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1115U - 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1115U
CN220871115U CN202322341468.4U CN202322341468U CN220871115U CN 220871115 U CN220871115 U CN 220871115U CN 202322341468 U CN202322341468 U CN 202322341468U CN 220871115 U CN220871115 U CN 220871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noise reduction
micro
volute
micropo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14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芮欣
李必平
王昆
卜昌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14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1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1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1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涉及降噪技术领域。本申请中的降噪结构包括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以及连接件,通过设置第一消音板上的第一微孔和第二消音板上的第二微孔错位设置,且第一微孔的尺寸与第二微孔的尺寸不相等。本申请中的降噪结构用于新风模块时,声波在经过第一消音板,声波会受到第一微孔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同时由于第二消音板上的第二微孔与第一微孔错位设置,且第一微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不相等,声波在经过第二消音板时,会受到第二微孔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从而使声波能量产生二次弱化,进而达到降低新风模块的运行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风空调系统的引入,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新风模块通过新风管将室外新鲜的空气引入室内,从而使室内形成一个微正压的环境,将室内原先的空气通过门缝、窗缝等位置挤出。
但是现有的新风模块在工作时存在较大的噪音,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噪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新风模块在工作时存在较大的噪音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消音板和第二消音板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消音板和第二消音板,所述第一消音板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一微孔,所述第二消音板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二微孔,所述第一微孔和所述第二微孔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一微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不相等。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微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微孔和所述第二微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的差值为0.5mm至0.7mm。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第二消音板上的正投影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微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mm。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降噪结构还包括第一吸音棉,所述第一吸音棉填充在所述第一消音板和所述第二消音板之间。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蜗壳组件和所述的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设置于所述蜗壳组件内;
和/或,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进风腔组件和所述的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设置于所述进风腔组件内。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还包括下蜗壳,所述降噪结构固定在所述下蜗壳的内表面;所述下蜗壳具有高压端和低压端,沿所述高压端指向所述低压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微孔的尺寸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小为0.8mm至1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的孔隙率为50%至70%;和/或,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大小为0.8mm至1mm,且所述第二消音板的孔隙率为50%至70%。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进风腔组件,所述进风腔组件还包括进风罩,所述降噪结构固定在所述进风罩的内侧壁。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小为2.5mm至3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的孔隙率为20%至50%;和/或,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小为2.5mm至3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的孔隙率为20%至50%。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蜗壳组件、进风腔组件以及第二吸音棉,所述进风腔组件还包括进风罩,所述蜗壳组件还包括下蜗壳;所述进风罩的进风侧延伸至所述下蜗壳的外周并与所述下蜗壳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吸音棉填充在所述进风罩的内侧壁与所述下蜗壳的外侧壁之间,且避让所述下蜗壳的出风口。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所述新风空调包括所述的降噪结构,或者包括所述的新风模块。
本申请中提供一种降噪结构,该降噪结构包括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以及连接件,通过设置第一消音板上的第一微孔和第二消音板上的第二微孔错位设置,且第一微孔的尺寸与第二微孔的尺寸不相等。本申请中的降噪结构用于新风模块时,新风模块工作时产生的声波在经过第一消音板,声波会受到第一微孔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同时由于第二消音板上的第二微孔与第一微孔错位设置,且第一微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不相等,声波在经过第二消音板时,会受到第二微孔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从而使声波能量产生二次弱化,进而达到降低新风模块的运行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模块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模块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模块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中新风模块在另一视角的局部剖视;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模块第五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号:100、新风模块;10、降噪结构;11、第一消音板;111、第一微孔;12、第二消音板;121、第二微孔;13、连接件;14、第一吸音棉;20、新风管;30、进风罩;31、进风腔;32、进风罩底板;33、进风罩侧壁;34、新风管接头;40、蜗壳;41、蜗壳底板;42、蜗壳侧壁;43、离心风机;44、风机出风口;45、风机进风口;50、滤网组件;60、第二吸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结构10,该降噪结构10能够弱化声波能量,从而实现降低噪音的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2,降噪结构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消音板11、第二消音板12和连接件13。其中,连接件13设置于所述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板12之间,用于连接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板12。所述第一消音板11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一微孔111,所述第二消音板12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二微孔121,所述第一微孔111和所述第二微孔121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一微孔111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微孔121的尺寸不相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微孔111和所述第二微孔121错位设置指第一微孔111的中心和第二微孔121的中心错开,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微孔111和所述第二微孔121的正投影仅部分重叠或所述第一微孔111和所述第二微孔121的正投影没有重叠的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声波在经过第一消音板11时,声波会受到第一微孔111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通过第一微孔111的声波在经过第二消音板12时,再次受到第二微孔121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同时由于第一微孔111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微孔121的尺寸不相等,能够进一步增加声波通过降噪结构10的反射和散热程度,从而使声波的能量在不断反射和散射过程中被消耗掉,进而达到降低新风模块100的运行噪音。此外,由于第二微孔121与第一微孔111错位设置,第二微孔121与第一微孔111构建共振吸声结构。工作时,声波进入第一微孔111激发空腔内空气振动,声波频率与该结构共振频率相同时,腔内空气便发生共振。当共振的速度、幅值达最大值时,摩擦与阻尼也达到最大,使声波的声能转变为热能最多,从而发挥降噪结构10的高效消音作用。
在本申请中,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板1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地,第一消音板11可以是方形板,也可以是圆形板,还可以是弧形板等。第二消音板12可以是方形板,也可以是圆形板,还可以是弧形板等。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板1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地,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板12均为弧形板,且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的形状相同或相适。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板12沿降噪结构10的厚度方向正对设置,且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板12大体平行设置。第一消音板11、第二消音板12以及连接件13围合形成消音腔。
进一步地,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板12的形状与进风罩30的内壁面相适配,也即降噪结构10的形状与进风罩30的内壁面相适配,从而使本申请中的降噪结构10能够较好地固定并覆盖在进风罩30的内壁面上,进而使固定在进风罩30内壁面上的降噪结构10降低进风罩30工作时的噪音(具体下文阐述)。
进一步地,第一消音板11和第二消音板12的形状与下蜗壳40的内壁面相适配,也即降噪结构10的形状与下蜗壳40的内壁面相适配,从而使本申请中的降噪结构10能够较好地固定并覆盖在下蜗壳40的内壁面上,进而使固定在下蜗壳40内壁面上的降噪结构10降低下蜗壳40工作时的噪音(具体下文阐述)。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孔11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微孔121的尺寸,也即第一微孔111的径向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微孔121的径向截面的面积,该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加声波在经过降噪结构10时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的程度,提高降噪结构10的降噪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微孔111和第二微孔121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地,第一微孔111可以是三角形孔、方形孔、梯形孔、圆形孔等。第二微孔121可以是三角形孔、方形孔、梯形孔、圆形孔等。第一微孔111和第二微孔121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在此不做限定。示例性地,第一微孔111和第二微孔121均为圆孔,第一微孔111的孔径(也即第一微孔111的直径)大于第二微孔121的孔径(也即第二微孔121的直径),且第一微孔111的直径与第二微孔121的直径的差值为0.5mm至0.7mm。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孔111在所述第二消音板12上的正投影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微孔12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mm。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消音板12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二微孔121,第一微孔111在第二消音板12上的正投影的周缘必然存在相邻的第二微孔121。示例性地,第一微孔111在第二消音板12上的正投影的中心与每个相邻的第二微孔1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0.5mm、或0.6mm、或0.7mm、或0.8mm等。该结构设置能够增加声波通过降噪结构10的行程,从而增加声波的能量损耗,进一步降低噪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3的结构可以是任意形状,示例性地,连接件13可以为连接板、连接柱等。具体到本申请中,连接件13为连接板,连接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连接板沿降噪结构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位于降噪结构10顶部的连接板密封第一消音板11的顶端和第二消音板12顶端,位于降噪结构10底部的连接板密封第一消音板11的底端和第二消音板12底端。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声波辐射频率的不同,噪音可以分为高频噪音和低频噪音。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合理设置降噪结构10中第一微孔111和/或第二微孔121的尺寸和孔隙率,可以针对不同辐射频段的噪音能量进行消耗,提高降噪效果。例如,若第一微孔111的孔径大小为0.8mm至1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11的孔隙率为50%至70%,能够使降噪结构10具有较好的高频声波能量的消耗效果,也即,降噪结构10针对高频噪音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若所述第一微孔111的孔径大小为2.5mm至3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11的孔隙率为20%至50%,能够使降噪结构10具有较好的低频声波能量的消耗效果,也即,降噪结构10针对低频噪音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类似的,若第二微孔121的孔径大小为0.8mm至1mm,且所述第二消音板12的孔隙率为50%至70%,能够使降噪结构10具有较好的高频声波能量的消耗效果,也即,降噪结构10针对高频噪音(例如“啸叫声”)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若所述第二微孔121的孔径大小为2.5mm至3mm,且所述第二消音板12的孔隙率为20%至50%,能够使降噪结构10具有较好的低频声波能量的消耗效果,也即,降噪结构10针对低频噪音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降噪结构10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结构设置有利于提高降噪结构10的整体强度,提高组装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降噪结构10的降噪效果,所述降噪结构10还包括第一吸音棉14,所述第一吸音棉14填充在所述第一消音板11和所述第二消音板12之间(也即第一吸音棉14填充在消音腔内)。第一吸音棉14能够实现阻性降噪,第一吸音棉14对第一消音板11和/或第二消音板12辐射出来的多种全频段噪音进行吸收,从而提高降噪结构10的降噪效果。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新风模块100,该新风模块100用于向室内引入室外新风,且该新风模块100工作时具有较低的运行噪音。
请参阅图3至图8,该新风模块100包括新风管20、进风腔组件、蜗壳组件、滤网组件50以及降噪结构10。其中,新风管20一端与室外连通,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入新风管20内,新风管20的另一端与进风腔组件连通以使新风进入进风腔组件的进风腔31。过滤网组件50设置于进风腔31内,用于过滤从新风管20流入进风腔31内的室外空气,从而提高室外空气的清洁度。蜗壳组件与进风腔31和室内环境连通,进风腔31内的室外空气经蜗壳组件做功后以一定的速度流入室内。示例性地,滤网组件50主要特征包括滤网架及新风滤网。滤网架与进风罩30滑动连接。新风滤网可拆卸的固定在滤网支架上。需要说明的是,新风管20和滤网组件50不属于本申请的主要改进点,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进风腔组件包括进风罩30、导流圈(图中未示出)、设置于进风罩30上的新风管接头34。导流圈设置在进风罩30内,导流圈和进风罩30的壁面围合形成进风腔31。导流圈的中部设有导流口,导流口连通进风腔31和风机进风口45。新风管接头34靠近进风罩30的顶端设置。新风管接头34用于连通进风腔31和新风管20,例如,新风管接头34的一端与进风罩30的壁面固定连接,新风管接头34背离进风罩30的一端连接新风管20的出口端。蜗壳组件设置于导流圈背离进风腔31的一侧。
示例性地,蜗壳组件包括风机进风口45、新风风道(也称蜗壳40)、离心风机43,风机出风口44。其中,风机进风口45与导流圈的导流口正对设置,离心风机43设置新风风道内,新风风道连通风机进风口45和风机出风口44。
本申请中的新风模块100工作时,在离心风机43的驱动作用下,室外新风依次经新风管20、新风管接头34、过滤组件、导流圈、风机进风口45、新风风道以及风机出风口44后流入室内。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离心风机43固定在蜗壳40内。具体地,蜗壳40包括蜗壳底板41和自底板的边缘朝底板的一侧延伸形成的蜗壳侧壁42,蜗壳侧壁42上设有风机出风口44。其中离心风机43固定在蜗壳底板41的中间位置,蜗壳侧壁42朝离心风机43所在的一侧延伸。当离心风机43工作时,由于蜗壳40在蜗舌位置处的扩压型线收窄,导致高速流动的流体与离心风机的叶片尾迹流掺混产生明显的气动噪音,且蜗壳40会辐射较高频的电机噪音,从而导致新风模块100工作时的噪音较大。
鉴于此,本申请中将降噪结构10设置于蜗壳40内,用于降低蜗壳40内产生的噪音。具体地,降噪结构10固定在蜗壳40侧壁的内侧,第二消音板12靠近侧壁设置,且降噪结构10避开风机出风口44设置。当新风模块100工作过程中,声波在经过第一消音板11时,声波会受到第一微孔111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同时由于第二消音板12上的第二微孔121与第一微孔111错位设置,且第一微孔111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微孔121的尺寸不相等,声波在经过第二消音板12时,会受到第二微孔121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从而使声波能量产生二次弱化,进而达到降低新风模块100的运行噪音。
具体地,第一微孔111的孔径大小为0.8mm至1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11的孔隙率为50%至70%。所述第二微孔121的孔径大小为0.8mm至1mm,且所述第二消音板12的孔隙率为50%至70%,该结构设置有利于降低风机工作时产生的高频噪音。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蜗壳40具有高压端和低压端,沿所述高压端指向所述低压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微孔111的尺寸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微孔121的尺寸逐渐减小,从而有利于消耗不同频段的声波能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降噪结构10的降噪效果。
此外,新风模块100在工作时,由于新风经新风管20进入进风罩30存在突变导致明显的气动噪音。鉴于此,本申请中将降噪结构10设置于进风罩30与进风腔31对应的内壁上,用于降低进风腔31内产生的噪音。具体地,降噪结构10固定在进风罩30的内侧,第二消音板12靠近进风罩30的侧壁设置,且降噪结构10避开新风管20接头的出风口(也即进风罩30上的新风入口)设置。当新风模块100工作过程中,声波在经过第一消音板11时,声波会受到第一微孔111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同时由于第二消音板12上的第二微孔121与第一微孔111错位设置,且第一微孔111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微孔121的尺寸不相等,声波在经过第二消音板12时,会受到第二微孔121表面结构的散射作用,使声波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反射和散射,从而使声波能量产生二次弱化,进而达到降低新风模块100的运行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孔111的孔径大小为2.5mm至3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11的孔隙率为20%至50%;和/或,所述第一微孔111的孔径大小为2.5mm至3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11的孔隙率为20%至50%,该结构设置有利于降低进风罩30内产生的低频噪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8,所述新风模块100还包括第二吸音棉60,所述进风罩30的进风侧延伸至所述蜗壳40的外周并与所述蜗壳40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吸音棉60填充在所述进风罩30的内侧壁与所述蜗壳40的外侧壁之间,且避让所述蜗壳40的出风口(也即风机出风口)。第二吸音棉60能够实现阻性降噪,第二吸音棉60对能够对多种全频段噪音进行吸收,从而提高降噪结构10的降噪效果。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进风罩30和下蜗壳40的外侧壁之间设置其它消音装置,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进风罩30侧壁与蜗壳40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2~15mm。进风罩底板32与蜗壳底板41之间的距离应在12~15mm。该实施例既能保证进风腔31不与整机结构干涉,且蜗壳40周边多余的空间得到合理的利用。再者此空间下的吸音棉厚度才能实现更高的吸音效果,不仅如此吸音棉的存在对电机转动带来的振动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使整个新风模块100保持平稳进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消音板、第二消音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消音板和第二消音板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消音板和第二消音板,所述第一消音板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一微孔,所述第二消音板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二微孔,所述第一微孔和所述第二微孔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一微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不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微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和所述第二微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的差值为0.5mm至0.7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第二消音板上的正投影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微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结构还包括第一吸音棉,所述第一吸音棉填充在所述第一消音板和所述第二消音板之间。
6.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蜗壳组件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设置于所述蜗壳组件内;
和/或,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进风腔组件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设置于所述进风腔组件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蜗壳组件,所述蜗壳组件还包括下蜗壳,所述降噪结构固定在所述下蜗壳的内表面;所述下蜗壳具有高压端和低压端,沿所述高压端指向所述低压端的方向,所述第一微孔的尺寸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小为0.8mm至1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的孔隙率为50%至70%;和/或,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大小为0.8mm至1mm,且所述第二消音板的孔隙率为50%至7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进风腔组件,所述进风腔组件还包括进风罩,所述降噪结构固定在所述进风罩的内侧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小为2.5mm至3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的孔隙率为20%至50%;和/或,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小为2.5mm至3mm,且所述第一消音板的孔隙率为20%至50%。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蜗壳组件、进风腔组件以及第二吸音棉,所述进风腔组件还包括进风罩,所述蜗壳组件还包括下蜗壳;所述进风罩的进风侧延伸至所述下蜗壳的外周并与所述下蜗壳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吸音棉填充在所述进风罩的内侧壁与所述下蜗壳的外侧壁之间,且避让所述下蜗壳的出风口。
12.一种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降噪结构,或者包括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
CN202322341468.4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 Active CN220871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1468.4U CN220871115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1468.4U CN220871115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1115U true CN220871115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2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1468.4U Active CN220871115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1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002775A1 (en) Centrifugal fan and noise reduction method in centrifugal fan
US20100189547A1 (en) Centrifugal Fan
CN103383140A (zh) 空调室内柜机降噪结构、空调室内柜机和空调器
JP5353137B2 (ja) 天井埋込型換気扇
WO2014006650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この室内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01535656B (zh) 离心式鼓风机
CN109210013B (zh) 一种降噪型风机导风圈及包括该导风圈的风机
CN103835999A (zh) 一种离心蜗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20871115U (zh) 一种降噪结构、新风模块以及新风空调
KR20000032363A (ko) 공기조화기의 흡음재
CN111979705B (zh) 消声器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0822506B (zh) 用于吸油烟机的蜗壳、风机和吸油烟机
JP2008138661A (ja) 遠心送風機
CN111102628A (zh) 油烟机
CN207993473U (zh) 一种微穿孔复合式消声器
CN107314472A (zh) 中隔板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7081123U (zh) 中隔板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822505B (zh) 吸油烟机
CN110822504B (zh) 吸油烟机
CN209622875U (zh) 一种带噪声过滤功能导流组件的油烟机
CN219346634U (zh) 送风组件和空调
CN110360656B (zh) 贯流风轮和空调室内机
CN210373774U (zh) 贯流风轮和空调室内机
CN220817896U (zh) 消声管和具有其的风管机
CN217354840U (zh) 蜗壳、离心风机及新风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