所述箱型梁与升降座之间设有平衡缸。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座内设有沿横向分布的导槽,主轴箱设置在导槽内且可沿着导槽滑动;所述升降座的后端固设有横向电机,所述横向电机的轴端设有用于驱动主轴箱横向进给的纵向丝杆。
作为优选,所述箱型梁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内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与箱型梁为一体式结构,相邻加强筋板的端部之间设有倾斜分布的加强凸条。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零件装夹次数、能加工超高零件、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正视图。
图3 为图1左视图。
图4为立座、升降座、卧式主轴箱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处剖视图。
图6为图4的爆炸图。
图7为升降座、卧式主轴箱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10为立式主轴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在本文中,表述“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性目的,而不应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应理解为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表示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实施例中的横向为X方向,纵向为Y方向,竖向为Z方向。
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包括机床底座1,机床底座1上设有工作台10,工作台10被配置为可沿着横向和/或纵向数控进给,机床底座1上位于工作台的两侧分别固设有立座2,两个立座2对称分布在工作台移动方向的两侧;立座2中设有可升降的升降座3,每个升降座3上均设有可主轴箱4,主轴箱被配置为立式主轴箱、卧式主轴箱或车铣复合主轴箱中的任意一种;以工作台所在面为基准,主轴箱Z向最大升降高度为650mm-3050mm,使得主轴箱能够加工高度范围在600-3000mm的零件;两个立座的上端之间固设有箱型梁5。
两个主轴箱中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卧式主轴箱,具体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主轴箱均被配置为卧式主轴箱,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主轴箱被配置为卧式主轴箱,另一个主轴箱被配置为立式主轴箱,如图9所示;还有一些实施例中,一个主轴箱被配置为卧式主轴箱,另一个主轴箱被配置为车铣复合主轴箱。在一些特殊的加工场景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两个主轴箱均配置为立式主轴箱、卧式主轴箱或车铣复合主轴箱,以满足一些特殊零件的加工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位台10上设有用于驱动零件高速旋转和/或零件分度的回转装置(图中略去),回转装置为齿盘回转工作台、数控回转工作台、气动回转工作台、液压回转工作台、车铣回转工作台中的任意一种。这些回转装置均为现有的回转装置,结合本申请中的复合机床结构,能进一步省去工件的装夹,提高加工便利性,以及增加对工件的适用性。例如,在一个卧式主轴箱上装夹车刀,在另一个卧式主轴箱上装夹铣刀,轴类工件安装在回转装置中,直接通过车刀进行车削加工,车削加工后,直接通过另一个主轴箱上的铣刀对表面进行铣削处理;而如果采用现有的普通机床,该种类型的加工首先需要在车床上进行车削加工,然后拆卸工件并把工件安装到铣床上进行二次装夹加工,因此采用该种复合机床,省去了工件拆装作业。
如图4-图6所示,立座2内设有竖向分布的空腔20,升降座3设置在空腔内,立座2的内端两侧均设有竖向分布的滑轨21,升降座3上设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30;立座2的内端上侧固设有升降电机22,升降电机的轴端设有用于驱动升降座的竖向丝杆23,竖向丝杆穿过升降座形成螺纹连接,通过丝杆的转动带动升降座的线性升降。箱型梁与升降座之间设有平衡缸6,平衡缸6使得加工过程中整机振动更小、加工更加稳定。
如图7和图8所示,升降座3内设有沿横向分布的导槽300,主轴箱设置在导槽内且可沿着导槽滑动;升降座3的后端固设有纵向电机31,纵向电机的轴端设有用于驱动主轴箱横向进给的横向丝杆32,横向丝杆穿过主轴箱底部形成螺纹连接,通过横向电机带动横向丝杆的转动,从而实现主轴箱的横向进给。横向进给的主轴箱通常为卧式主轴箱,如图7和图8中所示的主轴箱为卧式主轴箱,主轴箱中轴头的轴线是水平的;图10所示为立式主轴箱的结构,则主轴箱中的轴头的轴线是竖向分布的,其主要进给方式是Z向进给(通过升降电机、竖向丝杆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立式主轴箱增加横向进给,横向进给方式与卧式主轴箱的横向进给方式相同或等同。无论是卧式主轴箱还是立式主轴箱,其本身的结构均为现有机构,因此针对立式主轴箱、卧式主轴箱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中不展开赘述。
箱型梁5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内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加强筋板50,加强筋板与箱型梁为一体式结构,相邻加强筋板的端部之间设有倾斜分布的加强凸条51。箱型梁的两端均与立座固定,使得立座、箱型梁组成的框架结构非常稳固,从而能够适用于超高零件的加工,而现有的立式机床都采用悬臂式结构,其通常只能用于加工高度小于600mm的零件。
本申请中通过两个主轴箱的协同加工,主轴箱的轴头上可以安装车刀架(装车刀)、铣刀、钻头等刀具,并配合回转装置,加工适用范围广,提高的提高了加工机动性和便利性;对于普通零件而言,一次装夹就能加工完成,从而减少装夹次数,减小反复装夹带来的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而且还能用于超高零件的一次装夹、多种加工。
该种复合机床,与现有的卧式机床、立式机床、龙门机床的结构均不相同,属于一种新型的机床构架,其加工方式更加机动灵活,能够有效的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同时采用框架(两个立座与箱型梁组合)结构,整体强度高、抗振性能好,因此能够用于超高零件的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内端、外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加清楚的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尽管这里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但它们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给出的,而不应认为它们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替换、变更和改造可被构想出来。

Claims (9)

1.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包括机床底座,所述机床底座上设有工作台,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被配置为可沿着横向和/或纵向数控进给,所述机床底座上位于工作台的两侧分别固设有立座,所述立座中设有可升降的升降座,每个升降座上均设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被配置为立式主轴箱、卧式主轴箱或车铣复合主轴箱中的任意一种;
以工作台所在面为基准,所述主轴箱最大升降高度为650mm-3050mm,使得所述主轴箱能够加工高度范围在600-3000mm的零件;两个立座的上端之间固设有箱型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其特征是,两个立座对称分布在工作台移动方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其特征是,两个主轴箱中至少一个被配置为卧式主轴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零件高速旋转和/或零件分度的回转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回转装置为齿盘回转工作台、数控回转工作台、气动回转工作台、液压回转工作台、车铣回转工作台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立座内设有竖向分布的空腔,所述升降座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立座的内端两侧均设有竖向分布的滑轨,所述升降座上设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立座的内端上侧固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轴端设有用于驱动升降座的竖向丝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箱型梁与升降座之间设有平衡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座内设有沿横向分布的导槽,主轴箱设置在导槽内且可沿着导槽滑动;所述升降座的后端固设有横向电机,所述横向电机的轴端设有用于驱动主轴箱横向进给的横向丝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机床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箱型梁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内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与箱型梁为一体式结构,相邻加强筋板的端部之间设有倾斜分布的加强凸条。
CN202322645363.8U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复合机床结构 Active CN220881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5363.8U CN220881347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复合机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45363.8U CN220881347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复合机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1347U true CN220881347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0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45363.8U Active CN220881347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复合机床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1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2047A (zh) 一种数控动梁式五轴龙门加工中心机床
CN103350343A (zh) 一种刀库与主轴复合在滑鞍的数控龙门立卧复合加工中心
CN101961836A (zh) 数控龙门立卧复合机床
CN203343729U (zh) 一种刀库与主轴复合在滑鞍的数控龙门立卧复合加工中心
CN110814788A (zh) 一种带有行星式交换工作台的数控机床
CN214979258U (zh) 一种多工位专用机床
CN108311899B (zh) 一种平台化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共用平台
CN212217764U (zh) 一种数控动梁式五轴龙门加工中心机床
CN220881347U (zh) 一种复合机床结构
CN209793118U (zh) 一种高刚性走心式数控车床
CN115673878A (zh) 一种阶梯轨、带强力y轴的高刚性、高效机床
CN210651124U (zh) 一种木工车铣复合机床
CN108856784A (zh) 落地式立卧组合镗铣数控机床
CN113103004A (zh) 一种复合立式加工中心
CN111037305A (zh) 数控冲击试样加工中心
CN217596461U (zh) 一种龙门式钻铣加工复合机床用立柱
CN217167443U (zh) 一种床身数控铣机床
CN220659333U (zh) 一种多工位立式雕铣机
CN213672863U (zh) 一种双工作台加工中心
CN219026633U (zh) 一种定梁式龙门数控铣床导轨机构
CN216828814U (zh) 一种立卧复铣加工中心
CN218503852U (zh) 一种数控铣床
CN211867100U (zh) 一种数控冲击试样加工中心
CN217551759U (zh) 一种四头五轴加工中心
CN216029278U (zh) 一种数控雕刻机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