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5200U - 底盘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底盘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5200U
CN220865200U CN202322744331.3U CN202322744331U CN220865200U CN 220865200 U CN220865200 U CN 220865200U CN 202322744331 U CN202322744331 U CN 202322744331U CN 220865200 U CN220865200 U CN 220865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heat exchange
flow channel
assembly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443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超
王进军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idai Xin'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idai Xin'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idai Xin'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idai Xin'a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443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5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5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5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底盘及车辆,底盘包括地板、托盘结构和电池;托盘结构连接于地板,且与地板围合形成容纳腔,托盘结构具有流道组件,流道组件用于引导换热介质流动,托盘结构包括冷却板、边梁组件和换热组件,冷却板设有冷却流道,边梁组件设置于冷却板的周侧,且与冷却板连接,换热组件设置于边梁组件,换热组件具有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冷却流道与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连通,且冷却流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形成流道组件;电池容纳于容纳腔内。本申请提供的底盘,可以实现电池、地板与托盘结构一体化装配,能够省去电池箱体,以降低底盘的重量。此外,托盘结构具有引导换热介质流动的流道组件,从而实现对电池进行冷却。

Description

底盘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底盘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辆已经成为重要的出行、运输工具,其动力主要储存在电池中。但是随着对车辆功能、结构的不断升级,车辆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中先将电池安装到电池箱体内,组成密封的电池包,再将电池包总装到底盘上,但是,此种方式导致电池的安装方便性较低,也使得底盘的集成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底盘及车辆,旨在提高底盘的集成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的底盘,底盘包括地板、托盘结构和电池;托盘结构连接于地板,且与地板围合形成容纳腔,托盘结构具有流道组件,流道组件用于引导换热介质流动,托盘结构包括冷却板、边梁组件和换热组件,冷却板设有冷却流道,边梁组件设置于冷却板的周侧,且与冷却板连接,换热组件设置于边梁组件,换热组件具有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冷却流道与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连通,且冷却流道、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形成流道组件;电池容纳于容纳腔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冷却流道包括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进液流道连通,第二流道与出液流道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冷却板包括两个冷却流道,两个冷却流道并联设置,其中,各冷却流道的第一流道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位于第二流道的外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冷却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且第一板体设置于第二板体背离电池的一侧;第一板体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并连接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第一子板朝向第二板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流槽,第二子板朝向第二板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槽;第二板体连接于第一板体并覆盖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以围合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子板还包括两个隔离件,两个隔离件位于第一导流槽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隔离件相对于第一导流槽的槽底朝向第二板体方向凸出,两个隔离件被配置为将第一导流槽分隔形成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第一槽与第二槽和进液流道连通,第三槽与第二槽和第二导流槽连通,其中,第一槽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槽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第二槽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第三槽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槽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相对于第一槽的槽底朝向第二板体方向凸出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托盘结构还包括侧梁,设置于冷却板朝向电池的一侧;冷却板还包括加强件,加强件设置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且连接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加强件用于与侧梁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接头和换热管路,换热接头设置于边梁组件,换热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设有进液孔和出液流道,进液孔和出液流道间隔设置,进液孔与换热管路连通并形成进液流道,换热管路连接于冷却板,换热管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进液孔和第一流道连通,第二管路与进液孔和第二流道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底盘还包括高压配电盒,高压配电盒连接于换热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地板和托盘结构可拆卸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根据前述的底盘。
本申请提供的底盘,
本申请提供的底盘,包括地板、托盘结构和电池,托盘结构与地板围合形成容纳腔,电池容纳于容纳腔内,以实现电池和地板、托盘结构一体化装配,能够省去电池箱体,以降低底盘的重量,而且,电池直接安装在地板、托盘结构上,有利于减少底盘的零件数量,从而可以较好地节约成本和装配时间。此外,托盘结构包括托盘结构,托盘结构具有流道组件,流道组件能够引导换热介质流动,使得热量通过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池进行冷却。托盘结构包括冷却板、边梁组件和换热组件,使得托盘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电池可设置于冷却板上,在受到冲击力时不易发生变形。而且,电池与冷却板直接接触,冷却板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板不仅实现承载电池,还使得流道组件与电池距离更近,使得电池释放的热量可以快速地传递至流道组件内的换热介质,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此外,托盘结构同时起到换热和固定电池的功能,集成度高,节省部件,提高了底盘的空间利用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托盘结构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托盘结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流道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冷却流道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冷却板和换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未必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盘;
10、地板;11、容纳腔;
20、托盘结构;21、流道组件;211、冷却流道;2111、第一流道;2112、第二流道;212、进液流道;213、出液流道;22、冷却板;22a、第一板体;22b、第二板体;221、第一子板;222、第二子板;223、第一导流槽;2231、第一槽;2232、第二槽;2233、第三槽;224、第二导流槽;225、隔离件;226、导流板;227、加强件;23、边梁组件;24、换热组件;241、换热接头;2411、接头本体;2412、进液孔;242、换热管路;2421、第一管路;2422、第二管路;25、侧梁;
30、电池;
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托盘结构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托盘结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的底盘100,包括地板10、托盘结构20和电池30。托盘结构20连接于地板10,且托盘结构20与地板10围合形成容纳腔11,托盘结构20具有流道组件21,流道组件21用于引导换热介质流动。托盘结构20包括冷却板22、边梁组件23和换热组件24。冷却板22设有冷却流道211。边梁组件23设置于冷却板22的周侧,且与冷却板22连接。换热组件24设置于边梁组件23,换热组件24具有进液流道212和出液流道213,冷却流道211与进液流道212和出液流道213连通,且冷却流道211、进液流道212和出液流道213形成流道组件21。电池30容纳于容纳腔11内。
底盘100包括地板10和托盘结构20,托盘结构20连接地板10并与地板10围合形成容纳腔11,电池30收容于容纳腔11内。电池30和底盘100直接一体化装配,无需预先拼装成含有箱体的电池30包,无需将电池30包再运输至底盘100装配,从而有效减少了运输成本和二次装配环节。电池30容纳于容纳腔11内,且和底盘100连接,可对电池3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地板10可采用多个钢制冲压件或铝制冲压件连接而成,或者,地板10可采用一体结构件。地板10可设置在托盘结构20上侧,地板10连接托盘结构20并与地板10围合形成容纳腔11。
具体地,地板10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托盘结构20可以为板状结构,托盘结构20盖合于地板10的开口侧,以使地板10和托盘结构20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电池30设置在托盘结构20上。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地板10和托盘结构20的制造材质也可以有多种,例如钢、铝合金、或其他复合材料等,可选地一种材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冲击性强等优点。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容纳腔11的形状、尺寸以及位置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容纳腔11可以是圆形腔、矩形腔或者梯形腔等等,需要满足电池30在容纳腔11稳定安装,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池30一个或者为多个,多个电池30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容纳腔11内。
电池30为底盘100主要的高温区域,因此通过在托盘结构20设置流道组件21,流道组件21用于引导换热介质流动,以规划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可对电池30冷却。换热介质为具有流动性的介质,例如:包括水、油、酒精、乙二醇或者氟利昂等等,换热介质可吸收电机内的热量,或者流动的换热介质带走电机内的热量至外环境,以达到冷却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托盘结构20包括冷却板22、边梁组件23和换热组件24,边梁组件23设置于冷却板22的周侧,可以理解为,边梁组件23为中空结构,冷却板22设置于边梁组件23内。冷却板22设有冷却流道211,换热组件24包括进液流道212和出液流道213,冷却流道211与进液流道212、出液流道213连通且形成流道组件21,换热介质通过进液流道212进入,流经冷却流道211并从出液流道213排出,以形成循环通路。
示例性地,边梁组件23包括两个第一梁和两个第二梁,两个第一梁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梁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第一梁的两端连接两个第二梁。
具体地,流道组件21可呈直线流道,流道组件21还可呈曲线流道,例如波浪形、S形、折线形等等。
示例性地,冷却板22和边梁组件23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底盘100,包括地板10、托盘结构20和电池30,托盘结构20与地板10围合形成容纳腔11,电池30容纳于容纳腔11内,以实现电池30和地板10、托盘结构20一体化装配,能够省去电池30箱体,以降低底盘100的重量,而且,电池30直接安装在地板10、托盘结构20上,有利于减少底盘100的零件数量,从而可以较好地节约成本和装配时间。此外,托盘结构20包括托盘结构20,托盘结构20具有流道组件21,流道组件21能够引导换热介质流动,使得热量通过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池30进行冷却。托盘结构20包括冷却板22、边梁组件23和换热组件24,使得托盘结构20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电池30可设置于冷却板22上,在受到冲击力时不易发生变形。而且,电池30与冷却板22直接接触,冷却板22设有冷却流道211,冷却板22不仅实现承载电池30,还使得流道组件21与电池30距离更近,使得电池30释放的热量可以快速地传递至流道组件21内的换热介质,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此外,托盘结构20同时起到换热和固定电池30的功能,集成度高,节省部件,提高了底盘100的空间利用率。
结合参阅图5和图6,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流道组件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冷却流道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冷却流道211包括连通的第一流道2111和第二流道2112,第一流道2111与进液流道212连通,第二流道2112与出液流道213连通。
具体地,冷却板22呈矩形结构,具有预定的长度和宽度,第一流道2111至少部分沿冷却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流道2112至少部分沿冷却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流道2111和第二流道2112至少部分沿宽度方向布设,第一流道2111的首端与进液流道212连通,第一流道2111的尾端与第二流道2112的首端连通,第二流道2112的尾端与出液流道213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冷却板22包括两个冷却流道211,两个冷却流道211并联设置,其中,各冷却流道211的第一流道2111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x位于第二流道2112的外侧。
具体地,冷却板22呈矩形结构,具有预定的长度和宽度,冷却板22包括两个冷却流道211,也即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的第一流道至少部分沿冷却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冷却流道的第二流道至少部分沿冷却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第一冷却流道的第一流道至少部分设置第一冷却流道的第二流道的外侧,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x平行,第二冷却流道的第一流道至少部分沿冷却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冷却流道的第二流道至少部分沿冷却板2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第二冷却流道的第一流道至少部分设置第二冷却流道的第二流道的外侧。可以理解为,两个第一流道2111位于外侧,两个第二流道2112位于两个第一流道2111之间。此时,两个第二流道2112可共用一个出液流道213。
通常情况下,换热介质可在波浪形流道内流通,波浪形流道虽然能够增加换热面积,但是波浪形流道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存在较大温差,也可以理解为,波浪形流道的首端和波浪形流道的尾端的温差较大,对电池30冷却效果一致性较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在托盘结构20内形成两路换热介质的流通路径,而且,各冷却流道211的第一流道2111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x位于第二流道2112的外侧,形成两个并联式流通路径,减小了换热介质在进液流道212和出液流道213的温差,加大对电池30的冷却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电池30温度一致性。
结合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冷却板和换热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和图7所示,冷却板22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22a和第二板体22b,且第一板体22a设置于第二板体22b背离电池30的一侧。第一板体22a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布并连接的第一子板221和第二子板222,第一子板221朝向第二板体22b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流槽223,第二子板222朝向第二板体22b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槽224。第二板体22b连接于第一板体22a并覆盖第一导流槽223和第二导流槽224,以围合形成第一流道2111和第二流道2112。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电池30处于底盘100区域,行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刮底或石击等作用,可能会进一步挤压电池30;电池30受到外部挤压后,其内部结构可能会出现机械搭接而造成短路等,进而引发电池30整体的安全风险。因此,在电池30的底部设置冷却板22,冷却板22包括沿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板体22a和第二板体22b,使得冷却板22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保护电池30。
具体地,冷却板22包括两个冷却流道211,冷却板22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22a和第二板体22b,第一板体22a包括两个第一子板221和两个第二子板222,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子板221、第二子板222、第二子板222和第一子板221、依次排布,可以理解为两个第二子板222位于两个第一子板221之间。各第一子板221朝向第二板体22b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流槽223,各第二子板222朝向第二板体22b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槽224,第二板体22b连接于第一板体22a并覆盖各第一导流槽223和各第二导流槽224,以围合形成两个第一流道2111和两个第二流道2112。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板体22a和第二板体22b之间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例如焊接、螺纹连接、粘接、卡接、嵌合连接或者连接件连接等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板体22a包括第一子板221和第二子板222,第一子板221和第二子板222可一体冲压形成,或者,第一子板221和第二子板222可分别冲压成形后再组装在一起。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此设置,能够增加冷却流道211的流通路径以及增加换热面积,进一步减小了换热介质在进液流道212和出液流道213的温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子板221还包括两个隔离件225,两个隔离件225位于第一导流槽223且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隔离件225相对于第一导流槽223的槽底朝向第二板体22b方向凸出,两个隔离件225被配置为将第一导流槽223分隔形成第一槽2231、第二槽2232和第三槽2233,第一槽2231与第二槽2232和进液流道212连通,第三槽2233与第二槽2232和第二导流槽224连通,其中,第一槽2231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槽2232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第二槽2232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第三槽2233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子板221还包括两个隔离件225,两个隔离件225位于第一导流槽223且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隔离件225相对于第一导流槽223的槽底朝向第二板体22b方向凸出,两个隔离件225以将第一导流槽223分隔形成三个槽,三个槽包括第一槽2231、第二槽2232和第三槽2233。具体地,两个隔离件225包括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第一导流槽223沿第二方向y设有相对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第一隔离件的一端与第一槽壁连接,第一隔离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槽壁间隔设置,第二隔离件的一端与第一槽壁间隔设置,第二隔离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槽壁连接,从而形成连通的第一槽2231、第二槽2232和第三槽2233,第一槽2231与第二槽2232和进液流道212连通,第三槽2233与第二槽2232和第二导流槽224连通,可以理解为,换热介质经由进液流道212进入,依次流经第一槽2231、第二槽2232、第三槽2233和第二导流槽224,再由出液流道213流出,其中,第一槽2231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槽2232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第二槽2232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第三槽2233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隔离件225相对于第一导流槽223的槽底朝向第二板体22b方向凸出,具体地,隔离件225可采用隔离板、隔离柱、隔离凸台等等。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此设置,能够增加在一定空间内的换热介质在冷却板22内流通路径,提高冷却板22内换热介质的传热效率,提高冷却的效果。还能够规划换热介质在第一导流槽223内的流通路线,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此外,隔离件225能够对冷却板22起到支撑的作用,以增加冷却板22的整体结构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和图7所示,第一槽2231内设有导流板226,导流板226相对于第一槽2231的槽底朝向第二板体22b方向凸出设置。
具体地,第一槽2231内设有多个导流板226,多个导流板226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此外,导流板226还可设置在第二槽2232、第三槽2233以及第二导流槽224。
可选地,导流板226沿第二方向y延伸。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导流板226能够对冷却板22起到支撑的作用,以增加冷却板22的整体结构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7所示,托盘结构20还包括侧梁25,设置于冷却板22朝向电池30的一侧。冷却板22还包括加强件227,加强件227设置于第一板体22a和第二板体22b之间且连接于第一板体22a和第二板体22b,加强件227用于与侧梁25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沿厚度方向,侧梁25在第二板体22b的投影与加强件227在第二板体22b的投影重合。侧梁25用于紧固电池30。
具体地,加强件227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大于导流板226的宽度;加强件227沿第一方向x的宽度大于隔离件225的宽度。
可选地,侧梁25通路连接件连接于加强件227,连接件可采用螺栓或者螺钉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和图7所示,换热组件24包括换热接头241和换热管路242,换热接头241设置于边梁组件23,换热接头241包括接头本体2411,接头本体2411设有进液孔2412和出液流道213,进液孔2412和出液流道213间隔设置,进液孔2412与换热管路242连通并形成进液流道212,换热管路242连接于冷却板22,换热管路242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2421和第二管路2422,第一管路2421与进液孔2412和第一流道2111连通,第二管路2422与进液孔2412和第二流道2112连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换热组件24包括换热接头241和换热管路242,换热接头241包括接头本体2411,接头本体2411设置于边梁组件23,接头本体2411包括进液孔2412和出液流道213,换热管路242与进液孔2412连通并形成进液流道212,换热管路242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2421和第二管路2422,第一管路2421与进液孔2412和第一流道2111连通,第二管路2422与进液孔2412和第二流道2112连通,以形成两路换热介质的流通路径,一者为换热介质通过进液孔2412流入第一管路2421,流经第一流道2111,再由出液流道213流出;另一者为换热介质通过进液孔2412流入第二管路2422,流经第二流道2112,再由出液流道213流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换热接头241的外表面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出液口与出液流道213连通,进液口与进液流道212连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换热接头241的外表面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出液口与出液流道213连通,进液口与进液流道212连通,出液口和进液口与整车热管理系统的循环水路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底盘100还包括高压配电盒(图中未示出),高压配电盒连接于换热组件24。高压配电盒是动力电池与驱动系统之间的关键连接部件,其包含继电器、主熔断器或MSD、预充电阻、电流传感器等元器件,通过将高压配电盒集成在换热组件24上,还能实现对高压配电盒的冷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地板10和托盘结构20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地板10和托盘结构20围合形成容纳腔11,地板10具有开口,托盘结构20可拆卸地连接于地板10,因此,电池30可通过开口容纳在容纳腔11内,无需拆分地板10,从而降低对地板10上的零件的影响,可简化电池30安装和拆卸。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地板10和托盘结构20采用铆接、卡接、插接、螺栓连接、或者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中的一种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根据前述的底盘100。
具体地,车辆还包括上车身,上车身与底盘100可拆卸连接。
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车辆不做特殊限制。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车辆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
托盘结构,连接于所述地板,且与所述地板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托盘结构具有流道组件,所述流道组件用于引导换热介质流动,所述托盘结构包括冷却板、边梁组件和换热组件,所述冷却板设有冷却流道,所述边梁组件设置于所述冷却板的周侧,且与所述冷却板连接,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边梁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具有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连通,且所述冷却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形成流道组件;
电池,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流道包括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出液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板包括两个所述冷却流道,两个所述冷却流道并联设置,
其中,各所述冷却流道的所述第一流道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二流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板包括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且所述第一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背离所述电池的一侧;
所述第一板体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并连接的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子板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槽;
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并覆盖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以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板还包括两个隔离件,两个所述隔离件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隔离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底朝向所述第二板体方向凸出,两个所述隔离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导流槽分隔形成第一槽、第二槽和第三槽,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和所述进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槽与所述第二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槽内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槽内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槽内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三槽内所述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相对于第一槽的槽底朝向所述第二板体方向凸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结构还包括侧梁,设置于所述冷却板朝向所述电池的一侧;
所述冷却板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所述加强件用于与所述侧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接头和换热管路,所述换热接头设置于所述边梁组件,所述换热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设有进液孔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孔和出液流道间隔设置,所述进液孔与换热管路连通并形成所述进液流道,所述换热管路连接于所述冷却板,所述换热管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进液孔和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进液孔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还包括高压配电盒,所述高压配电盒连接于所述换热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和所述托盘结构可拆卸连接。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底盘。
CN202322744331.3U 2023-10-12 2023-10-12 底盘及车辆 Active CN220865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4331.3U CN220865200U (zh) 2023-10-12 2023-10-12 底盘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4331.3U CN220865200U (zh) 2023-10-12 2023-10-12 底盘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5200U true CN220865200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20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44331.3U Active CN220865200U (zh) 2023-10-12 2023-10-12 底盘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5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250984A (ja) 車両用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217848100U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113665684B (zh) 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以及车辆
KR20240006632A (ko) 배터리 팩, 차량 본체, 및 차량
KR20220064530A (ko)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냉각장치
JP4742514B2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その筐体
CN220865200U (zh) 底盘及车辆
CN214688995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9696555U (zh) 热管理部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0040354U (zh) 一种电池箱
CN114987616B (zh) 一种车辆的底板组件
CN218525664U (zh) 一种具有两层模组单元的电池包及包括其的电动装置
CN116315308A (zh) 电池箱及电池包
CN216980733U (zh) 电池包组件及车辆
CN217009315U (zh)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CN215621360U (zh) 车辆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0200838U (zh) 横梁、电池包水冷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CN211957764U (zh) 一种自带侧面冷却模组功能的电池包箱体
CN216648494U (zh) 箱体结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9295538U (zh) 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9937270U (zh) 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219696556U (zh) 箱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544117U (zh) 箱体组件、壳体、电池包、车辆
CN220199416U (zh) 车架电池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491982U (zh) 换热管路、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